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92.49) 您好!臺灣時間:2023/06/10 13:4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謝淨舒
研究生(外文):HSIEH, CHING-SHU
論文名稱:桌遊作為陪伴:高齡者陪伴與學習經驗的行動敘說
論文名稱(外文):Accompanying with Board Games: The Active Narrative of Accompanying the Elderly and Learning Experience
指導教授:劉育忠劉育忠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U, YU-CHUNG
口試委員:王慧蘭李慶芳
口試委員(外文):WANG, HUI-LANLI, CHING-FANG
口試日期:2022-06-30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屏東大學
系所名稱:文教事業經營碩士在職學位學程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其他商業及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2
畢業學年度:11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5
中文關鍵詞:桌上遊戲高齡陪伴高齡學習行動敘說
外文關鍵詞:board gamesaccompanying the elderlylearning for the elderlyactive narrativ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5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6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本研究旨在以桌遊為媒介,藉由研究者的觀察及發現:高齡者與桌遊相遇,來探索高齡者陪伴與學習的需求,及桌遊在高齡者的陪伴與學習需求中轉變的意義。
  面對高齡社會的來臨,人口不但老化,更面臨人口結構失衡,高齡者面臨身心變化,在政府積極推動據點開設下,高齡者有了相互陪伴、互相學習的場域。
  本文採質性研究法,透過敘說探究的方式,以六位高齡者與桌遊的相遇作為研究對象,藉由觀察、訪談蒐集資料,以了解用桌遊陪伴高齡者後,對高齡者產生的影響。
  經由與高齡者的訪談後,研究者整理受訪者的意見,認為透過玩桌遊,可以大大幫助、改善高齡者原本枯燥乏味,沒有生活目標及動力的生活,顯示「玩桌遊」對高齡者而言具有正向的意義。文末分析目前政府對於高齡者陪伴進行的措施,及與高齡者接觸發現的狀況,並評估桌遊對於高齡者的幫助後,給予教育及場域兩個不同面向上的建議與相關配套措施。最後研究者發現,除了高齡者外,陪伴者與同伴對高齡者的影響都非常重要,同時也都能獲得情感或者生活經驗。而在與高齡者的陪伴中,研究者亦收穫良多,參與了許多高齡者的人生,同時,也讓高齡者豐沛的情感與生命走入自己的人生。
  The research aims to use board games as a medium, the encounter between the elderly and board games, to explore how much the elderly need to learn and be accompanied through the observation and discovery of the researcher.
  Facing the advent of an aging society, the population is not only aging but also facing an imbalance in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Thus, the elderly are facing physical and mental changes. With the government's active promotion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bases, the elderly have a place to accompany each other and learn from each other.
  The paper was wriiten using the qualitive research and narrative research . Researcher took the encounter between six elderly people and board gam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s of using board games to accompany the elderly to the elderly, and collected data through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
  After interview with the elderly, researcher sorted out opinions of the interviewees and believed that playing board games could greatly help the life of the elderly be better instead of being boring and without goals and motivation. It indicated that playing board games has positive effect on the elderly. At the end of the article, it analyzed the current government measures to the elderly, and the situation found after being in conact with the elderly. Moreover, it evaluated the help of board games for the elderly and gave advices and related supporting measures from two different aspects : education and field. Finally, reasearcher found that companions and peers are important to the elderly in addition to the elderly, and they could also gain emotional or life eaperience. In the company of the elderly, researcher also gained a lot. Researcher participated in the life of the elderly, and the rich emotions and life of the elderly was into his/her own life at the same time.
