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49.72)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9 23:4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友隆
研究生(外文):Huang, Yu-Lung
論文名稱:特別背信罪之研究─以證券交易法為中心
論文名稱(外文):A Research on the Crime of Special Breach of Trust ─ Focusing on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Act
指導教授:彭美英彭美英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Peng, Mei-Ying
口試委員:林書楷李春福
口試委員(外文):Lin, Shu-KaiLee, Chun-Fu
口試日期:2024-06-27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東吳大學
系所名稱:法律學系
學門:法律學門
學類:一般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4
畢業學年度:11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7
中文關鍵詞:非常規交易特別背信一億元條款商業判斷法則沒收法益競合
外文關鍵詞:Non-arm's Length TransactionSpecial Breach of TrustOne Hundred Million Dollar ClauseBusiness Judgment RuleConfiscationThe Legal InterestConcurrenc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我國金融犯罪隨著時代不斷地變遷、科技的進步,不只頻率居高不下,犯罪的手段更是繁雜,因此立法者於證券交易法第171條第1項中增訂「非常規交易罪」與「特別背信罪」,更規定有第2項「因犯罪獲取之財物或財產上利益金額達新臺幣一億元以上者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常稱作一億元條款,企圖利用嚴厲的刑罰效果遏止犯罪並維護金融市場之秩序。
惟特別背信罪、非常規交易罪與普通背信罪之間,適用關係究竟為何,學說以及實務見解卻有歧異,本文試圖透過構成要件、保護法益的相互分析、比較,從紊亂的體系中找出答案。
一億元條款不以損害金額為計算依據且提高刑度的金額分界點皆飽受批評,本文希望借鑒美國聯邦量刑規定,冀望能令加重法定刑標準有更細緻的劃分,現行法以單一金額作為加重處罰的標準將可能違反罪刑相當原則。其中計算的標準更與沒收新制相牽連,必須要區分加重刑罰與沒收脈絡下的計算之不同,兩者並非皆具刑罰的效果,不可混為一談。
許多公司董事、經理人遭控違反特別背信罪時,以「商業判斷法則」作為抗辯之理由,主張自己的行為合於經營目的係為追求最大利益,但源自於美國民事訴訟程序的商業判斷法則,能否移植到我國刑事案件中,同樣容有爭論,從該法則的發展歷史與內涵討論,檢討運用於我國法的妥適性。
從刑法謙抑性的角度,任何刑罰發動都必須慎而為之,刑法過度干預經濟市場的運行,恐令其喪失自我調節的功能,希望透過本論文的研究尋得企業治理與犯罪風險間的平衡點,不一昧崇尚重刑化的思想,能以適當的刑罰發揮刑法最大的功效。



As our country's financial crimes continue to change with the times and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t only the frequency remains high, but the means of crime are even more complicated. Therefore, legislators added " non-arm's length transaction " and " special breach of trust," to Article 171, Item 1 of the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Act. "Special Breach of Trust", and also stipulates that "Anyone who obtains property or property benefits as a result of a crime in an amount exceeding one hundred million shall be sentenced to a fixed-term imprisonment of not less than seven years" is often called the one hundred million clause in an attempt to use harsh penalties. Effectively deter crime and maintain order in the financial market.

However,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opinions on the applic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rime of special breach of trust, the crime of irregular transactions and the crime of ordinary breach of trust.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find out from the chaotic system through mutual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and the protection of legal interests. Come up with the answer.

The one hundred million dollar clause does not use the amount of damage as the calculation basis and the cut-off point for increasing the penalty has been criticized. This article hopes to draw reference from the US federal sentencing guidelines and hope to make the standard of aggravated statutory sentencing more detailed. The current law uses a single amount as a standard for aggravating punishment, it may violate the principle of proportionality of crime and punishment. The calculation standards are also related to the new system of confisc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distinguish between aggravated penalties and calculations in the context of confiscation. Not both have the effect of punishment and cannot be confused.

