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古籍
1.西漢.董仲舒著,賴炎元註譯《春秋繁露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二版。
2.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2016。
3.東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李添富總校訂《說文解字》臺北:洪葉文化公司,2016三版。
4.西晉.陳壽著,王靜芝等譯註《白話三國志》臺北:國家出版社,2002。
5.西晉.陳壽著,張文強譯註《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2018重印。
6.西晉.陳壽著,路志霄等編譯《三國志選譯》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1989。
7.西晉.陳壽著,裴松之注《三國志.蜀書.關張馬黃趙傳》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12月初版。
8.西晉.陳壽著,繆銊等編譯《三國志選注.中》北京:中華書局,1986二刷。
9.唐.玄奘法師原著,于麗編著《圖解讀懂般若心經》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08。
10.北宋.張伯端著,劉國樑,連遙注譯《新譯悟真篇》臺北:三民書局,2015年四刷修正。
11.北宋.張戴著,張錦注譯《張載文選》臺北:三民書局,2011。
12.宋.張君房編《雲笈七籤.上冊》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8二刷。
13.宋.張繼先撰,明.張宇初編次《三十代天師虛靖真君語錄》卷一,《正統道藏》,第五十四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
14.宋.志磬撰《佛祖統記.卷第六.智者大師傳》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
15.明.佚名編撰,王孺童點校《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北京:中華書局,2019。
16.明.羅貫中著《三國演義》臺北:大中國圖書公司,2001再版。
17.明.羅貫中著《三國演義》臺北:遊目族文化出版,2005。
18.清.李光地等奉敕編,允祿等奉敕撰《欽定四庫術數全集.第27册》彰化:逸群圖書公司,1994。
19.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詩經》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
20.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禮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
21.清.協紀辨方三十六卷,梁湘潤標點《協紀辨方書》臺北:武陵出版社,1999。
22.清.婁近垣撰編《龍虎山志》臺北:廣文書局,1989。
23.清.張鎮著,宋萬忠,武建華標注《解梁關帝誌》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24.清.盧湛編《關聖帝君聖蹟圖志》臺南:法輪書局,1967翻印。
25.古籍.《山海經》,臺中:瑞成書局,1980。
26.古籍.于吉著《太平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27.古籍.吳怡編著《新譯易經繫辭傳解義》臺北:三民書局,2021年二版六刷。
28.古籍.張松輝注譯《新譯坐忘論》臺北:三民書局,2021十刷。
29.古籍.張松輝注譯《抱朴子內篇》北京:中華書局,2019。
30.古籍.許真君著《玉匣記》臺中:瑞成書局,2003年一版二刷。
31.古籍.劉連朋,顧實田注譯《新譯黃庭經.陰符經》臺北:三民書局,2019年六刷。
32.古籍.顧寶田,鄭淑媛注釋《新譯儀禮讀本》臺北:三民書局,2022。
33.屈原著,傅錫壬注譯《新譯楚辭讀本》臺北:三民書局,2020三版。
34.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三十八冊,道法會元卷之二百五十九,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
35.謝泳瑩等編譯《新譯四書讀本》臺北:三民書局,2001五版。
36.顧寶田,張忠利注譯《新譯老子想爾注》臺北:三民書局,2019。
二、專書
1.大喬編著《圖說中國祈福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2.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所道教研究室主編《道教文化面面觀》濟南:齊魯書社,1990。
3.午榮著《鲁班經》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8。
4.方豪著《宋史》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社,1988二版。
5.日.渡邊義浩著,李曉倩譯《關羽:神化的三國志英雄》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9。
日.渡邊欣雄著,周星譯《漢族的民俗宗教》臺北:地景企業有限公司,2000。
6.日.鈴木清一郎著,馮作民譯《增訂臺灣舊慣習俗信仰》臺北:眾文圖書公司,2012年五刷。
7.日.增田福太郎原著,黃有興中譯,江燦騰主編《台灣宗教信仰》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8年7月修正。
8.王元化主編《道教第三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9.王天恨註譯《四書讀本》台南:文國書局,2003一版。
