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專書著作
奇蹟課程基金會,若水譯,2011,《奇蹟課程》,桃園:奇蹟資訊中心‧奇蹟課程有限公
司。
Gary R. Renard(葛瑞‧雷納),若水譯,2007,《告別娑婆》,台北市:奇蹟資訊中心‧
奇蹟課程有限公司。
Gary R. Renard(葛瑞‧雷納),林慧如譯,2008,《斷輪迴》,台北:奇蹟資訊中心‧
奇蹟課程有限公司。
Gary R. Renard(葛瑞‧雷納),蔡孟璇譯,2015,《告別娑婆 3:愛不曾遺忘任何人》,
台北:橡實文化。
Gary R. Renard(葛瑞‧雷納),謝明憲譯,2018,《告別娑婆外傳:耶穌和佛陀的六世
情緣》,台北:橡實文化。
若水,1994,《靜觀法探微》,台北:光啟出版社。
若水,2002,《點亮生命的奇蹟》,台北:奇蹟資訊中心。
若水,2008a,《創造奇蹟的課程》,台北:奇蹟資訊中心‧奇蹟課程有限公司。
若水,2008b,《生命的另類對話》,台北:奇蹟資訊中心‧奇蹟課程有限公司。
若水,2008c,《從佛陀到耶穌》,台北:奇蹟資訊中心‧奇蹟課程有限公司。
Robin Casarjian(羅賓‧葛薩姜),祝家康譯,2011,《療癒之鄉─推開心靈的鐵窗》,桃
園:奇蹟資訊中心‧奇蹟課程有限公司。
Robin Casarjian(朱蒂‧艾倫博士),蔣雅竹、若水合譯,2012,《我要活下去─康復五部
曲》,桃園:奇蹟資訊中心‧奇蹟課程有限公司。
Nouk Sanchez(諾可‧桑傑斯),魏佳芳、若水合譯,2016,《飛越死亡的夢境─展開信
賴的翅膀》,桃園:奇蹟資訊中心‧奇蹟課程有限公司。
Kenneth Wapnick. Ph.D.(肯尼斯‧霍布尼克博士),王敬水、若水合譯,2012a,《奇蹟原
則 50》,桃園,奇蹟資訊中心‧奇蹟課程有限公司。
Kenneth Wapnick. Ph.D.(肯尼斯‧霍布尼克博士),阮靖茹、若水合譯,2012b,《終結對
愛的抗拒》,桃園,奇蹟資訊中心‧奇蹟課程有限公司。
266
Kenneth Wapnick. Ph.D.(肯尼斯‧霍布尼克博士),林慧如、陳夢怡、若水合譯,2013a,
《親子關係》,桃園,奇蹟資訊中心‧奇蹟課程有限公司。
Kenneth Wapnick. Ph.D.(肯尼斯‧霍布尼克博士),王敬偉、陳夢怡合譯,2013b,《性‧
金錢‧暴食症─談形式與內涵》,桃園,奇蹟資訊中心‧奇蹟課程有限公司。
Kenneth Wapnick. Ph.D.(肯尼斯‧霍布尼克博士),張紅雲、若水合譯,2014a,《時間大
幻劇》,桃園,奇蹟資訊中心‧奇蹟課程有限公司。
Kenneth Wapnick. Ph.D.(肯尼斯‧霍布尼克博士),魏佳芳、若水合譯,2014b,《仁慈─
療癒的力量》,桃園,奇蹟資訊中心‧奇蹟課程有限公司。
Robert Skutch(羅勃‧史考屈),王詩萌、若水合譯,2015,《奇蹟課程誕生》,桃園,奇
蹟資訊中心‧奇蹟課程有限公司。
Kenneth Wapnick. Ph.D.(肯尼斯‧霍布尼克博士),若水譯,2015,《逃避真愛─跨越自
我解離的心牆》,桃園,奇蹟資訊中心‧奇蹟課程有限公司。
Kenneth Wapnick. Ph.D.(肯尼斯‧霍布尼克博士),若水譯,2017a,《奇蹟課程釋義─學
員練習手冊行旅 1》,桃園,奇蹟資訊中心‧奇蹟課程有限公司。
Kenneth Wapnick. Ph.D.(肯尼斯‧霍布尼克博士),若水譯,2017b,《奇蹟課程釋義─學
員練習手冊行旅 2》,桃園,奇蹟資訊中心‧奇蹟課程有限公司。
Kenneth Wapnick. Ph.D.(肯尼斯‧霍布尼克博士),若水譯,2018,《奇蹟課程釋義─學
員練習手冊行旅 3》,桃園,奇蹟資訊中心‧奇蹟課程有限公司。
Kenneth Wapnick. Ph.D.(肯尼斯‧霍布尼克博士),若水譯,2019,《奇蹟課程序言行旅》,
(桃園,奇蹟資訊中心‧奇蹟課程有限公司。
Kenneth Wapnick. Ph.D.(肯尼斯‧霍布尼克博士),林妍蓁、若水合譯,2020,《駱駝‧
獅子‧小孩》,桃園,奇蹟資訊中心‧奇蹟課程有限公司。
Paul Ferrini(保羅‧費里尼),周玲瑩、若水譯,2003,《無條件的愛:與心對話》,台北:
奇蹟資訊中心。
Paul Ferrini(保羅‧費里尼),周玲瑩譯,2008,《寬恕十二招》,台北:奇蹟資訊中心。
