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2.131.239)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3 19:4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王影童
研究生(外文):WONG, IENG-TONG
論文名稱:初任特殊教育教師性別平等教育核心素養準備度與知能需求之研究
指導教授:林千惠林千惠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N, QIAN-HUI
口試委員:鍾莉娟田凱倩
口試委員(外文):CHUNG, LI-CHUANTIEN, KAI-QIAN
口試日期:2024-02-23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特殊教育學系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特殊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4
畢業學年度:11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04
中文關鍵詞:性別平等教育核心素養初任特殊教育教師
外文關鍵詞:gender equity educationcore competenciesnovice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2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8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研究為暸解初任特殊教育教師對於性別平等教育核心素養準備度與知能需求程度之情形,根據議題融入手冊所提出性平教育九大學習主題,編製「初任特殊教育教師性別平等教育核心素養準備度之自我檢核表」為研究工具。本研究採調查研究法,總計發出問卷273份,回收243份,回收率達89%,其中,有效問卷為241份;進行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數變異數分析等方式進行分析。本研究有以下發現:
(一) 初任特教教師性平教育核心素養之準備度為「具備」程度,性別權益為「部分具備」程度。
(二) 初任特教教師性平教育核心素養知能需求為「部分需要」程度,以性騷擾,性侵害與性霸淩需求度最高。
(三) 初任特教教師性平教育核心素養準備度與知能需求程度具有差異性,性別權益向度呈現正相關,其餘向度相關性屬於低度負相關。
(四) 初任特教教師性平教育核心素養準備度,會因「任教教育階段」、「任教班別類型」等背景不同而有差異;但在「生理性別」、「特殊教育專業背景」的背景,則無顯注差異。
(五) 初任特教教師性平教育核心素養知能需求程度,會因「任教班別類型」背景不同而有差異;但在「生理性別」、「任教教育階段」、「特殊教育專業背景」的背景,則無顯注差異。
(六) 初任特教教師認為應於大學階段開設性平相關的課程或教材教法,大專院校之授課教師提升性平知能;教材電子化方式呈現,便於教學與推廣。最後依據研究結果,分別對初任特教教師、特教師資培育單位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

This research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readiness and demand of core competencies in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for novice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Taiwan. A total of 273 questionnaires were sent out and 243 were recovered, with a recovery rate of 89%, of which 241 were valid questionnaires.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samples t-test, and one-way ANOVA were used for analysis. This study has the following findings:
(1) The readiness of core competencies in gender equality education for novice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s possessed.
(2) The demand for core competencies in gender equality education for novice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s part of the needs.
(3) There was a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eadiness and demand for core competencies in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for novice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The factors “gender rights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showe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hile other factors demonstrated a low negative correlation.
(4) The readiness of core competencies in gender equality education for novice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will be affected by "the education stage that teachers teach ", "the different types of special education classrooms that teachers teach" and other backgrounds will vary; however, the readiness will not be affected by gender and the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of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5) The demand for core competencies in gender equality education for novice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will be affected by “the different types of special education classrooms that teachers teach”; however, the demand will not be affected by gender, the education stage that teachers teach and the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of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6) Novice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suggest that courses or instructional materials and methods related to gender equity should be offered during university education, and the university instructors should enhance their gender equity competence. The presentation of gender equity instructional materials in electronic formats facilitates teaching and promotion.
According to the previous findings, suggestions on the novice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teacher-training agencies, and future research were offered.

