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5)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7 10:2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周軒萱
研究生(外文):CHOU,HSUAN-HSUAN
論文名稱:長者生命態度對死亡焦慮的影響
論文名稱(外文):The Influence of the Life Attitude on Death Anxiety Among Older Adults
指導教授:張君如張君如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ang,Chun-Ju
口試委員:朱僑麗郭曉怡
口試委員(外文):CHU,CHIAO-LEEKUO,HSIAO-I
口試日期:2023-07-25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朝陽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銀髮產業管理系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其他商業及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3
畢業學年度:11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51
中文關鍵詞:長者生命態度死亡焦慮生命教育
外文關鍵詞:Older AdultsLife AttitudeDeath AnxietyLife Educa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23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48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研究主要以國內50歲(含)以上長者為研究對象,探討長者生命態度對死亡焦慮的影響。本研究採用便利抽樣方式進行問卷發放,共發出399份,實際回收有效問卷共399份。本研究以SPSS18.0統計軟體進行分析,研究分析結果如下:
一、不同性別、不同教育程度、不同宗教信仰對長者整體生命態度達到顯著性的差異影響。
二、不同教育程度、不同職業、不同宗教信仰對長者整體死亡焦慮達到顯著性的差異影響
三、曾參加過有關生死議題的課程對於長者死亡焦慮達顯著性的差異水準。
四、多元回歸依據死亡焦慮分成自我喪失、面對未知、關係喪失、生病與疼痛、報應與懲罰、死後遭遇等六個模型,其中,以自我喪失模型解釋力最佳,R2 =0.11,F=4.49*, 顯示教育程度(國中小以下)、曾經參加過生死議題課程對死亡焦慮之「自我喪失」的解釋力最高。換句話,教育程度越低者,其死亡焦慮越高。曾經參加過生死議題課程者的死亡焦慮越低。
This study took the older adults over fifty years ol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explored the influence of older aldults' life attitude on death anxiety. In this study, the convenience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to distribute questionnaires. A total of three hundred and ninety nine questionnaires were sent out, and a total of three hundred and ninety nine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actually recovered. This research used SPSS18.0 statistical software for analysis, and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Different gender, different education levels and different religious belief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tial effects on the overall life attitude of the older adults.
2. Different education levels, different occupations, and different religious belief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tial effects on the overall death anxiety of the older adults.
3.Those who had participated in courses on life and death issues ha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level of death anxiety of the older adults.
