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2.140.17)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08 08:1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彧嘉
研究生(外文):LIN, YU-CHIA
論文名稱:論醫療糾紛中告知後同意法則適用之探討
論文名稱(外文):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ed Consent in medical disputes
指導教授:王怡蘋王怡蘋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WANG, I-PING
口試委員:王怡蘋黃心怡莊錦秀
口試委員(外文):WANG, I-PINGHUANG, HSIN-ICHUANG, CHING-HSIU
口試日期:2024-06-27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大學
系所名稱:法律學系一般生組
學門:法律學門
學類:一般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4
畢業學年度:11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89
中文關鍵詞:告知後同意法則醫療說明義務病人自主權醫療風險侵權行為責任因果關係
外文關鍵詞:informed consentthe duty of disclosure of medical informationpatient’s autonomymedical risktort liabilitycausa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病人自主權意識之興起,帶動告知後同意法則之發展,要求醫師或醫療機構在執行醫療行為前須向病人充分告知醫療行為之風險與內容,使病人得本於自主之意思充分考慮後做出同意與否之決定。按照告知後同意法則之意旨,違反此告知義務者可能須為病人之損害結果負責。然因違反告知義務未必即會使病人發生損害,又醫療行為之種類繁多,而各可能造成不同損害。有時醫療行為之實施縱使無過失亦可能因其本身之風險實現而造成病人損害。故而如何論斷違反告知義務者與病人損害間之關係即生疑問。
  以下著眼於醫師違反告知義務所可能對病人成立之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之認定。對此觀我國近期之實務見解,不僅對於醫師違反告知義務應對哪一部分之損害結果負責有不一致之認定、關於如何判斷醫師違反告知義務與病人損害間之關係亦有不同方式、部分見解之說理又過於簡略。故而有加以討論釐清之必要,最終之目的即在探尋適合之歸責方式。而關於告知後同意法則之性質,我國學說見解有不同主張,而應為本篇論文所參考。另因告知後同意法則本係發源於美國法,其內涵亦影響我國法關於告知後同意法則之理解,故以下亦將參考關於美國法院見解、學說見解、州法規定關於醫師違反告知義務應如何為病人損害結果負責之認定。
  就醫師違反告知義務與病人損害間之歸責認定,本文以為應可區別病人所受之權利侵害類型,而適用不同之侵權行為責任判斷方式。其中可先區別為病人自主權侵害與身體健康權侵害,而病人身體健康權侵害又可按照該侵害是否必然伴隨於醫療行為而再區別為身體健康完整性侵害與醫療行為實施後所生身體健康改變。
  關於病人自主權侵害之歸責,應以醫師違反告知義務之行為為加害行為,並按照醫療決定因果關係,即醫師違反告知義務是否影響病人之醫療決定來論斷行為與損害之因果關係,適度限縮醫師責任。而就病人之身體健康完整性侵害,則以醫師所實施之醫療行為為加害行為,此時該醫療行為本質上即身體傷害行為,而違反告知義務之醫師又因欠缺病人有效同意無法阻卻其行為之違法性,故可能成立侵權責任。最後是關於醫療行為實施後所生身體健康改變,此部分主要涉及醫療行為風險之實現,與病人自主權侵害之部分同樣以醫師違反告知義務行為為加害行為,然須確認醫師未盡告知義務之內容為該實現為病人損害之風險,並且須透過實質損害因果關係判斷該損害之發生確實為風險實現之結果。

  The rise in awareness of patient autonomy has driven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ed consent doctrine, which requires physicians or medical institutions to fully inform patients of the risks and details of medical procedures before they are performed. This ensure patients to make informed decisions based on their own autonomy.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informed consent, those who breach the duty of disclosure may be held liable for any resulting damages to the patient. However, breaching the duty of disclosure does not necessarily result in damages to the patient. The variety of medical procedures, each with the potential to cause different types of harm, further complicates the issue. Sometimes, even without negligence, the inherent risks of medical procedures may lead to patient harm. Theref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breach of the duty of disclosure and patient harm is a significant concern.
