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2)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6 00:4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許㦤文
研究生(外文):HSU, YI-WEN
論文名稱:準公共教保服務政策推行下幼兒園學校行動邏輯之探究
論文名稱(外文):Preschools’ Logics of Action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si-Public Preschool Policy
指導教授:江淑真江淑真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IANG, SHU-CHEN
口試委員:陳文彥陳黛芬
口試委員(外文):CHEN, WEN-YANCHEN, TAI-FEN
口試日期:2022-06-22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2
畢業學年度:11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2
中文關鍵詞:準公共教保服務政策幼兒園學校行動邏輯
外文關鍵詞:Quasi-Public Preschool PolicyPreschoolLogics of Ac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5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因應長久以來的低生育率議題,我國行政院乃提出(2018)少子女化對策計畫,其中的準公共教保服務政策擬藉由增加公共化幼兒園的數量並且建置準公共機制,透過和符合規定的私立幼兒園簽約以補充平價教保服務的不足,也以擴大育兒津貼的發放對沒有接受公共化或是準公共教保服務的幼兒進行輔助。
準公共教保服務政策的推行會對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幼兒以及家長造成不同面向的影響,而且週遭的幼兒教育市場也會因為準公共幼兒園的出現而產生變化。本研究以公立、私立和準公共幼兒園的經營者和行政人員為研究對象,採質性研究的半結構式訪談為取徑,旨在探討受訪者對於準公共教保服務政策的了解、不同類性園所考量加入政策的因素,以及園所對於此政策的因應策略。
本研究發現代表不同類型幼兒園之受訪者在了解準公共教保服務政策的前提下,會依據幼兒園的社會脈絡、週遭競爭市場以及園所現況來形成幼兒園的學校行動邏輯,並且據此考量是否加入政策以及產生因應作為。最後,根據上述研究發現,提供幼兒園之園務管理人員、未來欲從事相關主題之研究者與推行此政策之政府機關提出相關建議。冀望透過此研究,提供未來政府規劃教保服務相關政策之參考。

In response to the long-standing low fertility rate, the Executive Yuan (2018) had proposed a decreasing birthrate strategy plan, which included the quasi-public preschool policy that providing an affordable preschool education and care services by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public preschools and established a quasi-public mechanism to contract with qualified private preschools. Thus, the expansion of child care subsidies would be used to offer children to attend public or quasi-public preschool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quasi-public preschool policy had different impacts on preschools, preschool educators, children, parents, and the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market within also changed due to the emergence of quasi-public preschools. Therefore,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understanding of public, private and quasi-public preschool managers and administrators about the quasi-public preschool policy, the factors they considered to join the policy or not, and these preschools' strategies to respond to the policy.
This study found that the interviewees of representative preschools, based o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quasi-public preschool policy, formed the preschools’ logics of action according to the social context, the surrounding competitive preschool market,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ts’ school, and considered whether to join the policy or not and made actions in response the policy. Finally, based on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recommendations are provided for preschool managers, administrators, future researchers, and government agencies that would like to implement this policy. It was hoped that this study serves as a reference for the government in planning policies related to education and child care services.

目次-i
表次-iii
圖次 -iv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動機-6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7
第四節 名詞釋義-8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9
第二章 文獻探討-13
第一節 準公共教保服務政策的緣起-13
第二節 幼兒園的學校行動邏輯-26
第三節 幼兒園的學校經營策略-31
第四節 準公共教保服務政策之相關研究-42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47
第一節 研究方法-47
第二節 研究設計流程-49
第三節 研究場域與對象-52
第四節 研究工具-54
第五節 資料蒐集與編號-56
第六節 研究信實度-57
第七節 研究倫理-58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61
第一節 受訪者對準公共教保服務政策的認知-61
第二節 幼兒園考量是否加入準公共教保服務政策的因素-76
第三節 園所對於準公共教保服務政策之各自因應作為-93
第四節 準公共教保服務政策推行下,幼兒園之行動邏輯-10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19
第一節 研究結論-119
第二節 研究建議-123
參考文獻-127
附錄-137
一、中文文獻