Recently, when many company directors and managers were accused of violating special breach of trust, they used the "Business Judgment Rule" as a defense, claiming that their actions were consistent with business purposes and in pursuit of the best interests. Whether the judgment rule can be transplanted into criminal cases in our country is also subject to debate. Let us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connotation of the rule and review the appropriateness of its application in the law of R.O.C .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straining criminal law principle, any punishment must be launched with caution. Criminal law's excessive intervention in the operation of the economic market may cause it to lose its self-regulatory function.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this paper, we hope to find out the balance between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criminal risks. The balance point is not to advocate severe punishment, but to use appropriate punishment to maximize the function of criminal law.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 4
第二章 從普通背信罪到特別背信罪 7
第一節 導論 7
第二節 普通背信罪 8
第一項 本質 8
第二項 類型 10
第三項 要件解析 10
第一款 為他人處理事務 10
第二款 違背任務 11
第三款 損害財產或其他利益 14
第四款 故意與意圖 15
第三章 證券交易法特別背信罪解析 17
第一節 立法沿革 17
第二節 行為主體 18
第三節 違背職務 20
第一項 商業判斷法則之解釋與適用 22
第一款 起源與發展 22
第二款 概念 25
第三款 要件 26
第一目 積極要件 26
第二目 消極要件 29
第四款 適用於特別背信罪之妥適性 30
第一目 學說見解 30
第二目 實務見解 34
第二項 小結 36
第四節 致公司遭受損害達新台幣五百萬元 38
第五節 主觀構成要件 38
第六節 保護法益 39
第七節 小結 42
第四章 證券交易法特別背信罪與他罪關係 44
第一節 與普通背信罪關係 44
第二節 與非常規交易罪關係 45
第一項 非常規交易罪解析 45
第一款 行為主體 45
第二款 不合營業常規之解釋 46
第三款 重大損失之認定 48
第一目 立法沿革 48
第二目 學說見解 49
第三目 實務見解 51
第四目 小結 53
第二項 背信罪與非常規交易罪關係 54
第三項 特別背信罪與非常規交易罪關係 56
第一款 學說見解 56
第一目 採想像競合說 56
第二目 採法條競合說 59
第一款 實務見解 60
第三款 小結 62
第五章 一億元條款探討 65
第一節 立法理由 65
第二節 定性 65
第三節 與沒收相關問題 68
第一項 損害與犯罪所得 68
第二項 犯罪獲取之財物或財產上利益與犯罪所得 69
第一款 條文修正 69
第二款 計算標準應該有別 70
第三項 沒收新制 70
第一款 定性 70
第二款 計算範圍 72
第一目 淨利原則(差額說) 72
第二目 總額原則(總額說) 73
第三目 小結 76
第三款 對特別背信罪之影響 77
第四款 小結 77
第四節 一億元條款之爭議 78
第一項 重刑化趨勢 78
第二項 罪刑相當原則 79
第三項 重複評價禁止原則 80
第四項 刑度提升的依據不妥 81
第五項 小結 82
第五節 量刑問題 83
第一項 美國量刑標準 84
第一款 美國聯邦量刑準則的誕生 84
