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1) 您好!臺灣時間:2025/03/18 18:2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張偉
研究生(外文):ZHANG, WEI
論文名稱:與古為新—書篆創作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Research and Innovation from Ancient to Contemporary- The Creation of the Seals and Calligraphy Creations
指導教授:劉靜敏劉靜敏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U, JING-MIN
口試委員:林進忠黃智陽李郁周程代勒
口試委員(外文):LIN, JIN-ZHONGHUANG, ZHI-YANGLI, YU-ZHOUCHENG, DAI-LE
口試日期:2022-03-10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書畫藝術學系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美術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2
畢業學年度:11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81
中文關鍵詞:玉箸篆鳥蟲篆印與古為新以印入書紋飾
外文關鍵詞:Script of Jade chopsticksThe bird and Insect seal sealsResearch and Innovation from Ancient to ContemporaryUse the font style on the seal into the CalligraphyDecora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13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以「與古為新——書篆創作研究」為主體,創作必然是意與古會,必然是在「復古」的基礎上進行探索「新」。所以要做到「新」的詮釋與表達,重要的就是在對古代經典作品的學習過程當中如何找到一個有意義的點並進行強化,這個強化的過程是不斷提升表達與詮釋能力的過程。
創作核心主要是探討玉箸篆書與篆刻之間的聯繫,在字法、筆法、結體、章法等方面的細節入手,以印入書,梳理自我脈絡,進而創作出屬於自己的藝術語言。鳥蟲篆印主要通過對秦漢鳥蟲篆印的特徵,進行歸納、借鑒創作,試圖詮釋秦漢鳥蟲篆印創作的多元性。得出鳥蟲篆印文字在紋飾、結構等處理手法上存在傳承與發展的共同特點。
With the subject of“Research and innovation from ancient to ontemporary.The Creation of the Seals and Calligraphy Creations” the creation is a meeting with the ancients, and it must be an exploration of“new” on the basis of“retro”. Therefor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interpretation and expression of“new” it is important to find a meaningful point and strengthen it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ancient classic works. This strengthening process is a process of continuously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expression and interpretation.
The core of the creation is mainly about to explor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seal script of jade chopsticks and seal engraving, starting with the details of the lettering, brushwork, structure and chapters,use the font style on the seal into the calligraphy, sorting out the context of my own creation,and then creating my own artistic language.The bird and insect seal seals is created by summarize and draw lessons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Qin and Han bird and insect seal seals, trying to interpret the diversity of Qin and Han bird and insect seal seal creation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re ar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uch as decoration and structure of the seal seal characters of birds and insects.
謝 誌 I
摘 要 II
Abstract III
圖目次 VI
圖表目次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內容與範圍 7
第四節 研究方法 8
第五節 文獻回顧 9
第二章 「與古為新」書篆創作學理探討 12
第一節 「與古為新」之復古觀 13
第二節 玉箸篆之「承」與「思」 15
第三節 篆刻藝術「復古觀」之流變與發展 24
第四節 鳥蟲篆印之屬性與特徵 47
第三章 創作理念與實踐 80
第一節 「與古為新」之創作觀 80
第二節 創作方法與構成 81
第三節 創作過程分析 100
第四章 「與古為新-書篆創作」作品分析 115
第一節 玉箸篆創作分析 115
第二節 鳥蟲篆印創作分析 148
第五章 結論 176
第一節 探索與心得 176
第二節 展望與發展 176
參考書目 178
附錄:展覽現場圖片 181
(一)專書與論文集(按出版年代排名)
范文瀾,《文心雕龍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
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黃侃,《文心雕龍劄記》,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年10月。
羅福頤,《古璽印概論》,臺北:學海出版社,1983年9月。
清‧《篆學叢書》,北京:中國書店,1984年6月。
明•陶宗儀,《書史會要》,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84年11月。
元•王褘,《王忠文公集》卷七,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85 年。
《中國美學論集》,臺北:南天書局,1985年11月。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蔣善國,《漢字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
沙孟海,《沙孟海論書叢稿‧清代書法概論》,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87 年3月。
韓天衡,《秦漢鳥蟲篆印選》,上海:上海書店,1987年8月。
唐蘭,《中國文字學》,上海:上海書店,1991年12月。
《中國書畫全書》第一卷,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年10月。
葉其峰,《古璽印與古璽印鑒定》,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10月。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
《中國書畫全本》,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9年1月。
韓天衡,《歷代印學論文選》,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年8月。
劉恒,《中國書法史•清代卷》,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
《齊白石手批師生印集》,北京:北京圖書出版社,2000年。
明•董其昌,〈畫禪室隨筆〉,《明代書論》,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2年。
叢文俊,《中國書法史先秦•秦代卷》,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年。
鄭曉華,胡傳海,《中國書法史話》,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2年12月。
孫慰祖,《可齋論印新稿》,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3月。
(英)理査德‧豪厄爾斯,葛紅兵譯,《視覺文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5月。
沙孟海,《印學史》,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7年12月。
李剛田,馬士達,《篆刻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9年8月。
《中國書法典集24》,北京:中國書店,2009年6月。
孫慰祖,《可齋問印‧印語》,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10月。
馬國慶,《中國傳拓技藝通解》,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2年2月。
白謙慎,《吳大澂和他的拓工》,北京:海豚出版社,2013年6月。
明•周應願,《印說》,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10月。
清•陳克恕,《篆刻針度》,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6年6月。
《書畫藝術論文集―林進忠教授退休紀念》,臺北:惠風堂筆墨有限公司出版社,2017年6月。
唐‧司空圖,《二十四詩品》,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8年9月。
華人德,《華人德金石拓片題跋作品集》,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8年12月。
黃惇《中國古代印論史》,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19年7月。
(二)期刊論文(按出版年代排名)
郭沫若,〈 周代彝銘進化觀〉,《青銅時代》附錄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
張振林,〈 中山靖王鳥篆壺銘文韻讀〉,《古文字研究》第一輯,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馬國權,〈繆篆研究 〉,《古文字研究》第五輯,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王冬齡,〈 碑學巨擘鄧石如〉,《書譜》總39期,1981年。
單曉天,張用博,〈 談來楚生治印的虛和實〉,《書譜》總40期,1981年。
馬國權,〈古代蟲鳥書璽印〉,《書譜》總43期,1981年。
王人聰,《新出歷代璽印集錄》,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專刊之二,1982年。
馬國權,〈 鳥蟲書論稿〉,《古文字研究》第十輯,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韓天衡,〈 五百年印章邊款藝術初探〉,《書法研究》,第二期,上海:上海書畫
出版社,1984年。
馬國權,〈篆印文字藝術處理考察 〉,《書譜》,1988年第6期。
潘德熙,<印章章法例析>,《書法》1989年第1期。
吉林省博物館館藏〈宋元名人詩箋冊〉,《書法叢刊》總第二十九期,北京:文
物出版社,1992年。
單國強,〈 趙孟頫信劄繋年初編〉,《故宮博物院院刊》第2期,1995年。
蕭高洪,〈 論印章由實用到藝術的過渡 〉,《書法研究》。
電子全文 電子全文(網際網路公開日期:20270328)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