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101.84) 您好!臺灣時間:2023/10/05 07:0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宋秀桂
研究生(外文):SUNG,HSIU-KUEI
論文名稱:台灣俗諺語量詞分類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Measure Words in Taiwanese Proverbs
指導教授:邱湘雲邱湘雲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IU,HSIANG-YU
口試委員:劉承賢梁淑慧
口試委員(外文):LIU,CHENG-HSIENLIANG,SHU-HU
口試日期:2023-07-18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學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台灣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3
畢業學年度:11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3
中文關鍵詞:陳主顯台灣俗語諺語閩南語量詞
外文關鍵詞:Chen Chu-hsienTaiwanese proverbproverbSouthern Minmeasure word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2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量詞是漢語的特點之一。台灣俗諺語言簡意賅,內含豐富特殊量詞,卻少見有相關系統性的量詞分類研究。有鑑於「母語是教育最好的工具」,本文以陳主顯編著《台灣俗諺語典》所收7,569筆以及教育部《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附錄俗諺388筆為主要語料,並依據楊秀芳《台灣閩南語語法稿》量詞分類方法,透過逐筆分析,將台灣俗諺語中出現的量詞分為八類,包括:個體量詞、容器量詞、標準量詞、群體量詞、不定量詞、分類量詞、暫時量詞及動作量詞。閩南語常被譽為古漢語的「活化石」,且量詞的選擇反映台灣先民生活狀況與文化習慣,了解台灣俗諺語量詞使用情況與特點,有利於辨識和掌握閩南語與華語量詞用法的異同,並期能充實閩南語的學習教材,為台灣閩南語量詞教學與研究提供實質的參考。
Measure words are one of the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aiwanese proverbs are concise yet rich in unique measure words, but there is a scarcity of relevant systematic research on the categorization of measure words. 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the mother tongue is the best tool for education," this paper utilizes 7,569 entries from Chen Chu-hsien's compilation "Dictionary of Taiwanese Proverbs" and 388 proverbs from the appendix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s "Common Words Dictionary of Taiwanese Southern Min" as its primary corpus. Following Yang Hsiu-fang's method of classifying measure words in "Manuscript of Taiwanese Southern Min Grammar," each entry is thoroughly analyzed, leading to the categorization of measure words found in Taiwanese proverbs into eight types, including individual measure words, container measure words, standard measure words, group measure words, indefinite measure words, classifying measure words, temporary measure words, and action measure words. Taiwanese Southern Min is often praised as the "living fossil" of ancient Chinese, and the selection of measure words reflects the living conditions and cultural customs of Taiwan's ancestors. Understanding the usag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easure words in Taiwanese proverbs is beneficial for distinguishing and mastering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aiwanese Southern Min and Mandarin. The aim is to enrich the learning materials of Taiwanese Southern Min, providing substantial references for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measure words in Taiwanese Southern Min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錄 III
表目錄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4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架構 1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3
第一節 台灣俗諺語研究探討 23
第二節 閩南語量詞研究探討 31
第三節 小結 43
第三章 台灣俗諺語量詞分類與討論(上) 45
第一節 個體量詞 46
第二節 容器量詞 55
第三節 標準量詞 59
第四節 群體量詞 64
第五節 不定量詞 68
第六節 分類量詞 69
第七節 暫時量詞 71
第八節 動作量詞 72
第四章 台灣俗諺語量詞分類與討論(下) 79
第一節 個體量詞 81
第二節 容器量詞 90
第三節 標準量詞 92
第四節 群體量詞 100
第五節 不定量詞 107
第六節 分類量詞 109
第七節 暫時量詞 110
第八節 動作量詞 111
第五章 結論 115
第一節 研究成果 115
第二節 重要性與不足處 127
第三節 總結 130
