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2.131.239)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3 19:4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靖雅
研究生(外文):HUANG, CHING-YA
論文名稱:跨國銜轉學生華語文學習扶助課程發展與教學實施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Remedial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Programs for Transnational Students
指導教授:周美慧周美慧引用關係王俊斌王俊斌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OU, MEI-HUIWANG, CHUN-PING
口試委員:黃雅英楊聰榮
口試委員(外文):HUANG,YA-YINGYANG,TSUNG-RONG
口試日期:2024-06-18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課程與教學傳播科技研究所(課程與教學)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4
畢業學年度:11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95
中文關鍵詞:跨國銜轉學生多元文化教育跨文化溝通學習扶助
外文關鍵詞:Transnational StudentsMulticultural Education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Remedial Instruc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3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華語文學習扶助課程在跨國銜轉學生中的發展與教學實施,主要針對來自美國、越南及中國三位總共五位跨國銜轉學生進行研究。研究問題包括:一、跨國銜轉學生教師在教學現場遇到的困難;二、依照跨國銜轉學生需求選用的華語文學習扶助教材;三、找出跨國銜轉學生的學習特性與需求,並提出課程發展與教學實施方案。研究方法採用行動研究法,通過計畫、行動、觀察和反思的循環過程來改進教學實踐和提升專業能力。從循環一成語教學,帶領學生透過成語典故相關圖案學習成語;第二階段以跨國銜轉繪本《拉拉&卡卡在臺灣》結合ORID焦點討論法,以強化跨國銜轉學生對繪本的理解並串聯自身的跨文化經驗發展出合適的華語文學習扶助課程設計。
研究結果發現,教師在面對跨國銜轉學生的教學中需考量:一、合適的課程與教學設計;二、善用資訊科技輔助教學;三、增加華語文學習扶助教學時數;四、實施多樣化的教學策略;五、學校行政端密切聯繫。此外,學生端方面,需考慮:一、家庭背景與手足對學生的華語文學習有顯著影響;二、給予家庭背景較弱學生額外支持。特別是越南跨轉生因家庭支持較弱,需更多的輔導與多樣化的教學策略。
政策方面,建議:一、加強對跨國銜轉學生的政策支持,包括提供更多資源和協助;二、提高對跨國銜轉學生的支持;三、提供穩定的師資支援。未來的研究可考慮加入家長的訪談資料,以使研究更加全面。本研究的成果為教師提供了實質的教學建議,幫助教師更好地應對跨國銜轉學生的華語文學習挑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remedial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programs for transnational students in elementary schools, focusing on five transnational student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Vietnam, and China. The research questions include: 1)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teachers of transnational students; 2) the selection of remedial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materials based on the needs of transnational students; and 3) identifying the learning characteristics and needs of transnational students, proposing course development and instructional implementation plans. The research employs action research methodology, utilizing a cyclical process of planning, action, observation, and reflection to improve teaching practices and enhance professional capabilities. The first cycle involves teaching idioms, guiding students to learn idioms through related pictorial stories. The second phase integrates the picture book "Lala & Kaka in Taiwan" with the ORID focused discussion method to strengthen transnational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picture book and connect their own crosscultural experiences, developing an appropriate remedial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program design.
