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2.82.133)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21 02:3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潘錦煌
研究生(外文):PAN, CHIN-HUANG
論文名稱:國家漫畫博物館誕生?一個文化治理網絡的分析(2016-2023)
論文名稱(外文):The Birth of the National Taiwan Museum of Comics? An analysis of Cultural Governance Network(2016-2023)
指導教授:殷寶寧殷寶寧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YIN, PAO-NING
口試委員:李衣雲劉定綱殷寶寧
口試委員(外文):LEE, I-YUNLIU, TING-KANGYIN, PAO-NING
口試日期:2024-06-20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藝術行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4
畢業學年度:11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4
中文關鍵詞:博物館漫畫文化文化資產文化治理網絡治理
外文關鍵詞:MuseumComic CultureCultural HeritageCultural GovernanceNetwork Governanc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4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圖像為主、文字為輔,漫畫以圖文結合的說故事方式,記憶著常民的生活軌跡。漫談日常、畫述時光,反映時代發展脈絡、側寫社會現實縮影的漫畫,以其普遍性及易讀性擁有強大的滲透力及傳播力,成為繼電影、電視後,另一具極大影響力的娛樂與溝通符碼,惟也因被視為以青少年為主要客群的通俗讀本甚至是不良刊物,長期受到打壓與排擠,被排斥在傳統的文化殿堂之外,在文化場域中歸於邊陲異端。
臺灣漫畫的發展亦然,亦曾因社會刻板印象、政府審查制度而受挫,歷經言論自由與全球化的興起而再生,如今在社會教育、文化傳承、溝通交流、創造經濟等各方面的功能已不容小覷,成立「國家漫畫博物館」的文化政策應運而生。
為提供國漫館籌備滋育的環境,文化部自2016年起著手進行漫畫史料典藏工作,在經歷多次選址之後,2023年4月經行政院定址「臺中刑務所」,惟期間歷經地方與中央文化治理的競逐、文化資產保存與文化內容產業發展的折衝,為臺灣漫畫開啟新頁之際,多元能動者於刑務所/國漫館此「文化治理網絡」的價值主張與互動關係,值得探究。更有甚者,國漫館開展是否接軌漫畫文本背後的地方脈絡?當漫畫脫離日常走進展覽殿堂,種種介於漫畫與博物館、中央政策與地方文資之間,若有似無的邊界線,也隱約浮上檯面。
漫畫作為一種文學體裁與通俗媒材,兼有反映社會脈絡、促進社會對話的複合特質,故對本可以文資現址再利用之古蹟博物館,卻又另闢蹊徑以漫畫為主體的「國家漫畫博物館」,是否透過文化治理網絡,與所在文化資產—「臺中刑務所」共構,連結在地的空間紋理與歷史脈絡,既為大眾的漫畫知識記憶庫,亦是地方的集體記憶載體,是本研究動機與目的所在。
因著地緣關係,本研究透過質性研究法(包括文獻分析、參與觀察及深度訪談)架構「漫畫—博物館—地方文化資產」的文化治理網絡,藉由分析網絡的成形歷程,並就多元能動者之互動經驗與價值主張進行多方辯證,探究國家漫畫博物館定址臺中刑務所衍生之空間競逐、記憶保存、在地連結議題。
Mainly based on images and supplemented by text, comics use a storytelling method that combines pictures and text to remember the life trajectories of ordinary people. Comics refle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outline the microcosm of social reality have strong penet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power due to their universality and readability. They have become another huge influence after movies and TV. Although it is a powerful entertainment and communication code, it has been suppressed for a long time because it is regarded as a popular reading book or even a bad publication with teenagers as its main audience. It is excluded from 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field.
The same is tru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ese comics. It has also been frustrated by social stereotypes and government censorship. It has been reborn through the rise of freedom of speech and globalization. Nowadays, its functions in social education, cultural inheritance, communication, creative economy and other aspects have been not to be underestimated, the cultural policy of establishing the "National Taiwan Museum of Comics" came into being.
