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3 19:2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瑞臻
研究生(外文):Huang,Ruei-Jhen
論文名稱:非營利組織在長期照顧2.0趨勢下的挑戰與因應—以台中市居家服務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Challenges and Responses of Nop-profit Organizations under the Trend of Long-term Care 2.0: Case of Taichung City Home Service
指導教授:莊俐昕莊俐昕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uang,Li-Hsin
口試委員:陳正益梁鎧麟
口試委員(外文):Chen,Zheng-YiLiang,Kai-Lin
口試日期:2023-06-17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系所名稱:長期照顧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學位學程
學門:社會服務學門
學類:老年服務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3
畢業學年度:11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0
中文關鍵詞:非營利組織居家服務長照2.0
外文關鍵詞:non-profit organizationshome care servicesLong-Term Care 2.0
DOI:10.6837/ncnu202300118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
  • 點閱點閱:26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76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本研究焦點在於非營利組織經營居家服務歷經長期照顧 1.0 到長期照顧 2.0 制度的挑戰與因應,運用分析非營利組織內部優勢、劣勢及所面臨的外部威脅、機會所帶來的挑戰與因應策略進行探討,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方法,選取的非營利組織具長照1.0至2.0的居家服務管理者進行訪談。研究主要發現與結論如下:
一、面對長期照顧產業型態轉型,非營利組織確實面臨著因應能力薄弱的挑戰,然而這種挑戰也同時是機遇,可以激勵非營利組織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和服務水平,非營利組織歷經人力與服務量流失期,開始評估人力流失的原因並採取相應的措施來吸引、留住和培養人才,增加人力競爭性。
二、非營利組織面臨商業模式及非商業模式共存的機會,本研究發現非營利組織開始著重透過品牌經營,讓組織能夠在競爭中突顯獨特性,吸引目標受眾的關注和支持,良好的品牌經營能夠提升組織的知名度和可信度,當組織擁有具有影響力和正面形象的品牌,公眾也更傾向於相信和支持該組織的工作和使命通過建立品牌價值觀、聲譽和信任,確保組織的長期發展。
三、非營利組織在產業競爭下,必須不斷增強永續經營能力,突破組織僵化限制,提升營運效能與市場競爭力,通過明確的策略性規劃,組織能夠更加確認自己在市場上定位,以確定組織發展的目標和方向,同時進行組織內部的效能改進,提升運作效率和效果,通過提高組織內部的運作效能,可以更有效的提供服務並提升競爭力,以避免成為市場淘汰者。
根據上述研究發現,本研究建議非營利組織經營居家服務應具有核心價值,使其服務更具公益性以產生市場區隔及增加大眾認同度,並將商業模式納入營運策略中,同時注重人力資源的投入及與其他資源合作,以確保組織的市場競爭力。
This study aims to delve into the challenges and responses confronted by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in managing home care services during the transition from Long-Term Care 1.0 to Long-Term Care 2.0 systems. The study also conducts an analysis of internal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along with external threats and opportunities, to discuss strategies for coping with these challenges. Employ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the study conducts interviews with managers from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that offer home care services under both systems.
The main findings and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Non-profit organizations do encounter challenges in adapting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long-term care industry. However, these challenges also bring forth opportunities, compelling them to enhance competitiveness and service quality. The organizations address manpower and service loss by identifying reasons for attrition and implementing measures to attract, retain, and develop talent, thereby bolstering workforce competitiveness.
2.Non-profit organizations have the chance to coexist with commercial and non-commercial business models. The study reveals that organizations have initiated a focus on brand management, spotlighting their uniqueness in the competitive landscape and drawing attention and support from the target audience. A strong brand image can heighten visibility and credibility, cultivating public trust and support for the organization's mission, and fostering long-term development.
3.Non-profit organizations must continually enhance their sustainability and liberate themselves from organizational rigidity to improv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and market competitiveness. Through strategic planning, organizations can determine their market positioning and development goals. By streamlining internal operational efficiency, these organizations can enhance service delivery and competitiveness, thereby evading market obsolescence.
Based on these findings,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should establish core values in managing home care services and ensure their services benefit society. These strategies can create market differentiation and increase public recognition. Incorporating business models into operational strategies and emphasizing investment in human resources and collaborations with other resource providers will guarante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for the organization.