許自呈著,2014《奇蹟之旅─通往平安的 26 堂課》,台北:天立出版。
許自呈著,2016,《奇蹟心旅─通往喜樂的 21 堂課》,台中:一中心出版。
267
許自呈著,2017,《奇蹟行旅─教學體證掇拾》,台中:一中心出版。
若水著,1994,《靜觀法探微》,台北:光啟出版社。
种巍強,2020,《奇蹟之路:解除人世間一切煩惱的覺醒練習》,台北:柿子文化事業
有限公司。
張家麟,2021,《宗教研究:論文寫作與實務》,台北:蘭臺出版社。
Quentin Skinner(斯金納)編,王紹光、張京媛等譯。1991,《人文科學中大理論的回
歸》,出版地未知:社會理論出版社。
黃光國,2018,《社會科學的理路‧第四版思源版》,新北市: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
司。
Edward Teyber, Faith Holmes Teyber,吳麗娟等譯,2017,《人際歷程取向治療:
整合模式》,台北:新加坡商聖智學習亞洲私人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Joseph Campbell(約瑟夫‧坎伯),朱侃如譯 1996,《神話》,台北縣:立緒文化事業有
限公司。
Joseph Campbell(約瑟夫‧坎伯),梁永安譯,2001,《英雄的旅程》,台北縣:
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Joseph Campbell(約瑟夫‧坎伯),朱侃如譯,2003,《千面英雄》,台北縣:立
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Carol S. Pearson(卡蘿‧皮爾森),徐慎恕、朱侃如、龔卓軍譯,2013,《內在英雄:六
種生活的原型》,台北縣: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劉耀中,1995,《榮格》,台北:東大圖書股份限公司。
C. G. Jung(卡爾‧榮格主編),龔卓軍譯,2019,《人及其象徵:榮格思想精華》,台北:
立緒文化。
Robert H. Hopcke(羅伯特‧霍普克),蔣韜譯,2002,《導讀榮格》,新北市:立緒文
化事業有限公司。
John Welwood(約翰‧威爾伍德),鄧伯宸譯,2016,《覺醒風:東方與西方的心靈交
會》,台北:心靈工坊。
Murray Stein(莫瑞‧史丹),黃璧惠、魏宏晉等合譯,2012,《英雄之旅:個體化原則
概論》,台北:心靈工坊。
268
Joseph Cambray(約瑟夫‧坎伯瑞),魏宏晉等譯,2012,《共時性:自然與心靈合一的
宇宙》,台北:心靈工坊。
Robert Augustus Masters, Ph.D.(羅伯特‧奧古斯都‧馬斯特斯博士),張琇雲譯,2017,
《靈性歧路》,台中:一中心有限公司。
Jack Kornfield(傑克‧康菲爾德),易之新、黃璧惠、釋自鼐合譯,2010,《踏上心靈
幽徑》,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Jack Kornfield(傑克‧康菲爾德),周和君譯,2017,《智慧的心:佛法的心理健康學》,
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Jack Kornfield(傑克‧康菲爾德)著,新雨編群譯,1997,《當代南傳佛教大師》,
台北縣:圓明出版社。
Ken Wilber(肯恩‧威爾伯),胡因夢譯,2011,《一味》,廣州:深圳報業集團
出版社。
Ken Wilber(肯恩‧威爾伯),廖世德譯,2017,《意識光譜》,台中:一中心出版社。
Ken Wilber(肯恩‧威爾伯),若水譯,2019,《事事本無礙》,台北:光啟文化事業。
Achaan Naeb(阿姜‧念),徐強譯,2007,《內觀禪十五個原則》,台北縣:大千
出版社。
Ajahn Chah(阿姜‧查),賴隆彥譯,2002,《森林中的法語》,台北:橡樹林文
化。
