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資料
王曉丹、韓宜臻(2018)。新時代的情感教育:建構思辨主體,揮灑愛戀空間。性別平等教育季刊,85,68-77。
朱偉誠(1998)。台灣同志運動的後殖民思考:論“現身”問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0,35-62。
吳嘉苓(2013)。訪談法。載於瞿海源、畢恆達、劉長萱、楊國樞(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二):質性研究法(頁33-60)。台北:台灣東華。
李尹(2007)。愛情的面貌:異性戀親密關係中的性/別政治(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李佩雯(2019)。大學生,性別平等了沒?:異性戀大學生愛情腳本之初探研究。中華傳播學刊,35,89-123。
林怡君(2013)。出櫃雙性戀者伴侶關係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周華山(1997)。後殖民同志。香港:香港同志研究社。
胡幼慧(2008)。轉型中的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 3-20)。台北:巨流。
胡郁盈(2017)。從「現身」到「關係」:台灣性別社會變遷與女同志親子協商。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40,107-151。
胡郁盈(2018)。認同不停轉換,類別不能不分:社群網站、跨國文化政治、與「T婆/不分」女同志認同型塑。臺灣人類學刊,16-1,1-50。
張娟芬(2001)。愛的自由式:女同志故事書。時報出版社。
張琬涓、楊幸真(2010)。已婚年輕女性在性關係中的情慾協商與實作。台灣性學學刊,16-1,49-66。
畢恆達(2008)。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 21-36)。台北:巨流。
畢恆達(2013)。研究倫理。載於瞿海源、畢恆達、劉長萱、楊國樞(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一):總論與量化研究法(頁35-61)。台北:臺灣東華。
莊子秀(2019)。突顯多元與尊重差異——後現代女性主義。載於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變(頁396-440)。台北:貓頭鷹。
郭乃禎(2021)。形塑 Tinder 女同志:由數位認同到自我認同(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陳昭如(2017)。從男女平權到異同平權:釋憲運動要到什麼樣的平等?。婦研縱橫,107,10-23)。
陳美華(2018)。導言──重構親密領域:複數的性、關係與家庭構成。載於王秀雲、黃于玲(主編),欲望性公民:同性親密公民權讀本(頁1-26)。高雄:巨流。
陳素秋(2015)。在中界之處打造性自我:論雙性戀認同與情慾實踐。臺灣社會學刊,56,1-52。
陳素秋(2016)。雙性戀認同形成理論之反思:以網路年輕世代為例。台灣性學學刊,22-1,81-111。
曾渼津、游美惠(2008)。試論台灣雙性戀者的身分認同、社會處境與情慾實踐。研究台灣,5,75-106。
游美惠(2010)。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跟研究新手談「訪談法」的技巧。載於周平、林昱瑄(編),質性/別研究(頁113-145)。台北:巨流。
游美惠(2018)。性別刻板印象與性暴力。婦研縱橫,108,6-9。
詹硯喬(2019)。臺灣女同志自我認同與出櫃歷程之資訊行為(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趙彥寧(2000)。臺灣同志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一個關於文化生產的分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0,207-244。
趙彥寧(2005)。老T搬家:全球化狀態下的酷兒文化公民身分初探。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7,41-85。
劉文(2015)。酷兒左翼「超英趕美」?「同性戀正典化」的偏執及臺灣同志運動的修復詮釋。應用倫理評論,58,101-128。
劉安真、程小蘋、劉淑慧(2002)。「我是雙性戀,但選擇做女同志!」~兩位非異性戀女性的性認同形成歷程。中華輔導學報,12,153-183。
蔡宜文(2013)。台灣異性戀男女青春羅曼史的性別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蔡沛彣(2014)。女雙性戀認同、實踐與處境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蔣琬斯(2008)。女同志大學師的自我探索與親密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蔣琬斯、游美惠(2011)。年輕女同志的親密關係、情慾探索與性實踐。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31,159-182。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心理。
鄭美里(1996)。臺灣女同志的性、性別與家庭(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鄭美里(1997)。女兒圈:台灣女同志的性別、家庭與圈內生活。台北:女書。
謝文宜(2008)。看不見的愛情:初探台灣女同志伴侶親密關係的發展歷程。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4,181-214。
謝宜純(2003)。跨越女男的愛情界線--從女同志生命敘說看到雙性戀女同志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蕭翠瑩(2012)。從臺灣「婆」的生命故事探究其身份認同與實踐:以三十歲年齡層參與婆社群網絡者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戴尹宣(2021)。從踢吧到拉吧:臺灣當代女同志空間集結的文化認同典範轉移,以TABOO/Wonder Bar為例。文化研究季刊,175,60-84。
藍佩嘉(2013)。質性個案研究法:紮根理論與延伸個案法。載於瞿海源、畢恆達、劉長萱、楊國樞(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二):質性研究法(頁61-91)。台北:台灣東華。
簡家欣(1998)。九○年代台灣女同志的認同建構與運動集結:在刊物網絡上形成的女同志新社群。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0,63-115。
巖祥鸞(2008)參與觀察法。載於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63-184)。台北:巨流。
Bauman, Z. (2003/2007)。Liquid love: on the frailty of human bonds。液態之愛:論人際紐帶的脆弱(何定照、高瑟濡譯)。台北:商周。
Giddens, A. (1992/2001)。The transformation of intimacy: Sexuality, love & eroticism in modern societies。親密關係的轉變:現代社會的性、愛、慾(周素鳳譯)。台北:巨流。
Phoca,S. (1999)。Introducing Postfeminism。後女性主義(謝小芩譯)。台北:立緒文化。
Jamieson, L. (1998/2002)。Intimacy: 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the modern societies。親密關係:當代社會的私人關係(蔡明璋譯)。台北:群學。
Neuman, W. L. (1997/2000)。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方法論的意義。載於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頁117-169)(朱柔若譯)。台北:揚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