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書目
尤金諾・芭芭(Eugenio Barba)、尼可拉・沙瓦里斯(Nicola Savarese)。2012。《劇場人類學辭典:表演者的秘藝》(A Dictionary of Theatre Anthropology: The Secret Art of the Performer),丁凡譯。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王安祈。1989。《國劇之藝術與欣賞》。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王安祈。1996。《傳統戲曲的現代表現》。臺北:里仁書局。
王安祈。2002。《臺灣京劇五十年》。臺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王安祈。2006。《為京劇表演體系發聲》。臺北:國家出版社。
安娜・于貝斯菲爾德(Anne Ubersfeld)。2004。《戲劇符號學》(Lire le Theatre),宮寶榮譯。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朱立元編。2014。《當代西方文藝理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吳興國、林秀偉。2010。《英雄不卸甲:出發!《慾望城國》的傳奇旅程》。臺北:日月文化。
胡妙勝。2001。《充滿符號的戲劇空間》。臺北:文津。
范銘如。2015。《空間/文本/政治》。臺北:聯經。
韋勒克(René Wellek)、華倫(Austin Warren)。2019。《文學論——文學研究方法論》(Theory of Literature),王夢鷗、許國衡譯。臺北:五南。
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2007。《索緒爾第三次普通語言學教程》,屠友祥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高柏園、王邦雄、岑溢成、楊祖漢。2005。《中國哲學史》。臺北:里仁。
基爾・伊拉姆(Keir Elam)。1998。《符號學與戲劇理論》(The Semiotics of Theatre and Drama),王坤譯。高雄:駱駝。
鍾明德。1989。《在後現代主義的雜音中》。臺北:書林。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1991。《寫作的零度》(Le Degre Zero De Lecriture)。臺北:桂冠。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2008。《符號學原理》(Éléments de sémiologie),李幼蒸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2009。《神話修辭術:批評與真實》,屠友祥、溫晉儀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蘇國榮。1987。《中國劇詩美學風格》。臺北:丹青。
中文期刊
丁雪茵、鄭伯壎、任金剛。1996。〈質性研究中研究者的角色與主觀性〉。《本土心理學研究》,第6期,頁354-376。
王亮潔。2007。〈台灣京劇的跨文化改編—以當代傳奇劇場《慾望城國》為例〉。《臺藝戲劇學刊》,第3期,頁132-152。
朱桃香。2010。〈論敘事空間結構〉。《湘潭大學學報》,第34卷1期,頁106-113。
吳興國。1987。〈從傳統走入莎翁世界〉。《中外文學》,第15卷11期,頁50-51。
李孝悌。1993。〈民初的戲劇改良論〉。《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2期,頁281-307。
林于竝。2011。〈鈴木忠志《特洛伊女人》當中的東西方交會〉。《戲劇研究》,第7期,頁173-198。
林璄南。1987。〈一場出色的演出〉。《文訊》,第28期,頁120-122。
洪儀真。2016。〈身體、記憶與創新:當代傳奇劇場《慾望城國》生成的脈絡化〉。《新竹教育大學人文社會學報》,第9卷2期,頁1-26。
胡耀恒。1987。〈西方戲劇改編為平劇的問題——以「慾望城國」為例〉。《中外文學》,第15卷11期,頁77-84。
張啟豐。2010。〈雅音小集《白蛇與許仙》報紙戲曲評論現象初探〉。《藝術評論》,第20期,頁251-278。
陳文華。1987。〈誰謀殺了鄧肯〉。《文訊》,第28期,頁123-124。
焦桐。1987。〈戲劇文化的提昇〉。《文訊》,第28期,頁116-119。
開一心。2005。〈空間、記憶與屬性認同:論《偶然生為亞裔人》〉。《中外文學》,第33卷12期,頁155-187。
劉晉立。2010。〈迪倫馬特劇作《羅慕路斯大帝》之文本空間分析〉。《迪倫馬特暨田納西威廉斯國際學術研討會文集》,頁139-158。臺北:臺灣藝術大學。
蕭阿勤。2005。〈世代認同與歷史敘事:台灣一九七〇年代「回歸現實」世代的形成〉。《台灣社會學》,第9期,頁1-58。
蕭阿勤。2012。〈世代與時代,現實與鄉土—70年代的文化政治〉。《雕塑研究》,第8期,頁19-40。
戴雅雯(Catherine Diamond)。1994。〈台灣劇場的跨文化改編—橋梁或是裂痕?〉,呂健忠譯。《中外文學》,第23卷7期,頁12-25。
戴雅雯(Catherine Diamond)。1998。〈慾望城國:馬克白的三張臉〉,呂健忠譯。《中外文學》,第26卷9期,頁35-54。
學位論文
王尚淳。2013。《跨文化改編與詮釋:莎劇在臺灣的戲曲化研究(1986-2010)》。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朱珊珊。2020。《從《飛吧!臨流鳥,飛吧!》文本探討香港文化認同》。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表演藝術碩士班,碩士論文。吳岳霖。2012。《擺盪於創新與傳統之間:重探「當代傳奇劇場」(1986-2011)》。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高瑋鴻。2012。《契訶夫《海鷗》的文本空間符號析論》。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康哈拿。2012。《空間的社會批判:列斐伏爾空間理論研究》。淡江大學法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陳俐如。2016。《中土化《馬克白》:四個演出研究》。天主教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比較文學博士班,博士論文。陳新瑜。2018。《1949年以降臺灣傳統戲曲發展初探》。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班,博士論文。曾于芳。2013。《析論《改造麗塔》文本空間與人物之涵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鄭傑文。2008。《慾望現代與混血表演:1986-2006當代傳奇劇場作品初探》。臺灣大學文學院戲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影音資料
《慾望城國》。2005。臺北:當代傳奇劇場。
網路資料
中華民國教育部。2021年10月19日。〈冕〉。《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cbdic/gsweb.cgi?o=dcbdic&searchid=W00000001439
中國民國教育部。2021年12月1日。〈城〉。《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8515&q=1&word=%E5%9F%8E
中華民國教育部。2021年12月1日。〈王城〉。《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162648
中華民國教育部。2021年12月1日。〈森林〉。《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145012&q=1&word=%E6%A3%AE%E6%9E%97
中華民國教育部。2021年12月19日。〈五更〉。《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159523
中華民國教育部。2021年12月27日。〈老鷹〉。《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60580&q=1&word=%E8%80%81%E9%B7%B9
中華民國教育部。2021年12月27日。〈更夫〉。《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70521#searchL
中華民國教育部。2021年12月27日。〈房子〉。《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36443&q=1&word=%E6%88%BF%E5%AD%90
中華民國教育部。2021年12月27日。〈房屋〉。《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36451&q=1&word=%E6%88%BF%E5%B1%8B
中華民國教育部。2021年12月27日。〈貓頭鷹〉。《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29159#searchL
王宗明/林錦雲工作室。2021年6月6日。取自http://www.wang5218.com/LL01/00055.htm
台灣猛禽研究會。2021年12月27日。〈何謂猛禽〉。《認識猛禽》。https://raptor.org.tw/what-is-raptor.html
維基百科。2021年6月6日。〈日本交通號誌〉。取自https://reurl.cc/rgD3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