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ckcroft, M.G. and D.J. Latham「Ductility and Workability of Metals」J. Inst. Metals, p.33 (1966).
[2] Matthew O’ Connell, Brett Painter, Gary Maul, and Taylan Altan,「Flashless closed-die upset forging-load estimation for optimal cold header selection」,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Vol.59, pp.81-94 (1996).
[3] Victor Vazquez, Daniel Hannan, and Taylan Altan,「Tool life in cold forging–example of design improvement to increase service life」”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Vol.98, pp.90-96 (2000).
[4] G. Liu, L. B. Zhang, X. L. Hu, Z. R. Wang, S. D. Huang, and Q. B. Tang,「Application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to the analysis of bulk-forming processes-case studies」”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Vol.150, pp.56-61 (2004).
[5] Hiroyuki Saiki, Zhi Hong Zhan, Yasuo Marumo, Liqun Ruan, Toshiharu Morooka, Shin-ichi Tatsuda,「Evaluaion of contact conditions in hot forging of pure aluminum using ultrasonic examination」Journal of Materi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pp.1-4, 2006.
[6] 廖學誠、張嘉隆、李育臻、楊紹暉,「有限元素方法於冷鍛製程變形之分析」,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第二十四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二十四日。
[7] 王水鐸、劉志成、李榮顯,「利用破壞能量做多道次冷鍛模具設計之評估」,遠東學報第二十四卷第二期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月出版。
[8] 歐聖堂,「六角螺栓近淨形鍛造成形有限元模擬分析」,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2007年。[9] 許源泉、林萬益、陳建利,「兩道式正齒輪分流冷鍛有限元素模擬分析」,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 第二十六卷第二期 (民國九十六年六月):19-26。
[10] 蘇育德、黃世疇,「718 鎳基超合金徑向鍛造成型模擬分析與探討」,工程科技與教育學刊 第五卷 第四期 民國九十七年十二月 第 530~544 頁。
[11] Y. Zhang, D. Shan and F. Xu「Flow Lines Control of Disk Structure with Complex Shape in Isothermal Precision Forging」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Vol. 209, pp 745–753, 2009.
[12] 劉傳仁,「冷鍛頭模具鍛造參數最佳化設計」,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 第二十九卷第四期,2010年。
[13] 白富升、黃慶連、林家宏、薛儒鴻,「壓電陶瓷共振系統之設計與實現」,中華民國第三十一屆電力工程研討會,台灣台南2010 年12月 3-4 日。
[14] 崔鑑強,「多道次冷鍛之大扁頭特殊螺栓成形性的改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2012年。[15] 許光城、許志鵬、黃伯勤、李國維 ,「導料室模具設計對中空鋁擠型銲合壓力影響之研究」,先進工程學刊 第六卷 第三期,Journal of Advanced Engineering Vol. 6, No. 3, pp. 209-216 / July 2011.
[16] 林國政及黃世疇,「壓電式發電系統之設計與分析」,工程科技與教育學刊 第九卷 第一期 民國101年三月 第 18~28 頁。
[17] 張定平、黃世疇、黃德福,「中空薄凸緣扣件之冷鍛成形分析」,工程科技與教育學刊 第 10 卷 第 2 期 第 129~142 頁,2013年。
[18] 楊斯淳,「應用Deform 2D/3D有限元素分析軟體於旋轉逆向擠製成形最佳化之研究」,碩士論文,高苑科技大學,2013年。[19] 黃世疇、陳育賢,「壓電懸臂樑發電裝置最佳化分析與應用」,工程科技與教育學刊 第 10 卷 第 4 期 第 379~395 頁 民國 102 年 12 月。
[20] 夏紹毅、周玉端、王健羽,2014,「固定銷冷鍛成形之有限元素法模擬」,台灣扣件產業技術發展協會年會會刊2014年第1卷,高雄,台灣,pp. 1-13。
[21] 蘇崧雅,「冷鍛模衝頭形狀最佳化設計」,2014年。
[22] 許昭和、蔡政峯,「六角帶梅花槽雙頭螺栓之成形設計分析」,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模具工程系碩士論文,民國 2015年6月。[23] 夏紹毅、張震中、潘碩鎧、李懿哲、劉宇軒,「特殊螺帽冷鍛成形製程分析」,2015精密機械製造與科技研討會,5月22-24日,屏東,台灣,No. E011,(2015)。
[24] 夏紹毅、李懿哲、徐弘勳、周玉端、楊竣傑,2016,「多道次扣件冷鍛成型機送料系統之振動分析」,2016TSTP台灣塑性加工研討會,11月25日,高雄,台灣,No. B2-6(29)。
[25] D. Eichner, M. Giousouf, and W. von Münch「Measurements on micromachined silicon accelerometer with piezoelectric sensor action」Sensors and Actuators A,Vol.76, pp.247-252, 1999.
[26] Kobayashi M., Yamaguchi T., and Horowitz R., 2000「Track-Seeking Controller Design for Dual-Stage Actuator in Magnetic Disk Drives」Proceedings of American Control Conference, pp. 2610-2614.
[27] 張進德、張翔,「應用壓電片於固定樑之模態分析」,2004年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輪機工程研究所。
[28] 何建龍、余志成,「壓電微型加速度計之製作與特性量測」,第八屆奈米工程暨微系統技術研討會 93 年 12 月 2、3 日,國立清華大學。
[29] 鄒慶福、楊久進、李承勳、蔡偉立,「微型加速規之開發」,九十四年六月
逢甲大學自動控制工程學系專題製作專題論文。
[30] 張國財、李浚瑋,「薄圓盤型壓電變壓器之設計、製作與性能測試」,國立聯合大學電機系,技術學刊第二十二卷第一期民國九十六年。
[31] 陳鼎鈞,「壓電圓盤自然頻率值用於壓電材料參數之擷取」,國立中山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中華民國 九十九年七月。[32] 壓電技術應用file:///C:/Users/username/Downloads/%E5%A3%93%E9%9B%BB%E6%8A%80%E8%A1%93%E6%87%89%E7%94%A8-CH1%20(4).pdf。
[33] http://cn.made-in-china.com/gongying/zhuli123123-FMUQBqGKMyk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