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122.21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4 09:5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怡伶
論文名稱:運用CLIL雙語教學模式於國小一年級生活課程之行動研究-以生活中的水單元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n Action Research on Teaching First Grade Life Curriculum by Using CLIL: A Case Study on Water in Our Daily Lives
指導教授:陳慧蓉陳慧蓉引用關係
口試委員:洪月女徐超聖
口試日期:2023-07-27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教育創新與評鑑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教育行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3
畢業學年度:11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4
中文關鍵詞:學科內容與語言整合學習雙語教學國小生活課程
外文關鍵詞:CLILbilingual teachingElementary Life Curriculum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29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本研究為行動研究,研究者以教師即研究者的身分,運用CLIL雙語教學模式於國小一年級雙語生活課程中,探討課程之設計與實施歷程,同時在持續滾動修正教學的過程中,綜整出教師運用CLIL雙語教學模式,在語言融入、學科鷹架和語言鷹架搭建上的可行作法,並進一步探討不同語言程度的一年級學生,其學習成果及學習態度表現為何。
本研究透過教學錄影、觀課教師課室觀察紀錄、觀課教師議課訪談、教師教學省思札記、學生課堂作品、學生訪談、學生總結性測驗和學生態度問卷等方式,蒐集並分析相關資料。依據本研究結果,研究者發現:
一、設計CLIL雙語生活課程時,教學者需充分掌握學科內容,綜整出與學科內容相關且能重複使用的關鍵英語問句、課室英語,融入雙語課堂中。
二、以感知、探索及分享之脈絡設計教學活動,考量學生的學習經驗,並將學習內容連結外在真實生活情境,能幫助學生搭建理解學科內容的鷹架。
三、透過揭示實際物品及圖片、表現肢體動作、說明關鍵英語字詞的意義,提供學生理解目標語言的鷹架。
四、學生的語言程度差異對於學生的學習成果和學習態度皆無顯著相關。

最後研究者根據本研究結果,提出關於CLIL雙語生活教學的相關建議,以供未來投入雙語教學的教師及研究者作為參考。

The study is an action research. The researcher as a teacher, uses the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in the first grade bilingual Life curriculum. The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process of CLIL Life lesson planning and teaching, to find out ways that teachers can integrate target language into lessons, as well as provide students with scaffoldings for both content part and language part. In the action research, students’ language levels were discussed together with their learning outcome and attitude as well.
Through teaching videos, classroom observations, interviews, questionnaires, and teaching reflections, the study reache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Familiarizing with subject contents first. Then, integrating target language as well as classroom language that can be used over and over again into bilingual lessons.
2.Following the lesson planning outline of perceiving, exploring and sharing, based on students’ learning experiences and using real contexts can provide students with scaffoldings for content learning.
3.Showing real objects, using body languages and explaining key words can provide students scaffoldings for target language learning.
4.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relations between students’ language levels and students’ learning outcome together with learning attitude.

Based on the findings, some suggestions about CLIL bilingual Life teaching were brought up for more bilingual teachers and further studie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解釋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雙語教育推動之探討 9
第二節 CLIL教學之探討 14
第三節 CLIL教學之相關研究 21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27
第一節 研究方法 27
第二節 研究架構及流程 28
第三節 研究場域與對象 32
第四節 CLIL教學規劃與設計 36
第五節 資料蒐集方法 40
第六節 研究工具 43
第七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4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1
第一節 運用CLIL雙語教學模式於生活課程之實施歷程 51
第二節 學生學習成果及學習態度分析 88
第三節 教學實施之省思與發現 97
第四節 綜合討論 100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09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09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11
參考文獻 113
附錄 119
附錄一 學生語言程度測驗-任務學習單 119
附錄二 Water Fun總結性測驗學習單 120
附錄三 觀課紀錄回饋單 123
附錄四 國小一年級學童雙語生活課程學習態度量表 124


