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2.120.188)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1 08:0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劉心汝
研究生(外文):LIU,HSIN-JU
論文名稱:其他供住家用房屋稅捐課徵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Research on the tax collection of other residential properties
指導教授:黃俊杰黃俊杰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UANG,CHUN-CHIEH
口試委員:張永明辜仲明
口試委員(外文):CHANG,YUNG-MINGKU,CHUNG-MING
口試日期:2024-06-01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財經法律系研究所
學門:法律學門
學類:專業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4
畢業學年度:11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7
中文關鍵詞:居住正義適足住房權財產稅囤房稅政策差別稅率
外文關鍵詞:housing justicethe right to adequate housingproperty taxproperty hoarding tax policyprogressive tax rate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2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文研究主題為對於「其他供住家用房屋」課徵差別稅率之「囤房稅」政策,主要分為三個章節介紹。於第二章中以財產稅之基礎理論為開頭,配合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揭示的「適足住房權」解釋,探求居住正義之憲法基本權內涵,建立國家對人民居住權益之保障義務,並就以稅捐政策作為管制性工具之正當性問題,介紹社會目的規範及其應依循之稅法指導原則,作為後續檢討囤房稅政策之基礎概念。於第二章後半段則討論財產稅課徵法理正當性之基礎論證爭議,縱然財產稅為歷史悠久之稅捐,學說與實務見解對於其課徵法理之基礎理論仍存歧異,故本文以三大理論,即以量能課稅原則、量益原則、社會政策目的為基礎逐一論證,最終研究結果為量能課稅原則及量益原則不適合作為財產稅之基礎課徵法理,而應將財產稅視為社會目的規範,依其社會目的判斷適用稅法指導原則,量能課稅原則作為輔助原則,以符租稅平等原則之要求。
第三章則深入比較民國103年及112年之房屋稅條例修法變革,藉由對照修法理由、財政部評估意見與修法條文,以此掌握我國囤房稅政策之動向,並參照較具代表性之六都房屋稅徵收率自治條例內容,以及近年來相關稅源統計資料,觀察地方政府如何因應中央訂定囤房稅政策所帶來的民意壓力。相較於民國103年之舊法規定,新法規範更加細緻化,如增訂使用權住宅同樣適用自用房屋稅率、改採全國總歸戶制,掌握全國持有房屋情形並適用差別稅率、房屋稅改採按年計徵,不動產評價委員會改組等。
第四章則是介紹最高行政法院實務上面臨之囤房稅爭議,主要為供自住住家用房屋認定問題,以及建商持有待銷售餘屋是否應適用差別稅率問題,本文於此整理相關行政裁判見解並提供個人淺薄意見。本文研究認為供自住住家用房屋因涉及人民最低生存需求之保障,須衡酌人民彈性居住之使用情形,不應採實際居住使用之嚴格認定標準,應給予人民提反證推翻之空間。而有關待銷售餘屋之爭議,最高行政法院多數肯認得對其課徵囤房稅率,認為此乃立法政策選擇自由,應予尊重,本文認為除非有實證研究證實對建商課徵囤房稅將嚴重影響建築業之經營或產業發展停滯,形成絞殺稅效果,抑或是稅負成本嚴重干擾市場供需,供給量緊縮致房價飆升,產生反效果,否則應認為建商持有待銷售餘屋,亦適用囤房稅率。然此爭議恐不復存在,因民國110年、111年六都房屋稅徵收率自治條例,已選擇不納入戶數計算並適用單一稅率,往後爭點應在於自治條例之規範是否逾越母法授權範圍,此爭議留待後續實務觀察研究。

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policy of differential tax rates, commonly known as "property hoarding tax," imposed on "other residential properties." It is structured into three main sections. The second chapter begins with an exploration of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property tax, accompanied by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right to adequate housing" as revealed in the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ICESCR).It investigates the constitutional essence of housing justice, establishing the state's obligation to safeguard the housing rights of its people. The chapter also addresses the legitimacy of using tax policy as a regulatory tool, introducing norms of social purpose and tax principles that should guide subsequent examinations of the property hoarding tax policy.
The latter part of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controversies surrounding the legal justification for property tax assessment. Despite being a longstanding tax, there remains scholarly and practical disagreement regarding its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The article argues based on three major theories—capacity-to-pay principle, benefit principle, and social policy objectives—that neither the capacity-to-pay principle nor the benefit principle is suitable as the foundational justification for property tax. Instead, property tax should be seen through the lens of social policy objectives, applying tax principles based on these objectives, with the capacity-to-pay principle serving as a supplementary principle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tax equity.
