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2 23:0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騰琳
研究生(外文):HUANG, TENG-LIN
論文名稱:八週增強式訓練對國中田徑選手下肢爆發力與速度表現之影響
論文名稱(外文):Effects of Eight-weeks Plyometric Training on the Leg Power and Speed Performance of Track and Field Athletes in Junior High School
指導教授:林瑞興林瑞興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N, JUI-HSING
口試委員:林耀豐朱嘉華
口試委員(外文):LIN, YAW-FENGCHU, CHIA-HUA
口試日期:2024-08-16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屏東大學
系所名稱:體育學系健康與體育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專業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4
畢業學年度:11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0
中文關鍵詞:增強式訓練爆發力速度
外文關鍵詞:plyometric trainingexplosive powerspeed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2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8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研究旨探討八週增強式訓練對國中田徑選手下肢爆發力與速度表現之影響。方法:以高雄市立鳳山國中田徑選手為對象,並區分為實驗組(男10、女3名,身高164.62±6.78公分,體重54.68±10.88公斤),與對照組(男10、女3名,身高167.39±5.72公分,體重57.05±14.18公斤),實驗組以衝刺跑姿為基礎,規劃漸進式課表,接受為期八週,每週三次,每次30分鐘的下肢增強式訓練,對照組僅接受常規訓練。以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組別與測驗別交互作用情形,交互作用達顯著水準則分析單純主要效果。顯著水準定為α=.05。研究結果:對下肢爆發力,深蹲跳、反向跳、落下跳及立定三次跳測驗中,組內達顯著差異,後測皆大於前測;組間除落下跳無顯著差異,而深蹲跳、反向跳及立定三次跳,皆達顯著差異,實驗組優於控制組。對速度表現,60公尺立姿跑,組內達顯著差異,後測大於前測;組間亦達顯著差異,實驗組優於控制組。對身體素質,組內只有實驗組達顯著差異,後測大於前測;組間皆未達顯著差異。研究結論: 八週增強式訓練介入,可提升國中田徑選手下肢爆發力及速度表現,因此建議教練可將增強式訓練安排入訓練計劃中,以提升青少年田徑選手下肢爆發力及速度能力之表現。
Purpose: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the eight-weeks plyometric training intervention on the leg power and speed performance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track and field athletes. Methods: The study involved athletes from Fengshan Junior High School in Kaohsiung City, and divided into either the experimental group (10 males, 3 females; height 164.62±6.78 cm, weight 54.68±10.88 kg) or the control group (10 males, 3 females; height 167.39±5.72 cm, weight 57.05±14.18 kg). The experimental group engaged in a structured progressive training program focused on sprinting mechanics, comprising enhanced lower limb training sessions three times per week for 30 minutes over eight weeks. The control group adhered to standard training protocols. The statistical method is mixed-design two-way ANOVA was employed to assess the interaction effects between group assignments and testing conditions, with significant interactions analyzed for simple main effects. The significance threshold was set as α = .05. Results: For lower limb explosive power, significant intra-group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in squat jumps, counter-movement jumps, drop jumps, and standing triple jumps, with post-test scores exceeding pre-test scores. Inter-group analysis reveal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quat jumps, counter-movement jumps, and standing triple jumps, indicating superior performanc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drop jumps. In terms of speed performance, the 60-meter standing sprint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 intra-group differences, with post-test scores higher than pre-test scores. Inter-group comparisons also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ith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utperforming the control group. Regarding overall physical fitness, significant intra-group differences were noted only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post-test scores greater than pre-test scores; however,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between groups. Conclusion: The eight-week plyometric training intervention effectively improved lower limb explosive power and speed performance among middle school track and field athletes. Consequently, it is recommended that coaches integrate plyometric training methodologies into their training regimens to optimize the explosive power and speed capabilities of adolescent athletes.
