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2.120.188)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7 03:4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釋育恆
研究生(外文):SSU,YU-HENG
論文名稱:蕅益智旭所制懺法及相關注釋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Research on the Repentance Methods Developed by Chih-Hsu Ou-Yi and Related Annotations
指導教授:汪娟汪娟引用關係楊菁楊菁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WANG, CHUANYANG,CHING
口試委員:鄭卜五黃忠慎張清泉洪錦淳楊菁
口試委員(外文):ZHENG,BU-WUHUAN, ZHONG-SHENCHING,CHUAN- CHANGCHIN,CHUN-HONGYANG,CHING
口試日期:2024-05-31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4
畢業學年度:11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322
中文關鍵詞:梵網行法五重玄義占察行法天台教觀禮地藏儀
外文關鍵詞:Brahmajāla Ritual PracticeFivefold Profound MysteryDivination and Observation Ritual PracticeTeachings and meditation techniques of Tiantai SchoolRitual for Revering Ksitigarbha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摘要
明代佛教之經懺佛事極其興盛,亦有「經懺佛教」之稱,除了朝廷王室廣薦法會並鼓吹之外,洪武年間頒布佛教政策,禪、講、教三宗分流,儀式規範與誦經價錢等法令,奠定之後佛教發展趨向,後來歷代帝王亦奉為綱領而行。在當時政權管轄之內,教寺比禪講二寺還多,瑜伽教僧占全數僧侶過半之上,明中後期朝廷佛教政策以及繳稅等各項因素,舉辦經懺法會成為重要經濟來源,誦經拜懺亦為僧人重要行事。經懺之法有其雙面性,一方面幫助僧人排除修道障礙,同時它又發展成為世間大眾需要的經懺佛事。明代菁英僧侶修懺法偏重於修道上助緣,或為求生淨土為目的。明僧人所創制的懺儀亦有兼顧社會大眾需求考量,制定繁簡適中懺儀,其中又以蕅益智旭制集最多部並親身力行,學問廣博並究心天台教理,被尊稱明末最後思想家,其所撰集三部行儀,極具代表性及探討必要。
本文依時間順序排列來論述:《梵網行法》、《占察行法》、《禮地藏儀》,並配合相關注釋來探討。首先,智旭創制並行持《梵網行法》的內因外緣與目的、次論行法之儀節程序與實踐意涵、再者探討《梵網玄義》之五重玄義的解經方法、繼之探究《梵網合註》對《梵網經》上卷四十心地與下卷梵網菩薩戒品之詮釋。而《占察行法》亦同,先探討依經制懺內外在因素、次論行法的儀式結構與行持意涵、再者闡述《占察玄義》之五重玄義的解經體例、與《占察義疏》所呈顯的思想特色之論述。最後《禮地藏儀》探討,先了解制懺緣由與儀軌程序,此儀式內容簡潔與用意明確,不具天台懺法十科體制,便於日常修道之範式。總結三部懺法特點及差異。智旭創制行法不離天台懺法之理論基礎及儀軌組織、懺悔方法等的運用。其次,《玄義》乃延用天台註解經典方法即五重玄義,相當此經導論,再者,「隨文釋義」之注疏,如《梵網合註》乃智旭得悟之傾力之作、《占察義疏》更是晚年所撰述,乃為引導大眾共享醍醐法味與種下圓頓種。

關鍵詞:梵網行法、五重玄義、占察行法、天台教觀、禮地藏儀

Abstract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the practice of repentance and Buddhist services reached unprecedented levels of prominence. This surge was not only fervently endorsed by the imperial court and the royal family through the widespread recommendation of Dharma assemblies but was also supported by the Buddhist policies enacted during the Hongwu era. These policies led to the division into three doctrinal streams: Chan (Zen), Lectures, and Teachings, and included the standardization of rituals and the setting of scripture recitation fees, establishing a trend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Buddhism that was continued by subsequent emperors. Subsequent emperors also followed these guidelines as a standard. Within the governing authority of that time, there were more teaching temples than Chan and lecture temples combined, with Yogacara monks making