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79.149) 您好!臺灣時間:2023/06/02 22:4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王法
研究生(外文):WANG-FA
論文名稱:通訊交易消費者保護及紛爭解決機制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Research on Both Consumer Protection and Dispute Resolution of Distance Sales
指導教授:林麗真林麗真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n-Li Jhen
口試委員:林誠二陳汝吟
口試委員(外文):LIN-CHENG ERCHEN-RU YIN
口試日期:2022-06-29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法律學系
學門:法律學門
學類:一般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2
畢業學年度:11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3
中文關鍵詞:消費者通訊交易資訊義務無條件解除權紛爭解決
外文關鍵詞:ConsumerCommunication transactionInformation obligationUnconditional right of terminationDispute resolu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3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5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受疫情的影響,近幾年民眾有傾向以網路電子商務或行動商務消費的習慣。通訊科技的進步帶動遠距離通訊交易的興起,消費者看似除了市場或店舖等傳統實體交易,有更多的交易方式選擇,然而業者以遠距離方式所為之銷售,消費者僅能片面接受業者以通訊科技告知交易的商品或服務資訊,做為締約意思之決定,消費者與企業經營者間的資訊地位極不平衡,所衍生之消費爭議更是層出不窮。行政院消保處統計資料可發現,近兩年的網路購物平台,或行動商務如外送等消費爭議逐年增加,顯現通訊交易的消費爭議已經到了應被重視的程度。此外,消費爭議是民事爭議之一種,傳統在處理民事爭議的方式上,不外乎以法院調解、訴訟方式處理,然而在通訊交易此種涉及爭議標的金額普遍較低、案件類型單一且案件量龐大的生活型消費爭議,傳統的紛爭解決機制顯然已經無法滿足爭議雙方紛爭解決之需求。本就處於資訊不對等而容易產生爭議之通訊交易,紛爭解決所需付出之成本又與爭議金額相差甚鉅的情況下,消費者對於紛爭解決的意願將會降低,導致為於通訊交易市場的不信任,從而造成產業發展的困境。因此通訊交易在保護法制上的探討及新紛爭解決方式的探索,是消費者保護的重要方向。
  本文的研究方向是,通訊交易在消費者保護法制上的方式及發展,與通訊交易紛爭解決機制。首先釐清通訊交易的特殊性及容易引發爭議的原因在於交易雙方資訊不對等,從而探討保護方式在「資訊地位的平衡」的議題上,並帶出通訊交易消費者保護的兩種模式:締約前「資訊模式」及締約後「保護模式」。介紹我國消保法上對於兩種模式的立法及修正,並比較歐盟及中國大陸在通訊交易上的消費者保護法制不同之處,加以分析。
  我國消費爭議紛爭解決機制以法院訴訟及調解、鄉鎮市區公所調解、消保法申訴調解方式為主,相對於法院訴訟調解需要經過冗長訴訟程序,鄉鎮市區公所的調解及消保法的申訴調解較為簡便,然而即便是申訴調解也都需要雙方於實體會議上面對面協商合意(ADR程序),仍需要爭議雙方耗費時間成本,故國際上發展的線上紛爭解決機制(ODR),期望與通訊交易對等的採用通訊科技方式彌平爭議,以促進雙方紛爭解決之意願。國外法制參考上有歐盟的ODR條例及美國民間及政府行之有年的線上紛爭解決平台,在線上紛爭解決制度設計及平台設計方式上,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Affected by the epidemic, people have tended to consume on online e-commerce or mobile commerce in recent years. The progress 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have led to the rise of long-distance communication transactions. Consumers seem to have more options for trading than traditional brick-and-mortar transactions such as markets or stores. However, if the operator sells the goods or services over a long distance, the consumer can only unilaterally accept the information that the operator has informed of . The information status between consumers and business operators is extremely unbalanced. The consumer disputes are endless.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of the Consumer Protection Department of the Executive Yuan in the past two years, consumer disputes such as online shopping platforms or mobile business have increased year by year. It shows that the consumer controversy of communication transactions should be taken seriously. In addition, consumer disputes are one type of civil disputes. The way to handle civil disputes concludes court mediation and litigation. The kind of consumer disputes involves generally in low amount of money as well as single case type and a large caseload. It is clear that the traditional mechanism of the dispute resolution can no longer meet the needs. The operators and consumers are not equal. The cost to resolve the dispute is much more than the amount in dispute. The consumers are unwilling to resolve disputes. It leads to consumer’s distrust in the communications trading market and difficulties of thi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consumer protection to discuss the legal system and to explore new methods of dispute resolution .
