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2.82.133)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5 21:3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李麗英
研究生(外文):LEE, LI-YING
論文名稱:男出家眾之高齡父母的老化因應及老年生活之研究~臺灣獨子出家之家庭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Coping with Aging and Elderly Life of Monastics’ Senior Parents: The Families with Only One Son Who Has Become a Monk in Taiwan
指導教授:蔡昌雄蔡昌雄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TSAI, CHANG-HSIUNG
口試委員:蔡明昌孫智辰
口試日期:2024-06-27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南華大學
系所名稱:生死學系碩博士班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其他人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4
畢業學年度:11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9
中文關鍵詞:出家獨子老年生活老化因應
外文關鍵詞:become a monkonly sonElderly lifeAging coping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2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研究探討獨子出家為僧後其高齡父母面對心理衝擊、老化因應及老年生活變化的問題,以臺灣獨子出家的家庭為例。隨著現代社會中家庭結構與價值觀念的變遷,及宗教信仰的蓬勃發展,使得獨子剃度出家成為一種與傳統思維產生衝擊性的現象。尤其是獨子出家為僧對於高齡父母(研究對象)的心理衝擊及老年生活影響的因應過程,將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與轉變,針對此現象的相關研究極為匱乏也缺少系統性的調查整理。
  本研究目標是藉由可行的研究方法,針對特定現象的情境式社會議題,建構研究架構。本研究的情境式議題是針對獨子出家眾的高齡父母所面臨的生理上的及心理上的議題。
  研究對象是以65歲以上界定為高齡父母,在獨子出家的情景下面對養老議題的因應方式、及對晚年願景之期待。研究內容包括心理衝擊、老年生活、老化因應三個面向。研究方法將運用質性研究中的敘事法,經由相關文獻回顧與整理,針對三個面向歸納並設計關鍵議題,透過深度訪談、因果分析、關鍵因子整理等方法經由蒐集研究對象自身經驗的深度剖析、心理調適、養老策略、及對生命價值重塑等研究重點。
  本研究成果可發現三大面向的主要關鍵因子包括(一)心理衝擊方面:傳統觀念束縛、父母與家族成員心態、家庭與信仰衝突、親朋影響、角色轉變調適;(二)老年生活方面:社會活動參與、維繫心理平衡與滿足、家庭倫理活動佚失、財務支出、自我和解及精神寄託;(三)老化因應方面:認命後隨緣隨分、身心自主權、憂慮孤獨與健康、社會支持互助、宗教信仰支撐、財務自主性、對生命價值認知。
  此外,本研究成果提出因應策略包括(一)心理衝擊方面:參與式理解與認同、身心共學;(二)老年生活方面:互助扶持人際網絡、社會參與、宗教信仰;(三)老化因應方面:自我內省建立評估與規劃思路、確保並掌控身心的自主權、培養隨緣隨分的生活態度。
  本研究受限樣本稀缺,對於取樣過程可能產生疏漏,但可對未來的研究提供一個可行的參考架構,在此架構下可進一步探討不同文化背景下獨子出家對高齡父母的影響、以提供更具體的支援和干預措施、如何建構支持系統等等措施,以幫助高齡父母從容因應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調適挑戰。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psychological impact, aging response, and changes in elderly life faced by the elderly parents of an only child who has become a monk, using the example of a family with an only child who has become a monk in Taiwan. With the changes in family structure and values in modern society, as well as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religious beliefs, the only child head to become a monk has become a phenomenon that has an impact on traditional thinking. In particular, the psychological impact of the monkhood of an only son on the elderly parents (the subjects of the study) and the impact of old age on their lives will face a series of challenges and changes, and there is a dearth of research on this phenomenon and a lack of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and organization.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construct a research framework that focuses on contextualized social issues of a specific through a feasible research methodology. The situational issues in this study are the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issues faced by elderly parents with only child family.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responses of elderly parents, defined as those over 65 years of age, to the issue of aging and their life expectations for their old age in a situation where their only child has left the family and become a monk. The study includes three aspects: psychological impact, elderly life, and aging coping.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tudy is to use the narrative method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to review and organize relevant literature, to summarize and design the key issues for the three areas, and to collect in-depth analyses of the subjects' own experiences,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aging strategies, and reshaping of life values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s, causal analyses, and collation of key factor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revealed three major key factors: (1) psychological impact: traditional conceptual constraints, parental and family member attitudes, family and faith conflicts, family and friend influences, and role change adjustment; (2) elderly life: social participation, maintaining psychological balance and satisfaction, loss of family ethical activities, financial expenditures, and self-reconciliation and spirituality; and (3) aging coping: recognizing one's own fate, physical and mental autonomy, concern for loneliness and health, social support, religious support, financial autonomy, and recognition of the value of life.