10.王卡著《道教三百題》臺北:建安出版社,1996。
11.王宏剛,于國華著,《滿族薩滿教》,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
12.王志宇著《台灣的恩主公信仰:儒宗神教與飛鸞勸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
13.王志宇著《寺廟與村落:臺灣漢人社會的歷史文化觀察》臺北:文津出版社,2008。
14.王志遠,康宇著《關公文化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
15.王見川主編《中國近現代民間教門.媽祖信仰專輯》,民間宗教第3輯,臺北:南天書局,1998。
16.王見川著《臺灣的齋教與鸞堂》臺北:南天書局,1996。
17.王宜娥著《道教與藝術》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
18.王秋桂主編《神話、信仰與儀式》新北市(原臺北縣):稻鄉出版社,1996。
19.王健旺著《台灣的土地公》新北市(原臺北縣):遠足文化公司,2003。
20.王健旺著《護鄉佑民萬載香火:臺灣土地神信仰及其造像藝術》桃園:桃園縣立文化中心出版,1998。
21.王雲五主編,南懷瑾、徐芹庭註譯《周易今註今譯》新北市:臺灣商務印書局,2018三版二刷。
22.王詩琅《艋舺歲時記》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3。
23.主編陳桂興,作者張家麟等人《神來一筆:扶鸞的回顧及展望》臺北:紅螞蟻圖書公司,2020。
24.古熙著《關公故里》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6。
25.史紫忱著《書法史論》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5年再版。
26.任宗權著《道教手印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年10月第二版。
27.任宗權著《道教章表符印文化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二刷。
28.任繼愈主編,鍾肇鵬副主編《道藏提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三刷。
29.任繼愈主編《中國道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30.朱正明著《關公聖蹟》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31.朱越利著《道教答問》臺北:貫雅文化公司,1990。
32.江明珊總編《神界.人間:臺史博館藏神像特展展覽專刊》臺南:臺灣歷史博物館出版,2018。
33.何炳棣著《中國會館史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6。
34.吳永猛,林俊寬合著《易經與風水》新北市(原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發行,2013年初版四刷。
35.吳定城著《嫁娶安床擇日全書》臺北:益群書局,2000年四刷。
36.呂大吉主編《宗教學通論》臺北:博遠出版有限公司,1998。
37.呂兆盛,宗昌盛編著《財神爺之由來》臺南:大山書店,2004。
38.呂宗力,欒保群著《中國民間諸神》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84。
39.呂理政著《傳統信仰與現代社會》新北市(原臺北縣):稻鄉出版社,1992。
40.宋潔著《關公形象演變研究》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17。
41.李世偉等著《臺灣宗教閱覽》新北市(原臺北縣):博揚文化公司,2002。
42.李秀娥著《喪禮小百科》臺中:晨星出版公司,2015。
43.李叔還編纂,《道教大辭典》,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2。
44.李科儒編著《八字批判要領》臺南:大孚書局,2000。
45.李豐楙等撰文《東港東隆宮醮志:丁丑年九朝慶成謝恩水火祈安清醮》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
46.李豐楙著《誤入與謫降:六朝隋唐道教文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
47.李豐楙著《慶典禮俗》新北市(原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發行,2015年四刷。
48.李麗星著《四川道教宮觀建築藝術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15。
49.李麗涼著《弌代天師:張恩溥與臺灣道教》臺北:國史館出版,2012。
50.沈泓著《財神文化》臺北:大都會文化公司,2014。
51.沈泓著《關公文化》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2012。
52.周政賢著《臺灣民間信仰的地基主》臺北:蘭臺出版社,2008。
53.孟海生著《關公評傳》運城:山西解州關帝祖廟文管所編,2006。
54.孟祥榮著《武聖關公》高雄:宏文館圖書公司,2000,頁169。
55.東方誠明著《品關羽》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5。
56.松林山人編著《道教疏文典範》臺北:進源書局,2005年二刷。
57.林安梧譯著,《新譯老子道德經》,宜蘭:道教總廟三清宮,2015。
58.林安樂著《內壇見聞:天官武財神扶鸞濟世實錄》臺北:橡樹林文化,2021。
59.林金郎著《神靈臺灣》臺北:柿子文化公司,2021。
60.林國平,王志宇主編《閩臺神靈與社會》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10。
