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文獻
王文科(主編)(2020)。特殊教育導論。五南。
王秋嵐、黃小華(2014)。國民中小學特教教師性別平等教育專業能力與培訓需求初探-從三位特教教師訪談出發。雲嘉特教期刊,20,52-59。
王佳瑜(2015)。應用案例教學於高職特教班學生性教育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王若寧(2018)。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對國中智能障礙學生自我保護知識之學習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王素卿(2016)。一個成人智能障礙者的母親壓力調適歷程-從生命週期及生態系統理論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王國羽、林昭吟、張恆(2019)。障礙研究與社會政策。巨流。
王雅鈴(2012)。談色情A片中的性別關係與性教育發展的可能。性別平等教育季刊,60,52-58。
王欣宜(2006a)。智能障礙學生之社交技巧訓練內涵分析。特殊教育季刊,98,9-16。
江佩穎(2016)。性別教育方案對減少智能障礙學生異性交友行為問題之成效(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汪令娟(2007)。父母性教育態度對於學齡前兒童性概念發展之影響研究─以台中市立托兒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明道管理學院。洪紹樸、洪紹嫻(2019)。淺談特教觀點之智能障礙兒少司法扶助。國教新知,66(1),1-14。
何怡君(2019.11.12)。【思想禁錮】潛藏冰山之下-障礙者性教育打破禁忌帶來的謬誤。公益交流站。https://npost.tw/archives/53439。
呂建志(2014)。正向行為支持方案對情緒行為障礙學生不服管教之成效。雲嘉特教,19,51-59。
吳勝儒(2007)。特殊教育學校高職部學生性教育實施現況與學習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李宗璇(2010)。同儕互動課程對增進亞斯伯格症兒童社交技巧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李曼綺(2020)。智能障礙性侵者於社區處遇之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李翠玲(2016)。智能障礙。載於孟瑛如(主編),特殊教育概論-現況與趨勢。心理。
杜正治 (2000)。臺灣地區國中及高職智障學生性教育成效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8),15-38。
杜耀星(2012)。公立教養機構工作人員對成年智能障礙院民性權益與性照顧行為意向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邱惠姿、李建承 (2009)。身心障礙者自我決策與轉銜實務之探究。特教論壇,(7),34-41。
林士殷(2011)。同儕教導對國中學習障礙學生學習社交技巧之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林佑臻(2013)。特教學校智能障礙學生家長對實施性教育的看法及親職性教育需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林廷芳(2018)。智能障礙者性教育種子培力模式研究─以心路性別研究發展團隊(GRD)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林志彥(2013)。多媒體結合社會故事對國小智能障礙學生社會技巧訓練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林秀珍(2000)。智能障礙者的性問題。載於林寶貴(主編),特殊教育學生兩性教育資源手冊。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特殊教育中心。
林秀娟(2004)。大學生依附類型與其性知識、性態度、性行為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林明傑(2018)。矯正社會工作與諮商:犯罪心理學的有效應用(第二版)。華都。
林明傑、唐榮昌(2019)。心智障礙者性發展、性偏差風險辨識工具之建立研究。2021犯罪問題與對策學術研討會。
林明傑、謝明哲(2015)。營養對犯罪預防與矯正的實務應用。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18,115-133。
林倩如、陸惠文(2017)。智能障礙之性侵加害人社區處遇研究回顧。彰化醫學雜誌,15(2),95-103。
林純真(2001)。安置於社區家園之成年智障者友伴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林純真(2011)。PLISSIT模式應用在心智障礙者性議題之啟示。台灣性學學刊,17(2),53-68。
林燕卿(2010)。影響家長及教師對智能障礙者執行性教育的因素。特殊教育季刊,117,1-6,25。
林寶貴(2016)。特殊教育理論與實務(第五版)。心理。
林翠英(2013)。自閉症學生的行為問題介入策略。特殊教育季刊,128,35-40。
林惠芬(2008)。如何執行正向行為支持。特教園丁,24(1),42-47。
胡幼慧(主編)(2009)。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巨流。
胡雅各、林千惠(2012)。高職特教班性侵害防治教學成效之研究。臺灣性學學刊,18(2),1-30。
胡雅各、林千惠、徐享良(2002)。啟智教養機構內重度障礙院生問題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調查研究。台灣人文生態研究,4,119-52。