In order to provide an environment for the prepar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the "National Taiwan Museum of Comics",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began to carry out the collection of comic historical materials in 2016. After several site selections, the Executive Yuan decided to locate the historical sites-"Taichung Prison" in April 2023. During this period, it has experienced competition between local and central cultural governance, cultural asset preservation and cultural content industry development. As Taiwanese comics open a new page, the value proposition and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of diverse activists in the "cultural governance network " of the Taichung Prison / National Taiwan Museum of Comics are worth exploring. What’s more, Is the museum’s curation connected to the local context behind comic texts ? When it breaks away from daily life and enters the exhibition space, there are various boundaries between comics and museums, central government policy and local cultural heritage also vaguely surface.
Comics as a literary genre and popular media, have the complex characteristics of reflecting social context and promoting social dialogue. Therefore, the "National Taiwan Museum of Comics" is reused as the current site of cultural assets, but it has taken a different approach as a "Historical Museum" with comics as the main body. Through the cultural governance network, it is co-constructed with the local cultural heritage - "Taichung Prison" to connect the local space. Urban spatial texture and historical context are not only the public's memory bank of comic knowledge, but also the carrier of local collective memory, which is the motivation and purpose of this study.
Due to the geographical relationship, this research uses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including document analysis,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nd in-depth interviews) to construct a cultural governance network of "comics-museum-local cultural heritage". By analyzing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the cultural governance network , this research conduct multi-faceted dialectics on the interactive experiences & value propositions of multi-agent, and explore the the issues such as competition for space, memory preservation, and local connections derived from the location of the “National Taiwan Museum of Comics” in the “Taichung Prison” .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3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對象 6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7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5