  The thesis focuses on determining the tort liability for damages that may arise when a physician breaches the duty of disclosure. Recent decisions from Taiwan's courts reveal inconsistencies regarding which aspects of the resulting harm a physician should be liable for when breaching this duty, as well as the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physician's breach of the duty of disclosure and the damages suffered by the patient. Some interpretations are overly simplistic, which necessitates further discussion and clarification. The ultimate aim is to identify an appropriate method for attributing responsibility. Concerning the nature of the informed consent doctrine, there are differing academic views in our country, which are referenced in this thesis. Additionally, since the doctrine of informed consent originated in U.S. law and its principles influence our understanding, this thesis also
examines U.S. court decisions, academic views, and state regulations related to how physician liability for patient’s damages resulting from a breach of the duty of disclosure should be determined.
  In determining the attribution of liability between a physician's breach of the duty of disclosure and the patient’s damages, this thesis argues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distinguish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rights infringements experienced by patients and apply different tort liability determination methods. These can be initially categorized into infringements of patient autonomy and infringements of body rights and health rights. The latter can be further divided based on whether the infringement necessarily accompanies the medical procedure into infringements of integrity of body and health and changes in body and health resulting from the procedure.
  Regarding the attribution of liability for infringements of patient autonomy, the physician's breach of the duty of disclosure should be considered the tortious act, and Causation, referred to as "decision causation, should be determined based on whether the breach of duty influenced the patient's medical decision. This approach appropriately limits the physician's responsibility. For infringements of the patient's integrity of body and health, the medical procedure itself is the tortious act. Since the physician's breach of the duty of disclosure lacks the patient's valid consent to nullify the act's illegality, it may constitute tort liability. Finally, for changes in body and health resulting from the medical procedure, this mainly involves the realization of medical risks. Like the part concerning patient autonomy infringements, the physician's breach of the duty of disclosure is the tortious act. It must be confirmed that the undisclosed risks were indeed the cause of the patient’s damages, requiring a injury-causation determination to verify that the damages was a result of the risk realization.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問題意識 1