目錄
中文摘要 II
ABSTRACT III
謝誌 IV
目錄 V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10
第三節 待答問題 10
第四節 名詞釋義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5
第一節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之探討 15
第二節 性別平等教育之涵義 25
第三節 性別平等教育對身心障礙學生重要性之探討 39
第四節 特教教師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背景變項之相關研究 5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62
第一節 研究架構 62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方法 66
第三節 研究工具 70
第四節 研究程式 85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88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90
第一節 初任特教教師性別平等教育之核心素養準備度 90
第二節 初任特教教師性別平等教育之核心素養知能需求程度 98
第三節 初任特教教師在性別平等教育核心素養準備度與知能需求程度之相關性與差異情形分析 108
第四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初任特教教師在性別平等教育核心素養準備度與知能需求程度之差異情形 111
第五節 開放式問題之結果與討論 128
第六節 綜合敘述與討論 13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45
第一節 結論 145
第二節 建議 147
參考文獻 153
一、 中文部分 153
二、 英文部分 160
附錄 162
附錄一 CSE主題涵蓋之內涵 162
附錄二 專家內容效度審查 169
附錄三 預試問卷 179
附錄四 預試階段之開放式問題彙整 187
附錄五 正式問卷 189
附錄六 開放式問題之質性資料彙整 196

表目錄
表2-1十二年國教性平教育議題核心素養表 22
表2-2性平教育不同教育階段之實質內涵 35
表2-3疑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及性霸凌通報件數統計 42
表2-4國內特教教師實施性平教育現況與需求 51
表3-1 2020至2022年特教合格教師人數 67
表3-2臺灣北部、中部、南部、東部、離島地區之抽樣結果 69
表3-3正式樣本之基本資料一覽表(N=241) 70
表3-4預試初稿之雙向細目表 72
表3-5審查問卷專家學者與教師名單 75
表3-6預試問卷項目分析統計表 76
表3-7第二向度「性別角色」題目修改之內容 79
表3-8第二向度「性別角色」第二次預試之項目分析統計表 80
表3-9開放式問題填答統計 80
表3-10數位化填答滿意度調查彙整 82
表3-11正式問卷內部一致性α係數 85
表4-1初任特教教師性別平等教育之核心素養準備度統計表(N=241) 91
表4-2準備度之性別多樣性向度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92
表4-3準備度之性別角色向度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92
表4-4準備度之身體自主權向度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93
表4-5準備度之性騷擾、性侵害與性霸淩向度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94
表4-6準備度之符號性性別意涵向度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94
表4-7準備度之性別識讀向度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95
表4-8準備度之性別權益向度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96
表4-9準備度之性別人際關係向度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96
表4-10準備度之性別與多元文化向度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97
表4-11初任特教教師性別平等教育之知能需求程度統計表(N=241) 99
表4-12知能需求程度之性別多樣性向度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100
表4-13知能需求程度之性別角色向度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100
表4-14知能需求程度之身體自主權向度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101
表4-15知能需求程度之性騷擾,性侵害與性霸淩向度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102
表4-16知能需求程度之符號性性別意涵向度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102
表4-17知能需求程度之性別識讀向度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103
表4-18知能需求程度之性別權益向度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103
表4-19知能需求程度之性別人際關係向度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104
表4-20知能需求程度之性別與多元文化向度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104
表4-21準備度與知能需求程度各向度之結果匯整 105
表4-22初任特教教師自陳準備度各向度題項之低分題目 106
表4-23初任特教教師自陳知能需求程度各向度題項之高分題目 107
表4-24準備度與知能需求程度之間相關分析摘要表 109
表4-25準備度與知能需求程度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110