范丹屏(2013)。動力式心理治療對安置及教養機構智能障礙男少年性心理發展之歷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晏涵文(2011)。性.兩性關係與性教育。心理。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 堂課-揚帆再訪之旅。麗文文化。
邵慧綺(2005)。淺談智能障礙學生的法治教育。特殊教育季刊,97,32-39。
姚思萱(2014)。認知行為治療輔以電話追蹤對強迫症兒童介入之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張春興(2013)。現代心理學(重修版)。東華。
張秀玉(2005)。聽覺障礙者家長超越逆境之生命調適歷程之研究-社會工作優勢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張季筠(2018)。正向行為支持取向融入社會技巧課程對降低國小ADHD學童問題行為之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張昇鵬(2002)。從性教育哲學觀探討智能障礙學生與性教育的關係。特教園丁,18(1),20-26。
張雯雯(2015)。繪本教學在國中智能障礙學生性侵害防治教育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莊琇晴(2010)。探討直接教學法對國小智能障礙兒童社交技巧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許天威、徐享良、張勝成(2009)。新特殊教育通論(第二版)。五南。
許秀月(2008)。簡易營養評估量表評估成年智能障礙者營養風險之可行性(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許家璇、楊彩雲(2002)。智能障礙者性教育之難題。特教園丁,18(1),51-56。
郭怡瑩、張通信(2009)。情緒教育方案對國小資源班學童社交技巧之成效。第十四屆特殊教育課程實務教學研討會優良特殊教育論文暨實務作品集。
唐榮昌(2003)。正向支持方案對特殊學生行為問題介入成效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NSC91-2413-H-415-006-)。國立嘉義大學。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五南。
陳伯偉、周月清、陳俊賢、張恒豪(2018年7月10日)。智能障礙、性/別歧視以及隔離式機構共謀下的集體性侵。巷口社會學。https://twstreetcorner.org/2018/07/10/chenchouchenchang/
陳瑩真、張美華(2011)。家長對高中職階段智能障礙子女未來婚育狀況之態度研究。特殊教育學報,34,57-99。
陳韻如、雷庚玲、鄭欣宜、王麗娟、柯乃綺、黃奕偉、謝家智、詹和悅、楊智凉、李素貞、吳佑佑、張學岭、黃玉書、劉弘仁、蔡文哲(2009)。自閉症兒童氣質與親職壓力之個別差異。中華心理學刊,51(2),175-196。
陳郁菁(2003)行為支持計畫對國中自閉症學生行為問題處理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陳明月(2000)。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生親子溝通與其性知識、性態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彭文珍(2014)正向行為支持方案對一名智能障礙學生行為問題改善之行動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周月清、張恆豪、李慶真、詹穆彥(2015)。聯合國國際衛生組織ICF緣起與精神:文獻檢視。社區發展季刊,150,17-39。
程勻芳、李翠玲(2014)。繪本教學對高職階段中度智能障礙學生兩性交往知識與態度成效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39,53-80。
童淑華(2015)。性教育課程介入對成年智能障礙者在性知識與性態度影響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鈕文英(2010)。美國智能和發展障礙協會2010年定義的內容和意涵。國小特殊教育期刊,49,21-32。
鈕文英(2015)。擁抱個別化差異的新典範:融合教育(第二版)。心理。
鈕文英(2018)。身心障礙者的正向行為支持(第二版)。心理。
鈕文英(2022)。特殊需求學生社會技巧之意涵與教育方案決策流程。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63-101。
黃如玉(2019)。一位社工師在性教育現場的觀察-專業工作者性價值觀對智能障礙者性教育的影響。社區發展季刊,168,220-229。
黃如鴻(2016)。寶貝受傷的天使:輕度智能障礙青少年親職性教育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黃芳誼、林明傑(2012)。未竟的改革檢視臺灣心智功能障礙性侵害者之處遇政策。社區發展季刊,138,311-326。
黃俊憲(2002)。智能障礙者性教育之探討。特教園丁,18(1),44-50。
黃冠豪、邱于真(2013)。青少年性侵害加害人之處遇方案初探。亞洲家庭暴力與性侵害期刊,9(2),99-120。
黃榮真(2005a)。高職特殊學校與特教班教師對於實施「性別平等教育」看法之探討。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13,27-48。
黃如玉(2009)。智能障礙者的兩性課題。載於黃如玉(主編),兩性行不行:給陪伴智能障礙青年的你。財團法人心路社會福利基金會。
楊秀華、林純真(2020)。高職綜合職能科師生在性別互動議題之交手。特殊教育季刊,155,11-20。
楊佳羚(2002)。國中性教育的人類學初探-以性教育論述與課堂實踐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楊雅婷(2010)。智能障礙學生社會技巧訓練之實施。東華特教,44,42-47。