The research direction of this paper is to discuss the method and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 transactions in the consumer protection legal system and the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 of communication transactions. First of all, we have to know the particularity of communication transactions and the reasons that are prone to disputes are that the information of both parties to the transaction is not equal. We also explore the issue of "balance of information status" in terms of protection methods and bring out two models of user protection for communication transactions. In addition to introducing the legislation and amendments to the two models in Taiwan's consumer protection law, we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onsumer protection laws of the EUROPEAN Union and China in communication transaction.
Taiwan's mechanism of consumer dispute resolution is mainly based on the court litigation and mediation, the mediation by township and municipal offices and the mediation by consumer protection law. Compared to the lengthy litigation procedures required for court litigation mediation, the mediation of township and urban public offices and the mediation of the appeal under the Consumer Protection Law are relatively simple. However, the mediation of the appeal requires the parties to negotiate face-to-face at a physical meeting (ADR procedure). It still requires time and cost for both parties to deal with their dispute. Therefore, the internationally developed mechanism of online dispute resolution (ODR) is expected to us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o settle disputes on an equal footing with communication transactions. And to promote the willingness of both parties to resolve disputes. Foreign legal references including the European Union's ODR regulations and the US non-governmental and government-based online dispute resolution platforms have certain reference values in the design of online dispute resolution systems.

目錄
第一章、緒論 1
一、前言 1
二、研究方法架構 4
三、預期結果 6
第二章、通訊交易消費者保護之發展 7
第一節、消費者保護制度之發展 8
一、立法背景 8
二、修法沿革 9
第二節、通訊交易之制度演進 10
一、我國 10
二、歐盟 18
三、中國大陸 19
第三節、通訊交易之特殊性 20
一、資訊不對等 20
二、爭議原因 21
第四節、通訊交易之保護方式 23
一、資訊模式下的締約前資訊揭露義務 23
二、保護模式下的締約後契約解除權 27
三、保護模式下的契約內容管制 29
第五節、小結 32
第三章、現行通訊交易消費者保護制度 35
第一節、我國 35
一、企業經營者締約前資訊揭露義務 35
二、消費者締約後無條件解除權規範 37
三、行政機關定型化契約內容控制 42
第二節、歐盟 45
一、企業經營者締約前資訊模式之規範 45
二、消費者締約後解除權保護模式之規範 53
第三節、中國大陸 55
一、企業經營者締約前資訊模式之規範 55
二、消費者締約後解除權保護模式之規範 60
第四節、保護方式之比較 61
一、 締約前資訊提供模式之價值 61
二、 締約後啟動無條件解除權保護模式 63
三、 定型化契約內容控制之補強 63
第五節、小結 68
第四章、通訊交易紛爭解決機制之發展與現況 71
第一節、紛爭解決機制之類型 71
一、訴訟程序 72
二、訴訟外紛爭解決機制(ADR) 72
三、紛爭解決機制之比較 76
第二節、國際組織對於紛爭解決機制之推動 77
一、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 78
二、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APEC) 79
三、全球電子商務論壇(Global Business Dialogue on e-commerce, GDBe) 80
