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251.236)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9 09:5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詩苹
研究生(外文):LIN, SHI-PING
論文名稱:暗燈下的身影──無家成年女性家庭生命經驗之探究
論文名稱(外文):Living In The Shadow: A Study of Homeless Women’s Family Experience
指導教授:梁淑娟梁淑娟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ANG, SHU-CHUAN
口試委員:管貴貞蔡春美
口試委員(外文):KUAN, KUEI-CHENTSAI,CHUEN-MEI
口試日期:2023-06-20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心理輔導學系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心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3
畢業學年度:11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87
中文關鍵詞:女性無家者成年女性家庭經驗父權意識社會建構論
外文關鍵詞:homeless womenadult womenfamily experiencespatriarchal consciousnesssocial constructionism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23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5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研究以女性無家者為主體,旨在探討成年女性無家者之處境及如何由家庭中的女兒、姊妹或妻子身分轉變為無家可歸、居無定所的人,希冀能夠透過訪談了解成年女性無家者的生命歷程。本研究透過立意取樣邀請三位曾經歷經婚姻關係的無家成年女性參與研究,透過深度訪談收集資料,並以「類別─內容」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果如下:

一、在無家成年女性家庭生命經驗中,從家的視框看待女性經驗包含「女性的家不是家屋,而是『關係連結』」、「無家女性的生命歷程接連不斷地面對暴力發生」;從依附關係看待女性包含「母女關係形塑了無家女性的人際互動模式與價值認同」、「無家女性尋求依附,但反覆歷經依附創傷」。

二、在無家可歸生活經驗當中,了解無家成年女性生活樣態有以下兩種特性:「女性的無家狀態會在動態變化中逐漸走向『露宿』階段」、「女性無家者為『結束婚姻的經濟弱勢者』,生存策略增加『善用工具』一項」;在自我與人權部分則顯示「無家女性反覆歷經失去主體性與重建主體性的循環」、「無家生活可能帶有『自由』與『逃脫』的意義」。

This study focuses on homeless adult women and aims to explore their circumstances. It seeks to understand how these women transitioned from roles such as daughters, sisters, or wives within a family to becoming homeless and without a fixed abode. The study hopes to gain insights into the life experiences of homeless women through the interview process. Three adult women who have experienced marriage were purposefully sampled and invit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study. Data was collected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s and analyzed using a "category-content" approach.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1.In the life experiences of homeless adult women, viewing women's experiences through the lens of home includes the notion that a woman's home is not a physical structure, but rather ” a network of relationships ” , and that homeless women's life journeys are constantly confronted with violence. At the same time, Viewing women through the lens of attachment includes the understanding that the mo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 shapes the interpersonal patterns and values of homeless women, and that homeless women seek attachment but repeatedly experience attachment trauma.

2.In the experience of homelessness, understanding the living patterns of homeless women involves two main characteristics: the state of homelessness for women gradually transitions towards the phase of “ roofless” through dynamic changes and homeless women are “ economically disadvantaged individuals ending a marriage ” , and their survival strategies include “ the utilization of implements ” . In terms of self and human rights, it is evident that homeless women repeatedly undergo cycles of losing and reconstructing their sense of agency and homelessness may carry connotations of “ freedom ” and “ escape ”.

