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婷婷(2020)。基于ARCS動機模型的漢語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學位論文〕。北京外國語大學。 王全世(2000)。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意義與內涵。資訊與教育,80,23-31。 王妍甄(2017)。中部地區行動學習學校實施現況、困難與需求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學位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王珀芬(2010)。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對國中小學生學習成效影響之後設分析〔未出版之學位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王欽哲(2015)。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師友月刊,(574),21-25。 王開府(2008)。心智圖與概念模組在語文閱讀與寫作思考教學之運用。國文學報,43,263-296。 王裕德、黃忠志(2001)。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探討——以生活科技之室內設計爲例。生活科技教育,34(7),29-34。 王曉平、胡嬌(2007)。西方閱讀教學模式及其發展述評。江西教育科研,6,7-9。 田于軒(2015)。國小六年級學童心智圖學習對國語文學習動機及學習成就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學位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向天屏(2022)。我們的高等教育培育了中小學需要的寫作教師了嗎?澳門研究,102,87-103。 朱孝利(2000)。國小閱讀教學研究。國民教育,41(2),46-50。 行政院(2022)。112年度施政方針。https://www.ey.gov.tw/File/4CA7D1B591045B1A 佐藤學(2022)。學習的革命2.0:AI與疫情如何改變教育的未來。親子天下。 何育真(2021)。資訊教育議題融入國小藝術領域音樂節奏教學之研究。關渡音樂學刊,33,25-65。 何榮桂(2002)。臺灣資訊教育的現況與發展——兼論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資訊與教育,87,22-31。 何榮桂、吳正己、賴錦緣、籃玉如(1999)。各國資訊教育課程實施概況及其對九年一貫資訊課程的啟示。課程與教學,2(4),43-59+147。https://doi.org/10.6384/ciq.199910.0043 何榮桂、籃玉如(2000)。落實「教室電腦」教師應具備之資訊素養。資訊與教育,77,22-28。 何語瑄(2005)。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與數位落差。生活科技教育,38(6),58-63。 余民寧(2006)。影響學習成就因素的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73,11-23。 吳宜珊(2022)。Plickers融入數學教學之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行動研究——以國小一年級幾點鐘為例〔未出版之學位論文〕。國立屏東大學。 吳振賢(2002)。教師網路融入教學態度、網路融入教學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學位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李尹暘、林曉佩、林君怡(2007)。自我效能理論之分析與應用。澄清醫護管理雜誌,3(2),46-52。https://doi.org/10.30156/ccmj.200704.0005 李佳蓉(2016)。推動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進階改變——從師資培育課程談起。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1),150-153。 李忠屏、羅希哲(2009)。互動式電子白板教學成效與學生學習態度之研究-以網路資訊素養課程爲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3(4),153-173。 李采璐(2021)。即時反饋系統應用於國小社會領域教學對六年級學生學習動機之影響〔未出版之學位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李悅麟(2019)。提升國小學童數位閱讀素養之我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5),64-67。 李珮瑜、連采宜(2014)。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契機及再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7),13-16。 李隆盛(1999)。科技與職業教育的展望。師大書苑。 杜佳靜、趙志揚、游源忠、張菽萱(2012)。技職校院高學習成就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策略之個案研究。南台人文社會學報,7,25-52。 周美霞(2021)。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對基礎教育第一學段學生寫話教學的啟示。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128-130。 林巧敏(2011)。臺灣國小學童數位閱讀興趣與行為之調查分析。國家圖書館館刊,100(2),30-59。 林含諭(2017)。提升學生學習動機的關鍵因素與策略探討。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3),187-190。 林杏足(2003)。青少年自尊量表編製報告。測驗學刊,50(2),223-256。https://doi.org/10.7108/pt.200312.0223 林育妡(2008)。認知策略在寫作教學之應用。國小特殊教育,46,102-109。 林奇賢(2017)。新世代的創新學習模式:互聯網+pbl理論與實施。高等教育。 林菁、沈桂枝、賴秀珍(2016)。