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3)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0 09:4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蔡依紜
研究生(外文):TSAI, YI-YUN
論文名稱:從文化生活循環探討社區發展之研究-以苗栗縣公館鄉石墻村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Exploring the Community Development base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ultural Life Circuits: A case study of Shiqiang, Miaoli County
指導教授:王本壯王本壯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WANG, BEN-CHAUNG
口試委員:周芳怡陳品竹
口試委員(外文):CHOU, FANG-YICHEN, PIN-CHU
口試日期:2022-01-24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聯合大學
系所名稱:建築學系碩士班
學門:建築及都市規劃學門
學類:建築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2
畢業學年度:11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3
中文關鍵詞:文化生活循環社區發展社區營造社區意識永續發展
外文關鍵詞:Cultural life circuitsCommunity developmentCommunity buildingCommunity consciousnes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25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6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在苗栗後龍秀水社區的駐村經驗中,觀察農村聚落透過政府計畫的支援,重新凝聚起社區情感;但隨著計畫的結束,居民的熱情也隨之消散,沒有延續的短暫計畫,反而讓聚落活力漸趨沒落。然而,這樣的情況和台灣許多農漁村聚落一樣,因為產業或資源的引入而崛起,也因為產業與政策的改變而沒落。苗栗縣公館鄉石墻村雖然也在政策的影響下,產業歷經稻作、陶甕、蠶絲、紅棗、芋頭的快速轉變,隨著發展急遽的轉變下,地方居民的活動仍然維持一定活力與適應力,是什麼元素讓石墻村得以延續活力,保有其文化生活之特質,為本研究主要研究的目標。
文化生活循環由行為、空間與時間所組成,經過長年的動態循環,逐步轉變形成現今的文化生活循環模式,一個地方的文化生活循環的研究與梳理,可以從找到地方文化生活發展成形的關鍵因素開始。因此,透過石墻村的文化生活循環的研究,運用文獻,分析居民的文化生活發展軌跡、調查在地居民現今文化生活樣態的組成、深度訪談了解近三十年來,由於產業政策改變下,裝飾陶瓷產業到紅棗經濟產業轉型過程中,居民文化生活模式的轉變。
石墻村的文化生活循環從自然類轉型為產業類,產業類文化生活循環重心從農業轉型為陶瓷工業,又轉型回農業,產業環境的變動,自然環境與產業、生活的逐步重疊,隨著產業的沒落,讓整個文化生活循環的重心轉移為以生活類的文化生活循環為主軸,然而存續至今的是共同生活的目標,透過信仰凝聚起防禦、水源分配、產業互助等共識。隨著地方創生與永續發展指標SDGs的理念的出現,石墻社區文化生活循環永續發展的關鍵,在於共同生活目標共識的凝聚與文化生活模式的延續,需要經過轉化與轉譯,持續凝聚居民的生活共識,讓過去的維繫居民精神的文化生活被傳承下來。
With the plan execution experience in Xiushui, Houlong Township, Miaoli. The community’ s emotion was organized by the support of government programs.But at the end of programs, the natives lost their passions soon, and declined the vitality of their community. However, the same situation is emerging everywhere in Taiwan’s rural places. Spring up by the instructions of the government , and decline by the end of their policy.
The Shihqiang village, although there is the same community affected by the same situation, it retains the energy and adaptability so far. Restricted by the policy in industry , They have several changes from agricultural to light industry over and over. But they still keep their trait in daily cultural living. It’s a significant incentive to do research about the ability of Shihqiang village to survive from the changeable policy creat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find the elements that support the village from soup to nuts.
Cultural life circulation is combined by behavior, space, and time. The module will gradually form in years. Doing research like this will help us to find the key element of local development. Therefore, we can find the changes about the local living method in thirty years through surveys, interviews, literature review, and the impact of policies in local industry, like the decorative pottery industry and red date farming .