第一章 緒論:生命故事的啟發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10
第三節 名詞釋義 10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1
第一節 台灣女性家庭生活經驗相關研究 11
第二節 無家者相關研究 3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3
第一節 研究取向 53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對象 55
第三節 研究工具 57
第四節 研究程序 59
第五節 資料分析方法 61
第六節 研究嚴謹度 65
第七節 研究倫理 67
第四章 研究結果 69
第一節 瓦蒂的故事──遺忘與被遺忘的人 69
第二節 愛家──尋求愛與歸屬感的人 87
第三節 龍龍──流浪的人 106
第四節 綜合討論與分析 131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43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43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151
第三節 研究者反思 155
參考文獻 157
附錄一 研究邀請函 169
附錄二 研究邀請海報 170
附錄三 研究參與同意書 171
附錄四 訪談大綱 172
附錄五 研究參與檢核表 173


一、中文部分
Abbott, P & Wallace, C. (1996). 女性主義觀點的社會學(俞智敏、陳光達、陳素梅、張君玫譯)。巨流。(原著出版於1990)
Bogdan, R. C., & Biklen, S. K. (2001). 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黃光雄等譯)嘉義:濤石。(原著出版於1998)
Gilligan , C. (2002). 不同的語音──心理學理論與女性的發展(王雅各譯)。三民。(原著出版於1982)
Goffman, E. (2010). 污名:管理受損身分的筆記(曾凡慈譯)。群學。(原著出版於1963)
Johnson, A. G. (2008). 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成令方、王秀雲、游美惠、邱大昕、吳嘉苓譯)。群學。(原著出版於1997)
Lieblich, A., Tuval-Mashiach, R. & Zilber, T. (2008). 敘事研究:閱讀、分析與詮釋(吳芝儀譯)。濤石。(原著出版於1998)
Magezis, J. (2000).女性研究自學讀本(何穎怡譯)。女書。(原著出版於1996)
Spring, Janis A. (1998). 外遇的男女心理:如何走出創傷與重建信任(高蘭馨、柯清心譯)。天下文化。(原著出版於1996)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2022/01/05)。《真的回不去了嗎?這些原因成離婚主因》。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ZaJ7akN
內政部(2012)。我國離婚率發展之趨勢、影響及因應作法之研究。中華經濟研究院。取自https://www.ris.gov.tw/documents/data/8/6/22653ac2-4c33-40b7-9f38-45403abe1334.pdf
內政部統計處(2019)。〈108年第11週內政統計通報〉。取自https://www.moi.gov.tw/cp.aspx?n=3881
方孝鼎(2001)。《台灣底層階級研究:以台中市遊民、拾荒者、原住民勞工、外籍勞工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東海大學。
方美玲(2005)。分析台灣雙薪家庭的家務分工──質化的分析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大學。
王文科、王智弘(2010)。質的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彰化師大教育學報,17,29-50。https://doi.org/10.6769/JENCUE.201006.0029
王惠元(2000)。公領域中女性傳統家庭角色的影響與再複製—以參與社區發展協會的女性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大學。
王舒芸、余漢儀(1997)。奶爸難為──雙薪家庭之父職角色初探。婦女與兩性學刊,8,115-149。https://doi.org/10.6255/JWGS.1997.8.115
王筱文(2014)。家庭主婦生活經驗主觀認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
王維邦、陳美華(2017)。非常規性實踐的性別化態度:男「性」特權、性別分工和婚家體制的角色。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40,53-105。https://doi.org/10.6255/JWGS.2017.40.53
王德睦、何華欽(2006)。台灣貧窮女性化的再檢視。人口學刊,33,103-131。
王叢桂(1999)。性別角色信念、家庭承諾、工作承諾與工作價值之關係。本土心理學研究,11,59-89。https://doi.org/10.6254/1999.11.59
台北市法規提案查詢系統(2013)。臺北市遊民輔導辦法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取自https://www.laws.taipei.gov.tw/flowchart/wfStatusDetail.aspx?id=12476
田瑞貞(2010)。女性經歷外遇傷害寬恕歷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竹教育大學。
石桂榕(2008)。遊民問題之研究──以臺北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政治大學。
伊慶春、高淑貴(1986)。有關已婚婦女就業的性別角色態度。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專題選刊,70,1-27。
伊慶春、簡文吟(2001)。已婚婦女的持續就業:家庭制度與勞動市場的妥協。台灣社會學,1,150-157。https://doi.org/10.6676/TS.2001.1.149
朱岑樓(1991)。婚姻研究。東大。
行政院主計處(2021)《臺灣地區非勞動力按年齡、教育程度與未參與勞動之原因》。取自https://www.stat.gov.tw/ct.asp?xItem=37200&ctNode=517&mp=4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6)。《臺灣地區15歲以上有偶女性與其丈夫之平均每日無酬照顧時間》。取自https://www.stat.gov.tw/ct.asp?xItem=37200&ctNode=517&mp=4
