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1.72.250) 您好!臺灣時間:2023/09/27 09:3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筠淇
研究生(外文):LIN, YUN-CHI
論文名稱:「賴翠霜舞創劇場」《異鄉人》之跨領域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n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on Lais Creative Dance Theater’s STRANGER
指導教授:趙玉玲趙玉玲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AO, YU-LING
口試委員:楊桂娟張思菁趙玉玲
口試委員(外文):YANG, KUEI-CHUNCHANG, SZU-CHINGCHAO, YU-LING
口試日期:2023-06-30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表演藝術學院表演藝術跨領域碩士班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綜合藝術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3
畢業學年度:11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22
中文關鍵詞:「賴翠霜舞創劇場」《異鄉人》「拉邦舞蹈學研究」舞蹈宏觀結構分析跨領域研究
外文關鍵詞:Lais Creative Dance TheaterChoreological StudiesStrangerMacro-structural Analysis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研究分析2019年「賴翠霜舞創劇場」的《異鄉人》,作為舞蹈劇場跨域新創之研究個案。編舞家賴翠霜曾以舞作《囲》榮獲2009年第七屆台新藝術獎「年度表演藝術獎」。2011年賴翠霜創立「賴翠霜舞創劇場」,致力於舞蹈作品的創新,以及舞蹈藝術的推廣。創團的第一個舞蹈作品《抽屜》,為兩廳院委託創作的作品,除了舞團本身,賴翠霜也會以個人名義在各舞團創作,為舞蹈傾注許多心力。賴翠霜在編創的同時不忘與生命、社會做連結,以多元跨領域的表現形式,讓作品貼近人心的同時,也可以對議題有近一步的了解和思考。
賴翠霜希望舞蹈劇場和大眾能減少距離感,因此作品表現的手法以生活化、親民為主,藉此增加群眾對於舞蹈劇場的接受和興趣。(賴翠霜舞創劇場,2019b)2018年賴翠霜以生命議題的《中途旅者》和美國北紐約流浪議題的《旅人》開端,2019年則以《異鄉人》結尾。
本研究取向為質性研究,過程中發展出有系統的研究,探討作品《異鄉人》的創作手法,與跨領域創作中藝術家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合作過程。研究者運用1986年的瓊.蕾森(June Layson)和嬌安.懷特(Joan W.White)「舞蹈史學研究法」蒐集作品《異鄉人》的相關資料,藉由資料的梳理,更了解作品《異鄉人》,並透過與編舞家書信的來往,對她與舞團的的作品脈絡有更進一步的了解;並探究學者與研究者對「跨領域」詞彙的定義與看法。透過與編舞家、舞者與樂手的「個別訪談」,發現更多作品發展、排練過程的細節;進而延伸至「舞蹈宏觀結構分析法」,發現作品當中元素的交織。研究者運用以上三種方法進行跨領域的研究,集結源自「史學」、「社會科學」和「拉邦舞蹈學」的理論和方法,探討《異鄉人》這個舞蹈跨領域的作品。
本研究發現,在《異鄉人》交融的「跨領域」作品,表演者對肢體有興趣,帶著願意打破慣性、開放的心態。作品創作的前期,由累積默契和身體能力開始,於發展過程中帶有「玩」的好奇心反覆嘗試、修正。在發展的過程,因為舞者與樂手的傾聽與探索,「動作」、「身體」、「空間」的元素產生關聯並融合為整體,而不是塊狀的「舞蹈」與「音樂」分離。編舞家與表演者投入大量時間溝通與醞釀,使「舞蹈媒介」各「大股」間的鏈結,自然且順暢的整合,使作品《異鄉人》呈現出「跨領域」的特質和效果。期許本研究於資料的蒐集,或是舞作的研究與分析,能為未來想要探究「跨領域」作品的其他研究者提供參考。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2019 production of "Stranger" by Lais Creative Dance Theater as a case study of interdisciplinary innovation in dance theater. Choreographer Lai Tsui-Shuang received the "Performing Arts Award of the Year" at the 7th Taishin Arts Awards in 2009 for her dance work "Surround". In 2011, Lai Tsui-Shuang founded Lais Creative Dance Theater, dedicated to the creation of innovative dance works and the promotion of dance art. The dance company’s first production, "Drawers", was commissioned by the National Theater and Concert Hall. In addition to working with her dance company, Lai Tsui-Shuang also collaborates with other dance companies as an independent artist, investing lots of effort onto her dance creation. While creating choreography, Lai Tsui-Shuang also connects with life and society, using diverse interdisciplinary forms of expression to make her works resonate with the audience and provoke further understanding and reflection on various issues.
