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2 03:4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李盈
研究生(外文):LEE,YING
論文名稱:張愛玲〈金鎖記〉接受現象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Research on the Reception of Eileen Chang‘s Golden Cangue
指導教授:孫劍秋孫劍秋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Sun,Chien-Chiu
口試委員:鍾正道
口試委員(外文):楊曉菁
口試日期:2021-12-06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語文與創作學系碩士班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其他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2
畢業學年度:11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1
中文關鍵詞:張愛玲金鎖記接受現象
外文關鍵詞:Eileen ChangGolden CangueReception phenomen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40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研究旨在探討張愛玲〈金鎖記〉在港台地區、歐美地區以及中國大陸地區 的接受現象,並以文獻分析法作為主要研究方法,梳理張愛玲〈金鎖記〉的特殊 性以外,更探討不同地區讀者對於該文本的「期待視野」是如何根據時代背景、 文化思想以及讀者本身的差異化,而延伸出不同的接受現象。
本研究各章節依照地域作為區分。第一、二章旨在回顧張愛玲及其作品在過 去被接受的情形以歸納出特殊性,也透過在名家、評論家及大眾讀者所奠定的特 殊性上更進一步探討各地區的接受現象。第三章的研究地區為港台及歐美,港台 地區因為當時的許多政治形態,影響到讀者的閱讀習慣、思考脈絡以及對作品的 投射,歐美地區因為文化背景的不同,對於〈金鎖記〉的接受角度也會有所差 異,故第三章以上述兩大面向歸納統整。第四章則以中國大陸為主,也因在爬梳 歷史資料時,中國大陸的接受情形與評論內容更為豐富,故本研究在處理該地區 時,更深入的探討〈金鎖記〉的美學,為作家及作品的接受狀況提供了更多面向 的資料。
透過上述章節的梳理與探究在第五章作結。本研究意圖使張愛玲短篇小說 〈金鎖記〉在接受史上的資料更加全面,也透過不同地區讀者的接受現象了解相 異時代背景、文化涵養、意識形態下的期待視野會如何影響作家及作品的接受情 形,以提供文本在華人作家及作品中更多元的研究面向。
This study aims to examine the reception of Eileen Chang's "The Golden Cangue”
in Hong Kong, Taiwan, Europe, America, and China. In addition, the study also examines how the “Document Analysis" of readers in different regions extends to different reception according to time background, cultural thinking, and the readers themselves.
The chapters in this study are divided by geographical regions. Chapter 1 and 2 aim to review the past reception of Eileen Chang and her works in order to summarize the particularities, and to further explores the phenomenon of regional acceptance through the particularities laid by celebrities, critics, and the general readers. Chapter 3 discusses about Hong Kong, Taiwa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re were many political situations in Hong Kong and Taiwan at the time, which in turn affected readers' reading habits, thought processes, and projections of the works. On the other hand, due to the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re are also differences in the reception of "The Golden Cangue.” Chapter 3 summarizes the two major aspects mentioned above.Chapter 4 mainly focuses on China. Due to the richness of the reception and criticism in China when reviewing the historical data,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aesthetics of "The Golden Cangue” in more depth and provides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n the reception of the writer and the work. Chapter 5 concludes the 4

chapters mentioned above.
This study intends to provide more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on the reception
history of Eileen Chang's short novel "The Golden Cangue,” and to understand how the reception of the writer and the work is affected by the “horizon of expectation" of readers in different regions in terms of time background, culture, and ideology, so as to provide a more diversified research direction for the application of reception aesthetics to Chinese writers and works.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6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內容 ........................................... 6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探討 .......................................... 15
第一節 相關文獻回顧 ........................................... 16
第二節 〈金鎖記〉接受史所奠定之特殊性 ........................... 23
第三節 〈金鎖記〉地位與特殊性的確立 .............................. 28
第四節 小結 ...................................................... 34
第三章 港臺地區對〈金鎖記〉的接受現象 ................................. 33
第一節 讀者的接受狀況與評論 .......................................... 34
第二節 政治意識形態所影響的接受現象 .............................. 36
第三節 作家及作品在文壇的接受現象 ................................. 39
第四節 小結 ................................................... 45
第四章 中國大陸地區對〈金鎖記〉的接受現象 .......................... 47
第一節 中國大陸政治意識形態所影響的接受情形 ........................ 49

