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文部分
丁亞雯(2004)。高中品格教育的反思與行動。學生輔導,92,79-95。
王曉朝(譯)(2007)。柏拉圖會飲篇(原作者:Plato)。臺北市:左岸文化。
文茜的世界周報(2015)。所有成長的秘訣都在於自我克制如果你學會了駕馭自己你就有了一位最好的老師-瑪格麗特柴契爾【臉書社群: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取自 https://www.facebook.com/SisyWorldNews/photos/所有成長的秘訣都在於自我克制如果你學會了駕馭自己你就有了一位最好的老師-瑪格麗特柴契爾/920974327980246/
台灣聖經公會(1992)。聖經新標點和合板。
台灣聖經公會(2008)。聖經現代中文譯本修訂版。
古娪茜(2013)。寬恕團體方案對國小學童寬恕態度、利社會行為與快樂感輔導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石瑛(2013)。班級閱讀方案對國小三年級學童寬恕態度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吳寶珍(2003)。國民中學品格與道德教育的內涵與實施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吳清山、林天祐(2005)。品德教育。教育資料與研究,64,150。
吳佩珊(2008)。國小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實施樂觀、寬恕情緒教育方案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李琪明(2003)。德行取向之品德教育理論與實踐。哲學與文化,351,153-174。
李奉儒(2004)。九年一貫課程中實施道德教育的困境與突破。學生輔導,92,38-55。
李素貞、蔡金鈴(2004)。中小學品格教育之實施與評量。教育研究,120,53-68。
李琪明(2003)。德行取向之品德教育理論與實踐。哲學與文化,351,153-174。
李琪明(2004a)。品德教育之課程設計理念及其教學模式。學生輔導雙月刊,92,8-23。
李醒塵(2005)。西方美學史教程。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李國銘(2010)。寬恕團體方案對國小關係性攻擊/受害兒童關係性攻擊/受害行為、寬恕態度、希望感與生活適應輔導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李高財(2010)。從學習觀點評析品德教育的實施。中等教育,61(2),68-93。
李新民(2010a)。正向心理學教學活動設計。高雄市:麗文文化。
李新民(2010b)。正向心理學在學校教育的應用。高雄市:麗文文化。
李佳恩(2011)。基隆市國小高年級學童面臨衝突情境時之寬恕態度與因應策略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基隆市。邱琳肜(2017)。感恩與寬恕對國小中年級學童人際關係之影響—以助人行為與快樂感為中介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周慧菁(2003)。品格要怎麼教,天下雜誌,287,47-48。
周慧菁(2004)。品格:新世紀的第一堂課。載於何琦瑜、鄭一菁(等著),品格決勝負:未來人才的秘密。臺北市:天下雜誌。
林火旺(2004)。倫理學。臺北市: 五南圖書。
林火旺(2006)。道德:幸福的必要條件。臺北市:寶瓶文化。
林火旺(2009)。基本倫理學。臺北市:三民書局。
林火旺(2015 年 9 月 1 日)。〈品德:幸福的關鍵〉。台灣創價學會電子新聞。https://www.twsgi.org.tw/member-news-detail.php?n_id=4922
林玉体(2011)。西洋教育思想史。臺北市:三民書局。
兒童福利聯盟(2016)。2016年台灣兒少網路霸凌經驗調查報告。取自 https://www.children.org.tw/news/advocacy_detail/1538
兒童福利聯盟(2019)。2019台灣兒少人際關係調查報告。取自 https://www.children.org.tw/research/detail/70/1491
洪蘭(譯)(2003)。真實的快樂(原作者:Martin E. P., Seligman)。臺北市:遠流出版社。(原著出版年:2002)。
洪淑君(2007)。落實校園之品格教育─由教師做起。師說,198,41-44。
洪佳慧(2012)。國小高年級學童寬恕與心理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高思謙(1979)。亞里士多德之宜高邁倫理學。臺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高思謙(譯)(2009)。尼各馬科倫理學(原作者:Aristotle)。臺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孫效智(2014)。生命教育融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之研究。國家教育研究院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102-8-1)。臺北市:臺灣大學生命教育研發育成中心。
陳雅惠(2012)。共有體驗生命教育介入對國小學生愛、寬恕與反霸凌之影響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市。張雄俊(譯)(1970)。柏拉圖理想國(原作者:Plato)。臺北市:正文書局。
張春興、林清山(1989)。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秀雄(2002)。九年一貫課程「社會學習領域」中的公民道德教育。公民訓育學報,11,39-52。
張阿敏(2009)。品格教育之節制課程對國小五年級學生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張婉莉(2012)。新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寬恕與幸福感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基隆市。國民教育法(民105年6月1日)。
畢競悅(譯)(2008)。信息烏托邦(原作者:Cass R. Sunstein)。北京:法律出版社。(原著出版年:2008)
教育部(2016/2017)。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資訊。取自 https://www.naer.edu.tw/files/11-1000-1580.php?Lang=zh-tw
教育部(2014)。教育部品德教育促進方案(修訂版)。品德教育資源網。取自 http://ce.naer.edu.tw/policy.php
教育部(2016)。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取自 https://www.naer.edu.tw/files/15-1000-7944,c639-1.php?Lang=zh-tw
教育部(2009)。品德教育資源網。取自 https://ce.naer.edu.tw/getfile.php?type=compositions&pattern=Q2VVcmxeX14xMzMyXl9eMTMzMl8xNDc4MDgxMDMwLnBkZl5fXmRvd25sb2Fk
曹逢甫、余玉照、曾淵培主編(1987)。文馨當代英漢辭典。臺北市:文馨出版社。