第二款 美國聯邦量刑準則 84
第一目 基本犯罪等級 ( Base Offense Level ) 84
第二目 刑事犯罪紀錄 ( Criminal History ) 85
第三目 刑度決定 86
第四目 基本經濟犯罪之量刑 88
第五目 小結 89
第二項 我國量刑標準 90
第一款 刑法量刑規定 90
第二款 證券交易法量刑規定 90
第三項 我國與美國量刑標準比較 91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93
參考文獻 96


一 中文參考文獻
(一) 專書 (按姓氏筆畫排序)
1.王志誠、邵慶平、洪秀芬、陳俊仁,實用證券交易法, 5版,新學林,2018年3月。
2.王皇玉,刑法總則,5版,新學林,2019年8月。
3.孟維德,白領犯罪,初版,五南,2008年2月。
4.林山田,刑法各罪論(上),5版,元照,2006年10月。
5.林志潔,白領犯罪與財經刑法 從立法、偵審到執行,初版,元照,2017年9月。
6.林東茂,刑法總則,初版,一品,2018年5月。
7.林東茂,危險犯與經濟刑法,初版,五南,2002年11月。
8.林鈺雄,新刑法總則,7版,元照,2019年9月。
9.馬躍中,經濟刑法-全球化之犯罪抗制,初版,2016年3月。
10.許澤天,刑法各論(一):財產法益篇,2版,新學林,2018年8月。
11.劉連煜,現代公司法,14版,新學林,2019年9月。
12.劉連煜,新證券交易法實例研習,17版,元照,2020年9月。
13.盧映潔,刑法分則新論,16版,新學林,2020年。

(二) 期刊論文 (按姓氏筆畫排序)
1.王士帆,犯罪所得優先發還被害人-簡析新刑法之發還條款,月旦法學雜誌,第251期,2016年3月。
2.王正嘉,從經濟刑法觀點看特別背信罪,臺灣法學雜誌,第286期,2015年12月。
3.王志誠,不合營業常規交易之判定標準與類型,政大法學評論,第66期,2001年6月。
4.王志誠,不合營業常規交易罪「重大損害」要件之認定,月旦法學教室,第247期,2023年5月。
5.王志誠,證券交易法上不確定法律概念之解釋及適用爭議,銘傳大學法學論叢,第29期,2018年6月。
6.王志誠,證券交易法上特別背信罪「損害」與「犯罪所得」之差異,臺灣法學雜誌,第222期,2013年4月。
7.王志誠,證券交易法上特別背信罪之構成要件,台灣法學雜誌,第208期,2012年9月。
8.王志誠,證券交易法第171條「犯罪所得」之計算爭議,臺灣法學雜誌,第196期,2012年3月。
9.王珍玲,不確定法律概念與判斷餘地,台灣法學雜誌,第 151 期,2010年5月。
10.王皇玉,2015年刑事法發展回顧:刑法沒收制度之變革,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45卷特刊,2016年11月。
11.古承宗,經濟刑法的保護法益與抽象危險,刑事政策與犯罪防治研究,第24期,2020年4月。
12.甘添貴,罪刑明確性原則,月旦法學教室,第2期,2002年12月。
13.江朝聖,背信、注意義務與商業判斷法則──評臺灣高等法院109年度金上重更二字第4號刑事判決,月旦實務選評,第3卷第2期,2023年2月。
14.江朝聖,檢視以一億元犯罪所得加重法定刑之適當性與修法建議──以證券交易法第171條與銀行法第125條為中心,華岡法粹,第65期,2018年12月。
15.吳巡龍,美國的量刑公式化,月旦法學雜誌,第85期,2002年6月。
16.吳盈德,證券交易法特別背信罪「違背職務行為」要件的疑義與解釋,台灣法學雜誌,第412期,2021年3月。
17.李茂生,2014 年刑事法發展回顧:刑法謙抑性的再檢視,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44卷特刊,2015年11月。
18.李進榮,背信罪之財產損害,檢察新論,第25期,2019年2月。
19.李進榮,背信罪之違背任務行為,檢察新論,第23期,2018年2月。
20.李聖傑,從例外狀態考量財經刑法的新課題,月旦刑事法評論,第1期,2016年6月。
21.李維心,從實務觀點談商業判斷法則之引進,中原財經法學,第22期,2009年6月。
22.周振鋒,論商業判斷法則於我國刑事案件之運用,法令月刊,第 12 期,2017年12月。
23.林志潔,未積極揭露利益衝突資訊與受託義務違反之刑事責任(下)──論Skilling v.US案與美國誠信服務詐欺罪新發展之啟示,月旦法學雜誌,第240期,2015年5月。
24.林志潔,非常規交易是否包括「假交易」?最高院101台上5291判決,台灣法學雜誌,第219期,2013年3月。
25.林志潔,論證券交易法第一七一條第一項第二款非常規交易罪,月旦法學雜誌,第195期,2011年8月。
26.林東茂,刑法知識的社會功能,成大法學,第1期,2001年6月。
