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磚專書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漢魏洛陽故城南郊東漢刑徒墓地》,北京:燕泰美術製版印刷有限責任公司,2007年8月。
王琳,《金伯興題記經典磚拓二百品》,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年10月。
王鏞、李淼,《中國古代磚文》,知識出版社,1990年12月。
李國新、楊絮飛,《中國民間畫像磚品鑑》,大象出版社,2015年12月。
李國新、楊絮飛,《浙江畫像磚品鑑》,鄭州:大象出版社,2015年12月。
胡海帆、湯燕,《中國古代磚刻銘文集》,北京:文物出版,2008年8月。
孫星衍、邢澍,《寰宇訪碑錄》,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社。
殷蓀,《中國甎銘》,南京:江蘇美術社,1998年10月。
梅松,《道在瓦甓》,北京:生活‧讀書‧心知三聯書店,2017年4月。
清.孫詒讓,《溫州古甓記》(古書)。
陸心源,《千甓亭古磚圖釋》,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6年11月。
童衍方,《寶甓齋集磚銘》,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年7月。
馮雲鵬,《金石索》,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6年3月。
鄧秋枚,《神州國光集》,上海:神州國光社,1908年8月。
黎旭、吳坤龍,《江西經眼錄》,北京:中國書店,2012年1月。
一般書目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漢魏洛陽故城南郊東漢刑徒墓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8月。
王北岳,《篆刻藝術》,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6月
王壯為,《跌宕文史.筆鐵交輝:王壯為書篆展及其傳承》,中華文化總會,2016年12月
王靖憲,《中國美術全集》,人民美術出版社
王輝,《中國古代磚雕》,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2015年11月。
朱艷萍,《中國歷代篆刻集粹》,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6月
宋‧范曄,《後漢書》,(史學出版社,1974年5月)。
汪文娟,《歷代名人楹聯墨跡》,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2年1月
周冰,《色彩構成》,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年12月。
周建姣,《東漢磚文語法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社,2014年10月。
孫機,《漢代物質文化資料圖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6月。
貢布里希,《 秩序感–裝飾藝術的心理學研究》,廣西美術出版社,2015年3月。
高宴華,《中國當代經典美術全集》,(北京:線裝書店,2010年11月)。
清.呂佺孫,《百塼考》,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
清.孫詒讓,《東甌金石志》,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2014年8月。
許慎,《說文解字•序》,中華書局 ,1963年12月。
陸增祥,《八瓊室金石補正》,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8月。
黃惇,《中國歷代印風系列》,重慶出版社,2011年5月
黃簡編輯,《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書畫出版社,2015年12月。
葉林心,《韓天衡鳥蟲篆印集萃》,(鄭州:大象出版社,2019年10月)。
趙力光,《中國古代瓦當圖典》,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1月
劉正成,《中國書法全集》,北京:新華書店,1993年3月。
鄧散木,《篆刻學》,人民美術社,2012年4月。
蘇友泉,《吳昌碩生平及書法篆刻藝術之研究》,蕙風堂筆墨有限公司,1996年3月
學位論文
