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參考書目
平珩(2006)。舞蹈欣賞。臺北市:三民。
伍曼麗(2010)。舞蹈欣賞。臺灣: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李天民(2008)。舞蹈概論。臺北市:大卷文化。
吳佩芬(譯)(2012)。當代舞蹈的心跳:從身體的解放到靈魂的觸動。(原作者:Philippe Noisette)。臺北市:原點。
林尚義(2012)。劇場藝術的多元發展與設計-從劇場形式解析舞台。新北市:Airiti Press。
林倩葦(譯)(2013)。碧娜・鮑許:舞蹈・劇場・新美學。(原作者:Jochen Schmidt)。台北市:遠流。
胡妙勝(2001)。充滿符號的戲劇空間。臺北市:文津。
容淑華(2010)。空間的表演。臺北市:黑眼睛文化。
涂瑞華(譯)(1997)。表演學:準備.排練.表演。(原作者:Dr.Bella Itkin)。台北市 : 亞太圖書。
陶馥蘭(1994)。舞書:陶馥蘭話舞。臺北市:萬象。
詹竹莘(1997)。表演技術與表演教程。臺北市:書林。
歐建平(譯)(1997)。舞蹈審美說。(原作者:James Michael Friedman)。臺北市:洪業文化。
劉守曜(譯)(2011)。文化就是身體。(原作者:鈴木忠志)。臺北市:中正文化。
魏淑美(2010)。當代歐洲新舞蹈:表演:反舞蹈、非身體。臺北市:黑眼睛文化。
貳、論文參考
張可亭(2012)。作品《回憶》之分析與詮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學院舞蹈學系碩士班。參、網路資料
佚名(2009)。Person Of The Year 2009。(2022年6月4日)。取自:http://content.time.com/time/specials/packages/article/0,28804,1946375_1946448_194641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