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愛玲著作(按出版時間先後排列) 《沉香屑——第一爐香》,《紫羅蘭》,1943 年 5 月。 《沉香屑——第二爐香》,《紫羅蘭》,1943 年 6 月。 《茉莉香片》,《雜誌》第 11 卷 4 期,1943 年 7 月。
《心經》,《萬象》第 2-3 期連載,1943 年 8 月。
《傾城之戀》,《雜誌》第 11 卷 6-7 期,1943 年 9 月。 《琉璃瓦》,《萬象》第 5 期,1943 年 10 月。
《封鎖》,《天地》月刊第 2 期,1943 年 10 月。
《金鎖記》,《雜誌》第 12 卷 2-3 期連載,1943 年 11-12 月。 《年輕的時候》,《雜誌》第 12 卷 5 期,1944 年 2 月。 《花凋》《雜誌》,第 12 卷 6 期,1944 年 3 月。 《流言》,台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1。 《傳奇:張愛玲短篇小說集》,台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14 出版 70 週 年紀念版。
《華麗緣》,台北:皇冠文化,2018。
二、專書(依姓氏筆畫排序) 于青、金宏達編,《張愛玲研究資料》,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94。 孔慶茂,《流言與傳奇——張愛玲評傳》,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水晶,《張愛玲未完:解讀張愛玲的作品》,台北:大地出版社,1996。 水晶,《張愛玲的小說藝術》,台北:大地出版社,1973。 王拓,《張愛玲與宋江》,台中:藍燈文化,1976。
87
王業立主編,王啟明、王業立、沈有忠、胡全威、劉嘉薇、鄭任汶、蘇子喬合 著,《政治學與臺灣政治》,台北:雙葉書廊,2017。 王德威,《現代中國小說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 王德威,《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台北:麥田出版公司, 2001。 王德威,《落地的麥子不死:張愛玲與「張派」傳人》,濟南:山東畫報出版 社,2004。 王德威主編,《中國現代小說的史與學》,台北:聯經出版,2010。 王德威主編,《哈佛新編中國現代文學史》,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21。 王衛平,《接受美學與中國現代文學》,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 王蕙玲,《她從海上來——張愛玲傳奇》,台北:天下文化出版公司,2004。 古繼堂,《臺灣小說發展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 司徒衛,《五〇年代文學論評》,台北:成文出版社,1979。 任茹文、王艷著,《沉香屑裡的舊事——張愛玲傳》,台北:千聿出版社, 2002。
朱立元,《接受美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朱立元,《接受美學導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朱嘉雯,《文學千山路——民國作家評賞》,台北:五南圖書,2020。 余斌,《張愛玲傳》,台中:晨星出版社,1997。 吳雅淩,《黑暗中的女人》,北京:華夏出版社,2016。 李喬,《小說入門》,台北:時報文化,1986。 周芬伶,《張愛玲課》,台北:印刻文學,2021。 周芬玲,《豔異—張愛玲與中國文學》,台北:元尊出版社,1999。 周蕾,《婦女與中國現代性:東西方之間閱讀記》,台北:麥田出版社,1995。
88
孟悅、戴錦華,《浮出歷史地表:現代婦女文學研究》,河南:河南人民出版 社。 林幸謙,《荒野中的女體——張愛玲女性主義批評I》,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 版社,2003。 林幸謙,《歷史、女性與性別政治:重讀張愛玲》,台北:麥田出版,2000。 林幸謙主編,《千迴萬轉:張愛玲學重探》,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8。 林明昌,《想像的投射——文藝接受美學探索》,台北:唐山出版社,2009。 邵迎建,《張愛玲的傳奇文學與流言人生》,台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12。 金元浦,《接受反應文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1。 唐文標,《張愛玲研究》,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76。 唐文標,《張愛玲雜碎》,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76。 唐文標主編,關博文、孫萬國編著,《張愛玲資料大全集》,台北:印刻出版有 限公司,2005。
夏志清,《張愛玲給我的信件》,台北:麥田出版社,2005。 夏志清著,劉紹銘譯,《中國現代小說史》,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91。 馬以鑫,《接受美學新論》,上海:學林出版社,1995。 高全之,《張愛玲學:批評.考證.鉤沉》,台北:一方出版,2003。 高全之,《張愛玲學》,台北:麥田出版社,2008。 高全之,《張愛玲學續篇》,台北:麥田出版社,2014。 張子靜、季季,《我的姊姊張愛玲》,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5。 張小虹,《張愛玲的假髮》,台北:時報出版,2020。 張思齊,《中國接受美學導論》,成都:巴蜀書社,1988。 張堂錡,《現代小說概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3。 張愛玲、宋淇、宋鄺文美著,宋以朗編,《張愛玲私語錄》,台北:皇冠文化出 版有限公司,2010。
89