南懷瑾,2006,《楞嚴大義今釋》,台北市:老古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聖印法師今譯,1980,《六祖壇經今譯》,台北: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Ajahn Buddhadasa(佛使比丘),鄭振煌譯,2000,《菩提樹的心木》,台北:慧炬
出版社。
Ajahn Buddhadasa(佛使尊者),鄭振煌譯,1996,《人生錦囊》,台北:慧炬出
版社。
Thich Nhat Hanh(一行禪師),何定照譯,2004,《正念的奇蹟》,台北:城邦文
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Thich Nhat Hanh(一行禪師),汪橋譯,2020,《和好:療癒你的內在小孩》,新
北市:自由之丘出版社。
葉重新,2008,《心理學》,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出版。
269
余德慧,2018,《生命轉化的技藝學》,台北:心靈工坊。
Eckhart Tolle(艾克哈特‧托勒)著,張德芬譯,2009,《修練當下的力量》,台北:方
智出版社。
Eckhart Tolle(艾克哈特‧托勒)著,劉永毅譯,2012,《當下的覺醒》,台北:橡實文
化。
楊定一,2020,《全部的你》,台北:天下生活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程恭讓,1996,《金剛經》,高雄 :佛光出版社。
Robert Sokolowski(羅伯‧索科羅斯基),余德慧、蔡錚雲、汪文聖譯,2010,《現象學
十四講》台北:心靈工坊。
Jane Roberts(珍‧羅伯茲)著,王季慶譯,1996,《夢、進化與價值完成》,台北:方
智出版社。
Jane Roberts(珍‧羅伯茲)著,王季慶譯,2010a,《靈魂永生》,新北市:賽斯文化。
Jane Roberts(珍‧羅伯茲)著,王季慶譯,2010b,《個人實相的本質》,新北市:賽斯
文化。
Jed McKenna(傑德‧麥肯納)著,魯宓譯,2013,《靈性的自我開戰》,台北:方智出
版社。
王怡仁,2017,《賽斯書輕導讀》,新北市:賽斯文化。
呂大吉主編,2003,《宗教學通論》,台北:恩楷股份有限公司、博遠出版有限公司。
John Harwood Hick(約翰‧哈伍德‧希克),蔡怡佳譯,2018,《宗教之詮釋:人類對
超越的回應》,台北:聯經出版社。
張志剛,2003,《宗教學是什麼》,台北:揚智文化出版。
張志剛,2006,《走向神聖:現代宗教學的問題與方法》,台北縣:宗博出版社。
洪啟嵩,2016,《三時繫念今譯》,新北市:全佛出版社。
張春興編,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台灣東華書局。
高觀廬編,1990,《實用佛學辭典》,台北:世樺印刷企業有限公司。
Irvin D. Yalom(歐文‧亞隆),廖婉如、陳耿雄譯,2019,《凝視太陽:面對死亡恐懼》,
台北,心靈工坊。
270
許皓宜,2019,《情緒陰影》,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曹中瑋,2020,《遇見完形的我》,台北:究竟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Marc Leavitt,(馬克‧列維特),謝明憲譯,2017,《開悟日記》,台中市:一中心有限
公司。
Alberto Villoldo, Ph.D.(阿貝托‧維洛多博士),許桂綿譯,2006,《印家靈魂復原療法》,
台北:生命潛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吳平釋譯,2004,《雜阿含經》,高雄: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二、期刊論文
李聿勛、唐耀棕,2013,〈台灣的靈性學習課程---新時代入世精神的再現與教育實踐〉,
《德明學報》,第 37 卷第 2 期。
董芳苑,1995,〈「前世今生」的宗教背景:新時代運動〉,《新使者》,第 27 期。
陳家倫,2005,〈與諸神共舞:新時代運動的內涵與特徵〉,《弘光人文社會學報》,第
三期。
