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內政部戶政司(2021)。人口統計資料。https://www.ris.gov.tw/app/portal/346
王莉玲(1988)。也談角落教學的實施。國教園地,26,7-10。
王靜珠(2001)。由幼稚園遊戲課程領域論幼稚園課程標準修訂。幼兒教育年刊,13,1-32。
中華民國憲法。(1947年01月01日)公布。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A0000001
方德隆(2001)。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理論基礎。課程與教學,4(2),1-24。https://doi.org/10.6384/CIQ.200104.0001
方駿、熊賢君(2008)。香港教育通史。香港:齡記。
幼兒教育及照顧法。(2021年01月27日)修正公布。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70031
幼兒教保及照顧服務實施準則。(2021年08月18日)修正公布。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70047
幼兒就讀教保服務機構補助辦法。(2021年07月29日)修正公布。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70049
幼兒園評鑑辦法。(2019年05月10日)修正公布。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70039
幼稚園設置辦法。(1983年05月24日)修正公布。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70014
朱宗順(1996)。香港學前教育的回顧與展望。教育研究與實驗,4,68-72。
江欣潔(2012)。臺灣與英國中小學教師評鑑制度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邢俊利(2019)。香港學前教育的發展現狀、辦學經驗與啟示。世界教育信息,19,69-72。
行政院(2021a)。我國少子女化對策計畫(107-113年)。https://www.ece.moe.edu.tw/ch/annonces/TSNews-000031/
行政院(2021b)。政府組織。https://www.ey.gov.tw/state/62879155A536D543/f3662cb7-5806-4755-8aba-ab1d44b97d7a
全國教保資訊網(2022)。課程大綱相關研習場次。https://www.ece.moe.edu.tw/ch/preschool/course/child-syllabus/study/
全國幼教聯合會(1998)。在公平開放中發展幼兒教育。全國幼教聯合會。
李子建(2003)。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理論與取向。課程與教學,6(3),105-179。https://doi.org/10.6384/CIQ.200307.0105
李子建、尹弘飇(2007)。香港學前教育的現狀及其發展趨勢。學前教育研究,12,28-34。https://doi.org/10.13861/j.cnki.sece.2007.12.004
李太正、王海南、法治斌、陳連順、黃源盛、顏厥安(2005)。法學入門(第六版)。元照。
李麥浪(2007)。香港學前教育學券計畫的理念、實施及作用。學前教育研究,12,35-37。https://doi.org/10.13861/j.cnki.sece.2007.12.013
李楚成、梁慧敏(2020)。香港「兩文三語」格局:挑戰與對策建議。語文戰略研究,1(5),46-58。https://doi.org/ 10.19689/j.cnki.cn10-1361/h.20200104。
李園會(1997)。日據時期臺灣師範教育制度。國立編譯館。
李德高(2001)。幼兒教育史。師大師苑。
吳婷(2016)。香港政府在學前教育發展中的角色轉變研究。世界教育信息,7,63-70。
沈姍姍(2007)。國際比較教育學。正中。
社會福利署(1986)。日間幼兒活動指引。社會福利署。
育嬰留職停薪實施辦法。(2022年01月18日)修正公布。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N0030018
杜耀光、馬容貞、黎玉貞、林惠雯(2003)。香港篇。於黃蕙吟、鄭美蓮主編,幼兒教育之旅(頁111-136)。香港:教育。
林水波、張世賢(2001)。公共政策(第三版)。五南。
林玉珠(1999)。娃得福幼教課程模式之理論與實踐。於簡楚瑛策畫主編,幼教課程模式(頁245-332)。心理。
林秀容(1998)。淺談學校本位的課程與教學。輯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學校本位課程與教學創新(頁51-79)。揚智。
林妙真、林育瑋(2015)。幼兒園在地文化課程之初探。幼兒教育,318,6-17。
林佳芬(2011)。文教產業服務行銷理論與實務:以華人學前教保機構為例。心理。
林佳芬(2021)。幼兒教育研究的趨勢與展望。於高新建、林佳芬主編,臺灣教育研究趨勢(頁3-30)。五南。
林思騏(2016)。《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政策之施行分析。南台人文社會學報,16,127-158。
林思騏、郭力平(2016)。新課綱課程施行之教學歷程~以在地化課程實踐為例。兒童照顧與教育,6,35-51。
林清江(1994)。比較教育。五南。
林智中、余玉玲、李玲(2019)。二十年來香港課程改革的實施與成果。教育學報,47(1),1-29。
周佩諭(2019)。在地文化結合美感領域學習指標融入幼兒園學習區之研究。幼兒教育,327,144-156。
幸曼玲(1999)。皮亞傑的建構論與幼兒教育的課程模式。於簡楚瑛策畫主編,幼教課程模式(頁547-573)。心理。
幸曼玲、周于佩(2017)。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的實踐-一位輔導訪視人員的觀察。教科書研究,10(3),101-131。https://doi.org/10.6481/JTR.201712_10(3).04
