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4 11:2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廖怜雅
研究生(外文):LIAO, LING-YA
論文名稱:荀子對孔子教育思想之繼承與轉化
論文名稱(外文):Inheritance and conversion of Confucian educational philosophies by Xunzi
指導教授:劉文起劉文起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U, WEN-CHI
口試委員:涂美雲李蕙如
口試委員(外文):TU, MEI-YUNLI, HUEI-RU
口試日期:2022-01-17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東吳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2
畢業學年度:11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8
中文關鍵詞:荀子孔子儒家教育思想
外文關鍵詞:XunziConfuciusConfucianismeducational philosophie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30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8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荀子身處戰國百家爭鳴時代下,瞭解此時期各家觀點,建立自己的思想,範圍遍及各領域,至今影響深遠。歷代儒者由內向外培養德行,而荀子有其獨特觀點,看到與生俱來的人性有趨於惡的可能,提出「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經過外在教育引導,配合禮義作為道德標準,二者相輔相成,以改造人性由惡至善。
  在孔子之後,孟子、荀子各自從不同的思想進路,理解發展孔子思想,形成孟學、荀學二路,以往在尊孟意識下的觀察,認為孟子把握核心純粹的仁,荀子只懂形式客觀的禮。但除了孔孟之學,也可以有孔荀之學,本論文將荀子思想和孔子思想連結,以《荀子》、《論語》二書為主要研究對象,旨在探討荀子教育思想中,繼承與轉化孔子思想的具體內容。首先討論荀子思想的形成,及其思想脈絡,接著探討教育思想之要點與實踐,輔以孔子教育思想,瞭解孔子對荀子之影響,以窺見荀子繼承與轉化的部分。
  透過本次研究瞭解,影響孔子、荀子教育思想及實踐方法,是因為對教育的側重點不同,儒家在教育上的最終目標,是使人具有健全的人格,讓社會和諧且有倫理與愛。身為教育者期待能從本研究中獲得適用的教育方法,以增進改善自身教學能力。

Living in an era when numerous schools of philosophy compete for wider popularity, Xunzi understood the views of the numerous schools and developed his own thoughts. These thoughts covered various fields and still exhibit profound influences today. Confucianists before Xunzi promoted cultivation of virtues from the inside, whereas Xunzi held a unique perspective and observed the possibility of human nature in tending toward the evil. Thus, he proposed that through guidance of external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etiquette and righteousness as the moral standards, human nature can be directed from the evil to the virtuous.
After Confucius’ passing, Mencius and Xunzi sought different philosophical pathways to understand and develop Confucian philosophies and formed the two branches of Meng- and Xun-teachings. Under the prevalent idea of honoring Mengzi, Confucian scholars believed Mencius grasped the core and pure virtue of ren (仁), whereas Xunzi knew only formal and objective etiquettes. However, besides Confucian Meng-teaching, Confucian Xun-teaching should be studied. The present study connected Xunzi and Confucius’ philosophies and used “Xunzi” and “The Analects” as the main targets of research to explore the concrete content regarding Confucian philosophies inherited and converted in Xunzi’s educational philosophies. This study first discussed the formation of Xunzi’s philosophies and his philosophical context. Then, focal points and practices in his educational philosophy were explored in association with Confucian educational philosophies to identify Confucius’ influence on Xunzi, thereby gaining insight into Xunzi’s inheritance and conversion of Confucianism.
This study identified that the difference in Confucius and Xunzi’s educational philosophies and practical methods resulted from their different focal points of education. The ultimate education goal of Confucianism is to develop individuals’ wholesome characters and bring harmony, morality, and love to society. As an educator, the author of this study looks forward to developing suitable pedagogical methods from the research results and improve personal teaching abilities.