4.Multiple regression divided death anxiety into six models: self loss, facing the unknown, loss of relationship, illness and pain, retribution and punishment, and encounter after death. Among them, the self loss model had the best explanatory power, R2 =0.11, F = 4.49*, showing that education level (below junior high school), had participated in courses on life and death issues had the highest explanatory power for the "loss of self" of death anxiety. In other words, the lower the education level, the higher the death anxiety. Those who had participated in life-death issues courses had lower death anxiety.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名詞解釋 6
一、長者 (Older Adults) 6
二、生命態度(Life attitude) 6
三、死亡焦慮(Death anxiety) 6
四、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長者生命教育 7
第二節 長者生命態度之相關研究 13
第三節 長者死亡焦慮之相關研究 18
第四節 長者生命態度、死亡焦慮之相關研究 25
第五節 不同長者人口統計資料對生命態度、死亡焦慮之相關研究 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0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0
第二節 研究假設 31
第三節 研究對象 32
第四節 研究工具 33
第五節 資料分析 35
第六節 信效度分析 37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5
第一節 人口統計基本資料分析 55
第二節 人口統計變項對生命態度之差異性分析 60
第三節 人口統計變項對死亡焦慮之差異性分析 117
第四節 人口統計變項、生命態度對死亡焦慮之影響 215
第五節 研究結果與討論 22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231
第一節 結論 231
第二節 建議 233
第三節 研究限制 235
參考文獻 236
附錄一 探討長者生命態度對死亡焦慮的影響問卷調查 243


表目錄
表3-6-1生命態度量表相似性檢核說明 37
表3-6-2生命態度量表題目文字潤飾情形 38
表3-6-3死亡焦慮量表刪除的題目說明 40
表3-6-4死亡焦慮量表相似性檢核說明 41
表3-6-5死亡焦慮題目整合 43
表3-6-6死亡焦慮題目文字潤飾情形 44
表3-6-9生命態度量表效度分析表 46
表3-6-10死亡焦慮量表效度分析表 48
表3-6-7生命態度量表信度分析 51
表3-6-8死亡焦慮量表信度分析 53
表4-1-1樣本基本資料之次數分配表 57
表4-2-1不同性別的長者在生命態度上之差異性分析表(N=399) 60
表4-2-2不同年齡的長者在生活態度上之差異性分析表(N=399) 61
表4-2-3不同年齡的長者在生命自主性上之差異性分析表(N=399) 62
表4-2-4不同年齡的長者在給予與付出上之差異性分析表(N=399) 63
表4-2-5不同年齡的長者在生命態度整體性上之差異性分析表(N=399) 64
表4-2-6不同教育程度的長者在生活態度上之差異性分析表(N=399) 66
表4-2-7不同教育程度的長者在生命自主性上之差異性分析表(N=399) 68
表4-2-8不同教育程度的長者在付出與給予上之差異性分析表(N=399) 70
表4-2-9不同教育程度的長者在生命態度整體性上之差異性分析表(N=399) 72
表4-2-10不同職業的長者在面對生活態度上之差異分析表(N=399) 74
表4-2-11不同職業的長者在生命自主性上之差異分析表(N=399) 82
表4-2-12不同職業的長者在付出與給予上之差異性分析表(N=399) 90
表4-2-14不同宗教信仰的長者在生活態度上之差異性分析表(N=399) 107
表4-2-15不同宗教信仰的長者在生命自主性上之差異性分析表(N=399) 109
表4-2-16 不同宗教信仰的長者在給予與付出上之差異性分析表(N=399) 111
表4-2-17不同宗教信仰的長者在生命態度整體性上之差異性分析表(N=399) 113
表4-2-18是否參加過生死議題課程在生命態度上之差異性分析表(N=399) 116
表4-3-1不同性別的長者在死亡焦慮上之差異性分析表(N=399) 118
表4-3-2不同年齡的長者在死後的遭遇上之差異性分析表(N=399) 119
表4-3-3不同年齡的長者在自我喪失上之差異性分析表(N=399) 120
表4-3-4不同年齡的長者在面對未知上之差異性分析表(N=399) 121
表4-3-5不同年齡的長者在關係喪失上之差異性分析表(N=399) 122
表4-3-6不同年齡的長者在生病與疼痛上之差異性分析表(N=399) 123
表4-3-7不同年齡的長者在報應與懲罰上之差異性分析表(N=399) 124
表4-3-8不同年齡的長者在死亡焦慮整體性上之差異性分析表(N=399) 125
表4-3-9不同教育程度的長者在死後的遭遇上之差異性分析表(N=399) 127
表4-3-10不同教育程度的長者在自我喪失上之差異性分析表(N=399) 129
表4-3-11不同教育程度的長者在面對未知上之差異性分析表(N=399) 131
表4-3-12不同教育程度的長者在關係喪失上之差異性分析表(N=399) 133
表4-3-13不同教育程度的長者在生病與疼痛上之差異性分析表(N=399) 135
表4-3-14不同教育程度的長者在報應與懲罰上之差異性分析表(N=399) 137
表4-3-15不同教育程度的長者在死亡焦慮整體性上之差異性分析表(N=399) 139
表4-3-16不同職業的長者在死後的遭遇上之差異分析表(N=399) 143