幸曼玲、楊金寶、丘嘉慧、柯華威、蔡敏玲、金瑞芝、郭李宗文、簡淑真、林玫君(2015)。新課綱想說的事: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的理念與發展。心理。
周淑卿(1996)。我國國民中小學課程自由化政策趨向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胡美智、鄭雅莉(2017)。鄉立幼兒園太魯閣在地文化課程融入學習區的歷程。教育學報,45(1),157-179。
洪雯柔(2000)。貝瑞岱比較教育研究方法之探析。揚智。
香港法例第243章-幼兒服務條例。(2019年第6號)編輯修訂。https://www.elegislation.gov.hk/hk/cap243
香港法例第279章-教育條例。(2021年第1號)編輯修訂。https://www.elegislation.gov.hk/hk/cap279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處(2021)。人口估計。https://www.censtatd.gov.hk/tc/scode150.html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地政總署(2021)。香港地理資料。https://www.landsd.gov.hk/tc/resources/mapping-information/hk-geographic-data.html
香港課程發展委員會(1984)。幼稚園課程指引1984。香港課程發展委員會。
香港課程發展委員會(1987)。幼兒班活動指引。香港課程發展委員會。
香港教育署(1993)。幼稚園課程指引1993。香港課程發展議會。
香港教育署(1996)。學前教育課程指引1996。香港課程發展議會。
香港教育局(2006)。學前教育課程指引2006。香港課程發展議會。
香港教育局(2017)。幼稚園教育課程指引2017。香港課程發展議會。
香港教育局(2017)。幼稚園表現指標2017。https://www.edb.gov.hk/tc/curriculum-development/major-level-of-edu/preprimary/past-curriculum-documents.html
香港教育局(2021,08月)。幼稚園教育計畫檢討報告。https://www.edb.gov.hk/attachment/tc/edu-system/preprimary-kindergarten/free-quality-kg-edu/review-report/Report-on-KG-review_C_clean.pdf
香港教育局(2022a)。學與教資源/參考資料。https://www.edb.gov.hk/tc/curriculum-development/major-level-of-edu/preprimary/curriculum-resources.html
香港教育局(2022b)。研討會/工作坊。https://www.edb.gov.hk/tc/curriculum-development/major-level-of-edu/preprimary/seminars.html
香港教育局(2022c)。質素保證架構。https://www.edb.gov.hk/tc/edu-system/preprimary-kindergarten/quality-assurance-framework/index.html
香港教育局通函第150/2021號。(2021年11月11日)公告。
洪福財(2018)。臺灣幼教史。五南。
郭李宗文(2013)。高瞻課程與原住民地方本位文化活動對幼兒語文和數學能力之影響。教育資料與研究,111,121-154。http://dx.doi.org/10.6724/ERR.201311_(111).0005
陳淑安(1995)。香港幼兒教育應走的路向。學前教育研究,2,57-59。https://doi.org/10.13861/j.cnki.sece.1995.02.023。
陳淑安(2000)。對香港幼兒教育的一點建議。幼教論壇,2,27-28。https://doi.org/10.13861/j.cnki.sece.2000.02.010
陳淑琴(2014)。臺灣幼兒教育的現況與發展。於陳惠玲、黃國茜主編,香港 澳門 臺灣 幼兒教育發展與現況(頁87-117)。教育。
陳惠玲、黃國茜(2014)。臺灣幼兒教育的現況與發展。於陳惠玲、黃國茜主編,香港 澳門 臺灣 幼兒教育發展與現況(頁11-51)。教育。
陳寧容、王建雅(2015)。蒙特梭利教學與單元教學之幼教師對幼兒品格之課程意識與教學策略研究。長庚科技學刊,22,71-88。https://doi.org/10.6192/CGUST.2015.6.22.7
陳錦慧(2006)。由河濱街教育模式談國內幼教教學主題的決定。教師之友,47(4),67-72。http://dx.doi.org/10.7053/TF.200610.0067
高新建(2000)。課程管理。師大書苑。
袁愛玲(1997)。香港幼兒教育的特色與問題。教育導刊,4,45-45。https://doi./10.16215/j.cnki.cn44-1371/g4.1997.s4.037
翁麗芳(2012)。從臺灣史觀點論臺灣幼兒教育的發展。教育資料與研究,104,1-26。
翁麗芳(2017)。從《幼稚園課程標準》到《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談七十年來臺灣幼教課程的發展。教科書研究,10(1),1-33。https://doi.org/10.6481/JTR.201704_10(1).01
崔允漷(2000)。校本課程開發:理論與實踐。北京教育科。
教育部統計處(2014)。中華民國教育統計。教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15)。中華民國教育統計。教育部。
教育基本法。(2013年12月11日)修正公布。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20045
教育部(1987)。幼稚園課程標準。教育部。
教育部(1998)。中華民國教育統計。教育部。
教育部(2012)。幼兒園教保活動暫行大綱。教育部。
教育部(2015)。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手冊(上、下冊)。教育部。
教育部(2017)。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教育部。
教育部(2019)。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文化課程參考實例。教育部。
