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4)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20 21:4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蔡雅涵
研究生(外文):TSAI, YA-HAN
論文名稱:桌上遊戲提升國小五年級學童音樂學習成效、學習動機與學習投入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the Adaptation of Board Games to Promote Fifth-Graders' Music Learning Effect,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Learning Engagement
指導教授:曾善美曾善美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TSENG, SHAN-MEI
口試委員:侯雅齡陳姿光
口試委員(外文):HOU, YA-LINGCHEN, ZI-GUANG
口試日期:2023-12-05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屏東大學
系所名稱:音樂學系碩士班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音樂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3
畢業學年度:11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5
中文關鍵詞:桌遊桌上遊戲學習成效學習動機學習投入
外文關鍵詞:Board gameslearning motivationlearning engagementlearning effec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28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15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本研究旨在探討運用桌上遊戲提升國小五年級學童音樂學習成效、學習動機與學習投入。本研究採準實驗研究法,以屏東縣某國小五年級兩班27位學童為研究對象,分別以實驗組(桌遊融入教學)與對照組(傳統講述式教學)方式進行八堂課之教學實驗。本研究之研究工具為「音樂派對桌遊」、「鳥媽媽音樂桌遊」及使用研究者自編之「節奏、音高與音名測驗」、「音樂學習動機與學習投入方面之問卷」。兩組學童在實驗教學前皆施以前測,並在實驗活動結束後隔週施以後測,作為量化數據之資料。本研究將所得之資料以單因子共變數分析(ANCOVA)作為統計方式,檢驗兩組學童在不同的教學方式下,音樂學習成效、學習動機與學習投入之差異性。茲將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一、國小五年級學童以桌上遊戲進行實驗教學,其音樂學習成效總分優於傳統講述式教學法之學童。
  二、國小五年級學童以桌上遊戲進行實驗教學,其音樂學習成效在「節奏」、「音高」與「音名」層面皆優於傳統講述式教學法之學童。
  三、國小五年級學童以桌上遊戲進行實驗教學,其「音樂學習動機」及「音樂學習投入」與傳統講述式教學法之學童雖未達顯著差異,但後測總分有進步。
  最後,本研究綜合研究結果提出建議,提供音樂教師、對桌上遊戲有興趣之教師及研究者未來研究之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adaptation of board games to promote fifth-graders’ music learning effect,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learning engagement. This study adopted the quasi-experimental research methods, taking 27 fifth graders of an elementary school in Pingtung City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and conducting teaching experiments for eight classes. The research tools of this study were “Music party”, “Music Mission” board games, “Music learning effect test”, and “Music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learning engagement questionnaire” developed by the researcher. An equivalent pretest-posttest experimental design was utilized in this study to examine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 The data was analyzed using statistic methods such as One-way ANCOVA to examine the differences in the music learning effect,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learning engagement between students under different learning strategies.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we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Using board games to teach music can improve fifth-grade students’ learning outcomes in the aspect of learning effect.
  2. Using board games to teach music can improve fifth-grade students’ learning outcomes in the aspects of rhythm, pitch, and note reading.
  3. Although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ost-test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students in the aspects of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learning engagement, the post-test scor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did show some improvement.
謝辭 ⅰ
中文摘要 ⅱ
英文摘要 ⅲ
目次 ⅳ
表次 ⅵ
圖次 ⅸ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四節 名詞釋義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桌上遊戲之起源、定義、分類與教育功能 7
 第二節 桌上遊戲之相關研究 11
 第三節 遊戲之定義、教育功能與相關研究 14
 第四節 節奏與認譜教學之定義與相關研究 19
 第五節 學習成效之定義與相關研究 27
 第六節 學習動機之定義與相關研究 31
 第七節 學習投入之定義與相關研究 36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流程 39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39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對象 42
 第三節 研究假設 44
 第四節 研究工具 45
 第五節 研究設計與步驟 52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5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7
 第一節 音樂學習成效分析 57
 第二節 音樂學習動機分析 65
 第三節 音樂學習投入分析 7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7
 第一節 結論 77
 第二節 建議 78
參考文獻 83
附錄 95
 附錄一 (音樂學習動機與學習投入問卷) 95
 附錄二 (節奏、音高與音名測驗) 98
 附錄三 (節奏、音高與音名測驗) 99
 附錄四 桌上遊戲融入音樂課程教案設計 100
一、中文部分
