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獻史料 (一)一般史籍 宋.王偁,《東都事略》,濟南:齊魯書社,2000。 宋.江少虞,《宋朝事實類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宋.佚名,《皇宋中興兩朝聖政》,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 宋.呂中,張其凡等整理,《類編皇朝大事記講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宋.李心傳撰,《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北京:中華書局,2013。 宋.李????撰,燕永成校正,《皇宋十朝綱要校正》,北京:中華書局,2013。 宋.李燾撰,華東師大古籍所點校,《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 宋.汪藻撰,王智勇箋注,《靖康要錄箋注》,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8。 宋.徐自明撰、王瑞來校補,《宋宰輔編年錄校補》,北京:中華書局,1986。 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宋.陳均,《皇朝編年綱目備要》,北京:中華書局,2007。 宋.彭百川,《太平治迹統類》,《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08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楊仲良撰,李之亮校點,《皇宋通鑑長編紀事本末》,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6。 宋.熊克,《皇朝中興紀事本末》,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 宋.趙汝愚編,《宋朝諸臣奏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宋.歐陽修撰,《新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 宋.歐陽修撰,《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元.佚名撰,汪聖鐸點校,《宋史全文》,北京:中華書局,2016。 元.脫脫,《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 明.柯維騏,《宋史新編》,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4。 明.商輅,《御批續資治通鑑綱目》,《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93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明.陳邦瞻撰,《宋史紀事本末》,北京:中華書局,2018。 清.朱軾,《史傳三編》,《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59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清.紀昀等編,《四庫全書總目》,《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6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清.徐松輯,劉琳等點校,《宋會要輯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清.陸心源輯,《宋史翼》,北京:中華書局,1991。 清.黃以周等輯注,顧吉辰點校,《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北京:中華書局,2004。
(二)個人文集、筆記 宋.尹焞,《和靖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36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文彥博撰,申利校注,《文彥博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6。 宋.王安石撰,王水照編,《王安石全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7。 宋.王明清,《玉照新志》,《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38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王明清,《揮塵錄》,北京:中華書局,1964。 宋.王禹偁,《小畜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86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王蘋,《王著作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36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王讜撰,周勛初校證,《唐語林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97。 宋.包拯,《包孝肅奏議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27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司馬光,《司馬光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0。 宋.田況,《儒林公議》,北京:中華書局,2017。 宋.石介撰,陳植鍔點校,《徂徠石先生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4。 宋.朱弁,《曲洧舊聞》,北京:中華書局,2002。 宋.朱熹,《宋名臣言行錄》,《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49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朱熹撰,朱傑人等編,《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宋.呂本中撰,韓酉山輯校,《呂本中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19 宋.呂希哲,《呂氏雜記》,《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63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呂南公,《灌園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23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呂祖謙撰,《呂祖謙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 宋.李心傳,《建炎以來朝野雜記》,北京:中華書局,2006。 宋.李心傳撰,朱軍點校,《道命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宋.李心傳撰,崔文印點校,《舊聞證誤》,北京:中華書局,1981。 宋.李光,《莊簡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28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李綱,《梁溪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26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李覯,《李覯集》,北京:中華書局,2011。 宋.汪應辰,《文定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38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周密,《癸辛雜識》,北京:中華書局,1988。 宋.周密,《齊東野語》,北京:中華書局,1983。 宋.周敦頤,《周敦頤集》,北京:中華書局,1990。 宋.林表民,《赤城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56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邵伯溫撰,李劍雄點校,《邵氏聞見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 宋.柳開,《柳開集》,北京:中華書局,2015。 宋.洪邁,《容齋隨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宋.胡宏,《胡宏集》,北京:中華書局,2009。 宋.胡寅撰,容肇祖點校,《斐然集》,北京:中華書局,1993。 宋.范仲淹,《范仲淹全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7。 宋.員興宗,《九華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58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孫復,《孫明復小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90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孫覿,《鴻慶居士文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35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徐鉉,《騎省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85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晁說之,《晁氏客語》,《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63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馬永卿,《元城語錄》,《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63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張九成,《張九成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 宋.張栻撰,楊世文點校,《張栻集》,北京:中華書局,2015。 宋.張載撰,章錫琛點校,《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 宋.張端義,《貴耳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宋.畢仲游,《西台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22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莊綽,《雞肋編》,北京:中華書局,2010。 宋.許景衡,陳光熙等點校,《許景衡集》,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宋.陳次升,《讜論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27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陳宓,《復齋先生龍圖陳公文集》,《續修四庫全書》第1319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宋.陳師道,《後山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14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陳師道,《後山談叢》,北京:中華書局,2007。 宋.陳振孫,《直齋書錄題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宋.陳淵,《默堂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39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陳傅良,周夢江點校,《陳傅良先生文集》,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1999。 宋.陳襄,《古靈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93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程俱撰,張富祥校證,《麟台故事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04。 宋.程顥、程頤撰,王孝魚點校,《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 宋.黃庭堅撰,宋.任淵等注,《黃庭堅詩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03。 宋.黃震,《黃氏日鈔》,《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07-708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楊時撰,林海權校理,《楊時集》,北京:中華書局,2018 宋.葉紹翁,《四朝聞見錄》,北京:中華書局,1989。 宋.廖剛,《高峰文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42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趙湘,《南陽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86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趙鼎,《忠正德文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28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趙與時,《賓退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宋.劉安世,《盡言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27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劉客莊著,辛更儒校注,《劉克莊集箋校》,北京:中華書局,2011。 宋.劉摯撰,裴汝誠點校,《忠肅集》,北京:中華書局,2002。 宋.歐陽修,《歐陽修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 宋.蔡絛撰,馮惠民等點校,《鐵圍山叢談》,北京:中華書局,1983。 宋.鄧肅,《栟櫚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33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鄭樵,《夾漈遺稿》,《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41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 宋.戴植,《鼠璞》,《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54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韓元吉,《南澗甲乙稿》,《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65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羅從彥,《豫章文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35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蘇洵著,曾棗莊等箋注,《嘉祐集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宋.