  In addition, this study proposes strategies for coping with (1) psychological impact: participatory understanding and recognition, mind-body co-learning, (2) elderly life: mutual supportive interpersonal networks,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religious beliefs, and (3) aging coping: self-reflection to establish assessment and planning, ensuring, and controlling physical and mental autonomy, and cultivating the attitude of living according to one's own circumstances.
  The present study is limited by the scarcity of the sample and may have omissions in the sampling process, but it can provide a feasible reference framework for future research, under which the impact of leaving home with an only child become a monk on elderly parents in different cultural contexts can be further explored, and more specific supportive and intervention measures can be provided, and supportive systems can be constructed to help the elderly parents to cope with the challenges of adjustment that may arise in the process.
謝誌 I
摘要 II
Abstract IV
目錄 VII
表目次 X
圖目次 X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設計 5
第四節 名詞界定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獨子出家議題探討 9
第二節 老年生活 1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8
第一節、研究取向及方法 18
第二節、資料收集方法 23
第三節、資料處理 27
第四節、研究倫理與嚴謹度 32
第五節、前導研究 36
第四章 研究分析與討論 39
第一節、輪法師高齡父母的老年因應 39
第二節、貴法師高齡父母的老年因應 52
第三節、剛法師高齡父母的老年因應 63
第四節、研究發現與分析 72
第五章、研究結論與建議 83
第一節、研究結論 83
第二節、研究限制與建議 86
第三節、研究省思 89
參考文獻 92
附錄 107
附錄一、訪談大綱 108
附錄二、研究邀請函 109
附錄三、研究參與同意書本人 110
附錄四、前導訪談結果 111
表目次
表格 1 輪法師高齡父母因應老年生活之主題詮釋 42
表格 2 貴法師高齡父母因應老年生活之主題詮釋 54
表格 3 剛法師高齡父母因應老年生活之主題詮釋 64
表格 4「獨子出家為僧該家庭父母親造成的心理衝擊為何」之主題整理 70
表格 5 獨子出家為僧該父母親如何因應自身老化課題之主題整理 73
表格 6 獨子出家為僧後高齡父母的具體老化生活為何之主題整理 77
表7、前導訪談研究文本結果整理表 108
圖目次
圖表 1 研究目的概念圖 3
圖表 2 研究架構及流程圖 21
中文:
方立天(1999)。中國佛教與倫理建設。中華佛學學報第12期。中華佛學研究所發行。
方昱(2008)。反思性社會工作。「漂流社工」的社區實踐與社工教育。
王月清(2001)。中國佛教倫理思想。臺北:雲龍。
王勇智、鄧明宇譯(2003)。敘說分析。五南。 臺北。
王勇智、鄧明宇譯(2008)。Catherine Kohler Riessman (原著)。敘(事)說分析。出版社:五南。
王雅鈴(2009)。台灣老人的社會資本與家庭結構對其健康及醫療資源使用的影響。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雅鈴(2015)。台灣老人的社會資本與家庭結構對其健康及醫療資源使用的影響。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順民(1995)。當代臺灣佛教變遷之考察。中華佛學學報第08期(p315-343)。臺北:中華佛學研究。
王靜。楊月穎。劉美吟(2018)。高齡長者之全人健康照護概念與介入措施。護理雜誌第65卷第2期(p5-12)。
王躍生(2006)。當代中國家庭結構變動分析。中國社會科學第1期。
史泰斯(Stace W. T., 1998)著。楊儒賓 譯。密契主義與哲學。中正書局。臺北。
弗蘭克(Viktor E. Frankl) (2008)著。趙可式、沈錦惠 譯。活出意義來。光啟文化。臺北。
托瓦爾特•德特雷福仁,呂迪格•達爾可著(2017)。易之新 譯。疾病的希望。心靈工坊。臺北。
朱文光(2003)。佛學研究方法學理路之探索。中華佛學研究第07期(p333-359)。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
朱侃如譯(2001)。榮格心靈地圖。臺北:立緒。
余德慧(2014)。宗教療癒與生命超越經驗。心靈工坊。臺北。
吳肖琪(2016)。完善高齡者健康促進與生活品質提升之整合性照顧服務。國土及公共治理季刊第四卷第一期。
吳芝儀譯(2007)。Amia Lieblich, Rivka Tuval-Mashiach, Tamar Zilber(原著)。敘事研究:閱讀、詮釋與分析。出版社:濤石。
吳芝儀譯(2008)。敘事研究:閱讀、詮釋與分析。濤石。臺北。