The research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eachers need to consider: 1) appropriate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al design; 2) effective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assist teaching; 3) increasing the instructional hours for remedial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4) implementing diverse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5) close communication with school administration. From the students' perspective, considerations include: 1) significant influence of family background and siblings on students'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and 2) providing additional support to students with weaker family backgrounds, especially Vietnamese transnational students who require more guidance and diverse teaching strategies due to weaker family support. Policy recommendations include: 1) strengthening policy support for transnational students by providing more resources and assistance; 2) enhancing support policies for transnational students; and 3) providing stable teacher support. Future research could consider including parent interview data to make the research more comprehensive.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provide practical teaching recommendations for teachers, helping them better address the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challenges of transnational students and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outcomes.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8
第三節 名詞解釋9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1
第二章 理論背景及文獻探討13
第一節 跨國銜轉學生課程制度與架構理論背景13
第二節 跨國銜轉學生課程制度與架構文獻探討31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45
第一節 研究方法45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49
第三節 研究對象52
第四節 資料之蒐集與分析53
第五節 時程規劃與課程設計理念55
第六節 研究信實度63
第七節 研究倫理65
第四章 個案分析67
第一節 兩階段行動研究循環分析67
第二節 跨國銜轉學生課程評估分析82
第三節 其他相關資料分析98
第四節 研究發現與討論11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21
參考文獻125
附錄資料131
壹、中文部分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2020年10月)。議題融入說明手冊。國家教育研究院。https://reurl.cc/pZb01l
王文科(1986)。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頁309-319。
王文科、王智弘(2010)。質的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彰化師大教育學報,17,29-46。
王玉麟(2004)。研究倫理的相關議題。教師之友,45(3),87-89。
王俊斌(2020)。文化際素養導向的國際教育及其教師專業發展。教育研究月刊,312,79-94。
王奕忻(2021)。跨國銜轉華語教師之跨語言實踐教學專業發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王勝忠(2017)。全球視野,在地實踐—淺談國際教育的翻轉概念。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5),101-104。
各級學校新住民子女就學概況(2022)。110學年度各級學校新住民子女就學概況。教育部全球資訊網。https://reurl.cc/94687d
行動研究教育百科(2024)。教育百科。教育雲線上字典。https://reurl.cc/j3m1R2
吳清山(2020)。學習扶助。教育研究月刊,310,135-136。
呂珞瑜(2023)。跨國銜轉生華語文詩歌教學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華語文教學碩士班。
呂啟萱(2010)。台灣外籍學生華語學習困擾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
李平絨、許瑞芳(2016)。分析多元文化差異跨越文化溝通障礙—淺談跨文化溝通。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12),146-149。
李怡樺(2020)。國際交流經驗下國中教師之跨文化與教育反映──以紐西蘭金色山莊國際遊學方案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際文教與比較教育學系碩士班。
李高英(2021)。跨國銜轉學生學習輔導問題研析。國會季刊,49(1),98-123。
沈琨育、賴志峰(2018)。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素養融入國民小學課程之探究。台灣教育評論月刊,7(10),114-120。
阮月娥(2020)。跨國銜轉學生學習歷程探究-具越南背景跨國銜轉國小學生個案[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碩士班。
林永豐(2012年10月)。核心素養能力。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https://reurl.cc/qkj05n
林佩璇(2020)。教學原理:理論、實踐與專業。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昕瑩(2024)。提升非漢字文化圈華語學習者漢字書寫能力之行動研究:以中部某大學華語中心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班。
林柏翰、吳麗君、黃政傑(2021)。師資生跨文化素養的涵育:來自越南的故事。台灣教育研究期刊,2(1),82-111。
林靖軒(2023,5月5日)。ORID焦點討論法:讓教學和團體合作都更有效率。翻轉教育網站。https://reurl.cc/Z9KK4g
柯華葳(1996)。培育專業中文教師。華文世界,79,61-63。
范琳琳(2021)。以部件識字集中學習協助新住民跨國銜轉兒童識字與寫字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碩士班。
師資職前教育階段暨師資職前教育課程基準要(2022年05月)。中華民國教師專業素養指引。教育部主管法規查詢系統。https://reurl.cc/2LrQZa
國家教育研究院樂詞網(2023)。教育大辭書。國家教育研究院。https://reurl.cc/4WpgAD
張巧瑩(2022)。教師觀點下的跨國銜轉學生華語文跨語言實踐現象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書局。
張媁雯(2009)。跨文化經驗與調適:臺灣國際援助合作派外人員之研究。第三部門學刊,12,33-62。
教育部(2016)。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辦理補救教學作業要點修正規定。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屬。https://reurl.cc/65z946
教育部(2018年12月1日)。海歸學生圓學夢-跨國銜轉學習服務資源手冊充實版。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https://reurl.cc/qLeXmp
教育部新住民教育揚才計畫(2020-2023年)。新住民教育揚才計畫。教育部終身教育司。https://reurl.cc/Eog97A
梁浩瑋(2023)。多元文化教育議題融入素養導向課程設計與教學實踐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傳播科技研究所。
統計表快速查詢(2023)。新住民子女學生數。教育部統計處。https://reurl.cc/Ov5W1R
陳金蓮(2020)。新臺灣之子跨國銜轉學生華語補救教學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碩士班。
