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247.152)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6 20:5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賴岑育
研究生(外文):LAI, TSEN-YU
論文名稱:地方作為歸屬的容器
論文名稱(外文):Place as Container of Belonging
指導教授:陳曉朋陳曉朋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EN, SHIAU-PENG
口試委員:劉錫權張晴文
口試委員(外文):LIU, HSI-CHUANCHAN, CHING-WEN
口試日期:2024-06-05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美術學系碩(博)士班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美術學類
論文種類:代替論文:作品連同書面報告(藝術類)
論文出版年:2024
畢業學年度:11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1
中文關鍵詞:痕跡家庭地方歸屬版印
外文關鍵詞:tracesfamilylocalebelongingprintmaking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2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8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以「地方作為歸屬的容器」作為本論文的命題,地方可以指涉任何與人、物產生經驗的空間,而我以「歸屬」限縮地方的範圍,歸屬指的是由「我」為基準點來擴延、來佔據一處的位置,我製造這個空間並將之稱為一個包裹身體的容器。

本論文選用2017年至2023年的作品,由個人的創作脈絡來做漸進式的討論,一開始將自身的創作分成兩種不同的方向,以情緒在家庭中不被知覺出發,並從知覺日常痕跡來認知自己的存在,再到透過注視每日使用的物件來摸索自身的模樣,而我將這兩件事一起向下探問的同時,發覺兩者在某一層面上都是指涉對於「歸屬」的找尋,再以對於媒材的使用經驗、概念輔助,循序漸進的交代自己是如何從自身經驗,來聚焦於關於「家」、「歸屬」找尋作為我的創作方向,透過在材料的使用以及思考的轉換,來釐清創作本身更核心的關懷。

In the thesis title Place as a Container of Belonging, the term ‘place’ indicates any space where experiences with people and objects occur. To narrow the scope of locale, I adopt the term ‘belonging’, meaning extending and occupying a position from the point of ‘self’. In this way, I create a space and refer to it as a container enveloping the body.

The thesis progressively discusses works selected from 2017 to 2023. Initially, I divide my works into two directions: starting with emotions unnoticed within the family and acknowledging my existence through perceptible everyday traces to discovering my appearance through examining used mundane objects. Yet, the simultaneous exploration in these two directions has led to the realisation of a search for belongingness, which I then gradually delineate using material and conceptual approaches. The central theme of ‘home’ and ‘belonging’ in my creative practice is illustrated and clarified through the use of material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oughts based on my personal encounters.

摘要.....i
ABSTRACT.....ii
目次.....iii
圖目錄.....iv
前言.....1
第一章 使用過的痕跡.....3
第一節 痕跡的存在.....4
第二節 過渡物的陪伴.....7
第二章 上圓滿个模樣.....12
第一節 逃離迴圈的可能.....13
第二節 找尋一個地方.....21
第三章 版畫作為創作的方法.....25
第一節 版印經驗之於我.....26
第二節 版畫作為材料語言.....31
第四章 重新整理:找回地方.....36
第一節 哀悼的過程.....36
第二節 對位之下:看出去的風景.....48
結語.....58
參考書目.....60
歷年作品圖版.....62
畢業個展紀錄.....71
作者簡介.....81

一、中文書目
李屏瑤,《臺北家族・違章女生》,臺北市:麥田,2019。
李維菁、 張世倫、游崴、周郁齡、余思穎合著,《家族盒子:陳順築》,臺北:田園城市出版社,2014。
洪千鶴,《畫家的左手:日治時期臺灣創作版畫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2004。
柄谷行人,《日本近代文學的起源》,趙京華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
柯裕棻,《浮生草》,新北市:印刻文學,2012。
徐冰,《我的真文字》,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7,
廖修平、董振平,《版畫技法1・2・3》,臺北市: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7。
梅丁衍,《版畫媒材與其當代性-迎向數位複合版畫時代》,《國際版畫學術論壇》,臺中市:臺灣美術館,2010,頁109。
黃淑貞,〈《全宋詞》垂簾「隔中有透」視覺意象深析〉,臺大文史哲學報 第八十期,2014,頁81。
劉還月、陳阿昭、陳靜芳,《臺灣島民的生命禮俗》,臺北市:常民文化,2003。
賴香吟,《其後それから》,新北市中和區:印刻文學,2012。
賴香吟,《霧中風景》,新北市:印刻文學,2007。
Donald w.winnicott,《給媽媽的貼心書 孩子、家庭和外面的世界》,朱恩伶譯,臺北市:心靈工坊文,2009。
Gaston Bachelard,《空間詩學》,龔卓軍、王靜慧譯,臺北:張老師文化,2023。
Iris Marion Young,《像女孩那樣丟球:論女性身體經驗》,臺北市:商周出版,2007。
John Berger,《班托的素描簿》,吳莉君 譯,麥田出版,2016。
John Berger,《觀看的方式》,吳莉君譯,臺北:麥田,2010。
John Dewey,《藝術及經驗》,高建平譯,臺北市:五南,2019。
Nancy J .Chodorow,《母職的再生產:心理分析與性別社會學》,張君玫譯,臺北市:群學,2003。
Roland Barthes,《哀悼日記》,商周出版,2011。
Tim Cresswell,《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王志弘譯,臺北市:群學,2006。

二、英文書目
Lucy R. Lippard,《Eva Hesse》,(New York University Pres,1976),131。

三、網路文獻
李立鈞,〈壓印靈光:版畫的文化簡史〉,《李立鈞部落格》,2014,瀏覽日期
2024/4/11。
https://ichyoije.blogspot.com/2014/02/blog-post_6.html

吳宇棠,《回應當代性-梅丁衍創作思維中的版畫方法學》,《伊通公園》,2010,瀏
覽日期2024/4/7。
https://www.itpark.com.tw/artist/column/36/-1/text/1235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