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9)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26 02:4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蔡秉恆
研究生(外文):TSAI, BING-HENG
論文名稱:笨港媽祖正統之爭──北港與新港地方意識與祭祀空間之變遷
論文名稱(外文):The Orthodox Controversy of Má-tsóo in Pūn-káng——Changes in the Sense of Place and Religious Sphere in Beigang and Xingang
指導教授:許淑娟許淑娟引用關係
口試委員:吳育臻林聖欽
口試日期:2022-06-22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地理學系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地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2
畢業學年度:11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1
中文關鍵詞:笨港北港朝天宮新港奉天宮地方意識宮廟選舉
外文關鍵詞:Pūn-kángBeigang Chaotian TempleXingang Fengtian TempleSense of PlaceTemple election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330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2021年新港奉天宮欲遶境笨港北壇,引發當地反彈;後來Covid-19疫情爆發及輿論壓力,迫使新港遶境中止。此事突顯笨港正統之爭非單純兩大廟相爭,還涵蓋居民基於地方意識對笨港的捍衛。本文試圖了解笨港天后宮祭祀空間在什麼時空下形成?居民以哪些祭祀活動形塑地方意識?漳泉拚後的北港、南港、新港,地方意識是否產生變化?為何北港與新港未能透過笨港天后宮整合?雙方如何彰顯正統?周邊村莊信仰歸屬為何?
  透過文獻回顧、實地訪談、資料採集等方式進行探究。清初笨港天后宮由外九庄笨港街漳、泉居民公建。清乾隆四十七年漳泉拼後,促使漳泉分離。嘉慶十七年天后宮改稱朝天宮,仍為南北港主廟,惟南北港已由泉人主導;嘉慶二十三年,漳人於新港另立奉天宮,脫離南北港祭祀圈。
  北港朝天宮媽祖透過遶境南北港,有助於統合境內漳泉意識,轉換成北港意識。透過田調得知,位處於古笨港區域的新港鄉南港村一帶,其地方認同仍然偏向北港,且認同北港朝天宮為其主廟。另從北港媽祖遶境範圍來看,其巡行至南、北壇等邊界地域,建構出古笨港境的神聖空間。
  新港奉天宮也發展出傳統的祭祀空間,然而為了與朝天宮競爭,進而發動了「笨港天后宮正統之爭」,透過「笨港毀滅論」欲襲奪朝天宮「笨港天后宮」的地位。並採取四個方式:文宣戰、創造傳統、逐漸落實、擴大領域。逐步擴充自己在區域中的號召力。其中值得關注的是其組織區域的變動。雖然新港奉天宮透過組織區域的劃設,意圖彰顯其區域主廟的地位;然而透過檢視宮廟選舉各區的投票率發現,部分認同低落的村落,其投票率也偏低。
 
  In 2021, Xingang Fengtian Temple wanted tocircumnavigate the Pūn-káng North Temple, which triggered a local rebound;later, the outbreak of the Covid-19 epidemic and the pressure of public opinionforced Xingang to stop the detour. This incident highlights that the orthodoxdispute in Pūn-káng is not just a battle between the two temples, butalso covers the defense of Pūn-káng by residents based on local consciousness. Thisarticle attempts to understand the time and space in which the sacrificialspace of Má-tsóo Temple of Pūn-káng was formed? What sacrificial activities doresidents use to shape their local consciousness? Has the local consciousnesschanged in Beigang, Nangang and Xingang after the Zhang─Quan fight? Why can't Beigang and Xingang be integrated through Pūn-kángTianhou Palace? How do the two sides demonstrate orthodoxy? What are thebeliefs of the surrounding villages?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Pūn-káng Má-tsóo Temple was built by the residents of Zhangand Quan, Pūn-káng, Waijiuzhuang. In the forty-seventh year ofQianlong's reign in the Qing Dynasty, Zhang─quan wasforced to separate. In the 17th year of Jiaqing, the Má-tsóo Temple was renamedChaotian Palace, and it was still the main temple of the Beigang and Nangang,but the Beigang and Nangang were dominated by the people of Quan.
  The Má-tsóo of the Chaotian Temple in Beigang helps tounify the consciousness of Zhang─quan in the territory and transform it into the consciousness ofBeigang by circumventing Beigang and Nangang. Through field research, welearned that the sense of place of Nangang Village, Xingang Township, locatedin the Pūn-káng area, is still biased towards Beigang, and thatBeigang Chaotian Temple is the main temple. In addition, from the scope ofBeigang Má-tsóo 's detour, it patrolled to the border areas such as the Southand the North Temple, and constructed the sacred space of the ancient Pūn-káng.