27.林鈺雄,利得沒收之法律性質與審查體系-兼論立法之展望,月旦法學雜誌,第238期,2015年2月。
28.林鈺雄,利得沒收之法律性質與審查體系-兼論立法之展望,月旦法學雜誌,第238期,2015年2月。
29.林鈺雄,利得沒收新法之審查體系與解釋適用,月旦法學雜誌,第251期,2016年3月。
30.林鈺雄,發還優先原則及賄款之沒收-評最高法院相關刑事判決(新法版),裁判時報,第31期,2015年1月。
31.林鈺雄,違法吸金罪之一億條款及犯罪所得沒收──評最高法院104年度台上字第1號判決,月旦刑事法評論,第1期,2016年6月。
32.邱忠義,刑法背信罪之信託義務與商業判斷法則-以理性主義為基礎,月旦法學雜誌,第229期,2014年6月。
33.邱筱雯,證券交易法第171條第1項證券犯罪量刑之實證研究與立法研析,華岡法粹,第 66 期,2019年6月。
34.洪秀芬,經營判斷法則對董事責任追究之影響─從美國法與德國法之比較研究觀點,臺灣財經法學論叢,第2卷第1期,2020年1月 。
35.馬躍中,掏空幸福:特別背信罪之犯罪所得-評臺北地方法院104年度金重訴字第14號判決,月旦裁判時報,第55期,2017年1月。
36.張天一,由「和艦案」論商業經營活動對背信罪適用之影響,甘添貴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下冊) ,2012年4月。
37.張天一,背信罪中「違背任務行為之判斷」─台高院97上易2570判決,台灣法學雜誌,第257期,2014年10月。
38.張天一,論背信罪之本質及定位,中原財經法學,第26期,2011年6月。
39.張明偉,金融特別背信罪之檢討(上),當代法律,第16期,2023年4月。
40.張明偉,金融特別背信罪之檢討(下),當代法律,第17期,2023年5月。
41.許玉秀,刑法的任務-與效能論的小小對話,刑事法雜誌,第47卷第2期,2003年4月。
42.許恆達,析論背信罪之違背任務行為及財產損害──評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5765號刑事判決及其歷審見解,台灣法律人,第3期,2021年9月。
43.許恒達,2020 年刑事法實務發展回顧:綜評刑事大法庭元年的競合論爭議,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50卷特刊,2021年11月。
44.許恒達,刑法法益概念的茁生與流變,月旦法學雜誌,第197期,2011年9月。
45.許恒達,罪刑法定原則與犯罪階層體系-刑法論罪方法論芻議,台灣法律人,第15期,2022年9月。
46.許絲捷,不法利得沒收之性質-從總額原則、淨利原則談起,司法新聲,第124期,2017年10月。
47.陳孟黎,背信罪財產損害認定解析,檢察新論,第29期,2021年5月。
48.陳彥良,內線交易犯罪所得計算爭議研析--最高法院九十八年度台上字第四八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188期,2011年1月。
49.陳重言,沒收新制下(併科)罰金機制的重複評價禁止原則檢驗-兼評重大經濟犯罪之一億元條款,全國律師,第11期,2017年11月。
50.陳清秀,刑法犯罪所得沒收新制之相關問題探討,台灣法學雜誌,第356期,2018年11月。
51.陳榮哲,金融控股公司下之證券子公司董事、監察人、經理人涉犯背信罪之研究──臺灣高等法院105年度金上重訴字第24號刑事判決評析,月旦裁判時報,第78期,2018年12月。
52.彭美英,背信罪之探討──臺灣高雄地方法院九十九年矚重訴字第一號刑事判決評析,月旦裁判時報,第9期,2011年6月。
53.彭美英,罪刑法定原則與阻卻違法事由,月旦刑事法評論,第11期,2018年12月。
54.惲純良,商譽損失作為背信罪之財產損害?──評臺灣高等法院102年度金上重更(一)字第8號判決,月旦刑事法評論,第11期,2018年12月。
55.惲純良,從歷史發展與犯罪結構論不法意圖在背信罪中的消長──兼評特殊背信罪肥大化的立法趨勢,政大法學評論,第166期,2021年9月。
56.曾昭愷,想像競合犯所謂「觸犯數罪名」──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大四字第2261號裁定之回顧,月旦律評,第7期,2022年10月。
57.曾淑瑜,建構符合我國刑事實體法及程序法之財經犯罪體系,台灣法學,第160期,2010年9月。
58.曾淑瑜,開放性構成要件於我國經濟刑法之特別背信、吸金的問題,台灣法學雜誌,第362期,2019年2月。
59.曾淑瑜,銀行法之特別背信罪哪裡「特別」,台灣法學雜誌,第228期,2013年7月。
60.曾淑瑜,論金融犯罪「特別背信罪」之構成要件-臺灣高等法院九十九年度金上重訴字第三一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193期,2011年5月。