參考文獻 133
附錄 台灣閩南語量詞表 140
表目錄
表 3-1 個體量詞 46
表 3-2 容器量詞 55
表 3-3 標準量詞 59
表 3-4 群體量詞 64
表 3-6 分類量詞 69
表 3-8 動作量詞 72
表 4-1 個體量詞 82
表 4-2 容器量詞 91
表 4-3 標準量詞 92
表 4-4 群體量詞 100
表 4-5 不定量詞 107
表 4-6 分類量詞 109
表 4-8 動作量詞 111
一、本文語料
教育部《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https://twblg.dict.edu.tw/holodict_new/檢索日期:20230630。
楊秀芳:《台灣閩南語語法稿》(台北:大安出版社,2012年2月)。
陳主顯:《台灣俗諺語典卷一‧人生哲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7年5月)。
陳主顯:《台灣俗諺語典卷二‧七情六慾》(台北:前衛出版社,1997年12月)。
陳主顯:《台灣俗諺語典卷三‧言語行動》(台北:前衛出版社,1998年7月)。
陳主顯:《台灣俗諺語典卷四‧生活工作》(台北:前衛出版社,1999年2月)。
陳主顯:《台灣俗諺語典卷五‧婚姻家庭》(台北:前衛出版社,2001年1月)。
陳主顯:《台灣俗諺語典卷六‧社會百態》(台北:前衛出版社,2001年8月)。
陳主顯:《台灣俗諺語典卷七‧社會百態》(台北:前衛出版社,2003年9月)。
陳主顯:《台灣俗諺語典卷八‧天氣、田園和健康》(台北:前衛出版社,2005年12月)。
陳主顯:《台灣俗諺語典卷九‧台灣俗諺的應世智慧》(台北:前衛出版社,2008年8月)。
陳主顯:《台灣俗諺語典卷十‧台灣俗諺的重要啟示》(台北:前衛出版社,2009年4月)。
二、專書(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刁晏斌:《初期現代漢語語法研究》(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1月)。
三民書局學典編纂委員會編輯:《學典》(台北:三民書局,1991年5月,2003年8月增訂版2刷)。
于丹:《于丹品漢字〔24節氣‧14個歳時節慶〕》(台北:前衛出版社,2009年4月)。
小川尚義《台日大辭典》(上‧下)(台北:台灣總督府,1932年)。
王力:《現代漢語講座》(北京:北京知識出版社,1983年)。
王力:《中國現代語法》(上海:商務印書館,1985年;香港:中華書局,2002年3月)。
王力:《漢語語法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6月)。
王育德著、黃國彥譯:《台灣話講座》(台北:前衛出版社,2000年4月,2011年10月二刷)。
王育德著、黃國彥譯:《台灣話常用語彙》(台北:前衛出版社,2002年7月)。
王娟:《民俗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9月)。
平澤平七:《台灣俚諺集覽》(台灣總督府出版,大正3年5月(1914年5月);台北:南天書局,1991年)。
甘為霖:《甘為霖台灣字典》(台南:財團法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灣教會公報社,2009年3月)。
亦玄:《新編台語溯源》(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88年3月,1995年8月2版3刷)。
亦玄:《新編台語溯源續篇》(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96年3月)。
何杰:《現代漢語量詞研究》(修訂版)(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8月)。
何永清:《現代漢語語法新探》(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8年11月初版3刷)。
朱介凡:《中國諺語論》(台北:新興書局,1964年12月)。
朱介凡:《中華諺語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9年8月(本文十冊,索引一冊))。
朱德熙:《語法講義》(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年;台北:商務印書館,2007年2月)。
吳瀛濤:《台灣諺語》(台北:台灣英文出版社,1975年2月初版,2001年5月13版)。
呂自揚:《台灣民俗諺語析賞探源》(高雄:河畔出版社,1994年1月初版,2001年8月3版)。
呂叔湘、朱德熙:《語法修辭講話》(北京:開明出版、中國圖書發行公司發行,1951年,初版)。
呂叔湘:《漢語語法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55年)。
呂叔湘:《中國文法要略》(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年6月)。
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增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4月)。
李惠芳:《中國民間文學》(武漢:武漢大學,1999年8月)。
李榮主編、周長楫編纂:《閩南語詞典》(台南:真平企業有限公司,2000年10月)。
李赫:《台灣諺語的智慧1-8冊》(台北:稻田出版社,1995年~2001年6月)。
林文平:《台灣歇後語典》(台北:稻田出版公司,2000年10月)。
林慶勳:《台灣閩南語概論》(台北:心理出版社,2002年10月)。
邱湘雲:《台灣華、客、閩語彙研究論集》(台北:聯合百科電子出版,2015年10月)。
邵敬敏:《漢語語法的立體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8月)。
洪惟仁:《台灣禮俗語典》(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86年9月)。
洪惟仁:《台語文學與台語文字》(台北:前衛出版社,1992年2月)。
洪惟仁:《台灣哲諺典》(台語文摘出版社,1994年5月)。
胡萬川:《民間文學工作手冊》(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6年4月)。
胡裕樹:《現代漢語》(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2年9月台一版)。
徐福全:《福全台諺語典》(台北:自印本,1998年8月修訂版)。
馬建忠:《馬氏文通讀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年1月)。
高名凱:《漢語語法論》(上海:開明書局,1948年1月)。
高國藩:《中國民間文學》(台灣學生書局,1995年9月)。
高野紀子:《圖解量詞學習繪本》(台北:小熊出版。2018年12月)。
張志公:《現代漢語》(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
張志公:《漢語語法常識》(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一版)
張斌:《新編現代漢語》(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2月)。
莊永明:《台灣金言玉語‧台灣諺語淺釋(一)》(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1月初版,2004年10月2版)。