蘇軾,《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 宋.蘇軾,清.王文誥輯註,《蘇軾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2。 宋.蘇頌,《蘇魏公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17。 宋.蘇轍,《蘇轍集》,北京:中華書局,1990。 宋.蔡戡,《定齋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57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元.陳旅,《安雅堂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13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明.王夫之,《宋論》,《船山全書》第11冊,長沙:岳麓書社,1996。 明.沈一貫,《喙鳴文集》,《續修四庫全書》第135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唐.柳宗元,《柳宗元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 唐.韓愈,劉真倫等校注,《韓愈文集彙校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10。 清.方東樹撰,漆永祥整理,《漢學商兌》,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7。 清.王昶,《金石粹編》,《續修四庫全書》第89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清.徐文靖撰,范祥雍點校,《管城碩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清.趙翼,《陔餘叢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 清.趙翼,王樹民校證,《廿二史劄記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13。 清.顧炎武,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清.董誥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7。 曾棗莊等編,《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 (三)經書諸子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論語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漢.公羊壽傳,何休解詁,唐.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 宋.胡安國著,錢偉彊點校,《春秋胡氏傳》,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 清.王先謙,《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 清.焦循,《孟子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87。 許維遹,《呂氏春秋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10。 程元敏,《三經新義輯考匯評》,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 (四)地理類及其他 宋.馬光祖,《景定建康志》,《宋元方志叢刊》第2冊,北京:中華書局,1990。 宋.史能之修,《咸淳毗陵志》,《宋元方志叢刊》第3冊,北京:中華書局,1990。 宋.潛說友修,《咸淳臨安志》,《宋元方志叢刊》第4冊,北京:中華書局,1990。 宋.鄭瑤,《景定嚴州續志》,《宋元方志叢刊》第5冊,北京:中華書局,1990。 宋.胡榘修,《寶慶四明志》,《宋元方志叢刊》第5冊,北京:中華書局,1990。 宋.樂史撰,《太平寰宇記》,北京:中華書局,2007。 宋.鄭樵,《通志二十略》,北京:中華書局,1995。 宋.祝穆,《古今事文類聚遺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第929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明.徐象梅,《兩浙名賢錄》,《續修四庫全書》第54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清.孔繼汾述,《闕里文獻考》,濟南:山東友誼書社出版,1989。 清.李清馥,《閩中理學淵源考》,北京:商務印書館,2018。 清.黃宗羲撰,清.全祖望補,《宋元學案》,《黃宗羲全集》第3-6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清.蔡上翔,《王荊公年譜考略》,收入《王安石年譜三種》,北京:中華書局,1994。 王智勇主編,《宋代詔令全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2。 祝尚書編,《宋集序跋彙編》,北京:中華書局,2010。 近人論著 (一)專書 丁耘,《道體學引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9。 刁忠民,《兩宋御史中丞考》,成都:巴蜀書社,1995。 大槻信良,《朱子四書註典據考》,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6。 孔令宏,《宋代理學家與道家、道教》,北京:中華書局,2006。 方克立編,《湘學史》,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方俊吉,《孟子學說及其在宋代之振興》,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 方健,《北宋士人交游錄》,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3。 方誠峰,《北宋晚期的政治制度與政治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王文亮,《中國聖人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 王水照,《王水照自選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王水照,《宋代文學通論》,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7。 王水照,《蘇軾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4。 王世宗,《南宋高宗朝變亂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9。 王立新,《開創時期的湖湘學派》,長沙:岳麓書社,2003。 王汎森,《古史辨運動的興起》,台北:允晨文化公司,1987。 王汎森,《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中國近代思想史的再思考》,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7。 王育濟,《天理與人欲》,濟南:齊魯書社,1992。 王建文,《奉天承運—古代中國的「國家」概念及其正當性基礎》,台北:三民書局,1995。 王書華,《荊公新學及其興替》,北京:中華書局,2021。 王章偉,《風雪破窯:呂蒙正與宋代「新門閥」》,台北:三民書局,2022。 王雪卿,《當代張載學》,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21。 王曾瑜,《宋高宗》,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 王曾瑜,《岳飛和南宋前期政治與軍事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2。 王瑞明,《宋代政治史概要》,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 王雷松,《胡安國《春秋傳》校釋與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 王德權,《為士之道—中唐士人的自省風氣》,台北:政大出版社,2012。 包遵信,《批判與啟蒙》,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9。 古清美,《宋明理學概述》,台北:台灣書店,1996。 申緒璐,《人能弘道:二程語錄與洛學門人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 石明慶,《理學文化與南宋詩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任劍濤,《複調儒學 從古典解釋到現代性追求》,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 任繼愈,《中國哲學史 第三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向世陵,《理氣性心之間—宋明理學的分體與四系》,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6。 成中英,《合內外之道—儒家哲學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朱剛,《唐宋古文運動與士大夫文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 朱漢民,《湖湘學派史論》,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4。 朱漢民、肖永明,《宋代《四書》學與理學》,北京:中華書局,2009。 朱漢民等,《湖湘學派源流》,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7。 牟宗三,《宋明理學演講錄》,《牟宗三先生全集》第30冊,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3。 牟宗三,《政道與治道》,《牟宗三先生全集》第10冊,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3。 何成軒,《儒學南傳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何忠禮,《南宋科舉制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何忠禮等著,《南宋史稿》,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9。 何俊,《南宋儒學建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何俊,《從經學到理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 何冠環,《宋初朋黨與太平興國三年進士》,上海:中西書局,2018。 何冠環,《拓地降敵:北宋中葉內臣名將李憲研究》,重慶:重慶出版社,2023。 何澤恆,《歐陽修之經史學》,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0。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9。 余英時,《中國近世倫理與商人精神》,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7。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7。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 余英時,《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台北:允晨文化公司,2004。 余英時,《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07。 余英時,《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台北:時報文化公司,1986。 余英時,《猶記風吹水上鱗 錢穆與現代中國學術》,台北:三民書局,1991。 余英時,《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4。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0。 余敦康,《內聖外王的貫通—北宋易學的現代闡釋》,北京:學林出版社,1997。 吳怡,《中國哲學發展史》,台北:三民書局,2009。 吳松弟,《北方移民與南宋社會變遷》,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 吳展良編,《傳統思維方式與學術語言的基本特性論集》,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 吳國武,《兩宋經學學術編年》,南京:鳳凰出版社,2015。 吳國武,《經術與性理:北宋儒學轉型考論》,北京:學苑出版社,2009。 吳震,《朱子思想再讀》,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8。 呂肖奐,《宋詩體派論》,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 呂振羽,《中國政治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49。 呂蔚,《安史之亂與盛唐詩人》,北京:中華書局,2003。 宋鼎宗,《春秋胡氏學》,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0。 李日章,《程顥 程頤》,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6。 李弘祺,《宋代官學教育與科舉》,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4。 李弘祺,《宋代教育散論》,台北:東昇出版社,1980。 李同樂,《北宋士大夫的政治理想和實踐—以北宋前中期為中心的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5。 李如冰,《宋代藍田四呂及其著述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李昌憲,《司馬光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 李明輝,《儒學與現代意識》,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 李長遠,《北宋理學「性與天道」思想的淵源初探》,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12。 李建軍,《宋代《春秋學》與宋型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李建漳,《漢娜鄂蘭》,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8。 李紀祥,《兩宋以來大學改本之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 李紀祥,《明末清初儒學之發展》,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李國鈞,《中國書院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 李祥俊,《王安石學術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李華瑞,《王安石變法研究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李華瑞,《宋夏關係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李超,《南宋寧宗朝前期政治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 李敬峰,《二程後學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0。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杜保瑞,《北宋儒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5。 杜瑜,《中國經濟重心南移—唐宋間經濟發展的地區差異》,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5。 汪惠敏,《宋代經學之研究》,台北:師大書苑,1989。 