誌謝 I
摘要 II
Abstract III
目錄 IV
表次 VI
圖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11
 第三節 名詞解釋 1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4
 第一節 高齡者面臨的身心變化 14
 第二節 高齡者的陪伴與學習需求 19
 第三節 桌上遊戲運用於高齡者陪伴與學習之相關研究 24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28
 第一節 研究方法的找尋 28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研究參與者 33
 第三節 研究工具與資料蒐集 3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1
 第五節 研究倫理 43
第四章 當高齡者與桌遊相遇我的看見與發現 44
 第一節 轉變,看見美好 44
 第二節 學習,重溫舊夢 48
 第三節 放下,心更寬闊 52
 第四節 付出,更有能量 56
 第五節 分享,共創凝聚力 64
 第六節 心轉,則境轉 70
第五章 結論、建議與反思 76
 第一節 研究結論 76
 第二節 研究建議 81
 第三節 研究者的反思 84
參考文獻 87
 壹、中文部份 87
 貳、英文部份 92
附錄 訪談同意 93
內政部(2005)。建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實施計畫。內政部。
https://www.rootlaw.com.tw/LawArticle.aspx?LawID=A040040061020000-0940518。
國家發展委員會。我國家庭結構發展推計報告(106 年至 115 年)。(委託研究計劃編號:NDC-DSD-105-007)
https://ws.ndc.gov.tw/Download.ashx?u=LzAwMS9hZG1pbmlzdHJhdG9yLzEwL3JlbGZpbGUvNTY0NC8yODE3OS8yN2IwY2FmZi1kYmRhLTRhZDgtODZiMS04NGVjZDViZDczYTQucGRm&n=5oiR5ZyL5a625bqt57WQ5qeL55m85bGV5o6o6KiI77yIMTA25bm06IezMTE15bm077yJ5aCx5ZGKLnBkZg%3D%3D&icon=..pdf。
國家發展委員會(2020)。「中華民國人口推估(2020 至 2070年)」報告。國家發展委員會。
  https://pop-proj.ndc.gov.tw/chart.aspx?c=10&uid=66&pid=60。
聯合國大會(1991)。聯合國老人綱領。聯合國大會。https://www.cy.gov.tw/public/Data/0121514395371.pdf 。
衛生福利部(2018)。2017 年老人狀況調查報告。衛生福利部。
https://dep.mohw.gov.tw/dos/cp-1767-38429-113.html。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9)。高齡社會白皮書。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3860&pid=10767。
衛生福利部(2021)。長照十年計劃2.0。衛生福利部。
https://1966.gov.tw/LTC/cp-5200-42415-201.html。
維基百科(2020)。桌上遊戲。維基百科。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6%A1%8C%E4%B8%8A%E9%81%8A%E6%88%B2。
維基百科。需求層次理論。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C%80%E6%B1%82%E5%B1%82%E6%AC%A1%E7%90%86%E8%AE%BA。
健康2.0〈2018〉。長輩總是有聽沒有懂? 聽力退化「慢得沒感覺」,身為子女都該看這篇。健康2.0。
https://health.tvbs.com.tw/medical/312754。
教育部(2006)。邁向高齡社會老人教育政策白皮書。教育部。
https://ws.moe.edu.tw/001/Upload/3/RelFile/6315/6929/95.11%E9%82%81%E5%90%91%E9%AB%98%E9%BD%A1%E7%A4%BE%E6%9C%83%E8%80%81%E4%BA%BA%E6%95%99%E8%82%B2%E6%94%BF%E7%AD%96%E7%99%BD%E7%9A%AE%E6%9B%B8.pdf。
教育部(2021)。學習社會白皮書。教育部。
https://ws.moe.edu.tw/001/Upload/3/relfile/6315/78766/cd4b2755-dcd2-46c9-bfed-05e986141b51.pdf。
丁興祥(2012)。《專題導言》自我敘說研究:一種另類心理學,應用心理研究,56,15-18。
丁興祥、張繼元(2014)。生命詩學:心理傳記與生命敘說的新開展(生命敘說與心理傳記學 2輯)。1-24。http://dx.doi.org/10.6512%2flnp。
Cohen, Gene D(2007)。熟年大腦的無限潛能(李淑珺譯)。張老師。(原著出版於2005年)
洪瑞斌、陳筱婷、莊騏嘉(2012)。自我敘說研究中的真實與真理:兼論自我敘說研究之品質參照標準。應用心理研究,56,19-53。
柯俊銘(2016)。常玩桌遊,快樂又健康。健康遠見。https://health.gvm.com.tw/article/62826。
徐立忠(1996)。中老年生涯規劃(初版)。三民書局。
Garry Landreth(1994)。遊戲治療-建立關係的藝術(高淑貞譯)。桂冠。(原著出版於1991年)。
翁開誠(1997)。〈同理心開展再出發-成人之美的藝術〉。《輔仁學誌-文學院之部》(台灣),26,261-274。
陳文彬(2019)。人到中年的眼睛變化。信健康。https://health.hkej.com/health/article?suid=2241646。
陳文烽(2013)。從思考風格探討:一般桌上遊戲與數位桌上遊戲的互動策略¬——以卡坦島為例(碩士畢業論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http://hdl.handle.net/11536/72326。
陳秋伶(2014)。桌上的遨遊與想像:台灣桌遊的發展現況。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觀光與餐旅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https://hdl.handle.net/11296/586959。