Chapter Three delves into a detailed comparison of the amendments to the Housing Tax Acts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era 103 and 112. It examines the reasons behind the amendments, evaluations by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and the specific legislative changes. This analysis aims to track the direction of Taiwan's property hoarding tax policy. Additionally, it reviews the autonomy provisions of housing tax collection rates in six representative municipalities and recent statistical data on related tax revenues. This observation assesses how local governments respond to public pressure stemming from the central government's formulation of property hoarding tax policies. Compared to the regulations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era 103, the new laws are more detailed. They include provisions such as extending the application of residential tax rates to homes used under right-of-use arrangements, adopting a nationwide registry system to capture national housing ownership and apply differential tax rates, switching to annual property tax assessments, and restructuring the Real Estate Appraisal Committee.
Chapter Four introduces the practical disputes faced by the Supreme Administrative Court regarding property hoarding tax. It primarily examines issues related to the classification of residential properties for self-use and whether differential tax rates should apply to unsold properties held by developers. This chapter consolidates relevant administrative judicial opinions and provides personal observations. This study argues that the classification of residential properties for self-use should not adhere strictly to actual residence standards due to the need to safeguard people's minimum living requirements and accommodate flexible residential usage. People should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provide counter-evidence to challenge such classifications.
Regarding disputes over unsold properties held by developers, the Supreme Administrative Court mostly acknowledges the application of property hoarding tax rates, respecting legislative policy choices as a matter of legislative freedom.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unless empirical research demonstrates that imposing property hoarding tax on developers will significantly impact the oper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or caus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stagnation, resulting in a suffocating tax effect, or severely disrupting market supply and demand, thereby tightening supply and causing housing prices to skyrocket, producing counterproductive effects, developers holding unsold properties should also be subject to property hoarding tax rates.