目錄
謝誌 I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II
目錄 V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IX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問題 5
第四節 研究假設 5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六節 名詞操作性釋義 7
第貳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增強式訓練之相關原理 9
第二節 增強式訓練對爆發力及速度表現相關探討 17
第三節 國中階段田徑運動進行增強式訓練之相關研究 24
第四節 文獻總結 26
第參章 研究方法 28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架構 28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3
第三節 研究時間與地點 35
第四節 研究工具 36
第五節 研究過程 39
第六節 研究測驗項目 42
第七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49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50
第一節 八週增強式訓練介入對下肢爆發力之結果與討論 51
第二節 八週增強式訓練介入對速度表現之結果與討論 80
第三節 八週增強式訓練介入對身體素質之結果與討論 88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107
第一節 結論 107
第二節 建議 109
參考文獻 111
附錄一 120
附錄二 121
附錄三 126
附錄四 128
附錄五 130
附錄六 132
附錄七 134
附錄八 136
附錄九 138
附錄十 140
表目錄
表3-1 實驗設計 29
表3-2 研究架構表 31
表3-3 研究對象基本資料(平均數±標準差)34
表3-4 研究時間與地點 35
表3-5 訓練計畫表 38
表3-6 研究測驗項目簡述表 48
表4-1-1 深蹲跳測試結果之描述性統計(平均數±標準差)51
表4-1-2 深蹲跳之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52
表4-1-3 各組下肢爆發力(深蹲跳)之單純主要效果摘要表 53
表4-2-1 反向跳測試結果之描述性統計(平均數±標準差)58
表4-2-2 反向跳之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59
表4-2-3 各組下肢爆發力(反向跳)之單純主要效果摘要表 60
表4-3-1 落下跳測試結果之描述性統計(平均數±標準差)66
表4-3-2 落下跳之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67
表4-3-3 各組下肢爆發力(落下跳)之單純主要效果摘要表 68
表4-4-1 立定三次跳跳測試結果之描述性統計(平均數±標準差)73
表4-4-2 立定三次跳之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74
表4-4-3 各組下肢爆發力(立定三次跳)之單純主要效果摘要表 75
表4-5-1 60公尺立姿跑測試結果之描述性統計(平均數±標準差)80
表4-5-2 60公尺立姿跑之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81
表4-5-3 各組速度表現(60公尺立姿跑)之單純主要效果摘要表 82
表4-6-1 骨骼肌量測試結果之描述性統計(平均數±標準差)88
表4-6-2 骨骼肌量之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89
表4-6-3 各組骨骼肌量之單純主要效果摘要表 90
表4-6-4 體脂肪重測試結果之描述性統計(平均數±標準差) 94
表4-6-5 體脂肪重之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95
表4-6-6 各組體脂肪重之單純主要效果摘要表 96
表4-7 下肢爆發力與速度表現之描述性統計(平均數±標準差)100
表4-8 身體素質之描述性統計(平均數±標準差)102
表4-9 下肢瞬發力與速度表現前後測試結果之F值及事後比較 103
表4-10 身體素質前後測試結果之F值及事後比較 104
表4-11 下肢瞬發力與速度表現兩組測試結果之F值及事後比較 105
表4-12 身體素質兩組測試結果之F值及事後比較 106
圖目錄
圖3-1 研究架構圖 32
圖3-2 研究過程圖 41
圖4-1-1 實驗組之深蹲跳前後測分佈圖 56
圖4-1-2 對照組之深蹲跳前後測分佈圖 56
圖4-1-3 實驗組與對照組之深蹲跳前後測分佈圖 57
圖4-2-1 實驗組之反向跳前後測分佈圖 64
圖4-2-2 對照組之反向跳前後測分佈圖 64
圖4-2-3 實驗組與對照組之反向跳前後測分佈圖 65
圖4-3-1 實驗組之落下跳前後測分佈圖 71
圖4-3-2 對照組之落下跳前後測分佈圖 71
圖4-3-3 實驗組與對照組之落下跳前後測分佈圖 72
圖4-4-1 實驗組之立定三次跳前後測分佈圖 78
圖4-4-2 對照組之立定三次跳前後測分佈圖 78
圖4-4-3 實驗組與對照組之立定三次跳前後測分佈圖 79
圖4-5-1 實驗組之60公尺立姿跑前後測分佈圖 86
圖4-5-2 對照組之60公尺立姿跑前後測分佈圖 86
圖4-5-3 實驗組與對照組之60公尺立姿跑前後測分佈圖 87
圖4-6-1 實驗組之骨骼肌量前後測分佈圖 92
圖4-6-2 對照組之骨骼肌量前後測分佈圖 92
圖4-6-3 實驗組與對照組之骨骼肌量前後測分佈圖 93
圖4-6-4 實驗組之體脂肪重前後測分佈圖 98
圖4-6-5 對照組之體脂肪重前後測分佈圖 98
圖4-6-6 實驗組與對照組之體脂肪重前後測分佈圖 99
中文文獻:
大學術科考試委員會(2019)。60公尺立姿快跑。取自https://www.cape.edu.tw/sports/。
大學術科考試委員會(2019)。立定連續三次跳。取自https://www.cape.edu.tw/sports/。
王文堂(2013)。增強式訓練對大專田徑短跑選手的速度與爆發力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臺中市。
王令儀(2008)。運動生物力學實驗手冊—測力板篇。臺北市:師大書苑。
王永中(2021)。八週增強式訓練對青少年田徑選手下肢爆發力及速度表現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王宇涵、彭賢德(2014)。增強式訓練強度之生物力學量化指標。中華體育季刊,28(2),109 -116。
王哲彥(2009)。兒童接受八週增強式訓練之肌肉活化策略與運動表現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王哲彥、楊國煌、張曉昀(2008)。增強式訓練對運動員下肢爆發力的影響。臺中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系刊,3,98-103。