陳家倫,2006,〈台灣新時代團體的網絡連結〉,《台灣社會學刊》,第 36 期。
陳家倫,2007,〈新時代運動探源與當代發展趨勢〉,《思與言》,第 45 卷第 4 期。
陳家倫,2015,〈進─出宗教之間:台灣新時代靈性實踐的分析〉,《思與言》,第 53 卷
第 3 期。
陳淑娟,2007,〈靈性非宗教、轉化非救贖:對台灣新時代運動靈性觀的社會學考察〉,
《台灣宗教研究》,第 6 卷第 1 期。
瞿海源,2012,〈台灣的新興宗教〉,《弘誓雙月刊》,第 108 期。
張淑媚,1996,〈保羅‧田立克的神律道德及其德育蘊義〉,《鵝湖學誌》,第 17 期。
李麗娟,2018,〈田立克的宗教哲學對基督教神學的理解〉,《輔仁宗教研究》,第 37 期。
潘啟聰,2018,〈當代中國哲學與田立克的終極關懷〉,《鵝湖月刊》,第 520 期,。潘
朝陽,2013,〈從終極倫常論儒家的宗教倫常〉,《鵝湖學誌》,第 50 期。
楊樂強,2005,〈宗教多元主義如何可能〉,《江漢論壇》,2005 年第 11 期。
楊樂強,2007,〈宗教多元的問題域及其意義之維〉,《江漢論壇》,2007 年第 5
271
期。
楊樂強,2009,〈論希克宗教多元論的解構維度〉,《世界宗教研究》,2009 年第 2 期。
賴品超,2009,〈宗教多元的問題的哲學及神學進路〉,《漢語基督教學術評論》,
第 7 期。
楊琇惠,2009,〈從新時代觀點詮析老莊的環境倫理〉,《台北科技大學學報》,第 34-2
期。
單純,2007,〈論實體論的宗教救贖思想〉,《國外社會科學》,第 2007 卷第 1 期。
劉述先,2003,〈全球倫理與台灣本土化〉,《新世紀宗教研究》,第 1 卷第 3 期。
黃家溱,2012,〈寬恕的覺悟:個案訪談:一位榮獲補教師鐸獎教師〉,《高雄師大學報:
教育與社會科學類》,第 33 期。
許鶴齡,2014,〈探討佛教哲學諮商對仇恨的轉化與療癒之道─以「密勒日巴」影片為
例〉,《哲學與文化》,第 41 期第 4 卷。
張家麟,2007,〈滲入、多元與變遷:從比較宗教視野論「天人之際」〉,《宗教哲學》,
第 7 期。
梁翠梅,2006,〈高峰經驗─根植於此岸的彼岸:談靈性諮商中的自我實現與自我超
越〉,《弘光人文社會學報》,2006 年第 4 期。
梁翠梅,2018,〈契入高峰經驗之道─以「蘇菲轉」為例探討動態靜心中的意識轉化及
其應用〉,《弘光人文社會學報》,第 86 期。
黃立森,2019,〈評介《冥契主義與哲學》〉,《新世紀宗教研究》,第 18 卷第 1 期。
傅明俐,黃宗堅,2015,〈靈性治療〉,《輔導季刊》,第 57 卷第 3 期。
何迦勒,黃曬莉,2018,〈出走原鄉、藕斷絲連:華人基督徒改宗之轉化歷程〉,《本土
心理學研究》,第 50 期。
瞿海源,2002,〈台灣的新興宗教〉,《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總期第 73 期。
方天立,2003,〈佛教「空」義的歷史演變〉,《佛學研究》,北京:中國佛教文化研究
所出版,2003 年第 12 卷。
林安梧,2000,〈內觀禪修的探討〉,《中華佛學學報》,第 13 期。
林崇安,2011,〈四念處禪修法〉,《靈山現代佛教》,第 322 期。
272
陸杰峰,2021,〈般若思想與人間佛教 ― 星雲大師對《金剛經》要義的解明〉,《人間
佛教》,第 33 期。
王慕齡,2012,〈《瑜伽經》中的禪定成就與佛教比較〉,《宗教哲學》,第 59 期。
莊硯涵,2015,〈面對陰影的個體化旅程:榮格心理學在電影《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
之實踐與啟發〉,《輔導季刊》,第 51 卷第 2 期。
趙燕、黃宗堅,2018,〈從童話故事「森林中的老婦人」探索女性個體化歷程〉,收於
《輔導季刊》,第 54 卷第 4 期。
王琮賢、黃孔良,2017,〈靈性進化之啟蒙歷程─以《出埃及記》為例探討密契主義〉,
《發展與前瞻學報》,第 18 期。
林育陞,2015a,〈超個人心理學與靈性結合〉,《諮商與輔導》,第 360 期。
林育陞,2015b〈超個人心理學與與東西方神學的結合〉,《諮商與輔導》,第 354
期。
陳秉華、范嵐欣、詹杏如、范馨云,2017,〈當靈性與心理諮商相遇─諮商師的觀點〉,