王貴媖(2006)。國小三年級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音感教學遊戲策略應用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王慈慧(2009)。科技資訊融入教學對學生學習成就之影響-以國小五年級音樂學科之認譜及節奏學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
王麒喻(2021)。桌上遊戲融入五年級「怎樣解題」單元之研究-以「大搜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
王瓊儀(2022)。桌遊融入國小二年級數學課程對學生學習興趣與學習成效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白逸嘉(2008)。創造性音樂遊戲運用在國小歌唱教學之研究-以五年級藝術與人文領域的教學應用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石中英(2006)。哲學視野中的學習成就。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3,1-10。
石裕惠(2016)。桌上遊戲融入國中英語教學對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學習投入程度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朱敬先(2000)。教育心理學-教學取向。五南。
江景鈺(2021)。桌上遊戲結合社會技巧教學對發展遲緩幼兒社會互動行為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宋佩容(2017)。課外音樂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
何長珠(1998)。遊戲治療-國小輔導實務。五南
何詩婷(2017)。應用桌遊提高國小一年級學生英語課學習投入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
何曉怡(2019)。桌遊融入國小國語教學對學習成效之影響—以南投縣某偏鄉原住民國小高年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
何思慧(2007)。遊戲教學應用於國小低年級節奏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市立大學。
吳承翰(2011)。桌上遊戲參與型態對人際溝通改善之研究-以臺北地區桌上遊戲專賣店顧客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吳幸玲、郭靜晃(2003)。兒童遊戲-遊戲發展的理論與實務。楊智
吳博明(1994)。國民小學音樂遊戲化教學的理論與實際。教育廳
沈竹安(2005)。肢體律動應用在國小節奏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阮慧貞(2003)。親子遊戲環境中親子遊戲互動相關因素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李岱倩(2017)。桌上遊戲對國小學童學習動機之影響-以新北市樹林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李秀宜(2017)。桌上遊戲融入低年級語文領域對學童學習動機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崑山科技大學。
李玟逸(2019)。國小藝術才能班家長陪伴習與音樂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李咏吟(1999)。模擬與遊戲教學法。黃政傑編,多元的教學方法。師大書苑。
卓詩婷(2020)。桌上遊戲對提升國小ADHD學生社會技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
怪e紅傑克(2013)。童教桌遊研究院『臺灣的歷史演進』。取自:https://mj9981168.pixnet.net/blog/post/110072877
林榮吉(2001)。柯大宜教學法的節奏唱名應用於國小低年級音樂教學之實徵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林佩儒(2008)。線上音樂遊戲對節奏感訓練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
林子淳(2014)。運用桌上遊戲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童人際互動能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林意桓(2018)。數學桌上遊戲對國小學生數學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學習成效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林筱珍(2014)。律動結合電影配樂運用於國小四年級節奏感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林麗月(2003)。音樂基礎訓練的知與行。中國文化大學。
邱垂堂(1987)。音樂訓練系列之節奏訓練。樂韻。
邱垂堂(2006)。音樂訓練的課程與教學。樂韻。
邱贊全(2022)。探究實驗和擴增實境遊戲對國小學生探究能力及學習投入影響之研究-以空氣與燃燒單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邱惠萱(2011)。創造思考策略運用於幼兒音樂欣賞學習成效之實驗教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姚世澤(2002)。音樂教育與音樂行為理論基礎及方法論。師大書苑。
范儉民(1990)。音樂教學法。五南。
侯惠周(2016)。積木與桌上遊戲融入補救教學─以數學學習低成就之國小高年級學童學習動機之影響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侯惠澤(2016,9月9日)。遊戲式學習。親子天下。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1651
施竺吟(2018)。國民小學六年級藝術才能音樂班學童應用動覺與視覺輔助節奏學習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翁鈺婷(2022)。桌上遊戲融入在國小二年級「加減法」學習扶助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翁昆漢(2021)。桌上遊戲融入毒品防制教育對六年級學生的學習成效與學習興趣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市立大學。
張人方(2013)。運用音樂遊戲提升低年級兒童視譜能力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張家榕(2020)。利用桌上遊戲提升國小學童人際關係之研究—以社子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市立大學。
張逸偉(2016)。合作型桌上遊戲對國小自閉症學童社會能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
張蕙慧(1995)。兒童音樂教育與心理學關係析論。新竹師院學報,8,137-164。
張民杰、賴光真(2017)。大學班級經營課程運用桌上遊戲的設計與實施。大學教學實務與研究學刊,1(2),95-124。https://doi.org/10.3966/251964992017120102004
張芳全(2010)。多層次模型在學習成就之研究。心裡。
張春興(2000)。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東華。
張春興(2005)。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東華。
張春興與林清山(1991)。教育心理學。東華。
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
教育部(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梁鴻栩(2015)。好戲上桌國資圖美式桌上遊戲展。國立公共圖書館,121,12-15。
莊曉君(2007)。英語卡通影片教學對國小學童英語學習成就、學習動機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莊壹婷(2007)。提早加入認譜教學對鈴木兒童小提琴初學者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許湘羚(2018)。音樂教學法與教學策略對學生音樂學習成效影響之綜合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