吳啟誠、張瓊雲(2020)。主題分析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特殊教育發展期刊。第69期。10.7034/DSE.202006_(69).0003。
吳舜堂。陳欽雨(2017)。高齡長者社會支持、社會參與與活躍老化關係之研究。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學刊。doi:10.6283/JOCSG.201712_5(4).331。
呂宜峰(2016)。老年父母的孝道期待、落差與憂鬱反應。國立臺灣大學理學院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世代(2010)。老年人的身心特質。國立臺北護理學院長期照護研究所。
李玉珍(2000)。出家入世-戰後台灣佛教女性僧侶生涯之變遷。台灣社會文化變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師範大學歷史系主編。
李安德(1994)。『超個人心理學—心理學的新典範』。臺北:桂冠。
李奉儒譯(2001)。Robert C. Bogdan, Sari Knopp Biklen(原著)。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出版社:濤石。李宜純(2016)。佛教信仰、老年、性別-以佛光會四名老年女性為例。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明輝(2015)。再論儒家、康得倫理學與德行倫理學―評唐文明的《隱秘的顛覆》。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12卷第2期(總第24期)。
李建新(2007)。老年人口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人口研究第31卷第3期。
李建新、李嘉羽(2012)。城市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研究。人口學刊年第3期。
李政賢譯(2021)。Catherine Marshall, Gretchen B. Rossman(原著)。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出版社:五南。
李桂梅(2011)。中國傳統家庭倫理的現代轉向及其啟示。哲學研究第4期。
李海峰。陳天勇(2009)。老年社會功能與主觀幸福感。心理科學進展。Vol. 17, No. 4, p759-765。
李偲、畢重增(2009)。主題分析法及其在中國社區心理學研究中的應用。社區心理學研究(第十二卷)。
李雅慧(2015)。從工作到退休的生涯轉換:成功老化者的準備與適應歷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教育類第九卷第三期。第72頁-第96頁。
杜林、風笑天(2006)。婚戀觀和戀愛現狀: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大學生的比較研究—對南京市六所高校大學生的調查研究。青年探索第2期。
杜鵬、王武林(2014)。中國老年人宗教信仰狀況及影響因素研究。人口研究。第38卷第6期。
阮明淑(2019)。資料敘事分析之概念性框架初探,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第45卷第1期。
依淳(2005)。佛教與基督教的孝道論。普門學報第28期。佛光山叢林學院。
周玟琪(2021)。全球化與高齡化浪潮下的台灣銀髮與高齡就業及老年經濟安全:催生社會團結經濟與融合性就業政策。老年經濟安全制度專刊第6期。國家發展委員會人力發展處。
周雅容(1996)。不同來源的社會支持與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專書(37)(p219-246)。
周雲。常亮亮(2020)。老年人“社會參與”的概念界定及其研究視角。老齡科學研究。第8卷第6期。
周鵬飛。吳繼煜(2013)。活躍老化的意涵及政策借鑒。西北人期刊第4期第34卷。
周麗玲(2010)。佛教法師出家時經歷親人態度的因應與適應之研究。臺北護理學院碩士論文。
明澤川(2016)。作為文化現象的“老年人”和“老齡化問題”。東京大學。
林文琪(2019)。我寫.我思.我在:反思寫作教學的理論與實踐。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林加彬、李力紅(2015)。自傳體推理:自我同一性形成的思維加工。心理科學進展。Vol. 23, No. 7, p1160–1168, DOI: 10.3724/SP.J.1042.2015.01160。
林佳慧(2015)。靈性照顧對安老所老人生活適應之探討。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公共衛生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林佳慧(2015)。靈性照顧對安老所老人生活適應之探討。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碩士論文。
林東龍(2010)。退休規劃與生活適應之間—退休人員之退休生活經驗初探。社區發展季刊第132期。
林茜雯(2018)。成年⼦女孝道觀念及焦慮對照顧老年⽗⺟⾓⾊反轉傾向之影響。國立臺灣⼤學⼼理學研究所碩⼠論文。
林淑馨(2010)。質性研究:理論與實務。出版社:巨流圖書公司。
林語堂(2002)。名家談讀書。出版社:牧村圖書有限公司。ISBN:9789578225695。
武劍倩。鈔秋玲。陳媛(2019)。家庭環境對老年人生活品質的影響:老化態度的仲介作用。心理與行為研究。Vol. 17(2) (p223-228)。
法鼓全集(2020)。印順導師思想與當代佛教。1995年4月1日講於臺北安和分院「慶祝印公導師九秩嵩壽學術座談會」。收錄於《一九八九―二○○一法鼓山年鑑》。
邱泰源(2007)。末期醫療照護之常見倫理困境與決策。澄清醫護管理雜誌第3卷3期(p4-9)。