公民行動取向之資訊素養課程:以國小六年級「台美生態學校夥伴計畫」為例。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53(2),211-244。 林菁、顏仁德、黃財尉(2014)。探究式資訊素養融入課程成效之四年長期研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51(4),561-595。 林銀美(2005)。國小五年級國語科讀寫結合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學位論文〕。屏東師範學院。 林霈岑(2007)。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現況、態度與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學位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邱瓊慧(2002)。中小學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實踐。資訊與教育,88,3-7。 侯一欣、詹郁萱(2011)。N世代的學習問題及其對學校教育革新的啟示。教師專業研究期刊,2,1-17。 施文玲(2006)。教師導入數位化教學之理論模式。生活科技教育,39(6),30-36。 施良方(1996)。學習理論:學者心理學的理論與原理。麗文文化。 柯華葳(2022)。語言、語文與閱讀。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柯華葳、詹益綾(2006)。國民小學(二至六年級)閱讀理解篩選測驗。教育部特殊教育小組。 洪祥偉、陳五洲(2005)。從資訊融入教學觀點探討中小學體育教師應具備的資訊素養。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6(2),333-345。 洪儷瑜、陳心怡、陳柏熹、陳秀芬(2014)。詞彙成長測驗。中國行為科學社。 紀秋雲、蔡明貴(2016)。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策略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學習成效之研究。學校行政,103,34-60。 范瑞東(2005)。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教師實施之困境與可行策略之文獻評析。中華人文社會學報,3,132-155。 范耀文、陳建雄、蕭文信(2011)。多點觸控平板電腦輸入介面之使用性研究。工業設計,125,113-119。https://doi.org/10.29918/id.201112.0005 孫承偉(2003)。老師!勇敢伸出您操縱滑鼠的手——讓資訊融入教學中。國教世紀,206,99-104。 徐光國(1996)。社會心理學。五南。 徐式寬(2018)。教育科技與教育實踐間的差距及省思。清華教育學報,35(2),71-103。 徐式寬、關秉寅(2011)。國民中小學教師資訊融入教學素養評量表之建構與調查。科學教育學刊,19(4),335-357。 徐新逸、吳佩謹(2002)。資訊融入教學的現代意義與具體作為。教學科技與媒體,59,63-73。 晉銘銘、羅迅(2019)。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淺析。管理觀察,16,77-79。 翁玉雲(2014)。國語文教科書閱讀理解教材設計之研究——以翰林版國小三年級「閱讀樂園」為例〔未出版之學位論文〕。臺北市立大學。 郝光中(2021)。專題導向式學習、ARCS學習動機理論與競賽導向式學習在課程上學習動機及成效之研究:以網頁設計課程為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教育類,15(2),75-108。https://doi.org/10.6618/hssrp.202106_15(2).4 高申春(2000)。自我效能理論評述。心理發展與教育,16(1),60-6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心理與教育測驗研究發展中心(2016)。標準本位評量成績系統使用手冊。十二年國教課綱國民中小學素養導向標準本為評量計畫。https://sbasa.rcpet.edu.tw/SBASA/images/%E4%BD%BF%E7%94%A8%E6%89%8B%E5%86%8A.pdf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心理與教育測驗研究發展中心(2022年)。發展說明。十二年國教課綱國民中小學素養導向標準本位評量計畫。https://sbasa.rcpet.edu.tw/SBASA/Subject_E/SubjectChinese_3.aspx 國家教育研究院(2020)。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議題融入說明手冊。教育部國民中小學課程與教學資源整合平臺。https://cirn.moe.edu.tw/WebContent/index.aspx?sid=11&mid=7318 國教署(2017年)。十二年國教新課綱新增科技領域配套規劃情形說明。教育部全球資訊網。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9E7AC85F1954DDA8&s=7075025911FF0ACF 康軒文教事業(2022)。國語教師手冊第十二冊。取自https://945cloud.knsh.com.tw/Index.asp 張佳琳(2012)。有效促進理解的閱讀教學方法。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29(3),83-90。 張春榮(2008)。作文教學風向球。萬卷樓。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二版)。東華。 張郁雯、柯華葳(2019)。影響數位閱讀表現的學生與環境因素:PIRLS 2016資料探討。教育心理學報,51(1),161-181。 張國恩(1999)。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之內涵與實施。資訊與教育,72,2-9。 張基成(1997)。開發思考與創造力之知識建構工具與認知學習環境的探討:電腦的革新應用。教學科技與媒體,33,36-45。 張雅芳、朱鎮宇、徐加玲(2007)。國小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之研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4(4),413-434。 張新仁(1992)。