表4-26不同生理性別之初任特教教師性平教育準備度差異分析摘要表 112
表4-27不同特教專業背景初任特教教師性平教育準備度差異分析摘要表 113
表4-28不同任教階段初任特教教師性平教育準備度差異分析摘要表 115
表4-29不同任教班別初任特教教師性平教育準備度差異分析摘要表 117
表4-30不同生理性別初任特教教師性平教育知能需求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119
表4-31不同特教背景初任特教教師性平教育知能需求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120
表4-32不同任教階段初任特教教師性平教育知能需求差異分析摘要表 122
表4-33不同任教班別初任特教教師性平教育知能需求差異分析摘要表 124
表4-34不同背景變項之初任特教教師性平教育核心素養準備度與知能需求程度差異分析匯整摘要表 127
表4-35初任特教教師性平教育之專業訓練統計摘要表(N=241) 128
表4-36開放式問題之統計摘要(N=241) 129

圖目錄
圖3-1 研究架構圖 64
圖3-2預試問卷尺規呈現方式 83
圖3-3正式問卷前20題尺規呈現方式 84
圖3-4正式問卷後20題尺規呈現方式 84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李承樺(2010)。台南市國中小特教班教師實施性別平等教育現況與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王文科、王智弘(2020)。教育研究法(增訂第十九版)。五南出版社。
王欣宜、林巾凱(2013)。學前特殊教育教師對障礙幼兒性別平等教育課程內涵需求之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27(1),95-115。
王柏元(2018)。高職部集中式特教班之職業教育中的性別平等教學實踐。性別平等教育季刊,97,119-123。
王秋嵐、黃小華(2014)。國民中小學特教教師性別平等教育專業能力與培訓需求之初探--從三位特教教師訪談出發。雲嘉特教,20,52-59。
王淑珍、張德銳(2010)。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在教學輔導教師制度中的發展與實踐。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41(1),61-90。
王雅玲(2018)。九年一貫課綱與十二年國教課綱的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之比較。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10),63-67。
王儷靜(2013)。重探性別融入教學之「融入」意涵。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32,1-40。
古仲凱(2019)。自閉症學生與一般生性知識、性態度、性行為及性教育需求之比較研究---以臺北市公立高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何珮菁(2000)。智慧障礙學生的性教育—兩性交往之探討。載於林寶貴(編),特殊教育學生兩性教育資源手冊,(77-92頁)。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特殊教育中心。
吳清山(2017)。素養導向教師教育:理念、挑戰與實踐。學校行政,112,14-27。
吳清山(2018)。素養導向教師教育內涵建構及實踐之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3(4),261-293。
呂建志、徐秋鐶(2017)。國中視覺障礙學生性別角色、同儕關係及性別平等教育需求之研究。金門特教年刊,1(1),27-40。
呂美枝、蘇滿麗(2006)。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案例調查處理實務手冊。教育部。
李淑櫻(2008)。國中視覺障礙學生性知識、性態度、性教育需求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
李雅琪(2000)。自閉症的性教育。載於林寶貴(編),特殊教育學生兩性教育資源手冊,(94-98頁)。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特殊教育中心。
李雅雯(2015)。啟聰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實施現況調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2006)。2006年12月3日,取自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Y0000064。
周玫君(2018)。特殊教育學校高職部就業轉銜學生性別意識-身體自主權培力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周淑儀(2000)。國小教師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與兩性平等教育進修需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林千惠(2019)。後期中等學校認知或學習功能輕微缺損學生性別平等教育核心素養之研究(I):發展電腦化角色扮演評量工具。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計畫編號:MOST 107-2410-H-018-019。
林千惠(2022)。身心障礙學生之性別教育單元一:性成長與性別發展〔上課講義〕。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林千惠(2022)。高中職輕度障礙學生性別平等教育核心素養之研究:數位化角色扮演評量工具之優化。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計畫編號:MOST 109-2629-H-018-001。
林純真(2010)。智能障礙者性議題之百年進展。特殊教育季刊,117,16-25。
林純真、劉瓊瑛(譯)(2013)。Couwenhoven, T. 著。智慧障礙者的性教育:誰來教?教什麼?如何教。心理出版社。
林淑玲(2007)。師資培育與性別平等教育。嘉義大學通識學報,5,31-53。
林進材(2019)。核心素養下的教師教學設計與實踐。五南出版社。