邱勝濱(2008)。質性研究方法在教育上的應用。網路社會學通訊。第75期。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姚治華、王曉紅(2007)譯。原作者 Buddhist Ethics。佛教倫理學。上海譯文出版社。
姚珮華(2009)。等待被瞭解的記憶:一位愛鬱症患者接受表達性治療之心象經驗探究。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姚富全(2013)。論佛教倫理(學)以緣起法為闡述基礎的問題。文化大學文學院哲學系暨研究所。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星雲大師全集(2016)。佛教與孝道。佛光山。
洪櫻純(2009)。老人靈性健康之開展與模式。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省麗麗(2011)。藏區青少年兒童出家問題的現狀研究。中央民族大學碩士論文。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巨流圖書公司。臺北。
胡幼慧(2010)。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巨流圖書。
唐燦、馬春華、石金群、李銀河、王震宇等(2010)。家庭現代化理論及其發展的回顧與評述-五城市家庭結構與家庭關係變遷。中國社會科學院。
徐安琪(2013)。家庭價值觀的變遷特徵探析。中國國家社科基金課題《城鄉比較視野下家庭價值觀的變遷研究》。上海。
徐超聖、李明芸(2005)。課程領導與教學領導關係之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第一卷第一期。
殷碩淇(2010)。銀髮族的老化態度、生活型態與餐食喜好性之探討。中國文化大學農學院生活應用科學系碩士論文。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出版社:麗文文化。ISBN:9789577483096。
張芬芬(2007)。後現代質性研究:特徵及其對課程研究的蘊義。課程與教學季刊。10(3), p31-48。
張芬錦(2023)。探討高齡學習者參與代間方案的跨文化能力。海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春泥(2020)。中國家庭婚姻破裂對中國子女成就的長期影響。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57卷第3期。北京大學。北京。
張春泥(2020)。中國家庭婚姻破裂對中國子女成就的長期影響。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57卷第3期。北京大學。北京。
張苙雲(2011)。社會學實證研究中的脈絡效應。傳播研究與實踐第1卷第2期(p49-55)。
張維安(1995)。文化與經濟:韋伯社會學研究。巨流圖書公司。臺北。
張瓈文(1999)。勸善文本的符號欲望:從《目連救母勸善戲文》〈羅卜描容〉談起。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第一屆全國研究生文學符號學研討會」。
淨心長老(1994)。佛教與家庭。臺北中山堂佛教與天主教關懷家庭研習營。
莊明哲(2005)。靈性與心理健康。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台灣同鄉會。
許秋剩(2010)。宗教修行暨靈性治療對身心健康的效應。佛光大學生命與宗教學系。臺北。
許鶯珠(2013)。長大的美麗與哀愁-成年前期的個人目標經驗探究。國立交通大學教育所碩士論文。
郭盛賢(2008)。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的人格特質與靈性在壓力互動模式中的因應效果。輔仁大學臨床心理學系所。臺北。
陳杏枝(1990)。台灣宗教社會學研究之回顧。台灣社會學刊第二十二期。Page 173-210。
陳沛璿(2013)。宗教與台灣老年人生活滿意度。亞洲大學健康產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陳育含譯(2010)。Steinar Kvale(原著)。訪談研究法。出版社:韋伯。
陳社英。陳佳(2018)。全球人口老齡化視野下的社會工作理論與實踐。清華社會工作評論。
陳莉玲(1999)。宗教經驗。國立台灣大學數位圖書館。臺北。(http://buddhism.lib.ntu.edu.tw/DLMBS/author/authorinfo.jsp?ID=52087)
陳靜怡(2021)。退休資源在退休生活中對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影響。管理資訊計算第10卷第2期。第217-226頁。
陳薈雅(2021)。家庭照顧倫理初探:從特殊義務轉向家庭關係中的「我們」。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陸永峰(2003)。中國佛教與孝道─從唐代佛教論起。《普門學報》第17期。ISSN:1609-476X。
智慧海(1996)。初期佛教家庭倫理觀。財團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法鼓文化。
曾文志、林仁祥(2021)。面對逆境的意義建構:復原力敘事模式探討。輔導季刊。第57卷第3期(p1-14)。
曾淑惠(2009)。高齡者生活型態與健康老化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高齡者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童敏、史天琪(2019)。如何反思:社会工作反思实践的路径和框架。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十七辑。p61-73。
賀慶利。余林。馬建苓(2013)。老化刻板印象研究現狀及展望。心理科學進展Vol. 21, No. 3, p495-505。
鈕文英(2023)。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四版)。出版社:雙葉書廊。