第一節 文化政策:漫畫博物館的邊界建構 15
第二節 文化治理:網絡生態系的協力建構 24
第三節 文資活化:新公共場域的價值建構 30
第四節 小結:國內學位論文研究現況 35
第三章 國家漫畫博物館的政策推動歷程 37
第一節 國家政策願景 37
第二節 空間選址歷程 56
第三節 文資再利用歷程 68
第四章 文資再利用:從記憶保存到重構記憶? 79
第一節 利害關係人群體的指認 79
第二節 核心能動者的互動關係 85
第三節 核心能動者的價值主張 94
第四節 小結 101
第五章 與在地連結:從政府管理到網絡治理? 104
第一節 網絡治理協力分析架構 104
第二節 核心能動者的互動關係 107
第三節 核心能動者的價值主張 119
第四節 小結 124
第六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29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30
第二節 研究限制 139
第三節 研究建議 141
參考文獻 143
上典景觀、謝文泰建築師事務所、Mecanno(2021)。台中市鐵路高架化後都市公共空間新生,綠空鐵道1908。https://reurl.cc/NQyYRm (檢視日期:2024年5月12日)
文化內容策進院(2022)。2021年台灣文化內容消費趨勢調查報告。
文化部(2015)。文化部推動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發展計畫。
文化部(2016a)。文化部中程施政計畫(106至109年度)。
文化部(2016b)。出國報告—105年度日本韓國漫畫及動畫設施考察報告。
文化部(2017)。愛上漫畫的小孩不會變壞 蔡英文總統親臨第8屆金漫獎頒獎典禮勉勵臺漫創作者。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53628 (檢視日期:2023年9月17日)
文化部(2020a)。國家漫畫博物館另覓合適地點設置 中臺灣電影中心原空間以同預算規模支持中市府設立ACG基地。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56250 (檢視日期:2023年4月30日)
文化部(2020b)。文化部長與臺中市長雙方會商 文化部持續支持中臺灣電影中心 國家漫畫博物館優先選址設立於臺中。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56271 (檢視日期:2023年4月30日)
文化部(2020c)。「國家漫畫博物館」續留臺中 支持臺灣漫畫發展。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2.aspx?n=105&s=56660 (檢視日期:2023年4月30日)
文化部(2021)。立法院第10屆第3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文化部「國內漫畫基地暨CCC數位平台營運管理檢討與未來我國漫畫產業扶植與推廣計畫」專題報告。
文化部(2022a)。立法院第10屆第6會期第7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國家漫畫博物館」後續建館期程與進度書面報告。
文化部(2022b)。出國報告—考察北九州、東京漫畫博物館及書店。
文化部(2022c)。有關臺中市長盧秀燕針對國家漫畫博物館發展 文化部澄清「與事實不符」。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95107 (檢視日期:2024年5月2日)
文化部(2022d)。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文化部「CCC創作集平台改版及其對臺漫創作與產業之影響」專題報告。
文化部(2023a)。行政院拍板國家漫畫博物館選址臺中刑務所 今年底前在臺中遇見臺灣漫畫。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2.aspx?n=105&s=105311 (檢視日期:2023年4月30日)
文化部(2023b)。國家漫畫博物館第一次籌設會勘諮詢在臺中刑務所展開 文化部長史哲:「漫博不慢」 籌備工作即刻加速啟動。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119109(檢視日期:2023年4月30日)
文化部(2023c)。國家漫畫博物館真的來了 策展先行 金漫獎大展首度離開臺北 臺中首展。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2.aspx?n=105&s=185867 (檢視日期:2024年4月28日)
文化部(2023d)。開展先行『真正有影』國家漫畫博物館真的來了 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8個月後再度回臺中刑務所 兌現國漫館承諾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2.aspx?n=105&s=187028 (檢視日期:2024年4月29日)
文化部(2023e)。113年度單位預算案書。
王少君(2018)。從臺灣動漫特展現象探討展示空間的轉變〔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與古物維護研究所。
王志弘(2010)。文化如何治理?一個分析架構的概念性探討。世新人文社會學報,11,1-38。