林燕玲、黃彥融、林子建(2019)。高中集中式特教班服務群素養導向課程之探討。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11,9-23。
林燕卿(2010)。臺灣性教育歷史回顧及未來發展方向。性學研究,1(2),1-14。
凃金堂(2009)。教育測驗與評量。三民書局。
施敬洲、洪榮照(2011)。中部地區國小特教教師性別平等教育實施現況及支援需求之研究。特殊教育與輔助科技學報,4,21-48。
洪久賢(2001)。教師性別教育專業成長之分析研究。師大學報,46(2),213-232。
洪久賢、湯梅英(2001)。兩性與人權教育。師大書苑出版社。
胡真萍(1999)。國小教師性別角色態度與兩性平等教育實施態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胡雅各(2003)。啟智教養機構女性院生性教育教學成效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18,153-179。
苑靈杉(2006)。國小智慧障礙學生性教育課程的發展與實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範淑雅(2013)。學前特教教師職前師資培育課程與工作需求符合程度之探討—以中部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
晏涵文(1982)。殘障者的性教育。特殊教育季刋,4,1-4。
晏涵文(1994)。青春期性教育—訪師大衛教系。健康教育,73,1-6。
晏涵文(2004)。性、兩性關係與性教育。心理出版社。
晏涵文、林美瑜(2005)“真愛密碼”性教育教學效果研究-針對高中職二年級學生安全性行為的課程實施。衛生教育學報,23,105-120。
晏涵文、劉潔心、李思賢、馮嘉玉(2009)。臺灣國小、國中、高中職學校性教育成果調查研究。性學學刊,15(2),65-80。
涂芳吟(2009)。國中特教班教師之性別平等教育態度及實施現況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
馬樂穎(2018)。自閉症學生的性平教育需求:以情感教育為例。性別平等教育季刊,85,63-67。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發展指引相關附錄及Q&A。國家教育研究院。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9)。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領域課程綱要:核心素養發展手冊。國家教育研究院。
張弘勳、蔡淑苓、沈繻淯(2014)。學校初任教師導入訓練之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89,121-141。
張昇鵬(1987)。智慧不足學生性教育教學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張盈堃(2018)。教師須具備性平素養導向的課程、教學與評量能力。性別平等教育季刊,84,4-5。
張盈堃(2019)。十二年國教課綱上路,發展可融、可主的性平素養導向課程。性別平等教育季刊,88,4-7。
張睸巧、楊雅惠(2017)。國小啟聰教育教師性別平等教育實施現況與支援需求之研究。溝通障礙教育,4(1),31-60。
張德銳(2003)。中小學初任教師的教學困境與專業發展策略。教育資料集刊,28,129-144。
張德銳,林偉人(2018)。以教師領導促進素養導向教學的發展。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4),130-135。
張慶勳(2017)。素養導向的未來師資培力。學校行政,113,11-18。
張麗雲、吳璧如(2007)。國內性教育教學介入成效之後設分析。臺灣性學學刊,13(2),1-20。
教育部(2004公佈和2023修訂)。性別平等教育法。
教育部(2013)。校園性教育實施計畫。
教育部(2013a)。初任教師知能研習讓您在短時間內熟悉教學任務,精進自我的專業。2013年8月7日,取自:https://reurl.cc/Lmb9g7。
教育部(2013b)。中華民國師資培育政策白皮書。
教育部(2018a)。中華民國教師專業素養指引―師資職前教育階段暨師資職前教育課程基準。
教育部(2018b)。性別平等教育教什麼。
教育部(2019)。特殊教育法。
教育部(2021)。110年中小學初任教師導入輔導暨知能研習實施計畫。教育部。
教育部(2022)。提升教育人員性別平等意識及落實性別平等教育。載於王儷靜(主持人),108課綱性平教育的實踐與前瞻論壇〔研討會〕。「108 課綱性別平等教育的實踐與前瞻論壇」實施計畫,線上會議,臺灣。
教育部國教署(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
教育部國教署(2020)。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議題融入說明手冊。
教育部統計處(2021)。疑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及性霸淩通報件數統計。2021年12月30日。取自https://depart.moe.edu.tw/ED4500/cp.aspx?n=0A95D1021CCA80AE
莊明貞(2003)。性別與課程—理論、實踐。高等教育。
莊明貞、何宜君(2005)。重大議題能力指標重點意涵與教學示例─性別平等教育議題。國立教育研究院。
郭麗安、王大維(2018)。師資生性別平等教育素養調查及政策建議計畫。教育部委託計畫。
郭麗安、王大維、李星謙、楊艾恩、徐子宸(2019)。大學師資培育中性別平等教育的實施現況與反省。性別平等教育季刊,86,18-23。
陳玉清(2009)。智慧障礙學生性別平等教育之探討。屏師特殊教育,17,40-49。
陳伯璋、張新仁、蔡清田、潘慧玲 (2007)。全方位的國民核心素養之教育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計畫報告,計畫編號:NSC95-2511-S-003-001。
陳伯璋、蔡清田(2011)。素養課程改革的DNA。高等教育。
陳佩足(2005)。特教班老師對國小中重度智慧障礙學生「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內容之現況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身心障礙教育研究所。
陳宗田、林燕卿(2006)。啟智學校教師性態度、性教育實施現況與進修需求研究。台灣性學學刊,12(1),1-23。
