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部分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2020年10月)。議題融入說明手冊。國家教育研究院。https://reurl.cc/pZb01l
王文科(1986)。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頁309-319。
王文科、王智弘(2010)。質的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彰化師大教育學報,17,29-46。
王玉麟(2004)。研究倫理的相關議題。教師之友,45(3),87-89。
王俊斌(2020)。文化際素養導向的國際教育及其教師專業發展。教育研究月刊,312,79-94。
王奕忻(2021)。跨國銜轉華語教師之跨語言實踐教學專業發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王勝忠(2017)。全球視野,在地實踐—淺談國際教育的翻轉概念。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5),101-104。
各級學校新住民子女就學概況(2022)。110學年度各級學校新住民子女就學概況。教育部全球資訊網。https://reurl.cc/94687d
行動研究教育百科(2024)。教育百科。教育雲線上字典。https://reurl.cc/j3m1R2
吳清山(2020)。學習扶助。教育研究月刊,310,135-136。
呂珞瑜(2023)。跨國銜轉生華語文詩歌教學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華語文教學碩士班。呂啟萱(2010)。台灣外籍學生華語學習困擾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李平絨、許瑞芳(2016)。分析多元文化差異跨越文化溝通障礙—淺談跨文化溝通。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12),146-149。
李怡樺(2020)。國際交流經驗下國中教師之跨文化與教育反映──以紐西蘭金色山莊國際遊學方案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際文教與比較教育學系碩士班。李高英(2021)。跨國銜轉學生學習輔導問題研析。國會季刊,49(1),98-123。
沈琨育、賴志峰(2018)。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素養融入國民小學課程之探究。台灣教育評論月刊,7(10),114-120。
阮月娥(2020)。跨國銜轉學生學習歷程探究-具越南背景跨國銜轉國小學生個案[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碩士班。林永豐(2012年10月)。核心素養能力。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https://reurl.cc/qkj05n
林佩璇(2020)。教學原理:理論、實踐與專業。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昕瑩(2024)。提升非漢字文化圈華語學習者漢字書寫能力之行動研究:以中部某大學華語中心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班。林柏翰、吳麗君、黃政傑(2021)。師資生跨文化素養的涵育:來自越南的故事。台灣教育研究期刊,2(1),82-111。
林靖軒(2023,5月5日)。ORID焦點討論法:讓教學和團體合作都更有效率。翻轉教育網站。https://reurl.cc/Z9KK4g
柯華葳(1996)。培育專業中文教師。華文世界,79,61-63。
范琳琳(2021)。以部件識字集中學習協助新住民跨國銜轉兒童識字與寫字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碩士班。師資職前教育階段暨師資職前教育課程基準要(2022年05月)。中華民國教師專業素養指引。教育部主管法規查詢系統。https://reurl.cc/2LrQZa
國家教育研究院樂詞網(2023)。教育大辭書。國家教育研究院。https://reurl.cc/4WpgAD
張巧瑩(2022)。教師觀點下的跨國銜轉學生華語文跨語言實踐現象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書局。
張媁雯(2009)。跨文化經驗與調適:臺灣國際援助合作派外人員之研究。第三部門學刊,12,33-62。
教育部(2016)。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辦理補救教學作業要點修正規定。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屬。https://reurl.cc/65z946
教育部(2018年12月1日)。海歸學生圓學夢-跨國銜轉學習服務資源手冊充實版。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https://reurl.cc/qLeXmp
教育部新住民教育揚才計畫(2020-2023年)。新住民教育揚才計畫。教育部終身教育司。https://reurl.cc/Eog97A
梁浩瑋(2023)。多元文化教育議題融入素養導向課程設計與教學實踐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傳播科技研究所。統計表快速查詢(2023)。新住民子女學生數。教育部統計處。https://reurl.cc/Ov5W1R
陳金蓮(2020)。新臺灣之子跨國銜轉學生華語補救教學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碩士班。陳姵穎(2024)。學科英語讀寫融入國小CLIL自然課程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師專業碩士學位學。陳惠芳(2022)。探討跨國銜轉學生之華語能力與自我展現之互動:一位越南移民青少年社會適應過程之長期個案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華語文教學碩博士學位學程。曾素秋(2011)。多元文化教育課程對師資生多元文化素養影響之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7(1),111-150。
曾韻慈(2022)。跨國銜轉學生華語文學習之資源投放研究─以越南背景之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游智軒(2022)。跨國銜轉昇華語文閱讀課程教學設計─以說明文本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華語文教學碩士班。黃政傑、吳麗君主編(2022)。大學國際教育趨勢、問題與展望。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黃昭勳(2018)。淺談教學現場中「跨國銜轉學生」之輔導處遇。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12),13-14。
黃昭勳(2019)。從「多元文化教育」觀點探討新住民學生教育的推動。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5),177-183。
黃素娥(2022)。在台越南跨國銜轉學生之基礎級華語教材之編撰與教學應用[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華語文教學碩博士學位學程。黃雅英(2015)。華語文跨文化溝通教學理論與實務。臺北市:新學林。
黃儀瑄(2007)。外籍華語學習者學習焦慮之狀況、原因與因應方式初探[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跨國銜轉學生教育網(2024)。跨國銜轉學生現況統計。跨國銜轉學生教育網。https://tkids.nknu.edu.tw/
