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0 13:2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子璇
研究生(外文):CHEN, TZE-HSUAN
論文名稱:女性非單性戀者戀愛經驗探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female non-monosexuals' intimacy relationships
指導教授:楊佳羚楊佳羚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ia-Ling Yang
口試委員:游美惠胡郁盈
口試委員(外文):Mei-Hui You
口試日期:2024-07-15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性別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其他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4
畢業學年度:11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1
中文關鍵詞:非單性戀親密關係性傾向認同伴侶互動
外文關鍵詞:non-monosexualsintimate relationshipsexual identitycompanion interac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在台灣同性婚姻合法化後,人們已經可以自由選擇和同性或異性結婚。但在既有性與性別研究中,仍較少關注女性非單性戀者(例如:雙性戀、泛性戀、酷兒……等)在親密關係中如何詮釋自己的性傾向認同,並以此與伴侶互動。本研究以深度訪談法蒐集資料,探討八位女性非單性戀者與同性及異性的親密關係經驗。
研究發現有以下六點:(一)在強迫異性戀的社會氛圍中,女性非單性戀者喜歡的性別先後順序會影響其非單性戀性傾向認同建立的速度,且女性非單性戀者並不只以交往對象性別作為判斷自己性傾向之依據。(二)女性非單性戀者認同自己的過程可能已經沒有那麼辛苦,比起「恐同」,關係的維繫與否更受伴侶是否「恐雙」影響。(三)非單性戀者的性傾向認同類別,在意義理解上差異不大。(四)女性非單性戀者在與異性的關係中更常面臨性別刻板化的戀愛互動分工情形,但女性非單性戀者也能依靠「教育」男生的性別平等觀念或是直接不再異性成為伴侶的方式來展現能動性。(五)女性非單性戀者的性別特質、符合刻板化的戀愛互動程度都與其尋找的親密關係對象性別無關,但自身的性別特質與在同性關係中尋找的親密關係對象性別特質有關。(六)強迫異性戀在非單性戀女性的親密關係內影響更為嚴重,而男生是此一制度的既得利益者。(七)非單性戀者的污名依然存在,而女性非單性戀選擇伴侶的原因各異。
After the legalization of same-sex marriage in Taiwan, people can now freely marry either same-sex or opposite-sex partners. However, existing research on sexuality and gender has largely overlooked how female non-monosexual individuals (e.g. bisexual, pansexual, and queer) interpret their sexual orientation identity within intimate relationships and interact with their partners based on this identity.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eight female non-monosexual individuals, this research explores the experiences of their intimate relationships with both same-sex and opposite-sex partners.
 
The study findings are as the following: (1) In a heteronormative society, female non-monosexual individuals are firstly attracted to a man or a woman affects how they establish their non-monosexual sexual orientation identity. Furthermore, female non-monosexual individuals do not rely solely on the biological sex of their partners to determine their sexual orientation. (2) The process of self-identification for female non-monosexual individuals may not be as arduous as before. The maintenance of their relationships is more influenced by whether their partner is “biphobic” rather than he/she is “homophobia.” (3) There is little difference in the meaning and understanding of sexual orientation identity categories among non-monosexual individuals. (4) Female non-monosexual individuals more frequently encounter gender-stereotyped dynamics in romantic interactions with opposite-sex partners. However, they also demonstrate their agency by either educating their male partners on gender equality or choosing not to date with men anymore. (5) The gender traits of the female non-monosexual individuals and stereotypical romantic interactions are unrelated to the biological sex of the intimate relationship partners these women seek. However, their own gender traits are related to the gender traits of the intimate relationship partners they seek within same-sex relationships. (6) The impact of heteronormativity is more severe within intimate relationships, with men being beneficiaries of this system. (7) The stigma against non-monosexuality persists, and the reasons for partner selection among female non-monosexual individuals vary.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
第二節   研究背景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當代親密關係理論
第二節   不同性傾向的戀愛腳本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一節   研究取向與方法
第二節   研究歷程與設計
第三節   研究倫理與反思
第四章      女性非單性戀者的性傾向認同
第一節   我愛誰都有所謂
第二節   關於非單性戀出櫃這件事
第三節   為什麼我要是這個認同
第五章      非單性戀者的交往經驗
第一節   不要再說要進廚房能出廳堂:交往時的性別刻板印象
第二節   只怕無限春光來不及:性與身體
第三節   今天妳要嫁給我:強迫異性戀
第六章      結論
第一節   研究發現
第二節   研究討論及貢獻