司維浩,《道在瓦甓一漢代文字瓦當與漢代磚銘書法藝術表現形式比較》,中國畫學院.美術學碩士論文,2016年3月。
佟艷澤,《漢代陶文研究概況及文字編》,吉林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碩士論文,2012年4月。
李永增,《東漢刑徒磚相關問題研究》,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史碩士論文,2014年4月。
杜其東,《趙之謙書篆創作及影響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書法教學碩士論文,2010年7月。周建蛟,《東漢磚文虛詞研究》,華東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字學博士論文,2006年11月。
周廣文,《兩漢時期河南磚刻書法銘文藝術探析》,湖北美術學院.美術學碩士論文,2017年5月。
孟麗君,《秦漢篆體文字裝飾探析》,南京師範大學.藝術學碩士論文,2011年3月。
張靜,《從秦漢小篆看摹印篆的產生和發展》,河南大學.美術學碩士論文,2009年3月。
許禾惠,《漢代造型藝術及其文化精神研究》,武漢理工大學.設計藝術學碩士論文,2008年5月。
楊笑菡,《東漢碑刻文研究》,鄭州大學.文學碩士論文,2014年5月。
董睿,《河南兩漢畫像磚藝術研究》,鄭州大學.美術考古碩士論文,2005年5月。
賈廣雅,《漢磚書法藝術研究》,中國美術學院.美術學碩士論文,2016年5月。
劉明科,《漢代磚文書法研究》,河南大學.藝術學碩士論文,2012年5月。
蔡洪勇,《曹操宗族墓群文字磚若干問題研究》,安徽大學.歷史文獻學碩士論文,2012年3月。
期刊論文
日本大阪,《2014秋季中國藝術品拍賣會》,關西美術競賽株式會社,2014年9月。
王鏞,〈古代磚文卷〉《書法文獻》,(青島出版社,2014年2月)。
左剑峰,〈汉代书法审美意识概观〉,《美術學刊》,20 10年5月。
吳蕊〈兩漢磚文研究綜述〉,《書畫世界》,20 10年5月,第138期。
呂金成,〈古磚硯斷代問題概說〉,《印學研究第十二輯 古磚文研究專輯》,文物出版社,2018年12月。
呂金成,〈第十三輯千甓亭同範古磚新錄〉《印學研究》,(文物出版社,2018年12月)。
李洪智,〈東漢草書辨析〉,《中國書法》,2015年,第261期。
李郁周,〈乾嘉二帝的兩套書畫收藏印〉,《中華書道》第118期。
李剛田,〈來自磚文的啟示〉,《中國書畫.學術專家論道》。
岳亞斌,〈民間書法家」 概念商榷〉,《造形藝術學刊理論前沿》,20 14 年第10期。
林進忠,〈西漢〈甘露二年御史書〉冊書文字的書法〉,《藝術學報》第七十四期,國立臺灣藝術大學,1-22頁。
林進忠,〈武威漢代醫簡的行草書法〉,《藝術學報》第七十二期,國立臺灣藝術大學,1-16頁。
林進忠,〈敦煌漢簡王駿幕府檔案的草書文字(1)〉,《造形藝術學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2003,1-27頁。
炊治偉,〈天真質樸漢刑徒磚〉,《青少年書法》,2009年,第5期。
盛為人,〈國家博物館藏漢至唐磚文書法研究〉,《館藏文物研究》,(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2017年,第168期。
陳延軍,〈論先秦儒家的孝悌觀及其社會功能〉《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1996年第3期。
陳道義,〈漢代文字瓦當與磚文的裝飾意味及其文化闡釋〉,《藝術探討》,2008年8月,第22卷,第4期。
裘錫圭,〈從馬王堆一號漢墓“遺冊”談關於古隸的一些問題〉,《考古》1974年,第1期。
趙冠群〈漢晉磚銘略述〉,《書畫世界》,20 10年5月,第138期。
劉志梅,〈東漢實物銘刻文字的社會人文價值〉,《學術界月刊》,2013年7月,第182期。
蔡介騰,〈篆刻空間美感析論-篆刻創作研究〉,《書畫藝術學刊》,2006年。
工具書
赤井清美,《篆隸字典》,東京都:小宮山印刷株式會社,1996年10。
殷蓀,《中國磚銘文字徵》,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6年10月。
康殷、任兆鳳,《印典》,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02年5月。
陳建貢,《中國磚瓦陶文大字典》,世界圖書出版西安公司,2001年7月。
黃嘗銘,《篆刻語錄》,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12年7月。
韓天衡,《古瓦當文編》,世界圖書出版西安公司,1996年。
顏邊,《中國篆刻大字典》,貴陽:貴州教育出版社,2008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