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2)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5 23:1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余涵尊
研究生(外文):YU, HAN-ZUN
論文名稱:藝術領域跨學科課程對高中學生學習動機及學習成效之影響
論文名稱(外文):The impact of interdisciplinary courses in the field of art on high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learning effectiveness
指導教授:李昭蓉李昭蓉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Jau Rong Li
口試委員:李俊賢李岱砡
口試委員(外文):LEE CHUN HSIEN
口試日期:2023-07-03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表演藝術碩士學位學程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綜合藝術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3
畢業學年度:11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58
中文關鍵詞:跨領域學習動機學習成效表演藝術美術
外文關鍵詞:interdisciplinarylearning motivationlearning outcomesperforming artsvisual art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8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在108課綱開始執行後,課程開始強調跨領域教學,在同一個領域中的不同分項,是否也是個跨領域的範圍呢?研究者認為答案是確定的,在許多領域的部分內容有所類似,但是從不同的面相及角度切入就會有不一樣的看法,隔行如隔山,不同的領域範圍,總會有自身特別且不可被取代的地方。
本研究旨在藝術領域跨學科課程對於高市某高中高三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成效、不同的教學模式之研究。研究流程為敘明研究背景與動機,其次是提出研究目的,進行文獻探討並提出研究假設,進行問卷設計與發放,並進行相關教師之訪談,彙整資料進行統計分析,最後提出研究結論與建議。
根據問卷及訪談結果可得到以下結論:首先為學生對於跨領域課程有高度的學習動機。藝術領域相對於其他課程而言,不須經過測驗來評量學生對於課程的熟悉度,反而促進學生對於不同領域願意嘗試學習。其次是學生對於跨領域課程部分高度的度學習成效。多數學生對於課程可以主動參與、開心接受,並在課程結束後還會想要學習此類型課程。最後部分講解及實際操作結合的上課模式高度受到學生喜歡且不排斥的教學模式。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2019 Curriculum Guidelinesin Taiwan, there has been an emphasis on interdisciplinary teaching, evenwithin the subcategories of the same field. Researchers believe that the answeris affirmative, as there are similarities in content across different domains,but approaching them from different aspects and perspectives can lead to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Different fields always have their unique andirreplaceable characteristics.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interdisciplinary courses in the field of arts on the learning motivation andlearning outcomes of high school senior students in a certain city. It alsoexplores different teaching models within this context.
The research process involves stating the researchbackground and motivation, defining research objectives, conducting aliterature review, proposing research hypotheses, designing and distributingquestionnaires, conducting interviews with relevant teachers, collecting andanalyzing data, and finally presenting research conclusions andrecommendations.
Based on theresults of the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can bedrawn
First,Students have ahigh level of motivation towards interdisciplinary courses. Compared to othersubjects, the arts field does not require students to be evaluated throughtests to assess their familiarity with the course. Instead, it encouragesstudents to willingly explore and learn from different domains.Next,
目次………………………………………………………………          viii
表目次……………………………………………………………          x
圖目次……………………………………………………………          x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背景與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1
第三節 研究範圍……………………………………………       1
第四節 名詞釋義……………………………………………       6
第五節 研究的重要性………………………………………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藝術領域課程的內涵………………………………       8
第二節 學習動機之意涵與相關文獻………………………       12
第三節 學習成效之意涵與相關文獻………………………       16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實施………………………………………  18
第一節 研究架構……………………………………………       18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工具……………………………………       19
第三節 研究實施流程………………………………………       21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23
第五節 研究信效度…………………………………………       2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26
第一節 學生學習藝術領域相關背景分析…………………       28
第二節 學生喜好單元之分析………………………………       28
第三節 男女生對於學習動機及學習成效的影響分析……       30
第四節 學習動機之分析……………………………………       33
第五節 學習成效之分析……………………………………       38
第六節 藝術領域相關教師訪談……………………………       4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46
第一節 研究發現……………………………………………       46
第二節 研究建議……………………………………………       47
第三節 研究限制……………………………………………       48
參考文獻………………………………………………………     49
附錄一……………………………………………………………          51
附錄二……………………………………………………………          54
附錄三……………………………………………………………          55
附錄四……………………………………………………………          56
附錄五……………………………………………………………          57
附錄六……………………………………………………………          58

表2-1 多學科/科際整合/超學科課程統整的異同比較…………          10
表2-2 觸發學習動機的五大因素………………………………………          13
表2-3 三種常見的學習動機類型………………………………………          15
表3-1 問卷內容及架構……………………………………………………     20
表3-2 受訪人員代碼表……………………………………………………     22
表3-3 學習動機信度分析…………………………………………………          24
表3-4學習成效信度分析…………………………………………………          24
表3-5學習動機因素分析…………………………………………………          24
表3-6學習成效因素分析…………………………………………………          25
表4-1學生學習背景次數分配表……………………………………….        26
表4-2學生不排斥的單元次數分配表…………………………………          28
表4-3 學生不喜歡的單元次數分配表…………………………………          29
表4-4 學生喜歡的單元次數分配表……………………………………     29
表4-5 男女生對於第三題學習動機之差異獨立樣本t檢定… 30
表4-6 男女生對於第五題學習成效之差異獨立樣本t檢定… 31
表4-7 男女生對於第八題學習動機之差異獨立樣本t檢定… 32
表4-8 男女生對於學習成效之差異獨立樣本t檢定……………          32
表4-9學習動機第一題次數分配表……………………………………     33
表4-10 學習動機第二題次數分配表…………………………………          34
表4-11 學習動機第三題次數分配表…………………………………          34
表4-12 學習動機第四題次數分配表…………………………………          35
表4-13 學習動機第五題次數分配表…………………………………          35
表4-14 學習動機第六題次數分配表…………………………………          36
表4-15 學習動機第七題次數分配表…………………………………          36
表4-16 學習動機第八題次數分配表…………………………………          37
表4-17 學習動機第九題次數分配表…………………………………          37
表4-18 學習動機第十題次數分配表…………………………………          38
表4-19 學習成效第一題次數分配表…………………………………          38
表4-20 學習成效第二題次數分配表…………………………………          39
表4-21 學習成效第三題次數分配表…………………………………          39
表4-22 學習成效第四題次數分配表…………………………………          40
表4-23 學習成效第五題次數分配表…………………………………          40
表4-24 學習成效第六題次數分配表…………………………………          41
表4-25 學習成效第七題次數分配表…………………………………          41
表4-26 學習成效第八題次數分配表…………………………………          42
表4-27 學習成效第九題次數分配表…………………………………          42
表4-28 學習成效第十題次數分配表…………………………………          43