Lai Tsui-Shuang aims to bridge the gap between dance theater and the general public, and employs a more relatable and accessible approach in her works, incorporating elements from everyday life. This approach aims to increase the acceptance and interest of the audience in dance theater. (賴翠霜舞創劇場,2019b)In 2018 Lai Tsui-Shuang initiated her exploration of life issues with the works "Midway", and "Traveler" which focused on the issue of homelessness in upstate New York. In 2019 she concluded this exploration with "Stranger".
This research takes a qualitative approach, developing systematic research processes to explore the creative techniques used in the production of "Stranger", as well as the exchange, communication and collaboration among artists in the interdisciplinary creation. The researcher adopts 1986 June Layson and Joan W.White "dance historiography research method" to gather relevant information about "Stranger", and to sort out the data, in order to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k. And explore scholars and reseachers’ definitions and opinions on "interdisciplinary". Through conducting individual interviews with choreographers, dancers, and musicians, the researcher uncovers more details about the development and rehearsal process of the work. This leads to the application of "Macro-structural Analysis", for discovering the interweaving elements within the work. The researcher utilizes the above three methods to conduct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drawing on theories and methods from Historiography, Social Sciences, and Choreological Studies,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interdisciplinary dance work "Stranger".
This study finds that performers in interdisciplinary work "Stranger" must have an interest in physicality and approach the work with a willingness to break inertia and an open mindset. During the initial stages of creation, a foundation of trust and physical abilities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involves playful curiosity, repeated experimentation, and adjustments. Through the dancers' and musicians' active listening and exploration, the elements of Movement, Body, and Space establish connections, creating an integrated whole rather than separate "Dance" and "Music" components. Choreographer and performers spent a lot of time in communication