第一項 研究動機 1
第二項 研究目的 4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5
第一項 研究方法 5
第二項 研究範圍 6
第一款 討論醫師與病人間之關係6
第二款 討論所涉醫療行為範圍7
第三款 討論民事侵權行為責任8
第三節 論文架構 10

第二章 我國告知後同意法則之問題13
第一節 告知後同意法則概述13
第一項 告知後同意法則13
第二項 我國告知後同意法則之法律基礎16
第一款 特別法基礎16
第二款 特別法基礎所生之疑問19
第三款 侵權行為請求權21
第二節 實務上幾則近期案例之討論24
第一項 案例概述 25
第一款 最高法院109年台上字第2278號民事判決25
第二款 最高法院108年台上字第2607號民事判決27
第三款 臺灣高等法院109年醫上更一字第3號民事判決28
第四款 臺灣高等法院109年醫上易字第2號民事判決31
第五款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08年醫上易字第2號民事判決32
第六款 最高法院105年台上字第89號民事判決 35
第二項 案件分析 37
第一款 非侵入性醫療行為之適用問題37
第二款 告知義務內容具不同類型38
第三款 違反告知義務具不同類型40
第四款 醫師違反告知義務之歸責問題41
第三項 小結44

第三章 違反告知義務之認定47
第一節 未為告知說明之類型47
第一項 不知情下之未為告知說明類型47
第二項 知情下之未為告知說明48
第一款 未得病人同意49
第二款 有得病人同意49
第二節 病人同意 50
第一項 同意之方式50
第二項 得為同意之人52
第一款 病人52
第二款 關係人54
第三節 告知義務 59
第一項 告知之標準60
第一款 理性醫師標準說60
第二款 理性病人標準說62
第三款 具體病人標準說64
第四款 兼採客觀標準與個別病人認知見解64
第五款 本文見解 65
第二項 告知之範圍67
第一款 我國法規與實務見解68
第二款 風險70
第三款 替代性醫療處置72

第四章 違反告知義務之歸責77
第一節 學說上告知後同意法則之基礎77
第一項 比較法上之告知後同意77
第一款 美國法上之見解77
第二款 德國法上之見解80
第二項 我國學說上之告知後同意82
第一款 以病人同意與否為中心之區分說82
第二款 身體傷害行為說84
第三款 阻卻違法說85
第二節 學說上違反告知義務之因果關係認定87
第三節 違反告知義務於實務之適用90
第一項 阻卻違法說91
第二項 風險分配說96
第三項 分割說98
第四項 過失要件說102
第四節 學說實務見解評析105
第一項 身體傷害行為說之問題105
第一款 身體傷害行為說保護範圍不足105
第二款 無法保護非侵入行醫療行為106
第二項 人格權侵害說與分割說之問題110
第三項 阻卻違法說之問題111
第一款 假設同意之因果關係適用上之困難111
第二款 固有風險實現所生侵害之主觀歸責問題113
第四項 區分說與過失要件說之問題114
第一款 不採區分病人同意與否而異其處理之見解115
第二款 不採區分說見解下身體健康權保護之考量116
第五項 本文見解 118
第五節 區分病人所遭受之侵害類型120
第一項 病人之自主權侵害120
第二項 病人之身體健康權侵害122
第一款 民法上之區分見解122
第二款 刑法上告知後同意法則之參考123
第三款 回歸民法上侵權行為適用126
第四款 身體健康完整性侵害與醫療行為後所生身體健康改變128
第三項 回顧我國法見解所生之問題129
第四項 醫療行為實施後所生身體健康改變之侵權責任判斷問題131

第五章 美國法見解於我國法上之參考133
第一節 美國法上之歸責方式133
第一項 美國法院見解133
第一款 NatansonⅠ與Natanson II案133
第二款 Funke v. Fieldman案134
第三款 Scott v. Bradford案137
第四款 Ashe v. Radiation Oncology Associates案138
第五款 Trabal v. Queens Surgi-Center案140
第六款 White v. Beeks案143
第二項 美國州法規定145
第三項 美國學說見解148
第一款 醫療決定因果關係149
第二款 實質損害因果關係151
第四項 小結152
第二節 我國法就美國法見解之參考性153
第一項 醫療決定因果關係154
第二項 實質損害因果關係158
第三項 小結161
第三節 回歸實務案例之適用163
第一項 最高法院108年台上字第2607號民事判決164
第二項 臺灣高等法院109年醫上更一字第3號民事判決165
第三項 臺灣高等法院109年醫上易字第2號民事判決167
第四項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08年醫上易字第2號民事判決169
第五項 最高法院105年台上字第89號民事判決172
第六項 實務見解問題之修正173

第六章 結論175

參考文獻179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一)、書籍
1.王澤鑑,英美法導論,出版一刷,元照,2010年。
2.王澤鑑,侵權行為法,增補版,自版,2021年。
3.邱聰智,新訂民法債編通則(上),新訂二版,輔仁大學法學叢書,2014 年。
4.林山田,刑法各罪論,上冊,五版,元照,2006年。
5.姚志明,侵權行為法,3版,元照,2014年。
6.黃丁全,醫事法,元照,2000年,頁119。
7.曾淑瑜,醫療過失與因果關係,二版,翰蘆,2007年。
