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淑玲 (2004),「金融商品採用公平價值評價對企業之影響」,會計研究月刊,
第 218 期,頁 40-41。
2. 李貞玉(2009),「高階經理人持股比率、董監事持股比率與公司風險之關連性研
究」,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研究所。
3. 吳柏儒(2010) ,「適用財務會計準則第 34 號及第 36 號公報對於盈餘屬性的影
響」,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會計研究所。
4. 吳毓秀(2010),「台灣上市電子業使用衍生性金融商品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商務經營研究所。
5. 林山玉(2018) ,「中小企業的外貿交易避險實例研究-以 A 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為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研究所。
6. 林丙輝、張森林、葉仕國 (2017),「台灣衍生性金融商品市場實證與運用研究
文獻回顧與展望」,臺大管理論叢,第 27 卷第 2 期,頁 211-258。
7. 林銘卿(2016) ,「台灣高科技公司外匯避險與套利之個案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財務金融學程研究所。
8. 林筱鳳、林問一、劉亞秋 (2011) ,「企業使用衍生性金融商品避險之動機分析:
以台灣上市上櫃電子業公司為例」,臺灣企業績效學刊,第 4 卷第 2 期,頁
201-214。
9. 林嬌能、許彩蓮 (2011) ,「家族企業與租稅規劃之關聯性」,會計學報,第 4 卷
第 1 期,頁 23-49。
10. 林嬌能、林晨 (2019) ,「企業使用衍生性金融工具與租稅規劃之關聯性」,會
計學報,第 8 卷第 1 期,頁 7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