沈松勤,《北宋文人與黨爭》,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沈松勤,《南宋文人與黨爭》,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肖永明,《北宋的新學與理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1。 肖永奎,《法度與道德—王安石學術及其變法運動述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 周予同,《周予同經學論著選集(增訂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周夢江,《葉適與永嘉學派》,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 林正秋,《南宋都城臨安研究》,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6。 林桂榛,《天道天行與人性人情:先秦儒家“性與天道”論考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 林素芬,《北宋中期儒學道論類型研究》,台北:里仁書局,2008。 林啟屏,《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 林慶彰主編,《中國歷代經書帝王學叢書 宋代編》,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12。 祁琛雲,《北宋科甲同年關係與士大夫朋黨政治》,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5。 邸利平,《道由中出—呂大臨的道學闡釋》,北京:中華書局,2020。 金中樞,《宋代學術思想研究》,台北:幼獅文化公司,1989。 侯外盧等編,《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咸曉婷,《中唐儒學變革與古文運動嬗遞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6。 姚瀛艇,《宋代文化史》,台北:雲龍出版社,1995。 姜廣輝,《中國經學思想史 第一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姜廣輝,《理學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胡元玲,《張載易學與道學:以《橫渠易說》及《正蒙》為主之探討》,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4。 胡孚琛,《道學通論—道家、道教、丹道(增訂版)》,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胡昭曦等,《宋代蜀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97。 苗春德,《宋代教育》,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2。 韋兵,《完整的天下經驗—宋遼夏金元之間的互動》,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9。 韋政通,《儒家與現代化》,台北:水牛圖書出版公司,1978。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三》,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6。 夏長樸,《王安石新學探微》,台北:大安出版社,2015。 夏長樸,《李覯與王安石研究》,台北:大安出版社,1989。 孫旭紅,《居今與志古—宋代《春秋》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 孫振青,《宋明道學》,台北:千華出版公司,1986。 孫國棟,《唐宋史論叢(增訂版)》,香港:商務印書館,2000。 徐吉軍,《南宋都城臨安》,杭州:杭州出版社,2008。 徐洪興,《思想的轉型—理學發生過程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徐紅,《北宋初期進士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徐復觀,《中國經學史的基礎》,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6。 徐遠和,《洛學源流》,濟南:齊魯書社,1987。 涂美雲,《北宋黨爭與文禍、學禁之關係研究》,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12。 涂美雲,《朱熹論三蘇之學》,台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05。 祝尚書,《北宋古文運動發展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馬茂軍,《宋代散文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8。 高克勤,《王安石與北宋文學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 崔大華,《儒學引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張分田,《中國帝王觀念》,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張文治,《理學治要》,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8。 張立文,《宋明理學邏輯結構的演化》,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3。 張立文《朱熹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張再林,《作為身體哲學的中國古代哲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張邦煒,《宋代政治文化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張其凡,《宋代政治軍事論稿》,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張其凡,《宋初政治探研》,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5。 張岱年《思想‧文化‧道德》,成都:巴蜀書社,1992。 張波,《張載年譜》,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2015。 張峻榮,《南宋高宗偏安江左原因之探討》,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 張詩偉,《民本的極限:黃宗羲政治思想新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張維玲,《從天書時代到古文運動》,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22。 張維玲,《從南宋中期反近習政爭看道學士大夫對「恢復」態度的轉變(1163-1207)》,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 張德蘇,《從「禮崩樂壞」到「克己復禮」—周室衰亂與孔子救世的人性思索》,濟南:齊魯書社,2008。 張蔭麟,《中國上古史綱》,台北:里仁書局,1982。 張灝,《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北京:新星出版社,2010。 張灝,《幽暗意識與時代探索》,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6。 梁啟超,《王安石傳》,海口:海南出版社,1993。 梁庚堯,《北宋的改革與變法:熙寧變法的源起、流變及其對南宋歷史的影響》,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23。 許倬雲,《求古編》,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4。 許浩然,《周必大的歷史世界:南宋高、孝、光、寧四朝士人關係之研究》,南京:鳳凰出版社,2016。 陳立勝,《「身體」與「詮釋」—宋明儒學論集》,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 陳立驤,《宋明儒學新論》,高雄:高雄復文出版社,2005。 陳克明,《司馬光學述》,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 陳來,《中國近世思想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陳來,《仁學本體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 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生活.新知.讀書三聯書店,1996。 陳來,《宋明理學》,台北:允晨文化公司,2010。 陳來主編,《早期道學話語的形成與演變》,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陳東原,《中國教育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陳峰,《北宋武將群體與相關問題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4。 陳寅恪,《元白詩箋證稿》,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 陳智超編,《陳樂素史學文存》,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2。 陳植鍔,《北宋文化史述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陳雯怡,《由官學到書院》,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4。 陳暢,《理學道統的思想世界》,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7。 陳榮捷,《朱子門人》,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2。 陳榮捷,《朱學新探索》,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 陳榮捷,《朱學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2。 陳榮捷,《宋明理學之概念與歷史》,台北:中研院文哲所,1996。 陳榮捷,《新儒學論集》,台北:中研院文哲所,1995。 陳學霖,《宋史論集》,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 陳蘇鎮,《中國古代政治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陳鐘凡,《兩宋思想述評》,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 陶晉生,《女真史論》,台北:食貨出版社,1981。 陶晉生,《宋遼金元史新編》,台北:稻鄉出版社,2013。 陶晉生,《宋遼關係史研究》,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4。 陸揚,《清流文化與唐帝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 麥仲貴,《王門諸子致良知學之發展》,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73。 麥仲貴,《宋元理學家著述生卒年表》,香港:新亞研究所,1968。 傅小凡,《宋明道學新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喬象鍾等編,《唐代文學史 上》,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 曾亦、黃銘,《董仲舒與漢代公羊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曾棗莊,《文星璀璨:北宋嘉祐二年貢舉考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 曾瑞龍,《拓邊西北—北宋中後期對夏戰爭研究》,香港:中華書局,2006。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 第五冊》,《三松堂全集》第10冊,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馮茜,《唐宋之際禮學思想的轉型》,北京:生活.新知.讀書三聯書店,2020。 黃俊傑編,《中國經典詮釋系統(一):通論篇》,台北:喜馬拉雅基金會,2001。 黃進興,《優入聖域》,台北:允晨文化公司,1994。 黃彰健,《經學理學文存》,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6。 黃寬重,《宋史論叢》,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3。 黃寬重,《南宋地方武力—地方軍與民間自衛武力的探討》,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2。 黃寬重,《南宋軍政與文獻探索》,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0。 黃寬重,《南宋時代抗金的義軍》,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8。 黃寬重,《孫應時的學宦生涯:道學追隨者對南宋中期政局變動的因應》,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8。 楊小敏,《蔡京、蔡卞與北宋晚期政局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 楊天保,《金陵王學研究:王安石早期學術思想的歷史考察(1021—1067)》,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楊世文,《走出漢學—宋代經典辨疑思潮研究》,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8。 楊果,《中國翰林制度研究》,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 楊國安,《宋代韓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楊勝寬,《蘇軾與蘇門文人集團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 楊渭生,《南宋理學一代宗師楊時思想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 楊慶存,《宋代散文研究(增訂版)》,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 楊儒賓,《從《五經》到《新五經》》,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2003。 溫偉耀,《成聖之道—北宋二程修養工夫論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4。 葉坦,《大變法—宋神宗與十一世紀的改革運動》,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6。 葉坦,《傳統經濟觀的大論爭—司馬光與王安石的比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 葉坦,《葉坦文集》,桂林:廣西人民出版社,2005。 葉國良,《宋人疑經改經考》,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0。 葛兆光,《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 葛志毅,《周代分封制度研究》,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2。 葛荃,《權利宰制理性》,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 葛荃編,《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1。 董平,《王陽明的生活世界—通往聖人之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8。 虞云國,《南宋行暮:宋光宗宋寧宗時代》,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賈海濤,《北宋儒術治國政治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6。 