許永昇(2019)。桌上遊戲應用於英語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生學習動機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許文馨(2012)。國小高年級學童視譜、聆聽感知與閱讀理解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許秀甘(2015)。桌上遊戲對國小一年級學童加減法能力與數學學習動機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
許碧蕙(2021)。從ARCS-V動機理論落實108課綱國中小教學實施之初探。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0(8),27-35。
郭生玉(1999)。心理與教育研究法。精華。
郭美女(1998)。基礎的音樂教育-節奏教學。國教之聲,32(1),8-14。
郭美女(2000)。聲音與音樂教育。五南。
陳介宇(2010)。從現代桌上遊戲的特點探討其運用於兒童學習的可行性。國教新知,57(4),40-45。https://doi.org/10.6701/TEEJ.201012_57(4).0005
陳美然(2012)。以音樂欣賞結合音感、認譜、演唱、演奏、創作教學。國教新知,59(2),2-7。https://doi.org/10.6701/TEEJ.201206_59(2).0001
陳介宇(2013)。從早期桌上遊戲看台灣。師友月刊,547,77-82。
陳文婉(1986)。幼兒音樂節奏教學。信誼。
陳冠伶 (2015)。資訊科技融入音樂教學對國中學生音樂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及學習投入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
陳品華(2006)。技職大學生自我調整學習的動機困境與調整策略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8(1),37-50。https://doi.org/10.6251/BEP.20060518
陳昱靜(2015)。行動裝置APP遊戲對於英文學習動機與學習投入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
陳沛瑄(2010)。新住民子女音樂學習態度與音樂學習成就相關之研究-以苗栗市國小中高年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陳茂萱(1985)。基礎節奏教本。東和。
陳巽(2020)。桌上遊戲融入教學對學生學習成效影響之後設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陳惠齡(2003)。幼兒音樂律動教學。華騰文化公司。
陳瑋婷(2019)。桌上遊戲結合社會技巧教學提升國小ADHD兒童社會適應之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陳映蓉(2004)。達克羅茲音樂節奏教學法於國小三年級音樂學習之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陳詩瑾(2011)。不同互動焦點之電子白板三方互動模式對國小六年級學童節奏教學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
陳巧雲(2011)。音樂遊戲提升新台灣之子語言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陳巧庭(2017)。國小四年級學童多元感官認譜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陳美禎(2021)。桌上遊戲教學對國小學習扶助學生數學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
陳奕伶(2023)。桌上遊戲應用於國小五年級音樂課程音樂符號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陳漢宗(2019)。以APP進行主動學習對提升國小三年級學童認譜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
曾信義(2021)。遊戲融入布農族語教學對學生學習投入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
曾中品(2015)。桌上遊戲對提升國小注意力不足學習障礙學生注意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黃書榕(2019)。應用桌上遊戲融入國民小學音樂課程節奏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黃素貞(2004)。木琴輔助國小學童音樂學習動機與成就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黃凱明(2021)。桌上遊戲融入英語單字學習策略教學對國小四年級學生英語單字學習策略使用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黃凱鈺(2021)。桌上遊戲融入教學對國小資賦優異學生領導才能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
傅筱媛(2019)。發現式遊戲學習策略輔助國小音樂認譜課程學習效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葉淑娟(2018)。桌上遊戲融入國小視覺藝術課程之行動研究-以「妙語說書人」桌上遊戲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楊敏琦(2011)。「圖像」輔助教學對國小三年級學童認譜學習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董家琳(2017)。國中歷史課應用桌上遊戲對學生學習動機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詹小慧(2021)。桌遊融入華語線上文化教學對兒童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詹孟傑(2020)。桌遊融入教學之省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9(5),118-124。
廖幸薇(2010)。運用遊戲化策略提升國中學生直笛學習成效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廖妙柔(2007)。「音晝」輔助音樂欣賞教學對國民小學四年級學生在音樂要素學習成效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劉怡屏(2015)。桌上遊戲對學生數學學習動機及師生互動關係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
劉欣宜(2020)。國小認譜與音樂欣賞桌上遊戲開發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劉芊華(2022)。國民小學對音樂學習的興趣提升之研究—以五年級桌遊創意設計「第四國度」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潘昱宏(2015)。桌遊遊戲運用於國小六年級視覺藝術課程—以伊登十二色相環教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市立大學。
歐陽冰瑩(2005)。節奏基本型應用於國小六年級節奏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歐家秀(2009)。運用多媒體策略於國中七年級學生認譜學習之實驗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蔡美卿(1990)。台北市公私立幼稚園節奏教學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蔡素芳(2020)。桌上遊戲提升高關懷國中生學習動機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
蔡佩芬(2015)。「Let’s play」課程對提升國小情緒行為障礙學生同儕互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
蔡淑惠(2022)。英語文教學結合桌上遊戲對國小五年級學生學習態度、學習動機及自信心提升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首府大學。
蔡惠琪(2022)。運用心智圖法提升國小六年級學童音樂欣賞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
蔡慧郁(2007)。成人學習者應用網路學習策略與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鄭方靖(2002a)。當代四大音樂教學法之比較與運用。復文圖書出版社。