表4-3-17不同職業的長者在自我喪失上之差異分析表(N=399) 151
表4-3-19不同職業長者在關係喪失上之差異性分析表(N=399) 167
表4-3-20不同職業的長者在生病與疼痛上之差異性分析表(N=399) 175
表4-3-21不同職業的長者在報應與懲罰上之差異性分析表(N=399) 183
表4-3-22不同職業的長者在死亡焦慮整體性上之差異性分析表(N=399) 191
表4-3-23不同宗教信仰的長者在死後的遭遇上之差異性分析表(N=399) 200
表4-3-24不同宗教信仰的長者在自我喪失上之差異性分析表 202
表4-3-25不同宗教信仰的長者在面對未知上之差異性分析表 204
表4-3-26不同宗教信仰的長者在關係喪失上之差異性分析表 206
表4-3-27不同宗教信仰的長者在生病與疼痛上之差異性分析表 208
表4-3-28不同宗教信仰的長者在報應與懲罰上之差異性分析表 210
表4-3-29不同宗教信仰的長者在死亡焦慮整體性上之差異性分析表 212
表4-3-30是否參加過有關生死議題課程長者在死亡焦慮上之差異性分析表 214
表4-5-1研究結果彙整表 227

圖目錄
圖3-1 研究架構 30
一、中文文獻
Alfons deeken (2008)。生與死的教育(王珍妮,Trans.)。出版地: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1)。
NANDA International,Inc(2018)。NANDA International 護理診斷:定義與分類 2018-2020(黃靜微,Trans.)。出版地:華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7)。
王春雅、李豐楙、林綺雲、邱鈺雯、張苑珍、陳武宗、許禮安、黃勇誠、蔡佩真、劉清虔、釋慧開,(2010)。臨終與生死關懷(第一版)。華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王紫玲(2010)。家長對學齡前幼兒生命教育教養態度與需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研究所,高雄市。
曲幗敏、孫秀卿、許秀珠(2021)。癌症病人死亡焦慮概念分析。腫瘤護理雜誌,(21),35-47。
江瀾、盧保健、黃仁偉、朱明霞(2016)。善生善死—長者家庭生死教育。澳門護理雜誌。15(2),1-5。
吳永銘(2009)。高齡教育機構學習者生命態度、生死教育需求及機構因應對策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吳建昌、陳映燁、李明濱(1999)。死亡之重新定義:對於腦死之探討。醫學教育。3(3),221-237。
李育緣(2022)不執著、生命意義與死亡焦慮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範大學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研究所,高雄市。
李孟榛(2011)。幼兒園教師生命態度與生命教育實施現況之研究—以彰化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班,臺中市。
林季玲、楊淑晴(2009)。生死態度之教學成效的後設分析。課程與教學季刊。12(3),107-128。
洪栩隆、黃松元(2012)。生死心理學(第五版)。新北:國立空中大學。
孫虹景(2015)。生死教育課程對高中學生生命意義感及死亡焦慮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輔導活動較學碩士班,彰化市。
孫效智(2009)。生命教育的哲學基礎。教育部生命教育全球資訊網。2021年1月10日,取自https://life.edu.tw/zhTW2/。
國家發展委員會人口推估查詢系統。2023年6月10日取自https://www.ndc.gov.tw/cp.aspx?n=AAE231302C7BBFC9。
張育綺(2022)。成年人的死亡焦慮與生命意義感對心理健康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碩士班臨床心理學組碩士論文,花蓮市。
張淑美(1996)。死亡學與死亡教育﹕國中生之死亡概念、死亡態度、死亡教育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第一版)。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張淑美(2005)。職前師資培育階段「生命教育」課程之實施與省思。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學刊。24,67-87。
張淑美、唐欣薇、涂金堂(2017)。高雄市幼兒園家長生命教育態度與生命教育需求之研究。高雄師大學報。(43),1-30。
張新仁、張淑美、魏慧美、丘愛鈴(2005)。大專院校推動生命教育現況及特色之調查研究。高雄師大學報:教育與社會科學類。21,1-24。
教育部(2006)。邁向高齡社會老人教育政策白皮書。教育部生命教育全球資訊網。2021年1月11日,取自https://life.edu.tw/zhTW2/。
教育部生命教育全球資訊網。2022年12月10日。取自https://life.edu.tw/zhTW2/node/345。
教育部樂齡學習網站。2023年6月20日。取自https://moe.senioredu.moe.gov.tw/。
許佳翎(2006)。高齡者家庭教育課程規劃方向與策略。南華大學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
郭金國、張啟臺、葉孟潔(2012)。以生命教育重啟老人希望。南華大學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
郭娟如(2016)。國中生生命態度與健康促進行為關係之研究-以新北市板橋區公立國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健康產業管理研究所,基隆市。