賈順先,《宋明理學新探》,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漆俠,《王安石變法(增訂本)》,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漆俠,《宋學的形成和演變》,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漆俠,《知困集》,保定: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漆俠,《探知集》,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1999。 蒙培元,《理學的演變》,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 蒙培元,《理學範疇系統》,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裴汝誠,《半粟集》,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0。。 趙冬梅,《大宋之變(1063-1086)》,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20。 趙冬梅,《寬容與執拗:迂夫司馬光與北宋政治》,北京:中信出版社,2024。 劉乃昌,《兩宋文化與詩詞發展論略》,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5。 劉子健,《兩宋史研究彙編》,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6。 劉子健,《歐陽修治學與從政》,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4。 劉丰,《北宋禮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 劉成國,《荊公新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劉伯驥,《宋代政教史 上冊》,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1。 劉昭明,《蘇軾與章惇關係考》,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11。 劉紀璐,《宋明理學》,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21。 劉修明,《儒生與國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 劉復生,《北宋中期儒學復興運動》,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 劉象彬,《二程理學基本範疇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87。 劉學斌,《北宋新舊黨爭與士人政治心態研究》,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10。 劉靜貞,《皇帝和他們的權力—北宋前期》,台北:稻鄉出版社,1996。 劉馨珺,《南宋荊湖南路的變亂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4。 潘富恩等,《程顥程頤理學思想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8。 蔡仁厚,《宋明理學 北宋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9。 蔡仁厚,《宋明理學 南宋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3。 蔡元培,《中國倫理學史》,北京:中國畫報出版社,2010。 蔡方鹿,《中國經學與宋明理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蔡方鹿,《朱熹經學與中國經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蔡方鹿,《程頤程顥與中國文化》,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1。 蔣復璁,《宋史新探》,台北:正中書局,1975。 蔣慶,《政治儒學—當代儒學的轉向、特質與發展》,北京:生活.新知.讀書三聯書店,2003。 諸葛憶兵,《范仲淹傳》,北京:中華書局,2012。 鄧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 鄧小軍,《唐代文學的文化精神》,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 鄧克銘,《宋代理學概念之開展》,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 鄧國光,《韓愈文統探微》,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5。 鄧廣銘,《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鄧廣銘,《鄧廣銘治史叢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鄧廣銘,《鄧廣銘學術論著自選集》,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鄧潭洲,《韓愈研究》,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鄭臣,《內聖外王之道—實踐哲學視域內的二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鄭欽仁編譯,《中國政治制度與政治史》,台北:稻禾出版社,1996。 燕永成,《南宋史學研究》,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7。 盧廣森主編,《洛學及其中州後學》,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9。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文化大學出版社,1985。 錢建狀,《南宋初期的文化重組與文學新變》,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6。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錢賓四先生全集》第16冊,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8。 錢穆,《宋代理學三書隨劄》,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3。 錢穆,《宋明理學概述》,《錢賓四先生全集》第9冊,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8。 錢穆,《國史大綱》,《錢賓四先生全集》第27-28冊,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8。 錢穆,《國史新論》,《錢賓四先生全集》第30冊,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8。 錢穆,《陽明學述要》,《錢賓四先生全集》第10冊,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8。 閻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 戴君仁,《閻毛古文尚書公案》,台北:國立編譯館,1979。 戴景賢,《宋元學術思想史論集 上編》,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8。 韓酉山,《秦檜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薩孟武,《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三民書局,1989。 羅家祥,《北宋黨爭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 羅家祥,《宋代政治與學術論稿》,香港:華夏文化藝術出版社,2008。 藤井倫明,《朱熹思想結構探索— 以「理」為考察中心》,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 關長龍,《兩宋道學命運的歷史考察》,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 饒宗頤,《中國史學上之正統論》,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 龔杰,《張載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6。 (二)期刊論文 丁為祥,〈余英時“政治文化”的特色及其形成—再讀《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哲學分析》,3:3,上海,2012,頁176-196。 于瑞桓,〈司馬光的史學思想及其理學精神〉,《山東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3期,濟南,2002,頁9-14。 方笑一,〈兩宋之際的學派消長與學術變局〉,《學術月刊》,45:2,上海,2013,頁147-154。 方誠峰,〈補釋宋高宗最愛元祐〉,《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9:2,北京,2014,頁69-76。 方誠峰,〈論北宋熙、豐、元祐年間的中樞體制變動(1068-1093)〉,《漢學研究》,28:4,台北,2010,頁107-138。 方震華,〈夷狄無百年之運—運數論與夷夏觀的分析〉,《台大歷史學報》,第60期,台北,2017,頁159-191。 方震華,〈唐宋政治論述中的貞觀之政-治國典範的論辯〉,《台大歷史學報》,第40期,台北,2007,頁19-55。 方震華,〈從和戎到拓邊—北宋中期對外政策的轉折〉,《新史學》,24:2,台北,2013,頁35-67。 王化雨,〈北宋元祐後期政局探析〉,《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4:6,成都,2017,頁165-172。 王化雨,〈政事、政爭與政局:北宋元祐吏額事件發微〉,《史林》,2016年第1期,上海,2016,頁36-46。 王化雨,〈蔡京去留與徽宗朝初年政治〉,《史林》,2017年第6期,上海,2017,頁68-78。 王聿均,〈清代中葉士大夫之憂患意識〉,《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1期,台北,1982,頁1-11。 王京生,〈夏竦告變看慶曆新政失敗原因〉,《濟南大學學報》,1992年1期,濟南,1992,頁61-63。 王昌偉,〈兩宋之際理學家的帝王觀—以羅從彥《尊堯錄》為例〉,《現代儒學》,2021年第3期,上海,2021,頁81-97。 王書華,〈二程對荊公新學的批判〉,《孔子研究》,2004年第5期,濟南,2004,頁64-72。 王博,〈文治秩序與士人主體—論北宋士大夫主體性之形成〉,《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1年第1期,北京,2001,頁85-90。 王曾瑜,〈宋朝的文武區分和文臣統兵〉,《中州學刊》,1984:2,鄭州,1984,頁107-111。 王曾瑜,〈紹興和議與士人氣節〉,《中國史研究》, 2001年第3期,北京,2001,頁129-137。 王曾瑜,〈關於秦檜歸宋的討論〉,《歷史研究》,2002年第3期,北京,2002,頁166-172。 王琦、朱漢民,〈以道學建構帝學—朱熹詮釋《大學》的另一種理路〉,《社會科學》,2018第4期,上海,2018,頁130-137。 王瑞來,〈宋代士大夫主流精神論—以范仲淹為中心的考察〉,《宋史研究論叢》,第六輯,保定,2005,頁169-198。 王瑞來,〈將錯就錯:宋代士大夫“原道”略說—以范仲淹的君臣關係論為中心的考察〉,《學術月刊》,41:4,上海,2009,頁126-132。 王瑞來,〈試論導致慶歷新政失敗的一個因素—讀范仲淹致葉清臣信〉,《學術月刊》,1990年9期,上海,1990,頁79-81。 王瑞來,〈論宋代皇權〉,《歷史研究》,1985年第2期,北京,1985,頁144-160。 王嘉川,〈秦檜歸宋問題平議〉,《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1:4,保定,2006,頁 98-103。 王爾敏,〈經世思想之義界問題〉,《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3期,台北,1984,頁27-38。 王曾瑜,〈北宋晚期政治簡論〉,《中國史研究》,1994年第1期,北京,1994,頁82-87。 王曾瑜,〈宋朝的文武區分和文臣統兵〉,《中州學刊》,1984:2,鄭州,1984,頁107-111。 王曾瑜,〈洛、蜀、朔爭辨〉,文收吳榮曾等著,《盡心集:張政烺先生八十慶壽論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頁351-369。 付長珍,〈胡寅辟佛思想的方法論辨析〉,《歷史教學問題》,2008年第5期,上海,2008,頁59-61。 包偉民,〈精英們“地方化”了嗎?—試論韓明士《政治家與紳士》與“地方史”研究方法〉,《唐研究》,第11卷,北京,2005,頁653-671 申緒璐,〈道南一脈考〉,《中國哲學史》,2012年第4期,北京,2012,頁94-101。 向世陵,〈“淪于空寂”與“滯于形器”—朱熹對呂學與陸學的批評〉,《社會科學戰線》,2019年第4期,長春,2019,頁20-26。 向世陵,〈朱熹對呂學的批評及呂祖謙學問觀一瞥〉,《浙江學刊》,2018年第5期,杭州,2018,頁141-147。 向世陵,〈宋代主流意識支配下的戰爭觀〉,《歷史研究》,2009年第2期,北京,2009,頁38-50。 朱剛,〈士大夫文化的兩種模式:《虔州學記》與《南安軍學記》〉,《江海學刊》,2007年第3期,南京,2007,頁174-180。 朱剛,〈從先憂後樂到簞食瓢飲—北宋士大夫心態之轉變〉,《文學遺產》,2009年第2期,北京,2009,頁54-63。 朱雪芳,〈道南一脈—從楊時到李侗〉,文收明溪縣楊時文化研究會編,《楊時研究文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頁190-199。 朱瑞熙,〈宋朝經筵制度〉,《中華文史論叢》,第55輯,上海,1996,頁1-52。 朱瑞熙,〈慶曆新政行廢考實〉,《學術月刊》,1990年2期,上海,1990,頁50-55。 朱漢民,〈師道復興與宋學崛起〉,《哲學動態》,2020年第7期,北京,2020,頁31-39。 朱漢民、肖永明,《二程理學體系的建構與《四書》》,《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0:4,桂林,2004,頁29-32。 朱銘堅,〈黨爭漩渦中的太學〉,《新史學》,29:2,台北,2018,頁67-76。 朱學博,〈楊時身后形象的人為塑造—兼論楊時墓志撰寫的風波〉,《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年第3期,上海,2020,頁32-42。 江宜樺,〈“政治是什麼?”-試析亞里斯多德的觀點〉,《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9期,台北,1995, 頁165-194。 何玉紅,〈孝與高宗朝政治的展開〉,《中國史研究》,2023年第4期,北京,2023,頁148-166。 何佑森,〈兩宋學風的地理分布〉,文收夏長樸等編,《儒學與思想 何佑森先生學術論文集 上冊》,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頁183-210。 何忠禮,〈“紹興和議”簽訂以后的南宋政治〉,《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7:3,杭州,1997,頁61-68。 何忠禮,〈論南宋高宗朝的科舉制度〉,《探索與爭鳴》,2007年第5期,上海,2007,頁73-77。 何忠禮,〈關于秦檜歸宋問題的再討論—兼與王曾瑜先生商榷〉,《歷史研究》,2003年第5期,北京,2003,頁 160-167。 何俊,〈王學、洛學之消長與南宋理學的開始〉,《浙江社會科學》,2000年第6期,杭州,2000,頁117-124。 何俊,〈胡寅《崇正辨》論〉,《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1:6,杭州,2001,頁20-25。 何俊,〈慶元黨禁的性質與晚宋儒學的派系整合〉,《中國史研究》,2004第1期,北京,2004,頁109-117。 吳展良,〈聖人之書與天理的恆常性:朱子的經典詮釋之前提假設〉,《台大歷史學報》,第 33期,台北,2004,頁71-95。 吳振清,〈北宋《神宗實錄》五修始末〉,《史學史研究》,19952,北京,1995,頁32-37。 吳海峰,〈溝通中西史學的範本:評劉子健《中國轉向內在》〉, 《國際漢學》,2023年第1期,北京,2023,頁144-148。 吳國武,〈北宋經筵講義考論〉,《國學學刊》,2009年第3期,北京,2009,頁41-52。 吳國武,〈程頤入侍經筵考—兼談朱熹的講讀活動及程朱系譜的形成〉,收入陳來、朱杰人主編,《人文與價值:朱子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朱子誕辰880周年紀念會論文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頁98-112。 