61.林國平著《閩臺民間信仰源流》臺北:幼獅文化公司,1996。
62.林進源著《台灣民間信仰神明大圖鑑》臺北:進源書局,1996
63.林瑋嬪著《靈力具現:鄉村與都市中的民間宗教》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21年8月三刷。
64.林衡道著《臺灣歷史民俗》臺北:黎明文化公司,1990。
65.武當博物館編著《神韻:武當道教造像藝術》北京:武當博物館,2009。
66.法.涂爾幹著,芮傳明、趙學元譯《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2。
67.法玄山人著《閭山正宗開光安神總解》臺北:進源書局,2008再版。
68.邱逢新總編輯《台灣木雕專題展.2015:敬藝:施至輝粧佛木雕展》苗栗:苗栗縣政府國際文化觀光局,2015。
69.長河編著《易經通解:周易下經》新北市:柿藤出板社,2015。
70.侯學金,何秀蘭編著《解州關帝廟》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重印。
71.厚琴著《儒學與漢代社會》濟南:齊魯書社出版,2002。
72.姜正成主編《忠義神勇關羽》北京:中國財富出版社,2016。
73.姜守誠,張海瀾著《道教女仙考》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9。
74.姜義鎮編《台灣的民間信仰》臺北:武陵出版社,1997。
75.春秋學會編述《桃園明聖經義理講述》雲林:春秋學會,2009。
76.柯一男著《高雄市左營區洲仔清水宮壬午年一朝慶成醮科儀研究》高雄:出版者柯一男,2004。
77.洛陽市文物局、洛陽關林管理處、郭挺彩主編《洛陽關林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9。
78.洛陽市旅遊發展委員會編《美麗洛陽》鄭州:中國圖書出版社,2014。
79.洛陽關林2012年新春廟會贈閱刊本。
80.洪美雄編著《嫁娶入宅開市一般擇日》臺北:益群書局,2001。
81.洪淑苓著《關公民間造型之研究:以關公傳說為重心的考察》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82.洪清德著《居家陽宅風水地理祕解》臺中:甲丁出版社,2005,頁116。
83.美.伊利亞德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臺北:桂冠書局,2000。
84.美.佩頓著,許澤民譯《闡釋神聖》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6。
85.美.芮沃壽著,常蕾譯《中國歷史中的佛教》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
86.美.保羅.田立克著,魯燕萍編《信仰的動力》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4。
87.胡小偉著《伽藍天尊:佛道兩教中的關羽崇拜》香港:科華圖書出版公司,2005。
88.胡小偉著《關公信仰研究系列》第三卷《元代關羽崇拜》香港:科華圖書出版公司,2005。
89.胡小偉著《關公崇拜溯源.上下册》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2009。
90.胡知凡著《形神俱妙:道教造像藝術探索》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
91.英.夏普著,呂大吉等譯《比較宗教學-一個歷史的考察》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1。
92.英.愛德華.伯內特.泰勒著,連樹聲譯,《原始文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
93.修崍榮著《關公為什麼這樣紅-關公文化精神新解》北京:中國民主法治出版社。
94.候學金,何秀蘭編著《解州關帝廟》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重印。
95.卿希泰,唐大潮著《道教史》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21重印。
96.孫亦平主編《西方宗教學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97.孫亦平著《道教的信仰與思想》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8。
98.徐國利著《錢穆史學思想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4。
99.徐華著《道家思潮與晚周秦漢文學形態》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100.徐福全主稿《台灣民間祭祀禮儀》新竹:新竹社會教育館,1996年再版。
101.柴繼光著《關羽》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2021。
102.荊學義著《經典的傳播:關羽形象傳播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4。
103.財團法人行天宮文教發展促進基金會著《效勞一生;效勞生的故事》臺北:財團法人行天宮文教發展促進基金會,2001。
104.財團法人臺灣省臺中聖賢堂編著《鸞堂聖典》臺中:聖賢雜誌社,2014再版。
105.馬書田著《中國道教諸神》臺北:國家出版社,2001。
106.馬寶記著《關羽圖傳》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2017。
107.高國藩著《中國巫術史》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9。
108.高銘德編著《中國符咒秘訣》臺南:華淋出版社,1997年六刷。