黃心川(2000)。當前東亞佛教的復興情況及其對社會經濟的影響。中華佛學學報第13期(p505-512),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
黃宗智(2008)。經驗與理論:中國社會、經濟與法律的實踐歷史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北京。
黃芳誼(2015)。成功老化之實徵性研究:以美國養老院老人生命歷程為例。台灣新社會智庫全球資訊網。
黃夏年(2012)。佛教孝道的現代實踐—乙太虛大師論說為例。中國佛學院。
黃煜文譯(2010)。Richard A. Marius、Mel Page(原著)。如何寫歷史。出版社:五南。
黃詩淳(2023)。高齡安養信託商品與老年經濟安全之研究。老年經濟安全制度專刊第6期, p155-177。國家發展委員會人力發展處。
黃慶波。郭平。陳功(2015)。中國老年人宗教信仰狀況及其變化。人口與發展第21卷第3期。
黃馥珍、卓紋君(2009)。敘說研究的探索-從三本敘說分析研究的比較說起。輔導季刊。第45卷第3期(p49-64)。
楊芳梅(2006)。中國人的家人關係及對家的看法。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54期。
楊宮妹(釋如微)(2005)。臺灣佛教僧團的現代轉型-臺南地區開元寺與妙心寺之比較研究。南華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乃靜(2017)。特殊版本圖書資源合作共用制度規劃之研究。國立臺灣圖書館2016年度委託研究之研究報告。
葉光輝(2009)。華人孝道雙元模型研究的回顧與前瞻。本土心理學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第32期第101-148頁。
葉光輝等(2007)。臺灣地區民眾家庭價值觀之變遷與可能心理機制。台灣社會變遷調查計畫第十一次研討會。
熊躍根(1998)。成年子女對照顧老人的看法—焦點小組訪問的定性資料分析。社會學研究第5期。
趙子祥(1997)。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與婚姻家庭演進的態勢。社會科學輯刊第3期。
遠塵(2012)。論佛教的孝道思想。新浪博客。
鄢盛明(2016)。老年親子關係與抑鬱症狀—對保定市老年父母的研究。中國社會工作研究第十三輯第160-182頁。
劉麗惠。卓紋君(2023)。以佛法為基礎的老年人無限生命與業果信念量表編製及宗教相關變項之初探。中華心理衛生學刊第三十六卷第四期。p387-424,DOI:10.30074/FJMH.202312_36(4).0003。
樂國安(2004)。國外人口老化理論的心理學研究述評。南開大學社會心理學系。
樓宇烈(2005)。印順長老與人間佛教。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
歐文.亞隆著(2003)。易之新 譯。存在心理治療(上/下)。張老師文化。臺北。
歐用生(2006)。課程理論與實踐。出版社:學富文化。
潘淑滿(2022)。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第二版)。出版社:心理。
潘慧玲(2003)。社會科學研究典範的流變。教育研究資訊,11(1),p115-143。
潘慧玲、隙玟样(2015)。教師開展學習共同體的反思性實踐。中等教育第66卷第1期。DOI:10.6249/SE.2015.66.1.03。
蔡明昌。顏蒨榕(2005)。老人生死教育教學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
蔡榮貴(2012)。高齡者健康促進與活躍老化關係模式建構與驗證。嘉南大學。
蔣韜譯(1997)。導讀榮格 (原作者:Robert, H. H.)。臺北市:立緒。
鄭振華。彭希哲(2019)。社區環境對老年人行為與健康的影響研究—不同年齡階段老年人的群組比較。地理研究。第38卷第6期。
鄭琴淵。陳章明(2014)。贍養到善養:現代中華文化的安老責任情理法。香港:循道衛理書室。
盧慕雪(2013)。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現狀及研究述評。心理科學進展。Vol. 21, No. 2, p263-271,DOI: 10.3724/SP.J.1042.2013.00263。
穆光宗(2020)。單人家庭激增影響深遠。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環球網。
韓佩芳(釋知興)(2019)。高齡化社會的幸福之道─星雲大師孝道觀的當代價值。南華大學人文學院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瞿海源(1975)。現代化過程中的價值改變。思與言第十二卷第五期 page 229-page 242。
瞿海源(2009)。台灣宗教社會學的發展。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簡宇卿(2011)。諮商師宗教信仰與助人專業的衝突與因應經驗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證嚴上人(1994)。世間之孝與出世之孝。慈濟【第333期】。
嚴耕望(1981)。《治史經驗談》。臺北:商務。
蘇珊•桑塔格著(1978)。程魏 譯。疾病的隱喻。麥田出版。臺北。
釋若理(2013)。台灣僧尼的親屬支持系統:以南部某寺院為中心。如學禪師佛教文化博碩士論文。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
釋若理(2013)。台灣僧尼的親屬支持系統:以南部某寺院為中心。如學禪師佛教文化博碩士論文獎學金得獎。
釋若理(2013)。台灣僧尼的親屬支持系統:以南部某寺院為中心。如學禪師佛教文化博碩士論文獎學金得獎。
英文:
Atchley, Robert C. (2009) 。Spirituality and Aging. Baltimore。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ISBN: 978-0801891199。