吳震,〈中國思想史上的「聖人」概念〉,《杭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4期,杭州,2013,頁13-25。 宋衍申,〈評司馬光的經濟思想〉,《晉陽學刊》,1985年第5期,太原,1985,頁95-97。 宋衍伸,〈慶曆新政時期的諫官〉,《東北師大學報》,1982年第4期,長春,1982,頁21-26。 李弘祺,〈絳帳遺風—私人講學的傳統〉,文收林慶彰主編,《中國文化新論—學術篇》,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3,頁343-410。 李存山,〈王安石變法的再評價〉,《博覽群書》,2006年第9期,北京,2006,頁51-59。 李存山,〈范仲淹與宋代新儒學〉,《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1期,長沙,2008,頁5-13。 李存山,〈范仲淹與宋代儒學復興〉,《哲學研究》,2003年第10期,北京,2003,頁40-47。 李存山,〈程朱的格君心之非思想〉,《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6年第1期,北京,2006,頁40-49。 李存山,〈關于列寧評價王安石的一個誤引〉,《中國學術年鑒(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上卷,北京,2004,頁524-525。 李如鈞,〈予奪在上-宋徽宗朝的違御筆責罰〉,《台大歷史學報》,第60期,台北,2017,頁119-158。 李克建,〈論道統思想對宋代民族觀的影響〉,《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8期,成都,2016,頁197-201。 李春梅,〈孔文仲與洛蜀黨爭〉,《宋代文化研究》,第11輯,成都,2002,頁119-127。 李紀祥,〈「經世」觀念與宋明理學〉,《書目季刊》,32:3,台北,1989,頁30-40。 李貞慧,〈蘇軾詩在北宋末年的流傳及其意義—以東坡詩註及宋人詩話為中心的觀察〉,《清華中文學報》,第1期,新竹,2007,頁133-169。 李海潔,〈夏竦蒙冤的道學環境與史學背景〉,《中華文史論叢》,2015年3期,上海,2015,頁163-184。 李國祁,〈道咸同時期我國的經世致用思想〉,《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5期下,台北,1986,頁17-65。 李細成,〈“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四種歧解辨正〉,《孔子學刊》,第10輯,上海,2019,頁29-45。 李華瑞,〈宋朝積弱說的再認識〉,《文史哲》,2013年第6期,濟南,2013,頁33-42。 李華瑞,〈南宋時期新學與理學的消長〉,《史林》,2002年第3期,上海,2002,頁28-34。 李德鋒,〈論朱熹對史學的影響-思想哲學史的邏輯研究必須歷史思維的介入〉,收入宋明理學研究中心編,《朱子與朱子學文獻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16,頁126-139。 束景南等,〈四書升格運動與宋代四書學的興起〉,《歷史研究》,2007年第5期,北京,2007,頁76-94。 汪高鑫,〈對司馬光歷史盛衰論的再認識〉,《史學史研究》,2000年第1期,北京,2000,頁30-38。 汪高鑫,〈論漢代公羊學的夷夏之辨〉,《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1期,天津,2006,頁87-92。 沈松勤,〈北宋臺諫制度與黨爭〉,《歷史研究》,1998年第4期,北京,1998,頁27-44。 沈松勤,〈論“元祐學術”與“元祐敍事”〉,《中華文史論叢》,2007年4期,上海,2007, 頁201-214。 沈松勤,〈論“元祐學術”與“元祐敍事”〉,《中華文史論叢》,第88輯,上海,2007,頁201-238。 沈松勤,〈論“紹興和議”期間的文學生態〉,《中文自學指導》,2007年第3期,上海,2007,頁3- 12。 沈松勤,〈論南宋相黨〉,《中國文化研究》,2002年夏之卷,北京,2002,頁56-62。 肖紅兵,〈呂公著居洛考〉,《新鄉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4:6,新鄉,2010,頁80-82。 周佳,〈北宋仁宗朝的集議〉,《中華文史論叢》,2012年4期,上海,2012,頁65-88。 周寶珠,〈南宋對金和戰鬥爭中的主守派與趙鼎〉,《河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79年第5期,開封,1979,頁10-16。 周鑫,〈韓明士:《官宦與紳士:兩宋江西撫州的精英》〉,《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7卷,天津,2006,頁411-420。 林永勝,〈作為樂道者的孔子—論理學家對孔子形象的建構及其思想史意義〉,《清華中文學報》,第13期,新竹,2015,頁5-48。 林保全,〈南宋學者對北宋理學社群之建構—以朱熹《伊洛淵源錄》為觀察核心〉,《東華人文學報》,第23期,花蓮,2013,頁83-123。 林素芬,〈帝王與「天」─王安石、程頤《易》說中天道論的帝王學應用〉,《台北大學中文學報》,第24期,台北,2018,頁79-105。 林瑞翰,〈紹興十二年以前南宋國情之研究〉,文收大陸雜誌社編,《宋遼金史研究論集》,台北:大陸雜誌社,1960,頁74-84。 林聰舜,〈傳統儒者經世思想的困境—從明清之際的顧、黃、王等人談起〉,《哲學與文化》,14:7,台北,1987,頁47-58。 芮和蒸,〈論宋太祖之創業開國〉,《宋史研究集》,第5輯,(台北,1970),頁429-478。 邱俊鵬,〈蘇軾政治思想管見〉,《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9年第4期,成都,1979,頁54-62。 邱漢生,〈王安石《詩義》的法家思想〉,《天津師範學院學報》,1974年第1期,北京,1974,頁44-48。 金中樞,〈宋代三省長官廢置之研究〉,《宋史研究集》,第17輯,台北,1988,頁39-92。 金中樞,〈宋代的經學當代化初探—聶崇義的三禮圖學〉,《成功大學歷史學報》,第10期,台南,1983,頁77-104。 金生楊,〈張浚與新學〉,《西華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 年第2期,南充,2014,頁45-50。 金春峰,〈宋代的學派與政派—從紹興學禁到慶元黨禁〉,《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8:3,永洲,2007, 頁1-12。 青山大介,〈中國先秦「聖人」與「賢者」概念探析〉,《經學研究集刊》,第18期,高雄,2015,頁19-40。 俞菁慧,〈《周禮‧泉府》與熙寧市易法〉,《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4期,北京,2014,頁23-33。 俞菁慧,〈北宋熙寧青苗借貸及其經義論辯—以王安石《周禮》學為線索〉,《歷史研究》,2016年第2期,北京,2016,頁20-39。 姜鵬,〈北宋經筵中的師道實踐〉,《學術研究》,2009第7期,廣州,2009,頁114-121。 姜鵬,〈宋初文治導向與經筵緣起〉,《傳統中國研究集刊》,第7輯,上海,2009,頁271-285。 姜鵬,《北宋經筵與宋學的興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頁203-225。 施平,〈評司馬光的元祐復僻〉,《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76年第3期,北京,1976,頁61-66。 胡適,〈記李覯的學說〉,文收項維新主編,《中國哲學思想論集》,台北:牧童出版社,1977,頁1-20。 范立舟,〈程顥、程頤論王道與治道及其現代意義〉,《浙江社會科學》,2020第12期,杭州,2020,頁117-126。 范立舟,〈論兩宋理學家的政治理想〉,《政治學研究》,2005年第1期,北京,2005,頁107-114。 范立舟,《理學的產生及其歷史命運》,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1,頁191-195。 范兆飛,〈中古地域集團學說的運用與流變〉,《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1期,廈門,2016,頁13-25。 范建文,〈兩宋之際政治與王安石新學流變〉,《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46:6,南昌,2015,頁115-121。 唐明亮、黃鴻春,〈周初至春秋天命觀中的德與道〉,《廣西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2:2,南寧,2011,頁150-153。 夏長樸,〈司馬光疑孟及其相關問題〉,《台大中文學報》,第9 期,台北,1997,頁115-144。 夏長樸,〈李覯的重禮思想及其與荀子的關係〉,《台大中文學報》,第2期,台北,1988,頁265-282。 夏長樸,〈從李心傳《道命錄》論宋代道學的成立與發展〉,《宋史研究集》,第36輯,台北,2006,頁1-66。 夏長樸,〈尊孟與非孟一試論宋代孟子學之發展及其意義〉,《中國哲學》,第24輯,瀋陽,2002,頁 559-624。 孫杰,〈經筵講讀:經筵講官與帝王互動中的經典傳承—以《五經》《四書》為中心的考察〉,《學術探索》,2021第3期,昆明,2021,頁105-113。 孫歌,〈丸山真男政治學中的「政治」〉,《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73期,台北,2009,頁219-242。 孫艷輝,〈南宋名臣趙鼎年譜簡編〉,《船山學刊》,2010年第3期,長沙,2010,頁96-99。 徐公喜,〈元代前期朱子學官學化的確立與緣由〉,《船山學刊》,2023年第1期,長沙,2023,頁71-84。 徐洪興,〈經學更新運動中的一個轉折點—論慶曆之際的社會思潮〉《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88年第6期,上海,1988,頁102-108。 徐洪興,〈試論范仲淹與北宋理學的興起〉,《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2年第2期,上海,1992,頁 60-66。 徐洪興,〈試論歐陽修與北宋理學思潮的興起〉,《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6期,上海,1997,頁41-48。 徐規,〈宋太祖誓約辨析〉,《歷史研究》,1986年第4期,北京,1986,頁190-192。 涂美雲,〈從「禁錮」到「一尊」-看 朱學在宋、元時期的發展〉,《東吳中文學報》,第27期,台北,2014,頁101-141。 涂美雲,〈從元祐黨爭看蘇軾學禁及其發展〉,《東吳中文學報》,第19期,台北,2010,頁198-206。 祝平次,〈評余英時先生的《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成大中文學報》, 第19期,台南,2007,頁249-298。 祝尚書,〈重讀呂本中:政治傾向與詩史情懷〉,《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56:1,北京,2019,頁72-82。 馬積高,〈試論蘇軾政治態度與文學成就〉,《湖南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8年第3期,長沙,1978,頁73-85。 高紀春,〈秦檜與洛學〉,《中國史研究》,2002年第2期,北京,2002,頁97-108。 高紀春,〈趙鼎集團的瓦解與洛學之禁〉,《中國史研究》,1997年第3期,北京,1997,頁108-117。 崔大華,〈理學形成的兩個支 點〉,《開封大學學報》,1997年第1期,開封,1997,頁12-14。 張立文,〈略論宋明理學〉,收入中國哲學史學會、浙江省社會科學研究所編,《論宋明理學:宋明理學討論會論文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頁14-36。 張立文、方立天,〈王安石反對司馬光的鬥爭〉,《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74年第1期,北京,1974,頁37-44。 張希清,〈士大夫與天子共治天下—范仲淹與慶曆新政〉,《博覽群書》,2010年第10期,北京,2010,頁10-13。 張邦煒,〈重文輕武:趙宋王朝的潛規則〉,《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2:1(成都,2015),頁138-145。 張邦煒,〈關於建中之政〉,《四川師範大學學報》,29:6,成都,2002,頁99-108。 張其凡,〈“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試析—北宋政治架構探微〉,《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3:6,廣州,2001,頁114-123。 張家偉,〈從政事到學術:徽宗時期王安石批判的重心轉變〉,《東華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0:5,撫州,2021,頁423-433。 張素卿,〈思想的展示:述論張載思想的「學思歷程」〉,《台大中文學報》,第7期,台北,1995,頁313-346。 張健,〈從祀配享之議:南宋政治與思想視野下的蘇學地位〉,《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55:2,北京,2018,頁112-127。 張健,〈從配享到削祀:王安石的孔廟位次與王學升降〉,《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59:3,北京,2022,頁56-68。 張廣達,〈內藤湖南的唐宋變革說及其影響〉,《唐研究》,第11卷,北京,2005,頁5-72。 張蔭麟,〈宋太祖釋碑及政事堂刻石考〉,收入張云台編,《張蔭麟文集》,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3,頁497-501。 張曉宇,〈「學派」以外:北宋士人鄒浩的政治及學術思想〉,《思想史》,第8,台北, 2018,頁1-46。 張曉宇,〈從黃隱事件再論元祐初期政局與黨爭〉,《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66期,香港,2018,頁 1-20。 張曉宇〈理學與皇權一兩宋之際「聖學」觀念的演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92本第4分,台北,2021,頁649-700。 張曉淮,〈兩宋文化轉型的新詮釋—讀劉子健 《中國轉向內在一-兩宋之際的文化內向》〉,《學海》,2002年第4期,南京,2002,頁208。 張興武,〈慶曆聖德詩與北宋中期政治文化轉型〉,《中華文史論叢》,2007年1期,上海,2007,頁203-221。 張灝,〈宋明以來儒家經世思想試釋〉,文收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近世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頁3-20。 曹家齊,〈從推尊漢唐到超邁漢唐—司馬光的「三代」漢唐史論及其現實關照〉,《新亞學報》,40:2,香港,2023,頁59-84。 曹家齊,〈愛元祐與遵嘉祐〉,《學術研究》,2005年第11期,廣州,2005,頁103-107。 曹鑫,〈再造秩序:王安石變法的道、術與勢〉,《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青島,2018,頁59-67。 梁山,〈司馬光《溫公易說》的政治思想〉,《宋代文化研究》,第25輯,成都,2019,頁244-260。 梁天錫,〈北宋台諫制度之轉變〉,《宋史研究集》,第9輯,台北,1977,頁277-338。 梅廣,〈內聖外王考略〉,《清華學報》,41:4,新竹,2011, 頁621-667。 章權才,〈胡安國《春秋傳》研究〉,《學術研究》,1995年第2期,廣州,1995,頁89-93。 許紀霖,〈「我是大正之子」:丸山真男的思想史研究〉,《讀書》,2022年第6期,北京,2022,頁23-32。 許家星,〈克己最難—略析程子克己工夫論之內涵及其意義〉,文收陳義初主編,《二程與宋學—首屆宋學暨程顥程頤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頁155-165。 許起山,〈論宋高宗朝後期的科舉與政局〉,《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73期,香港,2021,頁1-32。 郭文佳,〈也談慶曆新政失敗的原因〉,《黃淮學刊(社會科學版)》,11:4,商丘,1995,頁68-71。 陳力衛,〈談丸山真男的《現代政治的思想與行動》〉,《書城》,2018年第6期,上海,2018,頁68-72。 陳守忠,〈王安石變法與熙河之役〉,《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第3期,蘭州,1980,頁3-14。 陳克明,〈略論司馬光的哲學思想〉,《社會科學輯刊》,1982年第5期,瀋陽,1982,頁39-40。 