Xingang Fengtian Temple also developed atraditional sacrificial space. However, in order to compete with ChaotianTemple, the "Battle for the Orthodoxy of Pūn-káng Má-tsóoTemple" was launched. status. And adopt four methods: declaring war,creating traditions, gradually implementing, and expanding the field. Graduallyexpand your appeal in the region. Among them, it is worth noting the changes inits organizational area. Although Xingang Fengtian Temple organized theregional designation to show its status as the main temple in the region, butby examining the voter turnout of each district in the election of the temple,it was found that some villages that identified as low-level also had low voterturnout.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及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及概念釋義  …………………………………12
第四節 研究區域  ………………………………………………10
第二章 笨港聚落變遷與笨港媽祖正統之爭………………………………28
第一節 笨港天妃廟的確立………………………………………28
第二節 笨港聚落演變與天后宮主導權轉移……………………30
第三章 北港、南港祭祀空間與地方意識演變……………………………43
第一節 北港朝天宮湄洲進香路線變遷…………………………44
第二節 南、北壇對於笨港境的意義  …………………………46
第三節 北港媽祖遶境的空間次序  ……………………………50
第四節 沙崙仔納入北港媽祖祭祀圈……………………………52
第五節 南港祭祀空間與地方意識觀察…………………………57
第四章 新港祭祀空間與地方意識的演變  ………………………………62
第一節 新港元宵十八庄遶境的意涵……………………………62
第二節 大西勢潭三庄的認同差異 ………………………………65
第三節 北壇碧水寺事件突顯的地方意識   ……………………68
第四節 跨區的媽祖廟進香活動變動 ……………………………77



第五章 新港奉天宮及北港朝天宮董事會選舉觀察 ………………………82
第一節 新港奉天宮董監事的產生  ……………………………82
第二節 北港朝天宮董監事的產生  ……………………………94
第六章 結論 …………………………………………………………………99
引用文獻 ………………………………………………………………………102


















圖次
圖1-1宣稱擁有「笨港媽祖」的寺廟  …………………………………………2
圖1-22009年新港奉天宮擴大遶境範圍  ………………………………………2
圖1-3 嘉義縣境被匪據守村莊簡明圖說 ………………………………………14
圖1-4 1929年臺灣圖(左)1935年台南州大觀(右) ………………………14
圖1-5 研究區域 …………………………………………………………………27
圖2-1 康熙56年以前諸羅縣轄內的天妃廟   …………………………………29
圖2-2 圖2-2笨港街外九庄分布圖 ……………………………………………29
圖2-3 康熙五十六年的北港溪與笨港街  ……………………………………31
圖2-4 洪敏麟繪製之笨港河道變遷與聚落分化與重組…………………………31
圖2-5 清乾隆笨港北街、後街、前街相對位置(乾隆21至24年)…………32
圖2-6 北港舊地名比對乾隆輿圖的笨港地景……………………………………32
圖2-7 清代笨港境內公廟…………………………………………………………34
圖2-8 頂灣仔內青陽蔡姓族裔現居地分布(北港鎮、新港鄉部分)…………35
圖2-9 笨港街河道變遷(左圖)及光緒年北港血緣社會區域(右圖)………38
圖2-10 新南港街祠宇興建順序…………………………………………………40
圖3-1 北港朝天宮天上聖母出巡遶境古笨港(2021)…………………………43
圖3-2 北港鎮新街地區大眾爺公祭典暨義民公普的活動範圍…………………47
圖3-3 南壇周邊舉行義民公普的日期分布………………………………………48
圖3-4 新港鄉洪厝遙祭設立於南壇中的大眾爺廟………………………………48
圖3-5 北港、新港一帶的義民公普日期分布……………………………………49
圖3-6 2021年北港迎媽祖路線(左)……………………………………………51
圖3-71989年北港街廓(右) ……………………………………………………51
圖3-8 沙丘尚未出現(1898)  ………………………………………………………52  
圖3-9 沙丘旁出現沙崙仔聚落(1921)…………………………………………52
圖3-10 沙崙請媽祖巡庄(左)請王爺巡庄(中)王爺進香巡庄(右)………53
圖3-11沙丘成為神社用地(1945)………………………………………………55                     
圖3-12現代北港市街概況(2022)………………………………………………55