陳惠邦(1998)。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陳欣蘭(2006)。從諾爾斯的自我導向學習看成人學習者在創意教學中的學習成效之個案研究。明新學報,32,51-63。https://www.lib.must.edu.tw/catalogs/MHJ/doc/MJ032004.pdf。
崔卓群,王金國,楊雅惠(2016)。透過班遊戲活動落實品格教育。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5),121-124。https://www.lib.must.edu.tw/catalogs/MHJ/doc/MJ032004.pdf。
許瀚仁(2019)。超高齡社會海嘯來臨!預防失智症治療活動之探討。源遠護理,13(2),14-20。http://dx.doi.org/10.6530%2fYYN.201907_13(2).0003。
黃富順(2009)。了解老人、認識老人。醫療品質雜誌,3(5), 13-18。
黃富順(2012)。高齡心理學。台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1999)。課程改革。台北:漢文。
Mihaly Csikszentmihalyi(2019)。心流:高手都在研究的最優體驗心理學(張瓊懿譯)。新北市:行路。(原著出版於2008年)
劉育忠(2012)。假如我們的日子是彈珠:社區大學幸福教學的十堂課。台北:布克文化。
劉育忠(2015)。淺談桌遊學習的療癒功能─找回世界的童心。慧炬雜誌。https://buddhism.lib.ntu.edu.tw/FULLTEXT/JR- MAG/mag546570.pdf。
劉育忠。桌遊學習的心法與行動綱領。(未出版)。
劉書瑋、詹閎昱、王子軒、湯梓辰(2021)。家長對於同理心數位繪本選擇之個案研究。工業科技教育學刊,14,71-84。http://dx.doi.org/10.6306%2fJITE.202109_(14).0005。
蔡敦浩、劉育忠(2010)。組織敘說:組織研究的敘說轉向。應用心理研究,47,21-40。
蔡敦浩、劉育忠、王慧蘭(2011)。敘說探究的第一堂課。台北:鼎茂圖書。
蔡清田(2000a)。行動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高雄:麗文文化。
蔡清田(2000b)。教育行動研究。台北:五南。
蔡婉甄、鄭淑子、呂以榮、戴宏達(2019)。桌上遊戲對機構高齡者正向情緒及休閒參與影響之研究。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學刊,7(1),1-15。https://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PublicationIndex/23061790。
Jane NcGonigal(2016)。遊戲改變世界,讓現實更美好(閭佳譯)。台北:橡實文化。(原著出版於2011年)。
賴麗珍(2012)。自我學習;自我導向學習。國家教育研究院。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453922/。
蘇琬玲(2007)。退休教師社會參與與老化態度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研究所,嘉義縣。https://hdl.handle.net/11296/47yx2v。
蘇絢慧(2013)。其實我們都受傷了:在關係中療癒傷痛,學習成長。台北:寶瓶文化。
熊曣(2018)。「自我敘說」研究的信與美~從一個論文指導者與助人工作者的觀點敘說。自我敘說研究。國教新知,65(1),103-124。http://dx.doi.org/10.6701%2fTEEJ.201803_65(1).0007。
吳怡君(2017)。用桌遊陪伴長者。客家新聞雜誌。第529集。https://anpanman1024.pixnet.net/blog/post/277504436。
Clandinin, D.J.&Connelly, F.M.(2003)。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蔡敏玲、余曉雯譯)。台北:心理。(原著出版於2011年)。

Cavan, R. S., Burgess, E. W., Havinghurst, R. J. & Goldhammer, H. (1949). Personal Adjustment in
  Old Age. Chicago: Science Research Associates.
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 M. (1992). Teacher as curriculum maker. In P. Jackson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pp. 363-401). New York: Macmillan.
Hooyman, N. R. and H. A. Kiyak(2008) Social Gerontology: A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 tive. Boston: Person Educat
Laslett, P. (1989). A fresh map of life: The emergence of the third age.London : Weidenfield and Nicholson.
Ricoeur, P.(1988). Time and Narrative, Vol. III.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Whitlock, L. A., McLaughlin, A. C., & Allaire, J. C. (2012).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response to cognitive training: Using a multi-modal, attentionally demanding game-based intervention for older adult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8(4) 1091 -1096.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