廖家慶(2020)。淺談幼兒園中的多元文化。臺灣教育評論月刊,9(8),頁156-160。
劉宏文(2001)。高中學生進行開放式科學探究活動之個案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劉珣(2000)。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潘立慈(2023)。可預測書用於華語句型教學之行動研究─以跨國銜轉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華語文教學碩士班。蔡清田(2000年12月)。教育大辭書。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https://reurl.cc/RyX38z
蔡清田(2004)。課程統整與行動研究。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蔡詠春(2022)。新住民教育揚才計畫對跨國銜轉學生之跨文化衝擊調適之執行策略分析。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22,11(11),131-150。
鄭詩怡(2010)。國小六年級學童實施營養教育課程成效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碩士班。學華語向前走(2007-2023)。學華語向前走教材專區。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全球華文網。https://reurl.cc/kXM4xn
蕭舒文(2017)。小學代理教師工作困境及其因應策略之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鍾啟暘、林仁傑(2016)。教育研究中課堂觀察法的觀察偏差問題探究--以體育課為例。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學報,5(2),頁128-134。
鍾鎮城(2017)。跨國銜轉孩子之系統建置研究與評估計畫。教育部,未出版。
鍾鎮城(2020)。臺灣國民教育場域裡的新住民語言教育政策。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5(1),201-219。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編著(2012)。多元文化教育。臺北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貳、英文部分
Aycan, Z. (1997). Expatriate adjustment as a multifaceted phenomenon: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al level predicto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8(4), 434-456.
Banks, J. A.(2007). Approaches to multicultural curriculum form. In J . A. Banks & C.A. Banks (Eds . ) ,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and perspectives (6th ed.)(pp.247-270).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Banks, J. A., & Banks, C. A. M. G. (2016).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and perspective (5th ed.). Hoboken, N.J: Wiley. Chapter 1, p. 18.
Black J.S. & Stephens G. K. (1989). The Influence of the Spouse on American Expatriate Adjustment and Intent to Stay in Pacific Rim Overseas Assignments. Journal of ManaBlack, J. S.,Mendenhall, M. E.(1991).The U-curve adjustment hypothesis revisited: A review and theoretical framework.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2(2),225-247.gement, 15(4), 529-544.
Brown, A. L., & Campione, J. C. (1996). 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the design of innova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On procedures, principles, and systems. In L. Schauble & R. Glaser (Eds.), Innovations in learning: New environments for education (pp. 299-325).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Byram, M., Nichols, A., & Stevens, D. (2001). Introduction. In M. Byram, A. Nichols, & D.Stevens (Eds.), Developing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in practice (pp. 11-19). Multilingual Matters.
Gardner, R.C. (1985). Social psych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he role of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London, GB: Edward Arnold.
Hannigan, T. P. (1990). Traits, attitudes, and skills that are related to intercultural effectivenes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cross-cultural training: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14(1), 89-111.
Jackson, J. (2013). The prism of culture: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social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 Routledge.
Kim, Y. Y. (2017). Stress-Adaption-Growth Dynamic. In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1-6.
Tiedt, P. L., & Tiedt, I. M. (1995). Multicultural Teaching: A handbook of Activities, Information, and Resources (4 ed.). Boston: Allyn & Ba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