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千倖(1997)。合作學習。師友,364,34-38。
王郁惠(2008)。IRS應用在班級經營之行動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數學資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邱玉菁(2004)。數位學習之學習成果的再思考,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第四十一卷四期,頁561-581。
邱怡云(2019)。運用即時反饋系統Plickers輔助國小六年級學童數學學習成效之行動研究-以「分數除法」單元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吳祺聖(2017)。運用心智圖與合作學習於國小四年級社會科教學對學習影響
之研究。世新大學,臺北市。
李曉媛(2003)。媒體素養融入國小高年級社會科之合作行動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林生傳(2007)。資訊社會中的教師角色研究。教育學術彙刊, 1-14
林莉臻(2017)。PaGamO遊戲融入六年級社會領域教學之研究。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林慧珍(2016)。以Kahoot!進行即時反饋探討國中生公民科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中華大學,新竹市。
林寶山(1996)。教學原理。台北。五南。
周秀玲(2014)。IRS即時反饋系統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電路教學對國小四年級學童學習成就影響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洪邦傑(2016)。IRS即時反饋系統融入四年級數學領域教學之研究-以數與量為例。明道大學,彰化縣。
施淑嫺(99) 。國小三年級學生社會學習領域問題解決教學法之行動研究。暨南
大學,南投縣。
洪德健(2001)。國小社會科真實評量實施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孫易新、陳資璧(2005)。心智圖學習法。台北市:浩域企管。
陳文典(2002)。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課程研習手冊,13-94。台北:教育
部暨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陳均輔(2012)。即時反饋系統融入健康教育教學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雲林縣。
陳昭維(2009)。「互動即時回饋系統」應用於國小高年級英語字彙教學成效之
探討-以臺北縣某國小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俊文(2004)。形成性評量對國中生於「自然與生活科技」網路學習課程情
意學習之影響--以「發現生命的驚奇」單元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生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陳美音(2004)。STS教育理念融入國小社會科教學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市。
陳麗紅(2004)。資訊科技融入社會科教學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
院。屏東市。
陳慧娟(2015)。IRS即時反饋系統輔助教學對社會科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以國
小六年級學生為例。 萬能科技大學,桃園市。
郭麗珠(2002)。國小社會科實施批判思考教學之實驗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
院。臺北市。
張財發(2007)。IRS即時反饋系統應用於國中數學教學之成效研究。國立屏東科
技大學資訊管理系所論文,屏東縣。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出版社
張景媛(1992)。自我調整、動機信念、選題策略與作業表現關係的研究暨自
我調整訓練課程效果之評估。教育心理學報,25,201-243。
康莉婷(2014)。運用概念構圖與合作學習策略提升國小三年級學生社會領域
學習成效及社會技巧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社會領域課程綱要(教育部發布
版)。107年6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第七時期教發電子報。即時反饋系統,讓教室動起來!
詹恩慈(2015)。IRS即時反饋系統應用於國小社會學習領域教學對學童學習成就
之影響。中華大學,新竹市。
葉筱蔓(2015)。運用平板即時反饋系統於國小四年級數學科分數單元教學。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鄭雅尹(2019)。合作學習應用於國中英語閱讀教學之行動研究─以Kahoot!為
例。銘傳大學,桃園市。
劉猷文(2020)。虛擬教具IRS即時反饋系統Plickers對國中資源班學生數學學習
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蔡文榮(2014)。探討即時反饋系統運用在大學「管理數學」之教學現況。教育
科學期刊,13(2),75-96。
顏予萱、蔡銘修(2018)。即時反饋系統活化補習班教學。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7(5),249-253。
蘇碧昭(2006)。網路遊戲式評量對八年級學生科學學習的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
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蘇薇蓉(2010)。IRS即時反饋系統融入五年級數學領域教學之研究-以小數概念
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顧韶洵(2012)。應用即時回饋系統於國小數學學習動機、行動控制及學習策略
之相關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論文,新北市。
英文部分
Dellos, R. (2015). Kahoot!! A digital game resource for learning.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49.
Humphreys, John H., & Einstein, Walter.(2004). Leadership and Temperament
Congruence: Extending the Expectancy Model of Work Motivation.
Matthews, J., Matthews, M., & Alcena, F. (2015). EDD-7914–Curriculum Teaching
and Technology.
Kretiner,R.(1988) , Employees Motivatio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4,59-60
網路資源
https://ctld.ntnu.edu.tw/%E6%95%99%E7%99%BC%E9%9B%BB%E5%AD%90% E5%A0%B1/1516
Sen Miao(2016)。Kahoot:一個基於遊戲的課堂互動平台。2018 年 12 月
13 日,取自 https://zhuanlan.zhihu.com/p/20696371
網奕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3)。IRS互動教學即時反饋系統研習講義。取自
https://www.hres.chc.edu.tw/eclass/eclassweb/970220/irs.docLeadership &
Organizational Studies.10(4): 5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