陳姵穎(2024)。學科英語讀寫融入國小CLIL自然課程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師專業碩士學位學。
陳惠芳(2022)。探討跨國銜轉學生之華語能力與自我展現之互動:一位越南移民青少年社會適應過程之長期個案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華語文教學碩博士學位學程。
曾素秋(2011)。多元文化教育課程對師資生多元文化素養影響之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7(1),111-150。
曾韻慈(2022)。跨國銜轉學生華語文學習之資源投放研究─以越南背景之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游智軒(2022)。跨國銜轉昇華語文閱讀課程教學設計─以說明文本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華語文教學碩士班。
黃政傑、吳麗君主編(2022)。大學國際教育趨勢、問題與展望。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黃昭勳(2018)。淺談教學現場中「跨國銜轉學生」之輔導處遇。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12),13-14。
黃昭勳(2019)。從「多元文化教育」觀點探討新住民學生教育的推動。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5),177-183。
黃素娥(2022)。在台越南跨國銜轉學生之基礎級華語教材之編撰與教學應用[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華語文教學碩博士學位學程。
黃雅英(2015)。華語文跨文化溝通教學理論與實務。臺北市:新學林。
黃儀瑄(2007)。外籍華語學習者學習焦慮之狀況、原因與因應方式初探[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跨國銜轉學生教育網(2024)。跨國銜轉學生現況統計。跨國銜轉學生教育網。https://tkids.nknu.edu.tw/
廖家慶(2020)。淺談幼兒園中的多元文化。臺灣教育評論月刊,9(8),頁156-160。
劉宏文(2001)。高中學生進行開放式科學探究活動之個案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
劉珣(2000)。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潘立慈(2023)。可預測書用於華語句型教學之行動研究─以跨國銜轉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華語文教學碩士班。
蔡清田(2000年12月)。教育大辭書。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https://reurl.cc/RyX38z
蔡清田(2004)。課程統整與行動研究。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蔡詠春(2022)。新住民教育揚才計畫對跨國銜轉學生之跨文化衝擊調適之執行策略分析。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22,11(11),131-150。
鄭詩怡(2010)。國小六年級學童實施營養教育課程成效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碩士班。
學華語向前走(2007-2023)。學華語向前走教材專區。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全球華文網。https://reurl.cc/kXM4xn
蕭舒文(2017)。小學代理教師工作困境及其因應策略之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
鍾啟暘、林仁傑(2016)。教育研究中課堂觀察法的觀察偏差問題探究--以體育課為例。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學報,5(2),頁128-134。
鍾鎮城(2017)。跨國銜轉孩子之系統建置研究與評估計畫。教育部,未出版。
鍾鎮城(2020)。臺灣國民教育場域裡的新住民語言教育政策。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5(1),201-219。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編著(2012)。多元文化教育。臺北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貳、英文部分
Aycan, Z. (1997). Expatriate adjustment as a multifaceted phenomenon: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al level predicto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8(4), 434-456.
Banks, J. A.(2007). Approaches to multicultural curriculum form. In J . A. Banks & C.A. Banks (Eds . ) ,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and perspectives (6th ed.)(pp.247-270).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Banks, J. A., & Banks, C. A. M. G. (2016).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and perspective (5th ed.). Hoboken, N.J: Wiley. Chapter 1, p. 18.
Black J.S. & Stephens G. K. (1989). The Influence of the Spouse on American Expatriate Adjustment and Intent to Stay in Pacific Rim Overseas Assignments. Journal of ManaBlack, J. S.,Mendenhall, M. E.(1991).The U-curve adjustment hypothesis revisited: A review and theoretical framework.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2(2),225-247.gement, 15(4), 529-544.
Brown, A. L., & Campione, J. C. (1996). 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the design of innova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On procedures, principles, and systems. In L. Schauble & R. Glaser (Eds.), Innovations in learning: New environments for education (pp. 299-325).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Byram, M., Nichols, A., & Stevens, D. (2001). Introduction. In M. Byram, A. Nichols, & D.Stevens (Eds.), Developing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in practice (pp. 11-19). Multilingual Matters.
Gardner, R.C. (1985). Social psych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he role of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London, GB: Edward Arnold.
Hannigan, T. P. (1990). Traits, attitudes, and skills that are related to intercultural effectivenes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cross-cultural training: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14(1), 89-111.
Jackson, J. (2013). The prism of culture: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social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 Routledge.
Kim, Y. Y. (2017). Stress-Adaption-Growth Dynamic. In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1-6.
Tiedt, P. L., & Tiedt, I. M. (1995). Multicultural Teaching: A handbook of Activities, Information, and Resources (4 ed.). Boston: Allyn & Bacon.
電子全文 電子全文(網際網路公開日期:20260730)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