《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第 50 期。
齊偉先,2010,〈宗教領域中的非宗教分化:評陳淑娟的新時代運動研究〉,《台灣社會
學》,第 20 期。
王琮賢、黃孔良,2017,〈靈性進化之啟蒙歷程─以《出埃及記》為例探討密契主義〉,
《發展與前瞻學報》,第 18 期。
夏允中、劉淑慧、王智弘、孫頌賢,2018,〈靈性與安身立命:從四大存有問題建構貫
串靈性與生涯的本土化理論〉,《中華輔導學報》,第 51 期。
汪美伶、陳玉蓮,2014,〈工作壓力對身心健康之影響-社會支持之調節作用〉,《東吳
經濟商學學報》,第 86 期。
單小琳,〈教師的社會支持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19-36 卷
1 期。
李仁豪、余民寧,2014,〈台灣中老年人外向性及神經質人格、社會支持與主觀幸福感
關係之模型建構及其結構係數比較〉,《教育心理學報》,45 卷 4 期。
王齡竟、陳毓文,2010,〈家庭衝突、社會支持與青少年情緒憂鬱:檢視同儕、專業與
273
家外成人支持的緩衝作用〉,《中華心理衛生學刊》,第 23 卷第 1 期。
蘇慧貞、周怡萱、許嘉琪、陳惠美,2017,〈保險從業人員之壓力與靈性學習之探討〉,
《諮商與輔導》,第 379 期。
黃麗萍,2018,〈探索生命教育的靈魂─靈性學習〉,收於《立德學報》,第 6 卷第 1 期。
葉俊廷、李雅慧,2018,〈從懷疑到信任:中高齡宗教信仰者的靈性學習歷程〉,收於
《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第 51 期。
梁翠梅,2016,〈高峰經驗─根植於此岸的彼岸:談靈性諮商中的自我實現與自我超
越〉,《弘光人文社會學報》,2016 年第 4 期。
陳玉璽,2004,〈超個人心理學意識研究對佛教佛性觀的觀察─兼論「批判佛教」反佛
性論的學理詮釋問題〉,《新世紀宗教研究》,第 3 卷第 3 期。
劉秋固,1998,〈超個人心理學與宗教心理學對靈性問題之研究〉,收於《宗教哲學》,
第 4 卷第 3 期。
鄭志明,2002,〈華人的信仰心理與宗教行為〉,《鵝湖月刊》,第 324 期。54
陳玉璽,2018,〈西方佛教修行與身心靈療癒〉,《新世紀宗教研究》,第 17 卷第 2 期。
Thich Nhat Hanh(一行禪師),汪橋譯,2005〈療癒內在的小孩〉,《慧炬雜誌》,第 595
期。
鄭基良,1994,〈淺談快樂哲學〉,《空大人文學報》,第 3 期。
劉易齋,2018,〈靈性禪修的生命教育〉,《國防大學通識教育學報》,2018 年第 8 期。
盧蕙馨、鄺真泉,2016,〈宗教療癒的「情入」與「理入」〉,《輔仁宗教研究》,第 32
期。
梁翠梅,2005,〈「見」的開啟與典範轉移〉,《弘光人文社會學報》,2005 年第 3
期。
范純武、王見川、高致華,2009,〈戰後台灣宗教研究的回顧與前瞻〉,《文史哲》,
總第 310 期。
陳建明、梁棟,2022,〈西方漢學傳統中的中國宗教研究典範及其轉移〉,《漢學
研究通訊》,第 41 卷第 2 期。
274
三、學位論文
羅瑞梅,2004,《《奇蹟課程》的「罪」與《大乘起信論》的「無明」之比較─兼論新
時代的觀點》,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林修德,2015,《透過冥契主義重構《莊子》體道工夫的研究向度》,國立東華大學中
國語文學系博士論文。
陳思聖,2018,《社會認同理論在遊客行為意圖之應用:Road to Ultra,台灣音樂節之
實證》,元智大學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碩士班碩士論文。
羅瑛,2020,《從社會認同分析理論分析閩台媽祖對兩岸關係的影響》,(文化大學,社
會科學院國家發展與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志明,2010,《宗教的實踐與認同─慈濟功德會新竹分會的女性參與》,國立交通大