目次
致謝辭 i
摘要 ii
Abstract iii
目次 v
表目次 vii
圖目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7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國際長期照顧發展的趨勢 11
第二節 臺灣長期照顧政策發展歷程與市場化趨勢 20
第三節 臺灣居家服務發展現況與挑戰 24
第四節 非營利組織投入居家服務的經營、困境與挑戰 3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8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設計 38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9
第三節 資料蒐集及分析 41
第四節 研究嚴謹性與研究倫理 42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 44
第一節 非營利組織經營居家服務業務的優勢、劣勢 44
第二節 非營利組織經營居家服務在政策轉變的處境與威脅 53
第三節 非營利組織經營居家服務在政策轉變的挑戰、機會與因應 68
第四節 非營利組織經營居家服務對政策的相關建議 79
第五章 研究討論與建議 85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討論 85
第二節 研究建議 91
第三節 研究限制 98
參考文獻 99
一、中文部分 99
二、英文部分 105
三、網路部分 107
附錄 109
附錄一 訪談同意書 109
附錄二 訪談大綱 110
表目次
表 1:百年人口重要指標(中推估) 1
表 2: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服務資源佈建一覽表(單位:家數、%) 4
表 3:2017年至2019年長照照顧機構佈建情況 5
表 4: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長期照顧服務特約服務資源數 6
表 5:臺中市居家服務特約單位數量一覽表 8
表 6:日本與美國長期照顧體系之整合模式比較表 19
表 7:109年度長期照顧服務計畫2.0的服務涵蓋率(單位:人/涵蓋率) 23
表 8:各縣市居家服務單位數統計表 28
表 9:臺中市各行政區居家長照機構資源盤點及待佈建數一覽表 30
表 10:臺中市政府社會局臺中市各區居家服務支援中心(2017) 33
表 11:研究參與機關基本資料表 39
表 12:研究參與者基本資料表 40
圖目次
圖 1:日本介護保險制度架構 13
一、中文部分
ĀnkěCare創新照顧(2021a)。《居服膨脹後的新轉機(第13期)》,臺北市:侒可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ĀnkěCare創新照顧(2021b)。《巷弄長照戰(第15期)》,臺北市:侒可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王玉麟(2004)。〈研究倫理的相關議題〉,《教師之友》,45(3),85-93。
王兆慶(2013)。〈長照機構制度的營利/非營利之爭:社會企業的觀點〉,《社區發展季刊》,143,129-133。
王卓聖(2013)。〈Oecd 國家之長期照顧改革策略借鑒及啟示〉,《社區發展季刊》,141,45-60。
王潔媛、陳建州(2021)。〈建構長照機構獨立倡導服務模式初探:以財團法人雙福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76,140-143。
司徒達賢(1999)。《非營利組織的經營管理(初版)》,臺北市: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申育誠(2019)。〈日本介護契約委託制度之現況與挑戰〉,《文官制度》,11(4),103-133。
江明修(2003)。〈全球治理與非營利組織〉,《中國行政》,73,71-95。
江明修、陳定銘(1999)。〈我國基金會之問題與健全之道〉,《中國行政評論》,8:3,23-72。
吳玉琴(2004)。〈臺灣居家服務的現況與檢討〉,《社區發展季刊》,106,132-141。
吳玉琴(2011)。〈臺灣老人長期照顧政策之回顧與展望:老盟觀點〉,《社區發展季刊》,136,251-255。
吳淑瓊、陳亮汝、張文瓊(2013)。〈臺灣居家服務人力:現況與未來發展〉,《社區發展季刊》,141,101-112。
呂慧芬(2008)。〈日本社區整體照顧制度之研究〉,《社區發展季刊》,121,406-427。
呂慧芬、曾妙慧、葉昶吟、劉慶庭(2014)。《探討實施長期照顧保險國家之照顧管理制度》,臺北市:衛生福利部。
呂寶靜(2012)。《老人褔利服務》,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李維倫(2004)。〈以置身所在作為心理學研究的目標現象及其相關方法論〉,《應用心理研究》,22,157-200。
李德純、徐明仿、王怡分(2022)。〈我國照顧服務員專業證照發展之可行性研究〉,《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12(3),95-149。
周世珍(2007)。〈日本介護保障法制及其基本理念之發展〉,《明新學報》,33,105-128。
林吉郎(2008)。〈公益創投與社會企業:創造價值途徑的分析〉,《多元開發就業方案-民間團體發展成為社會企業論述精選集》,93-119。
林家五、胡宛仙(2011)。〈非營利組織之組織認定歸類模式:利益關係者理論觀點〉,《臺大管理論叢》,86,97-134。
林淑馨(2012)。〈日本地方政府促進非營利組織協力之理想與現實〉,《政治科學論叢》,51,91。
林淑馨(2016)。〈日本介護保險制度之初探:經驗與啟示〉,《文官制度季刊》,10(3),1-28。
林淑馨(2020)。〈社會福利民營化與市場化:以日本介護保險制度為例〉,《公共行政學報》,58,89-126。
林萬億(1999)。〈社會福利民營化-停看聽〉,《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8(1), 9-10。
邱慈穎、陳雅美(2018)。〈長照整合機制概述〉,《長期照護雜誌》,22,1-5。
施教裕(1977)。〈民間福利機構團體因應民營化之現況、問題及策略〉,《社區發展季刊》,80,37-55。
胡幼慧、姚美華(2008)。《質性研究-理論、文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高雄市: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徐小波、江明修、劉靜淳、許崇源、馮燕、官有垣(2001)。《國內非營利組織管理法規之研究》,臺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秀威代理)