行政院性別平等處(2022年1月)。《2022年性別圖像》。取自 https://gec.ey.gov.tw/Page/8996A23EDB9871BE
吳文靜(2012)。台灣地區民眾的性別意識及家庭權力探討:階級地位和城鄉位置比較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
吳秀琪(1995)。底層的社會建構與自我認同:以台北市遊民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清華大學。
吳幸嬬(2017)。穿越黑洞:一位離婚單親女性生命歷程的轉變契機(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吳明燁(1998)。母親就業對於父母角色分工的影響──以育有青少年子女的家庭為例。中央大學社會文化學報,6,113-145。
吳婉慧(2000)。三代情──以父母支持離婚女兒為例探究代間協助(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大學。
吳瑾嫣(1999)。女性遊民研究:家的意義與城市生活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大學。
吳瑾嫣(2000)。女性遊民研究:家的另類意涵。應用心理研究,8,83-120。
呂玉瑕(1983)。婦女就業與家庭角色、權力結構之關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6,111-143。https://doi.org/10.7116/BIEAS.198412.0111
呂玉瑕(1996)。台灣家庭企業的婦女角色初探。收錄於《人口、就業與福利》論文集,177-212。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呂玉瑕(2011)。臺灣民眾性別角色態度的變遷:1991-2001。臺灣社會學刊,48,51-94。https://www.tjs.org.tw/page.php?menu_id=7&blog_class2_id=80&blog_id=233
李忠翰、謝秀芬(2014)。單親媽媽與社會福利政策。台北市社會福利局。
李玟萱(2016)。《無家者:從未想過我有這麼一天》。游擊文化。
李青芬、唐先梅(2016)。原生家庭支持在華人文化象徵權力的增加還是需求的補充?原生家庭對婚姻權力與婚姻滿意關係的影響。輔仁民生學誌,22(1),17-35。
李美枝、鐘秋玉(1996)。性別與性別角色析論。本土心理學研究,6,260-299。https://doi.org/10.6254/1996.6.260
李盈姿(計畫主持人)(2019)。「台北市遊民生活狀況調查」報告。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委託報告。臺北市政府。https://rightplus.org/wp-content/uploads/2021/12/2019-%E8%8A%92%E8%8D%89%E5%BF%83_%E8%87%BA%E5%8C%97%E5%B8%82%E9%81%8A%E6%B0%91%E7%94%9F%E6%B4%BB%E7%8B%80%E6%B3%81%E8%AA%BF%E6%9F%A5_v7.pdf
李淑菁(2000)。臺灣老年婦女經濟安全影響因素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大學。
李淑蓉(計畫主持人)(2016)。「台北市遊民生活狀況調查」報告。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委託報告。臺北市政府。https://dosw.gov.taipei/cp.aspx?n=BA3CB911A329D65E
李媚媚、林季宜、鍾聿琳(2002)。萬華地區遊民的生活狀況與健康問題。護理雜誌,49(4),81-97。https://doi.org/10.6224/JN.49.4.87
李雅惠(2000)。單親婦女離婚歷程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
林君品(2006)。自我認同、性別角色、及個人特質與生涯發展的關係~四位心理學者的學者之路(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政治大學。
林芳玟等(2000)。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女書。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季刊,3(2),122-136。https://doi.org/10.30072/JDR.200506.0005
林津如(2007)。父系家庭與女性差異認同:中產階級職業婦女家務分工經驗的跨世代比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8,1-73。https://doi.org/10.29816/TARQSS.200712.0001
林美和(2006)。成人發展、性別與學習。五南。
林美薰(2001)。勇者的塑像──談婚姻暴力存者的心路歷程。法律雜誌,267,30-35。
林美薰、丁雁琪、陳俐容、劉美淑、吳素秋、江季璇、高小帆、陳昭帆(2009)。家庭暴力防治工作人員服務手冊。新北:內政部。
林萬億(2011年12月26日)。《遊民是同胞 不是敵人》。蘋果新聞網。https://www.appledaily.com.tw/headline/20111226/JMZCSTZRQXJHFT34V4K3H725WA/
林萬億(計畫主持人)(1995)。「遊民問題之調查分析」。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行政院研考會。
林嘉琳(2013)。經歷婚姻暴力女性母職實踐經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大學。
姜漢儀(2004)。游移在飛翔與駐足之間:現代未婚女性的母職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大學。
胡幼慧(1995)。三代同堂──迷思與陷阱。巨流。
胡幼慧(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巨流圖書。
胡正文(2010)。從多樣的家庭現況看擺盪中的社會價值。通識論叢,10,81-111。https://doi.org/10.6762/JTCCEVU.201012.0081
胡善喻(2012)。長期離家出走青少年離家發展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大學。
唐文慧(2011)。為何職業婦女決定離職?結構限制下的母職認同與實踐。台灣社會研究,85,201-265。https://doi.org/10.29816/TARQSS.201112.0006
徐薏如(2010)。台灣地區民眾性別意識對家務分工、子女教養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