王志弘等著(2011)。文化治理與空間政治。臺北:群學。
王志弘(2021)。理論文化治理。收錄於殷寶寧主編: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導論。3-27。高雄:巨流圖書。
文房・文化閱讀空間(2020)。誰說古蹟只會燒錢?永續發展的文化資產,讓歷史也能走進未來。天下雜誌獨立評論。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437/article/8932
(檢視日期:2024年4月18日)
王佩迪(2016)。動漫社會學:本本的誕生。臺北:奇異果文創。
王佩迪(2018)。動漫社會學:台漫不死。臺北:奇異果文創。
王佩迪、李衣雲、蘇微希、王伯文著(2022)。記憶中的畫格世界:漫畫在臺灣展覽專刊。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王佩迪(2024)。從博物館漫畫典藏初探1950-1960年代台灣漫畫產業。動漫遊台灣2024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台灣ACG研究學會主辦;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合辦。
文芸、傅朝卿(2013)。當代社會中遺產價值的保存與維護。建築學報,84,77-96。
王新衡(2021)。以地方脈絡促使博物館在地化策略之研究—以嘉義市博物館群為例。收錄於陳佳利主編:博物館研究專刊第08號:歷史:覆蓋、揭露與淨化昇華。257-282。臺北:財團法人臺灣博物館文教基金會、國立臺灣博物館。
王嵩山(2005)。想像與知識的道路:博物館、族群與文化資產的人類學書寫。新北:稻鄉。
王嵩山(2012)。博物館蒐藏學:探索物、秩序與意義的新思惟。臺北:原點。
王嵩山(2015)。博物館、思想與社會行動。新北:遠足文化。
中原大學(2014)。臺中市市定古蹟「原臺中刑務所典獄官舍、原臺中刑務所浴場」調查研究及修復再利用計畫。臺中:臺中市文化資產處。
中原大學(2015)。臺中市歷史建築「臺中刑務所官舍群」調查研究及修復再利用計畫。臺中:臺中市文化資產處。
台中學研究中心(2024)。國家漫畫博物館在台中,然後呢?。https://reurl.cc/9vONXd
(檢視日期:2024年4月28日)
立法院(2017)。立法報第9屆第4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9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立法院公報,106(107),75-111。
立法院(2021)。立法報第10屆第3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19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立法院公報,110(65),361-418。
江昭倫(2022)。為國漫館與中市府槓上 李永得批盧秀燕:無良政客。中央廣播電臺。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142233 (檢視日期:2024年5月1日)
江韶瑩(1996)。社區博物館的理論與實踐。收錄於:社區總體營造與文化發展論文集。臺北:東吳大學。
李衣雲(1996)。斷裂與再生--對台灣漫畫生產的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
李衣雲(2012a)。讀漫畫—讀者、漫畫家和漫畫產業。臺北:群學。
李衣雲(2012b)。變形、象徵與符號化的系譜—漫畫的文化研究。新北:稻鄉。
李衣雲(2018)。臺灣大眾文化中呈現的歷史認識:以漫畫為中心(1945-1990)。思與言,56(3),7-73。
李昀晞(2018)。動漫?產業?博物館:文化政策與動漫想像批判。文化研究季刊,161,82-87。
李怡萫(2020)。古蹟新生: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的導覽敘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
李季育(2000)。八十年代的臺灣紙上電影。收錄於國立歷史博物館主編:臺灣漫畫史特展。36-39。臺北:史博館。
李政青(2015)。推動舊城再生的新力量。臺中好生活,11,16-18。
李乾朗(2017)。百年古蹟滄桑—臺灣建築保存紀事。臺北:典藏藝術家庭。
李乾朗(2021)。臺灣古蹟保存維護之思辨。收錄於殷寶寧主編: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導論。263-282。高雄:巨流圖書。
李闡(1998)。漫畫美學。臺北:群流。
呂育誠(2006)。網絡治理與治理網絡:政府變革的新課題。臺灣民主季刊,3(3),207-212。
吳平稑(2021a)。國家漫畫博物館的困境(上):從研究、典藏等環節來看,政府對漫畫的認知有待加強。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49475 (檢視日期:2024年4月28日)
吳平稑(2021b)。國家漫畫博物館的困境(下):台漫正處於培植階段,七項建議供籌備小組參考。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49479 (檢視日期:2024年4月28日)
吳宇凡(2010)。三種文化典藏機構進行跨機構合作館藏發展初探。臺灣圖書館管理季刊,6(3),66-74。
吳定、林鍾沂、趙達瑜、盧偉斯、吳復新、黃一峰、蔡良文、黃臺生、施能傑、林博文、朱金池、李宗勳、詹中原、許立一、黃新福、黃麗美、陳愷、韓釗、林文燦、詹靜芬(2009)。行政學析論。臺北:五南。