109.康宇著《關公文化1800年》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20。
110.張立文等編著《玄境:道學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二刷。
111.張志江著《關公》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1三版。
112.張志哲主編《道教文化辭典》上海:江蘇古籍出版社,1994。
113.張家麟,玄興宗主編《扶鸞儀式的傳統的創新》彰化:玄門真宗出版社,2004。
114.張家麟等著《舞動關老爺》苗栗:台灣宗教與社會協會,2017。
115.張家麟著《三芝智成堂文武聖廟120週年志》新北市:三芝智成堂管委會,2019。
116.張家麟著《華人神譜學-萬物有靈論》臺北:台灣宗教與社會協會,2019。
117.張貴菜,柯錦中著《佛像造像創新藝》彰化: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2013。
118.張檉總策劃《中國道教大辭典》臺中:東久企業出版,1999年二版。
119.梅錚錚著《忠義春秋-關公崇拜與民族文化心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
120.荷蘭.瓦鄧布葛著,根瑟.馬庫斯譯《宗教學入門》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13,9月二刷。
121.荷蘭.田海著,王健等人譯《關羽:由凡入神的歷史與想象》北京:新星出版社,2022。
122.許地山著《扶箕迷信的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二版。
123.許地山著《道教史》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
124.許宇承著《臺灣民間信仰中的五營兵將》臺北:蘭臺出版社,2009。
125.連雅堂著《臺灣語典》臺北:金楓出版社,1986。
126.陳柏勳著《道教文疏應用解析》臺北:新文豐出版有限公司,2020。
127.陳聖堂主編《昭忠褒義讚關帝:2003年臺北縣宗教藝術節》新北市(原臺北縣):臺北縣文化局,2003。
128.黄三元編著《本草備要新編》臺北:八德教育文化出版,1987。
129.黄夏年主編《佛教三百题》臺北:建安出版社,1996。
130.黄素娟等人編輯《傳神:施至輝粧佛藝術:關聖帝君的製作》臺中: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出版,2015。
131.富育光,郭淑雲著,《薩滿文化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5。
132.彭吉象著《藝術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三刷。
133.彭俊著《禮儀師教你扭轉乾坤》臺北:益群書局,2008。
134.閔智亭,李養正主編《中國道教大辭典》臺中:東久出版公司,1999二版。
135.閔智亭編著《道教儀範》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5。
136.黃文博著《站在台灣的廟會現場》臺北:常民文化出版,1998。
137.黃素娟等編著,內容指導施至輝《傳神:施至輝粧佛藝術:關聖帝君的製作》臺中:文化部文化資產局,2015。
138.黃華節著《關公的人格與神格》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二版。
139.嗣漢天師府第六十四代天師張源先編撰,《歷代張天師傳》,南投:嗣漢天師府,2002年十九版。
140.楊光文,甘紹成編著《青詞碧蕭:道教文學藝術》臺北:大展出版社,2000。
141.楊金貴主編《關公信俗》太原:山西經濟出版社,2018。
142.楊炯山編《寺廟禮儀》新竹:竹林書局,2001再版。
143.楊家駱著《史記三家注并附編二種》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144.楊逢時著《中國正統道教大辭典》彰化:逸群圖書公司,1993。
145.董芳苑著《台灣人的神明》臺北:前衛出版社,2013年四刷。
146.董芳苑著《探討臺灣民間信仰》臺北:常民文化出版,2004年五刷。
147.詹石窗著《道教風水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
148.廖宇著《道教時日禁忌探源》成都:巴蜀書社,2017。
149.廖淵用等編著《信發堂廖淵用通書便覽》雲林:信發堂通書館,2021。
150.彰化市公所寺廟房編撰《彰化元清觀》彰化:彰化市市公所出版,2010。
151.趙波,候學金,裴根長合著《關公文化大透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152.趙振華主編《中國關林》北京:中國攝影出版社,2000。
153.趙逵,卲嵐著《山陜會館與關帝廟》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15。
154.趙錫漢編著《安神秘訣》臺北:志遠書局,2006。
155.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編著《宗教學概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21二版。
156.劉文三著《臺灣神像藝術》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81。
157.劉仲宇著《中國民間信仰與道教》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3。
158.劉仲容,林天河合著《宗教、哲學與生命》新北市(原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發行,2016年四刷。
159.劉仲容,鄭基良合著《生死哲學概論》新北市(原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發行,2013年四刷。