財政部(2021年12月30日)。《財政統計通報》(第24號)。取自http://service.mof.gov.tw/public/Data/statistic/bulletin/110/%E7%AC%AC24%E8%99%9F_108%E5%B9%B4%E7%B6%9C%E6%89%80%E7%A8%85.pdf
財政部(2022年7月)。《110年財政部性別統計分析》。取自http://service.mof.gov.tw/public/Data/statistic/gender/98/110%E5%B9%B4%E6%80%A7%E5%88%A5%E7%B5%B1%E8%A8%88%E5%88%86%E6%9E%90.pdf
馬淑蓉、吳惠如、郭俊巖、賴秦瑩、巫承宗(2013)。單親婦女的生活困境與福利需求:以非營利機構受助者為例。社會發展研究學刊,13,72-108。https://doi.org/10.6687/JSDS.2013.13.4
高召恩(2003)。性別、勞動與公民權:以國家建構的遊民公民狀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高旭繁、陸洛(2006)。夫妻傳統性/現代性的契合與婚姻適應之關聯。本土心理學研究,25,45-98。https://doi.org/10.6254/2006.25.47
高旭繁、陸洛(2011)。工作壓力及其後果的組群差異:以 OSI 模式為理論基礎之大樣本分析。臺大管理論叢,22(1),239-272。https://doi.org/10.6226/NTURM2011.22.1.239
高淑清(2000)。雙薪家庭:角色分擔的開始。見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家庭教育學,131-154。師大書苑。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揚帆再訪之旅。麗文文化。
康雅雯(2016)。母職經驗中的女性自我:一位全職媽媽的敘說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暨南國際大學。
張春興(2001)。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東華書局。
張晉芬、李奕慧(2007)。「女人的家事」、「男人的家事」:家事分工性別化的持續與解釋。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9(2),203-229。https://doi.org/10.6350/JSSP.200706.0203
張婷婷、陸洛、林惠彥、高旭繁、陳瑩珊(2015)。職家衝突因應策略與適應後果之關聯,組織與管理,8(1),77-111。https://doi.org/10.3966/199687602015020801003
畢恆達(2004)。女性性別意識形成歷程。通識教育季刊,11(1&2), 117-146。https://doi.org/10.6745/JGE.200406_11(1_2).0004
莫藜藜(1997)。已婚男性對家務分工態度之研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3,117-156。
許敏如(2006)。後現代家庭的家務分工──以台北市雙薪家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
許碧純、邱皓政(2015)。照顧子女的代價:母職對臺灣女性薪資影響的貫時性分析。臺灣社會學刊,56,53-113。 https://doi.org/10.6786/TJS.201506_(56).0002
連彗君(2020)。職業婦女成為家庭主婦之挑戰與因應經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暨南國際大學。
郭渝宣、林昀潔(2021年6月10日)。隱藏在社會角落的塵埃—女性無家者回歸社會,每一步都走得艱難。PeoPo公民新聞。https://www.peopo.org/news/539882
郭靜晃(2003)。中華民國九十年台閩地區單親家庭狀況調查。行政院內政部。
郭靜晃、吳幸玲(1993)。兒童發展──心理社會理論與實務。揚智文化。
陳大衛(2000)。臺灣遊民問題的結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五南。
陳自昌(1995)。遊民的社區生活與遊民服務:台北市萬華區的遊民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大學。
陳佳雯、許伊均、陸洛、吳詩涵(2012)。以韌性觀點探討女性主管的職業生涯歷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學報,22,51-71。https://doi.org/10.6769/JENCUE.201212.0051
陳治慶(2014)。遊民的社會排除與被害之研究──以臺北市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中正大學。
陳香如、陳妍蒨、劉錦添(2020)。家庭組成對教育成就的影響。經濟論文叢刊, 48(4), 453-461。
陳姿宜(2019)。街友租屋歷程之探討:以臺北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正大學。
陳昭如(2013)。還是不平等──婦運修法改造父權家庭的困境與未竟之業。女學學誌,33。https://jwgs.psc.ntu.edu.tw/wp-content/uploads/2019/06/33-135-186.pdf
陳昱睿(2006)。台中市遊民空間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陳柔穎(2013)。彩翼單飛跨越生命幽谷—女性單親家長韌性開展歷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大學。
陳珮蓉(2020年8月)。暴力侵害與婦女身心健康。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通訊,19(3),13-15。取自https://www.depression.org.tw/files/communication/paper.pdf/19-03-pro.pdf
陳麗珍(2003)。解讀居家中女性的自我與異己(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
彭淑華(2005)。婆家?娘家?何處是我家?──女性單親家長的家庭支持系統分析,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9(2),197-262。https://doi.org/10.6785/SPSW.200509.0197
彭淑華(2006)。台灣女性單親家庭生活處境之研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4,25-62。http://dx.doi.org/10.29734/SJSW.200606.0002
彭淑華、王美文(2003)。建構單親家庭支持系統之研究。內政部社會司委託。https://grbdef.stpi.narl.org.tw/fte/download4?docId=2405163&responseCode=3336&grb05Id=726551
