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書籍
吳志光,行政法,第9版,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3月。
吳庚、盛子龍,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增訂16版,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9月。
李建良,行政法基本十講,第9版,元照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9月。
李惠宗,行政法要義,第8版,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20年9月。
李惠宗,法學方法論,第4版,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1月。
李惠宗,憲法要義,第9版,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22年9月。
林君成,臺灣文化資產概論與研究,初版,第一數位典藏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6月。
林明鏘,國土計畫法學研究,第2版,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8年3月。
林明鏘,都更法學研究,第1版,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8年6月。
洪泉湖,台灣的多元文化,初版,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7月。
翁岳生、董保城,行政程序法逐條釋義(下),初版,元照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4月。
許育典,公民文化權、文化法制與古蹟保存,初版,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7年7月。
許育典,文化基本權與多元文化國,初版,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4年3月。
許育典,憲法,第7版,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6年4月。
陳明燦,財產權保障、土地使用限制與損失補償,第1版,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3月。
陳新民,憲法學釋論,增訂10版,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3月。
董保城,行政法新論,初版,元照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10月。
董保城,憲法精要,初版,元照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10月。
詹鎮榮,民營化法與管制革新,初版,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9月。
廖義男,土地法制度論集,第1版,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5年1月。
劉益昌、趙金勇、王嵩山、林會承、林修澈、李台元,文化保存,初版,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12月。
蔡英文,主權國家與市民社會,政治與法律思想論叢第二輯,第1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10月。
羅傳賢,行政程序法論-兼論聽證與公聽會制度,第5版,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9月。
二、研究報告
國立中興大學,國定古蹟臺中火車站保存計畫全案成果報告書,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委託,2023年1月。
國立成功大學,國定古蹟保存計畫及其周邊開發行為規範檢討成果報告書,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委託,2018年12月。
都市里人規劃設計有限公司,國定古蹟臺北府城暨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保存計畫期末報告書,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委託,2018年11月。
都市里人規劃設計有限公司,國定古蹟艋舺龍山寺保存計畫期中報告書,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委託,2022年8月。
龍邑工程顧問有限公司,國定古蹟霧峰林家周邊區域暨都市計畫管制檢討變更委託案結案報告書,臺中市文化資產處委託,2020年12月。
三、專書論文
李建良,都市計畫審查程序,收錄於氏著,行政訴訟十講,第2版,元照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8月,頁355-396。
翁岳生,行政的概念與種類,收錄於翁岳生主編,行政法(上),第4版,元照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7月,頁1-42。
陳淑芳,文化憲法,收錄於蘇永欽主編,部門憲法,第1版,元照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月,頁頁595-623。
傅玲靜,都市計畫之正當程序及其司法審查,收錄於法治國家的原理與實踐:陳新民教授六秩晉五壽辰文集(下冊),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11月,頁173-200。
董保城,行政計畫,收錄於翁岳生主編,行政法(上),第4版,元照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7月,頁751-774。
蕭文生,專業(家)委員會與判斷餘地,收錄於氏著,行政事件裁判研究與評析Ⅱ,第1版,元照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5月,頁127-177。
蕭文生,授權明確性與專業諮詢委員會,收錄於氏著,行政事件裁判研究與評析,第1版,元照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3月,頁1-19。
四、期刊論文
Bernhard Schlink著,張文郁譯,比例原則,德國聯邦憲法法院五十周年紀念論文集(下),2010年10月,頁479-499。
Peter Badura著,張道義譯,聯邦憲法法院所認知的憲法、國家與社會,德國聯邦憲法法院五十周年紀念論文集(下),2010年10月,頁937-955。
文 芸、傅朝卿,重思文化遺產的真實性概念-從過去到現在的理解,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學報」,第76期,2011年6月,頁23-46。