61.曾淑瑜,論修正前後沒收轉型之爭議,司法新聲,第120期,2016年10月。
62.曾淑瑜,證交法第171條第1項第3款特別背信罪-關於「已依本法發行有價證券公司」是否包括從屬公司之疑義,月旦裁判時報,第66期,2017年12月。
63.黃榮堅,親愛的我把一萬元變大了,月旦法學雜誌,第12期,1996年4月。
64.黃榮堅,雙重評價禁止與法條競合,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23卷第 1期,1993年12月。
65.靳宗立,證券交易法之刑事規制與解釋方法-以特別背信罪為例,臺灣法學雜誌,第166期,2010年12月。
66.劉育偉,寬嚴並進刑事政策之修法層次檢討-以刑罰謙抑性為例,軍法專刊,第67卷第2期,2021年4月。
67.劉連煜,內線交易犯罪所獲取財物或財產上利益之計算-最高法院刑事大法庭 108 年台上大字第 4349 號裁定評釋,月旦裁判時報,第108期,2021年6月。
68.劉連煜,董事責任與經營判斷法則的運用-從我國司法判決看經營判斷法則的發展,財金法學研究,第3卷第1期,2020年3月。
69.蔡昌憲、溫祖德,論商業判斷法則於背信罪之適用妥當性評高雄高分院九十六年度金上重訴字第一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195期,2011年8月。
70.蔡鐘慶,證券交易法特別背信罪裁判評析,財產法暨經濟法,第50期,2017年12月。
71.蕭宏宜,證券交易法第171條第1項第2款非常規交易罪的構成要件適用問題,當代法律,第7期,2022年7月。
72.戴志傑,公司法上「經營判斷法則」之研究,月旦法學雜誌,第106期,2004年3月。
73.戴銘昇,從紅火案看金融犯罪所得及加重要件-最高法院 103 年度台上字第 2792 號刑事判決評析,月旦裁判時報,第47期,2016年5月。
74.戴銘昇,證券交易法特別背信罪構成要件之建構,月旦法學雜誌,第297期,2020年2月。
75.薛智仁,犯罪所得沒收制度之新典範?評析食安法第四十九條之一之修正,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44卷特刊,2015年11月。
76.薛智仁,刑法明確性原則之新定位:評介德國聯邦憲法法院之背信罪合憲性裁定,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44卷第2期,2015年6月。
77.薛智仁,非法經營銀行業務罪之犯罪所得(上)──兼論犯罪所得沒收之分析架構,月旦法學教室,第149期,2015年3月。
78.薛智仁,非法經營銀行業務罪之犯罪所得(下)──兼論犯罪所得沒收之分析架構,月旦法學教室,第150期,2015年4月。
79.薛智仁,背信罪與商業判斷法則,台灣法律人,第25期,2023年7月。
80.謝煜偉,罪刑相當原則與情節輕微條款,月旦法學教室,第209期,2020年3月。
81.謝煜偉,論金融機構特別背信罪,臺大法學論叢,第45卷第4期,2016年12月。

(三) 學位論文
1.王之彤,論證券交易法之特別背信罪,東海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22年8月。
2.白瑋伶,論商業判斷法則於我國刑法上背信罪之適用,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5年1月。
3.李鳳翔,證交法與銀行法上一億條款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21年7月。
4.翁僑鴻,證券交易法第171條第1項第2、3款特別背信罪之研究,亞洲大學財經法律系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9年7月。
5.黃右嘉,背信罪與特別背信罪-以證券交易法第171條第1項第3款為中心,世新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2022年6月。
6.鍾郡,金融犯罪加重處罰條款立法模式妥適性初探 -以證券交易法第171條為中心,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20年7月。

二 外文參考資料
(一) United States Sentencing Commission,Guidelines Manual, 網址:
https://www.ussc.gov/guidelines/2023-guidelines-manual-annotated,
最後瀏覽日期:2024年3月3日。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