林良哲(2012)。典獄長官舍 研擬列歷史建築。自由時報。 https://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560269(檢視日期:2024年5月11日)
林佳利(2004)。社區博物館運動:全球化的觀點。博物館學季刊,18(4),43-57。
林宜珍(2022a)。走出新公共管理:文化資產再生之協力治理與公共價值建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
林宜珍(2022b)。文化資產再生如何可行?談臺灣文化資產保存與再生現場的困境。
文化:政策、管理、新創期刊,1(1),153-156。
林芳多(2022)。邊界測試:臺灣戰後公立藝文機構主辦之漫畫展覽流變〔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藝術史評與古物研究所。
林美蘭(2015)。翻轉鐵道城市新力量。臺中好生活,11,12-15。
林會承(2014)。戰後台灣文化資產保存法制與氛圍的形塑。文資學報,8,27-55。
林蕙玟(2008)。具變動力量的集體性文化資產:論標注性事件紀念物之紀念性意涵〔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
林鍾沂(2011)。行政學。臺北:三民。
周文鵬(2008)。論漫畫的定位與定義。問學集,14,136-147。
周文鵬(2018)。讀圖漫記:漫畫文學的工具與臺灣軌跡。新竹市: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
周文鵬(2024)。動靜之間:論漫畫敘事在動畫形式中的「有效」改編—從《葬送的芙莉蓮》談起。動漫遊台灣2024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台灣ACG研究學會主辦;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合辦。
柯于璋(2020)。公私協力夥伴關係之爭議與課責—以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委外經營為例。公共行政學報,58,55-88。
洪瑞琴(2022)。文化部擬設國家漫畫博物館 黃偉哲:歡迎。自由時報。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533897 (檢視日期:2024年5月1日)
孫本初、李明寰(2004)。網絡治理與政策民主化。人事月刊,38(1),6-12。
孫伯任(2011)。Guest House-舊台中刑務所官舍再生〔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建築學系研究所。
夏鑄九(1998)。臺灣的古蹟保存:一個批判性回顧。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9,1。
唐在馨(2011)。舊典獄長官邸建築群 議員促搶救。自由時報。 https://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514508(檢視日期:2024年5月11日)
連子儀(2015)。文化權利的公民實踐—以臺南市公園路321巷日式宿舍群的保存與發展為例。收錄於劉俊裕、張宇欣、廖凰玎主編:臺灣文化權利地圖。243-265。高雄:巨流圖書。
連子儀(2017)。公私協力模式下的文化遺產保存與永續:以藝術家故居園區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
格魯克(2014)。臺中縱貫線鐵橋兩座 及鐵路宿舍提報案 保存理由及未來利用說明。https://taichustory.blogspot.com/2014/09/blog-post.html(檢視日期:2024年5月11日)傻呼嚕同盟(2013)。御宅學。臺北:皇冠出版社。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陳仲偉(2004)。日本動漫畫的全球化與迷的文化。臺北:唐山出版社。
陳仲偉(2008)。台灣漫畫年鑑。臺北:杜葳廣告。
陳仲偉(2014)。台灣漫畫記。臺北:杜葳廣告。
陳佳利(2007)。被展示的傷口:記憶與創傷的博物館筆記。臺北:典藏藝術家庭。
陳欣儒(2016)。臺中刑務所演武場委外經營之研究-公私協力的視角〔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行政管理暨政策學系研究所。
陳儀芬(2000)。從記憶機構化談文化資產保存。文資學報,13,33-52。
陳鴻儀(2016)。地方文化資產的活化與再應用-以舊臺中監獄典獄長官舍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
莊凱証(2021)。文化資產教學設計:以澎湖科技大學通識課程為例。2021年台灣文化資產學會年度研討會發表論文集—有形與無形之間:跨越科際的文化資產保存。台灣文化資產學會、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共同主辦。
郭俊沛建築師事務所(2012a)。臺中市西區自由路一段87號臺灣臺中監獄舊典獄長宿舍及週邊附屬日式宿舍群初步調查研究。臺中:臺中市文化資產管理中心。
郭俊沛建築師事務所(2012b)。臺中市暫定古蹟舊典獄長宿舍及周邊日式宿舍群初步調查研究。臺中:臺中市文化資產管理中心。
郭俊沛建築師事務所(2019)。臺中刑務所典獄官舍及浴場修復再利用工程工作報告書。臺中:臺中市文化資產處。
郭俊沛建築師事務所(2023)。臺中刑務所官舍群修復工程工作報告書。臺中:臺中市文化資產處。
郭振榮(2022)。台中綠空鐵道:一條空中步道與一座城市的文化想像。VERSE,14,66-71。