up over half of all monks. In the mid to late Ming period, due to the Buddhist policies and tax factors, temples heavily relied on income from Dharma assemblies, making scripture recitation and repentance ceremonies crucial activities for monks. The practice of repentance served a dual purpose: it aided monks in overcoming obstacles in their spiritual practice and evolved into an essential service for the general public. Elite Ming dynasty monks emphasized repentance practices as a means of aiding spiritual practice or aspiring for rebirth in the Pure Land. The repentance rituals developed by Ming monks also took into account the needs of the general public, creating ceremonies of moderate complexity. Among these creators, Chih-Hsu compiled the most extensive collection and personally practiced them. With his broad knowledge and deep understanding of Tiantai Buddhist principles, he is revered as the last great thinker of the late Ming dynasty. His compilation of three sets of practices is highly representative and necessitates thorough explor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in chronological order: "Brahmajāla Ritual Practice," "Divination and Observation Ritual Practice," and "Ritual for Revering Ksitigarbha," along with related annotations for exploration. It begins by exploring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asons and objectives behind Chih-Hsu's creation and observance of the "Brahmajāla Ritual Practice." Subsequently, it discusses the ritual procedures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practice, followed by an examination of the interpretation methods of the fivefold profound mystery in the "Mystery of the Brahmajāla" and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forty grounds of mind in the upper volume and the Bodhisattva Precepts in the lower volume of the "Brahmajāla Sūtra" in the "Brahmajāla Combined Commentary." The "Divination and Observation Ritual Practice" follows a similar structure, starting with the discussion on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for creating the repentance based on the sutra, then discussing the ritual structure and significance of its observance, and further expounding on the fivefold profound mystery in the "Mystery of Divination and Observation" and the discourse on the thought characteristics presented in the "Divination and Observation Commentary." Lastly, the discussion on the "Ritual for Revering Ksitigarbha" begins with understanding the reasons for creating the repentance and the ritual procedures. This ritual is concise and clear in intent, not adhering to the Tiantai repentance