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民國七十一年一月至七十六年七月為樣本期間,分別就新台幣對美元、馬克、 英鎊與瑞士法郎之匯率,檢定我國外匯市場之效率性及探討風險補償問題。由於不同 之研究方法或不同期別之樣本觀察值,可能產生不同之結果,因此,本文擬採用三種 研究方法,分別對四種不同期別之遠期外匯資料進行測試。 實證結果指出,美元大都棄卻效率市場假說。而馬克、瑞士法郎則頗能符合效率市場 假說。此可能與中央銀行的干預政策有關,因為中央銀行干涉的貨幣主要為美元,其 次為英鎊。再者,吾人假設風險補償存在,且遠期匯率昃由未來即期匯率之期望值與 風險補償所組成。進而探討風險補償之性質。結果發現於大多數之情況下,風險補償 皆與預期貶值率呈現負的相關。就美元遠期市場而言,雖然預期貶值率之變異與風險 補償變異二者間究以何者為大,無法確定,惟遠期匯率之風險補償與預期貶值率之間 具有負相關,誠屬可被確認之事實。 由於我國外匯市場是以美元為主,在美元棄卻效率市場假說的情況下,足以證明在我 國遠期外匯市場採取避險措施是有用的。而中央銀行之干預政策亦不容吾人所忽視。
|