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明譯(2018)。《物體系》。台北:麥田出版社。(原書 Baudrillard,J. (1968).Le système des objets.Paris:Gallimard)
馮建三譯(1998)。《廣告的符碼》。台北:遠流出版社。(原書 Sut Jhally.(1987). The Codes of Advertising.New York:Routledge)
張靜琪、 朱郁珊、趙沛。(2016)。〈從供需角度來探討豪宅買賣之關鍵成功因素––以高雄市為例〉,《住宅學報》,25(1):19-36。黃筱萱(2012)。《台灣房地產廣告與社會變遷: 資訊式或轉換式表現》。政治大學傳播研究所論文。
曾定祁(2007)。《台灣建築產業網路行銷策略之研究》。管理科學研究所企業經營碩士在職專班論文。蔡惠芳(2021年11月4日)。〈一坪800萬?沈慶京:陶朱隱園不是豪宅〉,《工商時報新聞網》。上網日期:2021年11月04日,取自https://ctee.com.tw/news/real-estate/542785.html。
張錦華等譯(1995)。《傳播符號學理論》。台北:遠流出版社。(原書 Fiske,J.(1990).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Studies.New York:Routledge)
吳岳剛(2008)。〈廣告內文、賣點可驗證性與溝通效果〉,《商業設計學報》,12,35-52。徐崟芷(2009)。《表情符號對溝通的效果》。臺灣大學資訊管理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黃詩珮、陳建雄、王韋堯(2011)。〈探討在不同系列廣告中的廣告效果,以ABSOLUT VODKA為例〉,《工業設計》,124,27-32。李正文、牟立萱(2012)。〈廣告訴求與產品涉入對廣告溝通效果之影響〉,《先進工程學刊》,7(4):203-212。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麗文文化。
孫秀蕙、馮建三( 1998)。《廣告文化》。台北:揚智出版。
劉紀雯(2008)。〈台北的流動、溝通與再脈絡化:以《台北四非》、《徵婚啟事》和《愛情來了》為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35:217-259。許芝瑄(2010)。《解構西化迷思:後殖民論述下的房地產網頁廣告》。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呂秉宸(2015)。《房地產廣告文本分析––空間慣域中的符號建構特徵與話語形構》。臺北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陳瑜泓、莊元薰、王藍亭(2020)。〈應用符號學於茶葉包裝之視覺要素研究〉。《文化創意產業研究學報》,10(2):13-20。
游瑞倉(2018)。《大台北地區消費者購屋資訊搜尋管道偏好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經理人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江灝譯(2019)。《神話學》。台北:麥田出版社。(原書 Barthes,R.(1957).Mythologies.Paris: Editions du Seuil)
謝雅如(2010)。《網站文本中的符號運作:以房地產建案網站為例》。政治大學廣告系碩士論文。張羅、陸贇譯(2014)。《牛津通識讀本:廣告》。南京:譯林出版社。(原書 Winston Fletcher (2010).Advertising: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楊琲琲、王承志譯(2009)。《從Brand到Icon,文化品牌行銷學:看世界頂尖企業如何創造神話、擦亮招牌》。台北:臉譜出版。(原書 Douglas B. Holt (2004).How Brands Become Icons:The Principles of Cultural Branding.Cambridg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Press)
黃恒正譯(1988)。《符號社會的消費 : 商品圖騰化都市劇場化消費符號化》。台北:遠流出版社。(原書 星野克美(1985). 消費の記号論:文化の逆転現象を解く.東京都: 講談社)
趙毅衡(2012)。《符號學》。台北:新銳文創出版。
高名凱譯(2019)。《普通語言學教程》。 台北:五南出版社。(原書 Ferdinand de Saussure(1916).Cours de Linguistique Generale.Paris:Payot)
陳明珠(2008)。〈符號學研究的反身自省:返回符號體系的思考〉。《圖書資訊學研究》,2,17-38。劉慧雯(2002)。〈Saussure符號學理論在廣告研究中的應用:文本意義研究的更弦易幟〉,《新聞學研究》,70,197-227。陸贇譯(2014)。《牛津通識讀本:羅蘭巴特》。南京:譯林出版社。(原書 Jonathan Culler (2002).Barthes: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林祐聖、葉欣怡譯(2003)。《消費文化與現代性》。台北:弘智。(原書 Don Slater(1999).Consumer Culture and Modernity.Cambridge: Polity Press.)
