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佩玲、李筱倩(2016)。藉讀而寫:英文系及非英文系學生線上同儕合作計畫。數位學習科技期刊,8(4),27-66。
王凱平(2003)。網路合作學習對護專學生化學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靜宜大學。朱峻賢等(主編)(2021)。國民中學數學課本第四冊。康軒。
朱峻賢等(主編)(2021)。國民中學數學課本第五冊。康軒。
吳慧珉、楊小億、施淑娟、許天維(2019)。一對一畢氏定理對話式智慧家教系統之建置與成效評估。數位學習科技期刊,11(3),1-28。https://doi.org/10.3966/2071260X2019071103001
吳長憶(2008)。Geogebra電腦輔助教學於國三函數課程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李智仁、王金國(2015)。在國中數學領域中實行分組合作學習的經驗與省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2),112-115。
李惠如(2010)。在以臆測活動為中心的教學情境下八年級學生臆測思維歷程的展現與其數學解題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李耀堂(2014)。國中教科書的幾何內容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李仲麟(2021)。融入臆測教學與分組合作之對話式智慧家教系統對於數學學習成效之探究-以三角形全等與相似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李光祥等(主編)(2021)。國民中學數學課本第四冊。南一。
李光祥等(主編)(2021)。國民中學數學課本第五冊。南一。
李信仲等(主編)(2021)。國民中學數學課本第四冊。翰林。
李信仲等(主編)(2021)。國民中學數學課本第五冊。翰林。
李國偉、黃文璋、楊德清、劉柏宏(2013)。教育部提升國民素養實施方案─數學素養研究計畫結案報告。臺北市:教育部。
林生傳(1998)。建構主義的教學評析。課程與教學,1(3),1-13+133。
林碧珍(2015)。國小三年級課室以數學臆測活動引發學生論證初探。科學教育學刊,23(1),83-110。
林碧珍(2020)。學生在臆測任務課堂表現的數學創造力評量。科學教育學刊,28(S),429-455。
林淑芬(2014)。臆測融入九年級數學教學活動之行動研究 -以二次函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林信良(2016)。應用數學智慧教學系統實施補救教學-以國小五年級「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及梯形」單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邱旭專(2020)。數學臆測教學結合合作學習模式於國小數學領域之教學應用研究—以五年級因數與倍數單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洪翊倫(2022)。基於臆測教學之怎樣解題單元對話式數學智慧團隊教學系統設計與評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洪淑英(2021)。以合作學習的方式探討六年級數學學習成效— 以「怎樣解題」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洪慈徽(2009)。GeoGebra輔助教學成效之研究-以高中三角函數圖形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秦爾聰、劉致演、尤昭奇(2015)。探討七年級學生在以臆測為中心的數學探究教學脈絡下其數學素養展現情形。臺灣數學教師,36(1),1-16。
秦爾聰、劉致演、張克旭、段曉林(2015)。數學臆測探究教學對商職學生數學學習成就與動機之影響。臺灣數學教育期刊,2(2),53-83。
孫春在、林珊如(2007)。網路合作學習:數位時代的互動學習環境、教學與評量。心理出版社。
莊淑芬、盧秀琴(2021)。學生及學校因素對合作式問題解決表現之多層級分析。測驗學刊,68(3),175-207。
國家教育研究院(2020)。十二年國民教育課程綱要-數學領域課程手冊。https://www.naer.edu.tw/upload/1/16/doc/2069/%E6%95%B8%E5%AD%B8%E9%A0%98%E5%9F%9F%E8%AA%B2%E7%A8%8B%E6%89%8B%E5%86%8A(%E5%AE%9A%E7%A8%BF%E7%89%88).pdf
陳慧芬(2016)。利用數學智慧家教教學系統在國小六年級速度單元教學成效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陳正曄(2020)。在數學臆測教學下學生數學創造力的展現﹝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陳穎相(2016)。國語文句型教學之研究—以多代理人互動之AutoTutor介入模式﹝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陳怡君(2020)。數位與實體工具對學生幾何縮放作業臆測與論證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陳俊榮(2016)。合作學習教學策略對國中生數學學習動機、學習興趣與學習成就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陳英娥、林福來(1998)。數學臆測的思維模式。科學教育學刊,6(2),191-218。
陳麗安(2014)。國語文句型教學:AutoTutor 介入模式﹝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許瑛玿、廖桂菁(2002)。情境式網路輔助學習環境之研發與實踐。科學教育學刊,10(2),157-178。https://doi.org/10.6173/CJSE.2002.1002.03
許志箐(2011)。GeoGebra對國中幾何教學成效之研究─以「圓」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徐偉民(2017)。小學數學教科書使用之探究。教科書研究,10(2),99-132。https://doi.org/10.6481/JTR.201708_10(2).04
張少偉(2010)。實施以臆測為中心的教學對七年級個案學生數學論證能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張廖珮鈺、林碧珍(2020)。數學臆測教學中教師擔任協調者角色之教學行為。臺灣數學教育期刊,7(2),1-23。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https://www.naer.edu.tw/upload/1/16/doc/288/%E5%8D%81%E4%BA%8C%E5%B9%B4%E5%9C%8B%E6%95%99%E8%AA%B2%E7%A8%8B%E7%B6%B1%E8%A6%81%E7%B8%BD%E7%B6%B1.pdf
楊小億(2017)。以對話式數學智慧家教教學系統進行八年級畢氏定理之延伸應用的補救教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黃國綸(2016)。國中生幾何圖形心像的研究–以相似三角形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黃昭智(2010)。探討三角形的全等錯誤類型之研究—以國中三年級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黃昱霖(2012)。GeoGebra電腦輔助教學對高雄地區國中生學習成效之研究-以二次函數圖形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黃威鈞(2013)。以固定一邊為起點探討國中三角形全等性質補救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黃立綺(2020)。六年級數學低成就個案在臆測教學之提出猜想階段的表現﹝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黃順平(2020)。一對一題意理解對話式數學智慧家教系統於植樹問題之成效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曾姿嫚(2015)。數學臆測教學課室中國小五年級學生數學推理類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董力華(2021)。COVID-19疫情影響下的通識課:網路合作學習經驗與實施成效探究。人文社會科學研究,15(4),81-110。https://doi.org/10.6284/NPUSTHSSR.202112_15(4).4
