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44.200.82.149) 您好!臺灣時間:2023/06/10 00:15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黃采嫣
研究生(外文):
Huang, Tsai-Yan
論文名稱:
以現代親子關係為主題之「虎爺」插畫創作
論文名稱(外文):
The Illustration Creation of Tiger Guardian: Taking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as A Subject Matter
指導教授:
蕭寶玲
指導教授(外文):
Hsiao, Bao-Ling
口試委員:
莊明中
、
莊連東
口試委員(外文):
Chuang, Min-Chung
、
Chuang, Lien-Tung
口試日期:
2022-07-07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
藝術學門
學類:
美術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22
畢業學年度:
11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5
中文關鍵詞:
插畫
、
虎爺
、
親子關係
外文關鍵詞:
illustration
、
tiger guardian
、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相關次數:
被引用:0
點閱:122
評分:
下載:28
書目收藏:0
研究者因擔任教學工作,接觸到許多低年級學生及其家長,發覺現代的親子關係之間有許多不同的相處模式,而這些相處方式會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孩子的發展。當家庭成員無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容易造成孩子在兒童時期部分需求未被滿足。
當人們的需求未被滿足,容易產生心靈及行為上的問題,故研究者想藉由兒童守護神「虎爺」的研究,用插畫的方式記錄並關懷這些缺乏陪伴的孩子。
本創作研究以插畫的方式,將研究者所觀察到的親子關係現象為故事架構,以明亮、溫馨和可愛的形式呈現。本研究創作以文獻分析法,蒐集虎爺的相關之民間故事與神像雕刻等圖文資料,據以進行「虎爺」此角色的設計。本研究希望讓不同年齡的觀眾都能在欣賞時感受到溫馨與治癒,進而省思改變的可能。
本創作採用水彩作為主要媒材,紙張選擇Arches水彩紙。以五大系列呈現:「虎爺紅色的夢:願望,收到了嗎?」、「虎爺綠色的夢:你的夢、你的夢!」、「虎爺藍色的夢:在,卻又不在」、「虎爺黃色的夢:噠噠噠噠噠」以及「虎爺紫色的夢:一起勇敢為自己負責」,各系列7張作品,共35張作品。創作作品於2022年7月4日至2022年7月7日,在本校美術樓H102展出。
As a teacher, the researcher came into contact with many 1st-2nd graders in elementary schools as well as their parents.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patterns of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in modern times. The way families relate to each other directly or indirectly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When family members fail to play their roles, such situations are likely to result in part of the children's needs not being met during their childhood.
When needs are not satisfied,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 can easily emerge. Therefore, the researcher attempted to explore "Tiger Guardian", the guardian of children, and used illustrations to record and care for these unaccompanied children.
In this creative study, the phenomenon of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observed by the researcher was structured as a story in the form of illustrations. It was presented in a bright, warm and lovely form. This research and creation collected the folk tales and sculptures of Tiger Guardian using documentary analysis to feature the character of "Tiger Guardian".
This study was intended to help viewers, both adults and children, to experience the warmth and to be healed so that they can reflect on the possibility of change.
The works were created using watercolor as the main medium with Arches watercolor paper as the paper of choice.
All of the creations were displayed in five series, including "Do You Receive Your Wish?" "Your Dream, Your Dream!" "Present, but not Present", "Click, Click, Click, Click", and "Brave to be Responsible for Yourself", with 7 pieces in each series, totaling 35 pieces.
These creations are scheduled to be exhibited from July 4, 2022 to July 7, 2022 at H102, Fine Arts Building of our school.
摘要i
Abstractii
謝誌iii
目錄iv
圖目錄v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流程3
第三節 名詞釋義5
第二章 文獻探討7
第一節 虎爺信仰7
第二節 虎爺的民間故事9
第三節 虎爺神像與圖像設計探討11
第三章 創作規劃19
第一節 插畫的主題形成19
第二節 插畫的畫面形成26
第四章 作品成果與說明65
第一節 虎爺紅色的夢:願望,收到了嗎?65