Shihqiang village transformed the type of cultural life circulation from natural to industrial. But they turn back to nature after years because of the changes of the local industry and the shortage of natural living space. Without a doubt, their core of cultural living circulation is settled, and adding living elements in it. Especially the local religion that helps the natives to defend, water allocation, and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local revitalization and SDGs can work with cultural living circulation and practice in Shihqiang village through transformation and transition, and base on it to help local people pass down their cultural living method with each other. And constantly build consensus with them year by year.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ㄧ節 苗栗縣公館鄉石墻村背景文獻
第二節 文化生活圈與文化生活循環之關係
第三節 聚落與地方自明性的形成
第四節 社區意識與社會資本對聚落之影響
第五節 產業與永續發展之關係
第六節 小結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第ㄧ節 研究架構
第二節 研究流程
第三節 研究方法
一、文獻分析
二、參與式觀察法
三、深度訪談
四、空間認知
五、認知地圖
第四節 研究設計
第四章 研究過程
第一節 石墻村自然類文化生活循環的演變
第二節 石墻村產業類文化生活循環的演變
第三節 石墻村生活類文化生活循環的演變
第四節 石墻村現今居民文化生活循環
第五節 小結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參考文獻
ㄧ、期刊論文
二、專書
三、計畫
四、網頁
附錄
ㄧ、深度訪談逐字稿
二、認知地圖-居民生活循環訪談
ㄧ、期刊論文
王本壯(2005)。公眾參與社區總體營造相關計畫執行之行動研究-以苗栗縣推動社區規畫師運作模式為例。公共行政學報,第17期,頁1-35。
王本壯(2016a)。從地區發展歷程探討文化生活圈組構之研究-以苗栗大西村為例。建築學報,第96期增刊,頁109-124。
王淳熙、傅朝卿(2014)。台灣文化景觀保存區研擬與實施策略之研究。建築學報,第88期,頁119-140。
古宜靈、辛晚教(1997)。文化生活圈與文化設施發展之研究。都市與計畫期刊。第一期,第二十四卷,頁43-68。
伍雪萍(2011)。三峽、鶯歌及北大特區的地方認同,台北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呂玉琪(1995)。方向和距離與認知地圖的關係,中正大學心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高雄。
辛晚教(1996)。文化生活圈與文化展演設施規劃理念。地方文化與區域發展研討會論文集,頁a16-a48。
沈育綺(2013)。地圖呈現方式對於空間認知的影響,長庚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
李佳佳(2013)。城市色彩建構對居民地方自明性之影響-以南方澳、澳門地區為例,國立宜蘭大學園藝學系,碩士論文,宜蘭。
周宛瑜(2012)。客家生活環境空間語彙之研究-以苗栗市及周邊鄉鎮為例,國立聯合大學碩士論文,苗栗。
林佩君(2018)。桃園市低碳社區民眾之社會資本、社區意識對行為意圖之影響-以自我效能為中介變項,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彰化。
侯錦雄、宋念謙(1998)。臺中市黎明住宅社區居民社區意識之研究。建築學報,第二十四期,頁51-65。
洪宗瑞(2006)。以場所精神探討台灣農村聚落的空間歷史-以日南地區為例,大葉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彰化。
留方萍(2006)。一個聚落的生與死-三重市『後埔仔』的聚落發展與地方感形塑,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教學碩士論文,高雄。
高淑玲(2011),文化空間、集體記憶與地方感形塑過程研究—以北投七虎新村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台北。
陳漢初(1991)。石圍牆越蹟通鑑。苗栗文獻,第六期,頁156-180。
陳燕茹(2017)。開發站下的農村發展結構歷程和地方特質塑造-以灣寶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第十六屆地理教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台北。
陳品竹,王本壯(2018)。以行動研究法探討鄉鎮文化生活循環之組成與永續運作。建築學報,第106期,頁71-88。
康靜華(2013)。台灣農村再生機制之研究-以農村發展模式為核心,國立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碩士論文,台北。
黃富順(1994)。加強社區意識-建立祥和社會的途徑。社會發展學刊,第一期,頁23-33。
黃勝雄、古宜靈(1995)。文化生活圈與文化展演設施規劃之初步研究,台北:第八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中華民國建築學會,頁87-92。
黃韻宇(2005)。運用認知地圖探討居民與社區空間關係之研究-以高雄縣六龜鄉中興村為例,國立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
黃源協、劉素珍(2009)。社區意識及其影響因素之探索性研究。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十一期,第二卷,頁1-33。
黃仁志(2010)。1970年代後的臺灣農村發展體制,國立台灣大學工學院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
劉小蘭(2003)。從世界體系觀點看戰後臺灣農業勞動力問題,社會文化學報,第十七期,頁124,中壢:國立中央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劉懿瑾(2009)。客家聚落「中心-四方」的神聖空間性-以苗栗公館石圍墻庄為例。環境與藝術學刊。第七期,頁123-150。
歐陽鍾玲(1982)。心智圖在地理學上的應用,地理教育,第八期。
蔡柏儀(2013)。認知地圖中的記憶空間與地方意象-以南投縣竹山鎮林圮埔老街為例,國立南華大學建築與景觀學系環境藝術碩士班碩士論文,嘉義。
David M Smith(ed).(1990).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4th editions.p361-364,Malden,MA:Blackwell Publishers.
Kitchin, R.M. (1994).Cognitive maps: What are they and why study them?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14(1),1-19.
Murakoshi, S., & Kawai.M(2000). Use of knowledge and Behavior, 32(6),756-774.
Passini,R.(1984).Wayfinding in architecture(Vol.4):Van Nostrand Reinhold New York.
Rovine,M. J., & Weisman,G. D.(1989).Sketch-map variables as predictors of way-finding performanc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9(3),217-232.