王悅珉(2023)。優秀拔河選手在不同專項動作型態拉力表現、 身體組成、握力及深蹲跳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王國慧、易緯鎮(2016)。下坡速度訓練結合增強式訓練對速度與下肢動力表現的影響。運動教練科學,44,21-27。
王淑華、曾應龍(2012)。高爆力派勒馬翠克。臺北市:易利。
王雀姿(2019)。增強式訓練對青少年速度、爆發力與速耐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王順正(2000)。彈跳能力的增進。運動生理學週訊,53。取自http://www.epsport.net/epsport/week/show.asp?repno=53&page=8。
吳志賢(2010)。增強式跳躍訓練對大專優秀橄欖球選手的速度、爆發力及敏捷能力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吳顥照(2003)。複合訓練的理論與應用。中華體育季刊,66,1-10。
李宗其(2017)。下肢增強式訓練對國小高年級田徑短距離選手爆發力及速度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李蕙鈺(2021)。增強式訓練對國中生下肢運動能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林一帆、林瑞興(2019)。增強式訓練對爆發力與敏捷性的影響。屏東大學體育,5,39-45。
林川景(2000)。實施沙地跳深訓練對下肢肌力表現及彈跳力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正修科技大學,高雄市。
林正常(1993)。運動科學與訓練。運動教練手冊(增訂二版)。臺北縣:銀禾文化。
林正常(1993)。運動科學與訓練。臺北縣:銀禾文化。
林正常(1993)。運動科學與訓練:運動教練手冊。臺北縣:銀禾文化。
林正常(1997)。運動生理學。臺北市:師大書院有限公司。
林正常(2001)。運動訓練法。臺北市:藝軒圖書。
林正常(2002)。運動科學與訓練。臺北市:銀禾文化。
林正常(2005)。小學生可以做重量訓練嗎?。取自http://www.epsport.net/epsport/week/show2020.asp?repno=195&page=6。
林芳英(2002)。八週增強式訓練對高中籃球選手垂直跳能力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建志、陳重佑(2017)。著地反彈跳的肌肉控制特徵。體育學報,50(2),207-218。
林晉利、萬明岳(譯)(2019)。運動員增強式訓練解剖精解:強化爆發力、敏捷性、整體運動表現(原作者:Derek Hansen、Steve Kennelly)。臺北市:旗標。
林煉傑(2003)。八週增強式訓練對高中籃球選手垂直跳能力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裕川(2003)。不同型式的跳躍訓練探討對垂直跳爆發力與落地衝擊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林漢龍(2009)。跳繩訓練對田徑選手運動能力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洪毅男(2010)。連續性與間歇性增強式訓練對青少年田徑選手運動能力與運動表現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洪緯賢(2021)。增強式訓練對國小籃球選手發力率與力量續存能力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翁梓林(2000)。影響短距離起跑之生物力學分析。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3,569-587。
馬一鳴(2011)。不同場地增強式訓練對國小籃球選手下肢無氧運動能力及肌肉疼痛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張木山、紀忠呈、董俊男(2004)。不同動作型態被動反覆衝擊式訓練法效果訓練之研究。大專體育學刊,6(3),133-143。
張慶豐(2007)。增強式跳躍訓練對優秀橄欖球選手的速度及爆發力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陳建佑、陳建州、郭藍遠(2016)。運動前的健康篩檢和危險分級。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31(9),297-311。
陳炳宏(2009)。增強式訓練對擊劍選手下肢專項肌力差異比較之研究—以台東體中擊劍隊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陶武訓(2002)。優秀短距離選手百公尺跑之分段速度、步頻、步幅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黃俊宗(2013)。增強式訓練在不同學齡訓練效果之探討。臺南大學體育學報,8,6-7 頁。
劉宇(2000)。肌力與肌力診斷的生物力學。載於許樹淵(主編),運動力學(頁79-90)。臺北: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劉志華、洪偉欽(2008)。增強式運動效果之探討。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7(2),219-226。
蔡佩芩(2008)。增強式肌力訓練對八人制拔河拉力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蔡崇濱(1989)。增強式運動對大學排球運動員腿部動力及扣球起跳動力因素之訓練效果研究。臺南市:供學。
蔡豐任(2007)。優秀女子排球選手下肢負重增強式動作的神經力學分析(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鄧培昕、歐文阡、何金山(2021)。增強式訓練方式在田徑運動訓練之應用。屏東科大體育學刊,15,33-42。
鄭清榮(1978)。短距離賽跑的研究。臺中市:書恒出版社。
鄭景峰(2002)。增強式訓練的理論與應用。中華體育季刊,60,36-45。
盧英治(2000)。衝擊式訓練的理論與實際。大專體育,51,95-102。
鞠欣馨(2005)。增強式訓練對足球選手下肢爆發力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英文文獻:
Aagaard, P., Simonsen, E. B., Andersen, J. L., Magnusson, P., Dyhre-Poulsen, P. (2002). Increased rate of force development and neural drive of human skeletal muscle following resistance training.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93(4), 1318-1320.