郭慧娟(2014)。生死學概論(初版)。華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陳美珠(2011)。中年人來生信念、死亡態度與自殺傾向之相關性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教育與輔導系研究所,臺北市。
陳凌、賴翠媛(2012)。由資優學生的生命態度談生命教育。國小特殊教育。(53),77-84。
陳婓娟(2012)。生命教育課程對高中生生命態度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班,雲林縣。
曾郁榆 (2019)。青少年生命態度與生命教育課程需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曾煥棠(2005)。認識生死學—生死有涯。(第一版)。揚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黃文翰、鄭逸如、楊于婷、張琦郁、黃士哲(2017)。如何面對臨終的死亡焦慮-誰該為自身的死亡負責?。安寧療護雜誌 。22(2),202-212。
黃鶴珠(2010)。社區志工死亡恐懼之態度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研究所,嘉義縣。
楊曉惠(2019)養護機構老人生命意義感與死亡焦慮相關性之研究-以高高屏地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研究所,嘉義縣。
廖慧雯(2012)。生命教育課程對高中生生命態度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系研究所,雲林縣。
劉金鳳(2011)。臺北市信仰佛教與基督宗教老年人來生信念與死亡態度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教育與輔導系研究所,臺北市。
劉婉琳(2018)從《可可夜總會》影片-探討「死後生命」對生者的生命意義啟發。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8),141-144。
劉淑娟(1999)。罹患慢性病老人生命態度及生活滿意度之探討。護理研究。7(4),294-306。
慧開法師(2011)。【生死自在】「現代生死學」導覽(二)「死亡學」與「死亡教育」在西方的緣起與發展。人間福報。2023年7月20日。取自https://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237978。
蔡明昌(2008)。大學生來生信念與生命態度關係之研究。中華輔導學報。24,33-70。
蔡明昌(2014a)。大學生死亡焦慮的內涵建構與現況調查之研究。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41,25-56。
蔡明昌(2014b)促發情境對大學生死亡焦慮影響之研究:狀態性-特質性焦慮的探討。生死學研究,(16),1-34。
蔡明昌(2015)。高中生生命態度量表的編製-以生命教育課程綱要為架構。生命教育研究。7(2)。57-92。
蔡明昌、顏蒨蓉(2005)。老人生死教育教學之研究。生死學研究。(2),129-174。
蔡瓊儀(2012)。國小學童失落經驗、悲傷反應與死亡焦慮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生命教育碩士班,高雄市。
黎建球(2012)。現代人的死亡焦慮。哲學與文化。39(12)。5-16。
謝昌達(2012)。生命教育國際志工著學習方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系碩士專班,臺中市。
謝曼盈(2003)。生命態度量表之發展與建構。未出版碩士論文,慈濟大學教育系研究所,花蓮市。
謝曼盈、潘靖瑛(2015)。簡短版生命態度量表之效度研究。慈濟大學教育研究學刊。(12)。189-209。
鍾芬芳、蔡芸芳(2009)。“怕死”-談健康老人對死亡的焦慮。長庚科技學刊。11。123-132。
顏蒨榕(2002)。老人生死教育課程內容與教學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研究所,嘉義縣。
蘇慧萍(2002)。《老》《莊》生死觀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高雄市。

二、英文文獻
Barry V. Fortner, Robert A. Neimeyer (1999) DEATH ANXIETY IN OLDER ADULTS: A QUANTITATIVE REVIEW, Death Studies, 23:5, 387-411.
Helena Kisvetrová, Roman Herzig, Milena Bretšnajdrová, Jitka Tomanová, Kateřina Langová & David Školoudík (2021) Predictors of quality of life and attitude to ageing in older adults with and without dementia, Aging & Mental Health, 25:3, 535-542.
Rababa, M., Hayajneh, A.A. & Bani-Iss, W. (2021)Association of Death Anxiety with Spiritual Well-Being and Religious Coping in Older Adult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J Relig Health 60, 50–63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