8.陳聰富,醫療責任的形成與展開,修訂版,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1年。
9.蔡墩銘,刑事法要論,翰蘆、再版,2005年。
10.蔡甫昌,臨床倫理病案討論,橘井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11.潘維大、姚思遠、何婉君、王震宇、范秀羽,英美侵權行為法基本原則與案例,新學林,2021年。
(二)、期刊
1.甘添貴,治療行為與傷害,月旦法學教室,第15期,2004年1月,頁18-19 頁。
2.甘添貴,醫療糾紛與法律適用⎯⎯論專斷醫療行為的刑事責任,月旦法學雜誌,157期,2008年6月,頁31-44。
3.王千維,侵權行為:第一講—責任成立的因果關係,月旦法學教室,第23期,2004年,頁39-51。
4.王皇玉,論醫師的說明義務與親自診察義務,月旦法學雜誌,137期,2006年10月,頁265-280。
5.王皇玉,論醫療行為與業務上正當行為,台大法學論叢,第36卷第2期,2007年6月,頁41-91。
6.王皇玉,醫師的說明義務與說明義務之免除,萬國法律,第186期,2012年12月,頁26-34。
7.王富仙,混沌之醫療說明義務,環球法學論壇,10期,2011年12月,頁74-117。
8.王富仙,違反告知義務之侵權責任(上),司法周刊,第1933期,2018年12月,頁2-3。
9.王富仙,違反告知義務之侵權責任(下),司法周刊,第1934期,2019年1月,頁2-3。
10.石慧瑩、吳瓊君,從赫爾辛基宣言審查ddI人體試驗,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19期,2001年7月,頁46-55。
11.邱琦,醫師沒有告訴我的話⎯⎯論告知義務與不完全給付,月旦法學雜誌,164期,2009年1月,頁37-50 。
12.吳俊穎,醫師告知義務急速擴張的時代—法界的期待與醫界的臨床實務之間的鴻溝,法學新論,第14期,2009年9月,頁87-111。
13.吳志正,誰來說明?對誰說明?誰來同意?⎯⎯兼評醫療相關法規,月旦法學雜誌,第162期,2008年11月,頁63-85。
14.吳志正,違反醫療告知義務之法益侵害類型與民事責任——從實務裁判之猶疑談起,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110期,2019年6月,頁93-170。
15.吳淑莉,論醫療法上違反告知義務之侵權責任,法令月刊,67卷2期,2016年2月,頁35-52。
16.林瑞珠,醫療手術實施之說明義務,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76期,2005年11月,頁152-160。
17.林萍章,知情同意法則之「見山不是山」-法院近來裁判評釋,月旦法學雜誌第162期,2008年11月,頁17-40。
18.周賢章,醫療刑事案件法律適用之事實認定──以「醫療行為的特性」為中心(上),月旦醫事法報告,第30期,2019年4月,頁138-153。
19.侯英泠,論消保法上醫師之安全說明義務-台灣高等法院八十七年上字第一五一號判決評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37期,2002年8月,頁63-77。
20.侯英泠,從德國法論醫師之契約上說明義務,月旦法學雜誌,第112期,2004年9月,頁9-23。
21.侯英泠,醫療機構、外科醫師與麻醉科醫師之說明義務,台灣本土法學雜誌,107期,2008年6月,頁291-297。
22.孫效智,病人自主權利法評釋,澄清醫護管理雜誌,第13卷第1期,2017年1月,頁4-7。
23.莊錦秀,病人自主權利法之芻議,治未指錄:健康政策與法律論叢,第6期,2018年1月,頁19-40。
24.陳子平,醫療上「充分說明與同意(Informed Consent)」之法理,東吳大學法律學報,第12卷第1期,1999年10月,頁47-84。
25.陳子平,醫療上「充分說明與同意」之法理在刑法上的效應(下),月旦法學雜誌第179期,2010年4月,頁227-245。
26.陳聰富,侵權行為法上之因果關係,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29:2期,2000年1月,頁175-307。
27.陳聰富,醫療行為與犯罪行為(上)--告知後同意的刑法上效果,月旦法學教室,69期,2008年6月,頁61-74。
28.陳聰富,醫療法:第六講:告知後同意與醫師說明義務(上),月旦法學教室,第80期,2009年6月,頁75-91。
29.陳聰富,醫療法:第六講:告知後同意與醫師說明義務(下),月旦法學教室第82期,2009年8月,頁66-80。
30.楊秀儀,誰來同意?誰來決定?從「告知後同意法則」談病人自主權的理論與實際:美國經驗之考察,台灣法學會學報20期,1999年11月,頁367-406。
31.楊秀儀,論醫療傷害賠償責任適用消費者保護法之爭議,民法七十年之回顧與展望紀念論文集,2000年10月。
32.楊秀儀,病人,家屬,社會:論基因年代病患自主權可能之發展,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 31 卷 第 5 期,2002年9月,頁1-31 。
33.楊秀儀,美國「告知後同意」法則之考察分析,月旦法學雜誌,第121期,2005年6月,頁138-152。
34.楊秀儀,論病人自主權─我國法上「告知後同意」之請求權基礎探討,台大法學論叢,第36卷第2期,2007年3月,頁229-268。
35.楊崇森,美國侵權行為法之理論與運用,軍法專刊,第59卷第6期,2013年12月,頁1-51。
36.楊秀儀,再論病人之拒絕治療權:病人自主權利法施行之後,臺大法學論叢,第50卷第3期,2021年9月,頁789-865。
37.廖建瑜,論醫師說明義務之建構與發展-兼評最高法院94年台上字第2676號判決,成大法學,第10期,2005年12月,頁231-293。
38.廖建瑜,病人自主權立法通過之新變局:評析病人自主權利法對現行制度之影響(上),月旦醫事法報告,第3期,2017年1月,頁143-158。
39.廖建瑜,病人自主權利法對於告知後同意理論之影響,月旦醫事法報告,27期,2019年1月,頁36-56。