紐文英(2017)。《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馬立德、葉俊廷、劉以慧(2017)。〈我國小型長期照顧機構經營困境及策略之研究〉,《社會發展研究學刊》,20,61-81。
高淑清(2001)。〈在美華人留學生太太的生活世界--詮釋與反思〉,《本土心理學研究》,16,225-285。
張文彬(2022)。〈論居家照顧服務員的勞動條件:國家長期照顧的法制建構〉,《社科法政論叢》,10,53-90。
張文瓊、吳淑瓊(2014)。〈整合健康與長照服務:國際經驗與政策啟示〉,《社區發展季刊》,145,98-110。
張美珠(2003)。《居家照顧服務督導操作手冊》,臺北市: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
許淮之、高明瑞、趙平宜(2011)。〈非營利組織企業化之困境與挑戰〉,《創業管理研究》,6(1),55-80。
許麗津譯(1999)。《日本新黃金計畫書》,臺北市: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陳明珍(2010)。《居家服務績效評鑑之指標建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博士論文
陳芷如、徐亞瑛(2000)。〈承命生根之過程-台灣機構化失能老人遷居的心路歷程〉,《護理研究》,8(6),614-628。
陳金貴(2002)。〈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化經營探討〉,《新世紀智庫論壇》,19,39-51。
陳惠姿、張振成、廖玲玲(2009)。《外籍看護工雇用及管理模式》。臺北市:勞委會職訓局。
郭柳宗(2022)。〈AI智能服務型機器人在醫療及長照的應用〉。《長期照護雜誌》,25(1),15-20。
傅從喜(2019)。〈長期照顧2.0初期的資源佈建與服務發展〉,《國土及公共治理季刊》,7(3),60-71。
游曉微、鞏愛華、植村尚史、陳雅美(2019)。〈日本介護制度沿革對台灣長期照顧體系發展之啟示〉,《台灣公共衛生雜誌》,38(5),457-469。
游麗裡(2021)。《非營利組織策略制定過程之研究 —從長期照顧1.0到長期照顧2.0》。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博士論文。
鈕文英(2017)。《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黃世州、廖宏恩、黃松林、陳秀靜(2023)。〈臺灣與英國社區長期照顧之發展歷程:福利多元主義觀點的分析〉,《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13(1),101-141。
黃安君、梁志光、陳亮恭(2016)。〈發展高齡者全方位照護計畫〉,《臨床醫學期刊》,78(5),320-321。
黃志忠(2014)。〈居家服務使用對老人家庭照顧者照顧負荷之緩衝性影響研究〉,《社會與政策社會工作學刊》,18(1),1-43。
黃秉德(1998年10月)。〈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理念—臺灣經驗分析〉,「非營利組織之經營管理與社會角色研討會」,高雄市。
黃源協(2013)。《社會工作管理(三版)》,臺北市: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黃源協、莊俐昕(2021)。《社會照顧與健康:以社區為基礎的途徑》,臺北市: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黃源協、蕭文高(2020)。《長期照顧理念、政策與實務的檢視》,臺北市: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黃龍冠、楊培珊(2021)。〈以長照 2.0 為基礎回顧臺灣長照政策發展與評析未來挑戰〉,《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學刊》,9(2),212-236。
詹弘廷(2013)。《居家服務品質與家庭滿意度之關聯性:以南投縣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詹麗珠、陳怡靜、劉嘉雯(2022)。〈居服員留任傾向之研究〉,《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12(1),153-209。https://doi.org/10.53106/222372402022041201004
廖彩雲、蘇琦雯(2022)。〈長期照顧服務使用意願之研究〉,《商管科技季刊》,23(3),287-319。
趙萃文(2023)。〈長照殺人修法 避免悲劇再生〉,《清流雙月刊》,45,50-55。
趙裕彬、賴文祥、周瑛琪(2015)。〈銀髮產業中高階主管職能內涵之研究〉,《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學刊》,3(3),293-294。
劉淑瓊(2001)。〈社會服務民營化再探:迷思與現實〉,《社會政策與工作學刊》,5(2),7-56。
劉瑩芳、林芳珍、陳奐杰、莊國上(2023)。〈2016-2018年臺灣六都長期照護機構分布比例之探討〉,《管理實務與理論研究》,17(1),81-90。
蔡漢賢(2000)。《社會工作辭典》,臺北市: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2015)。〈借鏡美國-老人全包式照護計畫〉,《健保雙月刊》,115,98-110。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7)。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鄭勝分(社會企業的概念分析〉,《政策研究學報》,7,65-108。
蕭文高(2009)。〈老人照顧服務產業之發展與限制〉,「社會發展與社會工作實務研討會」,臺中市。
賴兩陽(2007)。〈人群服務商業化發展趨勢—福利混合經濟的觀點〉,《社區發展季刊》,117,73-89。
賴偉文(2015)。〈對新政府之建言-高齡人力之運用〉,《經濟前瞻》,162,35-42。
薛瑞元、彭美琪(2019)。〈長期照顧支付及給付基準簡介〉,《社區發展季刊》,166,190-193。
簡鈺津、呂季蔡(2019)。〈長照 2.0 服務遞送的設計:從交易成本與代理成本觀點評析〉,《中國行政評論》,25(3),97–102。
蘇建仁(2018)。〈從地方看滾動式修正的長照2.0政策及跨部門整合〉,《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09,187-197。
二、英文部分
Adams, C., & Perlmutter, F. (1991). Commercial venturing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s voluntary social welfare agencies.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20(1), 25-38.
