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117.166) 您好!臺灣時間:2023/10/03 19:3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小鈴
研究生(外文):Lin,Siao-Ling
論文名稱:國小二年級學生仿寫之行動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ction Research on Imitation Writing of the Second-Grad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指導教授:蕭揚基蕭揚基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Shiau,Young-Key
口試委員:張加佳黃惟饒蕭揚基
口試委員(外文):Chang,Chia-ChiaHuang,Wei-JaoShiau,Young-Key
口試日期:2023-07-24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大葉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3
畢業學年度:11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76
中文關鍵詞:國小二年級學生仿寫文本分析情意分析
外文關鍵詞:Elementary school second grade studentImitation WritingText AnalysisAffective Domain Analysi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國小二年級學生仿寫之行動研究。另外,本研究透過造句、短語,句型書寫、童詩、札記、課文仿寫等多種寫作的練習,來協助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並且藉此評估仿寫練習對二年級學童的寫作成效。
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正式樣本則以台灣彰化市某國小二年級某班之二十四位學童為研究對象。本研究採用康軒版國語第三冊課文作為導讀、文本分析、情意分析、並引導學童仿寫,以提升學童寫作能力。
本研究結果發現:(一)札記練習能提升學生的寫作文字量。(二)生字花、七字詞的課程引導對學生寫作能力有幫助。(三)仿寫、札記訓練能提升學生童詩寫作及語文學習興趣及意願。(四)發表增強學生寫作的意願。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action research on imitation writing of the second-grade students in elementary school. In addition, this study helps to improve students' writing ability through various writing exercises such as sentence making, phrase writing, sentence pattern writing, children's poems, notes, and text imitation, and evaluates the writing effect of imitation exercises on second-grade students .
This study adopts action research, and the sample is 24 students from a class of second graders in an elementary school in Changhua City, Taiwan. The third volume of Kangxuan version of Mandarin is used as the reading guide, text analysis, sentiment analysis, which helps students to imitate, so as to improve students' writing ability.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found that: (1) Journal keeping practice can improve students' writing volume. (2) Curriculum guidance for new characters and seven-character words is helpful to students' writing ability. (3) Imitation and Journal keeping training can enhance students' interest and willingness in children's poetry writing and language learning. (4) Publishing enhances students' willingness to write.


目錄

封面內頁
簽名頁
中文摘要 iii
ABSTRACT iv
誌謝 v
目錄 vi
圖目錄 viii
表目錄 x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8
   第三節 研究問題 8
   第四節 名詞釋義 10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5
   第一節 十二年國教實施後國小教學困境 15
   第二節 仿寫的意涵與教學策略 21
   第三節 仿寫之相關研究 33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0
   第一節 行動研究法 40
   第二節 研究的場域和研究對象 4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6
   第四節 研究流程 47
   第五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51
第六節 仿寫教學設計 5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6
   第一節 仿寫練習前學生書寫情況 66
   第二節 仿寫練習語學生寫作興趣 74
   第三節 仿寫練習過程中學生之寫作力 104
   第四節 仿寫練習後學生的句型運用 11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32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32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38
第三節 研究省思 140
參考文獻 145
附錄一 教學後學習單 150
附錄二 家長課程回饋單 152
附錄三 教學省思記錄表 153
附錄四 教學計劃執行之家長同意書 154
附錄五 仿寫作品-走過○○寫作教案 155
附錄六 仿寫作品-觀察○○寫作教案 161
附錄七 仿寫作品-連環圖畫裡的人物對話寫作教案 166
附錄八 仿寫作品-吹泡泡的方法寫作教案 172