寫作教學研究:認知心理學取向。復文。 張蕊苓(1999)。兒童學習動機內化歷程中的影響因素探討。花蓮師院學報,9,33+35-60。 張靜儀(2005)。國小自然科教學個案研究——以ARCS動機模式解析。科學教育學刊,13(2),191-216。 張瓊穗、翁婉慈(2008)。國小教師資訊融入教學專業知能建構之研究。課程與教學,11(1),73-93。 教育部(2008a)。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總綱。教育部國民中小學課程與教學資源整合平臺。https://cirn.moe.edu.tw/WebContent/index.aspx?sid=9&mid=92 教育部(2008b)。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語文學習領域。教育部國民中小學課程與教學資源整合平臺。https://cirn.moe.edu.tw/WebContent/index.aspx?sid=9&mid=223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教育部國民中小學課程與教學資源整合平臺。https://cirn.moe.edu.tw/WebContent/index.aspx?sid=11&mid=12501 教育部(2016)。2016-2020資訊教育總藍圖。教育部。https://ws.moe.edu.tw/001/Upload/3/relfile/6315/46563/65ebb64a-683c-4f7a-bcf0-325113ddb436.pdf 教育部(2018年)。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語文學習重點。教育部國民中小學課程與教學資源整合平臺。https://cirn.moe.edu.tw/WebContent/index.aspx?sid=11&mid=5737 教育部(2021年)。班班有網路 生生用平板-推動中小學數位學習精進方案。教育部全球資訊網。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9E7AC85F1954DDA8&s=9F7133D453CC16F2 梁育維、陳芳慶(2015)。資訊融入教學對學習態度影響之後設分析。中等教育,66(2),100-125。 莊思筠、賴阿福、馮清皇(2011)。數位化未來教室之探討。國教新知,58(1),30-51。 莊盛宇、林菁(2017)。國小探究式資訊素養融入課程與問題解決能力之長期研究。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116,1-16。 許育健(2020)。素養導向國語文教學設計實務:聽,鯨在唱歌。五南。 許俐雅(2022)。紙本文本與數位文本對國小高年級學童閱讀理解與態度之比較。語教新視野,13,21-45。 許淑玫(1998)。ARCS動機設計模式在教學上之應用。國教輔導,38(2),16-24。 許麗齡、章美英、謝素英(2008)心智圖——一種促進學生學習策略的新工具。護理雜誌,55(2),76-80。 連啟舜、曾玉村(2016)。讀懂最重要:提升素養促進學習的教育精髓。教育研究月刊,269,32-44。 郭吉模(2003)。現行資訊融入教學推展的問題及因應策略。學校行政,28,86-95。 野中郁次郎(1997)。創新求勝:智價企業論。遠流。 陳弘昌(1999)。國小語文科教學研究。五南。 陳正治(2008)。國語文教學教法。五南。 陳攸婷、林文保(2014)。淺談資訊融入教學。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7),52-53。 陳秀玲、朱麗蓉、蔡承岳(2012)。操作制約在網路支援合作學習環境下之應用。數位學習科技期刊,4(2),1-22。 陳怡婷(2021)。數位閱讀的浪潮:淺談科技融入高中閱讀教學。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0(9),126-131。 陳明蕾(2018)。課文本位閱讀策略教學對國小學童閱讀表現與策略使用覺知情形之影響。教育心理學報,49(4),581-609。 陳易芬、廖昌珺(2021)。教育領導更新、創新與轉型的新思維:教育4.0的觀點。台灣教育研究期刊,2(5),219-236。 陳欣希(2020)。問好問題!:從PIRLS測驗著手(二版)。天衛文化。 陳芳如、段曉林(2007)。課室試行合作學習之行動研究。科學教育,13,91-108。 陳金助(2002)。資訊教育融入教學你準備好了嗎?。師友月刊,421,53-55。 陳秋雯(2003)。從資訊科技功能論建構教學方案的規劃原則。資訊社會研究,5,261-281。 陳致澄、王瑞壎、余尚芸(2021)。教學推理模式觀點下小學職前教師設計資訊科技融入數學教學活動之探究。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126,39-55。 陳密桃(1992)。從認知心理學的觀點談閱讀理解。教育文粹,21,10-19。 陳斐卿(2021)。「生生用平板」的網絡效果:以國小數位寫作學習平臺為例。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7(4),33-67。 陳斐卿、蔡宗良(2019)。他們為什麼離開:一對一數位創新小學教師的經驗。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121,19-36。 單春林(2020)。基於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激勵路徑實踐。電子技術,49(09),124-125。 曾玉村(2017)。總論:閱讀理解的認知歷程與策略教學。載於柯華葳(主編),閱讀理解策略教學(初版,1-22頁)。 曾兆興(2012)。國民小學教師創新度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影響。學校行政,78,43-68。 曾志華(2004)。應用資訊科技融入九年一貫課程領域教學之探討。教師之友,45(5),26-35。 曾國鴻、曾建勳、巫銘昌(2004)。文化不利地區國小教師實施生活科技MST取向教學之研究。高雄師大學報,16,453-472。 游硯如(2020)。閱讀e起來:提高學生數位閱讀素養之策略。臺灣教育評論月刊,9(10),176-180。 程秀山、陳淑貞(2004)。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迷思與展望。教師之友,45(5),2-7。 黃尤君(1996)。臺灣地區國小作文教學觀念演變之研究〔未出版之學位論文〕。國立臺東師範學院。 黃世雄(1995年)。資訊科技。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2022-08-17)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680720/ 黃郁婷、徐顤倩(2016)。