陳良,〈慶曆新政何以失敗—兼談北宋朋黨之爭〉,《學習月刊》,2014年7期,武漢,2014,頁54-55。 陳來,〈從思想世界到歷史世界—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述評〉,《二十一世紀雙月刊》,2003年10月號,香港,2003,頁130-139。 陳東,〈皇權下的師道尊嚴—中國古代經筵坐講立講之爭〉,《教育學報》,5:4,北京,2009,頁103-108。 陳政揚,〈張載「致學程聖」說析論〉,《揭諦》,第19期,嘉義,2010,頁29-74。 陳弱水,〈思想史中的杜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9本第1分,台北,1998,頁1-37。 陳榮捷,〈朱子言體用〉,收入深圳大學國學研究所主編,《中國文化與中國哲學》,北京:東方出版社,1987,頁251-256。 陳德述,〈廖平論孔子托古改制思想評述〉,《西南師範大學學報》,1986年第3期,重慶,1986,頁56-63。 陳樂素,〈流放嶺南的元祐黨人〉,文收陳智超編,《陳樂素史學文存》,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2,頁578-610。 陳曄,〈詞匯與理念:宋代政治概念中的“公議”〉,《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47:1,蕪湖,2019,頁73-82。 陸敏珍,〈刻書、辨書、讀書與南宋道學的展開 以二程著作為中心〉,《哲學與文化》,43:10,台北,2016,頁109-124。 斯維至,〈說德〉,《人文雜志》,1982年第6期,西安,1982,頁74-83。 景新強,〈論北宋的文字獄〉,《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6:2,西安,2007,頁51-56。 曾亦,〈論胡安國的《春秋》學〉,《社會科學輯刊》,2021年第4期,瀋陽,2021,頁26-36。 曾春海,〈「敬」概念在朱學之提出與涵義〉,《哲學與文化》,20:2,台北,1993,頁174-180。 曾祥波,〈南宋初年建都之議及其影響〉,《國學學刊》,2014年第1期,北京,2014,頁62-72。 曾祥波,〈經筵概念及其制度源流商兌〉,《史學月刊》,2019第8期,開封,2019,頁26-35。 程水龍、曹潔,〈《性理群書句解》的價值探究〉,《歷史文獻研究》,第37輯,上海,2016,頁96-103。 程民生,〈論宋代士大夫政治對皇權的限制〉,《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9:3,開封,1999,頁56-64。 粟品孝,〈試論洛蜀會同〉,《西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第3期,重慶,1997,頁91-96。 馮友蘭,〈略論道學的特點、名稱和性質〉,收入中國哲學史學會、浙江省社會科學研究所編,《論宋明理學:宋明理學討論會論文集》,頁37-56。 馮友蘭,〈程顥 程頤〉,《哲學研究》,1980年第10期,北京,1980,頁44-50。 黃克武,〈經世文編與中國近代經世思想研究〉,《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期,台北,1986,頁83-96。 黃克武,〈錢穆的學術思想與政治見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報》,第15期,台北,1987,頁393-412。 黃宏,〈北宋三孔籍貫新考〉,《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7:6,南京,2005,頁64-66。 黃寬重,〈酈瓊兵變與南宋初期的政局〉,文收氏著,《南宋軍政與文獻探索》,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0,頁77-89。 楊宇勛,〈宋高宗的政治緣飾:從中興復國道製造堯舜〉,《嘉大中文學報》,第14期,嘉義,2021,頁57-78。 楊宇勛,〈南宋紹興和議前的財政政策〉,《史耘》,第3、4期,台北,1998,頁1-37。 楊希牧,〈再論堯舜禪讓傳說〉,《食貨月刊》,7:7,台北,1977,頁297-307。 楊念群,〈為甚麼要重提“政治史”研究〉,《歷史研究》,2004年第4期,北京,2004,頁10-13。 楊治平,〈北宋《孟子》詮釋的兩個面向—新學與理學〉,《中國文學研究》,第37期,台北,2014,頁37-66。 楊柳岸,〈“嚴夷夏大防”抑或“重君臣大義—《論語》“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解〉,《中國哲學史》,2009年第4期,北京,2009,頁58-63。 楊國宜,〈兩宋之際理學的境遇和演變〉,《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4:4,保定,2019,頁1-7。 楊勝寬,〈眉山二蘇與臨江三孔的交誼考述〉,《樂山師範學院學報》,31:3,樂山,2016,頁7-14。 楊渭生,〈范仲淹與宋學之勃興〉,《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9: 1,杭州,1999,頁8-12。 楊儒賓,〈如果再迴轉一次「哥白尼的迴轉」--讀余英時先生的「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當代》,第195,台北,2003,頁125-141。 葉坦,〈司馬光理財思想〉,《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6年第6期,北京,1986,頁34-40。 葉坦,〈役法鬥爭中的司馬光〉,《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5年第4期,重慶,1985,頁28-34。 葛兆光,〈洛陽與汴梁:文化中心與政治中心的分離〉,《歷史研究》,2000年第5期,北京,2000,頁24-37。 葛兆光,〈理學誕生前夜的中國〉,《中國史研究》,2001年第1期,北京,2001,頁63-76。 葛兆光,〈置思想於政治始背景之中—再讀余英時先生的《朱熹的歷史世界》〉,文收(美)田浩編,《文化與歷史的追索:余英時教授八秩壽慶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9,頁371-412。 董春林,〈衙前役法與北宋黨爭〉,《中原文化研究》,2023年第2期,鄭州,2023,頁64-71。 虞云國,〈宋代臺諫系統的破壞與君權相權的關係〉,《學術月刊》,1995年第11期,上海,1995,頁56-63。 賈玉英,〈臺諫與宋代權臣當政〉,《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6:3,開封,1996,頁38-43。 鄒賀,〈中國古代經筵制度沿革考論〉,《求索》,2009第9期,長沙,2009,頁271-285。 鄒賀,〈宋朝經筵官設置考〉,《宋史研究論叢》,第13輯,保定,2012,頁101-113。 雷艷紅,〈陳寅恪關隴集團說評析〉,《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1期,廈門,2002,頁72-79。 廖寅,〈天下為公:制度視野下的宋代公權塑造〉,《學術界》,2023年第3期,合肥,2023,頁193-199。 廖隆盛,〈從澶淵之盟對北宋後期軍政的影響 看靖康之難發生的原因〉,《食貨月刊》,15:1-2,台北,1985,頁15-31。 漆俠,〈范仲淹的歷史地位〉,文收李光壁編,《中國歷史人物論》,北京:生活.新知.讀書三聯書店,1957,頁271-280。 漆俠,〈范仲淹集團與慶曆新政—讀歐陽修〈朋黨論〉書後〉,《歷史研究》,1992年第3期,北京,1992,頁126-140。 熊鳴琴ヽ張其凡,〈曾布 “奸臣論”辨析一立足於北宋中後期黨爭的考察〉,《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6期,廣州,2009,頁167-174。 熊鐵基,〈道家、道教、道學〉,《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44:6,武漢,2005,頁157-160。 蒙文通,〈中國歷代農產量的 擴大和賦役制度及學術思想的演變〉,《四川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57年第2期,成都,1957,頁27-106。 劉成國,〈入室操戈:楊時的新學批判〉,《新宋學》,第11輯,上海,2023,頁335-352。 劉成國,〈宋代學記研究〉,《文學遺產》,2007年第4期,北京,2007,頁53-60。 劉京菊,〈“吾道南矣”—道南學派之考辨〉,《孔子研究》,2008年第2期,濟南,2008,頁68-75。 劉依平,〈《大學》經典地位 的確立與宋代理學的關係〉,《現代哲學》,2012 年第6期,廣州,2012,頁 122-126。 劉述先,〈評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九州學林》,2: 1,香港,2003,頁316-334。 劉培,〈元祐學術與北宋中后期辭賦創作—以蘇軾為中心的考察〉,《齊魯學刊》,2018年第3期,曲阜,2018,頁108-117。 劉復生,〈北宋儒學復興是要復興甚麼〉,《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4:5,保定,2019,頁1-8。 劉靜貞,〈從皇后干政到太后攝政—北宋真仁之際女主政治權力試探〉,文收《國際宋代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國文化大學,1988,頁579-597。 樊樹志,〈朱熹:作為政治家的評價〉,《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81年第3期,上海,1981, 頁80-85。 潘富恩,〈論二程的刑治與教化思想〉,《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87年第1期,上海,1987,頁31-36 蔡哲修,〈從「攘夷」到「尊王」(1127-1142)—「南宋偏安局面的形成」研究之三〉,《中興史學》,第11期,台中:2005,頁25-46。 諸葛憶兵,〈宋代士大夫的境遇與士大夫精神〉,《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1年第1期,北京,2001,頁107-112。 諸葛憶兵,〈洛蜀黨爭辨析〉,《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3期,南京,1996,頁100-105。 諸葛憶兵,〈論宋高宗朝科舉制度之演變〉,《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年第2期,廣州,2022,頁173-183。 鄧小南,〈司馬光《奏彈王安石》辨偽〉,《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第4期,北京,1980,頁73-77。 鄧小南,〈走向“活”的制度史—以宋代官僚政治制度史研究為例的點滴思考〉,《浙江學刊》,2003年第3期,杭州,2003,頁99-103。 鄧小南,〈祖宗故事與宋代的《寶訓》、《聖政》—從《貞觀政要》談起〉,《唐研究》,第11卷,北京,2005,頁95-116。 鄧小南,〈談宋初之“欲武臣讀書”與“用讀書人”〉,《史學月刊》,2005年第7期(開封,2005),頁45-55, 鄧楠,〈宋代蘇學和蜀學之再認識〉,《宋史研究論叢》,第29輯,保定,2021,頁83-94。 鄧廣銘,〈王安石—北宋時期傑出的法家〉,《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4年第3期,北京,1974,頁24-30。 鄧廣銘,〈王安石在北宋儒家學派中的地位—附說理學家的開山祖問題〉,《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年第2期,北京,1991,頁23-28。 鄧廣銘,〈南宋對金鬥爭中的幾個問題〉,《歷史研究》,1963年第2期,北京,1963,頁21-32。 鄧廣銘,〈談談有關宋史研究的幾個問題〉,《社會科學戰線》,1986年第2期,長春,1986,頁137-144。 鄭丞良,〈百年論定-試論黃榦〈朱子行狀〉的書寫與朱熹歷史形象的形塑〉,《漢學研究》,30:2,台北,2012,頁131-164。 鄭臣,〈宋代思想轉型中的二程與王安石〉,《蘭州學刊》,2007年第10期,蘭州,2007,頁28-30。 蕭慶偉,〈元祐學術之禁考略〉,《電大教學》,1998:1,杭州,1998,頁25-27。 蕭璠,〈皇帝的聖人化及其意義試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2本第1分,台北,1993,頁 1-37。 錢穆,〈經學與史學〉,文收杜維運等編,《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 一》,台北:華世出版社,1979,頁120-137。 閻云,〈以「理」駕馭「勢」-論胡安國《春秋傳》的義理邏輯〉,《北京社會科學》,2019年第10期,北京,2019,頁15-25。 霍無忌,〈宋仁宗、英宗易代事研究〉,《故宮學刊》,2019年第1期,北京,2019,頁33-43。 駱嘯聲,〈溫公與荊公變法思想之比較〉,《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年6期,武漢,1987,頁82-86。 戴景賢,〈論錢賓四先生「中國文化特質」說之形成與其內涵〉,《台大歷史學報》,第26期,台北,2000,頁39-62。 謝貴安,〈《宋實錄》史料的來源與流向〉,《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62:4,武漢,2009,頁423-428。 鍾彩鈞,〈二程道德論與工夫論述要〉,《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期,台北,1994,頁441-476。 鍾彩鈞,〈宋明理學及其發展脈絡〉,《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期,台北,1992,頁385-420。 聶言之,〈孔平仲與蘇軾交誼考〉,《齊魯學刊》,1993年第4期,曲阜,1993,頁18-20。 魏彥紅,〈北宋重要經筵官對皇帝的影響〉,《宋史研究論叢》,第31輯,保定,2022,頁43-47。 羅思鼎,〈從王安石變法看儒法論戰的轉變-讀《王荊公年譜考略》〉,收入人民出版社資料室編,《論述法家和儒法鬥爭部分文章匯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頁497-510。 羅家祥,〈元祐之政剖析〉,《華中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6年第5期,武漢,1986,頁30-35。 羅家祥,〈北宋君子有黨論述評〉,《華中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5期,武漢,1989,頁66-74。 蘇費翔(Christian Soffel),〈朱熹之前“道統”一詞的用法〉,收入陳來、朱杰人主編,《人文與價值:朱子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朱子誕辰880周年紀念會論文集》,頁82-88。 顧全芳,〈司馬光與王安石變法〉,《晉陽學刊》,1984年第2期,太原,1984,頁67-74。 顧全芳,〈宋神宗與熙豐變法〉,《學術月刊》,1988年8期,上海,1988,頁72-77。 顧宏義,〈“吾道南矣”說的文獻學考察〉,《宋史研究論叢》,第12輯,保定,2011,頁480-504。 龔延明,〈南宋行在所臨安府研究〉,《中原文化研究》,2018年第3期,鄭州,2018,頁59-72。 (三)翻譯著作(含論文)