method's ten-category system, making it a convenient model for daily spiritual practice. The paper concludes by summari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three repentance methods. Chih-Hsu's creation of these practices is grounded in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iantai repentance methods, ritual organiza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repentance methods. Furthermore, the "Mysteries" extend the Tiantai method of interpreting scriptures, namely the fivefold profound mystery, serving as the introductions to the sutras. Additionally, the "Commentary on the Meaning According to the Text," such as the "Brahmajāla Combined Commentary," represents Chih-Hsu's dedicated effort upon enlightenment, and the "Divination and Observation Commentary," written in his later years, aims to guide the public in sharing the essence of the Dharma and planting the seeds for sudden enlightenment.

Keywords: Brahmajāla Ritual Practice, Fivefold Profound Mystery, Divination and Observation Ritual Practice, Teachings and meditation techniques of Tiantai School, Ritual for Revering Ksitigarbha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4
一、研究動機………………………………………………………………4
二、研究目的………………………………………………………………9
二、研究文獻回顧…………………………………………………………9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23
一、研究範圍………………………………………………………………23
二、研究方法………………………………………………………………23
第三節蕅益智旭的修學歷程及著作………………………………26
一、少年外學與出家因緣 ………………………………………………27
二、出家前期修學弘法及著述歷程(24至30歲)………………28
三、出家中期修學弘法及著述歷程(31至50歲)……………31
四、出家後期至逝世前修學弘法及著述歷程(51至57歲)……37
五、智旭著作類別……………………………………………………42
第二章 蕅益智旭所處的時代背景……………………………45
第一節 明代帝王之佛教政策………………………………………45
一、初期佛教政策(洪武至永樂時期)…………………………….46
二、中期佛教政策(宣德至嘉靖時期)……………………………53
三、晚期佛教政策(隆慶、萬曆至明亡)…………………………56
第二節 明末佛教的復興…………………………………………58
一、教內諸宗融合………………………………………………58
二、三教合流之思潮 ………………………………………62
三、居士佛教之興盛…………………………………………………68
第三節 經懺法事的繁盛與制集各類懺儀……………………71
一、帝王的政策及提倡推動經懺法事興盛……………………72
二、明代創制之懺儀……………………………………………76
第三章 智旭創制菩薩懺悔行儀《梵網行法》……87
第一節 明代梵網菩薩戒的流傳………………………………87
一、梵網菩薩戒本……………………………………………88
二、明代《梵網經》的注釋書………………………………90
第二節 根據菩薩戒制定懺儀《梵網經懺悔行法》…91
一、蕅益智旭制集並修持《梵網行法》的緣由……………92
二、儀法的分析與實踐意涵………………………………………98
三、蕅益智旭制集《梵網行法》的主要用意…………………108
第三節大乘菩薩戒與懺悔………………………………………109
一、大乘菩薩戒種類………………………………………………109
二、犯菩薩重輕戒及懺悔……………………………………………111
三、《梵網行法》之修持意義和特色………………………………115
第四章智旭注釋《梵網經》之法義解析…………………117
第一節 智旭注釋《梵網經》時節因緣 ……………………117
一、潛沉專研天台教理…………………………………………………118
二、先賢注疏文義深奧難懂和補足上卷注釋之欠缺………119
三、道友邀請及同參樂聞之因緣所促成………………………120
第二節《梵網玄義》釋經方法…………………………………120
一、《梵網玄義》的組織架構………………………………………120
二、「五重玄義」的開展…………………………………………… 121
三、釋「佛說梵網經菩薩心地品」名之涵義 …………………128
第三節《梵網合註》菩薩重輕戒相十門通釋方法……… 137
一、隨文釋義…………………………………………………………… 138