第二節 虎爺綠色的夢:你的夢,你的夢!77
第三節 虎爺藍色的夢:在,卻又不在89
第四節 虎爺黃色的夢:噠噠噠噠噠99
第五節 虎爺紫色的夢:一起勇敢為自己負責111
第五章 創作成果與省思122
第一節 創作成果122
第二節 創作省思130
參考文獻131
中文書籍:
三采文化(2012)。插畫設計市集310。臺北市:三采文化
方佳翮(2021)。東方神話與奇幻動物的誕生地:牠·怪美的。臺北市:風和文創。
王從仁(1995)。虎:吉祥納福看瑞獸。臺北市:世界書局。
王詩琅(1999)。臺灣民間故事。臺北市:玉山社。
李健睿(2019)。再見!虎爺將軍。臺北市:小文房。
李豐楙(審訂)(2017)。山海經圖鑑。臺北市:大塊文化。
余德慧(2006)。臺灣巫宗教的心靈療癒。臺北市:心靈工坊。
妙蒜小農(2017)。虎爺幫幫忙!。臺北市:妙蒜工作室。
周慕姿(2017)。情緒勒索:那些在伴侶、親子、職場間,最讓人窒息的相處。臺北市:寶瓶文化。
胡萬川、黃晴文(1995)。大甲鎮閩南語故事集。臺中:中縣文化中心。
施翠峰(1985)。臺灣民譚探源。臺北市:漢光文化。
高佩英(2005)。臺灣的虎爺信仰。新北市:遠足文化。
陳心慧(譯)(2021)新井美樹著。日系設計師的CMYK色彩搭配辭典(色の辞典)。臺北市:積木文化
陳虹因(2017)。一本就懂臺灣神明。臺中:好讀。
陳繡綿(2010)。臺北市虎爺信仰之研究。新北:稻鄉。
鹿憶鹿(2009)。臺灣民間文學。臺北市:里仁書局。
黃迺毓(2016)。家庭教育導論。臺北市:五南。
黃永哲(1999)。東石鄉閩南語故事集。嘉義縣:嘉義文化。
董芳苑(2008)。臺灣人的神明。臺北市:前衛。
蔡春美、翁麗芬、鴻福財(2011)。親子關係與親職教育。臺北市:心理。
駱香潔(譯)(2022)Betty Edwards著。像藝術家一樣活用色彩(Color:A Course in Mastering the Art of Mixing Colors)。新北市:木馬文化。
論文:
宋采臻(2020)。隔代教養家庭親職化子女復原歷程之研究(碩士論文)。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mbajne
林炳宏(2012)。臺南府城虎爺信仰研究--以主祀保生大帝、福德正神廟宇為論述中心(碩士論文)。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57956v
洪資殷(2006)。保生大帝、土地公與西秦王爺之虎爺形態研究-以臺南市、高雄市為例(碩士論文)。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w9h2rb
張美玲(2015)。中國器物中「虎」圖像演變之研究(碩士論文)。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n8egvm
陳芯瑤(2013)。以自創虎爺繪本角色發展延伸性商品之創作論述(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x72257
劉奕君(2016)。《Let it go》繪本創作-探討少子化現象之親子關係(碩士論文)。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vpmczh
期刊:
董芳武(2011)。傳說為設計泉源:以龍生九子為產品設計之題材。設計學報 16卷4期 (2011/12), 75-90
網站資料:
PAPARAYA粉絲專頁(2020)。虎爺貼貼、虎爺公仔。2020/8/12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paparayafans
李雪莉(2007)。別當直升機父母。2020/8/13取自http://web.nanya.edu.tw/stof/stcc/12%20%E5%88%A5%E7%95%B6%E7%9B%B4%E5%8D%87%E6%A9%9F%E7%88%B6%E6%AF%8D..%E5%A4%A9%E4%B8%8B.pdf
虎爺Tiger God粉絲專頁(2020)。虎爺 Tiger God。2020/8/12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2016TigerGod
林茂賢(2011)。2011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校園電子報臺灣文化百科全書 犧牲奉獻為民俗─專訪以民俗戲曲為志業的林茂賢教授。2018/8/27取自http://www.ntcu.edu.tw/ep/paper/10001/page/9a.html
玩具人(2013)。「蓋特1號」機器人玩具。2022∕2∕27取自https://www.toy-people.com/?p=23378
國立故宮博物院(2020)。故宮動物園¬——珍奇異獸。2020/8/11取自https://theme.npm.edu.tw/exh108/zoo/ch/page-2.html
國立故宮博物院(2020)。動物藝想 故宮新媒體藝術展 博物百科─動物與科學探索 本草綱目。2020/8/11取自https://theme.npm.edu.tw/exh108/FoGuangShan/ch/page-2.html#main
博客來(2020)。虎爺幫幫忙!。2020/8/15取自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49339?sloc=main
博客來(2020)。再見!虎爺將軍。2020/8/15取自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19387
臺灣民俗文物館(2011)。抓週周歲。2020/7/31取自https://taiwanfolkmuseum.blogspot.com/2019/06/blog-post_12.html
羅禹雯(製作)(2022)。虎虎生風過新年 臺灣百廟 虎爺特輯【。2022∕2∕26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tydmbQoHRk
電子全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保生大帝、土地公與西秦王爺之虎爺形態研究-以台南市、高雄市為例
2.
台南府城虎爺信仰研究--以主祀保生大帝、福德正神廟宇為論述中心
3.
以自創虎爺繪本角色發展延伸性商品之創作論述
4.
隔代教養家庭親職化子女復原歷程之研究
5.
《Let it go》繪本創作-探討少子化現象之親子關係
6.
中國器物中「虎」圖像演變之研究
無相關期刊
1.
從岩村和朗繪本《14隻老鼠》看日本的社會風俗與文化
2.
以山下英子的「斷捨離」 為主題之插畫創作研究
3.
運用於視覺藝術鑑賞教學之即時反饋機制研究
4.
以「自我中心」為主題之繪本創作研究
5.
《三吋高》:以民初女性鞋腳文化為主題之繪本創作
6.
台語字音字形競賽員培訓教學的行動研究--以台中市西屯國小做例
7.
阿德勒取向青少年親職教育成長團體對提升親子關係之研究
8.
臺灣美術館作品解說的書寫模式分析 —以北美館、國美館、高美館十年典藏展覽為例
9.
以幼兒情緒與分離焦慮為主題之繪本創作研究
10.
校園修羅場物語─ 高職教師之漫畫創作研究
11.
臺灣妖怪之動態插畫創作:樹靈、墓坑鳥、海中毛人和黃衣小飛俠
12.
小麥融入國小四年級視覺藝術課程之行動研究
13.
國小資優生與一般生之數學變通性表現探究
14.
何去何從-陳晨繪畫創作論述
15.
蔬果趣-謝旻創作論述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