童小珠(1992)。臺灣省女性單親家庭經濟困境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正大學。
賀彩清(2005)。從傳統到現代婦女角色與家務工作。資訊社會研究,7。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46/46-37.htm
鈕文英(2020)。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三版)。雙葉。
黃克先(2019)。「????迌人」、「做事人」與「艱苦人」:台灣無家者場域內的行動主體。臺灣社會學,38,63-114。https://doi.org/10.6676/TS.201912_(38).03
黃克先(2021)。危殆生活:無家者的社會世界與幫助網絡。春山出版。
黃克先、朱冠蓁(2019,9月28日)。〈底層女性的「家」與無家之後:性別、親密關係與工作貧窮〉。2019台灣女性學學會「脆弱性與能動性」年度學術研討會,台南。https://twfeminist.org/2019%E5%8F%B0%E7%81%A3%E5%A5%B3%E6%80%A7%E5%AD%B8%E5%AD%B8%E6%9C%83%E3%80%8C%E8%84%86%E5%BC%B1%E6%80%A7%E8%88%87%E8%83%BD%E5%8B%95%E6%80%A7%E3%80%8D%E5%B9%B4%E5%BA%A6%E5%AD%B8%E8%A1%93%E7%A0%94/
黃克先、鄭麗珍(2018)。《107年度我國遊民服務資源盤點暨精進措施規劃研究期末成果報告》。衛生福利部委託研究。
黃怡瑾(2001)。「私」領域的女性困境:生育、教育與照顧工作之分。台南師院學報,34,341-365。
黃玫玲(1995)。台北市遊民生活適應問題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大學。
黃俊傑(1996)。離婚的原因與預防。輔仁學誌,27,37-67。http://fjustu.fju.edu.tw/data/27.pdf
黃俐婷(2011)。學齡前幼童之母親對母職的自我認同。社區發展季刊,135,354-367。https://cdj.sfaa.gov.tw/Journal/Content?gno=1787
黃英忠、黃瓊慧(1997)。影響中年職業婦女之工作投入認知程度相關因素之研究-以高雄地區製造業及服務業為例。輔仁管理評論,4(2),21-62。
黃軍義、吳俊翰(2020)。男/女性別角色刻板印象,性別偏見與強暴迷思的關聯。臺灣性學學刊,26(1),31-63。https://doi.org/10.3966/160857872020052601002
黃惠敏、黃德祥(2012)。國中小女性教師工作與家庭衝突之研究。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8(1),23-33。https://doi.org/10.7118/JHSS.201206.0023
黃韞臻、林淑惠(2012)。父母婚姻關係、教養方式、個體休閒滿意度與大學生幸福感之相關探討──以臺中市六所大專院校為例。臺中教育大學學報,26(1),99-122。
黃囇莉(2001)。身心違常:女性自我在父權結構網中的“迷”途。本土心理學研究,15(6),3-62。https://doi.org/10.6254/2001.15.3
黃囇莉(2003)。游移於生物決定論與社會建構論之間:心理學中的性別意識。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16,85-120。http://doi.org/10.6255/JWGS.2003.16.85
楊文娟、高淑清(2017)。化解傳承的愛:母女性別角色之代間傳遞經驗。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21,1-31。http://ericdata.com/tw/journal.aspx?no=675&pno=53817
楊幸真(2009)。成為女性主義教師: 身分認同與實踐經驗的意義探問。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9(1),1-40。http://www.edubook.com.tw/OAtw/File/PDf/56048.pdf
楊美惠(1988)。女性女性主義性革命。合志。
楊國樞(1992)。中國人的社會取向:社會互動的觀點。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科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楊連謙、董秀珠(2013)。收入對婚姻權力及婚姻暴力的影響。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35,121-146。http://cjgc.guidance.org.tw/history_lists.php?action=view_hld_file&show_hld_no=1487785114
楊絲絢(2015)。中年家暴婦女自我價值感轉變歷程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鄒金鳳(2001)。親密戰爭?──從母女關係看性別角色與認知的建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花蓮師範學院。
廖有祿、江芝迎(2009)。冒用人頭資料犯罪及相關防制對策。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12)。法務部。
趙惠敏(2005)。食物知識、性別實踐與女性認同──臺灣職業婦女的民族誌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慈濟大學。
劉玉玲(2015)。台灣女性自我分化與婚姻關係(未出版之博士論文)。暨南國際大學。
劉如方(2021)。獨旅者自我認同與生命意義轉變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教育大學。
劉秀娟(1999)。兩性教育。揚智。
劉芳助(1998)。誰來照顧這群隱形的病人──被遺忘的女性家庭照顧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大學。
劉美惠(2000)。台灣的單親家庭與其貧窮原因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大學。
劉素滿(2009)。女性校長工作角色與家庭角色關係之質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
劉淑芬(2006)。「讓我們一起老去」:中年離婚女性的返家之路(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心理。
潘淑滿(2005)。臺灣女性的母職圖像。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20,41-92。https://doi.org/10.6255/JWGS.2005.20.41
潘淑滿(2005)。飄浪人生:遊民、家與公共政策。臺灣社會工作學刊,4,172-198。http://dx.doi.org/10.29814/TSW.200507.0007