圖1-1 美感教育與藝術教育的關係……………………………………     3
圖1-2 跨領域美感素養導向教學原則…………………………………          3
圖2-1 OECO2023學習羅盤…………………………………………………          14
圖2-2 教–學–評三角關係………………………………………………     16
圖3-1 研究架構圖……………………………………………………………          18
圖3-2 訪談流程………………………………………………………………     19
圖3-3 研究實施流程圖……………………………………………………     22
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2018) ,《教育部美感教育中長期計劃畫第二期五年計劃畫(108-112年)》,教育部全球資訊網,https://reurl.cc/jGMVv1

教育部美感教育中長程計劃(2013),《台灣.好美-美感從幼起美力一生學》,教育部,https://reurl.cc/W1azRO
教育部美感教育中長程規劃(2018),《美感即生活——從幼紮根跨域創新國際鏈接》,教育部,https://reurl.cc/0XgQpb
郭美女(2018),《跨越實境(AR)的課程激發想像力和學習動機》,https://reurl.cc/8pb33X
王郁雯(2019),從課程統整到跨領域課程: 台灣二十年的論述與問題,教
育學報,47(2):41-59
王春綢(2020),跨領域美感教育在學校行政上的實踐,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9(4):114-117
張順原(2015),學習態度、學習動機、激勵因素與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以消防
特考班學員為例,南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王如哲(2010),解析「學生學習成效」,評鑑雙月刊,27:62
田孟心(2020),PISA考題搶先看OECD教育主席:家長們經常想把一切都留在
過去,《天下雜誌》,710期,取自:https://www.cw.com.tw/article/5102554
李育嘉(2016),體驗學習賦予美感教育的力量,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8):
122-128
李其昌(2020),小學階段美感教育從師培起:藝術領域教材教法課程設立歷程,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9(11):11-19
李佩東、葉建宏(2017),臺灣美感教育之可行推動策略,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6(7):134-137
吳歆嬫(2012),樂齡大學人文藝術課程學習動機與滿意度調查,科學與人文
研究,1(1)
林冠宇(2019),Interdisciplinary Learning-淺談跨領域學習,清華教
育,99
林素卿(2009),美感經驗對課程美學建構之啟示,東海教育評論,3:43-
70
周啟葶、程玉秀、宋秋美(2009),英語自我效能、英語學習焦慮與英語學習成
就之相關研究-以台北市高中生為例,國科會期刊,32(2),85-
86
施淑慎(2008),學習情境中之自主支持與國中生成就相關歷程間關係之探討,
國科會期刊,31卷2期,頁4-8、19-20
教育部(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
學校-藝術領域,國家教育研究院,1
陳木金(1997),美感教育的理念與詮釋之研究,國立臺灣藝術學院教育學程中
心,36-51
陳佩英(2018),跨領域素養導向課程設計工作坊之培育與實踐,高等教育出爐
公司版,13(2):21-27
張連強(2020),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跨領域美感課程設計與教學—以表演藝術
課程例如,台灣教育評論月刊,9(11):01-06
張碩宇(2020),何謂美感教育?美感教育的方式?,台灣教育評論月刊,9
(11):07-10
黃淑玲(2013),從知識到可觀察的能力:評估學習成效的策略與建議,評鑑,
第44期:16-23
蘇雅慧(2008),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美育——美感教育與藝術教育的相對,

台灣藝術教育館,165
電子全文 電子全文(網際網路公開日期:20280713)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國小教師創意教學與學生自我概念學習動機學習策略及學習成效之相關研究
2. 高職汽車科學生專業實習學習動機及學習行為對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
3. 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以某技術學院美容系學生為例
4. 學習動機、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以中部某高職學生為例
5. 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數學領域對國小高年級學生學習動機與成效之研究
6. 多媒體輔助教學對大學生學習動機與桌球技能學習成效之影響
7. 技藝競賽選手涉入程度、學習動機對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以高中職商業類科餐旅群為例
8. 美容系學生學習動機、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以嘉義某技術學院為例
9. 澎湖縣國小高年級學生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及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
10. 學習動機、學習態度與學習成效關聯性之研究
11. 成人學習動機、學習策略、學習行為與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以台東地區護理人員為例
12. 成人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以高級中等進修學校第二專長教育班為例
13. 高職餐飲科學生學習動機、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明台高中為例
14. 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以人體彩繪職業訓練為例
15. 大學會計系學生人格特質、學習動機、學習風格與學習成效之相關性研究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