壹、中文部分
王俊成(2021)。體育雙語實施現況之探討-以參與沉浸式計畫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王俞蓓(2020)。教授雙語教育的推行模式:從新加坡、加拿大的經驗反思臺灣雙語政策。中等教育,72(1),18-31。
王蓓菁(2020)。以CLIL雙語教育模式實施國小低年級數學領域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白芸禎(2021)。雙語教學對於不同英語能力的小一學童的生活學科知識學習成效與英語聽力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2007)。營造國際生活環境建設計畫。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2009)。提升國人英語力建設計畫。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2012)。營造英語生活環境(91-96年度)建設計畫。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2)。挑戰 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
吳英成(2010)。新加坡雙語教育政策的沿革與新機遇。臺灣語文研究,5(2),63-80。
李茂琪(2021)。國小英語教師實施雙語教育歷程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林子斌(2022)。跨文化溝通的基礎:臺灣雙語教育的實踐與挑戰。課程研究,17(1),1-13。
林永豐(2022)。中小學雙語師資的課程基礎與省思。臺灣教育研究,3(6),49-68。
林禹臻(2020)。CLIL教學法應用於國小三年級數學領域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翁福元(2022)。臺灣學校實施2030國家雙語政策探析:雙語或雙語教育。臺灣教育,733,31-38。
高雄市教育局(2019)。雙語教育《四箭齊發五力全開》實施計畫。
高實玫(2021)。素養導向雙語課程設計及實例探索。教育研究,321,59-768。
國家發展委員會(2022)。雙語政策與國家語言並重,給下一代更好的未來。 https://www.ndc.gov.tw/nc_27_35685
國家發展委員會(2023)。歷史資料區之國際生活環境。https://www.ndc.gov.tw/Content_List.aspx?n=E6436B9A96D5AEE5#
張學謙(2009)。語言平等與少數語言權利:芬蘭瑞典語的語言地位規劃。臺灣國際研究季刊,4(8),91-121。
張齡心(2020)。英語繪本運用於CLIL教學對國小二年級學生學習成就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教育部(201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語文學習領域(英語)。教育部。
教育部(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語文領域-英語文。教育部。
教育部(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小學-生活課程。教育部。
教育部(2021)。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教育部。
許家菁(2019)。從十二年國教英語領綱淺談雙語教育的可能性。臺灣教育評論,8(9),76-81。
陳之權(2013)。新加坡獨立以來各階段華文課程與教學改革重點及其影響(1965-2010)。中原華語文學報,11,73-97。
陳玟樺(2022)。芬蘭2016 課綱雙語教育政策評析。台灣教育研究期刊,2022,3(1),293-312。
陳郁雯(2022)。雙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實施雙語教學意願與實踐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
陳純音、林慶隆(2021)。雙語教學的光譜與對策。教育研究,321,43-59。
陳超明(2021)。雙語教學的概念與實踐。師友月刊,626,28-33。
黃如鈺(2022)。中外師協同 CLIL 雙語自然課程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黃均庭(2020)。全英語主題式教學對五年級學生英語學習態度影響之研究--以英速魔法學院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
黃家凱(2021)。邁向2030雙語國家之路:政策社會學之觀點分析。中等教育,72(1),32-47。
楊雅妃、楊素綾(2021)。推動雙語教育於新課綱教育現場的意義與因應作為。臺灣教育評論,10(12)27-31。
詹惠雪(2014)。學習成果導向的教學設計與評量:「教學原理」的實踐案例。課程與教學季刊,17(2),197-226。
鄒文莉(2021)。雙語教學的概念與實踐-成功大學鄒文莉教授專訪報導。師友月刊,626,6-13。
鄒文莉、高實玫(2018)。CLIL 教學資源書-探索學科內容與語言整合教學。書林。
臺北市教育局(2022)。臺北市雙語教育白皮書。
蔡文榮、蔡佩君(2012)。互動式電子白板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對學習成就與學習態度之影響。教育科學期刊,11(2),69-91。
蔡玉瑟、曾俊鋒、張妤婷(2008)。CPS教學對國小學生自然領域學習態度、創造力、後設認知與學習成就之影響。臺中教育大學學報,22(2),35-59。
蔡余欣(2019)。CLIL 應用於一年級音樂課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謝傳崇、沈芷嫣(2022)。雙語教學的挑戰與發展。臺灣教育,733,1-18。
簡雅臻(2019)。培養學生以英語學習學科的CLIL。師德會訊,113,3-5。


貳、英文部分
Baker, C. (2001). Foundations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 (3th ed.). Multilingual Matters.
Carrió-Pastor, M.L. & Bellés-Fortuño, B. (Eds.). (2021). Teaching Language and Content in Multicultural and Multilingual Classrooms CLIL and EMI Approaches. ‎ Palgrave Macmillan.
Coyle, D. (2005). Planning Tools for Teachers.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Coyle, D. (2006).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Motivating learners and teachers. Scottish languages review, 13(5), 1-18.
Coyle, D. (2007).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Towards a connected research agenda for CLIL pedagog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 10(5), 543-562.
Coyle, D., Hood, P., & Marsh, D. (2010). CLIL: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uang, Y. P. (2011). English-Medium Instruction (Emi) Content-Area Teachers'(Cats')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of Scaffoldings: A Vygotskian Perspective. Taiwan Journal of TESOL, 8(1), 35-66.
Lambert, W. E. (1984). An overview of issues in immersion education. Studies on Immersion Education: A Collection for United States Educators. (pp. 8-30). CA: California Stat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McCarty, S. (2012). Understanding Bilingual Education 2: Analyzing Types of Bilingual Education. Tokyo: Child Research Net - Language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Rose, H., McKinley, J., Xu, X., & Zhou, S. (2020). Investigating policy and implementation of English medium instruc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China. London: British Council.
Wright, W. E., Boun, S., & García, O. (Eds.). (2015). The handbook of bilingual and multilingual education. Malden, MA: Wiley-Blackwell.
Wu, W. S. (2006).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EMI: Using Chung Hua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Foreig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4, 67-84.

電子全文 電子全文(網際網路公開日期:20280801)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