潘淑滿(2007)。親密暴力:多重身份與權力流動。心理。
潘淑滿(2009)。遊民政策與服務的意識形態。臺灣社會工作學刊,7,49-83。http://dx.doi.org/10.29814/TSW.200907.0002
蔡佩君(2006)。遊民健康保險醫療資源耗用分析──以高雄市某區域醫院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
蔡素琴(2010)。家有青少年子女的母親於親子衝突歷程中母職經驗之敘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
衛生福利部(2020)。《中華民國108年15-64歲婦女生活狀況調查》。取自https://www.taoyuanwdc.org/PublicFiles/Attachs/2021/24-41D7D0741FB548B.pdf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2021)。《3.2-03 遊民處理情形》。取自https://dep.mohw.gov.tw/DOS/cp-1721-9439-113.html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2021年4月23日)。《家庭暴力事件通報案件統計》。取自https://dep.mohw.gov.tw/DOPS/lp-1303-105-xCat-cat01.html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2021年4月23日)。《家庭暴力事件通報被害人及相對人概況》。取自https://dep.mohw.gov.tw/DOPS/lp-1303-105-xCat-cat01.html
鄭忍嬌(1988)。已婚職業婦女的生活壓力、自我狀態、適應方式對身心健康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
鄭忍嬌、陳皎眉(1994)。已婚職業婦女的生活壓力與自我狀態對身心健康之影響。婦女與兩性學刊,5,47-67。https://doi.org/10.6255/JWGS.1994.5.47
鄭郁彣(2016)。女性婚姻修復歷程中的自我認同研究─以丈夫外遇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鄭清霞、張國偉、王舒芸、謝玉玲(2010)。1988-2007年台灣單親家戶圖像:性別與世代數的分析。靜宜人文社會學報,4(2),235-268。http://nhuir.nh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7426/1/1988-2007.pdf
鄭麗珍、林萬億(2013)。《遊民生活狀況調查研究》。行政院內政部社會司委託研究報告。
鄭麗珍、張宏哲(2004)。《遊民問題調查、分析與對策研究》。行政院內政部社會司委託研究報告。
盧妍伶、呂朝賢(2014)。家庭結構與兒童幸福感。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4(2),95-126。
蕭英玲(2005)。台灣的家務分工:經濟依賴及性別的影響。臺灣社會學刊,34,115-145。https://doi.org/10.6786/TJS.200506_(34).0003
蕭慧心(2002)。國小低年級兒童對圖畫故事書中性別角色的解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東師範學院。
諶淑婷(2022年1月26日)。當傳統「家」的概念包不住所有人,就必須對家有更多想像──專訪社會學者黃克先《危殆生活》。博客來OKAPI閱讀生活誌。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15386
賴君萍(2016)。脫貧方案政策執行之初探──以桃園縣政府二代脫貧方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文化大學。
戴世玫(2016)。臺灣婚姻暴力圖像:從父權家族系統受暴網的觀點出發。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20(2),43-82。https://doi.org/10.6785/SPSW.201612_20(2).0002
戴伯芬(2014)。〈底層勞動、消費貧窮與都市漫遊者:台北市街友田野記實〉。臺灣社會學刊,54,233-265。https://doi.org/10.6786/TJS.201406_(54).0006
薛承泰(2000)。臺灣地區已婚婦女再就業時機的初步分析。人口學刊,21,77-99。http://ntur.lib.ntu.edu.tw/handle/246246/282422
謝秀芬(1998)。家庭與家庭服務。五南。
謝秀芬、馬宗傑、黃淑純(1989)。臺北市離婚喪偶婦女福利需求之研究。臺北市社會局。
謝美娥(2009)。就業母親之母職經驗與就業策略初探。中華心理衛生學刊, 22(3),299-333。https://doi.org/10.30074/FJMH.200909_22(3).0004
瞿海源、畢恆達、劉長萱、楊國樞主編(2015)。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質性研究法。東華。
簡文吟(1997)。臺灣地區已婚婦女就業型態之分析:離職與復職的檢視(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大學。
簡文吟(2004)。臺灣已婚婦女勞動再參與行為的變遷。人口學刊,28,1-47。http://www.psc.ntu.edu.tw/jps/pub/28/assets/1.pdf
簡文吟、薛承泰(1996)。臺灣地區已婚婦女就業型態及其影響因素。人口學刊,17,113-134。http://www.psc.ntu.edu.tw/jps/pub/17/assets/5.pdf
簡春安(1991)。外遇的分析與處置。張老師。
魏子容(1999)。婚姻中的錢與權──談家庭主婦之經濟處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大學。
鐘汶璇(2012)。台北市遊民健康自我照顧與生病因應策略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陽明大學。
龔怡萱(2017)。從台灣家庭檢視父權意識型態的傳承與父權體制的再製及其影響因素(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東大學。

二、英文部分
Astin, A. W. (1977). Four Critical Years. Effects of College on Beliefs, Attitudes, and Knowledge. Jossey-Bass.
Belenky, M., Clinchy, B., Golderberg, N., & Tarule, J. (1986). Women’s ways of knowing. Basic Books.