and deliberation, so that the links between the "Strands" of the "Dance Medium" are naturally and smoothly integrated. "Stranger" present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ffects of interdisciplinarity. It is hoped that this study, through data collection and dance work analysis, will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future researchers interested in exploring interdisciplinary works.
謝誌 i
摘要 ii
Abstract iv
目次 vi
表目錄 viii
圖目錄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二章 研究方法 6
第一節 舞蹈史學研究法 6
第二節 個別訪談 10
第三節 舞蹈宏觀結構分析法 13
第四節 結語 17
第三章 文獻探討 19
第一節 賴翠霜《異鄉人》相關文獻 20
第二節 跨領域理論 24
第三節 結語 30
第四章 「賴翠霜舞創劇場」《異鄉人》分析 32
第一節 編舞家賴翠霜 32
第二節 「賴翠霜舞創劇場」宗旨與歷程 37
第三節 《異鄉人》舞蹈宏觀結構跨領域分析 47
第四節 結語 63
第五章 結論 65
第一節 研究結果與發現 65
第二節 研究貢獻與建議 68
參考資料 70
附錄一:「賴翠霜舞創劇場」《異鄉人》檔案資料分類表 76
附錄二:「個別訪談知情同意書」 79
附錄三:《異鄉人》編舞家賴翠霜訪談大綱 80
附錄四:《異鄉人》舞者陳佳宏訪談大綱 82
附錄五:《異鄉人》舞者陳盈琪訪談大綱 84
附錄六:《異鄉人》舞者黃郁棻訪談大綱 86
附錄七:《異鄉人》樂手吳亭儀訪談大綱 87
附錄八:《異鄉人》樂手趙自在訪談大綱 89
附錄九:《異鄉人》樂手林禹彤訪談大綱 90
附錄十:賴翠霜《異鄉人》「風格化特徵元素表」 92
附錄十一:「團體基本資料—演職人員簡介表」 97
附錄十二:「《異鄉人》新聞稿」 100
附錄十三:《異鄉人》編舞家賴翠霜訪談紀錄 101
附錄十四:《異鄉人》舞者陳盈琪訪談紀錄 125
附錄十五:《異鄉人》舞者陳佳宏訪談紀錄 138
附錄十六:《異鄉人》舞者黃郁棻訪談紀錄 158
附錄十七:《異鄉人》樂手吳亭儀訪談紀錄 176
附錄十八:《異鄉人》樂手趙自在訪談紀錄 200
附錄十九:《異鄉人》樂手林禹彤訪談紀錄 219

中文專書
卡謬(Albert Camus)。2022。《異鄉人》(L’Étranger),郭宏安譯。天蠍座製作。
羅伊德.克萊門卡(Royd Climenhaga)。2011。〈不言而喻〉。《皮娜.鮑什:舞蹈劇場的創造
者》(Pina Bausch) ,頁67-75,王虹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杜維運。2015。〈史料析論〉《史學方法論—增訂新版》,頁141-166。臺北:三民書局。
趙玉玲。2008。《舞蹈社會學之理論與運用》。臺北:五南。
趙玉玲。2023。〈臺灣現代舞的發展與跨領域實踐〉。《篇篇起舞》,頁98-113。臺北:五南。
林宏璋。2004。〈第四章 在地:臺灣跨領域藝術的線索〉。《界線內外:跨領域藝術在台灣》,頁27-145。臺北:財團法人國家文藝基金會。
陳汗青。2013。〈在流浪中找到回家的路〉。載於平珩編,《大師:跨領域X傳統@TNUA》,頁190-207。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李藹慈。2013。〈訪談研究法〉。載於蔡清田編,《社會科學研究新論》,頁55-83。臺北:五南。
George Gaskell。2008。〈個別與團體訪談〉。載於Martin W. Bauer & George Gaskell編,《質性資料分析:文本、影像與聲音》(Qualitative Researching with Text- Image and Sound:A Practical Handbook),羅世宏、蔡欣怡、薛丹綺譯,頁48-70。臺北:五南。
劉鳳學。2003。《大漠孤煙直:劉鳳學作品的115號舞蹈交響詩【卷三】》。臺北:財團法人新古典表演藝術基金會。

外文專書
White, J. 1989. Dance Company Archival Material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London Festival Ballet. In J. Adshead & J. Layson (Eds), Dance history: An methodology for Study, pp.74-93 . London, England: Dance Books.
Preston-Dunlop, V. 2013 【1979】. Dance is a language,isn’t it ? Trinity Laban Conservatoire of Music and Dance, London: Laban Library and Archive.