目錄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研究範圍與方法 3
一、研究範圍 3
二、研究方法 8
第二章荀子思想的形成與內容 10
第一節時代背景 10
一、動盪不安的社會 10
二、繁榮的經濟發展 12
三、多樣化的學術思想 13
第二節諸子百家之影響 15
一、儒家的理想社會 17
二、墨家的理性觀察 19
三、道家的天人關係 20
第三節從知天至善用天 23
一、荀子天論的特色 23
二、天與人的關係 25
第四節天生而成的人性 27
一、人性的意義 27
二、性惡產生的原因 28
三、化性起偽 32
第五節禮義教化的重要性 38
一、禮的淵源 38
二、禮的效用 41
三、禮的教育意義 45
第六節以修養功夫維持心 49
一、心的功能 49
二、修養工夫 51
第三章荀子在教育理念的繼承與轉化 53
第一節成聖人為目的 53
一、培養人格 55
二、道德修養 56
第二節教育功能的發揮 59
一、建立和諧社會 59
二、偽的功用 60
第三節實行教育的價值 62
一、有向善的可能 62
二、塗之人可以為禹 63
三、開闊的胸懷 64
第四章荀子在教學內容與學習方式的繼承與轉化 66
第一節教學內容因人制宜 66
第二節有恆的學習途徑 69
第三節環境與重要他人的影響 70
第五章荀子在實踐方法的繼承與轉化 74
第一節篤志專一 74
第二節為師之道 77
第三節學思的累積 85
第四節虛心以不受蔽 88
第六章結論 90
參考文獻 93
一、傳統文獻(依《四庫全書總目》排序)
經部
禮記正義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 十三經注疏本
  臺北 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2013年
春秋左傳正義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 十三經注疏本
  臺北 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2013年
春秋公羊傳注疏 ﹝漢﹞公羊壽傳、何休解詁、﹝唐﹞徐彥疏 十三經注疏本
  臺北 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2013年
春秋繁露義證 ﹝漢﹞董仲舒撰、﹝清﹞蘇輿義證
  北京 中華書局 1996年
論語注疏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 十三經注疏本
  臺北 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2013年
孟子注疏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 十三經注疏本
  臺北 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2013年
四書集注 ﹝宋﹞朱熹集注
  臺北 世界書局 2004年
論語正義 ﹝清﹞劉寶楠疏
  北京 中華書局 1998年
史部
史記會注考證 ﹝漢﹞司馬遷撰、﹝日﹞瀧川龜太郎考證
  臺北 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014年
漢書集解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清﹞王先謙集解
  臺北 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1996年
戰國策箋證 ﹝漢﹞劉向輯錄、范祥雍箋證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年
子部
荀子集解 ﹝戰國﹞荀況撰、﹝清﹞王先謙集解
  北京 中華書局 2016年
莊子纂箋 ﹝戰國﹞莊周撰、錢穆纂箋
  臺北 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

二、近人論著(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一)專書
荀子教育觀析論 王子正撰
  臺北 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2002年
中國哲學史 王邦雄撰
  臺北 里仁書局 2019年
先秦學術思想史 王德箴撰
  南京 美吉印刷社 1935年
從方法論談孔子教育思想的古為今用問題 毛禮銳撰
  上海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社 1992年
才性與玄理 牟宗三撰
  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 1989年
名家與荀子 牟宗三撰
  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 1990年
中國教育思想史 任時先撰
  上海 上海書店 1992年
先秦諸子教育思想 伍振鷟撰
  臺北 偉文圖書出版社 1978年
中國教育思想史 伍振鷟撰
  臺北 師大書苑 1987年
荀卿子通論 汪中撰
  臺北 成文出版社 1977年
中國古代思想史論 李澤厚撰
  臺北 風雲時代出版社 1990年
孔子教育學說 余家菊撰
  上海 中華書局 1934年
荀子教育學說 余家菊撰
  上海 中華書局 1935年
教育概論 吳清山撰
  臺北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
荀子思想新探 吳復生撰
  臺北 文史哲出版社 1998年
品格決勝負:未來人才的秘密 何琦瑜等撰
  臺北 天下雜誌 2004年
荀子集釋 李滌生撰
  臺北 中華書局 1981年
孔孟荀教育哲學思想比較分析研究 林永嘉撰
  臺北 文景出版社 1986年
荀子與古代哲學 韋政通撰
  臺北 商務印書館 1992年
中國哲學原論 唐君毅撰
  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 1993年
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 唐君毅撰
  臺北 正中書局 1997年
荀子禮學思想及其現代價值 高春花撰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4年
中國思想史論集 徐復觀撰
  臺北 台灣學生書局 1974年
荀子學說 陳大齊撰
  臺北 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1989年
荀子真偽考 張西堂撰
  臺北 明文書局 1994年
荀子與戰國學術思潮 陳榮慶撰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2年
荀子道德發展思想與教育:積行化性以合天的自主模式 張銀樹撰
  新北 輔仁大學出版社 2021年
青年教育與社會:未來論孔子教育思想體系中的青年教育觀 張黎群撰
  上海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社 1992年
荀子禮學之研究 陳飛龍撰
  臺北 文史哲出版社 1979年
中國哲學史 馮友蘭撰