Bochner, S. (1994). Cross-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self concept: A test of Hofstede's 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distinction.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25(2), 273–283. https://doi.org/10.1177/0022022194252007
Bowlby, J. (1969).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1: Attachment. Penguin.
Brewer, M. B., & Gardner, W. (1996). Who is this "We"? Levels of collective identity and self represent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1(1), 83–93.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71.1.83
Brownell, P. (1998). Women, Welfare, Work and Domestic Violence. In Roberts, AR ed. Battered Women and Their Families. 2nd edition. Springer.
Collins, P. H. (1994). Shifting the center: race, class, and feminist theorizing about motherhood. In D. Bassin, M. Honey, & M. M. Kaplan (Eds.), Representations of motherhood (pp. 56-74). CT: Yale University.
Copel, L. C. (1988). Loneliness: A conceptual model. Journal of Psychosocial Nursing, 26(1), 14-19.
Downing, N. E., & Roush, K. L. (1985). From passiveacceptance to active commitment: A model of feminist identity development for women.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13(4), 659-709. https://doi.org/10.1177/0011000085134013
England, P. (1997). The Sx Gap in pay. In Workplace/Women’s Place, edited by Dana Dunn(Pp.74-87). Roxbury.
Erickson, E. H. (1958). Young man Luther: A study in psychoanalysis and history. W. W. Norton.
Erickson, E. H. (1963). Childhood and society (2nd ed.). Norton.
Erickson, E. H. (1968). Identity: Youth & Crisis. Norton.
FEANTSA. (2005). ETHOS Typology of Homelessness and Housing Exclusion. https://www.feantsa.org/download/ethospaper20063618592914136463249.pdf
Gabriel, S., & Gardner, W. L. (1999). Are there "his" and "hers" types of interdependence? The implications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collective versus relational interdependence for affect, behavior, and cogni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7(3), 642–655.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77.3.642
Gergen, K. J. (1985). Social constructionist inquiry: Context and implications. In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he person (pp. 3-18). Springer. http://doi.org/10.1007/978-1-4612-5076-0_1
Gilligan, C. (1991). Woman’s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Implications for psychotherapy in C. Gilligan, A. G. Rogers., & D. L. Tolman (Eds.), Woman, Girls & Psychotherapy – Reframing Resistance. Harrington Park.
Gilligan, C. (1993). In a different voice: 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women’s development. Harvard University.
Glass, S. P. (2003). Not just friends: Rebuilding trust and recovering your sanity after infidelity. Free.
Glenn, E. N. (1994). Social constructions of mothering: A thematic overview. In E.N. Glenn, G. Chang and L. R. Forcey (Eds.), Mothering: Ideology, experience, and agency (pp. 1-29). Routledge. https://doi.org/10.4324/9781315538891
Greenhalgh, S.(1985). Sexual Stratification: The Other Side of "Growth with Equity" in East Asia.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11(2), 265-314. https://doi.org/10.2307/1973489
Harter, S. (1999).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elf: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Guilford.