Cortes, T. A., & Sullivan-Marx, E. M. (2016). A case exemplar for national policy leadership: Expanding Program of All-Inclusive Care for the Elderly (PACE). Journal of gerontological nursing, 42(3), 9-14.
Dees, J., & Haas, M. (2001). 1998. The meaning of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Enterprising Nonprofi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6(1), 54-67.
Denzin, N. K., & Lincoln, Y. S. (2005). The SAG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SAGE Publications, Inc.
Dyck, I., Kontos, P., Angus, J., & McKeever, P. (2005). The home as a site for long-term care: meanings and management of bodies and spaces. Health & place, 11(2), 173-185.
Evashwick, C. (2005). The Continuum of Long-Term Care 3rd. Cengage Learning.
Gay, L. R., Mills, G. E., & Airasian, P. W. (2011). Educational research: Competencies for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 Pearson Higher Ed.
Harris-Kojetin, L., Lipson, D., Fielding, J., Kiefer, K., & Stone, R. I. (2004). Recent findings on frontline long-term care workers: A research synthesis 1999–2003. Washington, DC: Institute for the Future of Aging Services, 1-29.
Herzlinger, R. E. (1994). Effective oversight: A Guide for nonprofit director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2(4), 52-60.
Kemper, P., Heier, B., Barry, T., Brannon, D., Angelelli, J., Vasey, J., & Anderson-Knott, M. (2008). What do direct care workers say would improve their jobs? Differences across settings. The Gerontologist, 48(suppl_1), 17-25.
Potter, S. J., Churilla, A., & Smith, K. (2006). An Examination of Full-Time Employment in the Direct-Care Workforce. Journal of Applied Gerontology, 25(5), 356-374.
Salamon, L. M. (1992). America's Nonprofit Sector: A Primer. Foundation Center Publishing.
三、網路部分
National PACE Association (2015a). CMS Publishes the PACE Final Rule. from https://www.npaonline.org
National PACE Association (2015b). Who, what and where is PACE? from https://www.npaonline.org/paceyou?id=12&title=Who%2C_and_%20Where_is_PACE
National PACE Association (2017). Understanding the pace model: Profile of pace. from https://www.npaonline.org/start-pace- program /understanding-pace-model-care
臺中市衛生局(2022)。〈長期照顧服務特約一覽表〉。取自https:// www.health.taichung.gov.tw › 26198/1614263/1617544 › 1617545
臺中市衛生局(2022)。〈居家式、社區式長期照顧服務(日間照顧)機構資源布建情形〉。取自https:// www.health.taichung.gov.tw › 1953691 › post
衛生福利部(2016)。〈長期照顧十年計畫 2.0核定本〉。取自https://www.mohw.gov.tw/dl-78115-5511ccc0-cae0-4d16-b729-6d0e16228fb5.html
衛生福利部(2021)。〈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服務資源佈建一覽表〉。取自https://www.mohw.gov.tw › dl-68873-478783f9-a39b-43ca-8d10-3619aa966
衛生福利部(2021)。〈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服務資源佈建一覽表〉。取自https://www.mohw.gov.tw › dl-68873-478783f9-a39b-43ca-8d10-3619aa966
衛生福利部(2021)。〈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長照服務涵蓋率〉。取自https:// www.mohw.gov.tw › dl-68873-478783f9-a39b-43ca-8d10-3619aa966
衛生福利部(2021)。〈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長照服務機構數〉。取自https:// www.mohw.gov.tw › dl-68888-b23da040-31a3/4920/82ee-ed5eb483
國民健康署(2018)。〈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報告〉。取自https://www.hpa.gov.tw/Pages/List.aspx?nodeid=108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