楊靜芳(2019)。社區機構智能障礙個案處遇分析與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葉至誠、葉立(2011)。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第三版)。商鼎數位出版有限公司。
劉文英、陳慧女(2006)。心智障礙者遭受性侵害的調查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1,23-42。
劉兆湲(2011)。探討「人身安全保護及性侵害防治」教材對高職特教班學生之性教育介入效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心理。
蔡依珊(2017)。建立智能障礙性侵者刑中團體治療課程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蔡艷清、嚴嘉楓、林金定(2004)。精神疾病與智能障礙:流行病學與醫療照護需求分析。身心障礙研究季刊,2(2),95-108。
鄭瑞隆(2005)。性侵害加害人評估處遇之理論分析與實務檢討:一個案例之分享。亞洲家庭暴力與性侵害期刊,1(1),187-214。
鄭麗珍(2003)。生態系統觀點。載於宋麗玉、曾華源、施教裕、鄭麗珍(主編),社會工作理論:處遇模式與案例分析,(頁249-280)。洪葉文化。
薛承凱(2013)。角色扮演法對特殊學校高職部智能障礙性教育學生自我保護之教學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顏瑞隆、張正芬(2012)。從生態系統理論談自閉症學生的學校適應。特殊教育季刊,124,11-19。
嚴嘉楓(2006)。智能障礙者均衡營養健康促進方案之設計與規劃。身心障礙研究,4,119-135。
嚴嘉楓、林金定(2009)。智能障礙青少年健康情形與醫療利用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身心障礙研究,7(2),94-120。
盧東煒、溫珈瑩、徐詩珊(2020)。網路迷途-智能障礙者的網路「性議題」與風險。醫療品質雜誌,14(6),72-74。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全國法規資料庫: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050046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網站: https://dep.mohw.gov.tw/dos/cp-5224-62359-113.html
育成基金會(2014)辦理社區日間作業設施及服務模式作業手冊。
二、英文文獻
Amen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2014)。DSM-5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台灣精神醫學會譯)。合記圖書。(原著出版於2018年)
Aunos, M.,& Feldman, M. A. (2002). Attitudes towards Sexuality, Sterilization and Parenting Rights of Person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Journal of Applied Research in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15,285-296.https://doi.org/10.1046/j.1468-3148.2002.00135.x
Björnsdóttir, K., Stefánsdóttir, Á., & Stefánsdóttir, G. V. (2017). People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negotiate autonomy, gender and sexuality. Sexuality and Disability, 35(3), 295- 311. https://doi.org/10.1007/s11195-017-9492-x
Ballan, M., S. (2002). A Psychoeduactional group intervention to train parents to becomesexuality educators for their children mental retardation:An effectiveness study.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Curt R.Bartol,Anne M.Bartol(2018)。犯罪心理學(2版)(李執中譯)。華都文化。(原著出版於2018年)
Carr, E. G., Dunlap, G., Horner, R. H., Kegel, R. L. et al. (2002). 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 : Evaluation of an applied science.Journal of Positive Behavior Interventions, 4(1), 4-16 https://doi.org/10.1177/109830070200400102
Craig, L. A., Stringer I., &Sanders, C. E. (2012).Treating sexual offenders with intellectual limitations in the community. The British Journal of Forensic Practice,14(1),5-20. https://doi.org/10.1108/14636641211204423
Couwenhoven, T. (2007). Teaching children with Down Syndrome about their bodies, boundaries, and sexuality. MD: Woodbine House.