160.劉季高著《東漢三國時期的談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161.劉易齊等編著《生命教育》,新北市(原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發行,2016年初版七刷。
162.劉治貴著《中國繪畫源流》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3。
163.劉長江.隋澹著《說說京劇關公戲》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8。
164.劉海燕著《從民間到經典:關羽形象與關羽崇拜生成演變史論》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19年再版。
165.德.馬克斯.韋伯著,洪天富譯《儒教與道教》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166.德.盧克曼著,覃方明譯《無形的宗教》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167.潘公凱等編著《插圖本中國繪畫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二刷。
168.蔡仁厚撰述《宋明理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四版。
169.蔡東洲,文廷海合著《關羽崇拜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1。
170.蔡相煇,吳永猛編著《臺灣民間信仰》新北市(原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發行,2015年8月初版。
171.鄭志明,尉遲淦著《殯葬倫理與宗教》新北市(原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發行,2016年六刷。
172.鄭志明著〈台灣靈乩的宗教型態〉發表於《宗教論述專輯,第六輯,民間信仰與神壇篇》臺北:內政部出版,2004。
173.鄭志明著《中國意識與宗教》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
174.鄭志明著《華人宗教的文化意識》臺北:中華大道文化公司,2001。
175.鄭志明著《臺灣新興宗教現象:扶乩鸞篇》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
176.閭山派師門手抄本,不著撰人姓氏《閭山開光點眼安神位招財納福科儀》彰化:逸群圖書有限公司,2010。
177.盧盛江《正說三國》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178.蕭登福著《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今註今譯》臺北:文津出版社,2008。
179.蕭登福撰《正統道藏總目提要》臺北:文津出版社,2011。
180.錢穆著《中國文化史導論》新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2018。
181.龍德居士編著《擇日與選時》新北市(原臺北縣):宏文出版社,2003。
182.濮文起著《關羽:從人到神》北京:商務印書館,2020。
183.謝奇峰著《台灣神明圖鑑》臺中:晨星出版公司,2018年六刷。
184.謝奇峰著《西佛國:府城五代粧佛世家傳奇》臺中:豐饒文化社,2021。
185.謝宗榮著《台灣的信仰文化與裝飾藝術》新北市(原臺北縣):博揚文化,2003。
186.謝宗榮著《台灣傳統宗教藝術》臺中:晨星出版社,2003。
187.顏清祥著《武聖關公畫傳》臺中:台象文化事業公司,2011。
188.蘇新益總編輯《辭海》臺北縣:旺旺出版社,2010。
189.蘇鈺等編著《關公駕到》香港:三聯書局,2019。
190.黨聖元,李繼凱著《中國古代道士的生活》瀋陽:萬卷出版公司,2018。
三、期刊論文
1.王志宇著〈台灣鸞堂的扶鸞活動及其意義〉發表於《第一屆玄門宗教文化學術研討會》臺中:中國武當道教太玄法師協會,2020。
2.王志宇著〈戰後臺灣新興鸞堂豐原寶德大道院之研究:教義與宗教面向的觀察〉,發表於《臺灣文獻》第62卷第三期,2011年9月。
3.王見川撰〈清代皇帝與關帝信仰的儒家化:兼談文衡聖帝的由來〉,北臺灣科技學院通識學報,第四期2008年6月。
4.朱榮智〈儒家知止思想的普世價值〉,發表於「東方人文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玄奘大學中國語文系主辦,2001。
5.李建緯《大里杙福興宮二媽軟身神像研究-歷史、物性與主體性》發表於《華人宗教研究》臺北:政治大學華人宗教研究中心,2016年第7期。
6.李朝凱〈百餘年來文昌信仰的研究回顧與反思1901-2020〉發表於《漢學研究通訊》臺北:2021年2月。
7.李豐楙著〈金門閭山派奠安儀式及其功能-以金湖鎮復國墩關氏家廟為例〉,發表於《民俗曲藝》第91期,中國祭祀儀式與儀式戲劇研討會論文集,1994年9月。
8.李豐楙著〈從成人之道到成神之道:一個台灣民間信仰的結構性思考〉,發表於《東方宗教》新4期,1994年10月。
9.林瑋嬪撰〈臺灣漢人的神像:談神如何具象〉,《臺灣人類學刊》1卷2期,2003。
10.洪淑苓〈文人視野下的關公信仰-以清代張鎮《關帝志》為例〉,漢學研究集刊,第五期2007年12月,雲林科技大學漢學所。
11.張美櫻著〈玄天上帝及關聖帝君信仰之心靈療癒內涵〉發表於《華人前瞻研究》,第十六卷第一期,2020年5月。
12.張澤洪著〈明清以來臺灣移民中的關聖帝君信仰〉發表於《江漢論壇》2009年3月。
13.陳淑萍著〈鸞堂善書之著造-以省躬堂聖化堂《普化群迷》為觀察中心〉,發表於《輔仁宗教研究》第三十五期,2017。
14.彭俊著〈台灣民間供奉的祖先牌位書寫之研究〉,發表於《空大人文學報》第29期,2020年12月。
15.游謙著〈智顯與台灣的石頭崇拜〉,發表於《新世紀宗教研究》,2004年3月第二卷第三期。