第三節、我國通訊交易紛爭解決機制 83
一、訴訟程序 83
二、訴訟上調解程序 85
三、鄉鎮市區公所調解程序 86
四、消費者保護法之申訴及調解 87
五、我國線上紛爭解決機制 91
第四節、歐盟通訊交易紛爭解決機制 92
一、歐盟紛爭解決機制之演進 92
二、歐盟ODR條例 95
第五節、美國通訊交易紛爭解決機制 101
一、美國紛爭解決機制之演進 101
二、訴訟外紛爭解決機制 103
第六節、小結 108
第五章、結論 111
一、資訊模式的優先適用有助於消費者保護及契約自由間的平衡 111
二、應配以監督機制以確保資訊義務之落實 113
三、通訊交易紛爭解決機制之建議 114

圖表 1通訊交易消費者保護方式比較表 65
圖表 2國內外法治政策比較表 66


一、專書
王澤鑑,民法總則,元照出版,2008年10月修訂版
------,債法原理:基本理論、債之發生,元照出版,2012年3月增訂
三版。
洪誌宏,消費者保護法,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三版,2017年7
月。
陳忠五,契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的保護客體—「權利」與「利益」區別正
當性之再反省,新學林出版。
詹森林,民事法理與判決研究(七):消費者保護專論(3),元照出版,
2003年8月。
二、期刊
向明恩、王怡蘋,兩岸消費訴外紛爭解決機制之開展—從臺灣出發並借
鏡歐盟之規範,月旦法學雜誌,第252期,頁25-51,2016年
5月。
何瑞富,論消費者保護法之行政調查,消費者保護研究,第23期,頁
67-90,2019年3月。
余啟民,平台經濟下相關消費者保護問題,東吳法律學報,第32卷
1期,頁41-68,2020年7月。
吳光平,國際私法對消費者之保護──以涉外消費契約事件之國際裁判
管轄及準據法選擇為中心,華岡法粹,第71期,頁41-117,
2021年12月。
李姿瑩,歐盟電子商務消費者保護契約之近期發展,科技法律透析,32
卷7期,頁30-37,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科技法律研究所,
2020年7月。
------,數位平臺於消費者保護法之資訊揭露義務,科技法律透析,第
32卷12期,頁12-17,2020年12月。
李淑如,消費者線上紛爭解決(ODR)機制—以歐盟與德國之ODR法
制為啟示,高大法學論叢,第15卷第1期,頁115-153,2019
年9月。
林麗真,從歐盟消費者保護政策與爭議處理機制之發展--探討我國消
費者保護政策應有之方向,華岡法粹,第56期,頁111-148,
2014年6月。
------,網路交易標價錯誤之契約法律問題探討,東吳法律學報,第22
卷4期,頁1-26,2011年4月。
林庭宇,論餐飲外送平台消費爭議,萬國法律,第236期,頁49-62,
2021年4月。
涂保民,電子商務與消費者保護之網路法律問題探討,頁49-67,康寧
學報,第四期。
張嘉麟,行政機關對定型化契約內容控制之探討-以定型化契約應記載
及不得記載事項為中心,消費者保護研究第20輯,頁109-146,
2016年3月。
張藏文,論消費者保護法對於企業經營者之公告等行為性質及其救濟途
徑,法學叢刊,第67卷1期,頁67-109,2022年1月。
-----,消費者保護機關之行政調查--兼論管制電子煙之相關問題,
國會季刊,第49卷2期,頁1-48,2021年7月。
郭戎晉,論數位時代下消費者保護立法對個人賣家之影響,東海大學法
學研究,第61期,頁81-127,2021年4月。
陳忠五,2015年消費者保護法修正評論,台灣法學第310期,頁3-30,
2016年12月。
陳致睿,消費者無條件解除權之實務發展、排除規定與理論反省,消費
者保護研究,第20輯,頁45-78,2016年3月。
陳哲民,定型化契約條款無效的情況,消費者報導,第480期,頁10-
11,2021年4月。
陳銘聰、王曉麗、陳偉建,中國大陸淘寶網C2C購物消費者權益保護,
頁66-73,消費者報導第428期,2016年12月。
黃松茂,歐盟契約法之最新發展動向-以數位內容契約為中心,月旦法學
雜誌第266期,頁218-233,2017年6月。
楊宏暉,析論通訊交易與訪問交易之資訊義務,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
第51期,頁1-60,2016年4月。
-----,信賴保護與締約資訊蒐集自我負責原則的修正-從資訊義務保
護目的及私法制度保護面相談起,真理財經法學第四期,頁81-
127,真理大學財經法律系出版,2010年3月。
-----,論訪問交易和無條件解除權之規範與檢討,東吳法律學報,第
    32卷,第4期,頁1-41,2021年4月。
楊智傑,網路平台業者之責任與消費者保護之落實,台灣法學雜誌,第
387期,頁89-123,2020年3月。
劉姿汝,網路購物契約與消費者保護,科技法律評論,第7卷第1期,
頁201-256,2010年6月。
三、研究報告
中華民國青年創業協會總會,「電子商務交易紛爭解決機制之研究」,行政院消費者保護會委託研究,2012年11月。
李貴英、孫子絜、練家安,「國際商務爭端解決之研析」,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外交部委託研究,2020年5月。
陳汝吟、杜怡靜、林麗真主持,兩岸及先進國家消費者保護制度之比較研究,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委託辦理,2010年11月。
資訊工業策進會科技法律中心,網路交易爭端解決機制之法律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2002年12月。
三、網站
行政院消保處官網:https://cpc.ey.gov.tw/
台北市法務局官網:https://www.legalaffairs.gov.taipei/
司法院全球資訊網:https://www.judicial.gov.tw/tw/mp-1.html
歐盟法律文件官網:https://eur-lex.europa.eu/homepage.html
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官網:https://www.ftc.gov/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