圖3-13 早期沙崙聚落範圍(Corona衛星影像,1966)…………………………55
圖3-14 現代沙崙聚落範圍(農航所正射影像)…………………………………56
圖4-1新港街面遶境(每年)     圖………………………………………………67
圖4-2 新港街面遶境路線(2017年後)…………………………………………67
圖4-31898新港街與古民、中庄 …………………………………………………67
圖4-42022的新港街與古民、中庄………………………………………………67
圖4-5 2021年新港十八庄遶境規劃路線及其逾越地區…………………………69
圖5-12020年新港奉天宮董事選舉投票率………………………………………88
圖5-2 2010年北港朝天宮董事選舉投票率………………………………………98
圖5-3 2017年北港朝天宮董事選舉投票率分布…………………………………99















表次
表1-1 各廟論及北港媽祖正統的相關傳言………………………………………20
表1-2 笨港媽祖正統之爭相關名詞釋義…………………………………………21
表2-1 麻園寮鄰近地區墾耕表……………………………………………………38
表3-1、北港迎媽祖遶境的空間次序n……………………………………………41
表3-2、各村里參與北港迎媽祖的分工…………………………………………40
表4-1、民國45年新港奉天宮管理委員會組織區域中指涉的十八庄…………64
表4-2、新港奉天宮元宵遶境模式…………………………………………………64
表4-3新港十八庄遶境與各大媽祖廟進香、繞境的差異………………………77
表4-4、彰化南瑤宮進香模式的變革………………………………………………80
表5-1 新港奉天宮組織章程各版異同 ……………………………………………84
表5-22020年新港奉天宮董事票數統計表 ………………………………………87
表5-3 新港奉天宮歷屆組織章程中的組織區域變革……………………………94
表5-4 新港奉天宮與北港朝天宮董事會選舉差異………………………………95
表5-5  財團法人北港朝天宮第十屆董事會………………………………………97












照片次
照片1-1 重修諸羅縣笨港天后宮碑記與其他乾隆年間石碑比較………………16
照片1-2 南港水仙宮奉有北港朝天宮僧侶系統出身的清順和尚蓮座…………19
照片3-2 沙崙仔庄廟聖平宮向北港朝天宮請求分靈一尊媽祖…………………53
照片3-3 北港朝天宮媽祖分靈契書………………………………………………54
照片3-4 笨港水仙宮水仙尊王會會員名冊……………………………………57
照片4- 2被新港冒名的恭迎布條(左)北壇總幹事報案證明單(右)………74
照片4-3抗議新港布條(左)象徵戴潮春事件護衛笨港的神旗重現(右)…75
照片5-1 新港奉天宮董事、監事、信徒代表名額分配(2010)………………85
照片5-2 新港奉天宮董事會選舉投開票所地點一覽表(2010)………………86
照片5-3 新港奉天宮第十二屆董事、監事候選人名單…………………………88
照片5-4 埤子村的義民公普暨重新立祠的三年圓醮……………………………90
照片5-5新港奉天宮董事會選舉日南港投開票所人煙稀少……………………91
照片5-6 新港奉天宮信徒申請公告……………………………………………92
照片5-7 北港朝天宮選舉公告(2017)……………………………………… 96
Brown(1987)。取自:黃禮強(2008)。宗教勝地地方感之研究──以苗栗獅頭山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系碩士論文。
丁偉杰、林國賢(2020)。北港朝天宮、嘉市城隍廟攜手 爭取御匾列國家級古物。自由時報。取自: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389004?fbclid=IwAR00MTovxu0PsntVaH9Y2xuuX0MvkPcgIihrgYz-EJ6GPv_DmrAcVsALqu8
不註撰人(1897-1901)。嘉義管內采訪冊。臺灣歷史文獻叢刊。
不註撰人(乾隆年間)乾隆臺灣輿圖。
內政部(2010)大甲媽祖遶境進香。臺灣宗教文化資產網站,網址:https://www.taiwangods.com/html/cultural/3_0011.aspx?i=111。
方淑美(1995)。臺南西港仔刈香的空間性。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碩士論文。
北港朝天宮(2021)。北港朝天宮聖母遶境沿革簡誌。
光緒朝硃批奏摺第二十七冊。
何傳三(1999)。中庄采風。新港鄉公所。
何達煌等(2020)。2021年新港媽祖祈安遶境活動手冊。財團法人嘉義縣新港奉天宮。
呂松穎(2021年3月)臺南市美術館「臺灣藝文志」第一階段研究計畫──109年度「臺南書畫家林朝英研究計畫」研究計畫案結案研究報告書。
李振安(2014)。彰化南瑤宮媽祖進香活動之變遷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獻璋(1967)。笨港聚落的成立,及其媽祖祠祀的發展與信仰實態。取自:笨港史的真象。
阮琡婷(2002)。嘉義縣新港鄉中洋村、三間村的區域地裡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系碩士論文。
周元文(1712)。重修臺灣府志。
周步霞(1886)。北港媽ê新聞。臺灣府城教會報,8,51。取自:台灣白話字文獻館-白話字數位典藏,網址:https://taiwanese-corpus.github.io/Khin-hoan_2010_pojbh/script/artical-12753.htm
周鐘瑄(1717)。諸羅縣志。臺北市:三民書局。
