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壹、中文部分 尤丁玫、高靖岳、蔡依帆(2020)。國中生活科技課本第(二)冊,康軒出版社。 王雪娥(2020)。高中生活科技專題式學習課程素養表現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 余鑑(2003)。工藝教育思想的流變。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6(8),3-11。 吳璧純(2018)。從能力本位到素養導向教育的演進、發展及反思。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4(2),35-64。 李榮華、謝文忠(2020)。機件原理 全。紅動創新。 周淑卿(2018)。素養導向教學設計參考手冊。教育部。 林人龍(2006)。「動手做科技」-創作與設計的尋思與釋例。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9(2),15-37。 林永豐(2017)。核心素養的課程教學轉化與設計。教育研究月刊,275(1),4-15。 林坤誼(2008)。問題解決導向生活科技活動學習歷程模式之行動研究。科技教育學報,1(1),49-69。 林坤誼(2021)。STEM 跨領域教學合作設計模式與有效失敗經驗設計之研究,人文社會科學研究,15(2),1-18。 柯雲龍、潘建安(2020)。機件原理 全。台科大圖書。 洪國峰(2010)。臺灣國中階段生活科技課程發展之探討。生活科技教育月刊, 43(1),3-18。 洪詠善(2019)。科技領域課程手冊。教育部。 洪詠善(2020)。議題融入說明手冊。教育部。 范信賢(2016)。核心素養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導讀《國民核心素養: 十二年國教課程改革的 DNA》。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脈動電子期刊,5,188-194。 張復萌(2019)。十二年國教國中七年級生活科技課程綱要轉化教科書之研究(NAER-107-12-G-2-11-00-1-11)。教科書研究中心。 張瀞文(2018)。面向未來的能力:素養導向教學教戰手冊。教育部。 游光昭(2018)。應用3D列印技術於STEM取向的高中準工程課程之研究(MOST 104-2511-S-003-038-MY3)。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游自達(2019)。素養導向教學的實踐:深化學習的開展。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10),6-12。 游家綺(2017)。科技教育的教學內容──以機構玩具為例。科技與人力教育季刊,3(3),40-64。 黃祺惠、洪詠善(2020)。十二年國教藝術領域素養導向教材及教學模組之設計與發展。教科書研究,13(1),1-33。 楊俊鴻(2019)。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跨領域素養導向課程與教學的實踐:二所國中的個案研究(NAER-107-12-A-2-07-00-1-12)。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 趙偉順、張玉山(2011)。經驗學習理論在生活科技課程的教學應用 -以「扭轉乾坤」曲柄玩具單元為例。生活科技教育月刊。44(6),1-21。 蔡清田(2021)。十二年國教新課綱與教育行動研究。五南。
貳、外文部分 Blumenfeld, P. C., Soloway, E., Marx, R. W., Krajcik, J. S., Guzdial, M., & Palincsar, A. (1991) Motivating project-based learning: Sustaining the doing, supporting the learning.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6(3-4), 369-398. Paniagua, A.& Istance, D. (2018). Teachers as Designers of Learning Environments: The Importance of Innovative Pedagogies. Paris: OEC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