Rose,Gillian(1996).Place and identity:a sense of place.In Doreen Massey and Pat Jess(eds.)A place in the world? Places, cultures and globalization.p.87-132,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iegel,A.,W.,&White,S.H.(1975).The development of spatial representations of large-scale environments.Advances in child development and behavior,10,9-55.
Tuan,Yi-fu(1974).Space and place:Humanistic perspective.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6:211-252.
二、專書
方益萍、何曉軍譯(2012)。Kevin Lynch 著,城市意象,一版,北京:華夏出版社。
公館鄉誌編纂委員會(1994)。公館鄉誌,苗栗:公館鄉公所。
公館鄉誌續編編纂委員會(2014)。公館鄉誌續編,苗栗:公館鄉公所。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1995)。國土綜合開發研討會-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國土規劃,台北。
何來美(2018)。鄉醫鄉依謝春梅回憶錄,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危芷芬(1995)。環境心理學,台灣:五南出版社。
沈茂蔭(1992)。臺灣歷史文獻叢刊苗栗縣誌,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周素卿(2001)。揭開福爾摩沙的面紗-台灣的人文地理(下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原廣司(2011),聚落的100則啟示,新北: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昭郎(2005)。休閒農業概論。台北:全華科技圖書。
黃國光 譯(2014)。Ranjit Kumar 著,研究方法:入門與實務,台北:雙葉書廊。
Appleyard,D.(1970).Styles and methods of structuring a city. Enviornment and behavior.
Epstein, M. J., & Yuthas, K.(2014). Measuring and improving social impacts: A guide for nonprofits, companies, and impact investors. San Francisco, CA: Berrett- Koehler.
Lynch Kevin(1984).Site Planning.MA,USA:MIT Press.
MacGillivray, A., & Walker,P.(2000),Local social capital:Making it work on the ground. In S.Baron, J. Field,& T. Schuller (Eds.),Social capital:Critical Perspectiv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ainwright, S.(2002). Measuring impact: A guide to resources. London: NCVO Publications.
三、計畫
王本壯(2016b)。以韌性城市理論建構文化生活圈之永續發展模式。行政院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行政院科技部,台北。
王本壯(2017)。以文化行為地景探討都市型文化生活循環之永續發展。行政院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行政院科技部,台北。
王本壯(2018)。以文化行為地景探討都市型文化生活循環之永續發展指標之研究。行政院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行政院科技部,台北。
石墻社區發展協會(2015)。苗栗縣公館鄉石墻社區農村再生計畫,農業委員會,苗栗。
社團法人台灣社區培力學會(2019)。公館陶國家文化記憶庫建構計劃,文化部,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補助計畫,台北。
辛晚教(1996a)。全國文化生活圈文化硬體(展演)設施發展綱要計畫,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台北。
范以欣(2007)。建構地方產業轉型文化產業模式之研究-以公館稻草編織業為例,國立聯合大學經濟與社會研究所,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補助大學校院發展客家學術機構成果報告書,苗栗。
四、網頁
公館鄉農會產銷班介紹,取自:https://www.kkfa.org/list.php?func=farm&id=farm_amlhdQ==_20211206154940
公館鄉農會(2015),棗紅公館-品牌故事,公館鄉農會,取自:https://www.kkfa.org/jujube.php?func=brand
李永展(2015),韌性城市的觀念與論點,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取自:http://www.yucc.org.tw/news/domestic/20150302-1
社企流(2018),【衡量你的社會影響力】懶人包:影響力教戰守則,取自:https://www.slideshare.net/seinsights/ss-123039891
苗栗區農業改良場(2021),蠶桑志,苗栗區農業改良場-台灣蠶桑文化館,取自https://www.mdais.gov.tw/ws.php?id=585&print=Y
郭琇真(2015),紅棗豐收季,來趟「棗趣石墻」客庄小旅行,上下游News&Mark,取自: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72585/
偏鄉數位應用精進計畫(2017),苗栗石圍墻開庄200年名人輩出,紀念碑見證歷史,取自https://itaiwan.moe.gov.tw/actives_info.php?id=336
韌性,城市不任性 I:規劃專業的新思維,從荷蘭經驗談起,取自:
https://www.oranjeexpress.com/2016/05/04/韌性_城市不任性-i_規劃專業的新思維從荷蘭經驗談/
褚填正(2009),進口替代,文化部臺灣大百科全書,取自:https://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3921
黃鼎松(2014),公館石圍墻庄,客響客家文化資產數位網,取自: 
http://thcc2011.media-net.com.tw/m10/thcc_w1_m10_s1_c.aspx?sid=84
廖桂賢(2010),韌性理論,Xuite日誌,取自:https://blog.xuite.net/treetoad/blog/29818267-%B6%B4%A9%CA%B2%7A%BD%D7
GIS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取自: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twhgis_zh_TW.aspx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