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科(1990)。教育研究法。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呂庭妤(2012)運用文化回應教學於新移民子女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呂謦君(2016)文化回應教學與評量-以屏東原住民族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谷鴻暐(2019)運用文化回應教學提升英語學習動機與口說能力之行動研究-以國小四年級原住民學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李怡慧(2010)不只學做工-回應勞工階級文化之教學實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李冠松(2018)5E文化回應教學提升學習成效之研究-以「空氣與燃燒」單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林永豐(2018)。從九年一貫到新課綱的校本課程省思。台灣教育,(710),29-36。
林志誠、林仁煥、田耐青、郭雄軍、蔡淑玲、田育昆(主編)(2011)。特色學校理論、實務與案例。高教出版。
林佩璇(2004)。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與評鑑。學富文化。
林佩璇(2021)。校本?本校?錯置的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台灣教育研究期刊,2(2),1- 14。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P20220316001-202103-202203240015-202203240015-1-14
林美慧(2003)。文化回應教學模式之行動研究-以一個泰雅族小學五年級社會科教室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林喜慈(2005)文化回應統整教學:一個多元族群班級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慈濟大學。周雨璇(2019)國小師資生進行文化回應數學教學實務知識成長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周淑卿、白亦方、林永豐、黃嘉雄、楊智穎(主編)(2020)。課程發展與設計。師大書苑。
周瑞豐(2018)文化回應運用於國小三年級數學領域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周詠博(2023)台灣國小印尼語文化回應課程發展與教學實踐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胡致念(2023)原住民族實驗教育之研究:以泰雅族兩所國民小學文化回應教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范信賢(2016)。核心素養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導讀《國民核心素養:十二年國教課程改革的DNA》。教育脈動,(5),r1-7。
陳奎熹(2001)。教育社會學導論。師大書苑。
郭雅雯(2012)原住民族知識與民族教育課程-文化回應教學的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陳曉芳(2012)國小低年級實施多元族群文化課程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陳姿螢(2019)教師文化回應教學、教師文化回應自我效能感與學校組織氣氛之關聯性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陳炯緯(2015)文化回應教學與學生學習成就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陳欣瑜(2016)文化回應教學在國小國語課程實踐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陳筱涵(2019)運用文化回應教學於原住民族幼兒聲韻學習及族群認同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陳玲玫(2015)國小教師文化回應教學實踐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詹文佐(2013)。國小教學中的文化回應探究-以「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為例。國教新知,60(2),72-85。https://doi.org/10.6701/TEEJ.201306_60(2).0010
張庭宇(2020)文化回應數學課程之發展與實踐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張嘉育(199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臺北市:師大書苑。
教育部(2000)。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基本理念與實施策略。教育部。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教育部。
教育部(2016)教育部部務會報審議通過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草案。教育部。
黃玉鈴(2010)運用文化回應教學於國小四年級社會領域課程之行動研究-以新移民子女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黃光雄、蔡清田(主編)(2015)。課程發展與設計新論。五南。
黃嘉莉(2009)。校園生活:批判教育學導論。載於編者(劉美慧),多元文化教育名著導讀(頁99-121)。學富文化。
黃富美(2011)運用文化回應教學於東南亞多元文化教材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黃嘉琪(2018)當漢族老師與泰雅族幼兒相遇-文化回應教學之省思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賀宜慶(2008)國文科文化回應教學之行動研究:以東部一個太魯閣國中班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慈濟大學。劉美慧(2001)。新書評介:文化回應教學:理論、研究與實踐。課程與教學,4(4),143-151。https://doi.org/10.6384/CIQ.200110.0143
劉美慧、游美惠、李淑菁(主編)(2016)。多元文化敎育(四版)。高等教育。
劉唐勻(2018)文化回應教學結合英語繪本對國小高年級泰雅族學童英語學習動機 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歐嬌慧(2005)文化回應教學在國小英語課程的實踐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戴如欣(2020)原住民公費教師跨文化適應與文化回應教學實踐經驗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戴照吉(2017)文化回應簡報式教學對原住民六年級學童科學學習成效之研究-以「簡單機械」單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謝國雄、高穎超、李慈穎、吳偉立、劉怡昀、劉惠純、鄭玉菁、葉虹靈、林文蘭(主編)(2007)。以身為度、如是我做:田野工作的教與學。群學。
賴香螢(2012)結合排灣族語文與科學教育:原住民雙語書的文化回應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蔡清田(2022)。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108新課綱的核心素養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台灣教育,(738),1-12。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18166482-202212-202212190008-202212190008-1-12
蘇純慧(2014)。運用文化回應教學於國小生活課程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龔元鳳(2016)國小弱勢學生國語文補救教學課程方案設計與實施:文化回應教學取向[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Banks, J. A. (1995).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and Curriculum Transformation. The Journal of. Negro Education, 64(4), 390–400.
Gay, G. (1975). Organizing and designing culturally pluralistic curriculum. Educational Leadership, 33(3), 176-183.
Gay, G. (1995). Bridging multicultural theory and practice.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3(1), 4-9.
Gay, G.(2000).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Irvine, J. J. (2001). The critical elements of culturally responsive pedagogy: A synthesis of the research. In J. J. Irvine, B. N. Armento, V. E. Causey, J. C. Jones, R. S. Frasher, & M. H. Weinburgh (Eds.),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Lesson planning for elementary and middle grades (pp. 2-17). Boston: McGraw Hill.
Nieto, S. (1999). The light in their eyes: Creating multicultural learning communities. New York,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Skilbeck, M. (1976).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J. Walton & J. Welton (Eds), Rational curriculum planning: Four case studies. London: Ward Lock Educatio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