40.蔡甫昌,生命倫理四原則方法,醫學教育,第4卷第2期,2000年,頁140-154。
41.蔡甫昌,病情告知之倫理,健康世界,第203期,2002年11月,頁103-107。
42.謝金安、王湘齡,從紐綸堡守則審查ddI測試的醫學倫理問題,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19期,2001年7月,頁39-45。
43.戴逸承、蔡甫昌,病患拒絕醫療,當代醫學,第370期,2004年8月,頁666-671。
44.魏伶娟,自體脂肪隆乳手術案:從模糊走向清晰的告知後同意之告知說明義務,月旦醫事法報告,第22期,2018年8月,頁55-79。
45.顏似綾、蔡甫昌,臨床倫理病案討論(22)-病患拒絕輸血,當代醫學,383期,2005年9月,頁735-740。
(三)、學位論文
1.王志傑,病患自主權理論基礎之研究-兼論病患自主權對我國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之啟示,國防管理學院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2.王皇玉,醫療行為於刑法上之評價-以病人知自我決定權為中心,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3.許純琪,醫病關係中的告知後同意,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4.黃瀞儀,論醫療說明義務-以契約責任與侵權責任之區別實益為中心,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5.楊慧鈴,醫師說明義務之研究,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6月。
6.廖建瑜,論醫師之說明義務,國立成功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7.劉彥暉,醫療上告知後同意法則在我國實務的發展,國立東華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8.羅元秀,「告知後同意」與「專斷醫療行為」於刑法適用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法律系碩士論文,2014年。
(四)、研究報告
1.侯英泠,論醫院院內感染之民事賠償責任(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其中進度報告,2005年10月。
(五)、行政函釋
1.前衛生署83年衛署醫字第83062227號函釋。
2.前衛生署91年衛署食字第091002479號函釋。
3.前衛生署91年衛署醫字第0190047110號函釋。
(六)、法院裁判
1.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111 年醫字第 21 號民事判決。
2.臺灣高等法院87年台上字第151號民事判決。
3.臺灣高等法院95年醫上字17號民事判決。
4.臺灣高等法院100年醫上字第1號民事判決。
5.臺灣高等法院101年醫上字第26號民事判決。
6.臺灣高等法院102年醫上字第39號民事判決。
7.臺灣高等法院105年醫上字第22號民事判決。
8.臺灣高等法院109年醫上易字第2號民事判決。
9.臺灣高等法院109年醫上更一字第3號民事判決。
10.臺灣高等法院109年醫上易字第11號民事判決。
11.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95年醫上字第3號民事判決。
12.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99年醫上字第15號民事判決。
13.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02年醫上易字第7號民事判決
14.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06年醫上字第3號民事判決。
15.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07年醫上字第6號民事判決。
16.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08年醫上易字第2號民事判決。
17.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102年醫上字第7號民事判決。
18.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104年醫上字第4號民事判決。
19.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109年醫上字第4號民事判決。
20.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106年醫上更㈡字第1號民事判決。
21.最高法院29年滬上字第106號判例。
22.最高法院76年台上字第158號民事判決。
23.最高法院82年台上字第2161號民事判決。
24.最高法院94年台上字第2676號民事判決。
25.最高法院105年台上字第89號民事判決。
26.最高法院105年台上字第146號民事判決。
27.最高法院106年台上字第505號民事判決。
28.最高法院107年台上字第78號民事判決。
29.最高法院108年台上字第 2199 號民事判決。
30.最高法院108年台上字第2607號民事判決。
31.最高法院109年台上字第2278號民事判決。
32.最高法院109年台上字第2605號民事判決。
33.最高法院110年台上字第432號民事判決。年
34.最高法院104年台上字第3178號刑事判決。
35.最高法院106台上字第176刑事判決。

二、英文文獻(按作者姓氏字母排列)
(一)、書籍
1.Dan B. Dobbs, THE LAW OF TORTS 657 (2000).