第二節 作家及作品在文壇的接受情形 ................................ 51
第五章 〈金鎖記〉延伸再造與美學應用接受現象 ........................ 57
第一節 中英改版 ............................................... 57
第二節 電影藝術 ............................................... 65
第三節 文字美學 ............................................... 68
第四節 女性主義 ............................................... 73
第五節 小結 .................................................. 76
第六章 結論 .................................................. 79
參考文獻...................................................... 87
一、張愛玲著作(按出版時間先後排列) 《沉香屑——第一爐香》,《紫羅蘭》,1943 年 5 月。 《沉香屑——第二爐香》,《紫羅蘭》,1943 年 6 月。 《茉莉香片》,《雜誌》第 11 卷 4 期,1943 年 7 月。
《心經》,《萬象》第 2-3 期連載,1943 年 8 月。
《傾城之戀》,《雜誌》第 11 卷 6-7 期,1943 年 9 月。 《琉璃瓦》,《萬象》第 5 期,1943 年 10 月。
《封鎖》,《天地》月刊第 2 期,1943 年 10 月。
《金鎖記》,《雜誌》第 12 卷 2-3 期連載,1943 年 11-12 月。 《年輕的時候》,《雜誌》第 12 卷 5 期,1944 年 2 月。 《花凋》《雜誌》,第 12 卷 6 期,1944 年 3 月。 《流言》,台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1。 《傳奇:張愛玲短篇小說集》,台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14 出版 70 週 年紀念版。
《華麗緣》,台北:皇冠文化,2018。
二、專書(依姓氏筆畫排序) 于青、金宏達編,《張愛玲研究資料》,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94。 孔慶茂,《流言與傳奇——張愛玲評傳》,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水晶,《張愛玲未完:解讀張愛玲的作品》,台北:大地出版社,1996。 水晶,《張愛玲的小說藝術》,台北:大地出版社,1973。 王拓,《張愛玲與宋江》,台中:藍燈文化,1976。
87
王業立主編,王啟明、王業立、沈有忠、胡全威、劉嘉薇、鄭任汶、蘇子喬合 著,《政治學與臺灣政治》,台北:雙葉書廊,2017。 王德威,《現代中國小說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 王德威,《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台北:麥田出版公司, 2001。 王德威,《落地的麥子不死:張愛玲與「張派」傳人》,濟南:山東畫報出版 社,2004。 王德威主編,《中國現代小說的史與學》,台北:聯經出版,2010。 王德威主編,《哈佛新編中國現代文學史》,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21。 王衛平,《接受美學與中國現代文學》,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 王蕙玲,《她從海上來——張愛玲傳奇》,台北:天下文化出版公司,2004。 古繼堂,《臺灣小說發展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 司徒衛,《五〇年代文學論評》,台北:成文出版社,1979。 任茹文、王艷著,《沉香屑裡的舊事——張愛玲傳》,台北:千聿出版社, 2002。
朱立元,《接受美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朱立元,《接受美學導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朱嘉雯,《文學千山路——民國作家評賞》,台北:五南圖書,2020。 余斌,《張愛玲傳》,台中:晨星出版社,1997。 吳雅淩,《黑暗中的女人》,北京:華夏出版社,2016。 李喬,《小說入門》,台北:時報文化,1986。 周芬伶,《張愛玲課》,台北:印刻文學,2021。 周芬玲,《豔異—張愛玲與中國文學》,台北:元尊出版社,1999。 周蕾,《婦女與中國現代性:東西方之間閱讀記》,台北:麥田出版社,1995。
88