陳怡如(2007)。特殊教育學校高職部智障學生性教育實施情形與教師需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陳明聰(2019)。十二年國教與特殊教育素養導向。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2019。
陳美芳、鄒小蘭(2019)。回應十二年國教素養導向之情意發展課程與教學。資優教育季刊,150,1-21。
陳皎眉(2005)。校園性別平等教育實施成效之研究。教育部委託研究計畫,計畫編號:PG9309-0257。
陳潔如(2020)。關懷身心障礙者的性教育及性健康。樹德人文社會電子學報,7(2),1-15。
陸穗璉(1999)。國小教師對於傳遞兩性平等教育之研究以訪談八位、觀察二位國小教師為例。新竹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論文集,4,175-208。
曾本馨、楊幸真(2012)。性教育外一章:國小高年級教師的性教育焦慮與教學實作。教育學刊,38,29-64。
游美惠(1999)。性別平權教育與女性主義的社會學分析。性別平等教育季刊,7,32-51。
游美惠(2002)。身體、性別與性教育:女性主義的觀點。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14,81-118。
游美惠、蕭靖融、詹志翔(2023)。國中教科書性教育內容的檢視分析。性別平等教育季刊,102,15-21。
黃曰鴻、詹惠雪(2020)。教師對素養導向課程設計的理解與實踐反思。課程與教學季刊,23(3),29-58。
黃琇屏(2017)。淺談核心素養與評鑑概念。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3),91-94。
黃榮真(2006a)。身心障礙學生:性別平等教育議題探討。2006年6月9日,取自https://ws.moe.edu.tw/001/Upload/10/RelFile/7015/14210/950528.pdf
黃榮真(2006b)。智慧障礙類教師實施“性別平等教育”現況之初探-以花蓮地區為例。花蓮教育大學學報,22,307-336。
黃榮真、洪美連(2004)。高職特教班教師對於實施「兩性平等教育課程」看法之探討—以花蓮地區為例。東臺灣特殊教育學報,6,157-176。
楊巧玲(2015)。邊緣與跨界:中等師資培育性別教育課程 知識/權力關係之女性主義分析。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5(2),1-43。
楊佳羚(2012)。特教與性/別教育。性別平等教育季刊,62,9-13。
楊雅惠(2012)。聽覺障礙學生性別平等教育課程與教學實施需求與因應。特教園丁,28(1),13-20。
雷桂蘭(1999)。性教育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對國中智能障礙學生性知識、性態度學習效果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廖晧儒(2011)。身心障礙類特教教師性別平等教育實施狀況與態度之研究-以高雄市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臺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2021)。認識跨性別-種子教師培訓手冊。臺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
趙淑珠、郭麗安、劉安真(2008)。認識同志教育資源手冊。教育部。
劉於濟(2020)。障礙者的性/別研究與教育:論述、倡議與實作。性別平等教育季刊,90,62-69。
劉文英、陳慧女(2004)。心智障礙者遭受性侵害的調查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1,23-42。
劉文英、陳麗圓(2014)。身心障礙類特殊教育的性平案件通報特性與處遇案件的業務困境之分析。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2014,61-73。
劉文英、陳麗圓(2016)。特殊教育教師知覺的性侵害防治政策執行之困境分析。教育政策論壇,19(2),125-155。
劉如恩(2015)。高雄市國中階段特教班教師在性教育教學現況及困難與教學需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
蔡清田(2011)。課程改革中的「素養」。幼兒教保研究期刊,7,1-14。
蔡清田(2014)。國民核心素養:十二年國教課程改革的DNA。高等教育。
蔡麗芳、李芃娟(2012)。身心障礙學生遭受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多元處理模式(含教育輔導措施)專案研究。教育部委託專案研究,第1030055319A號函。
鄭煥昇(譯)(2018)。L. Yarber.,&W. Sayad. 著。性的解析:美國大學性教育講義(Human Sexuality: Diversity in Contemporary America)。大家出版社。
蕭佳華(2002)。中部地區國小教師性別角色刻板化態度與性別平等意識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
蕭昭君、王儷靜、洪菊吟(2009)。我們可以這樣教性別-國小性別平等教育課程與教材專書。教育部。
顏芝盈(2020)。反思智慧障礙學生性教育實作以國中特教場域為例。性別平等教育季刊,90,26-31。
羅寶鳳、陳麒(2020)。初任教師工作困擾、教學效能與專業表現之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5(2),37-71。
關陵曦、黃榮真(2012)。桃竹苗地區特殊教育教師對於性別平等教育課程執行情形及教學需求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35,79-110。
關惠娟、黃榮真(2012)。特殊教育教師「性別平等教育課程」實施現況及其教學需求之調查研究—以基宜東地區為例。東臺灣特殊教育學報,14,269-302。
蘇訓巧(2005)。聽覺障礙成人自我概念表現及其影響因素。屏師特殊教育,10,13-20。

二、英文部分
Berman, H., Harris, D., Enright, R., Gilpin, M., Cathers, T., & Bukovy, G. (1999). Sexuality and the adolescent with a physical disability: Understandings and misunderstandings. Issues Compr Pediatr Nurs, 22(4), 183–196. doi: 10.1080/014608699265275.