2.Fowler V. Harper & Fleming James & Oscar S. Gray, THE LAW OF TORTS (2nd ed. 1986).
3.W. Page Keeton & Dan B. Dobbs & Robert E. Keeton & David G. Owen, PROSSER AND KEETON ON TORTS 282 (5th ed. 1984).
(二)、期刊
1.Audrey Warren, Doctor Training On Unconscious Faces Scrutiny Wall St J, B1(East Ed. 2003).
2.Bryan J. Warren, Pennsylvania Medical Informed Consent Law: A Call to Protect Patient Autonomy Rights by Abandoning the Battery Approach, 38 DUQ. L. REV.917 (2000).
3.Ben Sones, A Tale of Two Countries: Parallel Visions for Informed Cons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United Kingdom, 39 Vanderbilt Law Review 253 , (2006) .
4.Douglas S.T. Green & C. Ronald MacKenzie, Nuances of Informed Consent: The Paradigm of Regional Anesthesia, 3(1) HSSJ 115 (2007).
5.Evelyn M. Tenenbaum, Revitalizing Informed Consent and Protecting Patient Autonomy: An Appeal to Abandon Objective Causation, 64 Okla. L. Rev. 697 (2012).
6.Jon Harkness & Susan E. Lederer & Daniel Wikler, Laying ethical foundations for clinical research, 79 (4) 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365 (2001).
7.Joan H. Krause, Reconceptualizing Informed Consent in an Era of Health Care Cost Containment, 85 Iowa Law Rev. 261 (1999).
8.Lars Noah, Informed consent and the elusive dichotomy between standard and experimental therapy, 28(4) Am J Law Med 361 (2002).
9.Marcus L. Plante, Some Legal Problems in Medical Treatment and Research, An Analysis of "Informed Consent", 36 Fordham L. Rev. 639 (1968).
10.Patrick J. Kelley, Proximate Cause in Negligence Law: History, Theory, and the Present Darkness, 69 WASH. U. L.Q. 49 (1991).
11.Richard A. Heinemann, Pushing the Limits of Informed Consent: Johnson v. Kokemoor and Physician-Specific Disclosure, 1997 Wis. L. REv. 1079 (1997).
12.Robert Gatter, Informed Consent Law and the Forgotten Duty of Physician Inquiry, 31 LOY. U. CHI. L.J. 557 (2000).
13.R. Jason Richards, How We Got Where We Are: A Look at Informed Consent in Colorado--Past, Present, and Future, 26 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Law Review 69 (2005).
14.Shultz, Marjorie Maguire, From Informed Consent to Patient Choice:A New Protected Interest, 95 YALE L.J. 219 (1985).
(三)、法院裁判
1.Ashe v. Radiation Oncology Associates, 9 S.W.3d 119 (Tenn. 1999).
2.Butler v. Berkeley, 213 S.E.2d 571 (N.C. Ct. App. 1975).
3.Bloskas v. Murray, 646 P.2d 907 (Colo. 1982).
4.Canterbury v. Spence, 464 F.2d 772 (D.C. Cir. 1972).
5.Cobbs v. Grant, 502 P.2d 1 (Cal. 1972).