二、性遮重輕……………………………………………………………139
三、七眾料簡……………………………………………………………142
四、大小同異……………………………………………………………142
五、善識開遮……………………………………………………………143
六、異熟果報……………………………………………………………144
七、觀心理解……………………………………………………………145
八、懺悔行法……………………………………………………………146
九、修證差別……………………………………………………………148
十、性惡法門……………………………………………………………149
第四節《梵網合註》心地法門及菩薩戒思想的特質……152
一、性修交成的佛性……………………………………………………153
二、三因佛性和三德秘藏 ……………………………………………154
三、心地法門的修證……………………………………………………156
四、事理融合之圓頓妙理……………………………………………161
五、無作妙戒體………………………………………………………… 163
六、心地法門與菩薩戒法之相輔相即……………………………168
七、《梵網經》中「孝名為戒」的內涵…………………………170
八、《梵網合註》注釋引用經論……………………………………175
第五章《占察經行法》與《禮地藏儀》………………………177
第一節智旭制集占察行法的緣由………………………………178
一、地藏信仰之經典滅罪思想………………………………………178
二、受比丘戒不如法……………………………………………………180
三、結盟復興戒法失敗…………………………………………………181
四、明末時局動盪不安…………………………………………………181
五、《占察經》戒學特異之說…………………………………………182
第二節《占察經行法》之實踐方法………………………………184
一、儀軌程序之結構……………………………………………………185
二、修懺法之前方便………………………….…………………………187
三、正修懺悔之事儀……………………………………………………193
四、獲純善輪相及得好相為懺期…………………………………………198
五、《占察經行法》之證相………………………………………………199
第三節 正修懺法之理觀………………………………………………201
一、「唯心識觀」和「真如實觀」二種觀道的修習………………202
二、「從事入理」及「以理攝事」的二觀法修行…………………205
三、稱名號及觀法身的助道法…………………………………………206
第四節《讚禮地藏菩薩懺願儀》之實踐行門…………………207
一、智旭坦言制立《禮地藏儀》的緣由……………………………207
二、《禮地藏儀》之儀節程序及內容概述……………………………208
三、《禮地藏儀•後序》之深意闡明…………………………………211
四、蕅益智旭修持懺法之後自我深省及評價………………………212
第六章蕅益智旭注釋《占察經》之探究…………………215
第一節 智旭注釋《占察經》的時節因緣……………………215
一、末法欲得清淨比丘戒,捨占察法門別無途徑……215
二、同參道友眾人結夏北天目乃究心於戒律……………216
第二節《占察玄義》的解經體例…………………………………217
一、《占察玄義》沿用「五重玄義」的開展……………………218
第一釋名……………………………………………………………219
第二顯體……………………………………………………………220
第三明宗……………………………………………………………227
第四辨用……………………………………………………………228
第五教相……………………………………………………………229
二、釋「占察善惡業報經」名之內涵………………………………230
第一:釋「占察」…………………………………………………231
第二:釋「善惡」…………………………………………………234
第三:釋「業」……………………………………………………241
第四:釋「報」……………………………………………………245
第五:釋「經」……………………………………………………247
第七章 《占察經義疏》之思想特色……………………249
第一節蕅益智旭對木輪相法的觀點…………………………250
一、先明木輪相法……………………………………………………250
二、占察輪相法與世間卜筮之差異………………………………251
三、地藏菩薩開演法門之妙…………………………………………254
第二節 具備戒法特質與一實境界為指歸……………………..257
一、具有「自誓受戒」及「總受三聚淨戒」的功能….257
二、以一實境界為指歸…………………………………………258
第三節《占察經義疏》中二種觀道解析……………………253
一、《占察義疏》中詮釋「唯心識觀」……………………………264
二、《占察義疏》中詮釋「真如實觀」……………………………266
三、具有次第性…………………………………………………………268
四、修證階位……………………………………………………………269
第四節 懺悔及禪觀的行持…………………………………………271
一、五悔法門……………………………………………………………271
二、三種懺悔法…………………………………………………………275
三、運想「順逆十心」…………………………………………………276
四、持咒……………………………………………………………………277
五、禮拜時「觀想偈」…………………………………………………280
六、四性四運兩種推檢法………………………………………………281
第八章 結論……………………………………………………………………285
一、蕅益智旭制集三部懺法實踐的特色…………………………285
二、《梵網玄義》和《梵網合註》之思想特色……………………287
三、《占察玄義》和《占察經義疏》之思想特色………………290
四、影響及貢獻…………………………………………………………293
五、對未來研究之展望 ………………………………………………296