學客家文化學院客家社會與文化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世慧,2005,《現代宗教的認同形式—以慈濟基金會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林本炫,1998,《當代台灣民眾宗教信仰變遷的分析》,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
士論文。
陳瑄嬪,2017,《初期佛教「空」思想-以巴利《中部.空小經》註譯與研究為進路》,
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明珠,2007,《新時代賽斯生命觀及其實踐》,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王兆力,2016,《賽斯資料中的多重宇宙觀》,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
黃英傑,2019,《以整合觀點論佛教與新時代的意識探討─以《楞伽經》與《賽斯書》
為依據》,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佳賢,2002,《學前自閉症同主要照顧者照顧負荷、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之相關研
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許淑雅,2009,《高峰原妙之看話禪法研究─以《高峰原妙禪師禪要》為中心》,
法鼓佛教學院佛教學系碩士論文。
許淑雅,2019,《大慧宗杲看話禪法之研究》,佛光大學佛教學系碩士論文。275
王芷媛,2020,《口碑訊息影響消費者購買有機商品決策行為研究 — 以饋贈或自用動
機論之》,龍華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碩士班碩士論文。
李燕文,2011,《探究四年級低成就學生於 POE 教學過程中簡單和串聯電路之電路心
智模式變化及其異例反應和影響因素》,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科學教育碩士學位學程碩士
論文。
四、網路資料
許自呈(2019)。〈四層分裂:一個小整理〉,奇蹟課程‧許自呈的教學網站,2019
年 9 月 16 日,https://miracledoer.weebly.com/22855364472002738988/3919430。
2022/7/10。
許自呈(2019)。〈收回投射:一個看見〉,奇蹟課程‧許自呈的教學網站,2019 年 8 月
11 日,https://miracledoer.weebly.com/22855364472002738988/2932155。2022/7/10。
許自呈(2017)。〈寬恕的六堂課〉,奇蹟課程‧許自呈的教學網站,2017 年 8 月 29 日,
https://miracledoer.weebly.com/22855364472002738988/forgiveness-1。 2022/7/10。
雪裡紅(2020)。〈香港、農業、「廢青」(上篇)〉,GUAVANTHTOPOLOGY.TW 芭樂人
類學,2020 年 10 月 10 日,https://guavanthropology.tw/article/6830。 2022/7/20。
許自呈(2017)。〈新時代與奇蹟課程的關鍵區別〉,奇蹟課程‧許自呈的教學網站,2017
年 7 月 7 日,https://miracledoer.weebly.com/22855364472002738988/5981463。 2022/7/20
若水(2014)。〈【線上共修】若水答客問:翱翔戰場之上〉,奇蹟課程中文部官
方網站,2014 年 12 月 9 日,
https://www.acimtaiwan.info/Column/Article.aspx?id=11923。2022/6/28。
若水(2015)。〈[若水談]從理解到體悟--聽若水談三階〉,奇蹟課程中文部官方網站,
2015年8月16日,https://www.acimtaiwan.com/About/Article.aspx?id=14182 。2022/7/20。
許自呈(2016)。〈【詞彙解析】導言〉,奇蹟課程‧許自呈的教學網站,2016 年