黃德祥、謝龍卿(2004)。品格與道德教育的內涵與實施。教育研究月刊,120,35-43。
黃政傑(2008)。品德教育的問題與展望。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黃愉文(2017)。彰化縣國小學生誠實-謙遜性、個人目標導向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傅佩榮(譯)(1986)。西洋哲學史─第一卷希臘與羅馬(原作者:Frederiek Copleston)。台北市: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1946)。
傅佩榮(2003)。約、恕、儉、敬勾勒人生全景。天下雜誌,287,108-113。
彭文貞(2005)。苗栗市國小中高年級學童體型意識相關因素研究及其對節制飲食行為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山醫學大學,臺中市。彭蘭(2008)。「有愛友愛」團體介入方案對兒童寬恕態度、社會自尊與社交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楊深坑(2004)。後現代主義的品格與道德教育。教育研究月刊,120,15-21。
楊鳳玲(2013)。寬恕教育課程對國小五年级學生寬恕態度與幸福感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玄奘大學,新竹市。詹棟樑(1997)。德育原理。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詹雨臻(2003)。國小高年級學童多元智能、行動控制、自我調節、人口變項與生活問題解決能力之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山醫學大學,臺中市。劉若韶(1998)。柏拉圖理想國導讀。臺北市:台灣書店。
劉玫君(2011)。「樂觀解釋取向」寬恕團體介入方案對國小學童寬恕態度、寬恕認知類型與樂觀解釋型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蕭美齡(2010)。品德是可以教的嗎?--從《莊子》的觀點看當今品德教 育的走向和出路。通識論叢,10,113-127。
謝志偉(2003)。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調節學習能力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數學領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戴嘉茵(2012)。新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寬恕與自我概念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基隆市。簡成熙(2004)。缺德的教育如何實施。教育研究月刊,121,94-109。
蘇永明(2015)。當代教育思潮。臺北市: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二、 西文部分
Christopher Peterson & Martin E. P. Seligman(2004). Character strength and virtues:A handbook and classification. New York, 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limie, E. A., & Mastoras, S. M. (2015) . ADHD in schools: Adopting a strengths-based perspective. Canadian Psychology/Psychologie Canadienne, 56(3), 295-300. doi:10.1037/cap0000030
Dewey, J. (1916).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New York, NY: Macmillan
Goldstein, S., Brooks, R., & DeVries, M. (2013). Translating resilience theory for application with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by parents, teachers, and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s. In S. Prince-Embury & D. H. Saklofske (Eds.), The Springer series on human exceptionality. Resilience in childre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Translating research into practice (pp. 73-90). New York, NY: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http://dx.doi.org/10.1007/978-1-4614-4939-3_6
Lickona, T. (1991). Educating for character: How our schools can teach respect and responsibility.NY:Bantam Book.
Lickona, T. (2003). The center of our character: Ten essential virtues. The Fourth and Fifth Rs-Respect and Responsibility, 10(1),1-3.
Masten, A. S., Herbers, J. E., & Lafavor, T. L. (2008). Promoting competence and resilience in the school context. Professional School Counseling, 12, 76-85. Doi:10.5330/Psc.n2010-12.76
Rose, C. M., & Sharon, W. W. (2001). Classroom idea-sparkers. Childhood Education, 77, 222-227.
Ryan, K. & K. E. Bohlin. (1999). Building character in schools: Practical ways to bring moral instruction to lif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Sheldon, K. M.,& King,L.(2001).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ssary. American Psychologist, 56(3), 216-217. doi:10.1037//0003-066X.56.32.216
Wood, A. M., Froh, J. J., & Geraghty, A. W. (2010). Gratitude and well-being: A review and theoretical integration.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30(7), 890-905. doi: 10.1016/j.cpr.2010.03.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