鄭明韋(1999)。國立空中大學嘉義地區學生學習方式、學習參與程度與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鄭采玉(2008)。國小學生社會領域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
鄭佳伶(2008)。與腦相容的國小音樂課程教學與音樂學習動機及音樂學習成效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鄭琇月(2004)。國小四到六年級節奏聽音能力及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鄭慧鈴(2004)。主題式統整課程對國中學生音樂學習態度與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賴怡妃(2018)。桌上遊戲融入國中台灣美術史課程對於學生學習動機、學習成效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賴玫伶(2006)。國小三年級網頁輔助認譜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謝馨儀(2019)。流行音樂運用於音符與節奏教學對學習興趣與成效之影響 - 以新北市某國小三年級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
鍾玉玲(2013)。桌上遊戲對國小ADHD學生注意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鍾蕙優(2021)。利用桌上遊戲對國小高年級學生進行氣候變遷教育之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
鍾詩幸(2023)。桌上遊戲融入國小藝術領域之教學研究—以拔毛運動會桌遊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藍菀如(2015)。運用合作學習於國小四年級節奏教學對學習動機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顏淑儀(2017)。運用合作學習探究國中音樂學習成效-以爵士教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蘇貞夙(2006)。直笛教學對提升國小六年級學童節奏表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顧蘊文(2008)。遊戲教學應用於國小三年級音感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二、西文部分
Campbell, P. S., & Scott-Kassner, C. (1994). Music in childhood: from preschool through the elementary grades. Cengage Learning.
Chapman, E. (2002). Alternative approaches to assessing student engagement rates. Practical Assessment,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8(1), 13. https://doi.org/10.7275/3e6e-8353
Clark, K.A., Brandt, J., Hopkins, R., & Wilhelm, J. (2009). Making games after-school: Participatory game design in non-formal learning environment. Educational Technology, 10(2), 40-44.
Dalcroze, E. J. (1988). Rhythm, music and education. Barclay Press.
Fredricks, J. A., Blumenfeld, P. C., & Paris, A. H. (2004). School engagement: Potential of the concept, state of the evidence.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74(1), 59-109. https://doi.org/10.3102/00346543074001059
Gobet, F., Retschitzki, J., & de Voogt, A. (2004). Moves in mind: The psychology of board games. https://doi.org/10.4324/9780203503638
Hinebaugh, J. P. (2009). A board game education. R&L Education.
Honoré, C. (2010). Under pressure: Rescuing our children from the culture of hyper-parenting.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Ibrahim, R., & Jaafar, A. (2011). User acceptance of educational games: A revised 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 (UTAU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nd Pedagogical Sciences, 5(5), 557-563.
Mungai, D., Jones, D., & Wong, L. (2005). Games to teach by. Unpublished 18th Annual Conference on Dista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Maehr, M. L., & Meyer, H. A. (1997). Understanding motivation and schooling: Where we've been, where we are, and where we need to go.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9(4), 371-409.
Piaget, J. (1962). Play, dreams and imitation in children. Routledge. https://doi.org/10.4324/9781315009698
Prensky, M. (2007). Digital game-based learning. Computers in Entertainment (CIE), 1(1), 21-21. https://doi.org/10.1145/950566.950596
Radocy, R. E., & Boyle, J. D. (1997).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s of musical behavior.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https://doi.org/10.1093/mtp/16.2.88-a
Reeve, J. (2013). Extrinsic rewards and inner motivation. Handbook of classroom management. Routledge.
Stipek, D., Feiler, R., Daniels, D., & Milburn, S. (1995). Effects of different instructional approaches on young children's achievement and motivation. Child Development, 66(1), 209-223. https://doi.org/10.1111/j.1467-8624.1995.tb00866.x
Walker, C. O., & Greene, B. A. (2009). The relations between student motivational. beliefs and cognitive engagement in high school.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102(6), 463-472. https://doi.org/10.3200/JOER.102.6.463-472
Williams, T., Williams, K., Kastberg, D., & Jocelyn, L. (2005). Achievement and. affect in OECD nations. 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 31(4), 517-545. https://doi.org/10.1080/03054980500355427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