內政部(2021)。總生育率統計指標。https://www.moi.gov.tw/cp.aspx?n=602
方玉鳳(2021)。私立幼兒園園長對準公共幼兒園政策之認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
王文科(2000)。質的研究的問題與趨勢-質的研究方法。載於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1-21頁)。麗文。
王文科、王智弘(2002)。質的教育研究-概念分析。師大書苑。
王文科、王智弘(2010)。質的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彰化師大教育學報,17,29-50。
王如哲(2002)。知識經濟時代的學校競爭力。台灣教育,613,11-19。
王麗雲(2014年7月)。政策方案與評鑑。學富。
朱紅珍(2011)。幼兒園如何發展特色教育。考試周刊,20,234-235。
江淑真(出版中)。教育治理的反制。
江淑真、王麗雲(2020)。學校行動邏輯:都會邊陲高中教育弱勢扶助辦理現況及教育機會均等挑戰。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20(1),1-46。
行政院(2018,2021修正)。我國少子女化對策計畫(107-111年)(核訂本)。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D33B55D537402BAA&s=1F066099DDDA393B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五南。
吳柏軒(2020年9月2日)。教團體檢六都準公幼 724間有150間曾違規。自由時報。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278993
吳清山(2002)。提昇學校競爭力的理念與策略。臺灣教育,613,2-10。
吳清山、林天祐(2003)。教育競爭力,教育研究月刊,109,159。
呂心淳(2020)。幼兒教育準公共化政策之公私協力研究-大數據分析法之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李元成(2019)。私幼公共化之評析──幼教準公共化政策之評析。台灣教育,720,9-15。
李宜蓁(2020)。中部地區幼兒園家長對準公共化教育政策瞭解程度與實施看法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李錦萍(2006)。幼兒競爭力的建構。遼寧師專學報,47,113-114。
周湘芸(2020年9月11日)。新北145間準公幼 上路1年違規率達22.7%。自由時報。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288962
周煊惠(2021年4月27日)。台北版準公幼2.0上路 柯文哲:加碼補助、提升教保員薪資3.3萬。新頭殼new talk。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1-04-27/569070
林天祐(2005)。教育研究倫理準則。教育研究月刊,132,70-86。
林幸蓁(2020)。市場導向、行政干預或其他路線?-加入與拒絕準公共的幼兒園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林怡徵(2020)。我國準公共幼兒園政策成效影響因素之探討-以南投縣埔里鎮為中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季刊,3(2),122-136。
俞惠霞(2011)。創建特色幼兒園芻議。教育研究,2,102-103。
段慧瑩、馬祖琳(2013)。社會變遷中私立幼兒園未來發展議題與策略探究。幼兒教保研究期刊,10,1-18。
胡秋葉(2021)。準公共化幼教政策之研究以臺中市某幼兒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韋莉莉(2019)。我國幼兒教育準公共化政策之研究-以南投縣幼兒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
孫禎璚(2021)。準公共化機制下私立幼兒園現況探討~以高雄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正修科技大學。
秦夢群(2015)。教育選擇權研究。五南。
紐文英(2021)。研究方法與設計:量化、質性與混合方法取向。雙葉書廊。
高敬文(1996)。質性研究方法論。師大書苑。
高筱婷(2009)。分析階層程序法在建構臺北縣私立幼稚園競爭力指標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常雅珍(2010)。幼保系大四學生托兒所集中實習幼兒園特色之研究。長庚科技學刊,12,61-82。
張弘勳、蔡淑苓、沈繻淯(2012)。幼托幼兒園運用創新理念在行政管理課程和 教學和教師專業發展之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79,116-154。
張君如(2006)。我國幼托幼兒園長教學領導知覺之相關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張義雄、莊清寶(2020)。臺灣公共化幼兒園及準公共幼兒園之推動與檢討。教育政策論壇,23(4),33-64。
張德銳、丁一顧(2000)。〈我國中小學實施家長教育選擇權的可行途徑與具體措施〉。教育基本法與教育革新研討會。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教育部(2011,2021修正)。幼兒教育及照顧法。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70031
教育部(2018a)。106學年度幼兒園教育消費支出調查概況。http://stats.moe.gov.tw/files/ebook/Edupay/106edupay_preschool.pdf
教育部(2018b,2020修正)。教育部推動及補助地方政府與私立教保服務機構合作提供準公共教保服務作業要點。https://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GL001795
曹俊德(2017)。幼兒園發展特色與競爭力相關之研究。教育科學期刊,15(2),1-39。
章凱閎(2020年2月16日)。假平價真亂象 準公幼爆強收「延托費」 不繳列入黑名單。聯合報。https://udn.com/news/story/6885/4349438
郭雙平(2008)。台中縣公立國民小學家長為子女選擇就讀學校因素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洪葉。
陳伯璋(1990)。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質的研究方法。南宏。
陳芍妤(2012)。桃園縣幼兒家長選擇才藝班之研究─教育選擇權的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
陳依甯(2007)。學校競爭與幼兒園品質、組織創新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陳和順(2020)。準公共幼兒園服務品質與家長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
陳俊升(2005)。學前教育結構的限制-家長觀點之論述。教育與社會研究,9,33-72。
陳昺麟(2001)。社會科學質化研究之紮根理論實施程序及實例之介紹。勤益學報,19,327-342。
陳淑琦(2019)。從準公共幼兒園政策談私立幼兒園的參與和調整。臺灣教育雙月刊,720,1-7。
陳湘羚、吳青娟(2021)臺北市109學年度準公共幼兒園教保服務品質輔導之行動研究。幼兒教育,332,29-45。
陳夢茹(2020年9月28日)。準公幼31%違規 鄭文燦:稽查率高。聯合報。
https://udn.com/news/story/7324/4895655
陳錦富(2014)。一所私立直營連鎖全美語幼兒園經營關鍵成功因素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陸晶瑩(2014)。踐行幼兒園特色發展。學園,36,156-157。
彭欣雯(2021)。準公共化幼兒園轉型歷程與公私協力模式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馮朝霖(2006)。另類教育與二十一世紀教育改革趨勢。研習資訊,23(3),5-12。