孟悅、戴錦華,《浮出歷史地表:現代婦女文學研究》,河南:河南人民出版 社。 林幸謙,《荒野中的女體——張愛玲女性主義批評I》,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 版社,2003。 林幸謙,《歷史、女性與性別政治:重讀張愛玲》,台北:麥田出版,2000。 林幸謙主編,《千迴萬轉:張愛玲學重探》,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8。 林明昌,《想像的投射——文藝接受美學探索》,台北:唐山出版社,2009。 邵迎建,《張愛玲的傳奇文學與流言人生》,台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12。 金元浦,《接受反應文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1。 唐文標,《張愛玲研究》,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76。 唐文標,《張愛玲雜碎》,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76。 唐文標主編,關博文、孫萬國編著,《張愛玲資料大全集》,台北:印刻出版有 限公司,2005。
夏志清,《張愛玲給我的信件》,台北:麥田出版社,2005。 夏志清著,劉紹銘譯,《中國現代小說史》,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91。 馬以鑫,《接受美學新論》,上海:學林出版社,1995。 高全之,《張愛玲學:批評.考證.鉤沉》,台北:一方出版,2003。 高全之,《張愛玲學》,台北:麥田出版社,2008。 高全之,《張愛玲學續篇》,台北:麥田出版社,2014。 張子靜、季季,《我的姊姊張愛玲》,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5。 張小虹,《張愛玲的假髮》,台北:時報出版,2020。 張思齊,《中國接受美學導論》,成都:巴蜀書社,1988。 張堂錡,《現代小說概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3。 張愛玲、宋淇、宋鄺文美著,宋以朗編,《張愛玲私語錄》,台北:皇冠文化出 版有限公司,2010。
89

梁慕靈,《視覺、性別與權力:從劉吶鷗、穆時英到張愛玲的小說想像》,台 北:聯經出版,2018。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主編,《文學與美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 許子東、梁秉鈞、劉紹銘編,《再讀張愛玲》(2000 年嶺南大學中文系「張愛玲 與現代中文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 許子東、梁秉鈞、劉紹銘編,《再讀張愛玲》,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2。 陳子善,《作別張愛玲》,上海:文匯出版社,1996。 陳子善,《私語張愛玲》,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95。 陳子善,《識小錄》,香港:香港城市大學,2019。 陳芳明,《臺灣新文學史》,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1。 陳芳明,《後殖民臺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 陳炳良,《張愛玲短篇小說論集》,台北:遠景出版公司,1983。 陳國球、王宏志、陳清僑主編,《書寫文學的過去》,台北:麥田出版社, 1997。 費勇,《美麗又蒼涼的手勢——我看張愛玲》,新北:雅書堂文化,2003。 費勇,《張愛玲傳奇》,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2000。 黃文倩,《不只是「風景」的視野——後革命時代兩岸現當代文學比較論》,台 北:臺灣學生書局,2017。 楊昌年,《百年僅見一星明》,台北:致知學術,2013。 楊澤主編,《閱讀張愛玲——張愛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麥田出版社, 1999。
劉宏彬,《紅樓夢接受美學論》,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鄭曉華,《翰逸神飛 : 中國書法藝術的歷史與審美》,北京 : 中國人民大學出 版社,2000。
鄭樹森編,《張愛玲的世界》,台北:允晨文化,1989。
90