參考書目……………………………………………………………………297
附錄一:智旭生平年表…………………………………………307
附錄二:歷代經錄中對《占察經》判定正偽觀點…………313
附錄三:第三種輪相法189種善惡業相……………………315
附錄四:智旭弘揚讚歎地藏菩薩之聖德的撰文 …………321-322

表 次
表2-1:明代僧侶修懺和制懺……………………………………………………74
表2-2:《龍華懺儀》與《法華三昧懺儀》兩者儀節相對比……………………79
表3-1:智旭編述《梵網行法》十科儀節程序…………………………………99
表3-2:《法華三昧懺儀》之三品戒根清淨相……………………………………………………107
表3-3:六種菩薩戒經之「重戒」戒目對照表…………………………………110
表3-4:犯菩薩重罪各經論中可重受條件對照表……………………………………………114
表4-1:《梵網玄義》中「五重玄義」之架構圖………………………………………………121
表4-2:《梵網合註》之殺戒十門通釋主要內容………………………………………………152
表4-3:《梵網合註》注釋引用經論…………………………………………………………………174
表5-1:《占察經》、《占察經行法》及《法華三昧懺儀》的儀軌對照表…………186
表5-2:《占察經行法》中啟請三寶諸天…………………………………………………………195
表5-3:《占察經行法》中禮敬佛法僧三寶名稱………………………………………………196
表5-4:《法華三昧懺儀》與《占察經行法》修證相對照表……………………………200
表5-5:《占察行法》中圓教利根,修習觀法階位表………………………………………203
表5-6:《占察行法》中別教鈍根,修習觀法進程階位表………………………………203
表5-7:《占察行法》儀式中二觀法修持…………………………………………………………205
表5-8:稱名號與觀法身之助道法……………………………………………………………………206
表5-9:《禮地藏儀》的儀節程序表…………………………………………………………………208
表5-10:《禮地藏儀》中頂禮佛法僧三寶名號………………………………………………210
表6-1:《占察玄義》之「五重玄義」的結構圖表…………………………………………218
表6-2:《占察玄義》中列舉十四種一實之實,統攝諸法之權表…………………223
表6-3:將二十智與四教相對應列表………………………………………………………………234
表6-4:外道、聲聞緣覺與權教菩薩之理惡,理惡無明之業對照…………………236
表6-5:藏通別圓四教理行果比較表………………………………………………………………238
表6-6:善惡十界業道品之對照表………………………………………………243
表7-1:別示善巧方便助成二觀法……………………………………………………………………267
表7-2:四句料簡說明修觀之次第性…………………………………………………………………269


參考書目
一、古代典籍(依朝代先後順序排列)
曹魏•康僧鎧譯,《佛說無量壽經》,《大正藏》冊12。
後漢•安世高譯,《佛說罵意經》,《大正藏》冊17。
後漢•迦葉摩騰共法蘭譯,《四十二章經》,《大正藏》冊17。
失譯(附西晉錄),《佛說孝子經》,《大正藏》冊16。
東晉•佛馱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藏》冊9。
東晉•難提譯,《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咒經》,《大正藏》冊20。
姚秦•鳩摩羅什譯,《法華經》,《大正藏》冊9。
姚秦•鳩摩羅什譯,《佛遺教經》,《大正藏》冊12。
姚秦•鳩摩羅什譯,《梵網經》,《大正藏》冊24。
姚秦•鳩摩羅什譯,《中論》,《大正藏》冊30。
姚秦•竺佛念譯,《菩薩瓔珞本業經》,《大正藏》冊24。
姚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譯,《四分律》,《大正藏》冊22。
失譯(附秦錄),《毗尼母經》,《大正藏》冊24。
北涼•曇無讖譯,《菩薩地持經》,《大正藏》冊30。
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大正藏》冊12。
劉宋•曇無蜜多譯,《觀普賢菩薩行法經》,《大正藏》冊9。
劉宋•求那跋摩譯,《菩薩善戒經》,《大正藏》冊30。
劉宋•範瞱撰,《後漢書》,臺北:台灣商務,2010年。
梁•釋慧皎撰,《高僧傳》,《大正藏》冊50。
梁•僧祐編著,《弘明集》《大正藏》冊52。
梁•僧祐撰,《出三藏記集》,《大正藏》冊55。
梁•真諦譯,《大乘起信論》,《大正藏》冊32。
陳•慧思說,《大乘止觀法門》,《大正藏》冊46。
隋•智顗述,《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大正藏》冊46。
隋•智顗說、灌頂記:《法華玄義》,《大正藏》冊33。
隋•智顗說、灌頂記,《摩訶止觀》,《大正藏》冊46。
隋•智顗說、灌頂記,《菩薩戒義疏》,《新纂卍續藏》冊38。
隋•智顗說、灌頂記,《觀音玄義》,《大正藏》冊34,
隋•智顗,《法界次第初門》,《大正藏》冊46。
隋•菩提燈譯,《占察善惡業報經》,《大正藏》冊17。
隋•灌頂纂,《國清百錄》,《大正藏》冊46。
隋•法經等撰,《眾經目錄》,《大正藏》冊55。
隋•費長房撰,《歷代三寶紀》,《大正藏》冊49。
隋•費長房撰,《歷代三寶紀》,《大正藏》冊49。
唐•明佺等撰,《大周刊定眾經目錄》,《大正藏》冊55。
唐•智昇撰,《開元釋教錄》,《大正藏》冊55。
唐•澄觀述,《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大正藏》冊37。
唐•玄奘譯,《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大正藏》冊13。
唐•湛然,《止觀輔行傳弘決》,《大正藏》冊46。
