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44.200.117.166) 您好!臺灣時間:2023/09/27 07:07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陳芃安
研究生(外文):
CHEN,PENG-AN
論文名稱:
政治候選人數位形象創造與競選策略之關係-以2022桃園市議員選舉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ndidate Digital Image Creation and Campaign Strategy - Taking the 2022 Taoyuan City Council Election as an Example
指導教授:
曾世賢
、
李明彥
指導教授(外文):
ZENG,SHI-XIAN
、
LI,MING-YAN
口試委員:
曾世賢
、
李明彥
、
陳基祥
口試委員(外文):
ZENG,SHI-XIAN
、
LI,MING-YAN
、
CHEN,JI-XIANG
口試日期:
2023-07-19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中原大學
系所名稱:
企業管理學系
學門:
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
企業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23
畢業學年度:
11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66
中文關鍵詞:
數位形象
、
社群媒體
、
競選定位
、
德爾菲法
外文關鍵詞:
digital imagery
、
social media
、
campaign positioning
、
Delphi method
相關次數:
被引用:0
點閱:10
評分:
下載:0
書目收藏:0
數位形象與競選策略是指在網路及社群媒體的普及化的時代,一個政治候選人希望透過網路的傳播,創造民眾對候選人的認知,也是候選人刻意形塑給選民認知的樣貌,意味著政治正在進入一個「全網路」的時代,網路政治生態才是選戰決勝關鍵。
本研究以「社群傳播」、「形象理論」為出發點,主張選民對於候選人數位形象的認知,以質化訪談研究與德爾菲為調查方法,探討不同社群平臺中,候選人宣傳平臺、個人特徵、競選定位、以及數位媒體經營為四大構面,找出選民心中最喜愛的數位形象變項,及其相互影響之關係,以供未來競選團隊在經營社群媒體時,應著重的數位形象指標,實為本研究致力探討之所在。
Digital image and campaign strategy refers to the fact that in the era of popularization of the Internet and social media, a political candidate hopes to create the public's perception of the candidate through Internet communication, and present the appearance that the candidate wants to show to voters .
This means that politics is entering an era of "full Internet", and the political ecology of the Internet is the key to winning the election.
This study uses "community communication" and "image theory" as the starting point to analyze voters' cognition of candidates' digital images. Qualitative interview research and Delphi method are used as survey methods to analyze the four major aspects of candidate publicity,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campaign positioning, and digital media management in different community platforms. Find out the most favorite digital image variables in the minds of voters and their mutual influence. It is hoped that through this study, future campaign teams can have reference indicators when operating social media. This is what this study is dedicated to exploring. where.
目錄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錄 III
圖目錄 IV
表目錄 V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2
第三節 研究目的 3
第四節 研究流程 4
第貳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政治行銷理論 6
第二節 廣告策略 8
第三節 個人數位形象 9
第四節 網路社群 15
第五節 臺灣網路政治發展歷程 17
第參章 研究方法 23
第一節 德爾菲法 23
第二節 問卷設計與調查 24
第三節 建構候選人數位整合競選策略關鍵成功因素之構面及準則 24
第肆章 研究結果 35
第一節 第一回合德爾菲專家問卷資料結果與分析 35
第二節 問卷結果與分析 35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43
第一節 研究結論 43