Breuner, C. C., & Mattson, G. (2016). Sexuality education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Pediatrics, 138(2): e20161348.doi: 10.1542/peds.2016-1348.
Cook, R., & Weaving, H. (2013). Key competence development in school education in Europe. [Audiobook]. Keycone. https://reurl.cc/zM4D4V
Diethelm, I., & Dorge, C. (2010). Key competencies in the knowledge society. SpringerLink. https://doi.org/10.1007/978-3-642-15378-5
Harkins Monaco, E. A., Gibbon, T., & Baten, D. (2018). Talking about sex : sexuality education for learners with disabilities. Rowman & Littlefield.
Hershkowitz, I., Lamb, M. E., & Horowitz, D. (2007). Victimization of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77(4), 629-635. doi:10.1037/0002-9432.77.4.629
Huber, V. J., & Firmin, M. W. (2014). A history of sex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1900.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form, 23(1), 25–51. https://doi.org/10.1177/105678791402300102
Jarvis, P. (1983).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udiobook]. Routledge. https://reurl.cc/28pXkE
McCabe, M. P., Cummins, R.A., & Deeks, A. A. (1999). Construction and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sexuality scales: Sex knowledge, experience, and needs scales for people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people with physical disabilities, and the general population. Research in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20(4), 241-254. doi:10.1016/s0891-4222(99)00007-4
Melnick, S. A., & Meister, D. G. (2008). A comparison of beginning and experienced teachers’ concerns. Educational Research Quarterly, 31, 39-56.
Oost, P., Csincsak, M., & Bourdeaudhuij, I. (1994). Principals’ and teachers’ views of sexuality education in Flanders.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64(3), 105-109. doi:10.1111/j.1746-1561.1994.tb03270.x
Rollston, R., & Doyle, G. (2020). Is sex ed good for your health? [Audiobook]. SIECUS. https://reurl.cc/LpLlY3
Rychen, D. S., & Salganik, L. H. (2003). Key competencies for a successful life and a well-functioning society. Hogrefe & Huber.
Shulman, S. L. (1986). Those who understand: knowledge growth in teach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5(2), 4-14. doi: 10.3102/0013189X015002004
Siebelink, M., Jong, T., Taal, E., & Roelvink, L. (2006). Sexuality and people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Assessment of knowledge, attitudes, experiences, and needs. Mental Retardation, 44(4), 283-294. doi:10.1352/0047-6765(2006)44[283:SAPWID]2.0.CO;2.
SIECUS (2004). Guidelines for comprehensive sexuality education(3rd ed.). [Audiobook].https://siecus.org/
Sobsey, D. (2002). Exceptionality, education, and maltreatment. Exceptionality, 10(1), 29-46. https://doi.org/10.1207/S15327035EX1001_3
Spanier, G. B. (1976). Formal and informal sex education as determinants of premarital sexual behavior.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5(1), 39–67. https://doi.org/10.1007/BF01542239
Stalker, K., & McArthur, K. (2012). Child abuse, child protection and disabled children: A review of recent research. Child Abuse Review, 21, 24-40. https://doi.org/10.1002/car.1154
Sullivan, P. M., & Knutson, J. F. (2000). Maltreatment and disabilities: A population-based epidemiological study. Child Abuse & Neglect, 24(10), 1257-1273. doi: 10.1016/s0145-2134(00)00190-3
Surís, J. C., Resnick, M. D., Cassuto, N., & Blum, R. W. (1996). Sexual behavior of adolesc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 and disability. J Adolesc Health, 19(2), 124–131. doi:10.1016/1054-139X(95)00282-W
Tanner, A., Reece, M., Legocki, L., & Murray, M. (2007). Informal sexuality education in schools. American Journal of Sexuality Education, 2(2), 79–95. https://doi.org/10.1300/J455v02n02_06
UNESCO (2009). International technical guidance on sexuality education: an evidence-informed approach for schools, teachers and health educators. [Audiobook]. Paris. https://www.unfpa.org/sites/default/files/pub-pdf/ITGSE.pdf
UNESCO (2015). Comprehensive sexuality education: a global review. [Audiobook]. Paris. https://unesdoc.unesco.org/ark:/48223/pf0000235707
UNFPA (2006). Sexuality education: what is it? sexuality education policy brief No. 1. [Audiobook]. 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Fund. https://reurl.cc/qO4GGD
Weinert, F. E. (2001). Concepts of competence: A conceptual clarification. Hogrefe & Huber.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