鄭樹森編,《張愛玲的世界》,台北:允晨文化,2004,修訂一版。 盧正珩,《張愛玲小說的時代感》,台北:麥田出版社,1994。 錢虹,《燈火闌珊:女性美學獨照》,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11。 嚴紀華、鍾正道,《張愛玲與《傳奇》》,台北:五南,2021。 蘇偉貞,《孤島張愛玲》,台北:三民書局,2002。 蘇偉貞編,《張愛玲的世界——續篇》,台北:允晨文化,2003。
三、期刊論文(按姓氏筆畫遞增排列) 王晴慧,〈接受美學視域下的圖畫書讀解:以「文本召喚結構」為探索主線〉, 《靜宜人文社會學報》,第 10 期第 2 卷,2016 年 7 月。 王德威,〈文學地理與國族想像:臺灣的魯迅,南洋的張愛玲〉,《中國現代文 學》,第 22 期,2012 年 12 月。 王德威,〈張愛玲再生緣——重複、迴旋與衍生的敘事學〉,《文學世紀》,第 9期,2000年12月。 王曉明,〈張愛玲文學模式的意義及其影響〉,《明報月刊》,第 30 卷第 10 期,1995 年 10 月。 江雅芳,〈張愛玲小說精神症候的文本分析〉,《藝見學刊》,第 15 期,2018 年4月。 張建,〈我看「傾城之戀」——張愛玲的典型戀愛故事〉,《幼獅文藝》,第 42 卷第4期,1996年4月。 陳玉玲,〈閱讀張愛玲—導讀張愛玲小說婚姻觀〉,《重中論集 3》,第 8 期, 2003年8月。 單德興,〈冷戰・離散・文人:《今日世界》中的張愛玲〉,《臺北大學中文學 報》,第 28 期,2020 年 9 月。
91

楊曉菁,〈從劉勰的「立文之道」析論張愛玲小說的表現手法—以〈紅玫瑰與白 玫瑰〉、〈傾城之戀〉、〈金鎖記〉為例〉,《臺灣戲曲學院通識教育學報》, 第3期,2017年6月。 董達,〈以接受美學視角探析「公無渡河」〉,《韓國學報》,第 24 期,2013 年6月。
鄭樹森,〈夏公與張學〉,《聯合文學》,第 213 期,2002 年 7 月。 鍾正道,〈論張愛玲小說中的特寫鏡頭:以〈金鎖記〉為例〉,《國文新天 地》,第 19 期,2009 年 4 月。 丁淑梅,〈中國古代的接受理論與文學鑑賞「知音」論〉,《福建師範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 卷 5 期,2006 年 9 月。
四、學位論文(按姓氏筆畫遞增排列) 吳淑玲,《張愛玲小說意象研究》,台北:私立銘傳大學應用中文學系在職碩士 班,碩士學位論文,2006。 宋秀怡,《張愛玲《傳奇》男性人物之研究》,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 料整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0。 沈文田,《張愛玲小說人物研究》,台北:私立中國文化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 班,碩士學位論文,2001。 林姿梅,《張愛玲《傳奇》之精神分析顯彰》,台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 創作學系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2010。 林繡亭,《張愛玲及其小說風格研究》,台北:私立東吳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 學位論文,1990。 洪喬平,〈揭開接受的面紗:接受美學理論之省察〉,《中國詩學與中西文學理 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2 年。
92

陳姿如,《張愛玲《傳奇》小說之愛情觀研究》,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 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0。 陳秋雯,《張愛玲小說在臺灣的接受現象》,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5。 陳美婉,《張愛玲對臺灣文壇影響》,台北:私立玄奘大學中文語文學系碩士 班,碩士學位論文,2012。 黃芳琪,《張愛玲《傳奇》世界中的人性書寫》,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 系進修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2003。 黃鈺雯,《張愛玲及其小說中的婚戀愛情觀研究》,台北:私立銘傳大學應用中 文學系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2016。
五、國外文獻
Andrew Heywood 著,陳思賢譯,《政治的意識形態》,台北:五南,2009。 Andrew Heywood 著,蘇子喬、林宜瑄、蘇世岳譯,《政治學與國際關係的關鍵概 念》,台北:五南,2018 二版。
Dobie, Ann B.,《Theory into Practice—An Introduction to Literary Criticism》,美國:Cengage Learning,2011。
Hans Robert Jauss 與 Robert C.Holub 著,周寧、金元浦譯,《接受美學與接受 理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
Harold
Harold
Robert 1994。
Bloom 著,江寧康譯,《西方正典》,南京:譯林出版社,2005。
Bloom 著,高志仁譯,《西方正典》,新北:立緒,2016。
C.Holub 著,董之林譯,《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台北:駱駝出版社,
電子全文 電子全文(網際網路公開日期:20270210)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