第三節   研究限制及後續的研究建議
參考資料
附錄一、訪談大綱
中文資料
王曉丹、韓宜臻(2018)。新時代的情感教育:建構思辨主體,揮灑愛戀空間。性別平等教育季刊,85,68-77。
朱偉誠(1998)。台灣同志運動的後殖民思考:論“現身”問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0,35-62。
吳嘉苓(2013)。訪談法。載於瞿海源、畢恆達、劉長萱、楊國樞(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二):質性研究法(頁33-60)。台北:台灣東華。
李尹(2007)。愛情的面貌:異性戀親密關係中的性/別政治(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
李佩雯(2019)。大學生,性別平等了沒?:異性戀大學生愛情腳本之初探研究。中華傳播學刊,35,89-123。
林怡君(2013)。出櫃雙性戀者伴侶關係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
周華山(1997)。後殖民同志。香港:香港同志研究社。
胡幼慧(2008)。轉型中的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 3-20)。台北:巨流。
胡郁盈(2017)。從「現身」到「關係」:台灣性別社會變遷與女同志親子協商。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40,107-151。
胡郁盈(2018)。認同不停轉換,類別不能不分:社群網站、跨國文化政治、與「T婆/不分」女同志認同型塑。臺灣人類學刊,16-1,1-50。
張娟芬(2001)。愛的自由式:女同志故事書。時報出版社。
張琬涓、楊幸真(2010)。已婚年輕女性在性關係中的情慾協商與實作。台灣性學學刊,16-1,49-66。
畢恆達(2008)。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 21-36)。台北:巨流。
畢恆達(2013)。研究倫理。載於瞿海源、畢恆達、劉長萱、楊國樞(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一):總論與量化研究法(頁35-61)。台北:臺灣東華。
莊子秀(2019)。突顯多元與尊重差異——後現代女性主義。載於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變(頁396-440)。台北:貓頭鷹。
郭乃禎(2021)。形塑 Tinder 女同志:由數位認同到自我認同(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陳昭如(2017)。從男女平權到異同平權:釋憲運動要到什麼樣的平等?。婦研縱橫,107,10-23)。
陳美華(2018)。導言──重構親密領域:複數的性、關係與家庭構成。載於王秀雲、黃于玲(主編),欲望性公民:同性親密公民權讀本(頁1-26)。高雄:巨流。
陳素秋(2015)。在中界之處打造性自我:論雙性戀認同與情慾實踐。臺灣社會學刊,56,1-52。
陳素秋(2016)。雙性戀認同形成理論之反思:以網路年輕世代為例。台灣性學學刊,22-1,81-111。
曾渼津、游美惠(2008)。試論台灣雙性戀者的身分認同、社會處境與情慾實踐。研究台灣,5,75-106。
游美惠(2010)。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跟研究新手談「訪談法」的技巧。載於周平、林昱瑄(編),質性/別研究(頁113-145)。台北:巨流。
游美惠(2018)。性別刻板印象與性暴力。婦研縱橫,108,6-9。
詹硯喬(2019)。臺灣女同志自我認同與出櫃歷程之資訊行為(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趙彥寧(2000)。臺灣同志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一個關於文化生產的分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0,207-244。
趙彥寧(2005)。老T搬家:全球化狀態下的酷兒文化公民身分初探。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7,41-85。
劉文(2015)。酷兒左翼「超英趕美」?「同性戀正典化」的偏執及臺灣同志運動的修復詮釋。應用倫理評論,58,101-128。
劉安真、程小蘋、劉淑慧(2002)。「我是雙性戀,但選擇做女同志!」~兩位非異性戀女性的性認同形成歷程。中華輔導學報,12,153-183。
蔡宜文(2013)。台灣異性戀男女青春羅曼史的性別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蔡沛彣(2014)。女雙性戀認同、實踐與處境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
蔣琬斯(2008)。女同志大學師的自我探索與親密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
蔣琬斯、游美惠(2011)。年輕女同志的親密關係、情慾探索與性實踐。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31,159-182。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心理。
鄭美里(1996)。臺灣女同志的性、性別與家庭(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
鄭美里(1997)。女兒圈:台灣女同志的性別、家庭與圈內生活。台北:女書。
謝文宜(2008)。看不見的愛情:初探台灣女同志伴侶親密關係的發展歷程。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4,181-214。
謝宜純(2003)。跨越女男的愛情界線--從女同志生命敘說看到雙性戀女同志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
蕭翠瑩(2012)。從臺灣「婆」的生命故事探究其身份認同與實踐:以三十歲年齡層參與婆社群網絡者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
戴尹宣(2021)。從踢吧到拉吧:臺灣當代女同志空間集結的文化認同典範轉移,以TABOO/Wonder Bar為例。文化研究季刊,175,60-84。
藍佩嘉(2013)。質性個案研究法:紮根理論與延伸個案法。載於瞿海源、畢恆達、劉長萱、楊國樞(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二):質性研究法(頁61-91)。台北:台灣東華。
簡家欣(1998)。九○年代台灣女同志的認同建構與運動集結:在刊物網絡上形成的女同志新社群。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0,63-115。
巖祥鸞(2008)參與觀察法。載於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63-184)。台北:巨流。
Bauman, Z. (2003/2007)。Liquid love: on the frailty of human bonds。液態之愛:論人際紐帶的脆弱(何定照、高瑟濡譯)。台北:商周。
Giddens, A. (1992/2001)。The transformation of intimacy: Sexuality, love & eroticism in modern societies。親密關係的轉變:現代社會的性、愛、慾(周素鳳譯)。台北:巨流。
Phoca,S. (1999)。Introducing Postfeminism。後女性主義(謝小芩譯)。台北:立緒文化。
Jamieson, L. (1998/2002)。Intimacy: 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the modern societies。親密關係:當代社會的私人關係(蔡明璋譯)。台北:群學。
Neuman, W. L. (1997/2000)。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方法論的意義。載於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頁117-169)(朱柔若譯)。台北:揚智文化。
電子全文 電子全文(網際網路公開日期:20260829)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