However, this dispute may no longer exist due to the autonomous regulations on housing tax collection rates in the six municipalities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era 110 and 111. These regulations have chosen not to include household counts and apply a single tax rate. The future focus should be on whether these autonomous regulations exceed the scope authorized by the parent law. This controversy awaits further practical observation and study.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緣起 1
第一項 案例爭議 1
第一款 案例事實與兩造主張 1
第二款 原審判決見解 2
第三款 最高行政法院見解 3
第二項 問題意識 5
第三項 研究目的 6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6
第一項 研究範圍 6
第二項 研究方法 6
第三節 研究架構 7
第二章 財產稅制度基礎 8
第一節 居住正義之憲法內涵 8
第一項 居住正義與基本人權 8
第二項 憲法第11條居住自由 9
第三項 適足住房權(居住權)與國際人權公約 11
第四項 憲法第15條生存權 14
第五項 居住正義 15
第二節 稅捐政策作為管制性工具之正當性 18
第一項 社會目的規範 18
第二項 社會國原則 19
第三節 房屋稅課徵之法理正當性 20
第一項 財產稅課徵法理之論證爭議 20
第二項 以量能課稅原則為基礎論證 21
第一款 量能課稅原則之憲法定位 21
第二款 量能課稅原則之應用 24
第一目 財產穩固理論/應然收益理論 25
一、 肯定見解 25
二、 否定見解 26
三、 本文見解 27
第二目 財產持有說 29
第三目 總結 29
第三項 以量益原則為基礎論證 29
第一款 肯定見解 30
第二款 否定見解 31
第三款 本文見解 32
第四項 以社會政策目的為基礎論證 32
第三章 房屋稅條例之修法變革 35
第一節 民國103年房屋稅條例之修正 35
第一項 修法對照 35
第二項 修法目的 37
第三項 囤房稅課徵法理正當性 38
第四項 財政部評估意見 39
第五項 囤房稅1.0政策實施狀況 41
第一款 地方房屋稅徵收率自治條例訂定狀況 41
第二款 稅源資料統計簡析 44
第二節 民國112年房屋稅條例之修正 50
第一項 修法對照 50
第二項 其餘修法重點 54
第一款 全國總歸戶制 54
第二款 特定用途之住家房屋適用較低稅率 55
第三款 房屋稅稽徵方式改為按年計徵 55
第四款 住家用房屋現值於10萬元以下免徵房屋稅之規定,新增以自然人全國持有總計3戶為限 56
第五款 增訂使用權住宅類型 56
第六款 不動產評價委員會改組 56
第三節 囤房稅1.0與2.0政策檢討與比較 57
第一項 囤房稅1.0政策檢討 57
第二項 囤房稅2.0政策檢討 58
第一款 財政部意見回應 58
第二款 出租使用房屋適用較低稅率 59
第三款 住家用房屋現值免稅限額 60
第四款 建商待銷售餘屋 61
第三項 囤房稅政策評估 62
第四章 房屋稅差別稅率之裁判實務分析 64
第一節 供自住住家用房屋認定爭議 64
第一項 案例概要 64
第二項 原審判決見解 65
第三項 最高行政法院判決見解 66
第四項 判決評析意見 68
第五項 本文見解 69
第二節 建商待銷售餘屋適用差別稅率之爭議 71
第一項 最高行政法院106年度判字第62號判決 71
第一款 案例概要 71
第二款 原審見解 73
第三款 最高行政法院見解 73
第四款 本文見解 75
第二項 最高行政法院107年度判字第109號判決 77
第一款 案例概要 77
第二款 最高行政法院見解 77
第三款 判決評析意見 79
第四款 本文見解 81
第三項 最高行政法院108年度判字第324號判決 83
第一款 最高行政法院見解 83
第二款 本文見解 84
第三節 判決省思 8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87
第二節 研究建議 89
參考文獻 91
表次
表1,民國第112年第3季房價負擔能力指標 16
表2,103年修法之新舊法條文對照表 37
表3,六都房屋稅徵收率自治條例對照表 41
表4,全國房屋稅使用類別戶數統計表 44
表5,全國非自住住家用房屋稅籍個人歸戶統計表 45
表6,六都100-109年房屋稅稅收趨勢概況表 47
表7,103年至108年六都平均稅收占其總稅收比率(單位:%) 49
表8,新制下持有房屋戶數之稅額計算釋例 54
圖次
圖表1,六都100-109年房屋稅稅收趨勢概況圖(單位:億元) 47


參考文獻
一、書籍
1.董保城、法治斌,憲法新論,元照出版,2021年9月,第8版。
2.陳新民,憲法學釋論,三民出版,2022年3月,第10版。
3.許育典,憲法,元照出版,2019年9月,第9版。
4.法務部法制司編輯,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一般性意見,法務部出版,2018年12月,修訂2版。
5.陳敏,稅法總論,新學林出版,2019年2月。
6.黃茂榮,稅法各論,新學林出版公司,2015年3月。
7.謝哲勝主編,房屋稅法律與政策,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5年5月。
8.謝哲勝主編,不動產稅法律與政策,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7年11月。
9.張金鶚,居住正義:你我都能實踐的理想,天下雜誌,2016年8月。
二、期刊論文