殷寶寧(2017a)。淡水文化地景重構與博物館的誕生。臺北:主流。
殷寶寧(2017b)。變成與看見-大稻埕街區文化經濟想像與變遷。2017年文化的軌跡國際學術研討會—文化治理與生活日常。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人文學院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主辦。
殷寶寧(2021a)。從文化研究到文化政策:一個批判性理論視角之建立。收錄於殷寶寧主編: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導論。35-62。高雄:巨流圖書。
殷寶寧(2021b)。我城故事:大稻埕街區生活書寫。臺北:奇異果文創事業。
殷寶寧(2022a)。在建築與文化之間:我們設計。臺北:典藏藝術家庭。
殷寶寧(2022b)。文化資產教育與文化公共領域之建構:彰化南郭國小與郡守官舍群活化經驗個案。收錄於吳介祥主編:文化超開展:共振臺灣公共領域。高雄:巨流圖書。
殷寶寧(2022c)。知識展示重構:博物館建築空間與觀眾經驗。高雄:巨流圖書。
殷寶寧(2023)。臺北・城市・博物館。臺北:典藏藝術家庭。
殷寶寧(2024)。國家漫畫博物館籌設前期之觀察與反思—文化與行政的二律背反?。博物館學季刊,38(1),39-57。
曾冠球(2017)。良善協力治理下的公共服務民間夥伴關係。國土及公共治理季刊,5(1),67-79。
張玉佩編著(2017)。漫・話三傑。新竹市: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
張祐創(2020)。台中市古蹟歷史建築活化公私協力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東海大學政治學系。
張婉真(2005)。論博物館學。臺北:典藏藝術家庭。
張潤書(2007)。行政學。臺北:三民。
張譽騰(2003)。生態博物館:一個文化運動的興起。臺北:五觀藝術管理。
張譽騰(2011)。博物館學12堂課。臺北: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張馨儀(2022)。文化治理網絡協力的分析—華山文創園區「共伴計畫:文化永續・創新實踐」文化影響力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
國立歷史博物館(1997)。博物館的文物蒐藏及典藏制度。臺北:史博館。
國立歷史博物館(2000)。臺灣漫畫史特展。臺北:史博館。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2019)。歷史建築「臺中刑務所官舍群」(擴大範圍)修復及再利用計畫。臺中:臺中市文化資產處。
國家圖書館(2023)。111臺灣閱讀風貌及全民閱讀力年度報告。
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處官方網站(未標示年份)。籌備歷程專頁。https://www.ntmc.gov.tw/home/zh-tw/Planning(檢視日期:2024年4月23日)
國家發展委員會(未標示年份)。來監督—國家漫畫博物館計畫(106-111年)
(111年度辦理情形)專頁。https://join.gov.tw/acts/detail/4dd1a257-0936-4ab0-91e0-30dd046652a6(檢視日期:2024年5月1日)
國家發展委員會(未標示年份)。來監督—國家漫畫博物館計畫(2024-2029年)
(113年度辦理情形)專頁。https://join.gov.tw/acts/detail/ef396b92-8982-4163-a767-c9ef9941bff1
(檢視日期:2024年5月1日)
黃小聞(2022)。博物館與文化資產的公共性與永續性:以新竹市玻璃工藝博物館為例。2022年文化的軌跡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集—藝文生態平衡:永續發展之路?。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人文學院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主辦。
黃光男(2016)。氣韻生動-文化創意產業20講。臺北:藝術家。
黃智彥(2008)。博物館推展文化觀光可行性之研究。運動事業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七期。逢甲大學主辦。
黃躍雯(2018)。文化觀光:邁向永續的規劃與經營。臺北:五南。
黃鍾山、凌美雪(2020)。台中國漫館生變 議員:市府搞砸重大建設。自由時報。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372756 (檢視日期:2023年9月17日)
勞嘉玉(2016)。歷史空間再利用之經營研究-以臺中刑務所演武場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嶺東科技大學。高階主管企管碩士在職專班。
葉鍬賢(2015)。臺中市所屬藝文館舍委外經營之研究:以臺中刑務所演武場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在職專班。
董怡彣(2015)。漫畫的蒐藏、詮釋與展示—以京都國際漫畫博物館及其特展「芭蕾漫畫—美麗成永恆」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文化資源學院博物館研究所。
董俊仁(2022)。桃園市文化治理的實踐與省思:以文化資產保存與地方文化館為例。博物館與文化,23,3-34。