12 月 31 日,https://miracledoer.weebly.com/35422244093529926512/intro,
2022/8/30。
若水(2009)。〈KW_我的性生活符合聖靈的意願嗎?〉,奇蹟課程中文部官方網站,2009
年 10 月 9 日,https://www.acimtaiwan.info/Column/Article.aspx?id=4832 。2022/7/20。
若水(2019)。〈【若水談】給跨性別與同志夥伴們的關懷〉,奇蹟課程中文部官方網站,
276
2019 年 5 月 10 日,https://www.acimtaiwan.info/Column/Article.aspx?id=15151。
2022/7/20。
網站編輯(2017)。〈佛學冷知識,三皈依文知多少?(上)〉,大華嚴寺 huayen World,
2017 年 9 月 19 日,
https://www.facebook.com/huayenlugu.org/photos/a.994491820695397/1144570025687575
/?type=3。2022/7/23
許自呈(2017)。〈【詞彙解析】2. 小我-奇蹟〉,奇蹟課程‧許自呈的教學網站,
2017 年 1 月 3 日,https://miracledoer.weebly.com/35422244093529926512/2。
2020/7/23。
肯恩(2020)。〈如何從《奇蹟課程》的讀書會當中獲益〉,奇蹟課程中文部官方
網站,2020 年 12 月 8 日,
https://www.acimtaiwan.info/Column/Article.aspx?id=15322,2022/8/5。
許自呈(2018)。〈【基礎詞彙解析】5.分裂、合一〉,奇蹟課程‧許自呈的教學網站,2018
年 1 月 27 日,https://miracledoer.weebly.com/225223099035422244093529926512/5。
2022/7/23。
肯恩(2021)。〈KW_我們並不活在身體裡,那到底活在哪?〉,奇蹟課程中文部官方網
站,2021 年 4 月 24 日,https://www.acimtaiwan.info/Column/Article.aspx?id=15388。
2022/7/23。
網頁編輯(無時間說明)。〈內觀法的傳承〉,台灣內觀中心,
https://tw.dhamma.org/zh-tw/%E4%BB%8B%E7%B4%B9%E5%85%A7%E8%A7%80/%
E5%82%B3%E6%89%BF/。2022/7/23
許自呈(2017)。〈如何開好一個《奇蹟課程》讀書會〉,奇蹟課程‧許自呈的教學網站,
2017 年 11 月 19 日,https://miracledoer.weebly.com/22855364472002738988/7569885。
2022/8/1。
肯恩演講,慧軍譯(2014)。〈【肯影音】世界─舞台─從台下看自己〉,奇蹟課程中文部
官方網站,2014 年 9 月 6 日,https://www.acimtaiwan.info/Column/Article.aspx?id=13570。
2022/8/20。
袁蒙、陳建軍(2018)。〈日本知名演員大山漣突發心臟病死亡〉,人民網─日本
277
頻道,2018 年 2 月 22 日,
http://japan.people.com.cn/BIG5/n1/2018/0222/c35421-29828681.html。2022/8/23。
許自呈(2017)。〈【練習手冊解析】第二課:我在這房間(街上、窗口、此地)
所看到的一切,對我所具的意義,完全是我自己賦予的〉,奇蹟課程‧許自呈的
教學網站,2017 年 1 月 2 日,
https://miracledoer.weebly.com/322443272225163208743529926512/2。2023/5/13。
五、其他參考資料
正詮的一部分音樂創作,可於以下網址聆聽: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elY1kjSciwQ7lA5qK0YLvRZ9BW8Qzj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