Braun,V., & Clarke, V. (2006), Using thematic analysis in psychology, Qualitative
Ellison, Christopher G., Levin, Jeffrey S. (1998) 。The Religion-Health Connection: Evidence, Theory, and Future Directions。Health Education & Behavior, Vol. 25 (6):700-720。
Finlay, Linda (2009), Debating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Methods,Phenomenology &Practice, Volume 3, No. 1, pp.6-25.
Gentles, Stephen J., Charles, Cathy, Ploeg, Jenny, McKibbon, K. Ann (2015), Sampling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Insights from an Overview of the Methods Literature, The Qualitative Report Volume 20.
Hayward, R. David, Owen, Amy D., Koenig, Harold G., Steffens, David C. and Payne, Martha E. (2012)。Religion and the presence and severity of depression in older adults。Am J Geriatr Psychiatry. 2012 February; 20(2): 188–192. doi:10.1097/ JGP.0b013e31822ccd51。https://www.cup.com.hk/2022/06/27/celibacy-anthropology-monk/ |
Idler, Ellen L. (1995)。Religion, Health, and Nonphysical Senses of Self。Emory University。
Israel, M., & Hay, I. (2006), A Qualitative Study of Effective Leadership in the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N.G.O) Health Sector, Research Ethics for Social Scientists . SAGE., DOI: 10.4236/ojbm.2023.113071.
Jung, Jun Hey (2004)。Religious Participation and Depression among American Older Adults。Journal of Korean Home Management Association 22(6)。
Roberts, Keith A. (2020)。Religion in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AGE Publications, Inc。ISBN 1506366074, 9781506366074。
Krause, Neal (2008)。Aging in the Church: How Social Relationships Affect ealth。University of Michigan。
Lincoln, Y.S. and Guba, E.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SAGE, Thousand Oaks, 289-331.
Mace, Ruth (2022), Celibacy: its surprising evolutionary advantages – new research, The Conversation(https://theconversation.com/celibacy-its-surprising-evolutionary-advantages-new-research-184967).
McAdams, Dan P. (1996), Personal Myths and the Making of the Self, THE GUILFORD PRESS.
Percy, William H. , Kostere, Kim, Kostere, Sandra (2015), Generic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Psychology, The Qualitative Report, Volume 20, Number 2, Article 5, 76-85.
Research in Psychology(2006), 3,77-101.doi:10.1191/1478088706qp063oa.
Sayrs, Lois (1996), Interviews: 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erviewing, by Steinar Kvale. Thousand Oaks, CA: Sage, 1996. 326 pp.
Utz, Rebecca L., Carr, Deborah, Nesse, Randolph and Wortman, Camille B. (2020)。The Effect of Widowhood on Older Adults’ Social Participation: An Evaluation of Activity。Disengagement, and Continuity Theories。The Gerontologist Vol. 42, No. 4, p522–533。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