唐•宗密述,《圓覺經大疏》,《新纂卍續藏》冊9。
唐•玄奘詔譯,《菩薩戒羯磨文》,《大正藏》冊24。
唐•實叉難陀譯,《大乘入楞伽經》,《大正藏》冊16。
唐•玄奘詔譯,《攝大乘論釋》,《大正藏》冊31。
唐•玄奘詔譯,《瑜伽師地論》,《大正藏》冊30。
唐•玄奘詔譯,《菩薩戒本》,《大正藏》冊24。
唐•玄奘詔譯,《大阿羅漢難提蜜多羅所說法住記》,《大正藏》冊49。
唐•菩提流志譯,《大寶積經》,《大正藏》冊11。
唐•實叉難陀譯,《地藏菩薩本願經》,《大藏經》冊13。
唐•般剌蜜帝譯,《首楞嚴經》,《大正藏》冊19。
唐•宗密述,《禪源諸詮集都序》,《大正藏》冊48。
唐•般若譯,《大乘理趣六波羅蜜經》,《大正藏》冊8。
唐•法藏撰,《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大正藏》冊40。
唐•澄觀述,《大方廣佛華嚴經疏鈔會本》,《乾隆藏》冊130。
唐•湛然釋,《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籤》,《乾隆藏》冊116。
唐•湛然撰,《法華三昧行事運想補助儀》,《大正藏》冊46。
唐•李通玄撰,《新華嚴經論》,《大正藏》冊36。
唐•伽梵達摩譯,《大悲心陀羅尼經》,《大正藏》冊20。
宋•延壽集,《宗鏡錄》,《大正藏》冊48。
宋•道源纂,《景德傳燈錄》,《大正藏》冊51。
宋•志磐:《佛祖統紀》,《大正藏》冊 49。
宋•知禮述,《金光明玄義拾遺記》,《大正藏》冊39。
宋•知禮述,《十不二門指要鈔》,《大正藏》冊46。
宋•知禮集,《大悲心呪行法附懺儀》,南京:金陵刻經處,2016年。
宋•知禮述,《修懺要旨》,《永樂北藏》冊167。
宋•可度詳解,明•正謐分會,《十不二門指要鈔詳解》,《新纂卍續藏》冊56。
宋•從義撰,《四教儀集解》,《新纂卍續藏》冊57。
金•王嚞撰,《重陽真人金關玉鎖訣》,《正統道藏》冊796。
元•念常集,《佛祖歷代通載》,《大正藏》冊49。
明•幻輪彙編,《釋鑑稽古略續集》,《大正藏》冊49。
明•宋濂著、袾宏輯、錢謙益訂,《護法錄》,《嘉興藏》冊21。
明•葛寅亮撰,《金陵梵剎志》,《大藏經補編》冊29。
明•法藏著,《五宗原》,《新纂卍續藏》冊65。
明•大佑集,《淨土指歸集》,《新纂卍續藏》冊61。
明•袾宏著,《雲棲法彙》,《嘉興藏》冊33。
明•袾宏發隱,《梵網菩薩戒疏發隱》,《新纂卍續藏》冊38。
明•袾宏述,《梵網菩薩戒經義疏發隱問辯》,《新纂卍續藏》冊38。
明•道霈重編,《永覺元賢禪師廣錄》,《新纂卍續藏》冊72。
明•德清閱,《紫柏尊者全集》,《新纂卍續藏》冊73。
明•李東陽等撰,《大明會典》,台北:新文豐出版,1976年。
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明•福善紀錄、福徵述疏,《憨山大師年譜疏註》,《大藏經補編》冊14。
明•德清撰、福善日錄等,《憨山老人夢遊全集》,《新纂卍續藏》冊73。
明•弘瀚彚編、弘裕同集,《無異元來禪師廣錄》,《新纂卍續藏》冊72。
明•智旭述,《梵網經行法》,《新纂卍續藏》冊60。
明•智旭述,《占察經行法》,《新纂卍續藏》冊74。
明•智旭撰,《占察善惡業報經義疏》,《新纂卍續藏》冊21。
明•智旭著,《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嘉興藏》冊36。
明•智旭撰,《占察善惡業報經玄義》,《新纂卍續藏》冊21。
明•蕅益智旭著,《蕅益大師全集》共21冊,台北:法輪出版社,2014年。
明•智旭註,道昉訂,《梵網經合註》,《新纂卍續藏》冊38。
明•智旭註,道昉訂,《梵網經玄義》,《新纂卍續藏》冊38,
明•智旭著,《絕餘編》,《嘉興藏》冊28。
明•智旭輯繹,《重治毗尼事義集要》,《新纂卍續藏》冊40。
明•智旭彙輯,《閱藏知津》,《新纂卍續藏》冊43。
明•智旭疏,《盂蘭盆經新疏》,《新纂卍續藏》冊21。
明•智旭重述,《教觀綱宗》,《大正藏》冊46。
明•智旭述,《教觀綱宗釋義》,《新纂卍續藏》冊57。
明•智旭述,《成唯識論觀心法要》,《新纂卍續藏》冊51。
明•智旭釋,《菩薩戒羯磨文釋》,《新纂卍續藏》冊39。
明•智旭述,《法華經會義》,《新纂卍續藏》冊32。
明•智旭述,《成唯識論觀心法要》,《新纂卍續藏》冊51。
明•智旭釋,《菩薩戒羯磨文釋》,《新纂卍續藏》冊39。
明•寂光直解,《梵網經直解》,《新纂卍續藏》冊38。
明•智旭著、達默造鈔,《阿彌陀經要解便蒙鈔》,《新纂卍續藏》冊22。
明•智旭著、果海錄,《淨信堂初集》,收入《蕅益大師全集》冊7,成都:巴蜀書社,2013年。
明•智旭編訂,《十善業道經節要》,《新纂卍續藏》冊39。
明•智旭述,《讚禮地藏菩薩懺願儀》,《新纂卍續藏》冊74。
明•智旭述,《遺教經解》,《新纂卍續藏》冊37。
明•智旭著,《選佛譜》,《大藏經補編》冊24。
明•如惺撰,《大明高僧傳》,《大正藏》冊50。
明•如惺撰,《得遇龍華修證懺儀》,《新纂卍續藏》冊74。
明•明河撰,《補續高僧傳》,《新纂卍續藏》冊77。
明•釋禪述,《依楞嚴究竟事懺》,《新纂卍續藏》冊74。
明•傳燈集,《禮吳中石佛起止儀式》,《新纂卍續藏》冊74。
明•受登集,《藥師三昧行法》,《新纂卍續藏》冊74。
《明太祖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系,1962年。
《明太宗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系,1962年。
《明宣宗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系,1962年。
《明英宗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系,1962年。
《明憲宗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系,1962年。
《明孝宗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系,1962年。