Hays, S. (1996).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Motherhood. Yale University.
Heiss, J. (1976). Family Roles and Interaction: An Anthology. Rand.
Jao, Yu-Han & Li, Jui-Chung. Allen. (2011). Trends in the Employment of Married Mothers of Preschool-Aged Children in Taiwan. RAND Labor and Population Working Paper, No. 850. https://www.rand.org/pubs/working_papers/WR850.html
Jordan, J. V. (1997). A relational perspective for understanding women’s development. In J. V. Jordan (Ed.), Women’s growth in diversity: More writings from the stone center (pp. 9-24). Guilford, 9-24.
Jordan, J. V., & Hartling, L. M. (2002). New developments in relational-cultural theory. In M. Ballou & L.S. Brown (Eds.), Rethinking mental health and disorder: Feminist Perspectives (pp. 48-70). Guilford.
Josselson, R. (1987). Finding herself: Pathways to identity development in women. Jossey-Bass.
Kagan, J. (1964). The nature of the child. Basic Books.
Kane, S., & Mark K. (2003). Wealth, Poverty and Welfare. Palgrave.
Kaschak, E. (1992). Engendered lives (Vol. 139). Basic Books.
Levinson, D. (Ed.). (2004). Encyclopedia of homelessness(Vol. 2). SAGE.
Lincoln, Y. S., & Guba, E.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SAGE.
Marcia, J. E. (1980). Identity in Adolescence. In J. Adelson (Ed.), Handbook of Adolescent Psychology. Wiley.
Miller, J. B. (1986) Toward a new psychology of women (2nd). Beacon.
Olson, M. M., Russell, C. S.,Higgins-Kessler, M. & Miller, R. B. (2002). Emotional processes following disclosure of an extramarital affair. Journal of Marital and Family Therapy, 28, 423-434. https://doi.org/10.1111/j.1752-0606.2002.tb00367.x
Paris, R., & Helson, R. (2002). Early mothering experience and personality change.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16, 172-185. https://doi.org/10.1037//0893-3200.16.2.172
Philpot, C. L., Brooks, G. R., Lusterman, D. D., & Nutt, R. L. (1997). Bridging separate gender worlds: Why men and women clash and how therapists can bring them together.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Qian, Y., & Sayer, L. C. (2016). Division of labor, gender ideology, and marital satisfaction in East Asia.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78(2), 383-400. https://doi.org/10.1111/jomf.12274
Rogow, A. M., Marcia, J. E., & Slugoski, B. R. (1983).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identity status interview component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12(5), 387-400. https://doi.org/10.1007/bf02088722
Satyanarayana, V. A., Prabha S. C., & Krishna V. (2015). Mental health consequences of violence against women and girls. Current opinion in psychiatry, 28(5), 350-356. http://doi.org/10.1097/YCO.0000000000000182
Stark, E. (2007). Coercive control: the entrapment of women in personal life. Oxford University.
Sullivan, H. S. (1953). The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psychiatry. Norton.
Surrey, J. L. (1991). The self-in-relation: A theory of women’s development. In Jordan, J. V., Kaplan, A. G., Miller, J. B., Stiver, I. P., & Surrey, J. L.(Eds.). Women’s growth in connection: Writing from stone center. Guilford, 51-66.
Tayor, S.J. & Bogdan R. (1984).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Second Edition. Wilsy.
Triandis, H. C. (1989). The self and social behavior in differing cultural contexts. Psychological Review, 96(3), 506-520. https://doi.org/10.1037/0033-295X.96.3.506
United Nations. (2009, Oct 28-29). Counting homeless people in the 2010 census round: use of enumeration and register-based methods, United Nations Economic and Social Council Twelfth Meeting. Geneva, Switzerland. https://www.unece.org/fileadmin/DAM/stats/documents/ece/ces/ge.41/2009/7.e.pdf
Wang, W. (2005). Son preference and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of children in China: “I wish you were a boy!”. Gender Issues, 22(2), 3-10. http://doi.org/10.1007/s12147-005-0012-4
Woodward, K. (1997). Concepts of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In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edited by Kathryn Woodward. Sage.
Yoshihama, M. (2005). A Web in the Patriarchal Clan System: Tactics of Intimate Partners in the Japanese Sociocultural Context, Violence Against Woman, 11(10), 1236-1262. https://doi.org/10.1177/1077801205280179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