詹紹楷(2021)。實境遊戲環境教育課程之探討-以臺中刑務所演武場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科學教育與應用學系環境教育及管理碩士班。
監察院(2021)。范巽綠委員、施錦芳委員、林盛豐委員、張菊芳委員調查:據審計部108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文化部為辦理「國家漫畫博物館計畫」,與臺中市政府簽訂合作備忘錄,惟雙方對該館空間配置未達共識;另文化部對國家漫畫發展整體資源未及早進行盤點,且臺中市政府亦未提出有利於漫畫產業發展之整體政策,均恐影響計畫執行進度與綜效等情案調查報告。字號110教調15。https://www.cy.gov.tw/CyBsBoxContent.aspx?n=133&s=17610(檢視日期:2023年9月17日)
臺中市政府(2015)。鐵路高架化後 市府綠空鐵道軸線計畫打造多元廊帶 活化舊市區。市政新聞。https://www.taichung.gov.tw/964172/post(檢視日期:2024年5月12日)
臺中市政府(2016a)。市府爭取中台灣電影中心與國家級計劃整合 國家動漫基地到台中。市政新聞。https://www.taichung.gov.tw/979327/post(檢視日期:2024年4月23日)
臺中市政府(2016b)。中市府推綠空鐵道計畫 翻轉城市帶動中區再生。市政新聞。https://www.taichung.gov.tw/988286/post (檢視日期:2024年5月12日)
臺中市政府(2017)。中市府與文化部簽MOU 中央挹注11.5億元打造國家漫畫博物館。
市政新聞。https://www.news.taichung.gov.tw/440706/post (檢視日期:2024年5月12日)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2019)。臺中文化城中城歷史空間再造計畫。市政會議專題報告。
臺中市政府新聞局(2024)。動畫之都—市府與中央聯手推動成果與願景。市政會議專題報告。
榮芳杰(2022)。文化資產教育做為文化公共領域的契機:一個永續發展教育的想像。收錄於吳介祥主編:文化超開展:共振臺灣公共領域。高雄:巨流圖書。
廖世璋(2002)。國家治理下的文化政策:一個歷史回顧。建築與規劃學報,3(2),160-181。
廖世璋(2016)。地方文化產業研究。高雄:巨流圖書。
廖世璋(2017)。博物館社會學(Museum Sociology):以社會文化理論對博物館的考察。臺北:巨流圖書。
廖世璋(2020)。文化政策學。臺北:五南。
廖翊君(2020)。文化資產保存與空間活化再利用類型之研究—以新北市空軍三重一村及板橋435藝文特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社會科教學碩士學位班。
劉俊裕(2013)。全球在地文化:都市文化治理與文化策略的形構。收錄於劉俊裕主編:全球都市文化治理與文化策略:藝文節慶、賽事活動與都市文化形象。3-36。高雄:巨流圖書。
劉俊裕(2015)。「文化生態」的視野:臺灣需要一個更寬闊的胸襟,來衡量文化的生命與價值。收錄於:國際藝文趨勢觀察與情蒐計畫。臺北: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劉俊裕(2018)。再東方化:文化政策與文化治理的東亞取徑。高雄:巨流圖書。
劉俊裕(2021)。為何、又如何評估文創園區的文化價值與影響力?一條文化生態系的操作化路徑。收錄於:文化影響力論壇:捲動台灣文化園區網絡生態系。臺北:華山文創園區。
劉俊裕(2022)。文化作為方法:臺灣國際文化關係的新「另類—主流」路線思辨。收錄於劉俊裕、魏君穎主編:臺灣的國際文化關係:文化作為方法。1-36。高雄:巨流圖書。
劉維瑛、李衣雲、翁稷安、蘇微希、陳涵郁、曾曉玲、陳中勳等(依專文順序排列)撰稿(2020)。臺漫時代:臺史博漫畫特展專刊。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漢寶德、劉新圓(2008)。閒置空間再利用政策之檢討。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https://www.npf.org.tw/2/4332#ftn1(檢視日期:2024年5月7日)
鄞昭彥(2016)。文化部國家漫畫博物館重新選址期間與臺中市政府之協力模式〔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
蔡允棟(2002)。新治理與治理工具的選擇:政策設計的層次分析。中國行政評論,11(2),47-76。
蔡允棟(2006)。民主行政與網絡治理:「新治理」的理論探討及類型分析。台灣政治學刊,10(1),163-209。
蔡金鼎(2014)。公有建築文化資產活化再利用的公共性探討:以臺港三個不同的個案為例。文化資產保存學刊,27,7-26。
蔡沛霖(2021)。一座博物館如何誕生:以國家漫畫博物館建置為例。2021年文化的軌跡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集—文化生態永續:串連或失聯?。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人文學院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主辦。
蔡沛霖(2023)。漫畫文物保存與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初期過程之初探。博物館與文化季刊,25,43-68。
蔡淑媛、凌美雲(2023)。【藝術文化】國家漫畫博物館落腳台中刑務所 文化部允年底前開張。自由時報。 https://art.ltn.com.tw/article/paper/1575286 (檢視日期:2024年5月23日)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