Dionne, H., & Dupras, A. (2014). Sexual health of people with an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An ecosystem approach. Sexologies, 23,85-89. https://doi.org/10.1016/j.sexol.2013.12.004
Earl Babbie(2021)。社會科學研究方法(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15e)(林秀雲譯)。雙葉書廊。(原著出版於1992)
Gresham, F. M., Van, M. B., & Cook, C. R. (2006).Social skills training for teaching replacement behaviors: Remediating acquisition deficits in at-risk students. Behavioral Disorders,31(4),363–377. https://doi.org/10.1177/019874290603100402
Fortune, C., & Lambie, I. (2004) .Demographic and abuse characteristics in adolescent male sexual offenders with“special needs”.Journal of Sexual Aggression, 10,63-84. https://doi.org/10.1080/13552600410001667760
Fyson, R., Eadie, T., &Cooke, P. (2003). Adolesc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who show sexually inappropriate or abusive behaviours:Development of a research study.Child Abuse Review,12,305-314. https://doi.org/10.1002/car.810
Horner, R. H. (2000). 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s. Focus on Autism and Other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15(2), 97-105. https://doi.org/10.1177/10883576000150020
Howland, C. A., &Rintala, D .H. (2001). Dating behaviors of women with physical disabilities. Sexuality and Disability,19(1), 41–70. https://doi.org/10.1023/A:1010768804747
Kijak,R. J. (2011). A Desire for Love: Considerations on Sexuality and Sexual Education of People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in Poland. Sex Disabil, 29, 65-74.https://doi.org/10.1007/s11195-010-9184-2
Kramers-Olen, A. (2016). Sexuality,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and human rights legislation. 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46(4), 504-516. https://doi.org/10.1177/0081246316678154
Kvale, S., & Brinkmann, S. (2009). InterViews:Learning the craft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erviewing.Sage.
Luiselli, J. (2002). Presentation of paraphilias and paraphilia related disorders in young adults with mental retardation:Two case profiles. Mental Health Aspects of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3,41-46.
Murphy, N., & Young, P. C. (2005). Sexualit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disabilities. Developmental Medicine& Child Neurology,47,640-644.
https://doi.org/10.1111/j.1469-8749.2008.03039.x
McConkey, R. & Ryan, D. (2001) Experiences of staff in dealing with client sexuality in services for teenagers and adul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Research.45(1), 83-87. https://doi.org/10.1046/j.1365-2788.2001.00285.x
Patton, M. Q. (2002). Qualitative research&evalution method (3rd ed.). Sage Publications
Pluhar, E. I. (2001). Sexuality communication in the family:A qualitative study with African American mothers and their adolescent daughters.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Robin Wilson, Michelle Burns(2016)。智能障礙性教育:性相關行為問題的評量、介入與性健康促進。(林純真譯)。華騰文化。(原著出版於2016年)
Rose, J., Jenkins, R., O'Connor, C., & Jones, C. (2002). A Group Treatment for Men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who Sexually Offend or Abuse. Journal of Applied Research in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15(2):138-150. https://doi.org/10.1046/j.1468-3148.2002.00110.x
Rushbrooke, E., Murray, C., & Townsend, S. (2014). The Experiences of Intimate Relationships by People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A Qualitative Study. Journal of Applied Research in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27(6), 531-541. https://doi.org/10.1111/jar.12091
Schaafsma, D., Kok, G., Stoffelen, J. M. TStoffelen, L. M. G. Curfs. (2005) People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Talk About Sexuality:Implic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exEducation. Sexuality & Disability, 35, 21-38. https://doi.org/10.1080/14681811.2011.558425
Terri Couwenhoven(2013)。智能障礙者的性別教育:誰來教?教什麼?如何教?(林純真、劉瓊英譯)。心理。(原著出版於2007年)
Timms, S.,& Goreczny, A.J. (2002). Adolescent sex offenders with mental retardation:Literature review and assessment consideration. Aggression and Violent Behaviour, 7,(1)1-19.https://doi.org/10.1016/S1359-1789(00)00031-8
William Crain(2012)。發展學理論與應用。(劉文英、沈琇靖譯)。華騰文化。(原著出版於2006年)
William L.Yarber,Barbara W.Saya(2018)性的解析-美國大學性教育講義(全三冊):全方位涵蓋 性教育、性別教育、情感教育的性學讀本。(鄭煥昇、林哲安譯)。大家。(原著出版於2006年)
Wilkenfeld, B., & Ballan, M. (2011). Educators’Attitudes and Beliefs Towards the Sexuality of Individuals with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Sexuality and Disability, 29(4).
https://doi.org/10.1007/s11195-011-9211-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