教育部、內政部(2011)。5歲幼兒免學費教育計畫。行政院2011年7月12日院臺教字第1000031046號函核定。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直轄市縣(市)政府推動學前教保工作實施要點。(2022年06月10日)修正公布。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辦理教保服務機構輔導作業原則。(2022年05月18日)修正公布。
教育部推動及補助地方政府與私立教保服務機構合作提供準公共教保服務作業要點。(2022年03月04日)修正公布。
教育署(1981)。小學教育及學前服務白皮書。教育署。
許孟勤(2013)。臺灣1991-2011年幼兒教育課程研究的回顧。幼兒教保研究,11,43-64。
張雅粱(2010)。國幼班品質安心滿分?。原教界,2(31),33-39。
張嘉育(2011)。課程政策。冠學。
張樹娣、陳韻詩、張耀輝、李子建(2018)。再做一次幼稚園生:香港幼兒教育今昔。香港:中華書局。
湯志民(1988)。課程發展模式的評價。國教研究,2,50-58。
黃政傑(1999)。課程改革(第三版)。漢文。
黃淑嫆、周梅如(2013)。從教育社會學主要特徵之觀點探討蒙特梭利教師角色。國民教育學報,10,143-162。
黃錦芬(1993)。香港幼兒教育一瞥。幼兒教育探新,11。35-38。https://doi.org/10.16215/j.cnki.cn44-1371/g4.1993.07.011。
彭富源(2004)。國民中小學課程政策執行模式之建構。國民教育研究集刊,12,61-89。https://doi.org/10.7038/BREE.200412_(12).0004
程祺(2021)。幼兒園新課綱中多元文化教育的背景和意義。幼兒教保研究,24,27-46。https://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1997468X-202107-202109020012-202109020012-27-46
馮潔皓(2014)。二十一世紀的香港幼兒教育課程改革:回顧與前瞻。教育學報,42(2),95-112。
馮潔皓、李子建、尹弘飇(2008)。香港幼兒教育課程文件:回顧與批評。香港教師中心學報,7,28-40。
楊龍立(2014)。課程政策發展的階段及重要任務。市北教育學刊,44,1-24。
鄭淵全、陳殷哲(2016)。析論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教育脈動,7,4-20。
鄭博真(2018)。幼兒教保政策與法規(第三版)。華騰。
歐用生(1994)。課程發展的模式探討。復文。
黎玉貞、黃國茜(2007)。香港幼兒教育發展及其專業培訓。教育資料集刊,33,29-46。
蔡清田(2003)。課程政策決定:以國家教育改革法案為依據的課程決策。五南。
蔡清田、鄭又嘉、陳鳯珠、雲大維、林峰毅、李旭民、賴乾永、吳錦雲、吳毓智(2007)。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新猷與教務課程領導。五南。
賴志峰(2008)。華德福學校的三元組織架構及評析。學校行政,55,1-14。https://doi.org/10.6423/HHHC.200805.0001
盧素碧(1999)。單元教學。於簡楚瑛策畫主編,幼教課程模式(頁7-48)。心理。
魏美惠(2005)。近代幼兒教育思潮(第二版)。心理。
簡宏江(2007)。解析我國國民中小學學校本位課程政策。育達學院學報,14,111-136。https://doi.org/10.7074/YDAJ.200711.0111
簡淑真(1998)。建構論及其在幼兒教育上的應用。課程與教學,1(3),61-80。https://doi.org/10.6384/CIQ.199807.0061
簡楚瑛(1999a)。美國幼教課程模式之源流與比較。於簡楚瑛策畫主編,幼教課程模式(頁585-596)。心理。
簡楚瑛(1999b)。直接教學課程模式。於簡楚瑛策畫主編,幼教課程模式(頁575-583)。心理。
簡楚瑛、張孝筠(1999)。蒙特梭利課程模式。於簡楚瑛策畫主編,幼教課程模式(頁379-433)。心理。
簡楚瑛、鄭秀容(1999)。High Scope 課程模式。於簡楚瑛策畫主編,幼教課程模式(頁495-546)。心理。
蘇愛秋(1999)。學習角與大學習區。於簡楚瑛策畫主編,幼教課程模式(頁49-119)。心理。
貳、翻譯部分
Carlgren, F. (1998)。邁向自由的教育-全球華德福教育報告書ERZIEHUNG ZUR FREIHEIT:Die Pädigogik Rudolf Steiners(鄧麗君、廖玉儀譯)。光佑文化。(原著出版於1996)。
Isbell, R. & Exelby, B. (2008)。幼兒學習環境設計Early Learning Environments That Work(盧雯月、林佑齡譯)。華都。(原著出版於2001)。
參、西文部分
Al-Momani, I. A., Ihmeideh, F. M. & Mornani, M. (2009). Teachers' Views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United Arab Emirates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and Assessment Procedure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Childhood Education. 23(2), 239-252. https://doi.org/10.1080/02568540809594658
Bereday, G.Z.F. (1964). Comparative Method in education. New York, NY: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Chen, S. T., & Chiang, J. P.(2006) A Study on Developing and Constructing a Localized Montessori Curriculum。As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 and Humanity Sciences,1(3),470-493。http://dx.doi.org/10.6413/AJMHS.200610.0470