1.魏大喨,適足住房權作為房屋使用利益喪失求償之規範依據──最高法院105年台上第2293號民事判決評析(下),司法周刊,第1994期,2020年3月,頁2-3。
2.詹鎮榮,居住自由,法學講座,第30期,2004年11月,頁27。
3.蔡維音,「社會權」此概念有何作用,月旦法學教室,第110期,2011年12月,頁13。
4.蔡維音,社會基本權之釋義學重構,成大法學,第41期,2021年6月,頁6-20。
5.魏大喨,適足住房權作為房屋使用利益喪失求償之規範依據──最高法院105年台上第2293號民事判決評析(中),司法周刊,第1993期,2020年3月,頁2-3。
6.柯格鐘,公課與稅捐概念,月旦法學教室,第168期,2016年10月,頁50-51。
7.柯格鐘,論量能課稅原則,成大法學,第14期,2007年12月,頁60-115。
8.柯格鐘,論稅捐正義的追尋:從憲法平等原則到稅法量能課稅原則的路徑,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45卷特刊期,2016年11月,頁1233-1274。
9.陳清秀,法治國原則在稅法上之適用(上),植根雜誌,第29卷第9期,2013年9月,頁357-360。
10.陳清秀,社會國家在稅法上之運用(上),台灣法學雜誌,第164期,2010年11月,頁28。
11.陳清秀,社會國家原則在稅法上之運用(下),台灣法學雜誌,165期,2010年12月,頁45-46。
12.陳清秀,稅法的基本原則(下),植根雜誌,第9卷第10期,1993年10月,頁362。
13.陳清秀,稅法的融合理論,植根雜誌,第32卷第8期,2016年8月,頁301-304。
14.陳清秀,地價稅之課稅法理,台灣法學雜誌,第311期,2017年1月,頁21。
15.陳清秀,量能課稅與實質課稅原則(上),月旦法學雜誌,第183期,2010年8月,頁78-79。
16.陳清秀,台灣房屋稅法律體系,植根雜誌,第31卷第2期,2015年2月,頁43。
17.張志偉,房屋稅之法理正當性與評定現值計算,財產法暨經濟法,第62期,2020年12月,頁121-132。
18.林喆睿,課徵多屋稅(囤房稅)法理正當性的探討,財產法暨經濟法,第61期,2020年9月,頁132-136。
19.馮郁琇,囤房稅可以抑制房價實現居住正義?財稅法令半月刊,第45卷第16期,2022年8月,55-57。
20.石代維,近年房屋稅徵收概況及稅制變動前後之比較,土地問題研究季刊,第70期,2019年6月,頁5-14。
21.朱紀燕,我國六都財政及稅式支出結構簡析,財稅研究,第49卷第6期,2020年11月,頁113。
22.封昌宏,房屋稅的政策效果評析,月旦知識庫,2020年12月,頁1。
23.吳俊志,住宅法關於公益出租人之修法,財稅法令半月刊,第46卷第20期,2023年10月,頁10。
24.簡英宗,加重課囤房稅促使建商讓利出清?──六都房屋稅制與現況解析,月旦財稅實務釋評,第2期,2020年2月,頁26。
25.周逸濱、魯忠翰,關於房屋稅自住與非自住房屋之認定─最高行政法院109年度判字第331號判決評析,月旦財稅實務釋評,第8期,2020年8月,頁59-61。
26.陳玠宇,稅捐作為不動產政策工具的立法建議――評最高行政法院107年度判字第109號判決,國會季刊,第49卷第2期,2021年6月,頁107-115。
27.劉孟嘉,從地方稅稽徵機關探討囤房稅執行之挑戰,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2024年1月,頁117-121。
28.臺北市政府秘書處發行,臺北市政府公報,第24期,106年2月9日,頁3-5。
29.立法院公報,第113卷第1期5183號6冊,院會紀錄,113年1月2日,頁111-129。
三、網頁資料
1.游智文,〈台灣房價有多貴?壓力最低縣市也超過世界標準了〉,經濟日報,2023年11月4日(最後瀏覽日:2024年5月1日),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7551002。
2.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民國第112年第3季房價負擔能力指標報告,https://pip.moi.gov.tw/V3/E/SCRE0105.aspx。
3.游智文,〈4大理財產品收益曝,專家:難怪富人都配房產3成〉,經濟日報,2023年3月19日(最後瀏覽日:2024年5月1日),https://house.udn.com/house/story/123593/7041483。
4.臺北市稅捐稽徵處財產稅科,〈臺北市全國單一自住房屋稅基折減為何?〉,112年7月5日(最後瀏覽日:2024年5月1日),https://tpctax.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BB8B93F0A49EAB80&sms=87415A8B9CE81B16&s=BDDE5B1518F742E1。
5.臺北市稅捐稽徵處,〈臺北市配合中央修法,研議單一自住房屋稅基逐年恢復,不再折減〉,113年3月11日(最後瀏覽日:2024年5月1日),https://tpctax.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59FF484C69D07BF&sms=72544237BBE4C5F6&s=0F7261E2BF8DED56。
6.臺南市政府新聞及國際關係處新聞傳播科,〈房屋稅全面調降、六都最低,黃市長:回應民意、減輕稅賦〉,108年3月21日(最後瀏覽日:2024年5月1日),https://www.tainan.gov.tw/News_Content.aspx?n=13370&s=3750948。
7.歐陽泓,〈房屋稅條例修訂重點─囤房稅2.0的修訂重點與觀察〉,2024年3月20日(最後瀏覽日:2024年5月1日),https://rer.nccu.edu.tw/article/detail/2403201748118。
8.Yahoo奇摩房地產編輯部,〈囤房稅2.0建商拋售潮?全台餘屋實際水位曝光,專家:未來只剩超貴跟超爛,新成屋恐消失不見〉,2023年12月20日(最後瀏覽日:2024年5月1日),https://ssur.cc/KvUyNGS。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