莊永明:《台灣警世良言‧台灣諺語淺釋(二)》(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10月初版,2001年3月2版)。
莊永明:《台灣好言吉句‧台灣諺語淺釋(三)》(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7月初版,2004年10月3版)。
莊永明:《台灣俗語真言‧台灣諺語淺釋(四)》(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7月初版,2006年3月3版)。
莊永明,《台灣雅言巧語‧台灣諺語淺釋(五)》(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0年2月初版,2006年10月2版)。
莊永明:《台灣土話心語‧台灣諺語淺釋(六)》(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1年1月初版,2006年3月2版)。
莊永明:《台灣醒世智言‧台灣諺語淺釋(七)》(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1年7月,2002年初版)。
莊永明:《台灣妙言覺語‧台灣諺語淺釋(八)》(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1年7月初版,2002年9月2版)。
莊永明:《台灣勸世嘉言‧台灣諺語淺釋(九)》(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1月初版,2004年10月2版)。
莊永明:《台灣口語白話‧台灣諺語淺釋(十)》(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2月)。
黃居仁、陳克健、賴慶雄:《國語日報量詞典》(新北:小螢火蟲出版社,2012年11月)。
許晉彰、盧玉雯:《台灣俗語諺語辭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5年6月)。
許極燉:《台語文字化的方向》(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2年9月)。
許極燉:《台灣語概論》(台北:前衛出版社,1998年11月)。
許極燉:《台灣話詞語典》(台南:台南市政府文化局,2017年10月)。
郭紹虞,《漢語語法修辭新探》(上、下)(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年8月)。
陳宗顯:《台灣勵志諺語》(台北:常氏文化公司,2000年6月)。
陳宗顯:《台灣人生諺語》(台北:常民文化公司,2000年6月)。
陳修:《台灣話大詞典》(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4年2月)。
陳榮安:《中文量詞歷史辭典》(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2014年1月)。
陳憲國、邱文錫:《實用台灣諺語典》(台北:樟樹出版社,1999年6月)。
張裕宏:《TJ台語白話小詞典》(台南:亞細亞國際傳播社。2009年9月)。
張德麟主編、鄭良偉:〈台灣漢文化之本土化〉,《台灣漢文化之本土化》(台北:前衛出版社,2003年9月)。
程祥徽、田小琳:《現代漢語》(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2月)。
曾永義:《俗文學概論》(台北:三民書局,2003年6月)。
董大年:《實用漢語分類辭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1年11月)。
董忠司:《台灣閩南語辭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1年1月)。
楊秀芳:《閩南語字彙二》(台北: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1999年12月)。
楊青矗:《台語語彙辭典》(台北:敦理出版社,1995年1月)。
楊青矗:《台灣俗語辭典》(台北:敦理出版社,1997年2月)。
趙元任著,呂叔湘譯:《漢語口語語法》(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年)。
趙元任著,丁邦新譯:《中國話的文法》(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香港:中文大學,1980年12月)。
劉月華、潘文娛、故韡:《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台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1996年)。
潘榮禮:《台灣孽恝話新解》(台北:前衛出版社,2005年8月)。
潘榮禮:《台灣俚諺語新解》(台北:前衛出版社,2016年7月)。
蔡培火:《閩南語國語對照常用辭典》(台北:正中書局,1969年)。
鄭安住:《閩南語音字分清楚1:語言用字暨詞彙分類》(台北:五南圖書出版,2021年10月)。
鄭良偉:《台語語音與詞法》(台北:遠流出版社,1997年10月)。
黎錦熙:《新著國語文法》(上海:商務印書館,1925年12月)。
盧廣誠:《台灣閩南語詞彙研究》(台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2003年3月)。
盧廣誠:《台灣閩南話概論》(台北:心理出版社,2003年9月)。
蕭平治:《台灣俗語鹹酸甜:第一冊》(彰化:財團法人彰化縣賴許柔文教基金會,1999年5月)。
蕭藤村:《台灣話俗諺語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2012年10月)。
賴宗寶:《台灣經驗:老祖先的話》(彰化:財團法人彰化縣賴許柔文教基金會,2001年)。
賴慶雄:《實用量詞用法詞典(增訂版)》(新北:小螢火蟲出版社,2012年11月)。
錢乃榮主編、鄧守信策劃:《現代漢語概論》(台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2002年12月)。
三、期刊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邱湘雲:〈閩南話和客家話的「量詞」-與國語比較〉,《玄奘人文學報》第6期(2007年),頁175-206。
廖漢臣:〈台灣諺語的形式與內容〉,《台灣文獻》第6卷第3期(1955年),頁37。
四、學位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王崇憲:《台灣閩南諺語的鬼神文化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吳昭亮:《台灣客家話量詞研究》(中壢: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李美齡:《閩南語量詞系統研究》(嘉義: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李雅如:《台灣閩南語「步」、「跤步」之語義研究》(台中:中興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林美玲:《台語「一點仔」和「一點」異同之處》(台北: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8年)。