《明武宗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系,1962年。
《明世宗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系,1962年。
《明神宗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系,1962年。
清•黃宗羲撰,《明儒學案》,中華書局,2008年。
清•張廷玉等著,《明史》,中華書局,2008年。
清•谷應泰撰,《明史紀事本末》,台北:三民書局,1969年。
清•儀潤證義,《百丈清規證義記》,《新纂卍續藏》冊 63。
清•蔣延錫等輯,《(古今圖書集成)釋教部彙考》,《新纂卍續藏》冊77。
清•彭際清述,《居士傳》,《新纂卍續藏》冊 88。
清•劉一明撰,《悟真直指》,《道書十二種》收錄於《藏外道書》冊8。
民國•喻昧庵輯,《新續高僧傳》,《大藏經補編》冊27。
二、現代專書(依時間筆畫順序)
(一)中文著作
釋聖嚴:《戒律學綱要》,台北:法鼓文化出版,1965年。
黃懺華:《中國佛教史》,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
龍池清:〈明太祖的佛教政策〉,收入張曼濤《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冊15,台北:大乘 文化出版
社,1977年。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板橋:駱駝出版社,1987年。
陳援庵:《明季滇黔佛教考》,台北:彙文堂出版社,1987年。
吳汝鈞:《佛學研究方法論》上冊,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9年。
謝重光、白文固:《中國僧官制度史》,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釋印順:《佛法是救世之光》,台北:正聞出版社,1992年。
釋聖嚴:《聖嚴法師學思歷程》,台北:正中出版社,1993年。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
釋大睿:《天台懺法之研究》,台北:法鼓文化出版,1997年。
湯用彤:《隋唐及五代佛教史》,台北:慧炬出版社,1997年。
釋聖嚴:《菩薩戒指要》,台北:法鼓文化出版,1997年。
季芳桐譯:《佛說梵網經》,台北:佛光出版社,1997年。
汪娟:《敦煌禮懺文研究》,台北:法鼓文化,1998年。
楊維中等著:《中國佛教百科全書》冊5,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釋聖嚴:《明末佛教研究》,台北:法鼓文化出版,2000年。
任繼愈:《中國道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何孝榮:《明代南京寺院研究》,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出版,2001年。
範佳玲:《紫柏大師生平及其思想研究》,台北:法鼓文化,2001年。
釋覺泰:《天台「性惡」思想之義涵與辨正》,《中國佛教學術經典》冊91,高雄:佛光文教基金
會,2001年。
釋聖凱:《中國佛教懺悔法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
郭朝順:《天台智顗的理論詮釋》,台北:里仁書局,2004年。
釋聖嚴:《天台心鑰──教觀綱宗貫註》,台北:法鼓文化,2005年。
鄭志明:《宗教的醫療觀與生命教育》,台北:大元書局,2005年。
杜澤遜:《文獻學概要》,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江燦騰:《晚明佛教改革史》,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廖明活:《中國佛教思想述要》,台北:臺灣商務出版,2006年。
釋見曄:《明末佛教發展之研究──以晚明四大師為中心》,台北:法鼓文化出版,2007年。
黃景添:《白蓮教與明代建國》,香港:中華書局,2007年。
陳永革:《晚明佛教思想之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
釋聖嚴著、關世謙譯:《明末中國佛教之研究》,台北:法鼓文化出版,2009年。
陳永革:《陽明學派與晚明佛教》,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
游祥洲:〈論中國佛教懺悔倫理的形成及其理念蘊涵〉,《從傳統到現在:佛教倫理與現代社會》,
台北:東大出版社,2009年。
龔曉康:《融會與貫通:蕅益智旭思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9年。
釋見曄:《洪武時代佛教之研究》,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2009年。
釋聖凱:《佛教懺悔觀》,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
陳玉女:《明代佛門內外僧俗交涉的場域》,台北:稻香出版社,2010年。
釋印順:《地藏菩薩之聖德及其法門》,新竹:印順文教基金會,2012年。
釋弘一:《蕅益大師全集•蕅益大師年譜》,台北:法輪出版社,2014年。
賴永海主編:《中國佛教通史•明清民國》第12冊,高雄:佛光出版,2014年。
夏德美:《晉隋之際佛教戒律的兩次變革──《梵網經》菩薩戒與智顗注疏研究》,北京:中國社會
科學出版社,2015年。
廖肇亨:《倒吹無孔笛:明清文化研究論集》,台北:法鼓文化,2018年。
孟森:《明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18年。