6.Cardwell v. Bechtol, 724 S.W.2d 739 (Tenn. 1987).
7.Culbertson v. Mernitz, 602 N.E.2d 98 (Ind. 1992).
8.Castleberry v. DeBrot, 424 P.3d 495 (Kan. 2018).
9.Funke v. Fieldman, 512 P.2d 539 (Kan. 1973) .
10.Festa v. Greenberg, 511 A.2d 1371 (Pa. Super. Ct. 1986).
11.Figueroa-Burgos v. Bieniewicz, 135 A.D.3d 810 (N.Y. App. Div. 2016).
12.Karen L. Gemme v. Morton H. Glodberg, 626A. 2d 318 (Conn. App. 1993).
13.Kilpatrick v. Bryant, 868 S.W.2d 594 (Tenn. 1993).
14.Kourkounakis v. Russo, 2005 WL 1036201 (S.D.N.Y. 2005).
15.Kechi Tp. v. Freightliner, LLC, 592 Fed.Appx. 657 (10th Cir. 2014).
16.Kelapire v. Kale, 189 A.D.3d 1197 (N.Y. App. Div. 2020).
17.Kidd v. Dickerson, 2020 WL 5912808 (Tenn. Ct. App. 2020)
18.Natanson v. Kline, 350 P.2d1093 (Kan.1960).
19.Natanson v. Kline, 354 P.2d 670 (Kan. 1960).
20.Marshall v. Nugent, 222 F.2d 604 (1st Cir. 1955).
21.Martha Logan v. Greenwich Hospital Association, 465A. 2d 294 (Conn. 1983).
22.Ogle v. Shell Oil Co., 913 F.Supp. 490 (E.D. Tex. 1995).
23.Poreba-Gier v. Suddaby, 203 A.D.3d 1694 (N.Y. App. Div. 2022).
24.Pergolizzi v. Bowman, 882 S.E.2d 1 (Va. Ct. App 2022).
25.Revord v. Russell, 401 N.E.2d 763 (Ind. Ct. App. 1980).
26.Rojas v. Barker, 195 P.3d 785 (Kan. Ct. App. 2008).
27.Schloendorff v. Society of New York Hospital, 105 N.E. 92 (N.Y. Ct. App. 1914).
28.Salgo v. Leland Stanford Jr. University Bd. of Trustee, 317 P.2d 170 (Cal. App. 1 Dist. 1957)
29.Scott v. Bradford, 606 P.2d 554 (Okla. 1979).
30.Saucedo v. Phillips, 670 F.2d 634 (5th Cir.1982).
31.Shadrick v. Coker, 963 S.W.2d 726 (Tenn. 1998).
32.Shuler v. McGrew, 2012 WL 3260685 (W.D. Tenn. 2012).
33.Spano v. Bertocci, 299 A.D.2d 335 (N.Y. App. Div. 2002).
34.Shuler v. Garret, 743 F.3d 170 (Tenn. Ct. App. 2014).
35.Trabal v. Queens Surgi-Center , 8 A.D.3d 555 (N.Y. App. Div. 2004).
36.Woolley v. Henderson, 418 A.2d 1123 (Me. 1980).
37.Wecker v. Amend, 918 P.2d 658 (Kan. Ct. App. 1996).
38.White v. Beeks, 2013 WL 6451764 (Tenn. Ct. App. 2013).
39.West v. United States, 2020 WL 6901608 (M.D. Tenn. 2020).
40.Yount v. Deibert, 147 P.3d 1065 (Kan. 2006).
(四)、法律資料:
1.Ga. Code Ann., § 31-9-6.1 (West 2024).
2.N.H. Rev. Stat. § 507-E:2. (West 2024).
3.N.Y. Penal Law § 120.00-120.10 (McKinney 2024).
4.N.Y. Pub. Health Law § 2805-d (McKinney 2004).
5.Neb. Rev. Stat. Ann. § 44-2820 (West 2024).
6.Utah Code Ann. § 78B-3-406 (West 2024).
7.Wash. Rev. Code Ann. § 7.70.050 (West 2024).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