閱讀與數位科技的結合:淺談數位閱讀。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5),105-107。 黃國禎、陳德懷(2014)。未來教室,行動與無所不在學習。高等教育。 黃彬(2011)。有關自我價值感的研究綜述。科教文匯,上旬刊,169+206。 黃寶園、林世華(2002)。合作學習對學習效果影響之研究:統合分析。教育心理學報,34(1),21-42。 楊裕貿(2008)。寫作教學。國語文教學理論與應用。洪葉文化。(初版,253-308頁) 溫嘉榮(2003)。教師如何將資訊融入學科成為教學工具。教育研究,105,75-81。 葉子明、周君芳(2020)。資訊素養、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對國小教師專業成長及教學效能影響之研究。全球科技管理與教育期刊,9(1),20-41。 葉燈超(2003)。從教師資訊能力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困境及因應之道——以內湖高工為例。資訊與教育,95,69-74。 翟本瑞(2002)。連線文化。復文。 劉世雄(2000)。國小教師運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策略之探討。資訊與教育雜誌,78,60-66。 劉世雄(2001)。資訊科技應用教學的省思。教學科技與媒體,57,88-94。 劉正達、李孝先(2010)。國中小教師資訊素養與數位落差現況之研究。學校行政,66,61-83。 劉育榕(2019)。心智圖應用於國小四年級國語閱讀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學位論文〕。淡江大學。 劉佩雲(2018)。教出讀寫素養。心理。 劉明松(2001)。寫作認知策略教學(CSIW)對國小學童寫作品質影響之研究。臺東師院學報,12(上),87-114。 劉長宗、饒見維(2015)。心智圖法應用在國民小學閱讀理解與寫作教學之研究。兒童與教育研究,10,207-252。 劉冠辰、柯志祥(2020)。以資訊科技融入eduScrum教學模式之課程設計及實施。數位學習科技期刊,12(1),23-53。 劉威德(2003)。期望價值理論之學習動機輔導策略。中州學報,18,254-272。 劉政宏(2009)。對學習行為最有影響力的動機成分?雙核心動機模式之初探。教育心理學報,41(2),361-383。 劉政宏、康哲銘、張仁和(2013)。成功易喜,失敗易餒?雙向度成敗自我價值後效之檢驗。中華心理學刊,55(1),23-40。https://doi.org/10.6129/cjp.20120818 劉政宏、張景緩、許鼎延、張瓊文(2005)。國小學生學習動機成分之分析及其對學習行為之影響。教育心理學報,37(2),173-196。 歐陽誾、尹玫君、張玨菁(2007)。從理論到實作——談職前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課程設計及其實施成效。課程與教學,10(1),97-110。 潘世尊(2016)。以PIRLS閱讀理解歷程為基礎之「提問」策略教學。弘光學報,78,147-161。 潘慧玲、陳玟樺(2015)。教師開展學習共同體的反思性實踐。中等教育,66(1),40-57。 蔡佩玲(2012)。閱讀情境與沉浸經驗之研究。中華印刷科技年報,452-479。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五南。 蔡福興(2000)。淺談九年一貫課程之「資訊科技融入學科教學」。生活科技教育,33(2),26-28。 蔡銘津(1995)。文章結構分析策略教學對增進學童閱讀理解與寫作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學位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蔣曉蓮、薛咏红、汪國成(2004)。自我效能研究進展。護理研究,18(5),763-767。 鄧瓊慧(2018)。ARCS動機模式融入個案國小高年級美感教育之研究─以長福國小為例〔未出版之學位論文〕。嶺東科技大學。 鄭麗玉(2006)。認知心理學:理論與應用。五南。 蕭英勵(2012)。理解科技之優勢與不足-科技融入教學的省思。臺灣教育,678,46-48。https://doi.org/10.6395/ter.201212.0046 賴阿福(2014)。資訊科技融入創新教學之教學策略與模式。國教新知,61(4),28-45。 賴清標(1993)。魏納的歸因理論及其教育含意。初等教育研究集刊,1,77-89。https://doi.org/10.7038/breeb.199306_(1).0005 賴銳霞(2001)。寫作過程及「過程導向」寫作教學之探討。教師之友,42(1),37-47。 賴曉霈(2012)。Xmind心智圖對國小五年級學生閱讀理解之研究〔未出版之學位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謝承慶(2006)。談國小實施「資訊融入教學」的實務。教師之友,47(3),12-22。 鍾乙豪(2019)。新課綱下,小學科技課程設計的新模式。學校行政,124,172-185。 韓善民(1998)。我國資訊教育基礎建設簡介。研習資訊,15(2),16-21。 顏慧明、徐晨銨、林巧苹(2013)。消費者選購平板電腦關鍵因素之探討。管理資訊計算,2(2),20-35。https://doi.org/10.6285/mic.2(2).03 羅秋昭(2012)。國小語文科教材教法(3版)。五南。 蘇宜芬(2004)。閱讀理解的影響因素及其在教學上的意義。教師天地,129,21-28。 蘇宜芬、陳柏熹、洪儷瑜、陳心怡(2015)。閱讀理解成長測驗。中國行為科學社。 Robert Mills Gagné, R. S. (1998). 教學心理學:學習的認知基礎(岳修平譯)。遠流。(原著出版於1993)