釋弘一:《弘一大師全集》(一),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9年。
釋空行:《蕅益智旭──地藏之孤臣》,台北: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2019年。
(二)日英(包括中譯)著作
望月信亨著:《仏教経典成立史論》,京都:法藏館,1946年。
中村元等著、余萬居譯:《中國佛教發展史》,台北:天華出版社,1984年。
鐮田茂雄著、關世謙譯:《中國佛教通史》(一),高雄:佛光出版社,1985年。
鐮田茂雄著、本社譯:《中國佛教通史》(四),高雄:佛光出版社,1993年。
佐藤玄達著、釋見憨等譯:《戒律在中國佛教的發展》,嘉義:香光書鄉出版社,1997年。
Ranjit Kumar著;胡龍騰、黃瑋瑩、潘中道譯:《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台北:學富文
化,2000年。
酒井忠夫著、劉岳兵、何英鶯譯:《中國善書的研究》(增補版)上卷,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2010年。
菅野博史編輯、辛如意譯:《中國文化中的佛教:中國III宋元明清》,法鼓文化,2015年。
三、期刊及學位論文(依出版時間順序排列)
(一)期刊論文
龍池清:〈明初の寺院〉,《支那佛教史學》,1938年,第2卷,第4號。
釋法舫:〈今日中國佛教的現狀〉,《中國佛教史論集》,《現代佛教學術叢刊》86,台北:大乘
出版社,1978年。
陳英善:〈蕅益智旭大師修學心路歷程之探索〉,《獅子吼》第33卷,第1期,1994年1月。
陳英善〈蕅益智旭思想的特質及其定位問題〉,《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8期,1996年3月。
陳明:〈《占察善惡業報經》的流傳研究〉,《南亞研究》,第1期,1999年。
汪娟:《歷代地藏懺儀析論》,《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4期,1999年。
周玟觀:〈澫益法師儒佛會通思想之研究——以《學庸直指》為例〉,台北:華梵大學《第四屆儒佛
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0年5月。
汪娟:〈佛教懺法對靈驗故事的運用〉,《冉雲華先生八秩華誕壽慶論文集》,台北:法光出版社,
2003年。
戴忠沛:〈法藏西夏文《占察善惡業報經》殘片考〉,《寧夏社會科學》第4期,2006年。
釋聖嚴:〈明末中國戒律的復興〉,《從傳統到現代─佛教倫理與現代社會》,台北:東大出版社,
2009年。
釋聖嚴:〈明末的菩薩戒〉,《從傳統到現代─佛教倫理與現代社會》,台北:東大出版社,2009
年。
釋智學:〈中國佛教懺悔觀──以永明延壽為中心〉,《正觀雜誌》第48期,2009年。
傅偉勳:〈佛教倫理現代化重見課題試論〉,《從傳統到現在──佛教倫理與現代社會》,台北:東
大出版,2009年。
黃國清:〈《法華三昧懺儀》之研究──從經典義理向實踐儀式的轉化〉,《漢學研究集刊》第10
期,2010年12月。
溫金玉、白正梅:〈凜凜孤懷月影寒──蕅益明•智旭戒律思想研究〉,《靈峰蕅益大師研究》,北
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年。
黃文樹:〈陽明後學與禪師的交往及其涵義〉,《玄奘佛學研究》第16期,2011年。
李四龍:〈論「五重玄義」的解經體例──再談中國宗派的成立依據〉,《華梵人文學報》天台學專
刊,2013年。
黃國清:〈天台智顗的懺悔思想及其當代生命教育意涵〉,《第十四屆比較哲學學術研討會:哲學教
育與教育哲學》論文集,嘉義:南華大學哲學系,2013年。
金建鋒:〈《大明高僧傳》的撰者釋如惺生平事蹟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21年11月第6期。
李四龍:〈歷史上的佛教中國化及其文化主體性的確立〉,《中國宗教》第11期2022年。
(二)學位論文
黃勝璟:《從「弘明集」看魏晉南北朝看儒佛道三家的訾應》,台北: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
文,1984年。
釋立融:《蕅益智旭占察懺法之研究》,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2001年。
梁珮瑩:「《占察善惡業報經》與占輪相法研究」,新竹: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碩士論文,
2004年。
釋證真:「《占察經》之一實境界修行次第」,台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5年。
釋延明:《蕅益智旭的菩薩戒思想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宗教所,2012年。
孫桂彬:《漢傳佛教懺悔實踐的理論與方法──以天台宗為中心》,山東大學宗教學博士論文,2016
年。
孫碩:《論智旭地藏懺法的天台特色》,湖南省:吉首大學宗教學,碩士學位論文,2019年5月。
曲藝苑:「蕅益智旭的佛教術數思想研究─以《占察善惡業報經疏》為中心」,北京:中央民族大
學,哲學與宗教學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20年4月。
四、雜誌月刊
藏密撰:〈《靈峰宗論》裡的諺語〉,《明倫月刊》第487期107年9月出刊。
釋見介等撰:〈藥師法門的修行方法〉,《香光莊嚴雜誌》第125期2016年12月。
五、工具書
佛光大辭典編修委員會編:《佛光大辭典》,高雄:佛光出版社,1988年初版。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