  北京 中華書局 1992年
新編中國哲學史 勞思光撰
  臺北 三民書局 1984年
新編中國哲學史 馮達文、郭齊勇撰
  臺北 洪葉文化 2005年
孔子教育學說 程發軔撰
  臺北 復興書局 1955年
通過孟荀而思——荀學視域下儒家心理結構與人格特質的批判性重建 曾暐傑撰
  臺北 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
孔孟荀敎育思想 董承文撰
  高雄 復文圖書有限公司 1987年
孔子教育思想與儒家教育 楊碩夫撰
  臺北 黎明文化公司 1986年
先秦教育思想史 楊榮春撰
  廣州 廣東敎育出版社 1991年
荀子成聖成治思想研究 劉師文起撰
  高雄 復文書局 1983年
先秦儒家哲學教育思想研究 韓鐘文撰
  濟南 齊魯書社 2003年
荀子學說評論 譚宇權撰
  臺北 文津出版社 1994年
孔子教育思想體系研究 羅佐才撰
  長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9年
無求備齋荀子集成 嚴靈峯編輯
  臺北 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1977年

(二)期刊論文(含會議論文集)
〈試析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時代意義〉 王世農、劉慶宏撰
  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卷1期 2009年2月 頁132-134
〈論孔子的教育教學思想〉 朱東根撰
  東南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 13卷4期 2011年7月 頁106-111
〈「有教無類」正義-兼論孔子的教育思想〉 吳本連撰
  鵝湖月刊 515期 2018年5月 頁27-36
〈荀子「禮樂」思想及其對當代品德教育的啟示〉 李彥儀撰
  鵝湖月刊 533期 2019年11月 頁43-52
〈荀子禮論之特質研究〉 李賢哲撰
  哲學與文化 21卷12期 1994年12月 頁1101-1110
〈儒家的價值教育-由孔子、荀子的學說思想談起〉 洪櫻芬撰
  鵝湖月刊 342期 2003年12月 頁45-54
〈荀子的人格教育思想及其現代價值〉 郝玉梅、徐全忠撰
  社會科學論壇 2010卷7期 2010年4月 頁182-185
〈荀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價值〉 陳福濱撰
  哲學與文化 34卷12期 2007年12月 頁5-20
〈從荀子勸學中的教育思想談起〉 梁嘉洪撰
  現代語文 2008卷14期 2008年5月 頁119-120
〈孔子教育思想的人文內涵及其重要啓示〉 焦玉莉、阮巧玲撰
  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10卷5期 2005年10月 頁104-105
〈禮義積偽重己役物―荀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啟示〉 馮建超撰
  高校教育管理 3卷6期 2009年11月 頁66-70
〈孔子的教育思想與未來教育〉 喻寶善撰
  哲學與文化 18卷9期 1991年9月 頁810-815
〈由「天生人成」論荀子對天的看法〉 劉師文起撰
  孔孟月刊 18卷9期 1980年5月 頁8-11
〈由〈勸學〉、〈修身〉兩篇論《荀子》楊倞注之學術成就及缺失〉 劉師文起撰
  第一屆中國古典文獻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10年1月 頁222-246
〈《荀子•富國篇》楊倞注正補〉 劉師文起撰
  第二屆中國古典文獻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12年7月 頁97-115
〈《荀子•解蔽篇》楊倞注正補〉 劉師文起撰
  第三屆中國古典文獻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14年9月 頁11-31
〈從人文教育論孔子教育思想的繼承與創新〉 劉玉菁撰
  歷史月刊 2005期 2009年4月 頁126-134
〈孔子思想與當前的人文教育〉 戴璉璋撰
  鵝湖月刊 238期 1995年4月 頁13-16
〈荀子的教育思想〉 羅枝土撰
  師友月刊 61期 1972年7月 頁15-16
〈荀子禮樂教育思想之研究〉 蘇嫈雰撰
  哲學與文化 29卷7期 2002年7月 頁652-666

(三)學位論文
荀子教育思想之硏究 王惠雯撰
  屏東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2012年
孔子教育思想與九年一貫十大基本能力之研究 吳冠儀撰
  臺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2006年
荀子教育思想對當代的啟示:以國中小教學實務為範圍 李國彰撰
  新北 淡江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 2016年
孔子教育思想與虛擬學習類比之研究 孫金珠撰
  台南 嘉南藥理大學儒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15年
荀子生平及其思想研究 陳仲豪撰
  臺北 世新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2018年
孔子教育思想與臺灣國小道德教育改革之研究 張秀貌撰
  新北 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2008年
分析荀子教育思想中的傳播概念 莊金城撰
  臺北 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1年
荀子教育思想與班級經營研究 郭彩雲撰
  新北 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儒學組碩士論文 2009年
荀子教育哲學研究 張鴻祺撰
  嘉義 南華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 2005年
荀子積偽重學的教育思想 黃嬌娥撰
  新北 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14年
荀子教育思想研究 董承文撰
  臺北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966年
從荀子教育思想探究現今教育問題 廖紀璿撰
  雲林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應用研究所碩士論文 2017年
荀子正補 劉師文起撰
  臺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1980年
孔子教育思想對後世影響之研究 權宅龍撰
  臺北 中國文化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 1990年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