黃天如(2020年7月21日)。受雇勞工這3個行業待遇最低 教保人員最慘、入行7年仍「領不到30K」。新新聞。https://www.storm.mg/new7/article/2863167
黃政傑(1998)。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漢文。
黃秋霞(2016)。淺談量化與質性研究的反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9),149-154。
黃榆婷(2021)。準公共化幼兒園之問題與解決策略。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0(3),171-176。
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4),17-23。
葉郁菁(2004)。建立幼兒園特色,強化幼兒園競爭能力-高雄市河堤幼兒園參訪實錄。教師之友,46,47-50。
董容慈、簡毅慧(2020年12月29日)。違法幼兒園現形記6》24%違規園所是準公幼 教部:標準等同私幼。新聞實驗室。https://newslab.pts.org.tw/news/297
鄒昕倢(2021)。準公共幼兒園之政策評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
趙宥寧、王燕華、喻文玟、鄭惠仁、林保光、王昭月(2021年3月26日)。準公幼縣市簽約率懸殊 雲林達八成 台中、台南不到四成。聯合報。
https://udn.com/news/story/6885/5346891
趙康伶(2006)。幼兒園行銷策略之個案研究。興國學報,205-222。
劉依雯(2016)。幼兒園教育人員資訊素養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新北市新莊分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萬能科技大學。
潘乃欣(2020年6月27日)。超收幼兒、巧立名目收費 準公幼上路2年亂象多。聯合報。https://udn.com/news/story/6885/4663214
潘慧玲(2003)。社會科學研究典範的流變。教育研究資訊,11(1),115-143。
蔡清田(2017)。教育行動研究的研究倫理實例與評析。載於張芬芬、方志華(主編),教育學門的研究倫理:理念、實況與評析(149-155頁)。五南。
蔡瑜文(2003)。台北市幼稚園家長對學前教育選擇權之認知與實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盧彥賓(2006)。臺南縣國民小學學校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鍾玉婷(2016)。台北市私立幼兒園市場導向、核心競爭能力與幼兒園品質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鍾美玲(2020)。苗栗縣公私協力推動準公共化幼兒園政策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
顏秀如、張明輝(2008)。學校競爭優勢的理念與策略。教育研究月刊,167,81-92。
蘇玉緞(2019)。彰化縣準公共幼兒園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

二、英文文獻
Bacharach, S. B., & Mundell, B. L. (1993). Organizational politics in schools: Micro, macro, and logics of actio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29(4), 423-452.
Braun, A., Maguire, M., & Ball, S. J. (2010). Policy enactments in the UK secondary school: Examining policy, practice and school positio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 policy, 25(4), 547-560.
Chen, Y. G., & Cheng, J. N. (2013). Kindergarten Layoff Decisions, Competitiveness and Effectiveness: Ability Decisions, Care Decisions, Public Good Decisions, In Group Favoritism. Creative Education, 4(9), 563-571.
CIA (2021). Country Comparisons-Total fertility rate.
https://www.cia.gov/the-world-factbook/field/total-fertility-rate/country-comparison.
Gibson, A., & Asthana, S. (1998). School performance,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the 1997 White Paper. 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 24(2), 195-210.
Harris, A., & Jones, M. (2018). Why context matters: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on education reform and policy implementation. Educational Research for Policy and Practice, 17(3), 195-207.
Lupton, R., & Thrupp, M. (2013). Headteachers’ readings of and responses to disadvantaged contexts: Evidence from English primary schools. British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39(4), 769-788.
Maroy, C., & van Zanten, A. (2009). Regulation and competition among schools in six European localities. Sociologie du travail, 51, 67-79.
Merriam, S. B.(1988). Case study research in education: A qualitative approach., Jossey-Bass.
Pianta, R. C., La Paro, K. M., Payne, C., Cox, M. J., & Bradley, R. (2002). The relation of kindergarten classroom environment to teacher, family, and school characteristics and child outcomes.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102(3), 225-238. https://doi.org/10.1086/499701
Scheerens, J. (2000). Improving school effectiveness.
United Nations. (1948). 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s of Human Rights.
van Zanten, A. (2009). Competitive arenas and schools' logics of action: a European comparison. Compare-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an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39(1), 85-98.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