Bredin, Shannon & Gledhill, Norman & Jamnik, Veronica & Warburton, Darren. (2013). PAR-Q+ and ePARmed-X+: New risk stratifica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 clearance strategy for physicians and patients alike. Canadian family physician Médecin de famille canadien, 59(3), 273-7.
Chelly, M. S., Hermassi, S., & Shephard, R. J. (2015). Effects of in-season short-term plyometric training program on sprint and jump performance of young male track athletes. The Journal of Strength & Conditioning Research, 29(8), 2128-2136.
Chu, D. A. (1992). Jumping into plyometrics.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Publishers.
Czartoryski, P., Garcia, J., Manimaleth, R., Napolitano, P., Watters, H., Weber, C., Alvarez-Beaton, A., Nieto, A. C., Patel, A., & Peacock, C. (2020). Body composition assessment: a comparison of the DXA, Inbody 270, and Omron. Journal of Exercise and Nutrition, 3(1).
De Villarreal, E. S. S., Requena, B., & Newton, R. U. (2010). Does plyometric training improve strength performance?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science and medicine in sport, 13(5), 513-522.
Hakkinen, K. (1989). Neuromuscular and hormonal adaptations during strengthand power training. Journal of Sport Medicine, 29, 9-26.
Komi, P. V. (1984). Physiological and biomechanical correlates of muscle function. Effects of muscle and stretch-shortening cycle on force and speed. Exercise and Science Reviews, 12, 81-121.
Markovic, G., Jukic, I., Milanovic, D., & Metikos, A. D. (2007). Effect of sprint and plyomeric training on muscle function and athletic performance. 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 21(2), 543-549.
Miller, B. P. (1982). The effect of plyometric training on the vertical jump performance of adult female subjects.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16, 113.
Monchai Chottidao, Chia‐Hua Kuo, Shiow-Chwen Tsai, Ing-Shiou Hwang, Jiu-Jenq Lin, Yung-Shen Tsai (2022). A Comparison of Plyometric and Jump Rope Training Programs for Improving Punching Performance in Junior Amateur Boxers. Bioeng. Biotechnol. Sec. Biomechanics, 10.
Norman, R. W., & Komi, P. V. (1979). Electromechanical delay in skeletal muscle under normal movement conditions. Acta Physiologica Scandinavica, 106(3), 241-248.
O’ Bryant, H. S. (1985). Roundtable: determining factors of strength-part II. National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Association Journal, 7, 10-17.
Orsega-Smith, E., Getchell, N., Neeld, K., & MacKenzie, S. (2008). Teaming up for senior fitness: A group-based approach.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 Dance, 79(1), 39-44.
Ramírez-Campillo, R., Álvarez, C., Henríquez-Olguín, C., Baez, E. B., Martínez, C., Andrade, D. C., & Izquierdo, M. (2014). Effects of plyometric training on endurance and explosive strength performance in competitive middle-and long-distance runners. The Journal of Strength & Conditioning Research, 28(1), 97-104.
Ramírez-Campillo, R., Andrade, D. C., & Izquierdo, M. (2013). Effects of plyometric training volume and training surface on explosive strength. 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 27(10), 2714-2722.
Taber, C., Bellon, C., Abbott, H., & Bingham, G. E. (2016). Roles of maximal strength and rate of force development in maximizing muscular power. Strength & Conditioning Journal, 38(1), 71-78.
Taheri, E., Nikseresht, A., & Khoshnam, E. (2014). The effect of 8 weeks of plyometric and resistance training on agility, speed and explosive power in soccer players. Europea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4(1), 383-386.
Von Duvillard, S. (1990). Plyometrics for speed and explosiveness. School Coach, 8, 80-81.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