林嫻一:《閩南語微量構式的形成和語意句法特徵—以一點(仔)為例》(新竹: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
孫思凱:《雲林地區高齡者閩南語分類詞使用研究》,國立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年)。
許筱萍:《台灣閩南諺語修辭研究》(新竹:玄奘人文社會學院中文所碩士論文2003年)。
許蓓苓:《台灣諺語反映的婚姻文化》(台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陳孟英:《台灣閩南語中的分類詞》(台北:國立政治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陳昌閔:《台灣閩南諺語之社會教化功能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陳羿如:《量詞與分類詞:教學的反思與建議》(台北:國立政治大學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2012年)。
陳雅雯:《台灣閩南語類詞使用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陳韻予:《台灣閩南語及客語量詞系統比較研究》(嘉義: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游淑如:《台語名量詞之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2014年)
黃飛龍:《台灣閩南諺語修辭美學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黃舒榆:《台灣俗諺語身體隱喻與轉喻研究—以陳主顯「台灣俗諺語典」為例》,(台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博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2012年)。
楊菁惠:《台灣閩南語量詞及其教學策略研究》(新竹: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語文教學碩士論文,2010年)。
廖元平:《華語和閩南語動量詞的研究》(桃園:元智大學應用外語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劉育青:《台灣閩南語諺語誇飾修辭格及其研究》(台南:台南大學國語文學系國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8年)。
劉景鳯:《台灣諺語有關家庭性別角色之研究---以陳主顯《台灣俗諺語典》為研究中心》(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鄭藝芳:《閩南方言與普通話名量詞比較研究》(山東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年)。
蕭如卿:《台灣閩南語量詞習得》(嘉義:中正大學語言所碩士論文,2007年)。
簡正崇:《台灣閩南諺語研究》(台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4年)。
蘇欣敏:《現代漢語台灣口語量詞分類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五、網路資料(依筆劃排序)
Foodpanda:〈「來一客牛排館」,例:(彰化溪湖店)〉https://www.foodpanda.com.tw/restaurant/j8gh/lai-ke-niu-pai-guan-zhang-hua-xi-hu-dian檢索日期:20221031。
《Tw-Ch台文中文辭典》http://ip194097.ntcu.edu.tw/q/THq.asp檢索日期:20230330。
ViewSonic創新教室:〈MVB遇上台語教學「跋餅中狀元」是甚麼意思,台語習俗秒GET!ViewSonic【ViewSonic x 2020 教育科技展】20201205魏俊陽老師直播精華〉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TyeHa6rjYc檢索日期:20230520。
中文百科:〈博餅〉https://www.newton.com.tw/wiki/%E5%8D%9A%E9%A4%85檢索日期:20230520。
《甘字典》網路版https://taigi.fhl.net/dick/檢索日期:20230330。
吳昭亮:〈漢語量詞詞性的兼類現象〉,《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報》第87期(2014-05)https://epaper.naer.edu.tw/edm.php?grp_no=8&edm_no=87&content_no=2198檢索日期:20191025。
〈國家圖書館期刊文獻〉https://tpl.ncl.edu.tw/NclService/檢索日期:20230430。
教育部《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https://twblg.dict.edu.tw/holodict_new/檢索日期:20230630。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https://dict.revised.moe.edu.tw/檢索日期:20221010。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https://dict.conc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20201&q=1檢索日期:20221030。
教育廣播電台:〈「巷仔口的台語」〉〈錄音文字稿(集數別:05)〉https://channelplus.ner.gov.tw/api/files/5b3062fd5124750006981b72檢索日期:20191025。
萌典:教育部《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https://www.moedict.tw/about.html檢索日期:20230630。
廈門音像出版有限公司(2011):〈《閩南「活」文化》口傳文化系列〉〈閩南語童謠《中秋博餅》〉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8nyaN_Kx_g檢索日期:20230520。
潘科元(2012):〈一頭擔雞,雙頭啼〉《潘科元台語文理想國《隨意窩日誌》》。取自https://m.xuite.net/blog/khoguan/blog/60258313檢索日期:20230520。
六、其他
陳孟英、謝妙玲、何萬順:《台灣閩南語分類詞之檢驗》https://www.jbe-platform.com/content/journals/10.1075/lali.00065.che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約翰·本傑明出版公司)電子期刊,第21卷第3期,2020年。檢索日期:20221010。
謝妙玲:《從台灣閩南語的「一下」到其他動量詞的研究》2017st106010243.pdf(ntnu.edu.tw)檢索日期:20230514。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