(日)三石善吉著,李遇玫譯,《中國的千年王國》,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7。 (日)三浦國雄著,李若愚等譯,《王安石—立於濁流之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 (日)丸山真男著,陳力衛譯,《現代政治的思想與行動》,北京:商務印書館,2018。 (日)土田健次郎著,朱剛譯,《道學之形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日)小島毅著,何曉毅譯,《中國思想與宗教的奔流:宋朝》,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 (日)外山軍治著,李東源譯,《金朝史研究》,牡丹江:黑龍江朝鮮民族出版社,1988。 (日)平田茂樹著,朱剛等譯,《宋代政治結構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日)寺地遵著,劉靜貞等譯,《南宋初期政治史研究》,台北:稻鄉出版社,1995。 (日)吾妻重二著,傅錫洪等譯,《朱子學的新研究:近世士大夫思想的展開》,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 (日)岡田武彥著,吳光等譯,《王陽明與明末儒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日)松浦友久著,劉為治譯,《李白詩歌抒情藝術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日)青木正兒著,鄭樑生等譯,《中國文學思想史》,台北:開明書局,1977。 (日)宮崎市定著,馬云超譯,《科舉史》,鄭州:大象出版社,2020。 (日)荒木見悟著,廖肇亨譯註,《佛教與儒教》,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7。 (日)副島一郎著,王宜瑷譯,《氣與士風—唐宋古文的進程與背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日)渡邊秀方著,劉侃元譯,《中國哲學史概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6。 (日)渡邊信一郎著,徐沖譯,《中國古代的王權與天下秩序》,北京:中華書局,2008。 (日)溝口雄三著,牟堅等譯,《中國的思維世界》,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 (日)溝口雄三著,喬志航等譯,《中國的歷史脈動》,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9。 (日)增淵龍夫著,呂靜譯,《中國古代的社會與國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 (日)諸橋轍次著,唐卓群譯,《儒學之目的與宋儒慶曆至慶元百六十年間之活動》,南京:首都女子學術研究會,1937。 (法)伊夫夏爾‧札卡(Yves C. Zarka)著,董皓等譯,《霍布斯的形而上學決斷一政治學的條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20。 (法)畢來德(J. F. Billeter),宋剛譯,《沉默的中國》,高雄:無境文化,2015。 (法)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著,苑舉正譯註,《德行墮落與不平等的起源》,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5。 (美)包弼德(Peter K. Bol)著,劉寧譯,《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7。 (美)包弼德著,王昌偉譯,《歷史上的理學》,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 (美)田浩(Hoyt C. Tillman)著,《朱熹的思維世界(增訂版)》,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 (美)克拉姆尼克(Isaac Kramnick)、華特金士(Frederick M. Watkins)著,張明貴譯,《意識型態的時代:從1750年到現在的政治思想》,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3。 (美)杜維明著,段德智譯,《中庸論儒學的宗教性》,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 (美)狄百瑞(W. T. de Bary)著,李弘祺譯,《中國的自由傳統》,北京:中華書局,2016。 (美)貝淡寧(Daniel A. Bell)著,吳萬偉譯,《儒家政治哲學》,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19。 (美)葛艾儒(Ira E.Kasoff)著,羅立剛譯,《張載的思想(1020-107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美)賈志揚(John W.Chaffee)著,趙冬梅譯,《天潢貴胄:宋代宗室史》,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 (美)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著,林宏濤譯,《人的條件》,台北:商周出版,2015。 (美)劉子健著,張鈺翰譯,《宋代中國的改革—王安石及其新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 (美)劉子健著,趙冬梅譯,《中國轉向內在—兩宋之際的文化轉向》,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 (美)墨子刻(Thomas A. Metzger)著,顏世安等譯,《擺脫困境—新儒學與中國政治文化的演進》,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 (美)蔡涵墨(Charles Hartman),楊立華等譯,《歷史的嚴妝一解讀道學陰影下的南宋史學》,北京:中華書局,2016。 (美)蕭公權著,汪榮祖譯,《近代中國與新世界:康有為變法與大同思想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7。 (美)龍沛(Peter Lorge)著,康海源譯,《重歸一統 宋初的戰與和》,北京:九州出版社,2020。 (美)謝康倫(C. Schirokauer)等著,劉云軍譯,《為世界排序:宋代的國家與社會》,北京:九州出版社,2022。 (英)崔瑞德(D. C. Twitchett)等著,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西方漢學研究課題組譯,《劍橋中國隋唐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英)葛瑞漢(A. C. Graham)著,張海晏譯,《論道者:中國古代哲學論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英)葛瑞漢著,程德祥譯,《二程兄弟的新儒學》,鄭州:大象出版社,2000。, (英)葛瑞翰(A. C. Graham)著,程德祥等譯,《中國的兩位哲學家︰二程兄弟的新儒學》,鄭州:大象出版社,2000。
(日)小林義廣著,朱剛譯,〈歐陽修的諫諍觀和輿論觀〉,《思想史研究》,第4輯,上海,2007,頁3-28。 (日)中嶋隆博著,王前譯,〈以“制作”取代“自然”:論丸山真男“近世日本思想史中的自然與制作”〉,《知識分子論叢》,第16輯,南京,2021,頁3-18。 (日)內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時代觀〉,文收劉俊文主編,黃約瑟譯,《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 第一卷》,北京:中華書局,1992。,頁10-18。 (日)戶崎哲彥著,王青譯,〈關於中唐新《春秋》學—以其創始者啖助的學說為中心〉,文收林慶彰等編,《啖助新春秋學派研究論集》,台北:中研院文哲所,2002,頁491-527。 (日)平田茂樹,〈日本宋代政治史研究的現狀與課題〉,《史學月刊》,2006年第6期,開封,2006,頁95-102。 (日)平田茂樹著,呂明劍譯,〈宋代政治史研究的新的可能性—以政治空間和交流為線索〉,文收平田茂樹等編,《宋代社會的空間與交流》,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8,頁13-27。 (日)荒木見悟,吳震譯,〈道統論的衰退與新儒林傳的展開〉,文收吳震等編,《思想與文獻 日本學者宋明儒學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頁1-43。 (日)澤井啟一著,劉瑩譯,〈丸山真男與近世/日本/思想史研究〉,《河北民族師範學院學報》,38:3,承德,2018,頁95-100。 (比)魏希德(Hilde De Weerdt)著,傅揚譯,〈重塑中國政治史〉,《漢學研究通訊》,34:2,台北,2015,頁1-9。 (美)包弼德(Peter K. Bol),〈政府、社會和國家〉,收入(美)田浩編,楊立華等譯,《宋代思想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頁154-157。 (美)田浩(Hoyt C. Tillman),〈行動中的知識分子與官員—中國宋代的書院和社倉〉,收入(美)田浩編,楊立華等譯,《宋代思想史論》,頁475-488。 (美)田浩著,程綱譯,〈評余英時的《朱熹的歷史世界》〉,《世界哲學》,第4期,北京,2009,頁103-107。 (美)杜贊奇(Prasenjit Duara)著,李霞譯,〈本真性的秩序:超時間、性別以及現代中國的民族史〉,文收孫江主編,《新史學 第二卷》,北京:中華書局,2008,頁247-255。 (美)韋其勒(H. Wechsler)著,李聖光譯,〈初唐政治上的黨爭〉,文收國立編譯館編,《唐史論文選集》,台北:幼獅文化公司,1990,頁46-86 (美)劉子健著,劉紉尼譯,〈宋初改革家—范仲淹〉,文收《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76,頁123-163。 (美)謝康倫(C. Schirokauer)著,何冠環譯,〈論偽學之禁〉,收入陶晉生等譯,《宋史論文選集》,台北:國立編譯館,1995,頁159-200。 (德)傅海波(Herbert Franke ),〈賈似道(1213-1275)—個邪惡的亡國丞相〉,收入中研院中美學人社科合作委員會編譯,《中國歷史人物論集》,台北:正中書局,1973,頁298-324。 (四)日文著作(含論文) 丸山真男,《丸山真男集》第7卷,東京:岩波書店,1997。 丸山真男,《日本政治思想史》,《丸山真男講義錄》第4冊,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98。 丸山真男,《日本政治思想史》,《丸山真男講義錄》第5冊,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98。 丸山真男,《政治学》,《丸山真男講義錄》第3冊,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98。 丸山真男,《現代政治の思想と行動 増補版》,東京:未來社,1987。 丸山真男,《開囯》,《丸山真男集》第8卷,東京:岩波書店,1997。 土田健次郎,《朱熹の思想体系》,東京:汲古書院,2019。 小柳司気太,《東洋思想の研究》,東京:森北書店,1942。 小島祐馬,《政論雜筆》,東京:すず書房,1974。 小島毅,《宋学の形成と展開》,東京:創文社,1999。 山下龍二,《朱子学と反朱子学》,東京:研文社,1991。 山井湧,《明清思想史の研究》,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80。 中嶋諒,《陸九淵と陳亮: 朱熹論敵の思想研究》,東京:早稲田大学出版部,2014。 內藤湖南,《支那論》,《內藤湖南全集》第5卷,東京:筑摩書房,1972。 友枝龍太郎:《朱子の思想形成》,東京:春秋社,1969。 加地伸行,《「論語」再説》,東京:中央公論新社,2009。 市川安司,《程伊川哲学の研究》,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64。 市来津由彦,《朱熹門人集団形成の研究》,東京:創文社,2002。 伊東貴之,《思想としての中国近世》,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2005。 衣川強,《宋代官僚社会史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06。 佐野公治,《四書學史の研究》,東京:創文社,1974。 松沢弘陽等編,《定本 丸山眞男回顧談(下)》,東京:岩波書店,2016。 武內義雄,《支那思想史》,東京:岩波書店,1936。 武內義雄,《宋學の由來及び其特殊性》,東京:岩波書店,1934。 芳賀良信,《禮と法の間隙—前漢政治思想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00。 苅部直,《丸山眞男:リベラリストの肖像》,東京:岩波書店,2006。 金成奎,《宋代の西北問題と異民族政策》,東京:汲古書院,2000。 室伏高信,《東洋政治思想》,東京:日本評論社,1942。 重澤俊郎,《原始儒家思想と経学》,東京:岩波書店,1949。 宮村治雄,《丸山真男『日本の思想』精読》,東京:岩波書店,2001。 宮崎聖明,《宋代官僚制度の研究》,札幌:北海道大学出版会,2010。 島田虔次,《中国の伝統思想》,東京:みすず書房,2001。 島田虔次,《朱子学と陽明学》,東京:岩波書店,1967。 高畑常信,《宋代湖南学の研究》,東京:秋山書店,1996。 笹倉秀夫,《丸山真男の思想世界》,東京:みすず書房,2003。 渡邊義浩,《後漢国家の支配と儒教》,東京:雄山閣,1995。 湯淺幸孫,《中國倫理思想の研究》,京都:同朋舎,1981。 楠本正継,《宋明時代儒学思想の研究》,柏:広池学園出版部,1962。 蜂屋邦夫,《老子探究:生きつづける思想》,東京:岩波書店,2021。 福谷彬,《南宋道学の展開》,京都:京都大学学術出版会,2009。 麓保孝,《北宋に於ける儒學の展開》,東京:書籍文物流通会,1967。 麓保孝,《宋元明清近世儒學變遷史論》,東京:国書刊行会,1976。
(美)包弼德,〈唐宋變遷の再考-最近のアメリカの宋史研究の最近の傾向について-〉,《史滴》,第17号,東京,1996,頁2-16。 丸山真男,〈原型‧古層‧執拗低音—日本思想史方法論についての私の歩み〉,《丸山真男集》第12卷,東京:岩波書店,1996,頁136- 155。 宮崎市定,〈宋代の士風〉,收入《宮崎市定全集 第11卷》,東京:岩波書店,1992。 宮崎聖明,〈元豊官制改革の施行過程について〉,《史朋》,37卷,札幌,2004,頁20-39。 近藤一成,〈「洛蜀党議」と哲宗実録—『宋史』党争記事初探〉,文收早稲田大学東洋史研究室,《中国正史の基礎的研究》,東京:早稲田大学出版部,1984,頁311-334。 近藤一成,〈南宋初期の王安石評價について〉,《東洋史研究》,38:3,京都,1979,頁340-365。 熊本崇,〈中書檢正官 : 王安石政權のにないてたち〉,《東洋史研究》,47:1,京都,1988,頁54-80。 吾妻重二,〈王安石〈周官新義〉の考察〉,文收小南一郎,《中國古代禮制研究》,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硏究所,1995,頁515-558。 荒木見悟,〈張九成について〉,文收森三樹三郎博士頌壽記念事業會,《森三樹三郎博士頌壽記念東洋學論集》,京都:朋友書店,1979,頁741-756。 三浦国雄,〈気質変化考〉,《日本中國學會報》,第45集,東京,1993,頁95-110。 市川安司,〈四書の順序とその意義〉,《二松学舎大学東洋学研究所集刊》,第2集,東京,1972,頁45-67。 市来津由彦,〈朱熹の「雑学弁」とその周辺〉,文收宋代史研究会編,《宋代の社会と宗教》,東京:汲古書院,1985,頁3-50。 寺地遵,〈建炎、紹興年間の政治過程に関する 若干の考察—呂頤浩政治の特質と范宗尹の藩鎮構想の政治的背景〉,《広島大学文学部紀要》,38:2,東広島,1978,頁52-74。 寺地遵,〈宋代政治史研究方法試論—治乱興亡史論克服のために〉,收入佐竹晴彥等編,《宋元時代史の基本問題》,東京:汲古書院,1996,頁69-89。 小笠智章,〈王蘋の生涯と師承〉,《中国思想史研究》,第22卷,京都,1999,頁87-116。 福田殖,〈胡安国小論 上〉,《文学論輯》,25号,福岡,1978,頁55-75。 平田茂樹,〈宋代の垂簾聽政について〉,文收《柳田節子先生古稀紀念:中國の傳統社會と家族》,東京:汲古書院,1993,頁71-88。 平田茂樹,〈宋代政治構造研究序説〉,《人文研究》,57卷,大阪,2006,頁243-256。 木下鐵矢,〈「治」より「理」へ : 陸贄・王安石・朱熹〉,《東洋史研究》,55:3,京都,1996,頁467-501。 林田慎之助,〈韓愈における発憤著書の説〉,《文學研究》,第70卷,福岡,1973,頁11-35。 楠本正継,〈全体大用の思想〉,文收国士館大学附属図書館編,《楠本正継先生中国哲学研究》,東京:国士館大学附属図書館,1975,頁352-392。 稻葉一郎,〈司馬光の少年期における家庭環境と教育〉,《人文論究》,43:2,西宮,1993,頁9-25。 橫山博俊,〈北宋哲宗朝の政治文化と人脈 : 「編類章疏」と「看詳訴理」を事例として〉,《人文研究》,第66卷,大阪,2015,頁49-66。