第二節 研究建議 45
參考文獻 48
附錄一 51
附錄二 55
圖目錄
圖1-1 研究流程圖 5
圖3-1 雛型研究架構圖 25
表目錄
表3-1 專家訪談名單彙整表 26
表3-2 雛型架構之構面定義及專家意見彙整表 27
表3-3 雛型架構之「宣傳平臺」準則定義及專家意見彙整表 29
表3-4 雛型架構之「個人特徵」準則定義及專家意見彙整表 30
表3-5 雛型架構之「競選定位」準則定義及專家意見彙整表 31
表3-6 雛型架構之「數位媒體經營」準則定義及專家意見彙整表 32
表4-1 準則重要度共識度(初次)彙整表 36
表4-2 準則重要度共識度(第二次)彙整表 38
表4-3 「平均數」績效評估彙整表 39
OOSGA: 跨境策略顧問公司(2023)。美國社群媒體現況:2023年社群平臺發展趨勢、用戶分佈數據。2023年6月20日,取自: https://oosga.com/social-media/usa/
天下雜誌(2018年8月06日)。網路聲量變現金 柯文哲「學姊」的背後誰操盤?2023年7月9日,取自:https://www.cw.com.tw/article/5091495
王光旭、蔡子弘、陳薇丞(2019)。政治人物經營臉書策略之研究:以第九屆不分區立法委員為例。民主與治理,6(2),1-45。
王嵩音(2010)。臺灣選民媒介使用對於候選人形象與評價之影響:傳統媒介vs.新媒介。傳播與管理研究,10(1),3-35。
王嵩音(2017)。社交媒體政治性使用行為與公民參與之研究。資訊社會研究,32,83-111。
丘昌泰,(2023),公共行銷管理。元照出版。
江義平、江孟璇、楊婉伶(2019)。社群媒體使用行為之構形探究。電子商務研究,17(4),247-275。
李奇俊(2011)。政治候選人Facebook粉絲專頁操作策略及公關模式之研究-以2010五都選舉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新北市。
辛西亞‧強森(2019)。數位形象力:平臺就是你的資本和機會,經營個人品牌不能不知的技術與藝術。臺北市:遠流文化。
林士評(2020)。當代日本公眾外交研究-以新媒體的國際傳播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日本研究學位學程碩士論文,臺北市。
柯秀卿(2019)。選戰策略:2016臺灣總統選舉臉書的政治溝通。傳播文化,18,140-179。
張約翰(2016年2月12日)。看新聞,上臉書!大數據。2023年6月5日,取自:https://group.dailyview.tw/Article/detail/250
許育誠(2020)。Facebook影響政治人物與民眾互動之研究─以2018年桃園市議員選舉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臺北市。
許長田(1999)。行銷學-競爭‧策略‧個案。臺北市:揚智文化。
陳君毅(2018年11月9日)。真實也需要包裝!「網紅」柯文哲YouTube破10萬訂閱後再開新戰線。數位時代。2023年6月5日,取自: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51185/ko-p-social-marketing
陳春富(2002)。臺灣選戰行銷模式之建構。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新竹市。
湯宗泰、劉文良(2008)。網路行銷Web 2.0思維。臺北市:學貫行銷。
鈕則勳(2001)。總統候選人之競選傳播策略--以公元二OOO年我國總統大選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論文,臺北市。
劉樹澤(1998)。廣告管理。臺北市:華泰文化。
鄧振源(2005)。計畫評估—方法與應用(第二版)。基隆市:運籌規劃與管理研究中心。
鄭宇君、陳百齡(2014)。探索2012年臺灣總統大選之社交媒體浮現社群:鉅量資料分析取徑。新聞學研究,120,121-166。
鄭志富、吳國銑、蕭佳惠(2000)。運動行銷學。臺北市:華泰文化。
蕭維傑(2018)。能見度的支配與拼搏:Facebook動態消息演算法權力下的臺灣新聞媒體。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簡娉亭(2019)。政治人物社群媒體展演與群眾回覆。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傳播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電子全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台灣選戰行銷模式之建構
2.
總統候選人之競選傳播策略--以公元二OOO年我國總統大選為例
3.
政治人物社群媒體展演與群眾回覆
4.
能見度的支配與拼搏:Facebook動態消息演算法權力下的台灣新聞媒體
5.
當代日本公眾外交研究-以新媒體的國際傳播運用為例
6.
Facebook 影響政治人物與民眾互動之研究─以 2018 年桃園市議員選舉為例
7.
政治候選人Facebook粉絲專頁操作策略及公關模式之研究-以2010五都選舉為例
8.
以內容行銷探討網路社群吸引力之關鍵因素 — 以A工作室為例
9.
應用社群媒體用以提升產品曝光與銷售之研究
無相關期刊
1.
國內美術館Instagram追蹤者之使用動機、態度與行為意圖
2.
台灣保險業數位轉型現況與未來展望
3.
探討雇主品牌的內涵與影響-以一家德商公司為例
4.
影響閱聽眾接收行動短影音之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以使用與滿足理論
5.
Facebook 影響政治人物與民眾互動之研究─以 2018 年桃園市議員選舉為例
6.
政治人物社群媒體展演與群眾回覆
7.
混合型組織: 利害關係人的邏輯制度衝突
8.
以使用與滿足理論探討虛擬社群使用行為 —以「客家小吵」Facebook粉絲專頁為例
9.
以使用與滿足理論探討網路遊戲直播平 台 Twitch TV 粉絲的持續使用意圖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