梁慕靈,《視覺、性別與權力:從劉吶鷗、穆時英到張愛玲的小說想像》,台 北:聯經出版,2018。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主編,《文學與美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 許子東、梁秉鈞、劉紹銘編,《再讀張愛玲》(2000 年嶺南大學中文系「張愛玲 與現代中文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 許子東、梁秉鈞、劉紹銘編,《再讀張愛玲》,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2。 陳子善,《作別張愛玲》,上海:文匯出版社,1996。 陳子善,《私語張愛玲》,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95。 陳子善,《識小錄》,香港:香港城市大學,2019。 陳芳明,《臺灣新文學史》,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1。 陳芳明,《後殖民臺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 陳炳良,《張愛玲短篇小說論集》,台北:遠景出版公司,1983。 陳國球、王宏志、陳清僑主編,《書寫文學的過去》,台北:麥田出版社, 1997。 費勇,《美麗又蒼涼的手勢——我看張愛玲》,新北:雅書堂文化,2003。 費勇,《張愛玲傳奇》,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2000。 黃文倩,《不只是「風景」的視野——後革命時代兩岸現當代文學比較論》,台 北:臺灣學生書局,2017。 楊昌年,《百年僅見一星明》,台北:致知學術,2013。 楊澤主編,《閱讀張愛玲——張愛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麥田出版社, 1999。
劉宏彬,《紅樓夢接受美學論》,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鄭曉華,《翰逸神飛 : 中國書法藝術的歷史與審美》,北京 : 中國人民大學出 版社,2000。
鄭樹森編,《張愛玲的世界》,台北:允晨文化,1989。
90
鄭樹森編,《張愛玲的世界》,台北:允晨文化,2004,修訂一版。 盧正珩,《張愛玲小說的時代感》,台北:麥田出版社,1994。 錢虹,《燈火闌珊:女性美學獨照》,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11。 嚴紀華、鍾正道,《張愛玲與《傳奇》》,台北:五南,2021。 蘇偉貞,《孤島張愛玲》,台北:三民書局,2002。 蘇偉貞編,《張愛玲的世界——續篇》,台北:允晨文化,2003。
三、期刊論文(按姓氏筆畫遞增排列) 王晴慧,〈接受美學視域下的圖畫書讀解:以「文本召喚結構」為探索主線〉, 《靜宜人文社會學報》,第 10 期第 2 卷,2016 年 7 月。 王德威,〈文學地理與國族想像:臺灣的魯迅,南洋的張愛玲〉,《中國現代文 學》,第 22 期,2012 年 12 月。 王德威,〈張愛玲再生緣——重複、迴旋與衍生的敘事學〉,《文學世紀》,第 9期,2000年12月。 王曉明,〈張愛玲文學模式的意義及其影響〉,《明報月刊》,第 30 卷第 10 期,1995 年 10 月。 江雅芳,〈張愛玲小說精神症候的文本分析〉,《藝見學刊》,第 15 期,2018 年4月。 張建,〈我看「傾城之戀」——張愛玲的典型戀愛故事〉,《幼獅文藝》,第 42 卷第4期,1996年4月。 陳玉玲,〈閱讀張愛玲—導讀張愛玲小說婚姻觀〉,《重中論集 3》,第 8 期, 2003年8月。 單德興,〈冷戰・離散・文人:《今日世界》中的張愛玲〉,《臺北大學中文學 報》,第 28 期,2020 年 9 月。
91
楊曉菁,〈從劉勰的「立文之道」析論張愛玲小說的表現手法—以〈紅玫瑰與白 玫瑰〉、〈傾城之戀〉、〈金鎖記〉為例〉,《臺灣戲曲學院通識教育學報》, 第3期,2017年6月。 董達,〈以接受美學視角探析「公無渡河」〉,《韓國學報》,第 24 期,2013 年6月。
鄭樹森,〈夏公與張學〉,《聯合文學》,第 213 期,2002 年 7 月。 鍾正道,〈論張愛玲小說中的特寫鏡頭:以〈金鎖記〉為例〉,《國文新天 地》,第 19 期,2009 年 4 月。 丁淑梅,〈中國古代的接受理論與文學鑑賞「知音」論〉,《福建師範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 卷 5 期,2006 年 9 月。
四、學位論文(按姓氏筆畫遞增排列) 吳淑玲,《張愛玲小說意象研究》,台北:私立銘傳大學應用中文學系在職碩士 班,碩士學位論文,2006。 宋秀怡,《張愛玲《傳奇》男性人物之研究》,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 料整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0。 沈文田,《張愛玲小說人物研究》,台北:私立中國文化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 班,碩士學位論文,2001。 林姿梅,《張愛玲《傳奇》之精神分析顯彰》,台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 創作學系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2010。 林繡亭,《張愛玲及其小說風格研究》,台北:私立東吳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 學位論文,1990。 洪喬平,〈揭開接受的面紗:接受美學理論之省察〉,《中國詩學與中西文學理 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2 年。92
陳姿如,《張愛玲《傳奇》小說之愛情觀研究》,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 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0。 陳秋雯,《張愛玲小說在臺灣的接受現象》,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5。 陳美婉,《張愛玲對臺灣文壇影響》,台北:私立玄奘大學中文語文學系碩士 班,碩士學位論文,2012。 黃芳琪,《張愛玲《傳奇》世界中的人性書寫》,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 系進修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2003。 黃鈺雯,《張愛玲及其小說中的婚戀愛情觀研究》,台北:私立銘傳大學應用中 文學系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2016。五、國外文獻
Andrew Heywood 著,陳思賢譯,《政治的意識形態》,台北:五南,2009。 Andrew Heywood 著,蘇子喬、林宜瑄、蘇世岳譯,《政治學與國際關係的關鍵概 念》,台北:五南,2018 二版。
Dobie, Ann B.,《Theory into Practice—An Introduction to Literary Criticism》,美國:Cengage Learning,2011。
Hans Robert Jauss 與 Robert C.Holub 著,周寧、金元浦譯,《接受美學與接受 理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
Harold
Harold
Robert 1994。
Bloom 著,江寧康譯,《西方正典》,南京:譯林出版社,2005。
Bloom 著,高志仁譯,《西方正典》,新北:立緒,2016。
C.Holub 著,董之林譯,《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台北:駱駝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