Dodge, D. T., & Colker, L. J. (1998). The creative curriculum for early childhood. Washington:Teaching Strategies Inc.
Eggleston, J. (1980).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Britain : A collection of case studies.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
Elmore,R., & Sykes, G. (1992). Curriculum policy. In P. Jackson (Ed.), Handbook on research on curriculum (pp.185-215). NY:Macmillan
Fowler,F.C. (2000). Policy studies for educational leaders. NJ:Merrill.
Giddens, A. (1990).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Giulianotti, R., & Robertson, R. (2006). Globalization, globalization and Migration. International Sociology, 21(2), 171-198.
Goffin, S. G. (1994). Curriculum Model and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Appraising the relationship. NY:Merrill.
Li, H., Rao, N. & Tse, S. K. (2012). Adapting Western Pedagogies for Chinese Literacy Instruction: Case Studies of Hong Kong, Shenzhen, and Singapore Preschools. Early Education & Development. 23(4), 603-621. https://doi.org/10.1080/10409289.2010.536441
Merritt,R., & Coombs,F.S. (1977). Politics and educational reform.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 21,247-273.
Montie, J. E., Claxton, J. & Lockhart, S. D. (2007). A multinational study supports child-initiated learning: using the findings in your classroom. Young Children, 62 (6), 22-26.
OECD (1979).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Paris:OECD
Pattillo, J., & Vaughan, E. (1992). Learning centers for child-centered classroom. Washington. DC: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Ronnow, N. B. (2002). Cosmic education: The beauty is in the details. Montessori Life,14(1),22-23.
Schubert, W. H. (1986). Curriculum: Perspective, paradigm, and possibility. NY:Macmillan.
Skilbeck, M. (1984).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London:Harper & Row.
UNESCO (2016). Content, comprehensiveness and coherence in policies for early childhood: how the curriculum can contribute. Current and critical issues in curriculum,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7 https://unesdoc.unesco.org/ark:/48223/pf0000246701
Yang, W. & Li, H. (2018). A school-based fusion of East and West:a case study of modern curriculum innovations in a Chinese kindergarten.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50(1). 17-37. https://doi.org10.1080/00220272.2017.1294710.
Yuen, L. I. (2004). A school-based project in five kindergartens: the case of teacher development and school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ly Years Education. 12(2). 143-155. https://doi.org/10.1080/0966976042000225534
Yung,Y. M. & Lau, Grace. (2003).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 Hong Kong Through the Eyes of Pioneers. Unpublished manuscript of a research report on a funded project by the HKIEd Research Committ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