瞿鐵鵬譯(1997)。《結構主義和符號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原書 Terence Hawkes (1977).Structuralism & Semiotics.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徐鹏譯(2016)。《二十世紀西方哲學經典:皮爾士論符號》。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原書 Charles Peirce (1982 —).The Writings of Charles S. Peirce: A Chronological Edition. Volumes 1–6.And 8.Eds. Peirce Edition Project.Bloomington I.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呂律、張雪譯(2019)。《品牌社會學》。上海:三聯書店。(原書 Kai-Uwe Hellmann (2003).Soziologie der Marke.Berlin:Suhrkamp Verlag)
張寧譯(2004)。《書寫與差異》。台北:麥田出版社。(原書 Jacques Derrida (1967).L’ecriture et la difference.Paris: Éditions du Seuil)
陳品秀、吳莉君譯(2013)。《觀看的實踐: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台北:臉譜出版。(原書 Marita Sturken&Lisa Cartwright (2000).Practices of Looking: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孫秀蕙、陳儀芬(2011)。《結構符號學與傳播文本:理論與研究實例》。台北:正中書局。
敖軍譯(1998)。《流行體系(一)》。台北:桂冠圖書出版社。(原書 Barthes,R.(1967).System De La Mode.Paris:Editions du Seuil)
劉暉譯(2015)。《區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上冊)》,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原書 Bourdieu,P(1984).La Distinction:Critique sociale du jugement.Paris:Editions de Minuit.)
柏愔、董曉蕾譯(2016)。《導讀鮑德里亞(原書第2版)》。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原書 Richard J. Lane (2008).Jean Baudrillard 2e.London:Routledge)
鄧波、羅麗(2004)。〈技術與現代主義建築思想〉,《科學技術與辯證法》,21(2):84-88。
楊至德譯(2018)。《走向新建築》。台北:五南出版。(原書 Le Corbusier(1923).Vers une architecture.Paris:Flammarion)
吳介禎譯(1998)。《後現代建築語言》。台北:田園城市。(原書 Charles Jencks(1977). The Language of Post-Modern Architecture. New York:Rizzoli)
梁永安譯(2020)。《現代主義:異端的誘惑》。新北市:立緒文化。(原書 Peter Gay(2007). Modernism:The Lure of Heresy. New York: Random House)
漢寶德(2008)。《漢寶德談現代建築》。台北:典藏藝術家庭。
周素卿、林潤華(2008)。〈與世爭高:台北市高層建築生產的在地脈絡〉,《都市與計劃》,35(1):1-28。劉洲譯(2017)。《品牌廣告手冊:從策略到執行全實戰指南》。北京:中信出版社。(原書 William Barre (2014).Behind the Manipulation:The Art of Advertising Copywriting.San Diego: Cognella Academic Publishing.)
Reeves, R. (1961).Reality in advertising.NewYork:Knopf
鄧德隆、火華強譯(2017)。《定位:有史以來對美國營銷影響最大的觀念》。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原書 Al Ries, Jack Trout (1980).Positioning:The Battle for Your Mind.New York:McGraw-Hill.)
吳秉勳譯(2018)。《使用者經驗的要素:跨屏時代的使用者導向設計 第二版》。台北:碁峰出版。。(原書 Garrett, J. J. (2010).The elements of user experience: user-centered design for the web and beyond.London:Pearson Education)
林建志(2011)。《網路廣告的溝通效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鄭自隆(2015)。《傳播研究與效果評估》 。台北:五南。
夏春祥(1997)。〈文本分析與傳播研究〉,《新聞學研究》,54,141-166。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8,5-42。李金銓(2019)。《傳播縱橫:歷史脈絡與全球視野》。台北:聯經出版。
蔡惠芳(2018年9月13日)。〈台北豪宅挑戰彭淮南防線〉,《工商時報新聞網》。上網日期:2018年9月13日,取自https://readers.ctee.com.tw/cm/20180913/a01aa1/923308/share。
陳美玲(2021年9月2日)。〈直逼彭淮南300萬防線 「ONE PARK」每坪299萬元創新高〉,《聯合新聞網》。上網日期:2021年9月02日,取自https://house.udn.com/house/story/5889/5715600。
蔡惠芳(2019年9月9日)。〈陶朱隱園開胡 每坪610萬創天價〉,《中時新聞網》。上網日期:2019年9月9日,取自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90909000261-260204?chdtv。