Adler, M. J., & Van Doren, C. (2014). How to read a book: The classic guide to intelligent reading. Simon and Schuster. Bebell, D., Dorris, S., & Muir, M. (2012). Emerging results from the nation’s first kindergarten implementation of iPads. Research summary. Berninger, V. W., Fuller, F., & Whitaker, D. (1996). A process model of writing development across the life spa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8(3), 193-218. Chall, J. S. (1983). Stages of reading development. Chao, C. Y., Chen, Y. T., & Chuang, K. Y. (2015). Exploring students' learning attitude and achievement in flipped learning supported computer aided design curriculum: A study in high school engineering education. Computer Applications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23(4), 514-526. Csikszentmihalyi, M. (2009). 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HarperCollins. Davis, F. D., Bagozzi, R. P., & Warshaw, P. R. (1989). User acceptanc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 comparison of two theoretical models. Management science, 35(8), 982-1003. Dexter, S. L., Anderson, R. E., & Becker, H. J. (1999). Teachers’ views of computers as catalysts for changes in their teaching practice. Journal of research on computing in education, 31(3), 221-239. Dias, L. B. (1999). Integrating technology. Learning and leading with technology, 27, 10-13. Dweck, C. (2009). Who will the 21st-century learners be? Knowledge Quest, 38(2), 8-10. https://link.gale.com/apps/doc/A215720515/AONE?u=anon~8e689879&sid=googleScholar&xid=09063edb Dwyer, D. C., Ringstaff, C., & Sandholtz, J. H. (1991). Changes in teachers’ beliefs and practices in technology-rich classrooms.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8(8), 45-52. Earle, R. S. (2002). The integration of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nto public education: Promises and challenge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42(1), 5-13. Ertmer, P. A., Ottenbreit-Leftwich, A. T., Sadik, O., Sendurur, E., & Sendurur, P. (2012). Teacher beliefs and technology integration practices: A critical relationship. Computers & education, 59(2), 423-435. Flammer, A. (1995). Developmental analysis of control beliefs. Self-efficacy in changing societies, 69-113. Flower, L., & Hayes, J. R. (1981). A cognitive process theory of writing. College Composition and Communication, 32(4), 365-387. Griffin, P., Care, E., & McGaw, B. (2012). The changing role of education and schools. In Assessment and teaching of 21st century skills (pp. 1-15). Springer. Harmon, J. (2012). English Language Arts-Unlock Literacy with iPads. Learning and Leading with Technology, 39(8), 30. Iyengar, S. (2023). Think Bigger: How to Innovate.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Janda, K.(1992). Multimedia in political science:Sobering lessons from a teaching experimen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ultimedia and Hypermedia, 1(3), 341-354. Jonassen, D. H.(2000). Computers as mindtools for schools: Engaging critical thinking. Prentice hall. Keller, J. M. (1987). Development and use of the ARCS model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development, 10(3), 2-10. Kendeou, P., & Van Den Broek, P. (2007). The effects of prior knowledge and text structure on comprehension processes during reading of scientific texts. Memory & cognition, 35(7), 1567-1577. Moersch, C. (1995). Levels of technology implementation (LoTi): A framework for measuring classroom technology use. Learning