詹育融(2022)。合作對話式智慧家教系統對於學生數學論證能力之探究─以畢氏定理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詹雅涵(2015)。數學臆測教學下七年級學生解題歷程展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楊素菀(2015)。教學平台輔以合作學習教學法對程式語言學習成效之影響-以離島某高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蔡長霖(2004)。高雄縣國二學生合作解題歷程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鄭凰君(2020)。國小五年級面積單元合作式臆測教學之設計與成效評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謝昀達(2022)。國小五年級學生數學臆測表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顏銘志(1995)。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教師效能與教學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蘇敏介(2013)。動態幾何系統GeoGebra對數學學習成效之研究:以線型函數圖形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英文部分
Cohen, J. (1988). Statistical power analysi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Graesser, A. C., & Person, N. K. (1994) . Question asking during tutoring.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31 (1) , 104-137.
Graesser, A. C., Person, N., Harter, D., & Tutoring Research Group. (2001) . Teaching tactics and dialog in AutoTut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Education, 12 (3) , 257-279.
Graesser, A. C., Penumatsa, P., Ventura, M., Cai, Z., & Hu, X. (2007) . Using LSA in AutoTutor: Learning through mixed initiative dialogue in natural language. In T. Landauer, D. McNamara, S. Dennis, & W. Kintsch (Eds.) , Handbook of latent semantic analysis (pp. 243–262) . Mahwah: Erlbaum.
Graesser, A. C., Wiemer-Hastings, P., Wiemer-Hastings, K., Harter, D., Tutoring Research Group, & Person, N. (2000) . Using latent semantic analysis to evaluate the contributions of students in AutoTutor.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8 (2) , 129–147.
Hiele, P. M. v. (1986). Structure and Insight. A Theory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Orlando, Fla. : Academic Press.
Johnson, D. W., & Johnson, R. T. (1987) . Learning together and alone: Cooperative,
competitive, and individualistic learning. Prentice-Hall, Inc.
Kilpatrick, J., Swafford, J., & Findell, B. (Eds.) . (2001) Adding it up: Helping children learn mathematic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Lakatos, I. (1976) . Proofs and refutations: The logic of mathematical discovery.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in, F.-L., Yang, K.-L., Lee, K.-H., Tabach, M., & Styliandies, G. (2012) . Principles of task design for conjecturing and proving. In G. Hanna & M. de Villers (Eds.) , Proof and proving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The 19th ICMI study (pp. 305-326) . New York:Springer
Lowes, S. (2014) . How Much “Group” is there in Online Group Work? Journal of Asynchronous Learning Networks, 18(1), 1-14.
Mason, J., Burton, L., & Stacey, K. (1985) . Thinking mathematically. Mento Park,
California: Addison-Wesley Pulishers.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3) . PISA2015 draft collaborative problem solving framework. Paris, France:Author.
https//www.oecd.org/pisa/pisaproducts/Draft%20PISA%202015%20Collaborative%20Problem%20Solving%20Framework%20.pdf
Person, N. K., Graesser, A. C., Kreutz, R. J., & Pomeroy, V. (2003) . Simulating humantutor dialog moves in AutoTut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ifi cial Intelligence in Education, 12, 23-39.
Robinson, H. A., Whitney K., & Scott J. W. (2017) . Care, Communication, Learner Support: Designing Meaningful Online Collaborative Learning. Online Learning Journal, 21(4), 2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