朱語蕎(2021年9月1日)。〈元利大公子捧9億多現金買自家豪宅 單價直逼「彭淮南防線」〉,《自由新聞網》。上網日期:2021年9月1日,取自https://estate.ltn.com.tw/article/12344。
黃惠聆(2020年11月8日)。〈彭淮南:沒有什麼彭淮南防線〉,《工商時報新聞網》。上網日期:2020年11月08日,取自https://ctee.com.tw/news/exchange/366008.html。
游智文(2020年8月27日)。〈陶朱隱園18億成交實價查不到 專家:踢到鐵板了〉,《經濟日報》。上網日期:2020年8月27日,取自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404/post/202008270017/ 。
台北市地政局(2022年9月30日)。《北市110年不動產市場動態年報》,上網日期:2020年9月30日,取自https://land.gov.taipei/cp.aspx?n=DFF26E775C8679C3&s=E9F8E40219D43244。
台北市地政局(2022年9月30日)。《臺北市預售建案資訊動態季報》,上網日期:2020年9月30日,取自https://land.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30FCCD556E0E864D&s=C145E438CC175FF7&sms=A9EE01792F12D257。
張欽發(2022年1月20日)。〈北台灣2021年推案量近1.2兆元史上第三大 優於市場預期〉,《鉅亨網》,上網日期:2022年1月20日,取自https://news.cnyes.com/news/id/4804905。
MoneyDJ理財網(2022年1月17日)。〈2021年全台推案量1.7兆 十大建商推案逾4000億〉,MoneyDJ理財網,上網日期:2022年1月17日,取自https://www.money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526ea588-36bc-466a-907f-f4275b35c32a。
中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官網,2022年9月30日,取自:https://www.bes.com.tw/group.php。
蔡惠芳(2009年10月24日)。〈亞太會館 中工囊中物〉,《工商時報新聞網》。上網日期:2009年10月24日,取自https://readers.ctee.com.tw/cm/20091024/a05aa5/60864/share。
陶朱隱園個案網頁。2022年12月5日,取自:http://www.tao-zhu.com.tw/。
元利信義聯勤個案網頁。2022年12月5日,取自https://www.oneparktaipei.tw/ 。
信義首席公館個案網頁。2022年12月5日,取自https://www.sinyi-rema.com.tw/project?number=hxig。
松濤苑個案網站。2022年12月5日,取自http://www.botanic-villa.tw/。
潤泰敦峰個案網頁。2022年12月5日,取自http://www.silkcourt.tw/。
55 TIMELESS/琢白個案網站。2022年12月5日,取自http://www.55timeless.com/。
元利和平大苑個案網站。2022年12月5日,取自https://case.hiyes.tw/peacepalace/index.html。
華固名鋳個案網頁。2022年12月5日,取自https://www.newland.tw/case_detail.aspx?Serno=377。
華固敦品個案網站。2022年12月5日,取自https://www.huaku.com.tw/portfolio/royal_highness/。
冠德信義個案網站。2022年12月5日,取自http://www.kindombcf.com.tw/。
豐邑創立方個案網站。2022年12月5日,取自https://www.inhouse-web.com/chuanglifang4x4。
劉成富、全志鋼譯(2000)。《消費社會》。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Baudrillard,J.(1970).La Societe de consommation.Paris:Denoël)
小宅革命個案網站。2022年12月5日,取自https://www.archi-pur.com/mainssl/modules/MySpace/index.php?sn=archi-pur&pg=ZC818616。
華固得月個案網站。2022年12月5日,取自https://www.huaku.com.tw/portfolio/moon_light/ 。
鉑愛悅個案網站。2022年12月5日,取自https://www.highwealthgroup.com.tw/property/%E9%89%91%E6%84%9B%E6%82%A6。
青川馥個案網站。2022年12月5日,取自https://ccfu.hita.tw/。
鉅陞one個案網站。2022年12月5日,取自https://wowpan.com.tw/megaone/。
丞石菁英薈個案網站。2022年12月5日,取自https://honor-home.com.tw/projects-05.html。
圓富登峰個案網站。2022年12月5日,取自https://wowpan.com.tw/top/。
鐫萃個案網站。2022年12月5日,取自https://www.topscene.com.tw/hot/80。
漢皇吾岳個案網站。2022年12月5日,取自 https://www.newland.tw/home_mountain/ 。
胡家璇譯(2014)。《城市的意象》。台北:遠流出版。(原書 Kevin Lynch(1964). The Image of the City.Cambridge:Mit Press)
凌復華、彭婧珞譯(2019)。《有閒階級論》。上海:譯文出版社。(原書 Thorstein Veblen (1899). 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an economic study of institutions. New York: Macmillan.)
張慧芝、謝孝宗譯(2004)。《理性的儀式:文化、協調與共通認知》。台北:桂冠出版社。(原書 Chwe, M. S. Y. (2001).Rational ritual: Culture, coordination, and common knowledge.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