and leading with technology, 23, 40-40. Moon, A. L., Francom, G. M., & Wold, C. M. (2021). Learning from versus learning with technology: Supporting constructionist reading comprehension learning with iPad applications. TechTrends, 65, 79-89. Moon, A. L., Wold, C. M., & Francom, G. M. (2017). Enhanc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with student-centered iPad applications. TechTrends, 61, 18 Mullis, I. V., & Martin, M. O. (2019). PIRLS 2021 Assessment Frameworks. ERIC. OECD. (2019). PISA 2018 Assessment and Analytical Framework. https://doi.org/doi:https://doi.org/10.1787/b25efab8-en Pearson, P. D., & Stephens, D. (1998). Learning about literacy: A 30-year journey. Reconsidering a balanced approach to reading. URBANA, Illinois: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77-100. Pintrich, P.R., Smith, D.A.F., Garcia, T., & McKeachie, W.J. (1991). A manual for the use of the motivated strategies for learning questionnaire (MSLQ). National Center for Research to Improve Postsecondary Teaching and Learning. Roblyer, M., & Doering, A. H. (2007). Integrating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to teaching. USA: Pearson, 2007. Ross, P. (1995). Relevant Telecomputing Activities. Computing Teacher, 22(5), 28-30. https://www.proquest.com/encyclopedias-reference-works/relevant-telecomputing-activities/docview/62754090/se-2?accountid=14223 Rupley, W. H., Blair, T. R., & Nichols, W. D. (2009). Effective reading instruction for struggling readers: The role of direct/explicit teaching. Reading & Writing Quarterly, 25(2-3), 125-138. Santori, D., & Smith, C. A. (2018). Teaching and learning with iPads to support dialogic construction of multiliteracies. Middle School Journal, 49(1), 24-31. Schneewind, K. A., & Pfeiffer, P. (1995). Impact of family processes on control beliefs. Self-efficacy in changing societies, 114-148. Shavelson, R. J., Hubner, J. J., & Stanton, G. C. (1976). Self-concept: Validation of construct interpretation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6(3), 407-441. Vallerand, R. J., & Ratelle, C. F. (2002).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 A hierarchical model. Handbook of self-determination research, 128, 37-63. Wang, L. C., & Chen, M. P. (2010). The effects of game strategy and preference‐matching on flow experience and programming performance in game‐based learning. Innovations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ternational, 47(1), 39-52. Weiner, B. (1985). An attributional theory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emo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92(4), 548. Wen, J. R., & Shih, W. L. (2008). Exploring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e standards for elementary and high school teachers. Computers & education, 50(3), 787-806. Wiggins, G., Wiggins, G. P., & McTighe, J. (2005). Understanding by design. Ascd. Yildirim, Z.(2005). Hypermedia as a cognitive tool: Student teachers' experiences in learning by do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 8(2), 107-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