學位論文
楊禕程。2021。《中國芭蕾《紅色娘子軍》之跨文化研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學院藝術博士班,博士論文。
邱華廷。2018。《《有機體》之跨領域舞蹈編織》。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表演藝術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何佳嶸。2015。《台灣跨領域新媒體藝術發展的初探性研究以數位表演藝術節與數位藝術表演獎作品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
曾于真。2008。《《擦布》「影像結合舞蹈」跨領域創作與研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研討會論文集
趙玉玲。2019。〈關於島嶼之跨領域性初探〉。《2018說文蹈舞—穿越與流變研討會研討會論文集》。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著,頁65-80。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著。
趙玉玲。2012。〈展現臺灣認同—《家族合唱》初探〉。《2012華岡舞蹈論壇兩岸學術研討會研討會論文集》,頁1-15。臺北:中國文化大學。
趙玉玲。2005。〈體現認同:《雲門舞集》舞碼(1973-1997)在臺灣社會之社會文化意義〉。《林懷民舞蹈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56-181。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趙玉玲。2005。〈舞蹈、符碼與詮釋〉。《2005當舞蹈遇見科學學術研討會研討會論文集》,頁1-趙玉玲(4)-16-趙玉玲( 4)。臺北:臺北市立體育學院。
張思菁。2005。〈音樂錄影帶中的女性情慾與男性觀看—以聖女天團《Stop!Stop!Stop!》(2004年)為例〉。《2005當舞蹈遇見科學學術研討會研討會論文集》,頁1-張思菁(15)-23-張思菁(15)。臺北:臺北市立體育學院。

雜誌期刊論文
陳慧珊。2014。〈反思「跨界音樂」:從音樂多元本體觀論當代音樂之跨界〉。《音樂研究》,第21期,23-51。
林宏璋。2004。〈第三章 文件:藝術歷史作為風格的參考點〉。《界線內外:跨領域藝術在台灣》,18-26。
邱誌勇。2020。〈從「藝術跨域」談跨領域的必然與不可預期〉。《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21卷4期,101-103。
鄒欣寧。2011。〈賴翠霜從困圍中尋索內在自由〉。《Par表演藝術》。第222期,54-55。
李屏瑤。2013。〈賴翠霜不斷移動中 提煉舞蹈劇場〉。《Par表演藝術》。第246期,90-91。

外文期刊
Shevtsova, M. 2001. Social Practice,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Theatre Research International,Vol.26, No.2, 129-136.
Pavis, P. 2001. Theatre Studies and Interdisciplinarity. Theatre Research International, Vol. 26, No.2, 153-163.

影音資料
賴翠霜舞創劇場。2019年9月19日。〈2019異鄉人Stranger 1 -賴翠霜舞創劇場〉。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hpYha0rcbQ。擷取日期: 2023年3月15日。
賴翠霜舞創劇場。2019年10月4日。〈2019異鄉人Stranger 2 -賴翠霜舞創劇場〉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ObYV8JeLno&t=20s。擷取日期:2023年3月15日。
賴翠霜舞創劇場。2019年10月8日。〈2019異鄉人Stranger 3 -賴翠霜舞創劇場〉。YouTube。https://youtu.be/Aitfz19UvXM。擷取日期:2023年3月15日。
國藝會。2020年4月10日。〈國藝會補助成果—《異鄉人》/賴翠霜舞創劇場〉。YouTube。https://youtu.be/Dp7Rhh-GLAM。擷取日期:2023年3月15日。
國藝會。2020年1月9日。〈國藝會補助成果—中途旅者/賴翠霜舞創劇場〉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5-8gP2EIFc。擷取日期:2023年3月20日。
新北市傑出演藝團隊。2020年11月13日。〈【舞蹈類】賴翠霜舞創劇場〉。YouTube。https://youtu.be/RargBykH_M0。擷取日期:2023年3月17日。

網路資料
《異鄉人》賴翠霜舞創劇場。2019。《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https://archive.ncafroc. org.tw/result?id=e182379df1f84a61bbbe716f2b1d2754。擷取日期:2023年3月15日。
賴翠霜舞創劇場。2019a。〈2019異鄉人STRANDER〉。《賴翠霜舞創劇場官方網站》。
https://creativedancetheater.webnode.tw/a2019-stranger/。擷取日期:2023年3月15日。
賴翠霜舞創劇場。〈bio〉。《賴翠霜舞創劇場官方網站》。https://creativedancetheater.w
ebnode.tw/bio/。擷取日期:2023年4月25日。
賴翠霜舞創劇場。2015。〈2015 Blackout-Memory Rewind〉。《賴翠霜舞創劇場官方網
站》。https://creativedancetheater.webnode.tw/a2015-blackout-memory-rewind/。擷取日期:2023年4月25日。