王服清,評析文化資產保存法的古蹟指定與其公益犧牲補償之法律漏洞問題-以最高行政法院判決96年度判字第569號為中心,文化資產保存學刊,第1卷第3期,2008年1月,頁65-80。
王珍玲,不確定法律概念與判斷餘地,台灣法學雜誌,第151期,2010年5月,頁110-114。
王珍玲,行政計畫與民眾參與-以最高行政法院九十九年度判字第三十號為例,法學新論,第27期,2010年12月,頁63-74。
王珍玲,都市計畫之法律性質,月旦裁判時報,第72期,2018年6月,頁62-67。
王珍玲,都市計畫訴訟權能、禁止容積移入與景觀計畫-兼評最高行政法院 108 年度上字第 626 號判決、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107 年度訴字第 384 號判決(原審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321期,2022年2月,頁165-182。
王珍玲,論「禁止容積移入」之法律定性-計畫裁量抑或行政處分,月旦裁判時報,第70期,2018年4月,頁70-75。
王珍玲,論都市更新之公共利益-從司法院大法官第七○九號解釋及正當法律程序原則出發,法學新論,第45期,2013年12月,頁1-16。
王國棟,論行政程序法的正當程序,中律會訊,第7卷第1期,2004年6月,頁31-42。
王毓正,論國家環境保護任務之私化,月旦法學雜誌,第104期,2004年1月,頁165-186。
王韻茹,國家對文化保存與維護的憲法義務-以文化資產保存法為觀察,國立高雄大學法學論叢,第17卷第1期,2021年9月,頁1-43。
何彥陞,土地利用關係與公共利益界定與論證-聚焦於土地使用限制、都市更新與財產權保障,台灣法學雜誌,第228期,2013年5月,頁142-156。
吳明孝,文化資產保存法與正當法律程序-行政法院裁判與實務發展之脈絡分析,台灣法學雜誌,第331期,2017年11月,頁147-159。
李建良,解構行政訴訟之利害關係人,台灣法學雜誌,第290期,2016年2月,頁68-82。
李建良,文化資產保存之利害關係人,台灣法學雜誌,第288期,2016年1月,頁131-142。
李建良,自由、人權與市民社會-國家與社會二元論的歷史淵源與現代意義,自由主義,2001年4月,頁143-196。
李建良,財產權之存續保障與價值保障,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4期,1999年10月,頁100-104。
李建良,基本權利與國家保護義務,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2輯,2000年9月,頁325-375。
李惠宗,距離與權利保護必要性的關聯性-最高行政法院108年度上字第894號判決評析,月旦實務評選,第2卷,第2期,2022年2月,頁84-91。
林依仁,文化憲法的意義(上),月旦法學雜誌,第290期,2019年7月,頁164-188。
林明鏘,都市更新之正當法律程序-兼論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709號解釋,法令月刊,第67卷第1期,2016年1月,頁1-27。
林明鏘,都市計畫個案變更之利害關係人-評最高行政法院103年度判字第114號判決,月旦裁判時報,第31期,2015年1月,頁5-11。
盛子龍,撤銷訴訟之訴訟權能,中原財經法學,第7期,2001年12月,頁1-47。
許育典,多元文化作為憲法價值秩序,台灣法學雜誌,第184期,2011年9月,頁77-81。
郭介恒,保護規範理論與訴訟權能,月旦法學教室,第140期,2014年6月,頁9-11。
郭介恒,訴訟權能,月旦法學教室,第160期,2016年2月,頁9-11。
郭良印、楊裕富、黃俊傑,台灣古蹟保存與維護成效之研究-以傳統彩繪為例,設計研究,第5期,2005年7月,頁197-205。
陳立夫,土地利用限制形成特別犧牲之損失補償請求權-司法院釋字第747號解釋之意義,裁判時報,第64期,2017年10月,頁17-30。
陳立夫,都市計畫之法律性質,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50期,2003年9月,頁139-146。
陳明燦,古蹟土地與容積移轉,月旦法學教室,第67期,2008年5月,頁22-23。
陳清秀,行政訴訟之當事人適格問題,東吳公法論叢,第7期,2014年7月,頁47-110。
陳愛娥,司法院大法官會議解釋中財產權概念之演變,收錄於劉孔中、李建良主編「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6年6月,頁393-420。
陳愛娥,行政計畫確定程序法制的建構──法律制度繼受的案例,月旦法學雜誌,2010年5月,頁160-168。
葛克昌,國家與社會二元論及其憲法意義,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24卷第1期,1994年12月,頁121-142。
廖義男,都市計畫審查程序規範之評析,月旦法學雜誌,第302期,2020年7月,頁6-21。
廖義男,論行政計畫之確定程序,收錄於公共建設與行政法理,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1994年2月,頁1-64。
蕭文生,行政機關公告行為之法律性質,月旦法學教室,第40期,2006年2月,頁22-23。
戴秀雄,公用地役與財產權保障,台灣法學雜誌,第227期,2013年7月,頁140-156。
五、學位論文
李俊賢,我國憲法上財產權之研究-從大法官會議解釋析論之,1996年10月,國立臺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周志傑,文化作為憲法的一個面向-從部門憲法角度探索台灣的文化憲法,2006年6月,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
周泰維,文化國家與文化政策之租稅優惠,2006年6月,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翁瑞麟,形成公用地役關係既成道路之損失補償救濟-以行政法院判決為中心,2006年10月,國立政治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張博皓,以法定義務承擔為中心探討文化資產保存法制上私人義務之法理建構,2021年10月,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陳品榕,論公私協力履行社會福利任務-兼論國家擔保責任之理論與實踐,2013年1月,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映如,文化資產保存訴訟權能,2006年2月,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陳雅慧,古蹟管理維護法制問題之研究,2016年7月,東吳大學法律學院法律學系博士論文。謝慧靜,容積移轉作為文化資產保存方式之法律問題研究,2022年1月,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文教法律碩士班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