16.覃瑞南〈風水鎮物在台灣地區民宅施作的研究〉發表於《台南女院學報》第二十三期,2004。
17.謝貴文〈清代臺灣的文昌帝君信仰-從地方官紳到民間社會的考察〉,發表於「道教與民間宗教神明信仰文化學術研討會」,財團法人台北保安宮主辦,2020年11月。
18.蘇哲儀,邱一峰著〈道教勸善書的道德思想及其教化方式析探-以《太上感應篇》、《文昌帝君陰騭文》、《關聖帝君覺世真經》為例〉,發表於《嶺東通識教育研究學刊》第三卷、第三期,2010。
四、論文集論文
1.日.武內房司著,顏芳姿譯,王見川,蔣竹山主編〈清末四川的宗教運動;扶鸞.宣講型宗教結社的誕生〉收編於《明清以來民間宗教的探索-紀念戴玄之教授論文集》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6。
2.王見川著〈宋-明時期的扶箕、扶鸞與請仙:兼談「扶乩」、「恩主」等詞起源〉,發表於《扶鸞文化與民眾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北市:博揚文化公司,頁2020。
3.李豐楙〈行瘟與宋瘟-道教與民眾瘟疫觀的交流與分歧〉,漢學研究中心編,《民間信仰與中國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4。
4.林富士〈略論臺灣漢人社群的厲鬼信仰-以臺北縣境內的有應公信仰為主的初步探討〉,《儀式廟會與社區-道教、民間信仰與民間文化》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
5.邱正略著〈彰化媽祖信仰的內山傳播-以埔里媽祖信仰為例〉發表於《鹿港天后宮論文》彰化:鹿港天后宮出版,2017。
6.張明著〈淺談洛陽關林五月十三民間祭祀風俗〉,發表於《海峽兩岸關公文化論壇論文集》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
7.楊松年,謝正一主編《世界的關聖帝君:第七屆世界華人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唐山出版社,2017。
8.楊箏著〈關林正月春祭與廟會的演變〉,發表於《海峽兩岸關公文化論壇論文集》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
9.楊箏著〈關林神格的地方性闡釋〉,發表於《關公忠義文化研究上冊》洛陽關林管理處編;李春敏主編,鄭州:黃河水利出版社,2021。
10.盧曉衡主編《關羽、關公和關聖:中國歷史文化中的關羽學術研究會論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11.蕭登福,林翠鳳主編《關帝信仰與現代社會研究論文集》臺北:宇河文化公司,2013。
12.閻濤著〈山陜會館與關公信仰文化研究〉發表於《世界的關聖帝君:第七屆世界華人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唐山出版社,2017。
五、學位論文
1.王見川《張天師之研究:以龍虎山一系為考察中心》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2.吳若華撰《關雲長神格化之研究》玄奘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3.李雪菱撰《後(后)堆福泉堂關公民間信仰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系碩士論文,2012。
4.柯光任撰《日治以來彰南地區客家移民與竹塘醒靈宮之研究》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2012年碩士論文。
5.英俊宏撰《現今台灣民間公媽牌奉祀的演變》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碩士論文,2014。
6.陳嘉祥撰《神像形式與材料使用歷時性變化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7.曾吉鴻撰《台灣民間文學有關土地公形象之研究》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2010。
8.游六玄撰《道教開光點眼儀式研究》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2012。
9.黃福祿撰《道教符籙派符咒研究》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碩士論文,2018。
10.鄭豐穗撰《台灣木雕神像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11.蕭道賢撰《臺灣武當派「上登刀梯」之研究》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碩士論文,2021。
12.賴孟鈴撰《台灣西南沿海地區的「五營」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空間設計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1。
13.謝政修撰《聖傳、聖訓與聖蹟:清代關聖帝君「全書」刊行之意義與信仰內涵》,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21。
14.鍾明全撰《關聖帝君神聖信仰之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17。
六、其他
1.新竹南寮通應壇正一派陳賜海道長珍藏,《太上正壹開光玄科》。
2.《太上靈寶開光科儀》為古籍手抄本,屬師門內傳教學用。
3.作者佚名,《太上感應篇》,臺中:瑞成書局,2012。
4.許欽鐘發行,《精選列聖寶誥真經合編》臺中:瑞成書局,1983。
5.許欽鐘發行《太上感應篇》臺中:瑞成書局,2012二版。
6.發行人許炎墩《關聖帝君應驗桃園明聖經》臺中:瑞成書局,1968。
7.傳布法師講述《般若心經淺解》南投:龍華學會,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