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69)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22 02:2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洪敏霓
研究生(外文):SHEN, MIN-NI
論文名稱:十字花科黑腐病菌α-澱粉分解基因核甘定序及蛋白質N端胺基酸分析
論文名稱(外文):▫-amylase of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campestris: sequencing of the structural gene and its N-terminal amino acid sequence analysis
指導教授:胡念台
指導教授(外文):HU, NIAN-TA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植物學研究所
學門:生命科學學門
學類:生物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89
畢業學年度:7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0
中文關鍵詞:十字花科黑腐病菌α--澱粉分解基因核甘定序革蘭氏植物病原菌胞外酵素噬菌體胺基酸
外文關鍵詞:SIGNAL-PEPTID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7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十字花科黑腐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CAMPESTRIS ,以下簡稱X. CAMPE
STRIS )是一種革蘭氏陰性植物病原菌,可感染多種蔬菜,造成葉片之黑腐褐化。X.
CAMPESTRIS 分泌多種胞外酵素,與一般革蘭氏陰性菌很少產生胞外蛋白情形不同,
其分泌機制鮮為人知。本研究之主要課題在藉對其胞外酵素基因分子特性之探討,以
期揭開其分泌機制之奧秘。
α澱粉分解 (α-AMYLASE )為X. CAMPESTRIS 主要胞外酵素之一,其產量高,且
分析便利。X. CAMPESTRIS 之分泌突變株(OUT-)累積α-AMYLASE 在胞質周緣區(
PERIPLASMIC SPACE ),顯示α-AMYLASE 的分泌途徑可能經由細胞內膜(CYTOPLAS
MIC MEMBRANE)、胞質周緣區,最後通過外膜到達胞外。本研究從事α-AMYLASE 基
因子特性之分析,以探討α-AMYLASE 被X. CAMPESTRIS 分泌過程中被PROCESSED 之
情形。
α-AMYLASE 基因已被選殖出來,並且在E. COLI 中表現。本實驗進一步對α-AMYL
ASE 進行基因定序,由基因定序可以推知此酵素的SIGNAL PEPTIDE及成熟部份的胺基
酸組成順序。基因定序採SANGER之定序系統稍加修改。欲定序之DNA 片斷,以噬菌體
M13 為載體經一連串次選殖;每個重組噬菌體DNA 再分別以兩個方向進行核 定序,
最後將整個基因的核 順序連起。
在整個核 序列靠近5'端可找到轉譯起始密碼;靠近3'端可找到終點密碼。此OPEN R
EADING FRAME可轉譯一分子量為51.9kd的蛋白質。與不同來源之α-AMYLASE 互相比
較胺基酸組成,可以找到類似之區域;所推知之SIGNAL PEPTIDE也符合一般SIGNAL P
EPTIDE的基本構造。
第二階段的研究工作是α-AMYLASE 蛋白本身N端的胺基酸定序。藉胺基酸定序可以
確定SIGNAL PEPTIDE實際長度,也可比較X. CAMPESTRIS 野生株及OUT-突變株所合成
之蛋白質在分泌過程中是否在不同位置進行PROCESSING。累積這些研究成果將可促進
對X. CAMPESTRIS 蛋白質分泌機制之瞭解。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