賴翠霜舞創劇場。2016。〈2016發聲Sounds Body Memories〉。《賴翠霜舞創劇場官方網站》。https://creativedancetheater.webnode.tw/a2016-發聲-sounds-body-memories/。擷取日期:2023年4月25日。
賴翠霜舞創劇場。2017。〈2017搖滾漫波Mambo Rock〉。《賴翠霜舞創劇場官方網站》。https://creativedancetheater.webnode.tw/a2017-mambo-rock/。擷取日期:2023年4月25日。
賴翠霜舞創劇場Lais Creative Dance Theater。2020年7月12日。《賴翠霜舞創劇場官方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laistanztheater。擷取日期:2023年4月25日。
賴翠霜舞創劇場Lais Creative Dance Theater。2020年9月2日。《賴翠霜舞創劇場官方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laistanztheater。擷取日期:2023年4月25日。
賴翠霜舞創劇場Lais Creative Dance Theater。2021年9月10日。《賴翠霜舞創劇場官方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laistanztheater。擷取日期:2023年4月25日。
賴翠霜舞創劇場Lais Creative Dance Theater。2021年10月16日。《賴翠霜舞創劇場官方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laistanztheater。擷取日期:2023年4月25日。
賴翠霜舞創劇場Lais Creative Dance Theater。2022年2月15日。《賴翠霜舞創劇場官方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laistanztheater。擷取日期:2023年4月25日。
賴翠霜舞創劇場Lais Creative Dance Theater。2022年4月28日。《賴翠霜舞創劇場官方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laistanztheater。擷取日期:2023年4月25日。
賴翠霜舞創劇場Lais Creative Dance Theater。2022年7月15日。《賴翠霜舞創劇場官方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laistanztheater。擷取日期:2023年4月25日。
賴翠霜舞創劇場Lais Creative Dance Theater。2022年10月1日。《賴翠霜舞創劇場官方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laistanztheater。擷取日期:2023年4月25日。
賴翠霜舞創劇場Lais Creative Dance Theater。2022年10月7日。《賴翠霜舞創劇場官方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laistanztheater。擷取日期:2023年4月25日。
賴翠霜舞創劇場Lais Creative Dance Theater。2023年1月19日。《賴翠霜舞創劇場官方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laistanztheater。擷取日期:2023年4月25日。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2019年10月18日。〈尋找心的故鄉,2019賴翠霜舞創劇場在地化題材「旅」雙年作品《異鄉人》〉。《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https://archive.ncafroc.org.tw/upload/result/11649-C2013/11649-C2013_新聞稿_2_0_1586483772708.pdf。擷取日期:2023年3月15日。
個別、焦點團體訪談知情同意書信件式範例。《國立成功大學人類研究倫理治理架構》。https://rec. chass.ncku.edu.tw/ informed_consent_form。擷取日期:2023年4月12日。
趙玉玲。2023年2月23日。〈111-2臺藝大日碩士跨域表演藝術研究所一年級 課程 「表演藝術社會學」趙玉玲老師上課自製教材2023/02/23〉。《臺藝大_網路學園》。
https://elearning.ntua.edu.tw/teach/index.php。擷取日期:2023年3月20日。
劉悉達。2019年11月1日。〈離散與再聚,何處是家?《異鄉人》〉。《表演藝術評論台》。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54825。擷取日期:2023年3月15日。
陳祈知。2019年11月14日。〈在實質的異鄉尋找心靈的原鄉《異鄉人》〉。《表演藝
術評論台》。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55232。擷取日期:2023年3月15日。
邱誌勇。2014年10月6日。〈眾聲喧嘩:跨領域的界定與範疇〉。《藝論紛紛》。
https://talks.taishinart.org.tw/juries/ccy/2014100603。擷取日期:2023年3月15日。
貧窮男。2023年3月20日。〈看戲不忘電影:速寫賴翠霜〉。《Par表演藝術》。https://par.npac-ntch.org/tw/article/doc/GIS6E8S0IO。擷取日期:2023年6月10日。

其他
台北首督芭蕾舞團。2008。《囲》節目單。臺北:台北首督芭蕾舞團。
賴翠霜舞創劇場,2019b。《異鄉人》節目單。新北:賴翠霜舞創劇場。
賴翠霜個人履歷。2023。個人舞蹈履歷表2023。編舞家賴翠霜提供。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