圖目錄

圖2-1 國語文能力表 25
圖2-2 國語文能力表 26
圖3-1 研究流程圖 49
圖3-2 三角檢核圖 53
圖3-3 寫作計畫單 61
圖3-4 仿寫學習單 62
圖3-5 造句練習單 63
圖3-6 句型練習單 64
圖4-1 S06一上國語詞語聽寫 69
圖4-2 S06一下國語詞語聽寫 69
圖4-3 S06二上國語詞語聽寫 69
圖4-4 S02的札記 70
圖4-5 S25的札記 71
圖4-6 S17的札記 72
圖4-7 S12的札記 73
圖4-8 S14的札記 73
圖4-9 二上給家長的一封信 75
圖4-10 二下給家長的一封信 75
圖4-11 T作業示範-1 76
圖4-12 S04經引導後完成的作業-1 76
圖4-13 T作業示範-2 77
圖4-14 S04經引導後完成的作業-2 77
圖4-15 課堂討論藍本-習寫甲本 79
圖4-16 根據習寫甲本造句討論出的7字詞 79
圖4-17 S03經過討論後完成的作業-1 80
圖4-18 S03經過討論後完成的作業-2 80
圖4-19 S17生字花學習單 81
圖4-20 S20生字花學習單 82
圖4-21 S11生字花學習單 83
圖4-22 S02生字花學習單 84
圖4-23 S19生字花學習單 85
圖4-24 S02造句作業 86
圖4-25 S27造句作業 86
圖4-26 S02句型作業 86
圖4-27 S04閱讀繪圖單 87
圖4-28 S03閱讀繪圖單 87
圖4-29 S12學生集滿閱讀獎勵卡者,頒發禮券合影 88
圖4-30 S19自行創作-日記2則 89
圖4-31 S19自行創作-日記3則 90
圖4-32 S04創作打油詩 92
圖4-33 S05創作打油詩 92
圖4-34 S14創作打油詩 93
圖4-35 S05、S14共同創作打油詩 93
圖4-36 國語習作-童詩 94
圖4-37 S21仿寫國語習作-童詩 95
圖4-38 S03仿寫國語習作-童詩 96
圖4-39 教室布告欄學生自行分享的心情短語 97
圖4-40 S27利用課餘時間自主寫札記 97
圖4-41 S18利用課餘時間自主寫札記 97
圖4-42 彰化縣兒童雜誌-152期智慧果雜誌封面 99
圖4-43 S11&S20刊登在智慧菓152期的作品 99
圖4-44 S02刊登在智慧菓152期的作品 100
圖4-45 154期智慧菓雜誌封面 101
圖4-46 S02-刊登在智慧菓154期的作品 101
圖4-47 S11-刊登在智慧菓154期的作品 102
圖4-48 S25刊登在智慧菓154期的作品 102
圖4-49 S17刊登在智慧菓154期的作品 103
圖4-50 S17走過校園的寫作計畫 105
圖4-51 S17走過校園草稿 105
圖4-52 S17走過校園-作品 106
圖4-53 S18走過校園-作品(錯誤格式)新詩寫成記敘文形式 107
圖4-54 S18走過社區-作品(正確格式) 107
圖4-55 S20走過校園的草稿 108
圖4-56 S20走過校園的草稿(重新謄寫的作品) 109
圖4-57 S02新學年新希望(錯誤格式) 110
圖4-58 S02新學年新希望(正確格式) 110
圖4-59 S13札記(局部)人物對話沒有上下引號(重複錯誤) 111
圖4-60 S13札記(局部)人物對話沒有上下引號(重複錯誤) 111
圖4-61 S21札記(局部)0601標點符號也佔一格(重複錯誤) 112
圖4-62 S21札記(局部)0601標點符號也佔一格(重複錯誤) 112
圖4-63 S11札記(局部)0305能正確使用頓號、刪節號 113
圖4-64 S11札記(局部)0601能正確使用頓號、刪節號 113
圖4-65 S01札記(局部)1024同類語詞用頓號(正確使用) 113
圖4-66 S01札記(局部)1104人物對話上下引號(正確使用) 113
圖4-67 S19觀察柚子-未作適當分段 114
圖4-68 S14新學年新希望-未作適當分段 115
圖4-69 康軒國語第三冊第三課走過小巷(擷取部分) 117
圖4-70 S07走過社區大樓 118
圖4-71 S04走過校園 118
圖4-72 S13吹泡泡的方法 120
圖4-73 S23吹泡泡的方法 121
圖4-74 S19觀察柚子 123
圖4-75 S17觀察柚子 123
圖4-76 S02、S13在學校自行仿寫的作品 125
圖4-77 S11札記 126
圖4-78 S06我的家人(利用一節課,在校完成的作品) 128
圖4-79 S02札記0928開始訓練時(75字) 129
圖4-80 S02札記0612 130
圖5-1 全班整學年寫札記計(15)篇-平均字數折線圖 133
圖5-2 學生回饋單第二題 134
圖5-3 學生回饋單第七題 136
圖5-4 學生回饋單第八題 137

表目錄

表2-1 仿寫之相關研究 33
表3-1 資料編碼表說明 52
表3-2 課文仿寫融入國語文教學課程時間規畫表 54
表3-3 國小國語領域第三冊(二上)配合第一課 寫作教案 56
表4-1 國小一年級學生的生字量 67
表4-2 康軒版國語課文中的紅、虹生字 68
表4-3 本班學生投稿彰化縣兒童雜誌智慧菓件數統計 131
表5-1 主動記錄生活點滴學生占全班學生的比率 135