賴瑛瑛(2021)。藝術管理新思維—全球化與市場化的挑戰。收錄於殷寶寧主編: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導論。225-245。高雄:巨流圖書。
謝文泰(2017)。謝文泰建築師:讓綠空串起大台中下一個百年。https://reurl.cc/kOanEG (檢視日期:2024年5月12日)
謝仕淵(2023)。博物館與公共博物館學專題。博物館與文化季刊,25,1-2。
羅欣怡(2016)。地方・文化・博物館—博物館的社會關懷與實踐。臺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總統府(2017)。2017金漫獎暨國際交流活動登場 總統:推動六大政策 支持本土漫畫產業。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21589 (檢視日期:2023年9月17日)
欉忠豪(2017)。閒置公有建築物再利用之研究—以台中刑務所及市役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都市計畫與空間資訊學系。
蕭湘文(2002)。漫畫研究:傳播觀點的檢視。臺北:五南。
蘇孟娟(2022)。李永得批盧秀燕「無良政客」 鄭照新:建議吃維他命B控管情緒。自由時報。https://art.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033017 (檢視日期:2024年5月1日)
蘇孟娟(2023)。台中》文化部爭取30億 打造國漫館園區。自由時報。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618130 (檢視日期:2024年5月23日)
蘇微希(2023)。台灣圖像同人商品數位創新商業模式之研究—以收藏型圖像同人NFT卡包專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經理人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嚴祥鸞(1998)。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臺北:三民。
Ann Gray, 許夢芸譯(2012)。文化研究:民族誌方法與生活文化。新北:韋伯文化國際。(原著出版於 2001年)
Archibald , Robert , A Place to Remember: Using History To Build Community(1999)。Oxford : AltaMira Press.
ARTOUCH編輯部(2023)。國家漫畫博物館臺中刑務所開展先行,業界人士期望完備博物館編制。https://artouch.com/art-news/content-128488.html(檢視日期:2024年4月28日)
Hooper-Greenhill, Eilean , Museum and the Shaping of Knowledge(1992)。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Inge, M. Thomas , Comics as Culture(1990)。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Public Participation , IAP2 Resources. https://www.iap2.org/page/resources (檢視日期:2024年5月6日)
Jaqueline Berndt , 李雨青譯(2023)。「Manga」、「Manhua」、「Comics」?以「漫画」(與「マンガ」)的英語拼音為中心。故事與另外的世界—台灣ACG研究學會年會論文集1。台灣ACG研究學會主辦。
John Urry and Jonas Larsen , 黃宛瑜譯(2016)。觀光客的凝視3.0。臺北:書林。(原著出版於 2011年)
Michel Foucault , 劉北成、楊遠嬰譯(2007)。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新北:桂冠圖書。(原著出版於1975年)
Organizing Engagement, Spectrum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https://organizingengagement.org/models/spectrum-of-public-participation/ (檢視日期:2024年5月6日)
Patton, M. Q , 吳芝儀、李奉儒譯(2008)。質性研究與評鑑(上) 。嘉義市:濤石文化。(原著出版於 2002年)
Silberman, Neil A. Heritage Places: Evolving Conceptions and Changing Forms.(2016)In A Companion to Heritage Studies edited by William Logan , Máiréad Nic Craith , Ullrich Kockel , Oxford: John Wiley & Sons, Inc. 29-40
Stevie Suan , 涂銘宏譯(2023)。動畫行為者的演出:跨越疆域與身體。故事與另外的世界—台灣ACG研究學會年會論文集1。台灣ACG研究學會主辦。
Uwe Flick , 梁婉玲譯(2010)。質性研究的品質控管。新北:韋伯文化國際。(原著出版於 2007年)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