(五)英文著作(含論文) Arendt, Hannah. On Revolution .London: Penguin Group, 1963. Balazs,Etienne.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Bureaucracy: Variations on a Theme .New York: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4. Bruehl, E. Y. Why Arendt Matter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6. Collingwood, R. An Autobiograph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39. Cottom, Daniel. Text and Culture: The Politics of Interpretation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9. Creel, Herrlee G. Origins of Statecraft in China: The Western Chou Empire v. 1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0. Dant, Tim. Knowledge, Ideology and Discourse: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London: Routledge, 1991. Davis, Richard L. Wind Against the Mountain: The Crisis of Politics and Culture in Thirteenth-Century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de Bary, William T. Neo-Confucian Orthodoxy and the Learning of the Mind-and-Hear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1. Elman, Benjamin A. Classicism, Politics, and Kinship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 Fry, K. A. Arendt A Guide for the Perplexed .London: Continuum, 2009. Hartman, Charles. The Making of Song Dynasty History: Sources and Narratives 960-1279 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21. Hayden, Patrick. Hannah Arendt- Key Concepts .London: Routledge, 2014. Hymes, Robert. Statesmen and Gentlemen: The Elite of Fu-Chou Chiang-Hsi, 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Su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Jameson, Fredric. The Political Unconscious Narrative as a Socially Symbolic Act .London: Routledge, 2002. Levenson, Joseph R. Confucian China and Its Modern Fate, Volume 2: The Problem of Monarchial Decay .New York: Routledge, 1964. Levine, A. D. Divided by a Common Language: Factional Conflict in Late Northern Song Chin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8. Levi-Strauss, Claude. Structural Anthropology .Harmondsworth: Penguin, 1977. Lovejoy, A. O. The Great Chain of Being: A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an Idea .Cambridge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0. Mann, Michael. The Sources of Social Power: Volume 1, A History of Power from the Beginning to AD 1760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2. Mills, C. W. The Power Elit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Ming-kin, Chu. The Politics of Higher Education : The Imperial University in Northern Song China .Hong Kong: HKU Press, 2020. Pocock, J. G. A. The Machiavellian Moment: Florentine Political Thought and the Atlantic Republican Traditio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5. Raphael, D. D. Problems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London: Macmillan Education, 1976. Ricoeur, Paul. Hermeneutics and the Human Sciences: Essays on Language, Action and Interpret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Schmitt, Carl. The Concept of the Political Expanded Edi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7. Skinner, Quentin. Liberty before Liberali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Skinner, Quentin. The Foundations of Modern Political Thought, Vol. 1: The Renaissan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Skinner, Quentin. Visions of Politics Vol.1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Skinner, Quentin. Visions of Politics Vol.2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Strauss, Leo. 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Hobbes: Its Basis and Its Genesi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6. Thompson, John B. Ideology and Modern Culture Critical Social Theory in the Era of Mass Communicatio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Walton, Linda. Academies and Society in Southern Sung Chin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9. Warner, Daniel. An ethic of responsibilit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 .Boulder: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1991. Weber, Max. The Theory of Social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New York: Free Press, 1964. Wright, Arthur F. Confucianism anb Chinese Civilizatio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Yang, Shao-yun. The Way of the Barbarians Redrawing Ethnic Boundaries in Tang and Song China .Washingt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19. Yu-Sheng, Lin. Crisis of Chinese Consciousness: Radical Antitraditionalism in the May Fourth Era .Madison :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79. Zizek, Slavoj. The Sublime Object of Ideology .London: Verso, 1989.
Borrell, Ari. “Ko-wu or Kung-an? Practice, Realization, and Teaching in the Thought of Chang Chiu-ch'eng,” In Peter N. Gregory (ed.), Buddhism in the Sung.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2, pp.62-108 Chaffee, John W. “Reviewed Work(s): China Turning Inward: Intellectual Changes in the Early Twelfth Century. by James T. C. Liu”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49: 4 (Nov, 1990), pp.906-908 . Chang-pwu, Hsia. “介父之學,大抵支離—二程論王安石新學/The Cheng Brothers on Wang Anshi's New Learning”, Journal of Oriental Studies, 42:1 (November, 2009), p. 123-148 Cheung Hiu Yu. “Consolidation of the ‘Cheng School’: Yang Shi and Yin Tun in the Early Twelfth Century.” Asia Major, 34:1 (2021), pp.111-146. de Weerdt, Hilde. “Is There a Faction in This List” 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y, 4:2 (Mar,2020), pp.347- 389. Dunn, John “Consent in the political theory of John Locke”, in John Dunn, Political Obligation and its Historical Context: Essays in Political The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0. Foisneau, Luc. “Omnipotence, Necessity and Sovereignty: Hobbes and the Absolute and Ordinary Powers of God and King,” in Patricia Springborg Edit,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Hobbes's Leviatha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Haeger, John W. “1126-27: Political Crisis and the Integrity of Culture,” In John W. Haeger (ed.), Crisis and Prosperity in Sung China. Tucson: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 1975, pp.143-162. Hartwell, Robert M. “Demographic, Political,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s of China, 750-1550,”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Dec, 1982), pp.365-442 Jing-Shen, Tao. “Barbarians or Northerners: Northern Sung Images of the Khitans,” in Morris Rossabi Edit, China Among Equals: The Middle Kingdom and Its Neighbors, 10Th-14th Centuries.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3, pp.66-88. Liu, James T. C. “How Did a Neo-Confucian School Become the State Orthodoxy?,”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23: 4 (Oct, 1973), pp.483-505. Liu, James T. C. “The Neo-Traditional Period (ca. 800-1900) in Chinese History: A Note in Memory of the Late Professor Lei Hai-Tsung,”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24:1 (Nov, 1964), pp.105-107. Lo, Winston W. “Reviewed Work: China Turning Inward: Intellectual Political Changes in the Early Twelfth Century by James T. C. Liu” Oxford Journals, 96: 3 (Jun, 1991), p.929. Nylan, Michael. “Confucian Piety and Individualism in Han Chin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16:1 (Jan. - Mar, 1996), pp.1-27. Rawson, Jessica. “ Statesmen or Barbarians? The Western Zhou as Seen through Their Bronzes,” Proceedings of the British Academy, Volume 75 (Mar, 1990), pp.71-95 Sariti, Anthony. “Monarchy, Bureaucracy and Absolutism in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Ssu Ma Kuang,”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32:1 (November,1972), pp. 53–76. Schmidt-Glintzer, Helwig. “Zhang ShangYing (1043-1122)— an Embarrassing Policy Adviser Under The Northern Song, ” In衣川強編,《劉子健博士頌壽紀念宋史研究論集》(東京:同朋舍,1989),頁521-531。 Schwartz, Benjamin I. “The Age of Transcendence,” Daedalus, 104: 2 (Spring, 1975), pp.1-7. Skinner, Quentin. “Motives, Intentions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Texts,” New Literary History, 3:2 (Winter, 1972), pp.393-408. Trinkaus, Charles. “Review: The Foundations of Modern Political Thought by Quentin Skinner,”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85: 1 (Fed, 1980), pp79-80. Van Ess, Hans. “The Compilation of the Works of the Ch'eng Brothers and Its Significance for the Learning of the Right Way of the Southern Sung Period.” T'oung Pao, 90:4 (2004), pp.264-298. Wallacker, Benjamin. “Han Confucianism and Confucius in Han,” In David Roy (ed.), Ancient China: Studies in Early Chinese Civilization.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78, pp.215-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