參考文獻

仇小屏(2005)。小學「限制式寫作」之理論與應用。臺北市: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方惠麗(2007)。教學有計策,學習少負荷,認知負荷理論應用在低年級國語文的教學。教師之友,48(5),88-93。
王闐(2022)。小學語文仿寫教學策略研究。教育發展,12(11),4807-4811。
王韻齡(2022)。只看影音不看書、只會po文不會作文-搶救兒少讀寫力,先打贏注意力爭奪戰。親子天下雜誌。2023/07/07取自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92931
王麗惠(2022)。運用Google雲端語音輸入於二年級提早寫作成效知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
丘嘉慧 (2021)。學前家庭讀寫活動與學習資源對四年級兒童閱讀表現的影響。教育心理學報,52(3),685-705。
江正明(2007)。戰勝學測。臺北市:親子天下。
吳明隆(2001)。教育行動研究導論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出版社。
呂雅惠(2005)。中部地區國小科學教師行動研究態度與經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李森永(2021)。因疫情期間學習失落的策略分析。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報,2023/02/22取自https://epaper.naer.edu.tw/edm.p
hp?grp_no=2&edm_no=214&content_no=3717
周慶華(2007)。語文教學方法。臺北市:里仁書局。
林明進(2003)。創意與整合的寫作。臺北市:國語日報。
林明進(2016)。培養自然而然的寫作力。中國:中國文聯出版社。
林素秋(2017)。閱讀理解策略教學成效之行動研究:以國小中年級弱勢低閱讀能力學童為對象。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10(2),29-58。
林慶蓉(2016)。故事結構教學對國小二年級學童仿寫能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邱佳琦(2018)。<閱讀促進寫作>中文第二語言教學法研究-提升香港非華語學生實用文閱讀與寫作力。教育學報,46(1),165-182。
邱佳琪(2013)。文本分析法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與建議-以記敘文為例。華文世界,112,151-154。
邱素雲(2001)。作文題型-仿寫類型。明道文藝,298,184-192。
洪楚崴(2019)。閱讀理解結合仿寫寫作教學對國小學習障礙學生寫作表現提升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洪蘭(2019)。洪蘭:培養孩子的閱讀力,就是培養專注力、記憶力和觀察力。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2023/04/11取自http://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12060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臺北市:巨流出版社
胡秀美(2005)。結合讀寫教學進行國小五年級限制式寫作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胡秀珠(2017)。國文寫作測驗2018年大變革。今周刊。2023/03/29取自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409/
post/201703020047/
高千喻(2010)。應用心智繪圖在Big6仿寫策略於國小三年級作文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張春興(2007)。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 市:東華書局。
教育部(2012)。悅讀101:教育部國民中小學提升閱讀計畫。2022/11/23取自http://ireading.kh.edu.tw/plan/upload/%E6%9
5%99%E8%82%B2%E9%83%A8%E6%82%85%E8%AE%80
101%E8%A8%88%E7%95%AB.pdf
教育部(2014)。大學招生及入學考試調整方案。2014教育部臺教高(四)字第1030083471號函同意辦理。2023/02/18取自https://
www.ceec.edu.tw/unithome?psid=0J100517506832331817
莊凡瑩(2022)。自我調整策略發展模式與五感觀察融入國小四年級寫作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許方瓊(2014)。仿寫教學對提升國小一年級學生寫作能力與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陳弘昌(1999)。國小語文科教材教法。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陳正治(2008)。國語文教材教法。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陳立宇(2011)。國小三年級教科書課文篇章結構之重構與仿作引導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陳惠美(2006)。國小四年級童詩仿寫教學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滿銘(1994)。談幾種非傳統的作文命題方式。國文天地,9(11),47-54。
彭柏緯、劉怡君(2020)。淺談國小國語文寫作教學之困境。臺灣教育評論月刊,9(7),123-128。
游昊耘(2023)學生為何放棄國文?會考作文0分高於滿級分,學測每年上千人報蛋。聯合報,2023/02/05取自https://vip.udn.co
m/vip/story/122865/6941348
楊慧萍(2019)。運用課文結構於國小五年級學生寫作表現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楊龍立(2016)。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師大書苑。
楊鴻明(1997)。文章仿寫的作法-已不亦快哉為例。國文天地,12(10),91-93。
溫美玉(2017)。一年級ㄅㄆㄇ故事寫我手寫我口。臺北市:天衛文化。
葉重新(2017)。教育研究法。新北市:心理出版社。
葉靖雲(2002)。國小、國中階段有效作文能力指標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葛琦霞(2017)。作文引力-葛琦霞的新腦洞大開寫作課。臺北市:天衛文化。
劉貞君(2006)。國小高年級辭格仿寫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歐滄和(2002)。教育測驗與評量。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潘鳳如(2022)。記敘文讀寫合一寫作教學策略對高年級學童寫作成效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蔡清田(2015)。課程發展與設計的關鍵 DNA:核心素養,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蔡清田(2021)。十二年國教新課綱與教育行動研究。臺北市:五南出版社出版社。
賴慶雄、楊慧文(2007)。作文新題型。臺北市:螢火蟲出版社。
戴昌龍(2007)國小高年級記敘文「仿寫」教學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戴翠華(2009)。作文教學-課文段落仿寫。屏縣教育季刊,39,23-27。
謝喬名(2022)。線上教學與實體教學對國小生學習成效差異的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聖約翰科技大學,新北市。
鍾屏蘭(2011)。聽說讀寫的多元統整教學-課文深究教學策略析探。新竹教育大學人文社會學報,4(2),111-140。
嚴淑珍(2021)。美最新研究:新冠疫情學習滑落,學童閱讀力暴跌三成。親子天下。2023/03/04取自https://www.parenting.co
m.tw/article/5089914
鐘鳳清(2022)。淺析如何利用仿寫訓練提升學生寫作能力。中國:漢字文化。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