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3 02:1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白子茜
研究生(外文):Tzu-Chien, Pai
論文名稱:素養導向國中生活科技教學之行動研究:以「機構」單元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ction Research on Competence -Oriented Life Technology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s: Taking the "Linkage" Unit as an Example
指導教授:張如慧張如慧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東大學
系所名稱:進修部教育行政碩士班(夜間)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教育行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3
畢業學年度:11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1
中文關鍵詞:素養導向生活科技行動研究機構
外文關鍵詞:Competence-orientedLife TechnologyAction ResearchLinkag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6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科技領域課程的主要理念是就是引導學生藉由觀察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去培養學生動手做的能力。其中,「機構」單元是去了解機械運作的基本原理,探討零件的裝配、系統的組成和力的特性,在各種限定的條件下,進行分析、計算以完成能夠滿足需求的機構設計方案。為了研發符合108課綱中科技領域生活科技科之「機構」單元課程設計,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法,擬定相關課程計畫後,透過課程實施後學生之學習成效及研究者的自我反思,進行教材之分析與修正,希望透過此課程能展現科技的應用與美學的涵養,並藉由此課程來幫助學生整合設計製作與探索思考的能力。本研究目的有三:1.探究國中七年級學生在生活科技「機構」單元課程的學習困難與迷思概念。2.發展出適用於國中七年級學生的生活科技「機構」單元課程設計。3.探究國中七年級生活科技「機構」單元課程之教學實施歷程、困難及解決策略。研究成果可作為未來國中科技領域教師教學實踐與教材研發的參考,並提供未來素養導向科技課程發展之建議。
摘要 i
Abstract ii
表 次 iv
圖 次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108課綱科技領域生活科技課綱內涵 10
第二節 素養導向的生活科技教學設計與相關研究 13
第三節 機構的概念相關研究 1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1
第一節 研究方法和選擇 21
第二節 研究階段與步驟 21
第三節 研究方案設計 26
第四節 教學方案設計 29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36
第一節 機構的基本概念及學生的迷思概念 36
第二節 簡易機構的實作 49
第三節 簡易機構在生活中的應用 57
第四節 成品展示 6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1
第一節 結論 71
第二節 未來研究方面之建議 74
參考文獻 77
壹、中文部分 77
貳、外文部分 79
附錄: 80
附錄一:行動研究知情同意書 80
附錄二:教案設計 82
附錄三:評分標準參考 87
附錄四:學生設計圖稿 89
附錄五:學生作品 98
壹、中文部分
尤丁玫、高靖岳、蔡依帆(2020)。國中生活科技課本第(二)冊,康軒出版社。
王雪娥(2020)。高中生活科技專題式學習課程素養表現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
余鑑(2003)。工藝教育思想的流變。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6(8),3-11。
吳璧純(2018)。從能力本位到素養導向教育的演進、發展及反思。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4(2),35-64。
李榮華、謝文忠(2020)。機件原理 全。紅動創新。
周淑卿(2018)。素養導向教學設計參考手冊。教育部。
林人龍(2006)。「動手做科技」-創作與設計的尋思與釋例。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9(2),15-37。
林永豐(2017)。核心素養的課程教學轉化與設計。教育研究月刊,275(1),4-15。
林坤誼(2008)。問題解決導向生活科技活動學習歷程模式之行動研究。科技教育學報,1(1),49-69。
林坤誼(2021)。STEM 跨領域教學合作設計模式與有效失敗經驗設計之研究,人文社會科學研究,15(2),1-18。
柯雲龍、潘建安(2020)。機件原理 全。台科大圖書。
洪國峰(2010)。臺灣國中階段生活科技課程發展之探討。生活科技教育月刊, 43(1),3-18。
洪詠善(2019)。科技領域課程手冊。教育部。
洪詠善(2020)。議題融入說明手冊。教育部。
范信賢(2016)。核心素養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導讀《國民核心素養: 十二年國教課程改革的 DNA》。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脈動電子期刊,5,188-194。
張復萌(2019)。十二年國教國中七年級生活科技課程綱要轉化教科書之研究(NAER-107-12-G-2-11-00-1-11)。教科書研究中心。
張瀞文(2018)。面向未來的能力:素養導向教學教戰手冊。教育部。
游光昭(2018)。應用3D列印技術於STEM取向的高中準工程課程之研究(MOST 104-2511-S-003-038-MY3)。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游自達(2019)。素養導向教學的實踐:深化學習的開展。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10),6-12。
游家綺(2017)。科技教育的教學內容──以機構玩具為例。科技與人力教育季刊,3(3),40-64。
黃祺惠、洪詠善(2020)。十二年國教藝術領域素養導向教材及教學模組之設計與發展。教科書研究,13(1),1-33。
楊俊鴻(2019)。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跨領域素養導向課程與教學的實踐:二所國中的個案研究(NAER-107-12-A-2-07-00-1-12)。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
趙偉順、張玉山(2011)。經驗學習理論在生活科技課程的教學應用 -以「扭轉乾坤」曲柄玩具單元為例。生活科技教育月刊。44(6),1-21。
蔡清田(2021)。十二年國教新課綱與教育行動研究。五南。


貳、外文部分
Blumenfeld, P. C., Soloway, E., Marx, R. W., Krajcik, J. S., Guzdial, M., & Palincsar, A. (1991) Motivating project-based learning: Sustaining the doing, supporting the learning.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6(3-4), 369-398.
Paniagua, A.& Istance, D. (2018). Teachers as Designers of Learning Environments: The Importance of Innovative Pedagogies. Paris: OECD.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