林文龍、李西勳、吳政恆(2010)。北港朝天宮:文物專輯‧壹。雲林縣北港鎮:財團法人北港朝天宮。
林世旺(2006)。嘉義縣新港地區社區總體營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系碩士論文。
林玉茹(2010)。由私口到小口:晚清臺灣地域性港口對外貿易的開放。黃富三教授榮退暨第二屆臺灣商業傳統國際學術研討會。
林宏松(2010)。新港月眉潭光天宮敵天大帝信仰與聚落之研究。國立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論文。頁218。
林孟欣(2017)。臺史博典藏林朝英家族書契資料研究。臺中市:逢甲大學第九屆古文書學術研討會。
林美容(1986)。由祭祀圈來看草屯鎮的地方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62,54-114。
林鼎盛(2013)。新港奉天宮「十八庄」和元宵街面遶境報告。媽祖與民間信仰:研究通續(3)。
林鼎盛(2013)。新港奉天宮「十八庄」和元宵街面繞境報告。媽祖與民間信仰:研究通訊(3),柏楊文化。
林德政(1993)。新港奉天宮志。嘉義縣新港鄉:財團法人新港奉天宮董事會。
金子常光(1937)臺灣鳥瞰圖。取自: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藏網
https://collections.nmth.gov.tw/CollectionContent.aspx?a=132&rno=2001.008.1756
洪惟仁(2019)。臺灣語言地圖集。前衛出版。
洪敏麟(1972)笨港之地理變遷。
軍機處檔摺件;圖畫(1832)嘉義縣境被匪據守村莊簡明圖說。取自:國立故宮博物院藏,網址:http://favorlang.blogspot.com/2013/07/blog-post_5437.html
倪贊元纂級;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2011)雲林縣采訪冊張光前點校
剛田謙(1960)。臺灣北部村落之祭祀範圍,9(4)。
員緗倢(2016)。笨港天后宮爭議歷史暨相關課題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涂順從(1994)。南瀛古廟誌。台南縣立文化中心。
國史館(2001)。笨港古文書選輯。
張聖翎(2006)。 新社河階群的聚落發展與社會空間的塑造 。國立臺灣師大碩士論文。
張鈺杰(1996)。新港市街空間變遷之社會歷史分析。私立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耀元(1997)。 新港人文景觀之歷史地理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碩士論文
第五河川局河川工程計畫報告。
許淑娟(1991)。蘭陽平原祭祀圈的空間組織。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碩士論文。
許嘉民(1975)。彰化平原福佬客的地域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36,165-190。
郭慶文(1993)。大甲媽祖停止往北港進香史料彙編。
陳文尚(2007)。臺灣傳統大厝宅的民間宗教圖像。臺灣地理學會。
陳其南(1990)。家族與社會──臺灣與中國社會研究的基礎理念。臺北:聯經。
陳姿敏(2011)。北港鎮聚落發展與祭祀圈的形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系碩士論文。
陳憲明(1994)。澎湖村落祭祀的空間結構。第一屆臺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523-542。
黃阿有(2003)。新港鄉開發之研究。歷史地理與變遷學術研討會。
黃俊堯(2006)。新竹南寮地區庄頭意識的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黃敦厚(2014)。台灣媽祖信仰與社區社團地的發展──以大甲、新港為例。研究新視界:「媽祖與華人民間信仰」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新港奉天宮管理委員會(年代不詳)。新港奉天宮媽祖簡介。
楊淑卿(1992)。北港區域之形塑與演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碩士論文。
劉乃綺(1983)。北港地區地下水水質變化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研所碩士論文。
德宗景皇帝實錄,239(12)。
蔡老堅、蔡文哲(2014)。青陽來台開居祖蔡文韜直系族譜。懷恩堂管理委員會。
蔡侑樺(2015)。日治時期北港朝天宮媽祖繞境活動之變遷。
蔡相煇(2000)。日治時期北港朝天宮與臺南大天后宮之分合。臺灣文獻,51(4)。
蔡相煇(2006)。兩岸交流與台灣媽祖認同的轉變──以大甲媽祖進香為例。台灣民間信仰專題──媽祖(299-331頁)。臺北縣蘆洲市:國立空中大學。
戴炎輝(1979)。清代臺灣的鄉治。臺北:聯經。
聯合勤務總司令部測量處製圖廠(1954)。臺灣五萬分一地形圖。2022年3月16日,取自https://gis.sinica.edu.tw/tileserver/

謝國興(1996)。鹿耳門的媽祖信仰與正統之爭。思與言,34-2,137-173。
電子全文 電子全文(網際網路公開日期:20270731)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